麦克卢汉与英尼斯的媒介理论

合集下载

理解媒介读书笔记

理解媒介读书笔记

理解媒介读书笔记理解媒介读书笔记传播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研究领域就是传媒形态的变化发展是如何影响社会和人的。

英尼斯是第一个研究专题的研究者,在1950年,1951年分别出版了两本著作《帝国与传播》和《传播的偏向》,他采用了经济史和文明史的角度,反复证明了一个基本观点:一种新的媒介(包括广义语言、文字媒介)的长处,将导致一种新的文明的产生。

而在英尼斯之后,麦克卢汉因对媒体在思想和社会上的效应的研究而闻名世界。

麦克卢汉最重要的贡献在于推翻了传播内容高于内容载体的传统认识,他要把人们“从对媒介影响的麻木状态中唤醒”。

他提出“媒介是人体的眼伸”、“媒介即讯息”等观点,以及“地球村”的概念。

他认为媒介的形态比其传递的内容更重要,一种新媒介问世,不管传递了什么内容,媒介本身就会引发社会的某些变化。

媒介是一种巨大的社会象征,不仅传递信息,而且告诉人们存在着什么样的世界,通过改变我们使用传感系统的比例来改变我们的性格。

鉴于电子媒体的普及,他认为整个地球的时空已经缩小成一个村庄,“产生一个人人参与的、新型的、整合的地球村”,尽管那时的传播科技还没有像现在这样发达。

根据麦克卢汉的观点,重要的是媒介本身而不是传递的内容。

他认为新店子媒介延伸了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居然缩短,打破了就得时空概念,整个世界似乎浓缩成了“地球村”。

麦克卢汉认为,通过电视这样的电子媒介人们重新“部落化”,可以使得人们彼此间的亲情重新燃烧起来。

麦克卢汉指出:演讲是人们互相交流最有力的表现方式。

因为他是多种感觉的融合,如视觉、听觉、触觉等。

电视演讲和人们面对面地交谈几乎具有完全相同的功能,因此当电视经常播放谈话节目时,主持人用不同寻常的眼光盯着摄像机,用充满感情的言语与观众交流因此颇受观众欢迎,拉近了人们的心理距离。

在媒介和文明的进程中,麦克卢汉以敏锐的眼光和督导的分析能力,将人类传播历史中的环境特征、正要媒体、文化特征等结合起来得到一个历史演变的三大阶段,即由于使用的主要媒体不同,人类社会经历了“部落化——脱部落化——再度部落化”这样三个阶段。

《传播学》第五章

《传播学》第五章

第二节 传播媒以从相应的物质手段、信息复制和扩散的能 力、单向性等多个方面去分类。有报纸、广播、电视、 杂志、电影、书籍。有大众传媒、群体传媒、人际传 媒。有石质的、木质的、泥质的。有人体及其各部分, 有各种物体等。中国的有碑刻、亭台、剧场 、照壁、 祠堂、对联等。在中国,当前特别应关注对群体传媒 的研究。尤其是对初级群体的传播媒介的研究。
第三节 主要媒介理论评析
不足:“首先,它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大量的信息是直接从传播媒介流 向媒介使用者而无需通过中间人的。”“其次,认为社会是区分为领导者和追 随者,或者说主动的和被动的参加者这样两个部分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特罗 尔达尔在底特律市发现,曾经在选举过程中向别人,不论是向‘舆论领袖’还 是向其他什么人请教过的人,为数是比较少的。„„没有十分令人信服的材料 能够证明,‘舆论领袖’在进行社会说服教育中是特别活跃的力量。”“第三, 农村社会学家已经表明,有可能采取一项新的想法或一种革新项目的人,更可 能在这个过程的很早的阶段„„先寻求或接受大众媒介传来的信息,然后,在 他们感兴趣而且想要进一步了解这个事物特别是别人使用的经验的时候,才在 采用过程的较晚的阶段去向懂行而且受到尊重的人请教。另外,在他们打定主 意以后,他们还可能再从传播媒介寻求支持以克服不情愿的心理。” “最后, 关于意见领袖的观点本身也已证明是过于简单了。认为社会上存在着一种叫做 舆论领袖的单一的角色的设想,是无法令人满意地找到了解实际情况的办法 的。” (威尔伯•施拉姆 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第131-135页)。
第二节 传播媒介的类型分析
三、主要传媒分析 邵培仁教授在其《传播学》一书中把媒介的类型分为:书写 媒介、印刷媒介、广播媒介、影视媒介、互动媒介,并分析了其 各自的特点。 (一)书写媒介(如泥板、石头、树皮、甲骨、简、帛、纸、笔、 墨、砚、刀等)的特点(邵培仁著:《传播学》第153页)。 (二)印刷媒介(报纸、杂志、书籍)的特点(邵培仁著:《传 播学》第154页)。 (三)广播媒介的特点(邵培仁著:《传播学》第155页)。 (四)影视媒介(电影、电视)的特点(邵培仁著:《传播学》 第156页)。 (五)互动媒介的特点:“电脑作为互动媒体,一问世即备受青 睐。”它有传统媒介不可比拟的优点(邵培仁著:《传播学》第 156-157页)。

略论英尼斯与麦克卢汉学术思想的差异

略论英尼斯与麦克卢汉学术思想的差异

略论英尼斯与麦克卢汉学术思想的差异汤文辉【摘要】哈罗德·英尼斯和马歇尔·麦克卢汉共同奠基了多伦多学派,但两人在学术方向、基本立场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英尼斯重视传播媒介对社会组织和文化的影响,麦克卢汉重视传播媒介对感知和心理的影响;英尼斯对媒介的技术发展持悲观主义态度,而麦克卢汉则充溢着乌托邦精神;在对待技术理性、大众传媒、美国等问题上,英尼斯持严厉的批判态度,而麦克卢汉则持肯定和认同的态度.这些明显的差异使得研究者甚至质疑“多伦多学派”这个概念的合理性.【期刊名称】《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2(048)002【总页数】4页(P60-63)【关键词】哈罗德·英尼斯;马歇尔·麦克卢汉;差异;多伦多学派【作者】汤文辉【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广西桂林54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206哈罗德·英尼斯和马歇尔·麦克卢汉均是加拿大传播学学者,共同奠基了多伦多学派。

国内研究者往往将两人并称:或在论及其中一人时,提到另外一人;或称他们两位是媒介决定论的代表。

总之,研究者只看到了两位学者学术理论之间的相同之处,而完全忽视了两者之间的巨大区别,以至于在国内不少研究者的论述中,英尼斯(又译作伊尼斯)媒介理论的价值和特色完全被掩盖而沦为麦克卢汉的陪衬和附庸。

究其原因,在于国内对英尼斯的研究严重不足,现有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与英尼斯的学术地位及其理论的学术价值极不相称。

哈罗德·英尼斯是在传播学和媒介研究领域具有开山意义的学者。

深入研究英尼斯的理论遗产,对于推动我国的传播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辨析英尼斯同麦克卢汉之间的区别,则是彰显英尼斯媒介理论价值和意义的第一步。

20世纪50年代初,英尼斯和麦克卢汉同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执教。

英尼斯教授经济史和经济理论,麦克卢汉教授英语文学。

他们从不同的学科走向媒介研究。

传播学2.2媒介理论

传播学2.2媒介理论

————“祛魅作用”
4、理论浅析:Com.
A、指出了受众在媒介——受众——社会
的关系中的重要性;
B、同样重视媒介的重要性;
Any Question ?
请简述英、麦、梅三者的理论体系。
参考书目
《帝国的传播》《传播的偏向》
《理解媒介——人的延伸》
《媒介即信息》
《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 》
1、文明的兴起和衰落与占统治地位的传媒息息相关; 2、传播媒介左右社会组织形态和人际结合方式; 3、传播技术是其他技术的核心; 4、任何媒介都有“偏向性”;
一、英尼斯的媒介理论:Com.
1、传播媒介的偏向性: 2、传播媒介偏向性的平衡:Com. 3、英尼斯的理论特征:Com.
1、传与纸张和字母文字的失 衡,导致了希腊文明的衰落
2、传播媒介偏向性的平衡:Com.
3、英尼斯的理论特征:Com.
A、从经济史学、政治经济角度分析媒介
的社会作用。将传媒与特定历时时期的
社会结构形态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进行 了详尽的思考,在方法上侧重演绎法;
B、对西方文明的发展前景持怀疑态度;
强调了媒介的超时空力量,各类信息媒介在改 变着人类信息接受方式的同时,也跨越了国家和民
族的限制,使人类更加相互依赖和彼此了解。
三、梅罗维茨媒介理论:Com.
1、理论基础: 2、理论框架:Com. 3、理论延伸:Com. 4、理论评析:Com.
1、理论基础:
A、媒介理论家:英尼斯&麦克卢汉;
B、社会学家:戈夫曼;
A、媒介理论家:
1、媒介并非仅仅是信息传递工具,他 们本身即是信息环境; 2、传播形式的转变是在社会变化中产
生极其重要作用的因素;

英尼斯的媒介理论

英尼斯的媒介理论

四、英尼斯的媒介理论四、英尼斯的媒介理论1、概况哈罗德·英尼斯(Harold lnnis)是一位经济历史学家,加拿大多伦多学派的鼻祖,也是麦克卢汉的老师。

他一生的事业可以1940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截然不同的时期。

早期的英尼斯是一位经济史学家;后期的英尼斯则沉浸在从古到今的经济与传播关系的研究之中。

《报纸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940)是英尼斯的第一篇传播研究论文,认为报纸是推动市场的动力。

此后,他着重将传播技术作为一切历史运转的轴心来探讨。

主要著作包括《传播的偏向》《帝国与传播》他在世时,其传播研究并未受到传播学界的重视。

他的学生麦克卢汉如明星升空之后,人们才注意到星光照耀下的英尼斯,人们也在麦氏的著作中看到了英尼斯对这位学生的深刻影响。

英尼斯有着深刻的加拿大民族主义意识,对美国继法国、英国之后力图征服加拿大的帝国野心,保持着高度警惕。

他认为,美国报业的强大实力使它能够垄断加拿大的纸张市场,进而形成文化垄断和知识垄断,于是美国的文化轰炸威胁着加拿大人民的生活。

2、主要观点(1)媒介偏倚论媒介的时间偏倚(time bias)和空间偏倚(space bias)的特性。

前者是质地较重、耐久性强的媒介,如粘土、石头和羊皮纸等,较适于克服时间的障碍,较能长久保存。

后者是质地较轻、容易运送的媒介,如纸草纸、白报纸等,较适于克服空间的障碍。

任何传播媒介若不具有长久保持的特性来控制时间,便会具有便于运送的特点来控制空间,二者必居其一。

人类传播媒介演进史,是由质地较重向质地较轻、由偏倚时间向偏倚空间发展的历史,而且与人类文明进步阶梯相协调。

用树枝在潮湿的粘土上书写符号而后烘干或晒干,或者在石上刻画符号,这类媒介反映了人类远古时代的文明特征;树皮和纸草纸的媒介反映了古埃及和希腊罗马时代的文明特点;羊皮纸则是由罗马帝国到公元10世纪的通用媒介;纸和笔则是15世纪中叶的主要媒介;纸与手工印刷是文艺复兴至法国大革命(18世纪)期间的重要媒介;进人19世纪,相继迎来报刊时代、电影时代和广播、电视时代。

媒介理论

媒介理论

3、英尼斯媒介理论对麦克卢汉的影响
(1)把媒介技术及其发展看作历史进程中的重要
拖动力量
(2)接受了英尼斯关于媒介的偏向性的观点以及 媒介在超越时空方面的力量。 局限: 唯技术决定论
第三节 梅罗维茨的媒介理论
乔舒亚· 梅罗维兹: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著 名的传播学研究者。
1985出版了《空间感的失落:电子传播媒介对 人的社会行为的影响》一书,提出了他的媒介理 论。
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并且突出了媒介技术在社
会历史中的巨大作用。此外,麦克卢汉“媒介是 人的延伸”的观点可以启发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 理解不同媒介各自的作用机制,他的关于“地球 村”的预言,也已经为社会的发展所证实。
2、麦克卢汉的理论带有很大的极端性和片面性。 主要表现在: (1)在他的理论中,媒介技术是社会变革和发 展惟一的决定性因素,这就忽略了生产关系和社会 关系等各种复杂的社会因素的作用。 (2)在过度重视技术的同时,没能充分认识到 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3)其理论立足于媒介工具对中枢感觉系统的 技术性影响,并试图以此来解释人类的全部行为, 也是非常片面的。
它开创了一系列新的研究领域:传播媒介与经济 的进程、媒介技术的性质与权利结构的特征、媒介的 形式特性与社会的文化特征等,使经济史研究、文化 研究与新兴的传播学领域的研究范畴都得到了拓展。 2、英尼斯的观点对学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对互联网的认识的启示
他的观点不仅启示我们注意新老媒介间的平衡发 展,其指导意义已远远超越仅仅涉及时空偏向的概念 的范畴,向人们展示了注意协调发挥人际传播手段与 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对于促进人类发展的重要性。
第二节 英尼斯的媒介理论
哈罗德•英尼斯(1894-1952)加拿大影响力最深

新形势下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再认识

新形势下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再认识

新形势下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再认识-----------------------------------------------------------------------------------张咏华 2006-01-10 16:31:48.0[内容提要]本文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对于以媒介技术的社会作用为研究焦点的麦克卢汉理论进行新形势下的再探讨、再认识。

文章从3个方面进行论述:①分析麦克卢汉媒介理论当初的魅力所在以及在新形势下重放光芒的原因。

②讨论以往学术界对该理论的一些批评。

③结合当前的传播新环境,理性地审视、评判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以及学术界以往对该理论的主要批评,以期使麦氏理论在新形势下重新起到启发学术界审视媒介的社会影响的思路之作用。

[关键词]媒介技术再认识唯物辩证法科技动因社会意图技术决定论机械化在世界闻名的传媒理论家中,若论在学术界所受到的评价的起伏、落差之大,恐要数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最为突出。

他的以“媒介即讯息”论断著称的媒介理论,于电视在全世界蓬勃发展的60年代提出后,曾迅速风靡欧美各国,极受褒扬,他也因而名噪一时,频受传媒报道。

但是,在“麦克卢汉热”似一股旋风刮过后,国际上学术界开始批判性地审视其理论,对该理论提出诸多批评。

而在经历褒扬和批评的起伏之后,在相当长时间内麦氏及其理论似乎退居于较少引起注意的位置。

事过境迁,随着电脑互联网络(尤其是因特网)的迅速崛起,人们对媒介技术的社会作用的关注再次出现高潮,以媒介技术为研究焦点的麦克卢汉及其媒介理论又从寂寞中走出,重新受到学术界的瞩目,引起学术界的探讨。

在信息传播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时代呼唤传播学界加深自身对于信息传播新技术的社会作用之认识。

因而,对于专门论述媒介技术的社会作用的麦克卢汉理论进行新形势下的重新思考,意义重大。

本文试图分析麦克卢汉媒介理论当初的魅力所在以及在新形势下重放光芒的原因,并对照以往学术界对该理论的一些批评和结合当前的传播新环境,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对麦氏理论来一番再探讨、再认识。

梅罗维茨的媒介理论

梅罗维茨的媒介理论

梅罗维茨的媒介理论继70年代的“麦克卢汉热”之后,80年代,美国传播学家梅罗维茨提出了自己的媒介理论。

这些理论主要包含在《空间感的失落:电子传播媒介对人的社会行为的影响》一书中。

一、理论基础梅罗维茨的理论基础有两个:一是以英尼斯和麦克卢汉为代表的“媒介理论家”的理论,另一个是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的情境决定论。

梅罗维茨认为英尼斯和麦克卢汉等人的媒介理论中蕴涵了一系列很有用的观点:①媒介并非仅仅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环境中人们之间的传播信息的工具。

它们本身即是信息。

②传播形式的转变是对社会变化产生作用的极其重要的因素,但这一因素却普遍受到忽视。

戈夫曼的情境决定论将人们的社会生活同戏剧进行类比,他认为人人都在不同的社会舞台上扮演大量不同的角色,在每位或每群观众成员面前显示自己的略有不同的“变体形式”。

他指出,一旦人们进入一种社会环境,他们就希望并且需要对这一社会环境获得一定的了解;人们在特定的环境中的行为举止可分为两大类,即“在前台的行为”(onstage behavior)和“在后台的行为”(backstage behavior),这两类行为是不同的。

合适的在前台的行为代表担任某一社会角色的人按其所扮演角色的社会规范应有的行为。

梅罗维茨虽然颇为重视戈夫曼的情境决定论,但是仍然指出了它的不足:这种观点忽视了人们通过媒介发展的相互作用而几乎只关注人们面对面交流中的相互作用;它使用的是静态的方法,缺乏动态分析。

因而梅罗维茨提出要把戈夫曼的理论与英尼斯和麦克卢汉的理论整合在一起。

二、主要论点1.应把情境视为信息系统。

2.每种独特的行为需要一种独特的情境。

3.电子传播媒介促成许多旧情境的合并。

从而,人们的社会角色形式也在变化。

原先特点分明的、不同情境界限之混淆,导致了社会角色的界限的相应混淆。

三、价值和缺陷1.价值:①这一理论把传播媒介看作环境的一部分,提出应该将它们与社会环境及其变化联系起来研究。

②它把受众的概念包括在情境的概念之中,从而指出了受众在媒介—受众—社会的关系中的重要性。

,麦克卢汉、因尼斯的核心观点和中译本著作

,麦克卢汉、因尼斯的核心观点和中译本著作

麦克卢汉、因尼斯的核心观点和中译本著作麦克卢汉和因尼斯的核心观点麦克卢汉(McLuhan)和因尼斯(Innis)是著名的传播学家和文化理论家,他们的核心观点对于文化、社会和技术的研究影响深远。

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本身就是一种信息和意识形态的承载体。

他的著名论断“媒介即是信息”(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说明了不同媒体形式会使得信息内容产生深层次的改变,进而反过来对社会造成影响。

例如,电视新闻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会与报纸不同,这种媒介的差异在信息传达中具有极大的意义。

因尼斯则强调了技术在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他认为传播并不是单纯的信息传递,更多的是技术与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他看来,不同文化使用不同的技术方式,从而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和意义。

这些核心观点在当代的媒体研究和文化研究中仍有重要的地位。

我们需要从不同的社会、文化和技术角度来理解信息的传播和意义传递。

麦克卢汉、因尼斯的中译本著作麦克卢汉和因尼斯的经典著作已经被翻译成了多种语言,其中包括中文。

这些著作包括:•麦克卢汉《热浪:媒介之后的社会》(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因尼斯《时间与权力》(The Bias of Communication)•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传递的人类》(The Medium Is the Massage: An Inventory of Effects)•因尼斯《变革中的社会与媒介》(Empire and Communications)这些著作已经成为了大量文化研究、传播学等学科研究的基础。

中文版著作的出版,为中文读者提供了更好的了解和学习这些著作的机会。

总之,麦克卢汉和因尼斯是当代文化、传播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思想家。

他们的观点和理论对于我们理解和应对当代文化与技术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意义。

同时,中文版的翻译著作,为我们更好地学习和研究这些著作提供了方便。

麦克卢汉与英尼斯的媒介理论

麦克卢汉与英尼斯的媒介理论

麦克卢汉与英尼斯的媒介理论概念:1.媒介即讯息:《媒介即讯息》是麦克卢汉的重要著作之一。

根据麦克卢汉的观点,重要的是媒介本身,是新的传播媒介的出现,因为传播媒介中的变革,本身就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某种讯息,引起社会的某种变革。

他的这个观点,与英尼斯关于传播和文化史的理论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英尼斯的观点是:对边远地区原材料的开发利用以及帝国权力的扩张,都与有效的传播系统分不开。

2.媒介是人体的延伸:麦克卢汉看来,一切传播媒介都是人类感官的延伸,“媒介是人体的延伸”也借用了英尼斯的媒介理论。

英尼斯认为,文明的兴起、衰落和占支配地位的传播媒介息息相关;一切文明都是靠对空间领域和时间跨度的控制而存在的,与之相关的是,任何传播媒介不是具有长久保存的倾向性,便于对时间跨度的控制,便是具有远距离运送的倾向性,便于对空间领域的控制,二者必居其一,他把前者称为“偏倚时间的”媒介,把后者称为“偏倚空间的”媒介。

麦克卢汉借用英尼斯关于媒介偏倚性的观点中的某些成分,又大加发挥,提出了“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的论点。

他提出“感觉的平衡”概念,提出:对于不同传播技术的使用会影响人类感觉的组织,影响人与人的关系;媒介的影响改变人类的感觉生活,进而和社会的发展有关。

他把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史分为三个主要时期:口头传播时期、文字印刷传播时期、电子传播时期。

他提出,新的电子媒介延伸人们的中枢神经系统,整个世界成了地球村。

3.冷媒介与热媒介:麦克卢汉依据媒介提供信息的清晰度或明确度及信息接受者想象力的发挥程度及信息接收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将媒介划分为冷媒介与热媒介。

热媒介意味着“高清晰度”,所提供的信息明确度高,能高清晰度地延伸人体的某一感觉器官,其传播对象在信息的接受过程中参与程度低,想象力发挥程度低。

冷媒介意味着“低清晰度”,所提供的信息明确度低,其传播对象在信息的接受过程中需要发挥丰富的想象,参与程度高。

问答:1.简述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并对其进行分析麦克卢汉的研究是以将媒介同人类文明发展史联系起来探讨而著称的。

第十章 媒介理论

第十章  媒介理论

控制,与之相关的是传播媒介的时空偏向性,而文明
的兴起与衰落同占支配地位的传播媒介息息相关。
一、英尼斯媒介理论的主要内容
1、传播媒介的偏向性
任何传播媒介都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偏向,即传播 媒介或具有易于长久保存但难以运输的特性,或具有 易于远距离传送但长久保存性差的倾向性。前者便于 对时间跨度的控制,称为“偏向时间的媒介”,后者
建立并且历史地演变地过程,强调传播与社会制度机
构、习俗之间的关系密切。
(2)大众传播的商业模式并非是自由的大众传播
模式,实际上是一种由商业系统控制社会传播的模
式,这种模式中所体现的自由取决于市场。 (3)他指出文化现象的复杂性以及传媒文化中的 种种问题的社会性。 在传播研究中,应形成一种能分析所有文化形式 的文本批评方式。
“冷媒介”则正好相反,信息具有“低清 晰度”和“高参与度”,它传达的信息含量 少而模糊,在理解时必须以更多的感官和丰 富的想象活动来填补其信息量的不足,如漫 画、电视、有声电影等。 但是,麦克卢汉的这种分类并没有一贯 的标准,而且存在着逻辑上的矛盾。
二、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意义与局限性
1、意义:它开拓了从媒介技术角度出发观察
根据这一观点推理,受众的类型、人数 多少和特征实际上影响着传播方式。与此同 时,在通过媒介进行的传播活动中,应根据 受众群的分离和结合形式设计媒介讯息。在 承认受众重要性的同时,梅罗维茨的理论也 承认媒介的强大影响力。媒介本身也是社会 环境的一部分。
这一理论也存在着显而易见地缺陷,主 要有: 1、这一理论夸大媒介对社会环境和人们 社会行为的影响,几乎将媒介描绘成引起社 会变化的唯一原因,同麦克卢汉的媒介技术 决定论如出一辙。
3、科技发展与应用的社会历史分析

媒介分析 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 读书笔记

媒介分析 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 读书笔记

《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读书笔记图书信息作者:张咏华著页数:322页字数:229000字出版日期:2002年12月阅读时间2015-10-1-2015-10-7本书基本是对英尼斯、麦克卢汉、梅罗维兹、贝尼格、桑德拉•鲍尔-洛基奇、丹•席勒等人媒介分析方面的代表作的各种理论的阐述和简单分析,接着进行典型的辩证分析。

同时阐述了一系列重要命题:如媒介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各种媒介技术的特征及作用、媒介技术同人类社会变迁和文明发展史的关系等。

本书还对我国的媒介研究状况和媒介发展现状作了深入的调查分析,提出了许多观点。

本书提要一个领域:媒介分析西方传播学的传统研究专注于“大众传播媒介所传递的信息内容及其所产生的效果上”,也就是“传媒内容分析”。

但是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直接将研究视野定义在了“传播媒介分析”上。

研究内容涉及:媒介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各种媒介技术的特征及作用;媒介技术及其发展史同人类社会变迁和文明发展史的关系等;两个趋向:麦克卢汉和威廉斯麦克卢汉继承英尼斯的思想,开拓了媒介分析这一崭新领域,其研究特点在于重视“媒介技术的作用,并显现”为技术是重的绝对化倾向”。

威廉斯的研究思路则试图在关注技术与文化形式中保持平衡,其强调的不是传播技术本身,而是传播技术的社会应用及应用过程中涉及的社会因素。

七个人物英尼斯:传媒的时空偏向理论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媒体是人体的延伸、冷媒介与热媒介威廉斯:技术不仅是科技的产物,而且是文化形式的表现,并根植于社会历史条件中梅罗威兹:“情景论”理论:情景及信息系统,不同情景的的分析决定不同的行为贝尼格:控制革命论:媒介技术产生于“物质经济运转速率提高引起社会控制危机”罗基奇:基于人类传播基本特征“独白、对话与电子对话”席勒:“数字资本主义”论本书概览第一章媒介技术与传播学概述第一节传播技术的重大突破与现代大众传媒业的崛起第二节从传播学的正式确立到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问世第三节信息传播新技术和社会学家贝尔等人关于信息化社会的理论第四节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热与新形势下的媒介研究第二章麦克卢汉和英尼斯的媒介理论第一节英尼斯的理论他是加拿大经济史学家、政治经济学家。

大众传播选择题

大众传播选择题

大众传播学导论绪论习题1、在研究方法上,拉斯维尔的贡献是倡导并亲身实践了(内容分析法)2、传播的五大构成要素分别是:传播者、受传者、信息、媒介、传播效果3、与卢因一样,从心理学角度切入传播学领域研究的学者是(霍夫兰)4、下列属于经验学派与批判学派差异的是1)经验学派主张定量分析,而批判学派主张思辨式的价值判断2)经验学派依靠实证经验,而批判学派主张人本主义的批判3)经验学派只立不破,而批判学派只破不立4)经验学派着重探索传播规律,而批判学派着重探索的是传播意义。

5、按照传播的四分法,人类传播大致可以分为: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6、著名的“耶鲁学派”创始人是(霍夫兰)7、请简述经验学派与批判学派的差异。

8、请简述传播学在美国兴起的历史背景。

9、请简述传播学五大奠基人的主要贡献。

第一章1、过程研究的表现形式是模式,主要的三大类有:1)线性模式2)控制论模式3)社会系统模式2、最早分析传播过程中“噪音”问题的是(申农-韦弗模式)3、下列选项中,属于控制论模式的是(德福勒模式)4、控制论模式的主要贡献是引入了(反馈5、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把具有发信、收信、编码和译码功能的个人和团体称为(传播单位)6、马莱茨克模式的特点主要有1)强调影响传播者与受传者信息传递的因素2)强调信息流动过程的各方面影响因素3)从社会系统的角度全面地看待传播7、人类传播的基本原则分别是(准确性)、(适时性)、(针对性)、(有效性)和(传播渠道与媒介的多样性)。

8、简述拉斯维尔的5“W”模式,并简单地分析该模式。

9、请结合具体的实例来论述异质性心理策略在广告中的应用。

第二章1、过程研究的表现形式是模式,主要的三大类有(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社会系统模式)。

2、最早分析传播过程中“噪音”问题的是(申农-韦弗模式)。

3、下列选项中,属于控制论模式的是(德弗勒模式)。

4、控制论模式的主要贡献是引入了(反馈)5、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把具有发信、收信、编码和译码功能的个人和团体称为(传播单位)6、马莱茨克模式的特点主要有:1)强调影响传播者与受传者信息传递的因素2)强调信息流动过程的各方面影响因素2)从社会系统的角度全面地看待传播7、从中观和宏观的角度来研究传播过程的模式为(赖利夫妇模式)8、与线性传播模式相比,控制论传播模式的主要贡献在于:1)突出了人类传播的双向性。

英尼斯

英尼斯

英尼斯研究历史的宏大模式:
“我要把历史当做一台戏,整个世界就是剧组…… ”
他又说,“我不打算专注于不列颠帝国某些时期或 地区的微观研究,虽然这样的微观研究,对了解其 历史,具有重大意义。 我也不会把兴趣局限在不列 颠帝国,把它作为特有的现象……相反,我要集中 研究西方历史上的其他帝国,同时与东方帝国参照, 以期抽离出可资比较的重要因素。” ——英尼斯揭示帝国要务的宏大模式
“技术决定论”的人物分析
————英尼斯与麦克卢汉
多伦多学派
1、多伦多传播学派是上世纪60年代由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学 者哈罗德· 英尼斯、艾瑞克· 亥乌络克和马歇尔· 麦克卢汉共同 创立的。 2、多伦多传播学派一向以大胆睿智和最具原创性的媒介理 论而闻名。他们考察媒介与文明之间的关系,分析传播媒介 的偏向性和基于虚拟现实的赛伯空间和赛伯文化给人们带来 了的媒介新体验,强调传播媒介的时间偏向和空间偏向之间 的平衡对社会稳定的影响,提出了“媒介即信息”,“媒介 是人体的延伸”的新主张,研究新技术和新媒体的发展对文 化和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3、多伦多学派提出了一种在人类文化结构和人类心智中传 播居于首位的新理论和新的媒介分析技术,对后来的传播学 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帝国与传播》
1、书中叙述人类传播起源与发展的历 史,纵横几千年,跨越几万里,涉及 埃及、巴比伦王国、口头传播与希腊 文明、文字传统与罗马帝国、羊皮纸 与纸张、纸张与印刷机。 2、作者把他所谓的帝国分为两大类: 政治帝国和宗教帝国。认为一个帝国 成功的关键,是要解决时间问题和空 间问题。 3、本书为“当代世界学术名著新闻与 传播学译丛· 大师经典系列”之一。 《帝国与传播》开启了一个新的学派, 即“媒介决定论”学派。

————麦克卢汉说

第九讲 媒介技术与媒介理论

第九讲 媒介技术与媒介理论

---------------------------------------------------------------最新资料推荐------------------------------------------------------第九讲媒介技术与媒介理论媒介理论研究一、英尼斯加拿大政治经济学家、麦克卢汉的老师。

麦克卢汉的不少观点都师承英尼斯。

他的媒介理论主要集中在 1950 年后发表的《帝国与传播》《传播的偏向》两本书中。

1、传播媒介能极大地影响社会组织的形态和人们交往的方式,传播技术是其他所有技术的核心。

英尼斯确信,传播形态和信息流动是经济发展的核心,传播技术是经济系统中其他技术的基础。

因而传播媒介是行使社会权利和政治权利的一种有效手段,每一种新媒介的出现都能打破某些人原有的垄断权。

2、媒介可分为偏倚时间的媒介偏倚空间的媒介两类偏倚时间的媒介是那些具有耐久性、易于保存的东西,如羊皮纸、石刻、钟鼎等,它们与传统社会联系在一起,有助于时间上的控制。

这种社会强调习俗、延续性、社区,注重历史的、神圣的、道德的事物,具有社会秩序稳定、等级森严的特征。

偏倚空间的媒介是那些不具有耐久性,但较轻便,易于传送和运输的媒介,如现代的印刷媒介、电子媒介,这种媒介有利于帝国扩张,加强政治权威,发展科技知识,创立世俗制度。

3、稳定性:1 / 13时间偏倚 time bias/空间偏倚 space bias 英尼斯认为,无论是偏倚时间还是偏倚空间,只要其中一种传播媒介受到过分强调、垄断,便会成为社会兴衰的主要动力。

偏倚产生不稳定,只有偏倚时间与偏倚空间得以通过某些机能维持平衡时,社会才能获得稳定。

二、麦克卢汉麦克卢汉是加拿大的传播学家。

1911 年生于加拿大的埃德蒙顿,获剑桥大学的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

之后,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文学教授。

出版了一系列著作:《机器新娘》 (1951) 、《古腾堡群英》 (1962)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 (1964) 、《媒介即讯息》 (1967) 等。

关于媒介、文化和社会的理论

关于媒介、文化和社会的理论

关于媒介、文化和社会的理论媒介是一个独立的传播环节,它不是传播者(个人或者集体),不是传播内容(从意义到符号编码),不是受传者,更不是传播赖以进行的社会或自然环境。

媒介是人类传播活动中运载和传递讯息的物体,是连接传受双方的中介物。

●传播可以分为两大类型:较为传统的传播和较为现代的传播,前者偏向于时间,易于培养对宗教、道德和历史等传统的尊重;后者偏向于空间,易于培养世俗文化、科学技术和民族扩张。

●一切文明都有赖于对空间领域和时间跨度的控制,与之相关的是传播媒介的时、空倾向性,因而文明的兴起与衰落同占支配地位的传播媒介息息相关。

●当代的西方社会正处于大众传播压倒传统传播的不均衡中。

一味地向时间倾斜或向空间倾斜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一个稳定的社会离不开维护时间倾向和空间倾斜间平衡的机制。

●传播媒介是人类文明的本质所在;历史就是由每个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媒介形式所引领的。

●媒介决定了某一历史时期所发生的事件以及哪些事件是具有历史意义的。

”重媒介(heavy media)——例如羊皮、粘土和石头——具有持久性,因此它们起到了联结时间的作用。

由于它们促进了上一代与下一代之间的传播,因此它们对传统是有偏见的。

相比之下,联结空间的“轻媒介”——例如纸张——非常轻便,易于运输,促进了不同地点之间的传播,因此,它们有助于大型的官僚制度和军队的建立,从而孕育了帝国。

●言语在一个时点上只能产生一种声音,因此,它作为一种媒介促使人们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组织有关他们体验的叙述。

言语需要以知识和传统为基础,因此它也支持着群体和人际关系。

书面媒介是按照空间来安排的,因此,它产生的是一种不同种类的文化。

它所产生的联结空间的效应导致和强化了政治权威以及帝国的扩张。

英尼斯的传世经典:《帝国与传播》(1950)《传播的偏向》(1951)●“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热媒介”和“冷媒介”主要著作:●1962《哥德堡群英》(The Gutenberg Galaxy)●1964《理解媒介》(Understanding Media)●1969《地球村——战争与和平》(War and Peace in the Global Village)●媒介是人的延伸●媒介即讯息●电子媒介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媒介使人自恋和麻木●我们正在回到重新部落化的世界,西方文明的整个观念是从拼音文字派生出来的世界范围内共有两次:第一次是20c60s ,时间不长;第二次始于20c90s 中后期。

浅析麦克卢汉“媒介即信息”理论

浅析麦克卢汉“媒介即信息”理论

浅析麦克卢汉“媒介即信息”理论【摘要】在通常情况下,人们认为由于传播媒介所传递的有关信息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如何运用媒介来传播信息至关重要。

然而,麦克卢汉则认为,媒介的重要效果来自于它的形式,而不是它的内容。

本文通过对麦克卢汉“媒介即信息”理论的分析,笔者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传播学;麦克卢汉;媒介即信息;大众传播回顾人类传播史,我们不难发现,传播媒介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传播媒介的每次创新,都带来了大众传播的大革命,每一次革命都给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推动着人类的文明不断向更高层次迈进。

传播媒介强而有力地改变着人类生产与生活的面貌,它的发展可分为五个个阶段(口语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电子媒介、网络媒介),前一个阶段向后一阶段的跃升无不以传播媒介的革命性进步为前提。

与此同时,媒介分析理论是大众传播理论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研究媒介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媒介技术及其发展史与人类社会变迁何文明发展史的关系等。

在一系列媒介分析理论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信息”理论。

在通常情况下,人们认为由于传播媒介所传递的有关信息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如何运用媒介来传播信息至关重要。

而麦克卢汉认为,媒介的重要效果来自于它的形式,而不是它的内容。

在此,我想先从他的老师――英尼斯说起,麦克卢汉的很多思想理论都受到英尼斯的影响,而他的“媒介即信息”理论中也可以很明显地看到英尼斯的时空偏向理论的影子。

英尼斯认为,“一切文明都有赖于对空间领域和时间跨度的控制,与之相关的是传播媒介的时空的倾向性,因而,文明的兴起与衰落同占支配地位的传播媒介息息相关。

任何社会里的传播媒介,都会左右社会组织形态和人际结合方式。

”英尼斯用相对浅显(比较麦克卢汉而言)的语言强调了传播媒介本身的重要性,特别是把传播媒介的的影响与社会文明、社会组织形态和人际结合方式联系起来,这对我理解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信息”理论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媒介是人体的延伸”,这是麦克卢汉最广为人知的一个经典理论,在提出这一论点的基础上,麦克卢汉提出了其媒介理论的中心命题:“媒介即信息”。

加拿大传播学派的双星伊尼斯与麦克卢汉

加拿大传播学派的双星伊尼斯与麦克卢汉

麦克卢汉的代表作之一是《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 著名的“媒介延伸论”,即人类通过各种媒介来感知和认识世界,这些媒介如 同人体的各个器官一般,延伸了人类的感官和能力。此外,他还了《古登堡星 系》、《通俗文化》等著作,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媒介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
在传播学派中,伊尼斯和麦克卢汉的影响深远而广泛。伊尼斯的双星体系为传 播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将传播与社会发展紧密在一起。麦克卢汉的 媒介理论则将传播学的研究范围扩大到媒介技术层面,强调了新技术对于社会 变革的作用。这两位大师的思想相互补充、相互影响,为传播学派的发展注入 了新的活力。
哈罗德伊尼斯传播思想的核心内容包括“信息爆炸”、“信息社会”和“内容 为王”。首先,“信息爆炸”是指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信息量呈爆炸性增长, 使得人们难以辨别真伪、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其次,“信息社会”是指以信息 为中心的社会,信息成为最重要的资源,信息技术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力 量。最后,“内容为王”
连续与断裂的概念,在帕克的理论中,是对传播过程的一种描述。连续性强调 的是传播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而断裂则指的是这一过程中的突然变化和 中断。这一理论视角为传播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引导研究者去探讨传播过程 的动态性和复杂性。
帕克对芝加哥学派的传播研究有着深远影响。芝加哥学派是一个在20世纪初至 中期,以芝加哥大学为中心的一批社会科学家的学术观点和思想体系的总称。 这个学派重视社会现象的动态研究,强调社会现象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对 传播学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的来说,麦克卢汉的传播思想提醒我们注意媒介在信息传播中的重要性。在 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不能忽视媒介的影响力。麦克卢汉的思想为我 们提供了一种理解媒介和信息传播的新视角,使我们对这个时代有了更深层次 的认识。他的思想也启发了我们对未来信息时代的思考。在未来的发展中,媒 介和信息传播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麦克卢汉的思想将继续影响我们对这个 世界的理解。

英尼斯的媒介理论

英尼斯的媒介理论

四、英尼斯的媒介理论四、英尼斯的媒介理论1、概况哈罗德·英尼斯(Harold lnnis)是一位经济历史学家,加拿大多伦多学派的鼻祖,也是麦克卢汉的老师。

他一生的事业可以1940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截然不同的时期。

早期的英尼斯是一位经济史学家;后期的英尼斯则沉浸在从古到今的经济与传播关系的研究之中。

《报纸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940)是英尼斯的第一篇传播研究论文,认为报纸是推动市场的动力。

此后,他着重将传播技术作为一切历史运转的轴心来探讨。

主要著作包括《传播的偏向》《帝国与传播》他在世时,其传播研究并未受到传播学界的重视。

他的学生麦克卢汉如明星升空之后,人们才注意到星光照耀下的英尼斯,人们也在麦氏的著作中看到了英尼斯对这位学生的深刻影响。

英尼斯有着深刻的加拿大民族主义意识,对美国继法国、英国之后力图征服加拿大的帝国野心,保持着高度警惕。

他认为,美国报业的强大实力使它能够垄断加拿大的纸张市场,进而形成文化垄断和知识垄断,于是美国的文化轰炸威胁着加拿大人民的生活。

2、主要观点(1)媒介偏倚论媒介的时间偏倚(time bias)和空间偏倚(space bias)的特性。

前者是质地较重、耐久性强的媒介,如粘土、石头和羊皮纸等,较适于克服时间的障碍,较能长久保存。

后者是质地较轻、容易运送的媒介,如纸草纸、白报纸等,较适于克服空间的障碍。

任何传播媒介若不具有长久保持的特性来控制时间,便会具有便于运送的特点来控制空间,二者必居其一。

人类传播媒介演进史,是由质地较重向质地较轻、由偏倚时间向偏倚空间发展的历史,而且与人类文明进步阶梯相协调。

用树枝在潮湿的粘土上书写符号而后烘干或晒干,或者在石上刻画符号,这类媒介反映了人类远古时代的文明特征;树皮和纸草纸的媒介反映了古埃及和希腊罗马时代的文明特点;羊皮纸则是由罗马帝国到公元10世纪的通用媒介;纸和笔则是15世纪中叶的主要媒介;纸与手工印刷是文艺复兴至法国大革命(18世纪)期间的重要媒介;进人19世纪,相继迎来报刊时代、电影时代和广播、电视时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麦克卢汉与英尼斯的媒介理论
概念:
1.媒介即讯息:《媒介即讯息》是麦克卢汉的重要著作之一。

根据麦克卢汉的观点,重要的是媒介本身,是新的传播媒介的出现,因为传播媒介中的变革,本身就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某种讯息,引起社会的某种变革。

他的这个观点,与英尼斯关于传播和文化史的理论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英尼斯的观点是:对边远地区原材料的开发利用以及帝国权力的扩张,都与有效的传播系统分不开。

2.媒介是人体的延伸:麦克卢汉看来,一切传播媒介都是人类感官的延伸,“媒介是人体的延伸”也借用了英尼斯的媒介理论。

英尼斯认为,文明的兴起、衰落和占支配地位的传播媒介息息相关;一切文明都是靠对空间领域和时间跨度的控制而存在的,与之相关的是,任何传播媒介不是具有长久保存的倾向性,便于对时间跨度的控制,便是具有远距离运送的倾向性,便于对空间领域的控制,二者必居其一,他把前者称为“偏倚时间的”媒介,把后者称为“偏倚空间的”媒介。

麦克卢汉借用英尼斯关于媒介偏倚性的观点中的某些成分,又大加发挥,提出了“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的论点。

他提出“感觉的平衡”概念,提出:对于不同传播技术的使用会影响人类感觉的组织,影响人与人的关系;媒介的影响改变人类的感觉生活,进而和社会的发展有关。

他把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史分为三个主要时期:口头传播时期、文字印刷传播时期、电子传播时期。

他提出,新的电子媒介延伸人们的中枢神经系统,整个世界成了地球村。

3.冷媒介与热媒介:麦克卢汉依据媒介提供信息的清晰度或明确度及信息接受者想象力的发挥程度及信息接收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将媒介划分为冷媒介与热媒介。

热媒介意味着“高清晰度”,所提供的信息明确度高,能高清晰度地延伸人体的某一感觉器官,其传播对象在信息的接受过程中参与程度低,想象力发挥程度低。

冷媒介意味着“低清晰度”,所提供的信息明确度低,其传播对象在信息的接受过程中需要发挥丰富的想象,参与程度高。

问答:
1.简述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并对其进行分析麦克卢汉的研究是以将媒介同人类文明发展史联系起来探讨而著称的。

一、“媒介即讯息”:《媒介即讯息》是麦克卢汉的重要著作之一。

根据麦克卢汉的观点,重要的是媒介本身,是新的传播媒介的出现,因为传播媒介中的变革,本身就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某种讯息,引起社会的某种变革。

二、“媒介是人体的延伸”:麦克卢汉看来,一切传播媒介都是人类感官的延伸。

他借用了英尼斯关于媒介偏倚性的观点中的某些成分,又大加发挥,提出了“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的论点。

他提出“感觉的平衡”概念,提出:对于不同传播技术的使用会影响人类感觉的组织,影响人与人的关系;媒介的影响改变人类的感觉生活,进而和社会的发展有关。

他把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史分为三个主要时期:口头传播时期、文字印刷传播时期、电子传播时期。

他提出,新的电子媒介延伸人们的中枢神经系统,整个世界成了地球村。

三、“冷媒介”与“热媒介”之分麦克卢汉依据媒介提供信息的清晰度或明确度及信息接受者想象力的发挥程度及信息接收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将媒介划分为冷媒介与热媒介。

热媒介意味着“高清晰度”,所提供的信息明确度高,能高清晰度地延伸人体的某一感觉器官,其传播对象在信息的接受过程中参与程度低,想象力发挥程度低。

冷媒介意味着“低清晰度”,所提供的信息明确度低,其传播对象在信息的接受过程中需要发挥丰富的想象,参与程度高。

麦克卢汉和英尼斯的理论启示我们将媒介置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大背景中去考察,探索其在传递的内容意义之外的意义——媒介的出现带给人类文化和文明的影响。

但他们的理论都过分强调媒介的作用,把媒介描绘成导致社会发展
的最大动力,从而走向技术决定论的极端。

他们的理论无视内容的重要意义。

麦克卢汉的著述对一些基本概念未作严格的科学界限划分。

2.简述麦克卢汉媒介理论与英尼斯媒介的理论的关系及发展。

麦克卢汉的研究是以将媒介同人类文明发展史联系起来探讨而著称的。

事实上,真正首先开拓传播学中这一研究领域的,是他的老师罗德·英尼斯。

《媒介即讯息》是麦克卢汉的重要著作之一。

根据麦克卢汉的观点,重要的是媒介本身。

这个观点与英尼斯关于传播和文化史的理论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英尼斯的理论认为,控制传播媒介是行使社会和政治权力的一种手段,而新的传播媒介的出现可以打破旧的垄断权。

“媒介是人体的延伸”:麦克卢汉看来,一切传播媒介都是人类感官的延伸。

英尼斯认为,文明的兴起、衰落和传播媒介息息相关;一切文明都是靠对空间领域和时间跨度的控制而存在的。

麦克卢汉借用了英尼斯关于媒介偏倚性的观点中的某些成分,又大加发挥,提出了“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的论点。

他提出“感觉的平衡”概念,提出:对于不同传播技术的使用会影响人类感觉的组织,影响人与人的关系;媒介的影响改变人类的感觉生活,进而和社会的发展有关。

英尼斯的研究方法偏重归纳,麦克卢汉是拼盘式表述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