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人格障碍 变态心理学(课件)
合集下载
变态心理学ppt课件

变态心理学 与
健康心理学
完整最新版课件
1
怎样理解心理变态?
完整最新版课件
2
变态心理学的对象
完整最新版课件
3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概述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功能性、标准化、三原则) 常见异常心理症状(认知障碍、情绪障碍、意志行为障碍) 常见精神障碍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三标准、十标准) 心理不健康状态分类 健康心理学 压力与健康
完整最新版课件
31
思维内容障碍
妄想
强迫观念
超价观念
完整最新版课件
32
适应障碍的病程特点是()。
A.一般不超过一个月 B.遭遇生活事件后数小时起病 C.一般不超过六个月 D.遭遇生活事件后一周内起病 【答案】C 【解析】适应障碍通常在遭遇生活事件后1个月内起病,
病程一般不超过6个月。 【扩展】要注意和一般心理问题与严重心理问题做鉴别。 一般心理问题的情绪一般间断不超过2个月,不间断的话,
交基本维持正常,但效率有 仅 局 限 于 最
所下降
初事件
直接引发求助者的痛苦情绪、情 绪 反 应 对 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 象被泛化 一定程度影响
精神痛苦较难解决,社会功 心 理 冲 突 内 能受损,工作生活有一定程 容泛化 度影响,但严重程度未达到 神经症诊断标准
完整最新版课件
23
压力与健康
完整最新版课件
27
心理咨询对精神障碍患者的作用是( )。
A.消除症状
B.系统治疗
C.预防复发
D.精神分析
【答案】C
【解析】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主要目标,应是社会功能的康复和 预防复发。
【扩展】心理咨询师了解心理异常症状的知识,是为了鉴别精 神障碍和非精神障碍。对于精神障碍患者,也可以根据需要进 行辅助性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并且要满足以下条件:一是 必须是在经过系统临床治疗,病理性症状缓解或基本消失以后 才能进行。二是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主要目标,应是社会功能的 康复和预防复发。三是必须密切配合精神科医生一起实施。
健康心理学
完整最新版课件
1
怎样理解心理变态?
完整最新版课件
2
变态心理学的对象
完整最新版课件
3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概述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功能性、标准化、三原则) 常见异常心理症状(认知障碍、情绪障碍、意志行为障碍) 常见精神障碍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三标准、十标准) 心理不健康状态分类 健康心理学 压力与健康
完整最新版课件
31
思维内容障碍
妄想
强迫观念
超价观念
完整最新版课件
32
适应障碍的病程特点是()。
A.一般不超过一个月 B.遭遇生活事件后数小时起病 C.一般不超过六个月 D.遭遇生活事件后一周内起病 【答案】C 【解析】适应障碍通常在遭遇生活事件后1个月内起病,
病程一般不超过6个月。 【扩展】要注意和一般心理问题与严重心理问题做鉴别。 一般心理问题的情绪一般间断不超过2个月,不间断的话,
交基本维持正常,但效率有 仅 局 限 于 最
所下降
初事件
直接引发求助者的痛苦情绪、情 绪 反 应 对 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 象被泛化 一定程度影响
精神痛苦较难解决,社会功 心 理 冲 突 内 能受损,工作生活有一定程 容泛化 度影响,但严重程度未达到 神经症诊断标准
完整最新版课件
23
压力与健康
完整最新版课件
27
心理咨询对精神障碍患者的作用是( )。
A.消除症状
B.系统治疗
C.预防复发
D.精神分析
【答案】C
【解析】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主要目标,应是社会功能的康复和 预防复发。
【扩展】心理咨询师了解心理异常症状的知识,是为了鉴别精 神障碍和非精神障碍。对于精神障碍患者,也可以根据需要进 行辅助性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并且要满足以下条件:一是 必须是在经过系统临床治疗,病理性症状缓解或基本消失以后 才能进行。二是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主要目标,应是社会功能的 康复和预防复发。三是必须密切配合精神科医生一起实施。
人格障碍PPT医学课件

22
④对他人漠不关心,如经常不承担经济义务、拖 欠债务、不赡养子女或父母:
⑤不能维持与他人的长久关系,如不能维持长久 的(1年以上)夫妻关系;
⑥很容易责怪他人,或对其与社会相冲突的行为 进行无理辩解;
⑦对挫折的耐受性低,微小刺激便可引起冲动, 甚至暴力行为;
⑧易激惹,并有暴力行为,如反复斗殴或攻击别 人,包括无故殴打配偶或子女;
29
六、强迫型人格障碍 以过分的谨小慎微、严格要求与完美主义,及内
心的不安感为特征。男性多于女性2倍,约70%强 迫症病人有强迫型 人格障碍。 【判断标准】 (1)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2)以过分的谨小慎微、严格要求与完美主义,及内 心的不安全感为特征,并至少有下列3项: ①因个人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导致优柔寡断、怀疑, 及过分谨慎; ②需在很早以前就对所有活动作出计划并不厌其烦;
后果,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理解社会对其行为的评价,主观上 往往感到痛苦。 各种治疗手段对人格障碍效果欠佳。
3
历史回顾
公元前三世纪Theophrastus对性格的描述是 西方最早的记载。
Pinel(1806)报告一男性病例“因被一女 言语触怒而将她投入井中”。这个人是“软 弱而放纵母亲之子,幼年时期即有求必允, 及至成年骄横跋扈,稍不遂意便引起强烈的 愤怒,狗近前踢死,马不安时无情鞭打”。 Pinel将其命名为“不伴妄想的躁狂症”。
15
人格障碍的分型
1.偏执型人格障碍 2.分裂样人格障碍 3.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4.冲动型人格障碍 5.表演型(癔症型)人格障碍 6.强迫型人格障碍 7.焦虑型人格障碍 8.依赖型人格障碍
16
一、偏执型人格障碍 以猜疑和偏执为特点,始于成年早期,男 性多于女性。
【判断标准】 (I)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2)以猜疑和偏执为特点,并至少符合下列 3项指标: ①对挫折和遭遇过度敏感; ②对侮辱和伤害不能宽容、长期耿耿于怀
④对他人漠不关心,如经常不承担经济义务、拖 欠债务、不赡养子女或父母:
⑤不能维持与他人的长久关系,如不能维持长久 的(1年以上)夫妻关系;
⑥很容易责怪他人,或对其与社会相冲突的行为 进行无理辩解;
⑦对挫折的耐受性低,微小刺激便可引起冲动, 甚至暴力行为;
⑧易激惹,并有暴力行为,如反复斗殴或攻击别 人,包括无故殴打配偶或子女;
29
六、强迫型人格障碍 以过分的谨小慎微、严格要求与完美主义,及内
心的不安感为特征。男性多于女性2倍,约70%强 迫症病人有强迫型 人格障碍。 【判断标准】 (1)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2)以过分的谨小慎微、严格要求与完美主义,及内 心的不安全感为特征,并至少有下列3项: ①因个人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导致优柔寡断、怀疑, 及过分谨慎; ②需在很早以前就对所有活动作出计划并不厌其烦;
后果,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理解社会对其行为的评价,主观上 往往感到痛苦。 各种治疗手段对人格障碍效果欠佳。
3
历史回顾
公元前三世纪Theophrastus对性格的描述是 西方最早的记载。
Pinel(1806)报告一男性病例“因被一女 言语触怒而将她投入井中”。这个人是“软 弱而放纵母亲之子,幼年时期即有求必允, 及至成年骄横跋扈,稍不遂意便引起强烈的 愤怒,狗近前踢死,马不安时无情鞭打”。 Pinel将其命名为“不伴妄想的躁狂症”。
15
人格障碍的分型
1.偏执型人格障碍 2.分裂样人格障碍 3.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4.冲动型人格障碍 5.表演型(癔症型)人格障碍 6.强迫型人格障碍 7.焦虑型人格障碍 8.依赖型人格障碍
16
一、偏执型人格障碍 以猜疑和偏执为特点,始于成年早期,男 性多于女性。
【判断标准】 (I)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2)以猜疑和偏执为特点,并至少符合下列 3项指标: ①对挫折和遭遇过度敏感; ②对侮辱和伤害不能宽容、长期耿耿于怀
人格障碍及性心理障碍PPT课件

二、性心理障碍
指性行为的心理和行为明显偏离正常,性兴奋、性满 足方式偏离正常。
❖ 性身份障碍(易性症) ❖ 性偏好障碍 (恋物症、异装症、露阴症、窥阴症、
摩擦症、性施虐与性受虐症) ❖ 性指向障碍 (同性恋)
祝您学习进步、生活愉快!
谢谢观赏!
一、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1、项为之强 2、 素帐 3、徐喷以烟 4、鹤唳云端 二、翻译下列句子 1、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我回想起自己在年幼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视力好极了
❖ (七)焦虑性人格障碍(anxious personality disorder)
一贯性紧张不安,需要别人的关心和接纳,敏感于别人的批评, 夸大生活潜在的危险,回避意向明显。
❖ (八)依赖性人格障碍(dependent personality disorder)
依赖、不能独立解决问题,怕被人遗弃,常感到无助。
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倾斜的词语:
明察秋毫 物外之趣 果然鹤也 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 徐喷以烟 盖 一癞蛤蟆
1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 之冲烟而飞鸣,
2 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 别院。
定心细看,把草丛看作树林,把虫子、 蚂蚁看作野兽,
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把土块凸出部分当做丘陵,低陷部分当
做山沟, 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便凭着假想,在这个境界中游览愉快而 又满足。
神游大自然 把草丛(想树像林成 ) 把虫蚊(想像野成兽 )
把土砾(想像丘成陵 ) 把低凹处想(像山成沟)
1、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慢慢的用烟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边飞边叫构成一幅青云白鹤图
2、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把土块凸出部分当做丘陵低陷部分当做山沟。
变态心理学 课件

精神障碍 人群心理 活动并不 全是异常
人格有缺 陷并伴有 思维障碍
感知觉可能 是正常的
系统治疗后 异常部分能 得到改善或 完全矫正
正常与异常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在人群中永远并存
一、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定义:变态心理学是以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为研究对象的心 理学分支学科
变态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的区别
行为主义解释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
狗→骨头→分泌唾液 经典条件反射:狗→骨头+铃声→分泌唾液
狗→铃声→分泌唾液 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发生是由于兴奋和抑制这两个基本神经过 程的冲突造成的。
行为主义解释
斯金纳(B.F. Skinner)操作条件反射学说
斯金纳的工作主要集中在行为与其后果的关系上 例如,一个个体的行为如果马上随之以一个愉快的后果, 那么该个体将更频繁地做这一行为,这种通过愉快或不愉 快的后果来改变行为通常称之为操作性条件反射。
行为主义解释
班杜拉(A. Bandura)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的特点是:突破了传统行为主义的研究 领域,探索认知和思维等心理活动在行为调节中的作 用;强调行为与认知结合;突出主体的积极性与主动 性,强调主体的自我调节作用。
班杜拉(A. Bandura)社会学习理论
1.三元交互决定论:人的内部因素、行为和环境影响三 者之间互为决定因素,三个决定因素之间是一种连续不 断的交互作用
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解释
潜能无论就生理方面或心理方面,都具有趋
向完善的性质和特点。 心理问题和心理异常就是由于“潜能”趋于完
善的特征受到阻碍,是“自我”无法实现的结果
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解释
存在焦虑 心理异常最基本的表现“存在焦虑” “存在焦虑”就是存在与责任的冲突。 两者的对立跟随人的一生。 这种对立造成的焦虑,又称为人的“基本焦
变态心理学人格障碍PPT专业课件

• 3. 人格严重偏离正常,对自己的人格缺陷缺乏 自知力。
• 4. 行为的目的和动机不明确,生活无目标,易 受本能欲望支配。
•
6
5. 情感发育不成熟,极不稳定,易激惹, 对自己的行为无内疚感和负罪感。 6. 人际关系失调,难以相处。 7. 矫治困难,预后欠佳。 8. 一般早年(童年或少年期)即有所表 现。
• 3.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治疗应以心理行为治疗
为主;
• 4. 控制治疗环境尤为重要; • 5. 适当和必要的药物治疗 。
•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矫正治疗是一个难度很 大和值得探讨的课题 。途径:综合性治疗
16
(四)、实践教学活动:案例分析
• 教学录象: 抢劫 • 讨论:马家爵案例人格心理分析
17
人格障碍 概述
.
1
一、人格概念
• 又称为个性,是在先天生物学差异的基础上,在某 种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不断的社会性内化 过程而逐渐形成起来的、个体相对独特和稳定的 心理行为模式。它包括性格、气质、能力、兴趣、 爱好等内容。
• 人格是独特的行为模式。
• 人格是相对稳定的。
• 人格是先天素质与后天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11
第四节 人格障碍的分类研究
• 一、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又称悖德型人格障碍,它
是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
它是最常见的一类人格障碍。也是精神病学家和
心理学家最为重视的一种类型。美国一项调查报
告,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约占人口的3。9--4。9%
(男性)和0。7%(女性)。国外报道男性3%,
神经症、精神病与人格障碍: 研究报告:50%同时患有人格障碍
3
2.概念: 人格障碍又称变(病)态人格、人格异 常,是一组以人格结构和人格特征偏离正 常为主的障碍,患者形成特有的行为模式, 对环境适应不良,明显影响其社会和职业功 能,或者患者感到痛苦。
• 4. 行为的目的和动机不明确,生活无目标,易 受本能欲望支配。
•
6
5. 情感发育不成熟,极不稳定,易激惹, 对自己的行为无内疚感和负罪感。 6. 人际关系失调,难以相处。 7. 矫治困难,预后欠佳。 8. 一般早年(童年或少年期)即有所表 现。
• 3.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治疗应以心理行为治疗
为主;
• 4. 控制治疗环境尤为重要; • 5. 适当和必要的药物治疗 。
•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矫正治疗是一个难度很 大和值得探讨的课题 。途径:综合性治疗
16
(四)、实践教学活动:案例分析
• 教学录象: 抢劫 • 讨论:马家爵案例人格心理分析
17
人格障碍 概述
.
1
一、人格概念
• 又称为个性,是在先天生物学差异的基础上,在某 种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不断的社会性内化 过程而逐渐形成起来的、个体相对独特和稳定的 心理行为模式。它包括性格、气质、能力、兴趣、 爱好等内容。
• 人格是独特的行为模式。
• 人格是相对稳定的。
• 人格是先天素质与后天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11
第四节 人格障碍的分类研究
• 一、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又称悖德型人格障碍,它
是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
它是最常见的一类人格障碍。也是精神病学家和
心理学家最为重视的一种类型。美国一项调查报
告,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约占人口的3。9--4。9%
(男性)和0。7%(女性)。国外报道男性3%,
神经症、精神病与人格障碍: 研究报告:50%同时患有人格障碍
3
2.概念: 人格障碍又称变(病)态人格、人格异 常,是一组以人格结构和人格特征偏离正 常为主的障碍,患者形成特有的行为模式, 对环境适应不良,明显影响其社会和职业功 能,或者患者感到痛苦。
讲义变态心理学人格障碍ppt课件

6
指人与人之间心理和行为各不相同。 个性是人格的独特性 个性差异是不同个体之间在身心特征上各不相同的
现象。其中最主要的个性差异是能力、动机、气质 和性格上的差异。
7
指社会化把人这样的动物变成社会的成员,人格是 社会的人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有的。
社会化是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掌握社会经验和行 为规范,获得自我的过程。
淼淼在与女友来往的早期对女友十分关心和体贴,女 友也十分满意,自认为找到了如意郎君。然而在确立了恋爱 关系之后,他变得疑心越来越重,总怀疑女友私下与其他男 人交往,非常不放心女友的行踪,每天都要多次给女友打电 话询问其在哪里,和谁在一起,在干什么。一旦发现女友和 其他男人接触就发脾气,为此两个人经常吵架,后来就开始 打女友,有时会把女友朝死里打,但打过之后又会痛哭流涕 求女友原谅。女友实在无法忍受他的折磨提出分手后,他威 胁说不会放过她和她的家人。
16
核心特点:疏离 对与他人建立社会性联系很少或根本没有
17
情绪的不稳定,常抱有暴力问题
18
例:李某,男,26岁,工人,汉族,已婚。因喜表现自己,感情用事。不
明原因逐渐表现爱模仿戏装演员的动作,身着戏装或其姐的红毛衣,打扮自 己,行为举止女性化。同时容易发脾气,自己的愿望如不能得到满足,就烦 躁,甚至打人。变得非常自私,把家里电视机和洗衣机搬至自己的房间,不 许别人使用,并常紧锁门户,防止他人进入。爱听表扬的话,与人谈话时, 总想让别人谈及自己如何有能力,亲戚如何有地位,自己外貌如何出众等, 如果别人谈及别的话题,病人常常千方百计地将话题转向自己,而对别人的 讲话内容则心不在焉。因此病人常与家庭地位、经济情况、个人外貌等不如 他的人交往,而对强于他的人常常无端抵毁。病人常常感情用事,以自己高 兴与否判断事物的对错和人的好坏,对别人善意的批评,即使很婉转,也不 能虚心接受,不但不领情,还仇视别人,迫使别人不得不远离他。因此许多 人说他不知好歹。与别人争论问题时,总要占上风,即使自己理亏,也要编 造谎言,设法说服别人。病人常到火车站站口或公共汽车上帮助检票、售票。 有时对人过分热情,但若别人稍违于他,就与别人吵架,从而导致关系破裂, 几乎无亲密朋友。近几年来,与人发生纠纷次数有所增加,给家庭带来许多 麻烦。
指人与人之间心理和行为各不相同。 个性是人格的独特性 个性差异是不同个体之间在身心特征上各不相同的
现象。其中最主要的个性差异是能力、动机、气质 和性格上的差异。
7
指社会化把人这样的动物变成社会的成员,人格是 社会的人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有的。
社会化是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掌握社会经验和行 为规范,获得自我的过程。
淼淼在与女友来往的早期对女友十分关心和体贴,女 友也十分满意,自认为找到了如意郎君。然而在确立了恋爱 关系之后,他变得疑心越来越重,总怀疑女友私下与其他男 人交往,非常不放心女友的行踪,每天都要多次给女友打电 话询问其在哪里,和谁在一起,在干什么。一旦发现女友和 其他男人接触就发脾气,为此两个人经常吵架,后来就开始 打女友,有时会把女友朝死里打,但打过之后又会痛哭流涕 求女友原谅。女友实在无法忍受他的折磨提出分手后,他威 胁说不会放过她和她的家人。
16
核心特点:疏离 对与他人建立社会性联系很少或根本没有
17
情绪的不稳定,常抱有暴力问题
18
例:李某,男,26岁,工人,汉族,已婚。因喜表现自己,感情用事。不
明原因逐渐表现爱模仿戏装演员的动作,身着戏装或其姐的红毛衣,打扮自 己,行为举止女性化。同时容易发脾气,自己的愿望如不能得到满足,就烦 躁,甚至打人。变得非常自私,把家里电视机和洗衣机搬至自己的房间,不 许别人使用,并常紧锁门户,防止他人进入。爱听表扬的话,与人谈话时, 总想让别人谈及自己如何有能力,亲戚如何有地位,自己外貌如何出众等, 如果别人谈及别的话题,病人常常千方百计地将话题转向自己,而对别人的 讲话内容则心不在焉。因此病人常与家庭地位、经济情况、个人外貌等不如 他的人交往,而对强于他的人常常无端抵毁。病人常常感情用事,以自己高 兴与否判断事物的对错和人的好坏,对别人善意的批评,即使很婉转,也不 能虚心接受,不但不领情,还仇视别人,迫使别人不得不远离他。因此许多 人说他不知好歹。与别人争论问题时,总要占上风,即使自己理亏,也要编 造谎言,设法说服别人。病人常到火车站站口或公共汽车上帮助检票、售票。 有时对人过分热情,但若别人稍违于他,就与别人吵架,从而导致关系破裂, 几乎无亲密朋友。近几年来,与人发生纠纷次数有所增加,给家庭带来许多 麻烦。
变态心理学人格障碍suden精品PPT课件

onset can be traced back at least to adolescence or early adulthood. The individual is at least age 18. There is evidence of conduct disorder with onset before age 15. E. The enduring pattern is not better accounted for as a manifestation of another mental disorder F. The enduring pattern is not due to the direct
C. The enduring pattern leads to clinically significant distress or impairment in social, occupational, or other important areas of functioning.
D. The pattern is stable and of long duration ands its
Personality Disorder
Historic Overview
Psychopathic personality(病态人格) : Kraepelin, 1909
Psychopathy
Personality Disorder
Definition
DSM-Ⅳ Diagnostic Criteria
A. An enduring pattern of inner experience and behavior
that deviates markedly from the expectations of the individual’s culture. This pattern is manifested in two (or more ) of the following areas:
C. The enduring pattern leads to clinically significant distress or impairment in social, occupational, or other important areas of functioning.
D. The pattern is stable and of long duration ands its
Personality Disorder
Historic Overview
Psychopathic personality(病态人格) : Kraepelin, 1909
Psychopathy
Personality Disorder
Definition
DSM-Ⅳ Diagnostic Criteria
A. An enduring pattern of inner experience and behavior
that deviates markedly from the expectations of the individual’s culture. This pattern is manifested in two (or more ) of the following areas:
《变态心理学》PPT课件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
VR/AR技术将为变态心理学提供新的治疗途径,如通过模拟现实场 景帮助患者克服恐惧、焦虑等心理障碍。
当前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诊断标准与分类体系的争议
当前的心理障碍诊断标准与分类体系存在诸多争议,如分类过于宽泛、诊断标准缺乏客 观性等。
治疗方法的局限性
尽管有多种治疗方法可供选择,但每种方法都有其局限性,且对于某些患者可能并不适 用。
认知评估
评估患者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逻辑等认 知功能。
行为评估
观察患者的行为表现,评估其行为是否符合 社会规范。
常用心理测验与评估工具
智力测验
如韦氏智力量表,用于评估患者 的智力水平。
01
02
神经心理测验
用于评估患者的神经心理功能, 如H-R神经心理成套测验等。
03 04
人格测验
如MMPI、EPQ等,用于了解患 者的人格特征。
研究对象
包括各种心理障碍、心理疾病以及异 常心理行为,如抑郁症、焦虑症、精 神分裂症等。
变态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对心理异常的认识
古代医学和哲学著作中已有对心 理异常的描述和解释,如《黄帝 内经》、《论语》等。
现代变态心理学的起源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医学 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 变,变态心理学逐渐从精神病学 中独立出来。
早期识别与干预
培训专业人员和公众识别变态心理的早期症 状,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
06
变态心理学的未来展望与挑战
Chapter
未来发展趋势
跨学科融合
变态心理学将更多地与神经科学、遗传学、生物学等跨学科领域进 行融合,以更深入地理解心理障碍的生物基础。
精准医疗
VR/AR技术将为变态心理学提供新的治疗途径,如通过模拟现实场 景帮助患者克服恐惧、焦虑等心理障碍。
当前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诊断标准与分类体系的争议
当前的心理障碍诊断标准与分类体系存在诸多争议,如分类过于宽泛、诊断标准缺乏客 观性等。
治疗方法的局限性
尽管有多种治疗方法可供选择,但每种方法都有其局限性,且对于某些患者可能并不适 用。
认知评估
评估患者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逻辑等认 知功能。
行为评估
观察患者的行为表现,评估其行为是否符合 社会规范。
常用心理测验与评估工具
智力测验
如韦氏智力量表,用于评估患者 的智力水平。
01
02
神经心理测验
用于评估患者的神经心理功能, 如H-R神经心理成套测验等。
03 04
人格测验
如MMPI、EPQ等,用于了解患 者的人格特征。
研究对象
包括各种心理障碍、心理疾病以及异 常心理行为,如抑郁症、焦虑症、精 神分裂症等。
变态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对心理异常的认识
古代医学和哲学著作中已有对心 理异常的描述和解释,如《黄帝 内经》、《论语》等。
现代变态心理学的起源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医学 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 变,变态心理学逐渐从精神病学 中独立出来。
早期识别与干预
培训专业人员和公众识别变态心理的早期症 状,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
06
变态心理学的未来展望与挑战
Chapter
未来发展趋势
跨学科融合
变态心理学将更多地与神经科学、遗传学、生物学等跨学科领域进 行融合,以更深入地理解心理障碍的生物基础。
精准医疗
变态心理学ppt演示课件

引导患者顺应自然、接受现实, 减轻症状带来的困扰。
其他疗法
根据患者需求和治疗师建议,选 择其他适合的心理治疗方法。
06
预防措施和康复支持体系 构建
预防措施制定思路
基于风险评估
通过评估个体和群体的变 态心理风险,制定针对性 的预防措施。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提高公众对变态心理的认 识和理解,增强自我防范 意识。
注意事项与误区提示
避免主观臆断
重视患者主诉
谨慎使用标签
评估过程中要保持客观、 中立的态度,避免主观
臆断和偏见。
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诉, 关注其内心体验和需求。
避免随意给患者贴上 “精神病”等标签,以 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遵循伦理原则
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隐 私权,保护其合法权益
不受侵犯。
05
变态心理治疗原则和方法
焦虑障碍类型、特点及临床表现
广泛性焦虑障碍
持续感到紧张和不安,无法控制担忧, 常伴随躯体症状如头痛、心悸等。
惊恐障碍
突然发作的强烈恐惧感,伴随濒死感或 失控感,常出现心悸、出汗等自主神经 症状。
社交焦虑障碍
在社交场合中感到强烈不安和害怕被负 面评价,常导致回避社交场合。
特定恐惧障碍
对特定物体或情境产生强烈恐惧,如恐 高、恐蛇等,常导致回避行为。
的风险。
认知偏差
个体在认知过程中出现的偏差, 如过度概括、选择性注意等,可 能导致其对自身和他人产生不准 确的认知和评价,进而引发变态
心理。
社会支持不足
缺乏社会支持、孤独感强烈等社 会心理因素也可能导致个体出现 变态心理。同时,社会支持不足 还可能影响个体的应对能力和心
理健康水平。
03
常见类型变态心理及其表 现
其他疗法
根据患者需求和治疗师建议,选 择其他适合的心理治疗方法。
06
预防措施和康复支持体系 构建
预防措施制定思路
基于风险评估
通过评估个体和群体的变 态心理风险,制定针对性 的预防措施。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提高公众对变态心理的认 识和理解,增强自我防范 意识。
注意事项与误区提示
避免主观臆断
重视患者主诉
谨慎使用标签
评估过程中要保持客观、 中立的态度,避免主观
臆断和偏见。
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诉, 关注其内心体验和需求。
避免随意给患者贴上 “精神病”等标签,以 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遵循伦理原则
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隐 私权,保护其合法权益
不受侵犯。
05
变态心理治疗原则和方法
焦虑障碍类型、特点及临床表现
广泛性焦虑障碍
持续感到紧张和不安,无法控制担忧, 常伴随躯体症状如头痛、心悸等。
惊恐障碍
突然发作的强烈恐惧感,伴随濒死感或 失控感,常出现心悸、出汗等自主神经 症状。
社交焦虑障碍
在社交场合中感到强烈不安和害怕被负 面评价,常导致回避社交场合。
特定恐惧障碍
对特定物体或情境产生强烈恐惧,如恐 高、恐蛇等,常导致回避行为。
的风险。
认知偏差
个体在认知过程中出现的偏差, 如过度概括、选择性注意等,可 能导致其对自身和他人产生不准 确的认知和评价,进而引发变态
心理。
社会支持不足
缺乏社会支持、孤独感强烈等社 会心理因素也可能导致个体出现 变态心理。同时,社会支持不足 还可能影响个体的应对能力和心
理健康水平。
03
常见类型变态心理及其表 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参加过一个德国专家对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会诊,三个医生就 有三个诊断、三种看法。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情绪是极不稳定的,非常缺少安 全感和恒定性,也导致和别人的关系忽冷忽热,总是在 最好和最坏两个极端跳跃,所以,难以和别人形成持久 、稳固的人际关系。
推荐影视:
说谎游戏(Deceiver)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的病因
(一)生物学因素 1、遗传因素的影响 2、病理生理因素的影响
(二)环境因素
恶劣的社会环境和不合理的养育环境是造成 病态人格的温床。 ——童年的精神创伤。 ——不和谐的家庭关系。 ——不合理的教养。 ——恶劣的社会环境。
(三)心理学的解释
1、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格的形成主要在5岁以前,如果不能顺利通过 口欲期和肛欲期,就会形成病态人格。 2、个体心理学理论:认为人格是通过补偿自卑感而形成的,病态人格 的形成是由于对自卑感的不恰当的补偿。 3、行为学派:认为病态人格源自社会性学习的失败。
王亚茹几乎是观众一致公认的“最没人情味” 的人,她自负清高、傲慢不逊、冷漠无情、孤僻多 疑、不苟言笑、不善交际、生性嫉妒、执勘刻板; 她与慧芳、小芳、月娟、刘大妈等人格格不入:对 自己的父母及唯一的弟弟,也常常是怒目以对,对 待恋人罗冈更是冷若冰霜、不近情理;就连唯一与 她交往的老同学团莉,也常因受不了她那古怪的脾 气而几次欲撒手而去,她我行我素、随心所欲,说 话办事全凭个人意愿及激情冲动,根本不考虑旁人 的喜怒哀乐,不考虑社会影响,这几乎使她到了人 见人恨的地步。
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症状标准】 个人的内心体验与行为特征(不限于精神障碍发作期) 在整体上与其文化所期望和所接受的范围明显偏离,这种偏离是广 泛、稳定和长期的,并至少有下列2项:
1、认知(感知,及解释人和事物,由此形成对自我及他人的态度和形象 的方式)的异常偏离;
2、情感(范围、强度,及适切的情感唤起和反应)的异常偏离; 3、控制冲动及对满足个人需要的异常偏离; 4、人际关系的异常偏离。
边缘型
边缘性人格障碍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简称BPD)。
主要以情绪、人际关系、自我形象、行为的不稳定,并且伴随多种冲动行 为为特征,是一种复杂又严重的精神障碍。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典型特征有学者描述为“稳定的不稳定”,往往表现为
治疗上的不依从,治疗难度很大。
边缘性人格障碍,是一种介于神经症和精神病之间 的心理障碍。是一种十分严重的心理障碍,也可以 说是一种最难治疗的心理障碍。
7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表现是多样性的、跳跃性的和不稳定的。可 以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也可以有“过敏性幻觉”和“过敏性 关系妄想”。表现为前者,就常常被诊断为“焦虑症”、“抑郁症 ”或者“恐惧症”等各种类型的神经症;表现为后者,会被一些粗 心的医生诊断为“精神病”。最典型的是不同的医生,做出不同的 诊断,因而,患者会带着一大堆诊断来就诊。诊断的混乱一方面是 医生粗心的结果,更常见的原因是因为患者情感和表现的不稳定, 一时一个样。
-- 变态心理学 -Abnormal Psychology
第九章 人格障碍
主 讲: 天津中医药大学心理系 王雪艳 授课对象: 2009级应用心理班
本章将回答的问题
什么是人格障碍? 各亚类人格障碍在临床上如何表现? 人格障碍的病因有哪些? 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为了攻克这些疾病做了哪些努力?
问题提出:
1. 偏执性(妄想性)人格障碍 2. 分裂性人格障碍 3. 反社会性(悖德性)人格障碍 4. 冲动性(攻击性)人格障碍 5. 表演性(做作性、癔症性)人格障碍 6. 强迫性人格障碍 7. 焦虑性(逃避性)人格障碍 8. 依赖性人格障碍 9. 其它或待分类的(如自恋性人格障碍)
cluster A cluster B cluster C 偏执型 表演型 回避型 分裂型X 自恋型 依赖性 分裂样 反社会型 强迫型
6
边缘型人格障碍
边缘型人格障碍在CCMD-3中没有提到。 最主要的表现是:人际关系、行为、情感和自我意象的不稳定。他
们的情绪倾向于在抑郁、焦虑和容易生气间波动。他们有自杀、物 质滥用、危险性行为的倾向,自我伤害,且表现强烈,又很不稳定。 这种人常常非常紧张,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从愤怒变为极度的抑郁。 他们也有冲动的特点,表现在他们的吸毒行为和自残行为上。 早期的创伤,特别是性虐待和身体虐待,是受较多关注的心理成因。
怒焰狂花(Child of Rage)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分析(Analyze This)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骄阳似我(Good Will Hunting)
边缘型人格障碍
少女初体验(Prozac Nation)
边缘型人格障碍
被禁锢的女孩(Girl Interrupted)
边缘型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的一般特征
1、没有神经系统形态学的病理变化情况下,人格严重偏离正 常或人格发展的内在严重不协调;
2、对环境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重复出现; 3、对自己的人格缺陷缺乏自知力; 4、行为的目的和动机不明确; 5、情感情绪发育不成熟; 6、人际关系失调; 7、人格偏离或人格结构的内在不协调有相对稳定性; 8、起始时间一般是从早期开始 (幼年起因,始于青春期)。
世界上第一例人格障碍者: 某男性,性情极为暴躁,因一位女性言语不慎触怒了
他,便将其投入井内。小时候,其母对他有求必应,稍 有不如愿,便会大喊大骂。长大后,此人专横跋扈,连 家犬稍不如其意,也要被活活踢死。
----1806年,法国,皮内尔(Pinel)首次报道 并将其命名为“不伴妄想的躁狂症”
3
பைடு நூலகம்
CCMD-3,9型
【严重标准】特殊行为模式的异常偏离,使病人或其他人(如家属) 感到痛苦或社会适应不良。
【病程标准】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期,现年18岁以上,至少已持续2 年。
【排除标准】人格特征的异常偏离并非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的表现 或后果。
12
一、偏执型人格障碍
案例 表现 诊断 治疗 流行病学
电视剧《渴望》中王亚茹角色行为模式表现出 的就是一种典型的偏执型人格。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情绪是极不稳定的,非常缺少安 全感和恒定性,也导致和别人的关系忽冷忽热,总是在 最好和最坏两个极端跳跃,所以,难以和别人形成持久 、稳固的人际关系。
推荐影视:
说谎游戏(Deceiver)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的病因
(一)生物学因素 1、遗传因素的影响 2、病理生理因素的影响
(二)环境因素
恶劣的社会环境和不合理的养育环境是造成 病态人格的温床。 ——童年的精神创伤。 ——不和谐的家庭关系。 ——不合理的教养。 ——恶劣的社会环境。
(三)心理学的解释
1、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格的形成主要在5岁以前,如果不能顺利通过 口欲期和肛欲期,就会形成病态人格。 2、个体心理学理论:认为人格是通过补偿自卑感而形成的,病态人格 的形成是由于对自卑感的不恰当的补偿。 3、行为学派:认为病态人格源自社会性学习的失败。
王亚茹几乎是观众一致公认的“最没人情味” 的人,她自负清高、傲慢不逊、冷漠无情、孤僻多 疑、不苟言笑、不善交际、生性嫉妒、执勘刻板; 她与慧芳、小芳、月娟、刘大妈等人格格不入:对 自己的父母及唯一的弟弟,也常常是怒目以对,对 待恋人罗冈更是冷若冰霜、不近情理;就连唯一与 她交往的老同学团莉,也常因受不了她那古怪的脾 气而几次欲撒手而去,她我行我素、随心所欲,说 话办事全凭个人意愿及激情冲动,根本不考虑旁人 的喜怒哀乐,不考虑社会影响,这几乎使她到了人 见人恨的地步。
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症状标准】 个人的内心体验与行为特征(不限于精神障碍发作期) 在整体上与其文化所期望和所接受的范围明显偏离,这种偏离是广 泛、稳定和长期的,并至少有下列2项:
1、认知(感知,及解释人和事物,由此形成对自我及他人的态度和形象 的方式)的异常偏离;
2、情感(范围、强度,及适切的情感唤起和反应)的异常偏离; 3、控制冲动及对满足个人需要的异常偏离; 4、人际关系的异常偏离。
边缘型
边缘性人格障碍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简称BPD)。
主要以情绪、人际关系、自我形象、行为的不稳定,并且伴随多种冲动行 为为特征,是一种复杂又严重的精神障碍。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典型特征有学者描述为“稳定的不稳定”,往往表现为
治疗上的不依从,治疗难度很大。
边缘性人格障碍,是一种介于神经症和精神病之间 的心理障碍。是一种十分严重的心理障碍,也可以 说是一种最难治疗的心理障碍。
7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表现是多样性的、跳跃性的和不稳定的。可 以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也可以有“过敏性幻觉”和“过敏性 关系妄想”。表现为前者,就常常被诊断为“焦虑症”、“抑郁症 ”或者“恐惧症”等各种类型的神经症;表现为后者,会被一些粗 心的医生诊断为“精神病”。最典型的是不同的医生,做出不同的 诊断,因而,患者会带着一大堆诊断来就诊。诊断的混乱一方面是 医生粗心的结果,更常见的原因是因为患者情感和表现的不稳定, 一时一个样。
-- 变态心理学 -Abnormal Psychology
第九章 人格障碍
主 讲: 天津中医药大学心理系 王雪艳 授课对象: 2009级应用心理班
本章将回答的问题
什么是人格障碍? 各亚类人格障碍在临床上如何表现? 人格障碍的病因有哪些? 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为了攻克这些疾病做了哪些努力?
问题提出:
1. 偏执性(妄想性)人格障碍 2. 分裂性人格障碍 3. 反社会性(悖德性)人格障碍 4. 冲动性(攻击性)人格障碍 5. 表演性(做作性、癔症性)人格障碍 6. 强迫性人格障碍 7. 焦虑性(逃避性)人格障碍 8. 依赖性人格障碍 9. 其它或待分类的(如自恋性人格障碍)
cluster A cluster B cluster C 偏执型 表演型 回避型 分裂型X 自恋型 依赖性 分裂样 反社会型 强迫型
6
边缘型人格障碍
边缘型人格障碍在CCMD-3中没有提到。 最主要的表现是:人际关系、行为、情感和自我意象的不稳定。他
们的情绪倾向于在抑郁、焦虑和容易生气间波动。他们有自杀、物 质滥用、危险性行为的倾向,自我伤害,且表现强烈,又很不稳定。 这种人常常非常紧张,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从愤怒变为极度的抑郁。 他们也有冲动的特点,表现在他们的吸毒行为和自残行为上。 早期的创伤,特别是性虐待和身体虐待,是受较多关注的心理成因。
怒焰狂花(Child of Rage)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分析(Analyze This)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骄阳似我(Good Will Hunting)
边缘型人格障碍
少女初体验(Prozac Nation)
边缘型人格障碍
被禁锢的女孩(Girl Interrupted)
边缘型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的一般特征
1、没有神经系统形态学的病理变化情况下,人格严重偏离正 常或人格发展的内在严重不协调;
2、对环境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重复出现; 3、对自己的人格缺陷缺乏自知力; 4、行为的目的和动机不明确; 5、情感情绪发育不成熟; 6、人际关系失调; 7、人格偏离或人格结构的内在不协调有相对稳定性; 8、起始时间一般是从早期开始 (幼年起因,始于青春期)。
世界上第一例人格障碍者: 某男性,性情极为暴躁,因一位女性言语不慎触怒了
他,便将其投入井内。小时候,其母对他有求必应,稍 有不如愿,便会大喊大骂。长大后,此人专横跋扈,连 家犬稍不如其意,也要被活活踢死。
----1806年,法国,皮内尔(Pinel)首次报道 并将其命名为“不伴妄想的躁狂症”
3
பைடு நூலகம்
CCMD-3,9型
【严重标准】特殊行为模式的异常偏离,使病人或其他人(如家属) 感到痛苦或社会适应不良。
【病程标准】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期,现年18岁以上,至少已持续2 年。
【排除标准】人格特征的异常偏离并非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的表现 或后果。
12
一、偏执型人格障碍
案例 表现 诊断 治疗 流行病学
电视剧《渴望》中王亚茹角色行为模式表现出 的就是一种典型的偏执型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