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哲学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哲学》

1、哲学的内涵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指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或总的看法。(2)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等的概括和总结。

(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含两个方面: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2、思维和存在同一性问题。

3、哲学的功能。

1、认识功能。

2、方法功能。

3、批判功能。

4、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

唯物主义有三种历史形态: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或机械唯物主义。

3、现代科学形态的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5、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

唯心主义有两大基本形态:1、主观唯心主义;2、客观唯心主义。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1、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2、是完备的彻底的唯物主义。

3、是在实践基础上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的哲学。(1)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2)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现了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7、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工具。(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理性支柱。

8、物质的存在形式。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或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1、物质运动的关系。物质和运动是密不可分的:(1)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或承担者。(2)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和根本属性。

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1)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绝对运动和静止的统一。主要表现在:1、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2、运动和静止相互渗透,动中有静,静中有动。(2)认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关系的意义:承认相对静止是把握运动和认识事物性质的前提条件。(3)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的关系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9、实践的内涵。

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10、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1、实践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所特有的活动。

2、实践不断创造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

3、实践是意识形成的基础。

4、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11、实践的基本特征。

1、目的性。

2、物质性。

3、社会制约性。

12、实践的基本形式。

1、处理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活动,即物质生产活动。

2、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活动,即人类的社会交往以及组织、管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活动。

3、以观察、实验为内容的科学活动,即科学实验活动。

13、人的实践活动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

14、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关系。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是对立的。(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基础、性质和范围不同。(2)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发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

2、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是对立统一的。(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在内容上具有同构性。(2)主观世界的运动规律和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具有同一性。(3)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是相互转化的。

15、世界的统一性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同一性在于他的物质性,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

1、世界按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

2、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

16、世界的物质同一性原理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理论基石。

2、这一原理也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的理论基础。

17、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1)人脑是意识的器官。(2)意识的产生的生理基础是人脑神经系统的反射活动。

2、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1)意识的主观性。(2)个体意识之间的差别性。

18、意识的能动作用。

1、意识的能动作用具体表现在:(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3)意识活动能控制人们的生理活动。(4)意识活动能指导人们的实践改造世界,这是意识能动作用的最突出的表现。

2、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做用。(1)要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必须以认识和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为前提。(2)要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必须重视社会实践。(3)要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技术条件和手段。(4)要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必须反对两种片面的观点。

19、唯物辩证法的内涵和总特征。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物质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20、世界的普遍联系。

1、联系作为哲学范畴,是指一切事物、现象、过程及其内部诸要因素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是世界的普遍特性之一。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体。

2联系的特点:(1)客观性。(2)普遍性。(3)多样性。

3系统的特征:(1)整体性。(2)复合性。(3)结构性。(4)开放性。

21、原因和结果及辩证关系。

原因和结果的含义:原因就是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结果就是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

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原因和结果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

22、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

1、全面把握因果联系有助于我们正确地总结经验。

2、全面把握因果联系能够使我们科学地预见未来。

3、因果联系的辩证法为在科学活动和社会活动中理解和运用反馈原理提供了理论基础。23、发展是一个过程。

发展是在运动、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物质世界运动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的范畴。发展是事物运动变化的高级形式,反映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从总体上概括是事物由低级到高级、又简单到复杂、由无序到有序的不断更替和上升的过程。

24、事物发展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关系。

1、质、量、度

一切事物都有一定的质和一定的量,都是质与量的统一。

(1)、质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2)、量是指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的排列等。(3)、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

(4)、认识事物度的重要意义:1、只有了解事物的度,才能准确地认识事物的质,因为一切事物都有“决定事物质量的数量界限”。2、只有在实践中掌握“适度”原则,才能使工作正常发展。

2、事物发展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关系。

(1)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他表现为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是事物的渐进过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2、质变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他表现为他根本性的显著变化,是事物发展连续性的中断,体现了事物发展的间断性。(2)量变和质变有两种基本形式。量变:数量的增减和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次序、结构形式上的变化。质变:有爆发式飞跃和非爆发式飞跃。(3)量变和质变的互相关系表现在三个方面。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质变巩固了原来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3、量变与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25、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决定性与非决定论。

1、规律的内涵:规律是事物运动发展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2、规律的特点:客观性、稳定性、重复性。

3、决定论与非决定论:在事物发展的问题上,存在着决定论和非决定论的对立。决定论承认事物的发展受因果关系、规律性、必然性的支配;非决定论则否认事物发展中固有的因果联系、规律性、必然性及其作用。

26、肯定与否定的关系。

肯定与否定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