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学生为主体

合集下载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育观,践行初中英语新课标理念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育观,践行初中英语新课标理念

教海新探新教育 上旬刊62新教育 上旬刊 2023•09 总第578期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初中英语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中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新课标颁发以来,我们很多教师都在这方面也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或苦口婆心,或循循善诱,或早出晚归,可以说是兢兢业业了,但事与愿违,教学效果却并不明显。

究其原因是我们少数老师没有做到知行合一,嘴上讲的是新课改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可是行动上还是“满堂灌”“填鸭式”“一言堂”和“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的课堂教学模式。

另外,笔者认为大多数教师对新课程理念认识还不到位、观念还没真正转变过来。

一、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育观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和动力,是方向,是行动的指南。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师必须认识到课堂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育观,践行初中英语新课标理念◎海南省东方市西南大学东方实验中学 韦 淼【摘要】强调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很多时候,教师只顾自己教,而不管学生怎样学。

在教学中无视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视学生为“接受器”,使得教育过程基本上成为一种强迫的、外在的过程。

从如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践行新课标理念”谈谈个人的见解,以求得到各位专家和同仁真诚的帮助和指点。

【关键词】学生;主体;新课标;理念文课程资源来开发利用,深入挖掘海南文化名人的伟大的人格和实干精神,理解海南文化名人的思想精髓,剖析海南历史名人文化现象,有益于唤醒学生的文化意识,激发学生主动追求海南优秀的本土文化的兴趣,并通过文化的传承来促进海南本土文化的发展,使学生成为“海南历史名人文化”传播和交流的参与者。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优化教师教学指导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优化教师教学指导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优化教师教学指导摘要:开展素质教育必须发挥人的主体性。

中学英语教育也不例外。

没有学生的主体作用,英语教学就不可能获得成功。

教师科学恰当的指导可以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最大的发挥。

关键词:学生主体教师指导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以成为当前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

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人的主体性,只有发挥了人的主体性,才能使人的素质得到真正的发展。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学会学习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自身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学习能力。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了“体验学习”,即学习英语是靠学生自身去体验,去感悟,去内化,其实也就是强调了学习英语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必须贯彻学生主体原则,要让学生尽可能地参与教学全过程。

但我们在强调学生主体性原则的同时也决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这是由于学生的认识能力。

知识水平正处在发展阶段,不可能对所学的知识有较全面的认识,所以他们的学习必须有赖于教师的指导。

学生主体存在于英语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

从制定教学目标,到选用教材,运用教学技巧和开展课外活动都应以学生为本,以学定教。

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语言运用能力和学习能力。

其中教师指导的中心内容应是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激发和保持他们的学习动力。

下文将从三个方面浅析在以学生为主体的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的指导作用。

一、教学目标,变“教的目标”为“学的目标”。

教学目标的设定要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

以前教师制订教学目标只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所有学生一个样。

可事实上即使同一个班级的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统一的教学目标会使好的学生“吃不饱”,差的学生“吃不了”。

这样做严重影响了不同层次学生能力的发展。

因此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既要考虑教学大纲的要求,更要考虑因人而已。

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大纲的制订不失为一条有效的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 构建全方位立体化育人体系

以学生为主体 构建全方位立体化育人体系

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全方位立体化育人体系学生是教育的中心,是教育的主体。

在教育体系中,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育人体系,将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目标和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学校、教师、家长以及社会各界都应当积极参与,共同努力,以期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多元、平衡的成长环境和资源支持,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和满足。

一、理念转变,以学生为主体在以往的教育中,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往往都是由教师和学校来制定和安排,学生则被动地接受和执行。

这种教学理念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差异,导致一些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感到无法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甚至会对学习和成长失去兴趣和动力。

我们需要进行一场教育理念的转变,让以学生为主体成为教育的核心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和关心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积极的体验和发展,从而真正实现个性发展和全面成长。

二、构建全方位的育人体系为了以学生为主体,我们需要构建全方位的育人体系。

这个育人体系需要包括教育内容、教学方式、学校环境和家庭支持等方面,从多个维度为学生提供最全面、多元、平衡的支持和服务。

1. 教育内容教育内容应当贴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

除了基础学科知识外,还应该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培养。

同时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体育健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2. 教学方式教学方式应当多样化,注重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除了传统的讲授和听课外,还应该注重实践性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校环境学校应该创设积极向上、和谐包容的环境,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得到正面的影响和提升。

学校也应该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着力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在校园中获得更全面和健康的成长。

4. 家庭支持家长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支持者,他们的支持和理解将对学生产生成长有重要影响。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最新教育资料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最新教育资料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Insist on the Teaching Principle that Relies Mainly onStudentZHU Tie-ying(Guangsha Architecture Technology College, Dongyang 322100 China): Classroom instruction, create the environment of independent study for student, let student oneself pinpoint the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the question, lead students to solve the problem in the course of probing, let students enter the subject role, rely mainly on student, stress that trains students'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and innovation ability.i=r课堂教学在任何一门学科教学中,都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课堂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师生相互交流的主要场所,课上学生如何学、教师如何教,直接关系着教学质量的高低,人才的培养。

如何向45 分钟要质量要效率,是各个学科教师长期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作为投身教育事业不久的我来说,才经历了六年多的计算机教学,其中有困惑,也有收获,更多的是探索和实验。

如何上好计算机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并在此基础上更有效地开展计算机教育,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我长期需要探索实践的问题。

在最初的教学过程中,我在讲Office 软件的时候,一开始就讲各个菜单如何使用,是什么功能,然后就是举例做练习。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坚持以学生为主
2009--06--26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课堂目标的反思。

由于学生的需要、兴趣、经验和能力是多样化的,音乐课堂教学目标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的音乐教育观,就必须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学生的显示发展水平。

联系学生的客观实际,根据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把握,灵活设计课堂教学的音乐审美、情感态度和知识技能目标,提高教学目标设置的合适度,增强教学目标实现的有效性,真正起到教学目标的导向、调控、评价作用,成为课堂教学成功的保证。

在设计《乌龟赛跑》这一课时定下了三个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让学生初步感受不同的节奏、旋律,速度所表现的不同的音乐形象。

2、通过创编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3、通过创作表演第二次龟兔赛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现欲,使学生懂得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渗透团结友爱的思想教育。

通过反思,围绕着学生年龄特征和音乐感知等特点,重新设立教学目标:“通过对教具的直观介绍及有关乐曲欣赏,充分体验学生丰富的表现力,同时形象感受和理解作品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及情绪。

”课堂上,通过讨论欣赏、比较欣赏、选择欣赏等多种教学策略进行反思。

立足学生主体地位,提升合作学习效益

立足学生主体地位,提升合作学习效益

立足学生主体地位,提升合作学习效益一、关于学生主体地位学生主体地位是指以学生成长和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体,是创新的主体。

学生主体地位的核心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思想、尊重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主体地位是在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改革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重要观念。

它要求教育工作者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引导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培养敢于创新、勇于探索的创新性人才。

而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和实施,为合作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实践平台。

二、关于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之间在彼此间不同层次、不同职能的相互关系中进行共同努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它建立在学生间的互助合作基础上,倡导学生积极亲和、充分利用彼此的优势、各尽所长、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合作学习着重强调学生在合作中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和相互促进,在合作学习中,学生通过相互合作展示个人的优势能力和个体潜能,同时也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从中学到新的知识和技能。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不再只是单纯地接受教师的教导,而是通过和同学们的合作学习,实现了知识的共享、技能的交流和心得的交流。

合作学习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1. 加强教师的引导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重要作用,做好学生的学习引导和学习评价工作。

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充分表现自己的个性和才能。

教师还要及时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情况及时给予学生合理的指导和鼓励,帮助学生更好地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效益。

2.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主体地位的树立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其中。

2024年浅谈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如何以学生为主体

2024年浅谈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如何以学生为主体

2024年浅谈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如何以学生为主体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日益受到重视。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步被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所取代。

这种转变不仅符合现代教育理念,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从学生主体性的内涵出发,探讨如何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一、学生主体性的内涵学生主体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参与者,他们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索、发现、解决问题。

这种主体性的发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二、教学策略的调整要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学策略的调整至关重要。

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从“教”转向“导”,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案例教学、问题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使他们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升能力。

三、课堂氛围的营造课堂氛围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要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氛围,教师需要创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四、教师角色的转变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

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智慧,能够灵活应对课堂中的各种情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五、评价方式的改进评价方式的改进也是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理念的关键。

传统的以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方式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因此,需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自我评价、互评、实践评价等多种方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英文作文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英文作文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英文作文As students, we should always be the focus of education. Our voices and opinions matter, and we should be actively involved in shaping our own learning experiences. It's important for educators to listen to us and consider our perspectives when making decisions that affect our education.Learning should be tailored to our individual needs and interests. We all have different learning styles and strengths, so it's important for teachers to recognize this and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us to learn in ways that work best for us. This could mean incorporating more hands-on activities, allowing for more independent study, orproviding alternative assessments.We should have a say in what and how we learn. We are the ones in the classroom, so we know what engages us and what doesn't. Allowing us to have input in our curriculum and learning activities can help make the learningexperience more meaningful and relevant to our lives.Our mental health and well-being should be a top priority. The pressure to perform well in academics cantake a toll on our mental health, so it's important for schools to provide support and resources for our well-being. This could include access to counseling service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creating a school environment that promotes positive mental health.We should be encouraged to take on leadership roles and be active participants in our school community. This could mean being involved in student government, clubs, or other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By giving us opportunities to lead and make decisions, we can develop important skillsand contribute to a positive school culture.In conclusion, as students, we should be at the centerof our education. Our voices and needs should be valued,and we should be given opportunities to shape our own learning experiences. It's important for educators tolisten to us, recognize our individuality, and prioritizeour well-being. When we are empowered and supported, we can thrive academically and personally.。

优化课堂教学,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优化课堂教学,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优化课堂教学,确立学生主体地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体制也在不断改革和完善,其中优化课堂教学、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成为了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教育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在课堂中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体,这不仅是对学生的尊重,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优化课堂教学、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是教育改革和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造力的有效途径。

优化课堂教学,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充分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主体权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被动接受者,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死记硬背,这种教学方式是违背教育规律,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而优化课堂教学,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式,则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实践探究、问题解决等方式,主动参与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优化课堂教学,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教育的目的不单单是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更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优化课堂教学,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被动转变为主动,从依赖转变为独立,从模仿转变为创新,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具备综合能力和创造力的人才。

只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为主体,才能真正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造力,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要优化课堂教学,确立学生主体地位,除了依靠学校和教师,还需要整个社会的关注和参与。

学校和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的重要任务,而整个社会也要对学习教育给予更多的重视和支持,必须要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的氛围,在学校、家庭、社会各个层面,共同关注和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让学生在全方位发展的校园里茁壮成长。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摘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这是提升教育效果的关键。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批判精神,可以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创设多元化、开放性的教育环境,加强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机会,有利于拓展他们的视野和知识面。

鼓励学生表达和实践自己的政治理论,可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领导能力。

结论指出,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高职院校应当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将其作为重要任务,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加强。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主体、自主意识、批判精神、多元化、开放性、参与、机会、表达、实践、政治理论、教育环境、任务、效果、重要性、理念、结论。

1. 引言1.1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无法被忽视。

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养,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的重要场所,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更要关注他们的思想觉悟和社会责任感。

在当前社会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越发显得重要。

面临着各种思想文化的冲击和诱惑,学生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社会风气的恶化也给学生的思想道德带来了挑战。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引导,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时事政治、社会风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思想品质和政治素养,帮助他们健康成长,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只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学生才能在日后的社会生活中胸怀理想、矢志前行。

1.2 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基础。

作为教育活动的受益者和主体,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他们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直接执行者和接受者,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者和参与者。

不忘教育初心,方得育人始终

不忘教育初心,方得育人始终

不忘教育初心,方得育人始终广东省韶关市东岗小学 段明明一、不忘教育初心,就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育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在于以学生的学习、发展作为工作的重心。

坚持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坚守教书育人的使命。

或许日常的教学与备课是枯燥无味的,但是与学生的成长相比,那是再轻松不过的事了。

相信每一名教师都经历过“熊孩子”的折磨,令人哭笑不得。

但是在嬉闹的背后,是对学生主体的尊敬与敬重。

每一个学生都是班级的一部分,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独到的见解、独特的长处,教师的作用是通过传道授业解惑让学生在个性化发展的同时学到知识。

有些教师为了让课堂安静下来,往往以“一刀切”的标准来规范学生的学习情况、活动情况等,然而在严苛的管制是对孩子想象力、自主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扼杀。

坚持以学生为本,就要通过课堂教育与课后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自我意识与创新能力,坚持学生主体地位,不是任由学生自主发展,而是坚持用发展、科学、个体的眼光看待学生与教学问题,坚持以灵活教学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发展。

教育是传播知识、改造灵魂的事业,教师一头挑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一头挑着学生和家庭的幸福,使命崇高,意义重大。

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任,教师要有对事业的远大追求,静下心来思考,埋下头去做事。

蔡元培、陶行知、晏阳初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但是那一辈人的理想主义精神与教育情怀依然值得我们学习。

教育指导社会,而非随逐社会也。

二、不忘教育初心,就是坚持以师德为内涵为人师表,在于表率。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就是在广大教师群体中坚持以德育人,提升教师个体道德水平。

教师既为人师,就要做好知识的传播者与德行的塑造者。

坚持以德育人,首先要做到以德修身,“检身若不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下社会道德建设的主要指导思想与主要方向。

当前的教师队伍群体中,不乏某些师德沦丧、道德缺失现象,但是个例不是整体。

在当前“透明化”的网络环境下,我们更应该加强自身道德建设,树立师德典范,才有权利去教育、培养青少年。

教育实践活动_三个坚持

教育实践活动_三个坚持

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教育实践活动成为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综合素质。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应当始终坚持以下三个原则:坚持实践导向、坚持学生主体、坚持全面发展。

以下将从这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坚持实践导向实践导向是指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核心,将实践活动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成长。

以下是坚持实践导向的几个要点:1. 紧密结合实际,设计实践活动教育实践活动的设计要紧密联系实际,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需求和实际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认识自我,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实践能力教育实践活动要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技能,提高实践能力。

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鼓励他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优化实践评价,激发实践动力教育实践活动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实践动力,提高他们的实践积极性。

二、坚持学生主体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学生是实践的主体,教师是实践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以下是坚持学生主体的几个要点:1. 尊重学生意愿,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育实践活动要尊重学生的意愿,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在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实践的主体。

2. 培养学生自主性,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教育实践活动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决策。

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 关注学生成长,激发学生潜能教育实践活动要关注学生的成长,激发他们的潜能。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实践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实现自我超越。

三、坚持全面发展教育实践活动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素质。

以下是坚持全面发展的几个要点:1. 德育为先,培养良好品德教育实践活动要注重德育,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名词解释

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名词解释

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名词解释以学生为主体是指在教育活动中,将学生置于教育工作的核心地位,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和求知欲望为目标,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的角色变为学生的指导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他们鼓励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创造者和运用者。

教师通过了解各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使每个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实验研究和团队合作,学生获得实践经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学习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还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

通过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和教育资源,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使学生愿意去主动参与学习。

只有学生兴趣被激发起来,他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中,提高学习效果。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主动性。

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通过自主学习、自我探索和合作学习,主动获得知识和经验。

在教育活动中,学生应该扮演主角,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提高自己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重视学生的发展需要。

教育不仅仅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品德、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通过为学生提供健康的教育环境和情感支持,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会责任感。

总之,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这种教育下,学生成为教育活动的核心,教师以合作、引导、激励的方式来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环境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以学生为主体 焕发课堂生命力

以学生为主体 焕发课堂生命力

以学生为主体焕发课堂生命力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接受知识和培养能力素质的主要场所。

然而,现实中相当一部分课堂教学过于教师主导,学生缺乏积极性和参与度。

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发挥出课堂生命力,是当今教育教学改革中要十分重要的问题之一。

一、学生主体的重要性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他们是学习的主人,学习效果的好坏也关乎到他们个人的发展。

因此,教育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实现学生的自主选择、自主思考、自主学习、自主评价,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方向,也是提高课堂生命力的重要手段。

学生主体教育最大的好处在于可以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和发展。

学生在自主思考、自主实践中,能够形成自主创新、探究问题的良好习惯,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此外,学生主体教育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促进学生主体的方法促进学生主体需要多维度、多方式的方法,下面考虑一些常见的方法:1、合理调整课堂环境合理的课堂环境可以为学生主体教育提供有利条件。

首先,教室的布局应当符合课堂活动的需要,让学生更舒适地参与课堂活动。

其次,教学设备的配备也很重要,例如投影仪、电脑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最后,教师的态度和氛围也至关重要,应该让学生感受到轻松、愉悦、活跃的课堂氛围。

2、发挥多元化教学策略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方式,所以开展多元化教学对于促进学生主体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采用讨论、探究、研究、发现、讲解等方式,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情况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潜能,提高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

3、综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是有效促进学生主体教育的手段之一。

例如,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遍布全球的互联网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和资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国内外的视频课程,同步接收来自全球范围内的知识和思想。

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帮助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更加全面而且有趣。

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实践(3篇)

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实践(3篇)

第1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实践逐渐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探讨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实践的实施策略,以期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

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和辅助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实践策略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应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 自主学习,培养能力自主学习是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体现。

教师应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等方式,自主发现数学规律。

3. 关注差异,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例如,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指导;对于学习优秀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具挑战性的任务。

4. 合作学习,共同进步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辩论等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进步。

5. 评价方式多样化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以考试成绩为主,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能力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

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实践案例1. 案例一: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在讲解《庐山谣》这首诗时,教师带领学生游览庐山,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中的美景。

在游览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意象、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 案例二:数学教学中的自主学习在讲解《分数的加减法》这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分数加减法的规律。

以学生为主体 焕发课堂生命力

以学生为主体 焕发课堂生命力

以学生为主体焕发课堂生命力一、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他们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是课堂生命力的源泉。

课堂不仅仅是老师讲述知识的场所,更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场所。

教师应该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个性。

在课堂中,教师应该耐心倾听学生的想法和感受,引导学生进行真诚的交流和表达。

通过让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分享自己的见解和经验,教师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使课堂更富有生命力。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特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有趣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

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允许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领域进行深入学习,提升学习主动性。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参与课堂管理和学习计划的制定,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学习自觉性。

通过这些方式,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尊重和发挥,课堂生命力也得到了有效激发。

二、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是课堂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只有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和高涨的学习热情,课堂才能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呢?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来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发人深思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发他们的兴趣。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欲望。

教师还可以通过及时给学生正面的鼓励和肯定来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发现并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还可以给予学生挑战性的学习任务,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和探索,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

以学生为主体 构建全方位立体化育人体系

以学生为主体 构建全方位立体化育人体系

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全方位立体化育人体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作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学生的培养和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而要想实现学生全面成长,就必须构建全方位立体化育人体系。

这一体系不仅要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更需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个性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如何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全方位立体化育人体系。

全方位立体化育人体系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培养。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擅长领域。

教育体系应该注重挖掘并培养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增设一些选修课程或兴趣班,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培养他们的特长和爱好。

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鼓励他们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实际能力,提升综合素质。

全方位立体化育人体系要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

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学习和成长的基础,只有身心健康的学生才能更好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

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定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情绪,养成健康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体育活动和健康讲座,帮助学生了解健康知识,增强体质,提升抵抗力,预防疾病,促进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全方位立体化育人体系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学生的素质不仅包括学科知识的掌握,还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交往能力、领导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

学校应该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学习中全面发展。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校还可以开展一些综合素质培训活动,提供一些社团和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交往和领导能力,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全方位立体化育人体系要注重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和综合素质,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进行自我实现。

学校应该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年级劳动课的设计理念

二年级劳动课的设计理念

二年级劳动课的设计理念在设计二年级劳动课时,我们的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主线,以生活为依托,以能力为目标”。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设计理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从而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生活技能。

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我们认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兴趣。

因此,我们在设计课程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我们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我们坚持以实践为主线。

我们认为,实践是获取知识、提升能力的最好方式。

因此,我们在设计课程时,要注重实践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我们要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和价值,从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我们坚持以生活为依托。

我们认为,生活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课堂。

因此,我们在设计课程时,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

我们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和掌握生活中的基本技能,从而提升他们的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我们坚持以能力为目标。

我们认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能力。

因此,我们在设计课程时,要明确能力培养的目标,注重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我们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提升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创新力和实践力,从而为他们的未来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的来说,我们的设计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主线,以生活为依托,以能力为目标。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设计理念,让劳动课成为学生喜欢的课程,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从而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生活技能。

真正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真正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真正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一、作为教师应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充实自己现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新课程的实施,素质教育的发展及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自己应该不断充电,不断用新的知识来武装自己,从而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

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才能轻松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才能不断向学生介绍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前沿,才能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心理,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心服口服,从而轻松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二、巧妙设计教学任务,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围绕相应的知识点多搜集一些相关的资料,从而巧妙地设计教学任务,将每一个任务都设计的明确、合理、科学,将所要传授的各个知识点蕴含于各个任务中,将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分解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

让学生完成了相应的任务后,从而也掌握了需要接受的知识。

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从而让学生拥有学习真正主动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完成一系列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任务”,从而保证教学目标顺利完成,让他们尝到学习的乐趣,满足他们的成就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课程改革中,教师不能再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模式。

让学生从被动地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地获取知识。

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去钻研,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充分发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教师设计一些问题,要把握好教学进程的坡度,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分析学生的基础和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让学生试着自己去解决,在自身实践中体会和提高。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关注全体学生,而不是个别学生,教师也要做到少讲,让学生自学,做到精讲多练,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充分体现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指导者、促进者的多重身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坚持学生为主体
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偏关县第二中学刘俊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按照这一基本理念和新课程实施的要求,我进行了八年级思想品德课第七节第二框“财产留给谁”的课堂教学。

那是一个星期二第四节课的下课前,我对学生说:我们学习了第一框,知道了“财产属于谁”。

下一节我们讲学习第二框,弄清财产留给谁,现在给大家布置一道与其相关的课外思考讨论题。

学生们静静地听着,我接着说:“有一对年轻夫妇,外出旅游途中遭遇车祸,丈夫当场死亡,妻子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也死亡。

夫妻俩都没有父母,没有子女。

丈夫只有一个弟弟,妻子只有一个妹妹。

那么夫妻俩的财产会留给谁?”一阵沉默后,随着下课铃声和学生们纷纷杂杂的议论声,我走出教室。

星期四下午第一节,我在这个班上课,推开教室门听到一片争论声。

待静下来后,我向全班同学竖起了大拇指。

我知道他们课前进行了预习,现在正共同讨论。

我说:请同学们派代表说出各自的观点。

一阵推让后站起三名同学,争先恐后地说出三种看法:⑴财产留给丈夫的弟弟。

⑵财产留给妻子的妹妹。

⑶财产由二人均分。

马上,各自
的响应者又争执起来,相持不下。

我作了暂停的手势,全班同学“唰”一下眼睛全盯住了我,渴望听到我的裁决。

我突然意识到:他们是不是太过于习惯老师的权威了,只有老师的裁决才是正确的。

我马上想到,同学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么高,兴趣这么浓,气氛这么活跃,那就让他们去合作,去讨论,去探究,不是更好吗?
于是,我没有马上给出他们答案,而是在投影布上放出了课本中的活动内容和归纳出的问题。

案例:中学生张东,全家共六口人,属于其父所有的个人财产有稿酬存款﹑图书字画﹑宝石古玩等,其家产还有五间私房﹑彩电﹑冰箱等。

因张东父亲病情恶化,故张东的母亲﹑爷爷﹑奶奶﹑姑姑都在谈论财产继承问题。

请同学们探讨下列问题:
⑴张东之父尚未辞丗,其财产能继承吗?
⑵张东家的共有财产能继承吗?
⑶张东的父亲病丗后,张东及母亲﹑爷爷﹑奶奶﹑姑姑谁可以继承张东父亲的遗产?
⑷法定继承人是否都能实现继承权?
我让同学们分组讨论,然后发言。

我想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发言的学生都很活跃,问题答得基本准确,出现一些小错误,马上就有其他同学予以纠正。

我很高兴,这就是预期的教学效果,我对
发言的代表及全班同学予以表扬,然后提高声音问大家:“课前布置的那道思考题的答案是什么?”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遗产由妻子的妹妹去继承。

”我点点头,正准备引导学生讨论第二个题目里的问题,坐在第四排的一位同学突然站起来,打断了我的话。

他很有礼貌地说:“老师,对不起。

我想到一个问题,虽然不在课本里边,但很想和大家一起探讨。

”我惊喜地看着他,心想:有潜力的学生确实大有人在,这正是素质教育的良好契机。

我高声地鼓励他:“很好﹗请说出你的问题,我们共同参与讨论。

”他也很高兴地说:“刚才同学们都说遗产由妻子的妹妹去继承,我也同意,这是合法的,但合理吗?如果丈夫的弟弟和妻子的妹妹共同去继承,这是合理的但又不合法。

社会生活中是否有合理不合法,合法不合理的现象呢?
听了他的话,我很信息,能大胆地质疑和探讨,正是我们要培养的能力。

我马上表扬了他,接着说:“合理不合法,合法不合理的现象确实存在。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将逐步完善社会主义法制,解决这些矛盾,学习本框的第二个题目,有助于我们解决上述问题。

接着,我在投影布上放出了继承权的两种实现方式: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

讨论题:哪种方式更好?为什么?
经过几分钟的讨论,大家都举手,抢着要回答。

我便让同学们共同来答,只听大家又一次异口同声地说:“遗嘱继承更好,因为它的最大优点在于被继承人能够充分按照自己的意愿处分财产。


我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平时一些上课不太认真的同学,今天
也表现得积极主动,这是多么好的现象啊!
下课铃声快响了,最后一个问题,在课外由学生自己就能解决,我把它变成了作业:
⑴当继承权发生争议的时候该怎么办?
⑵在你的身边发生过侵犯继承权的事例吗?
下课了,我高兴地走出教室。

评价与反思:
⑴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为学生提供了很好参与教学,展现自我,发挥潜能的机会。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强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我没有教多少,学生已经学会了知识”的效果。

⑵课堂内适时给予学生成功方面的评价,让学生伴随着成功的愉悦体验,会发展学生的自尊感和自信心,增强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所以,在课堂内对于学生的正确精彩的回答和行为,我都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赞赏,形成了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

⑶有待解决的问题
(1)在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中,学生虽然逐渐形成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缺乏自信,总能从老师那里得到答案,得到解决。

(2)个别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中,只是形式上的参与,缺乏思考,缺乏主见,人云亦云,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