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内容与实施

合集下载

《数控编程及加工技术》课程标准

《数控编程及加工技术》课程标准

《数控编程及加工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数控编程及加工技术课程时长:32学时适合专业:机械工程、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数控编程及加工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数控机床进行零件的编程与加工,提高机械制造的效率和质量。

具体目标包括:1. 掌握数控编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根据零件图样进行合理的工艺分析、选择合适的切削参数和刀具等;2. 了解常见数控机床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能够根据不同的加工需求选择合适的机床;3. 具备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生产现场的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能够与其他专业人员协作完成生产任务。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本课程主要包括数控编程基础、数控机床操作、工艺分析、刀具选择、程序调试与优化等教学内容。

具体要求如下:1. 掌握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坐标系、刀位计算等基础知识;2. 能够根据零件图样进行合理的工艺分析,选择合适的切削参数和刀具;3. 了解常见数控机床的种类、特点和应用范围,能够根据加工需求选择合适的机床;4. 能够正确使用数控机床进行零件的加工操作,包括对刀、设定参数等;5. 能够对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优化程序和工艺方案;6. 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实验和实训项目。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实物展示等多种手段,提高学生对数控编程及加工技术的理解深度;2. 实验教学:通过动手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培养实际操作技能;3. 案例教学:结合实际生产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校企合作: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了解实际生产情况,提高实践能力。

五、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实验报告等;期末考试采用实际操作考核的形式,重点考察学生的数控编程和加工技能。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标准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标准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标准一、教学对象:适用于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专业学生。

二、建议课时及学分:建议课时:64学分:4三、先修及后续课程先修课程:《机械制图与CAD绘图》《机制制造工艺与夹具》后续课程:《机械设备加工技术》《数控加工综合设计》四、课程性质:《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是数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数控加工工艺制订能力、数控机床程序编制能力、数控程序校验加工及仿真能力,是学生顶岗实习前的专业必修课程。

五、教学目标及设计思路:(1)数控加工工艺制定能力通过实施典型零件工艺制订项目,使学生学会对零件进行结构工艺性分析、毛坯的选择、定位基准的选择、典型零件工艺路线的拟定、加工余量的选择、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等系列能力的培养,达到数控加工工艺制定能力。

(2)数控机床程序编制能力通过实施典型零件的数控编程项目,学生学会常用数控车编程指令、数控铣床编程指令、刀具半径补偿、子程序编程方法,能够进行一般外圆阶梯轴的粗、精加工编程、加工螺纹编程,端盖类零件的编程以及铣床加工零件的编程。

(3)数控程序仿真校验能力通过实施典型零件的校核加工及仿真加工,使学生具备在数控机床上进行程序校验、使用CAD/CAM软件进行零部件造型和自动编程能力、使用数控机床仿真软件进行模拟加工能力。

六、能力要求:分为三大能力:数控加工工艺制定能力、数控编程能力、数控程序仿真校验能力(1)数控加工工艺制订能力1)在45分钟内完成对给定零件图的识读及结构工艺性的分析。

2)在30分钟内完成毛坯种类、加工方法及加工基准的选择。

3)在45分钟内完成工艺路线的技术经济性分析,拟定出零件数控加工的工艺路线。

4)在60分钟内完成《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金属切削手册》、《实用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手册》等相关手册的查阅,确定每道工序加工余量及工艺装备。

5)在2小时内完成该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的编制。

(2)数控机床程序编制能力在180分钟内完成零件零件所需要的编程任务,进行以下工作:1)完成零件图纸工艺性及尺寸分析、确定编程节点数值计算;2)根据工艺分析过程、进行各个工序需要的粗加工和精加工的数控加工程序编制;(3)数控程序校验能力及计算机仿真加工能力1)能够在90分钟内操作CAD/CAM软件进行零部件造型和自动编程,并进行加工轨迹模拟;2)能够在45分钟内使用数控仿真软件进行刀具设置、毛坯设置、对刀操作,并进行程序加载、校验、加工、测量;3)90分钟内在数控机床上完成对刀、原点设置、程序校验,模拟加工七、教学内容:(参考学时:64学时)八、教学要求:(1)课程依据企业实际设置工作任务,学生在学校就能完成企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进入企业后即能开展相关的工作。

《数控加工工艺》课程标准

《数控加工工艺》课程标准

《数控加工工艺》课程标准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数控加工的基本理论、工艺方法和技术要求,提高学生的数控加工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机械制造行业培养具备较高素质的数控加工人才。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1. 数控加工基础:介绍数控机床的基本原理、结构、分类、特点及应用范围,使学生了解数控加工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 数控刀具选择:讲解数控刀具的种类、特点、选择和使用方法,使学生掌握数控刀具的选择和使用技巧。

3. 加工工艺规划:介绍加工工艺路线的制定、工艺参数的选择、加工余量的确定、工艺装备的选择等,使学生掌握数控加工工艺规划的方法和技巧。

4. 数控编程与仿真:介绍数控编程的基本原理、编程方法、仿真操作等,使学生掌握数控编程和仿真操作技能。

5. 实践操作与技能考核:通过实践操作和技能考核,使学生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技巧和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实物展示、案例分析等手段,使理论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实践教学: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方式,使学生参与实际生产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3. 考核方式:采用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四、教学安排本课程总学时数为36学时,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部分。

理论教学包括12学时的课堂教学和12学时的实验教学;实践教学包括12学时的实训和12学时的生产实习。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1. 教材:《数控加工工艺》。

2. 参考书目:《数控机床使用与维修》、《数控加工案例分析》等。

六、课程评估本课程评估方式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实验报告、期末考试等多个方面,其中期末考试占100分值,平时成绩占40分值,实验成绩占60分值。

评估标准客观公正,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七、课程总结与展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了数控加工的基本理论、工艺方法和技术要求,具备了一定的数控加工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实训》教案前言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实训》教案前言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实训》教案前言一、引言如今,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控技术已经在各个行业得到广泛应用,成为现代化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控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具有更高的精度、更高的质量和更强的适应性。

因此,掌握数控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制造业从业人员的必备技能之一《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实训》课程作为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对数控机床的操作、编程和实用工艺的掌握。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掌握数控机床的基本原理、编程方法和工艺要求,培养其具备独立进行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和编程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掌握数控机床的基本原理和结构,了解数控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2.理解数控编程的基本原理和编程方式,能够根据工艺要求进行数控编程。

3.学习数控刀具的选择和切削力的计算方法,能够设计合理的刀具路径和刀具切削参数。

4.熟悉数控编程语言的使用,能够编写标准的数控程序。

5.掌握数控加工工艺的设计方法和实施过程,能够独立进行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和实施。

三、教学内容《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实训》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控机床的基本原理和结构:介绍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包括坐标系、机床轴向、伺服系统等。

2.数控编程的基本原理和方式:介绍数控编程的基本要素和编程方式,包括指令系统、数值控制和手动编程等。

3.数控刀具的选择和计算:介绍数控刀具的种类和选择原则,以及切削力的计算方法。

4.数控编程语言的使用:介绍G代码和M代码的基本语法和应用,以及常用的数控指令和功能。

5.数控加工工艺的设计和实施:介绍数控加工工艺的设计方法和实施过程,包括工艺路线、刀具路径和切削参数的确定。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通过实验操作、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案

《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案

《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课程标准、授课计划+全套教案第一章:数控加工概述1.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数控加工的定义、特点和应用范围。

让学生掌握数控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1.2 教学内容数控加工的定义和分类数控加工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数控加工的特点和优势数控加工的应用领域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数控加工的定义、特点和应用范围。

演示法:展示数控加工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1.4 教学资源教材:《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课件:数控加工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的图片和动画1.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数控加工的认识和了解。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总结数控加工的特点和优势。

第二章:数控加工工艺2.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数控加工工艺的定义和作用。

让学生掌握数控加工工艺的制定方法和步骤。

2.2 教学内容数控加工工艺的定义和作用数控加工工艺的制定方法和步骤数控加工工艺文件的编制和应用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数控加工工艺的定义和作用。

实践法:引导学生参与数控加工工艺的制定和应用。

2.4 教学资源教材:《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课件:数控加工工艺制定方法和步骤的图片和动画实践项目:让学生参与实际数控加工工艺的制定和应用2.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数控加工工艺的理解和应用经验。

第三章:数控编程基础3.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和规则。

让学生掌握数控编程的基本指令和语法。

3.2 教学内容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和规则数控编程的基本指令和语法数控编程的常用功能指令和编程技巧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和规则。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数控编程的基本指令练习。

3.4 教学资源教材:《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课件:数控编程基本指令和语法的图片和动画编程练习题:提供给学生进行编程练习的题目3.5 教学评估课堂练习:要求学生完成数控编程的基本指令练习。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编写简单的数控编程程序。

第四章:数控编程实例4.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数控编程实例的重要性和作用。

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教案

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教案

教学设计课堂实录1-1机械加工工艺基础的基本概念一、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1、生产过程概念机械产品制造时,由原材料到该机械产品出厂的全部劳动过程称为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

2、生产过程包括(1)产品设计产品设计是企业产品开发的核心,产品设计必须保证技术上的先进性与经济上的合理性等。

产品的设计一般有三种形式,即:创新设计、改进设计和变形设计。

创新设计(开发性设计)是按用户的使用要求进行的全新设计:改进设计(适应性设计)是根据用户的使用要求,对企业原有产品进行改进或改型的设计,即只对部分结构或零件进行重新设计:变形设计(参数设计)仅改进产品的部分结构尺寸,以形成系列产品的设计。

产品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编制设计任务书、方案设计、技术设计和图样设计。

(2)工艺设计工艺设计的基本任务是保证生产的产品能符合设计的要求,制泄优质、高产、低耗的产品制造工艺规程,制订岀产品的试制和正式生产所需要的全部工艺文件。

包括:对产品图纸的工艺分析和审核、拟左加工方案、编制工艺规程、以及工艺装备的设计和制造等。

(3)零件加工零件的加工包括坯料的生产、以及对坯料进行各种机械加工、特种加工和热处理等,使其成为合格零件的过程。

极少数零件加工采用精密铸造或精密锻造等无屑加工方法。

通常毛坯的生产有铸造、锻造、焊接等;常用的机械加工方法有:钳工加工、车削加工、钻削加工、刨削加工、铳削加工、锂削加工、磨削加工、数控机床加工、拉削加工、研磨加工、術磨加工等:常用的热处理方法有:正火、退火、回火、时效、调质、淬火等;特种加工有:电火花成型加工、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电解加工、激光加工、超声波加工等。

只有根据零件的材料、结构、形状、尺寸、使用性能等,选用适当的加工方法,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生产岀合格零件。

(4)检验检验是采用测量器具对毛坏、零件、成品、原材料等进行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苣精度的检测,以及通过目视检验、无损探伤、机械性能试验及金相检验等方法对产品质量进行的鉴定。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标准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标准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标准1.课程概述1.1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是机械类和相近类专业的高职学生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也是一门教学做一体化课程。

根据数控工艺程序编制和数控机床操作岗位而设立,与之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是中级、高级工。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为《机械制图与CAD》、《机械设计》、《机械制造》、《互换性测量技术》、《数控机床》。

课程以操作为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本课程介绍数控加工编程的基本知识,着重讲解数控程序的编制及数控程序的上机调试过程,让学生充分熟悉数控车床、数控铣床的有关操作,并具备加工中心机床和线切割机床操作、编程的一般知识,学习结束后需通过相关的数控车、数控铣及加工中心中高级证书的考核。

1.2课程设计思路在理念上改变传统的以学科体系为基础的教学思路,采用“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模式,明确以培养“能工巧匠型的大学生”为培养目标,以训练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

以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做到技能训练与知识学习并重,通过校企合作,以岗位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课程项目模块;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每个项目的学习都按实际零件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的活动来进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2.课程目标2.1总体目标通过课程学习应达到的要求:1.合理制订数控加工的工艺方案。

2.合理确定走刀路线、合理选择刀具及加工余量。

3.掌握编程中数学处理的基本知识及一定的计算机处理能力。

4.掌握常用准备功能指令、辅助功能指令、宏功能指令,手工编写一般复杂程度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

5.具有调试加工程序,参数设置、模拟调整的基本能力。

2.2具体目标2.2.1知识目标(1)熟悉数控机床结构和工作原理;(2)掌握数控车床的工艺分析、编程指令及宇龙数控仿真软件的操作;(3)掌握数控铣床的工艺分析、编程指令及宇龙数控仿真软件的操作;(4)掌握数控加工中心的工艺分析、编程指令及宇龙数控仿真软件的操作;(5)掌握数控电火花线切割的工艺分析、编程指令及宇龙数控仿真软件的操作。

《数控加工编程及操作》课程理实一体项目化、任务化实施总结报告

《数控加工编程及操作》课程理实一体项目化、任务化实施总结报告

《数控加工编程及操作》课程理实一体化、项目化任务化教学改革实施总结报告正德职业技术学院211106 姬旭目前我国制造业已广泛使用数控技术,而制造业中应用型技术人才,尤其是掌握了数控应用技术高级技能型人才极为缺乏。

《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课程是数控技术专业、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一门核心技能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面向生产现场的实用型课程.因此,构建以项目引领的面向企业一线生产流程的的项目化、任务化的教学内容,实施理实一体教学模式对促进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课程教学改革内容1.教学内容的优化重构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内容要求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习与生产相结合,所以构建科学的教学内容是实施理实一体的第一步。

根据《数控加工编程及操作》的课程性质,在内容选取上参照《数控机床操作工(四级)国家职业标准》,确定核心职业能力(数控加工工艺、数控编程、数控机床操作),对应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安排了5个典型模块,并细化开发出23个学习项目。

课程内容通过任若干工作任务的实施、完成,让学生掌握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的编程知识和数控机床操作技能。

以真实的数控加工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实例教学和工作过程教学,构建了完善的“模块化”“综合化”“职业化”的课程内容体系。

围绕职业能力目标来形成典型工作任务,组织课程训练内容,进行教、学、做相结合,并按照工作过程进行教学内容地排序和设计,清晰体现职业工作过程。

知识模块的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为依据、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为原则。

按照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素质为基础、能力为中心、学生为主体的一体化思路形成了课程知识模块:职业岗位基本知识模块一:数控加工基础知识数控车床操作岗位模块二:数控车削编程及加工数控铣床操作岗位模块三: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加工中心操作岗位模块四:加工中心的编程与加工职业素质形成模块五:职业技能考核综合训练2.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妥善处理好能力、知识、素质等方面协调发展的关系.理论教学以具备数控加工技术应用能力为目的,以编程基础知识和典型数控设备编程使用知识的“必需、够用"为度,实践教学以项目实训为载体,着重加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理论知识穿插于每个项目的准备知识中,确保教学中理论先行,实训操作紧随其后的项目化教学的要求,使加工实训与课程内容完全融合为一体;理论教学既围绕实践教学环节中对理论的要求,又结合生产实际进行生产案例的讲解,实践教学紧紧围绕劳动部数控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开展实训,满足双证制的要求,形成既符合教育教学普遍规律又兼顾生产现场操作规范的较完整体系,体现高职教育特色。

《数控加工工艺》授课计划

《数控加工工艺》授课计划

《数控加工工艺》授课计划一、课程简介数控加工工艺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数控加工的基本原理、工艺方法以及编程技巧。

本课程共安排40学时,其中包括理论授课和实践教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数控加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数控加工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方法;2. 了解数控机床的种类和特点;3. 熟悉常用的数控刀具和切削参数;4. 掌握数控编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5. 能够根据不同零件的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第一部分:数控加工基础1. 数控机床概述:介绍数控机床的种类、特点和应用范围;2. 数控编程基础:讲解数控编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G代码、M代码和S代码等;3. 数控刀具选择:介绍常用的数控刀具类型、选择原则和注意事项;4. 切削参数选择:讲解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和切削深度等参数的选择方法。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视频和实物展示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数控机床和刀具的外观和结构,掌握基本原理和方法。

第二部分:数控加工工艺设计1. 零件加工工艺分析:介绍零件加工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包括分析零件图样、确定加工内容、选择加工方法等;2. 工艺路线的制定:讲解工艺路线的制定原则和方法,包括定位基准的选择、加工顺序的安排等;3. 刀具轨迹的生成:介绍常用数控编程软件的用法,包括手动输入代码、自动生成代码等;4. 工艺文件编制:讲解工艺文件的编制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现场操作演示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数控加工工艺设计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第三部分:实践操作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包括数控机床操作、程序调试和故障排除等。

教师现场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教学方法:采用现场教学和实训基地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熟悉数控机床的操作过程,掌握数控编程的技巧和方法。

四、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表现和期末考试两部分。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设计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设计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设计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数控加工的基本原理和编程技术,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从数控加工工艺、编程技术、课程设计实践、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读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引言随着现代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数控加工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成为各类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在理论的基础上,熟练掌握数控加工工艺和编程技术,为今后的工程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二、数控加工工艺概述数控加工工艺是利用数控机床对工件进行高效、高精度、高效率加工的一种先进加工方法。

数控加工工艺主要包括加工方法、加工顺序、切削参数等。

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合理选择数控加工工艺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加工质量、加工效率和机床寿命。

三、编程技术简介编程技术是数控加工的核心技术,主要用于编写数控程序,控制机床按照预定的轨迹和参数进行加工。

编程技术包括手工编程和计算机辅助编程。

掌握编程技术,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应对复杂的数控加工任务,提高加工质量与效率。

四、课程设计实践与应用课程设计是数控加工与编程教学的重要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可以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加工相结合,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课程设计内容包括:数控加工工艺设计、编程技术应用、数控程序编写与调试、加工质量分析等。

五、设计案例与分析本文将结合具体设计案例,详细介绍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设计的过程。

案例包括轴类零件、盘类零件、腔体零件等。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数控加工与编程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六、课程设计成果评价与反思课程设计成果评价主要从加工质量、加工效率、程序正确性等方面进行。

通过对课程设计的反思,可以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七、总结与展望数控加工与编程课程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教案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教案
2.数控加工工序卡
数控加工工序卡与普通加工工序卡很相似,所不同的是:工序简图中应注明编程原点与对刀点,要有编程说明及切削参数的选择等,它是操作人员进行数控加工的主要指导性工艺资料。工序卡应按已确定的工步顺序填写。
3.数控加工工件安装和原点设定卡片(简称装夹图和零件设定卡)
它应表示出数控加工原点定位方法和夹紧方法,并应注明加工原点设置位置和坐标方向,使用的夹具名称和编号等。
1.工艺的内容十分具体
2.工艺的设计非常严密
3.注重加工的适应性
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内容
工艺设计是对工件进行数控加工的前期准备工作,它必须在程序编制工作之前完成。填写数控加工专用技术文件是数控加工工艺设计的内容之一。这些技术文件既是数控加工的依据、产品验收的依据,也是操作者遵守、执行的规程,同时还为产品零件重复生产积累了必要的工艺资料,为企业进行了技术储备。技术文件是对数控加工的具体说明,目的是让操作者更明确加工程序的内容、装夹方式、各个加工部位所选用的刀具及其它技术问题。
5min
5min
10min
5min
5min
10min
15min
10min
5min
教案
序号
3
授课日期
班级
项目(章节)
数控加工及相关基础
授课时数
2
教学目标
与要求
1、掌握数控加工相关知识
2、理解数控加工原理
教学难点
与重点
1、数控加工刀位计算原理
2、刀具半径补偿与长度补偿
授课方法
多媒体课堂教学;图示、举例、讲述、分析
(2)掌握各数控机床操作步骤。
(3)各数控机床加工方法并能独立熟练加工中等难度的零件。
绪 论

数控加工工艺及实施课程标准精选全文完整版

数控加工工艺及实施课程标准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数控加工工艺及实施”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数控加工工艺及实施”是对数控编程与操作人员所从事的、按照零件图纸进行工艺分析,实现零件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与调试,并按照机床操作规范操作数控机床,从而最终实现零件的数控加工与检验等能力而设置的学习领域。

“数控加工工艺及实施”是3年制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核心课,该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具备对零件图进行工艺分析、选择合理加工手段的能力;使学生掌握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基本编程与操作方法;培养学生分析生产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此学习领域分成7个学习情境,学习领域完全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以六步法(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对每一个项目进行教学实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岗位能力等各项素质。

二、培养目标1、方法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态度。

(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

(3)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与自我发展能力。

(4)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5)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2、社会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4)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

(5)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

3、专业能力目标(1)掌握数控车床的编程与操作方法。

(2)掌握数控铣床的编程与操作方法。

(3)掌握加工中心的编程与操作方法。

(4)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5)培养学生搜集资料、阅读资料和利用资料的能力。

(6)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1、与前续课程的联系“机械零件的造型与测绘”培养学生的制图与识图能力;“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使学生了解刀具的结构、切削性能,为在加工中能够合理的选择打下基础;“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使学生学会使用各种测量工具,能够针对零件图中的尺寸公差、形位公差的标注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数控机床”使学生对数控机床的组成、结构、功能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方案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方案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方案《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教改计划)一、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1、课程的性质和作用本课程属于数控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为培养数控技术人才提供必备的理论学问和专业技能。

2、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同学具备零件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和工艺分析、数控编程与操作的能力,并把握相应的数控编程学问。

(2)技能目标本课程以数控车削零件加工为核心,以国家社会与劳动部颁发的中级数控车工考核要求为依据,并将要求贯通到各个教学情境中,同学完成本课程学习达到数控加工中级工要求。

(3)职业素质通过各情境的训练,培养同学相应的办法能力、社会能力、互相交流和团队配合的能力。

3、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是情境教学课程。

同学通过情境资讯、分析和实施,理解和把握数控车削相关理论学问,培养同学动手能力。

4、课程设计思路为便于教学并让同学把握最基本、最典型零件的加工,本课程挑选了数控车常见典型零件,作为情境教学的载体,以实现情境教学的目标。

教学环节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情境分析。

针对每个教学情境,分析情境所应用的实际环境、情境教学的目的、情境所涉及的学问和应把握的能力。

2、课堂理论讲解。

结合情境,利用情境(实物、情境或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情境涉及的理论学问。

理论学问的讲解要求理论结合实际,不求学问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重原理的有用性。

3、课堂仿照操作。

每个情境应当有同学的仿照操作,让同学体验和把握,使教、学、练有机结合。

4、同学课内实践。

按照课堂所教内容和情境要求,设计类似情境,让同学练习。

5、综合情境实训。

在每个教学情境模块完成后,设计一个运用本模块情境所涉及的学问和技能的综合情境,让同学自立完成情境要求。

二、课程内容和学习情境教学设计1、课程内容设与学时分配2、学习情境教学设计(每个学习情境单独一张表)三、教学组织形式设计(班级授课、分组教学以及组织详细支配方式等,假如是多位老师同时指导,还须说明老师分工支配)四、教学办法和手段多媒体讲授理论学问;仿真软件练习把握数控机床操作面板及基本指令加工;数控机床实际操作练习把握基本能力。

【数控加工】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教材(DOC 100页)

【数控加工】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教材(DOC 100页)

时间 分配
1.数控加工编程任务书
10min
编程任务书阐明了工艺人员对数控加工工序的技术要求、工序说明和数控加工前应保证的
加工余量,是编程员与工艺人员协调工作和编制数控程序的重要依据之一。
2.数控加工工序卡
数控加工工序卡与普通加工工序卡很相似,所不同的是:工序简图中应注明编程原点与对 5min 刀点,要有编程说明及切削参数的选择等,它是操作人员进行数控加工的主要指导性工艺资
多媒体课堂教学;图示、举例、讲 (现代化)
述、分析
教学手段
2
多媒体
作业
整理课上笔记
教学内容及过程
时间 分配
课程引入:何为数控技术?数控机床的优点是什么?
5min
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的讲解
10min
性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
任务:学习数控加工工艺制订及典型数控系统的编程的相关知识与技能。
1、知识要求:
(1)了解数控机床与普通机床在机械部分、电气控制部分的不同。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教材(DOC 100 页)
部门: xxx 时间: 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
序号 项目(章节)
教学目标 与要求
教案
1 授课日期
班级
绪论
授课时数
1、掌握数控技术及数控机床的相关概念
2、理解本课程的专业作用及学习要求
教学难点 与重点
数控机床的分类及坐标系建立方法
授课方法
授课方法
多媒体课堂教学;图示、举例、讲 (现代化)
述、分析
教学手段
多媒体
作业
P33 1.1,1.2,1.5,1.7
教学内容及过程
时间 分配
复习:数控机床及相关坐标系知识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教学大纲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教学大纲

《数控加⼯⼯艺与编程》课程教学⼤纲《数控加⼯⼯艺与编程》课程教学⼤纲⼀、《数控加⼯⼯艺与编程》课程说明(⼀)课程代码:0215023(⼆)课程英⽂名称:NC Technology and Programming(三)开课对象:机械⼯程学院本科各专业(四)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机械专业的选修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本课程研究对象是机床的数字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数控装备基本知识和数控加⼯技术,为以后机电结合的设计和使⽤技术打下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应该掌握数控加⼯⼯艺的制定,数控加⼯⽤⼑具,⼯件的定位装夹和提⾼加⼯质量的措施。

前导课程: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数控技术,数控机床。

(五)教学⽬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应该掌握数控加⼯⼯艺的制定,数控加⼯⽤⼑具,⼯件的定位装夹和提⾼加⼯质量的措施。

掌握数控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具有分析、选⽤和设计数控系统的能⼒。

具有数控加⼯程序(中等复杂程度)的编制、分析、调试和数控加⼯能⼒。

掌握数控技术的实验⽅法,具有实验分析能⼒,为以后机电结合的设计和使⽤技术打下基础。

(六)教学内容:介绍数控加⼯⼯艺规程的制订,以及数控加⼯质量,机床夹具,加⼯⽤⼑具,数控车削、铣削、加⼯中⼼的加⼯⼯艺。

(七)学时数及具体分配:学时数:32学时学分数:2学分(⼋)教学⽅式:以课堂教学⼿段为主要形式的教学(九)考核⽅式和成绩记载说明:考核⽅式为考试。

严格考核学⽣出勤情况,达到学籍管理规定的旷课量取消考试资格。

综合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70%.⼆、讲授⼤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第⼀章数控加⼯⼯艺规程制订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了解⽣产过程和⼯艺过程及常⽤的⼯艺⽂件,及数控加⼯⼯序设计。

教学时数:12学时教学内容:1.1数控加⼯⼯艺规程制订的基本概念1.2数控加⼯⼯艺规程制订的准备1.3定位基准的选择1.4数控加⼯⼯艺路线的拟定1.5数控加⼯⼯序设计考核要求:识记数控加⼯⼯艺路线的拟定和加⼯⼯序设计。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标准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标准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标准开课院部:机电工程学院课程编号:020810019课程负责人:编制日期:2014年5月26日《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适用专业:数控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1.前言1.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数控技术专业中核心职业技能课,培养具有较高职业道德和素养,了解数控加工过程中有关工艺分析、数值计算、基本编程功能指令,掌握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程序编制方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本课程是数控技术专业的一门职业技术课程。

课程主要讲授数控加工过程中有关工艺分析、数值计算、基本编程功能指令,掌握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程序编制方法。

前导课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计算机绘图》、《工程材料与成型工艺》、《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等。

后续课程:顶岗实习1.2课程设计理念根据行业经济和山东、济南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立足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定位,通过对机械加工行业的调研,明确学生的主要就业岗位及其岗位工作标准,分析与之相适应的职业能力,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方式,有针对性的选择若干个典型机械零件,确定学习领域课程及其学习情境,构建新的学习领域课程内容体系。

1.3课程设计思路(1)采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与我院实践教学实习基地:济南四机数控机床、威海华东数控股份有限公司(国内主流机械加工设备供应商)、中国重汽集团等建立起密切合作关系,将实验实训放到工程训练中心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使学生能够深入生产第一线,参观和参与生产过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工程实践环境。

(2)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以数控加工岗位工作任务为驱动,以来自企业真实产品的典型零件加工过程规划教学内容,以实际工作过程为主线,将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的理论知识,融于机械零件的实际加工过程中,在实际工作需要时引入相关的知识。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标准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标准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标准一、教学对象:适用于三年制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专业学生。

二、课程性质:《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是数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掌握一般机械制造工艺基础上,再对零件数控加工工艺编制能力、数控加工刀具的识别选用能力进行掌握。

培养学生编写数控车、数控铣加工程序,并输入调试和修改程序,并能操作数控车、数控铣、加工中心等常用数控设备来完成零件的数控化加工和精度检验,是学生顶岗实习前的专业必修课程。

三、教学目标及设计思路:(1)数加工工艺能力学生通过学习机械制造工艺学、数控车、数控铣加工工艺的基础上,达到能够编制一般零部件在数控机床上进行加工的工艺文件,认识与掌握数控常用刀具、夹具、量具使用方法。

(2)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能力通过学习常用编程指令、数控车常用编程指令、螺纹加工指令,学生能够进行一般外圆阶梯轴的粗、精加工编程、内孔加工编程、螺纹编程,端盖类零件的编程、并能够运用循环指令进行粗加工循环编程,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训课程的进行,能够操作数控车床将零部件加工出来。

(3)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能力通过学习常用编程指令和刀具半径补偿、长度补偿、简化编程指令、子程序调用、孔加工循环指令等,学生掌握一般平面铣削、内外轮廓铣削、槽腔铣削等编程与加工,及孔类形状部位的编程与加工的能力。

四、能力要求:(1)数控加工工艺能力通过对机制工艺、数控加工工艺的学习,一个工作日内,能够独立完成一般复杂程度车床轴类零件和铣床零部件的工艺编制,切削参数设置,正确使用数控车、数控铣上常用刀具、夹具、量具进行加工操作完成。

(2)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能力通过学习在数控车上所能进行的工艺指令、数控车常用编程指令、螺纹加工指令,学生具有以下能力:1)能够进行一般复杂程度外圆阶梯轴的粗、精加工编程、内孔加工编程、螺纹编程能力;2)能够进行端盖类零件的编程、并能够运用循环指令进行粗加工循环编程能力;3)加工工件尺寸精度等级能够达到国家标准未注尺寸公差中等水平、表面粗糙度能够控制到Ra6.3以上;(3)数控铣床加工工艺与编程通过学习常用编程指令和刀具半径补偿、长度补偿、简化编程指令、子程序调用、孔加工循环指令等,学生具有以下能力:1)掌握较简单平面铣削、内外轮廓铣削、槽腔铣削的编程能力;并能独立操作数控机床进行加工;2)具有一般孔类形状部位的编程能力;并能选择机床、刀具、夹具等进行独立加工;3)加工工件尺寸精度等级能够达到国家标准未注尺寸公差中等水平,表面粗糙度能够控制到Ra12.5以上;五、教学内容:(参考学时:64学时)(1)数控加工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工艺知识(参考学时:12学时)1)重点掌握内容:数控机床分类方法、数控机床坐标系、程序格式、字的概念和功能指令、数控加工刀具及其选用、切削用量及工艺参数的确定、数控机床的坐标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课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
数控技术专业教研组
课程概况
课程名称——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 课程对象——数控专业学生 课程定位——专业核心课 课程团队——8位专兼职教师 课程学时——72学时 课程学分——4.5学分
说课目录
一、课程设置 二、课程内容 三、课程实施 四、课程特色与展望
一、课程设置
1、设置依据 2、课程定位 3、课程标准
沟通完成任务的精神; ·具有胆大心细的工作作风; ·具有安全生产意识、责任意识。
素质
目标
知识 目标
能力 目标
二、课程内容
1、课程设计 2、教学内容的选取 3、课程教材选用
2.1、课程设计
基于工作过程教学六步法






















任务 订单
成品
生产过 程
2.2、教学内容的选取
机械制图 车工实习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机械制造基础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
机械制造工艺及夹具设计 数控机床
数控加工实训 CAD/CAM 毕业设计 顶岗实习

程标1.3、课程标准
准 紧 贴 岗 位 职 业 能 力 要 求 知识、能力、素质三目标
的实现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中。
1.3、课程标准
知识 目标
·掌握数控车、铣削加工工艺知识; ·掌握车、铣编程基本原则; ·掌握数控编程的方法和步骤; ·了解宏功能用法。
3.3、教学支撑
数控加工实训室
教学 设施
数控车削加工实训指导书 FANUC系统说明书等
教材
教辅
精品 课程 网站
教学资源
斯沃数控仿真软件
教学 软件
3.3、教学支撑
师资队伍
姓名 连碧华 许德琪 丁向琴 封金徽 王强 李俊 韩有良 谢秉仁
专业技术职务 高工/高级技师
高工 助教/技师 助教/技师 助教/技师 助教/技师
3.指导学生学会概括总结,通过相 互交流和讨论,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3.2、教学方法与手段
任务驱动法
引导文法
现场试做法
以生为本 激发兴趣
示范教学法
模拟仿真法
分组讨论法
3.2、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教学
利用多媒体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示课堂信息。
仿真教学
利用斯沃数控仿真软件进行仿真教学。
现场教学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体验职场氛围。
素质 目标
能力 目标
1.3、课程标准
素质 目标
知识 目标
·能应用工艺、刀具、夹具等知识分析零件的工 艺 ,并制订工艺卡;
·会熟练编制数控加工程序; ·能应用仿真软件检验数控加工程序; ·能调试程序,并进行简单参数设置及实施加工; ·会检验零件产品,并进行质量分析。
能力
目标
1.3、课程标准
·养成自主学习、认真负责的素养; ·具有团结协作的意识,主动交流、
权重 60%
15% 25%
3.5、教学单元计
教学设计
主要教学 方法
主要实施步骤 主要实施内容
资讯准备 学习任务告知
组织方法
讲授 小组讨论
教学目标与要求
新知识点、工作任务分 配,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任 务 驱 动
3.5、教学单元设计
教学设计
主要教学 方法
主要实施步骤 主要实施内容
资讯准备 学习任务告知
技师 高工
原单位 南京耐特集团 南京第一机床厂
南京绿洲机器厂
772厂 南京第一机床厂
承担任务 课程教学 课程教学 课程教学 课程教学 课程教学 课程教学
实训 课程顾问
3.4、课程考核
考核方式 成果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评价层面 文明生产
工艺设计 程序编制与
仿真加工 个人能力
基本素养
分数 6 27 27 15 25
1.1、设置依据
1.工作任务分析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数控机床操作员 数控工艺员 数控编程员
1.1、设置依据
1.工作任务分析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数控机床操作员 数控工艺员 数控编程员
1.1、设置依据
1.工作任务分析
数控岗位工作任务能力分解
数控机床操作员 数控工艺员 数控编程员
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制订能力
理论知识
分析零件图纸 编制规范的工艺文件 数控编程方法和步骤 数控车削、铣削特点 编制不同特点零件程序
源于企业的岗位
数控机床操作 、编程员、工 艺员等岗位
操作技能
机床的合理选择 工艺分析
指令的正确使用 模拟仿真 加工验证
依据高等职业人才培养要求
2.2、教学内容的选取
2.2、教学内容的选取
教学载体选定
情境2: 套类零件的工艺及程序编制
6
情境3: 回转体类零件的工艺及程序编制
8
情境4: 轮廓类零件的工艺及程序编制
12
情境5: 型腔类零件的工艺及程序编制
8
情境6: 车铣复合零件的工艺及程序编制
12
合计
72
任务由单一到综合 难度由简单到复杂
2.2、教学内容的选取
学习重点
数控车床和铣床加工工艺分析;制订工 艺;数控编程; 机床模拟操作
数控加工程序编制能力
1.1、设置依据
1. 工作任务分析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2. 课程体系构建
根据分析形成课程
1.2、课程定位
以培养学生熟练掌握数控车、铣削工艺的编制,以及数 控编程的能力为目标,以企业产品为载体而开发的一门 专业核心课程。
1.2、课程定位
以培养学生熟练掌握数控车、铣削工艺的编制,以及数 控编程的能力为目标,以企业产品为载体而开发的一门 专业核心课程。
方案决策
加工工艺方案 设计




组织方法
2.2、教学内容的选取
教学载体选定
企业产品
教学化处理
课程情境 更改 简化
删除
2.2、教学内容的选取
情境序 号
情境名称及工作任务
学 时
任务1:圆柱轴零件的工艺与 编程、仿真
10
情境1:
轴类零件的工艺及 程序编制
任务2:柱-锥-弧轴零件的工 艺与编程、仿真
6
任务3:高速轴零件的工艺与 编程、加工
10
3.1、学情分析
1 学情分析 2 学法指导
1.具有图样分析能力。 2.具有机械制造基础知识。 3.具备普通车床操作技能; 4.加工经验不足。
3.1、学情分析
1 学情分析 2 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分析课题;
2.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学习意识, 用“为什么这样编制?”、“能否用其 他办法解决?”等问题唤起学生思考的 主动性。
学习难点
数控车、铣加工工艺,刀具选择, 指令和切削参数的合理选用;
2.3、课程教材的选用
教育部高职高一专规划教材
国家精品课程配套教材
《数控机床编程技术》
4
2.3、课程教材的选用

教学参考
数控切削加工课程教材 校内生产实训指导书 数控加工仿真软件使用 指导书
4
三、课程实施
1、学情分析 2、教学方法与手段 3、教学支撑 4、课程考核 5、教学单元设计 6、教学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