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科学(湘科版)】观察蜗牛的反应-3学习任务单
《蜗牛(二)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教科版2001》
《蜗牛(二)》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生物的兴趣和珍爱认识。
2. 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认识。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索欲望。
二、教学内容:1. 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蜗牛的发展发育过程。
3. 蜗牛的食性和运动方式。
4. 蜗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珍爱意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简要介绍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引发学生对蜗牛的兴趣。
2.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蜗牛的观察实验,记录蜗牛的发展发育过程和行为特点。
3. 思考环节:学生讨论蜗牛的食性和运动方式,并设计实验验证。
4. 创造环节:学生团队合作,设计蜗牛的栖息地,提倡环保理念。
5. 总结环节:学生展示实验效果和创意作品,分享对蜗牛的认识和体会。
四、教学评判:1. 实验报告: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包括观察数据、分析结果和结论。
2. 创意作品:学生展示蜗牛栖息地设计作品,评选最佳设计。
3. 参与度:教师根据学生的思考和实践参与度进行评判,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五、教学资源:1. 蜗牛标本和实验器械。
2. 图书、视频和网络资源。
3. 实验报告和作品展示板。
六、教学反思:1. 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认识。
2. 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认识和责任感。
通过《蜗牛(二)》作业设计方案的实施,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特点,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实验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索欲望,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打下良好基础。
希望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积极参与,共同探索蜗牛的奥秘,为环保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蜗牛实验报告
任务1:了解蜗牛。
通过网络、书籍等渠道,了解蜗牛的生活特点及相关知识。
1、写一则关于蜗牛的事例。
例如,蜗牛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它有2500颗牙齿,而且它的每一颗牙齿都非常锋利。
任务2:观察蜗牛。
走进校园、社区、野外观察蜗牛活动规律,并在观察中发现感兴趣的问题。
请写出蜗牛的结构。
任务3:实验探究。
探究蜗牛的感觉,包括视觉、触觉、嗅觉、味觉、听觉。
1、蜗牛有无视觉?提出假设:。
设计实验方案:让蜗牛在灯光下;用书本遮光让蜗牛完全处于阴影中;让蜗牛一半处于阴影中;用手电筒照射蜗牛。
仔细观察各种情况下蜗牛的爬行速度和方向。
数据记录:蜗牛在灯光下爬行速度(快、慢),在阴影中爬行速度(快、慢)。
蜗牛会转向(阴影处、灯光处)爬行。
在手电筒(可以用台灯代替)的强光照射下,蜗牛的爬行速度(快、慢),爬向(阴影处、灯光处)。
检验假设(得出结论):。
2、蜗牛有无触觉?提出假设:。
设计实验方案:用笔头或牙签之类的轻触蜗牛的触角、头、足和壳等部位,观察蜗牛的反应(动作要轻,不要伤及蜗牛) 。
数据记录:触碰触角,触角就(快速缩回、缩回、慢慢缩回、没反应),但触角会很快重新展开。
触碰头部,头部就(快速缩回、缩回、慢慢缩回、没反应),触碰足,足就(快速缩回、缩回、慢慢缩回、没反应)。
触碰壳, 壳就(快速缩回、缩回、慢慢缩回、没反应)。
检验假设(得出结论):。
3、蜗牛有无嗅觉?提出假设:。
设计实验方案:用棉签或纸巾分别蘸取清水和白醋,放在蜗牛前方约3cm 处,观察蜗牛的反应。
有的把蘸取白醋的棉签或纸巾放在蜗牛前方约5cm、4cm、2cm、1cm等位置观察蜗牛的反应(避免不同因素干扰, 每做一次用干布擦净) 。
数据记录:蘸取清水的棉签或纸巾放在蜗牛前方约3cm,蜗牛(继续向前爬行、转换方向爬行)。
蘸取白醋的棉签或纸巾放在蜗牛前方约3cm处,蜗牛的触角,随即又伸展开,并(继续向前爬行、转换方向爬行); 放在5cm 处,触角也缩回,随即伸展开, (继续向前爬行、转换方向爬行)。
湘科版科学二上《观察蜗牛的反应》教学设计5
湘科版科学二上《观察蜗牛的反应》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观察蜗牛的反应》是湘科版科学二上的一个教学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和反应特点。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蜗牛的形态结构、生活环境、食物来源等方面的知识,并通过观察蜗牛在不同环境下的反应,引导学生探究蜗牛的生活习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习过简单的动物知识,对于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反应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蜗牛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对于蜗牛的形态结构、生活环境等方面的知识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
此外,学生对于观察和实验的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指导和训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蜗牛的形态结构、生活环境、食物来源等方面的知识,能够正确观察和描述蜗牛的反应。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蜗牛的形态结构、生活环境、食物来源等方面的知识。
2.难点:观察和描述蜗牛的反应,正确进行实验操作。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问题和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观察法:指导学生正确观察蜗牛的形态结构和反应特点。
3.实验法:指导学生进行蜗牛反应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辅资料。
2.活的蜗牛和相关的观察工具。
3.实验材料和实验工具。
4.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蜗牛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蜗牛的形态特点和生活环境。
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蜗牛的生活习性和反应特点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蜗牛的形态结构、生活环境、食物来源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实物展示和多媒体呈现,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蜗牛的特点。
《观察蜗牛》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观察蜗牛》教学设计《观察蜗牛》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观察蜗牛》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观察蜗牛》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目标:学会合作探究;观察蜗牛的运动,发现蜗牛运动中蕴藏着的奥秘,与同学分享。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合作探究,感受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发现知识的乐趣。
3、科学知识目标:通过观察,知道蜗牛是用身体的哪一部分爬行的,它的身体是怎样前进的,它爬行留下的黏液有什么用处等。
课前准备:1、学生5或6人为一个小组(桌子抽屉里事先放好放大镜、一块玻璃片、一块木板、小刀、钢丝、滑板、树皮)2、学生自带铅笔、直尺等各种文具。
3、用纸盒装若干蜗牛,塑料杯若干只,用报纸盖好。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大家快看屏幕,这些是什么?”老师边展示几组漂亮的蜗牛图片边问。
生:“蜗牛!”“蜗牛!”学生已陶醉在精美的画面中,脱口说道。
师:“仔细想想,你在哪里见到过或捉到过蜗牛?”生:“夏天,下过雨后的墙上,墙角边。
”“路旁的草丛里。
”“草地里。
”“树下。
”“砖缝里。
”……学生已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不断地相互补充着。
师:“这说明蜗牛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生:“阴暗,潮湿的环境里。
”学生顺理成章地归纳出了结论。
师:“那我也想请大家说说就目前你对蜗牛的认识有哪些?”生:“有壳!”“没有骨头,身体软绵绵的,能缩进壳里去,也能从壳里伸出来!”“身上有粘液!”“头上有四条伸出的角,我想大概是它的触角,两条长,两条短!”“没有脚,但它却能爬行!”……看来学生已对蜗牛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师:“真不错,今天啊,老师已经把蜗牛请进了我们的课堂,等一下我们再一起来观察蜗牛,但为了使我们能更大、更清晰地看清蜗牛,我们还得使用一件工具,这是什么?”“放大镜!”“以前用过吗?”“用过的!”学生非常自信的回答着。
湘科版科学二上《观察蜗牛的反应》说课稿3
湘科版科学二上《观察蜗牛的反应》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观察蜗牛的反应》是湘科版科学二上的一个重要实验内容。
本节课通过观察蜗牛的反应,让学生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材以蜗牛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探究动物的应激性反应,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他们对动物充满好奇,喜欢通过观察和操作来学习。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蜗牛的生活习性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关注蜗牛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说出蜗牛的生活习性,了解蜗牛对不同刺激的反应。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养成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说出蜗牛的生活习性,了解蜗牛对不同刺激的反应。
2.教学难点:学生能通过观察和操作,分析蜗牛的反应原因,培养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导入法,激发学生兴趣。
2.利用观察、操作、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3.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
4.采用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蜗牛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关注蜗牛的生活习性。
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蜗牛会对什么刺激做出反应。
2.观察蜗牛(10分钟)学生分组观察蜗牛,记录蜗牛在不同刺激下的反应。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讨论分析(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蜗牛的反应原因,分享观察心得。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蜗牛反应的生物学意义。
4.实验操作(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蜗牛在不同刺激下的反应。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总结提升(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蜗牛的生活习性和反应特点,强调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湘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3单元《蜗牛》教案
整顿纪律
讲解
请3号同学取出一只洁净的棉签,并蘸取磨口瓶中的白糖水,将棉签轻轻放在蜗牛嘴巴下,所有同学观察味蜗牛的反应。(一定要轻)
说明了什么?
师补充说明,将准备好的蜗牛吃过的菜叶展示给全体同学看。
蜗牛有选择的吃东西,说明了什么?
请4号同学在蜗牛上方30厘米处用力击掌三声,所有人观察蜗牛的反应。
细化实验要求
和实验步骤,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不断训练实验的执行力。
在这里提出:要尊重实验结果,用事实说话,引导学生客观认识事实,严谨思维。因为蜗牛的活跃程度不同,验证结果就不尽相同。不能够充分说明蜗牛有味觉。
设计一次小组讨论:让学生相互倾听,分享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
谜语:说它是头牛,不会拉车走, 说它力气小,背着房子跑?P1
2小组得分情况,表扬先进组。
这节课,让我们对蜗牛有了更清楚地认识,你是不是也开始喜欢蜗牛了?下节课我会继续探究可爱的蜗牛P6
下课!!!
回答:蜗牛
学生回答:壳、触角、嘴、脚、眼睛……
学生填空
学生回答:用腹足爬行
学生回答:腹足收缩前进,分泌粘液。
学生语言描述足印及感觉。
小组讨论:粘液对于蜗牛行走所起到的作用。
蜗牛爬行有什么特点?
请1号同学用手摸一下蜗牛走过的地方,有什么感觉。P3
请一位同学描述一下蜗足印形状,足印摸起来什么感觉?
请同学们思考:蜗牛爬行时分泌粘液有什么作用?
小结:粘液的作用
吸盘防止摔下来
润滑减小摩擦力
师导:我们人要靠眼睛看有视觉、鼻子闻有嗅觉、嘴巴尝有味觉,手触摸有触觉,耳朵听有听觉(将五觉卡纸贴于黑板),那么蜗牛呢?蜗牛能不能闻到、摸到、看到呢?能不能感知外界的气味、声音或者其他的刺激呢?
湘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2.2《观察蜗牛的反应》教学设计
湘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2.2《观察蜗牛的反应》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观察蜗牛的反应》是湘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2课《我们周围的生物》中的一个教学内容。
本节课通过观察蜗牛的反应,让学生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蜗牛的基本特征、蜗牛的反应以及如何进行观察等。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身边的生物充满好奇,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但观察方法、观察角度等方面还有待提高。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触过蜗牛,但对蜗牛的认知仅限于表面,如外形、活动速度等,对蜗牛的内部结构和反应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观察,提高观察效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蜗牛的基本特征,掌握观察蜗牛的方法,观察并记录蜗牛的反应。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身边生物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蜗牛的基本特征、观察蜗牛的方法以及蜗牛的反应。
2.难点: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观察,以及如何记录和分析观察结果。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观察。
2.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3.实验教学法:学生进行蜗牛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蜗牛、观察容器、放大镜、记录表格等。
2.学具:学生每人一份观察记录表格、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如“我们身边的生物有哪些?”、“它们有什么特点?”等,然后引出本节课内容:“今天我们要观察一种有趣的生物——蜗牛,你们知道蜗牛有什么特点吗?”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蜗牛,引导学生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如身体形状、颜色、眼睛等,并讲解蜗牛的基本特征。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蜗牛观察实验。
湘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2.2《观察蜗牛的反应》教学设计
湘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2.2《观察蜗牛的反应》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观察蜗牛的反应》是湘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2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蜗牛的反应,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对于生活中的小动物充满好奇,对于蜗牛这种常见的生物,他们可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还没有系统地学习过蜗牛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来了解蜗牛的特点,并通过动手操作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掌握观察蜗牛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自然生物的热爱和好奇心,认识到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蜗牛的生活习性,观察蜗牛的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来分析蜗牛的反应。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蜗牛的行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动手操作法: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实践能力。
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蜗牛:准备一些活的蜗牛,作为观察的对象。
2.观察工具:放大镜、纸、笔等。
3.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观察蜗牛的反应。
例如,教师可以讲述一个关于蜗牛的小故事,或者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蜗牛的特点。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蜗牛的生活习性,展示一些蜗牛的图片,让学生对蜗牛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观察蜗牛,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蜗牛的外形、行动方式等,并记录下来。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观察蜗牛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制》
《观察蜗牛》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课程背景:《观察蜗牛》是一门生物学相关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蜗牛的生活习性、生长发育等方面,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了解蜗牛的科学知识,还能够培养对生命的尊重和爱护之心。
二、课程目标:1. 了解蜗牛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2. 掌握观察蜗牛的方法和技巧;3. 学会设计和进行实验,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4. 培养保护环境、尊重生命的意识。
三、课程内容:1. 蜗牛的基本特征和分类;2. 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生长发育;3. 观察蜗牛的方法和技巧;4. 设计并进行有关蜗牛的实验。
四、作业设计:1. 观察蜗牛的生长过程:要求学生每天观察一只蜗牛的生长情况,记录下蜗牛的活动轨迹、食量、体重等信息,并绘制生长曲线。
2. 设计实验观察蜗牛的行为:学生可以设计实验来观察蜗牛的行为,比如喜欢的食物、避难的方式等,然后记录下观察结果并分析。
3. 制作蜗牛标本:学生可以自行制作蜗牛标本,了解蜗牛的内部结构和特征,培养动手能力。
4. 写一篇观察报告:学生需要根据观察内容和实验结果,撰写一篇关于蜗牛的观察报告,并加入个人观点和感想。
五、评价方式:1. 观察记录和实验设计:根据学生的观察记录和实验设计,评价其观察方法和实验能力。
2. 报告撰写:评价学生的报告撰写能力和对蜗牛的了解程度。
3.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表现。
六、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次《观察蜗牛》的学习,相信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同时也能够增强他们对生命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希望学生们能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发扬科学精神,保护环境,热爱生命。
第二课时一、背景介绍《观察蜗牛》是一部描写蜗牛生活和行为的纪录片,通过镜头展现了蜗牛在自然环境中的种种奇妙之处。
本次作业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深入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
湘科版科学二上《观察蜗牛的反应》说课稿4
湘科版科学二上《观察蜗牛的反应》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二上的《观察蜗牛的反应》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蜗牛的行为和反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同时增进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
教材以蜗牛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蜗牛在不同环境下的反应,引导学生探究动物的行为特点和生存环境的关系。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观察和实验操作技能,对动物的行为和生存环境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蜗牛的行为特点和反应机制不够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观察和思考。
此外,学生可能对实验操作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教师需要在教学中给予鼓励和指导,增强学生的实验操作信心。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蜗牛的行为和反应,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动物行为特点的能力,学会合作交流和分享成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生命的精神,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观察蜗牛的行为和反应,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
2.难点: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观察和实验方法,探究蜗牛行为特点和生存环境的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运用观察、实验、讨论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蜗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蜗牛的行为特点:引导学生观察蜗牛在不同环境下的反应,记录观察结果,分析蜗牛的行为特点。
3.实验操作: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蜗牛在不同刺激下的反应,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湘科版科学二上《观察蜗牛的反应》说课稿6
湘科版科学二上《观察蜗牛的反应》说课稿6一. 教材分析《观察蜗牛的反应》是湘科版科学二上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蜗牛在不同环境下的反应,来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生理特点。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科学知识。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他们对于身边的小动物充满好奇。
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学生对于蜗牛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系统的科学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开展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学习活动,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生理特点,掌握观察蜗牛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学习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身边的小动物,树立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生理特点,掌握观察蜗牛的基本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学习活动,探究蜗牛的反应规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蜗牛标本等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关注蜗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探究蜗牛的生活习性:学生分组观察蜗牛,记录蜗牛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讨论蜗牛的适应能力。
3.观察蜗牛的反应:学生设计实验,观察蜗牛在不同刺激下的反应,分析蜗牛的反应规律。
4.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生理特点,培养学生关爱小动物的意识。
5.拓展延伸:学生分组讨论,探究蜗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蜗牛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
6.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观察和思考的重要性。
湘科版科学二上《观察蜗牛的反应》教学设计3
湘科版科学二上《观察蜗牛的反应》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观察蜗牛的反应》是湘科版科学二上的一个教学内容。
本节课通过观察蜗牛的反应,让学生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生理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蜗牛的基本知识、蜗牛的观察实验和蜗牛的反应。
在教材中,学生可以了解到蜗牛的形态结构、生活环境以及蜗牛对不同刺激的反应。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习了简单的科学实验操作,对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有一定的了解。
但二年级的学生对蜗牛的了解还比较有限,对蜗牛的反应可能会有很强的好奇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生理特点,学会观察和记录蜗牛的反应。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蜗牛的基本知识、蜗牛的观察实验和蜗牛的反应。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蜗牛的反应,以及实验操作的技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和讨论。
2.实验教学法:通过观察蜗牛的反应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实验材料和设备。
2.学生准备:了解简单的科学实验操作,准备记录实验结果的笔记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你们还记得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什么吗?蜗牛有什么特点?”2.呈现(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PPT或实物,介绍蜗牛的基本知识,如蜗牛的形态结构、生活环境等。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蜗牛的图片或实物,了解蜗牛的外观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观察蜗牛的反应实验。
观察蜗牛的反应-湘科2017版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观察蜗牛的反应-湘科2017版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动物的行为和反应的关系。
2.能够观察蜗牛的反应,并为其行为制出结论。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1.观察蜗牛的反应。
2.分析蜗牛的行为,得出结论。
三、教学难点如何观察蜗牛反应,并分析其行为。
四、教学准备1.蜗牛若干。
2.食物铅笔、纸、夹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在课前将教室桌椅稍稍移动后,将蜗牛放到桌子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蜗牛的发生的变化,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于观察能力的兴趣。
2. 观察蜗牛反应1.学生拿着铅笔、纸、夹子等物,自由观察蜗牛的行为。
2.让学生思考蜗牛会发生什么反应,并以此为基础制定行动计划。
3.让学生进行行动计划,并观察蜗牛的反应链。
3. 分析蜗牛的行为1.通过学生观察蜗牛的反应链,让学生总结蜗牛的行为模式。
2.让学生对蜗牛的行为作出相应的结论,如:蜗牛对食物的反应和对太阳光的反应。
4. 总结1.让学生把之前观察到的蜗牛的行为总结成一张图片。
2.让学生分享其中的有趣发现。
3.教师可以逐一点评学生的总结图片和发现。
六、教学评估1.学生是否能通过观察和分析来得出蜗牛的行为模式和特点。
2.学生是否能学会使用观察的数据作出推理,并提出相应结论。
七、教学反思此次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观察蜗牛的行为以及分析其行为模式,让学生学会使用观察的数据作出推理。
同时,该教案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锻炼学生动手能力,提升观察能力”的指导方针,将观察融入科学实验中,达到了更贴近生活的教学效果。
观察蜗牛的反应_课程设计
第二单元动物的反应第二课观察蜗牛的反应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蜗牛的身体主要由头、腹足和外壳构成,头部有长短不同的2对触角,长触角的顶端长有眼。
蜗牛对不同气味有嗅觉反应。
蜗牛对声音变化无明显反应。
初步了解蜗牛的生活环境,初步了解蜗牛喜欢吃的食物。
2.科学探究通过观察蜗牛,初步形成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教师的辅导下,初步学习利用对比的思路设计实验的能力;发展观察、比较、描述能力。
3.科学态度、STSE对观察小动物充满兴趣,认真细致、乐于记录;乐于将发现的动物反应主动与他人分享;乐于饲养小动物。
二、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蜗牛,棉棒2支,小玻璃瓶2个,分别装少量白醋和糖水;透明长尺子、棉线绳、木头铅笔;放大镜。
学生准备材料:课前寻找并饲养的蜗牛。
教师准备材料:蜗牛身体组成部分的PPT;饲养蜗牛塑料盒(内放湿沙子、菜叶、黄瓜,放养多只蜗牛)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歌曲导入师:上课前老师给大家放段音乐,我们大家一起唱一唱。
《蜗牛与黄鹂鸟》我们知道了这节课我们要认识的动物是___生:蜗牛。
师:没错。
这节课,我们将观察蜗牛的身体特征和蜗牛的反应,大家在哪里找到的蜗牛?它们生活在什么地方?生:在草丛中生:墙壁上生:大树上生:在潮湿的地方都能抓到蜗牛,我就抓到了很多。
师:大家说的都对,蜗牛就是生活在潮湿的地方,花园里,潮湿的墙壁上,草丛中等。
(二)新课学习1.认识蜗牛(1)出示蜗牛。
(2)从整体到局部、按照一定顺序观察蜗牛的外形。
(3)组内交流之后再全班交流。
(4)画一画:把蜗牛的样子画下来,并标注出蜗牛的身体外形结构及感官。
总结:蜗牛身体分为三部分,头,腹足,壳,头上有四只触角和嘴,触角分为长和短触角,长触角是眼睛观察周围环境,短的触角为了更好的探索前方路面和食物。
2.探究蜗牛对气味的反应(1)明确问题:蜗牛到底有没有鼻子,会不会闻味道?(2)讨论:面对不同气味的食物,怎样让蜗牛在看不见的前提下观察它的行为?(引导学生可迁移上一课的方法:将不同气味的食物放在黑色袋子中,观察蜗牛的反应。
湘科版科学二上《观察蜗牛的反应》教学设计6
湘科版科学二上《观察蜗牛的反应》教学设计6一. 教材分析《观察蜗牛的反应》是湘科版科学二上的一个教学内容。
通过观察蜗牛的反应,让学生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生理特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科学素养。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蜗牛的基本特征、蜗牛的反应机制以及蜗牛的观察方法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习了简单的生物学知识,对于观察和描述动物的行为有一定的基础。
但二年级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还在发展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激发。
此外,学生对蜗牛的了解有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蜗牛有更深入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蜗牛的基本特征、反应机制,学会观察蜗牛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记录、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蜗牛的基本特征、反应机制,观察蜗牛的方法。
2.难点:蜗牛反应机制的理解,观察方法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法: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分析现象的能力。
3.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蜗牛标本或活体蜗牛。
2.观察记录表。
3.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蜗牛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蜗牛的外形特点。
提问:“你们知道蜗牛有什么特点吗?”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介绍蜗牛的基本特征、反应机制,展示蜗牛标本或活体蜗牛。
让学生观察蜗牛的外观,描述蜗牛的反应。
3.操练(10分钟)分发观察记录表,让学生在课堂上观察蜗牛的反应,并记录下来。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成果,让大家共同讨论蜗牛的反应机制。
教师点评学生的观察和描述,引导学生总结观察蜗牛的方法。
5.拓展(5分钟)让学生思考:蜗牛的反应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如何保护蜗牛?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关注生态环境。
《观察蜗牛的反应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湘科版》
《观察蜗牛的反应》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生长环境;2.培养观察和实验的能力;3.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4.培养学生的爱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蜗牛的种类及生活习性;2.蜗牛的生长环境及适应能力;3.蜗牛的觅食行为;4.利用实验方式观察蜗牛的反应。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和觅食行为;难点:观察蜗牛的反应并进行科学分析。
四、教学准备:1.准备好生长环境适合蜗牛生活的容器;2.准备蜗牛及蜗牛食物;3.准备摄像设备及实验记录表格。
五、教学过程:1.导入:让学生观看关于蜗牛的生活习性及觅食行为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蜗牛的特点;2.实验设计:让学生在小组中设计观察蜗牛反应的实验,包括觅食实验、温度实验等;3.实施实验: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过程及结果;4.数据分析: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发现蜗牛的反应规律;5.讨论总结: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讨论和总结,并向同学展示实验过程和结果;6.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撰写观察蜗牛反应的实验报告,归纳实验结果及结论。
六、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和记录;2.听取学生的实验结果和结论;3.评定学生的实验报告内容和质量。
七、拓展延伸:1.邀请专业人士讲解蜗牛的生物习性;2.组织户外考察活动,观察野外蜗牛的生活状态;3.设计更多与蜗牛相关的实验,拓展学生的科学视野。
通过本次《观察蜗牛的反应》作业设计方案,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培养其科学研究和实验能力,同时增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愿学生通过这次实验,感受自然之美,探索科学之奥秘。
第二课时一、教学背景分析在生物学教学中,蜗牛是一个常见的研究对象,其简单的生理结构和行为特点使得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蜗牛的反应来了解其生活习性和生理特征。
本作业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蜗牛的生理机制。
二、教学目标1.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生理特点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3.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和理解三、教学内容及步骤1. 教师介绍蜗牛的基本知识,包括蜗牛的生活习性、生理特点等内容。
《观察蜗牛的反应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湘科版》
《观察蜗牛的反应》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背景分析蜗牛是一种常见的软体动物,它们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是许多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
通过观察蜗牛的反应,可以了解它们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生存状态,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观察能力有很好的培养作用。
二、教学目标1.了解蜗牛的基本生物学知识,包括结构特征、生活习性等。
2.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
三、教学内容1.蜗牛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3.观察蜗牛的反应,包括对刺激物的反应、挪动速度等。
四、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介绍蜗牛的基本知识1.通过图片和视频介绍蜗牛的外部结构和内部器官。
2.讲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3.安置作业:要求学生准备好观察蜗牛的材料和工具。
第二课时:观察蜗牛的反应1.学生观察蜗牛对不同刺激物的反应,如光线、声音等。
2.记录观察结果,包括蜗牛的行为、速度等。
3.讨论观察结果,分析蜗牛的适应能力和生存状态。
第三课时:总结和展示1.学生总结观察结果,撰写观察报告。
2.展示观察过程和结果,让同砚们互相交流和讨论。
3.评选最佳观察报告,并给予奖励。
五、评判方式1.观察报告:内容全面、观察数据准确。
2.参与讨论:积极发言,能够提出有价值的见解。
3.观察过程:认真卖力,有条不紊。
六、拓展延伸1.组织实地考察,到自然环境中观察蜗牛的生活状态。
2.开展蜗牛饲养实验,了解蜗牛的发展发育过程。
3.与其他班级或学校开展蜗牛观察比赛,增加学生的竞争和合作认识。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们不仅了解了蜗牛的基本知识,还培养了观察和分析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生物实验和观察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青岛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第14课《观察蜗牛》学习任务单
青岛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第14课《观察蜗牛》
学习任务单
一、学习指南:
1.课程名称:
青岛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第14课《观察蜗牛》
2.达成目标:
(1)知道蜗牛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
(2)知道蜗牛可以通过嗅觉、味觉、视觉等感知食物和周围的环境。
(3)能逐渐养成耐心观察和记录的习惯。
(4)懂得要珍爱生命,爱护动物。
3. 学习准备
(1)蜗牛、菜叶、树枝、白醋、豆浆、蜂蜜、盘子、盒子、滴管、手电筒
(2)手绘课上观察记录单
二、个人学习任务: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能根据寻找蜗牛的地点以及教师出示的有关蜗牛生活环境的图片,总结出蜗牛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温暖的环境。
2.通过学习,知道蜗牛可以通过嗅觉、味觉、视觉等来感知食物和周围的环境。
3.通过学习能够懂得,爱护动物,珍爱生命。
三、课后拓展
在课余时间继续饲养蜗牛,观察它的生活状态,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查蜗牛喜欢生活的环境。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认识蜗牛的身体结构
【学习任务二】
研究蜗牛有没有听觉,能否对声音做出反应。
研究蜗牛有没有嗅觉,能否对气味做出反应。
1.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科学
年级
二年级
学期
第一学期
课题
观察蜗牛的反应
教科书
书名: 《科学》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年6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蜗牛的样子,了解蜗牛的身体构成。
(2)研究蜗牛是否能听到声音,发现蜗牛对声音无明显反应。
(3)合观察对蜗牛嗅觉器官在哪里做进一步的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