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教案一等奖

合集下载

《蝉》的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蝉》的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蝉》的教案一、教案简介:本教案以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为背景,针对中学高年级学生设计。

通过学生对名著《蝉》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蝉》,使学生了解作者写作意图,探讨人生哲理;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细致观察、深入思考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准确理解文学语言,欣赏作品的艺术之美;4.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写作实践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三、教学内容:1. 文学作品《蝉》的阅读;2. 《蝉》中的人物形象及其作用;3. 《蝉》的主题与人生哲理;4. 文学语言的鉴赏与运用;5. 通过写作表达对《蝉》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蝉》的背景和作者简介,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2. 阅读与理解:(1)第一轮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蝉》,初步了解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

(2)第二轮阅读:教师以段落为单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解剖作者的叙事技巧和感情表达。

例如,针对某一段落,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 这段文字描写了哪些事物和景象?- 作者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这段文字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你从这段文字中读出了什么含义?3. 人物形象与作用:让学生就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展开讨论,思考作者通过这些形象传递了怎样的信息和意义。

4. 主题与人生哲理: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蝉》的主题,并思考其中的人生哲理。

例如,可以提出以下问题:- 故事中有哪些主题?- 作者通过哪些手法表达了这些主题?- 你认为作者想要传达什么样的人生哲理?5. 文学语言的鉴赏与运用: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和欣赏《蝉》中的文学语言,包括修辞手法、比喻、意象等。

并课后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能够使用所学的文学语言写出几句自己的文字。

6. 写作实践:让学生就自己对《蝉》的理解和感受进行写作表达,可以是感想、评论或者文字鉴赏等形式。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讨论、阅读理解题和写作作业等方式,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进行评价。

蝉法布尔教学设计一等奖

蝉法布尔教学设计一等奖

《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蝉的特点及蝉的习性,积累文中的生字词。

2.学习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方法,品味文中准确生动的语言,体会文章科学性与文学性兼顾的特点。

3.理解作者对昆虫的感情,感受文中蕴含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热爱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梳理蝉的生长过程,了解蝉的生活习性。

(2)品味文章生动准确的语言,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技巧。

2.教学难点:(1)体会文章蕴含的科学精神,理解作者对蝉的情感。

(2)学习文章将科学性与文学性相结合的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展示蝉的图片或播放蝉的鸣叫声,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昆虫吗?(明确:蝉)2.讲述:蝉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昆虫,它的叫声清脆悦耳。

今天,我们将跟随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脚步,一起去探寻蝉的世界。

二、作者及作品简介1.介绍作者法布尔:法布尔(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文学家。

他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著有《昆虫记》这部被誉为“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的巨著。

2.简要介绍《昆虫记》:《昆虫记》又叫《昆虫物语》,是一部十大卷的巨著,不仅是文学巨著,也是科学百科。

在书中,作者以人性观虫性,将专业知识与人生感悟融于一体。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展示生字词:金蜣、涂墁、臃肿、罅隙、纳、轧扁、孵化、鳍、跳蚤、车辙、黏土、扒掘、喧嚣、钹、寻觅。

请学生朗读,教师纠正读音。

按每行4个词语进行讲解:金蜣、纳、孵化、寻觅:这些词语与蝉的生长过程或生活习性有关,金蜣和纳是蝉的天敌或食物,孵化是蝉的生长阶段,寻觅体现了蝉的活动。

涂墁、罅隙、车辙、黏土:这些词语描述了蝉的生活环境,涂墁和车辙可能与蝉的栖息地有关,罅隙和黏土是蝉可能出现的地方。

臃肿、轧扁、鳍、跳蚤:臃肿形容蝉的外形,轧扁和跳蚤可能与蝉面临的危险有关,鳍是蝉身体的一部分。

蝉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设计设计

蝉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设计设计

蝉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设计设计蝉教案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能联系课文的语言环境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意思。

3、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体会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明白不能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课前准备:写有词语的黑板,光盘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求: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清课文脉络。

一、导入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寓言故事,板书:寓言故事2、请大家回忆一下,什么是语言故事?(通过一个小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3、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寓言故事?滥竽充数掩耳盗铃自相矛盾揠苗助长4、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寓言故事,题目是螳螂捕蝉齐读课题。

二、自学课文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自学课文,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三、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词语,读,正音劝阻瞄准毫不介意螳螂捕蝉隐伏念头不堪设想乘虚而入。

侍奉固执恍然大悟自由自在诸侯得奖。

2、理解词语意思诸侯:古代帝王统辖下的列国君主的统称。

毫不介意:一点也不把不愉快的事记在心里。

不堪设想: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指会向很坏、很危险的方向发展。

祸患:祸事;灾难。

四、理清课文脉络1、再读课文,按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写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固执得不听劝阻。

第二段(2—11):写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讲述“螳螂捕蝉”,巧妙地劝说吴王。

第三段(12):写吴王终于明白过来了。

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五、学习课文第一段1、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想:你读明白了什么?2、交流:(1)故事的起因是什么?(2)大臣们的意见正确、考虑周到。

(3)吴王主观、专横。

(说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3、指导读4、齐读六、作业1、描红2、家作:抄词、默词、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要求: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一、听写几组词语1、师:这节课先请同学们听写几组词语,老师一组一组地念,同学们仔细听,记住了再写下来,边写边想这几组词有什么联系?蝉悠闲自由自在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少年拿着弹弓瞄准正隐伏着祸患2、出示词语,自己批改,全对的打“A”,错的在旁边订正,统计对错。

蝉的教学设计一等奖6篇

蝉的教学设计一等奖6篇

第1篇蝉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1、学会10个生字,认识6个字。

注意多音字“壳、哗、调”的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蝉脱壳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弄清课文是如何将内容表达具体的,学会表达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蝉》中天才乐师沉浸在自我陶醉中不停的演奏场景。

教学重点:理解重点句子,学习怎样把课文写具体。

教学难点:学习语言,品味语言。

让学生自己读书,抓住关键词句理解。

教具安排:生字卡片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言激趣:一肚子没学问,开口闭口知道,瞧瞧这小家伙,实在真是骄傲。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小动物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蝉的一篇课文。

二、初读自读课文。

想想课文写了些什么,并边读边圈生字,读完课文后把所圈生字反复多读几遍直到熟练。

把生字送回课文再读课文,想想读完课文后,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可提出来。

三、精读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2、生交流:(这一部分主要写了蝉是我的邻居,一到夏天,我家屋外就成了蝉的天下。

)3、那么蝉还有些怎样的特点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学习生字1、本课有三个多音字,壳,哗,调。

注意字音。

“蝉、弱、震”是翘舌音,操是平舌音,腾是后鼻音。

教学时,重点指导学生读准这些字音。

2、指导学生书写生字,不要平均使用力量,可采取归类学习。

3、全班交流。

4、重点指导生字书写:叠腾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具体学习蝉的特点,知道蝉是如何脱壳的,了解雄蝉喜欢唱歌的特点。

2、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蝉脱壳的过程。

理解重点句子,学习怎样把课文写具体。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生字。

抽读生字卡片。

2、上节课同学们了解了我家屋外成了蝉的天下,那么蝉又是如何脱壳,雄蝉喜爱演奏、蝉的视觉,听觉分别有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二、精读课文2-4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2-4自然段。

边读边思考;蝉是怎样脱壳的?勾画重点词句,特别是动作的词语。

七年级蝉的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七年级蝉的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七年级蝉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蝉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 能够观察和描述蝉的形态特征。

3. 理解蝉的生命周期并能够描绘蝉的变态过程。

4. 通过实地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学习蝉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 理解蝉的生命周期和变态过程。

三、教学内容1. 蝉的基本特征介绍。

2. 蝉的生活习性和栖息环境。

3. 蝉的生命周期和变态过程。

4. 实地观察和实验:观察蝉的形态特征和行为习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介绍蝉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和生命周期。

2. 实地观察:组织学生到户外进行蝉的观察,让学生亲自观察蝉的形态特征和行为习性。

3. 实验探究: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来了解蝉的生活特点。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配备有关蝉的知识和图片的教科书或资料。

2. 实验器材:显微镜、放大镜、本生蝉、叶子、放大镜等。

六、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插入蝉的声音和展示一张蝉的图片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问学生对蝉的了解。

步骤二:讲解蝉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1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或教材讲解蝉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例如蝉的外形、翅膀、声音、栖息环境等。

步骤三:介绍蝉的生命周期和变态过程(10分钟)教师利用图片或动画等方式展示蝉的生命周期和变态过程,包括蝉的卵、蛹、成虫等阶段,并解释每个阶段的特征和变化。

步骤四:实地观察和实验(3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到室外或校园进行蝉的观察,让学生亲自观察蝉的形态特征和行为习性,并填写观察记录表。

步骤五:总结与讨论(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所观察到的蝉的特征和习性,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并进行讨论。

步骤六:拓展活动(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蝉的生态环境和生存方式,鼓励学生参与保护蝉和生物多样性的行动。

七、教学评价1. 观察能力评价:学生通过实地观察和填写观察记录表来评价学生对蝉的形态特征和行为习性的观察能力。

部编三下语文《蝉》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

部编三下语文《蝉》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

部编三下语文《蝉》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应该能够:- 理解并背诵《蝉》这首儿歌;- 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并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 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课本:部编三下语文,第三单元《蝉》;-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 PowerPoint演示文稿:包括包括歌曲的歌词和图片等;- 打印好的课堂活动材料:学生填写的歌词、讨论问题及相关练;- 讲台上要摆放好的教学道具:代表蝉的塑料模型、蝉的铃铛等。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蝉》这首歌,并让学生跟唱;- 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为什么要研究这首歌?这首歌有什么特别之处?步骤二:欣赏与理解(15分钟)- 展示PowerPoint演示文稿,讲解歌词的背景、意义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和探讨:蝉为什么选择爬树?它在歌唱时表达了什么?- 分组进行讨论,并汇报出每个小组的观点。

步骤三:表演与朗读(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小节进行表演;- 每个小组表演完毕后,其他学生用评价卡进行点评;- 关注学生的朗读技巧和情感表达。

步骤四:拓展活动(10分钟)- 分发打印好的课堂活动材料,让学生完成填空和思考问题等活动;-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答案。

步骤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 整理学生的回答,评价学生的研究表现;- 引导学生思考:通过研究《蝉》,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还需要提高哪方面的能力?教学评价- 学生朗读和表演的情感表达是否精准、生动;- 学生在讨论和填写活动材料时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对《蝉》的理解是否准确,是否能表达自己独立的观点。

参考资料- 部编三下语文教材《蝉》- PowerPoint演示文稿- 打印好的课堂活动材料。

第21课《蝉》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

第21课《蝉》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

第21课《蝉》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蝉》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文意,理清课文脉络结构,了解蝉的特点习性。

2.了解科学小品文的文体特征,感受作者浓浓的情感。

3.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的习惯,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1. 认读词语,领会文意,理清脉络结构。

2.了解蝉的习性和特点,提升概括和筛选相关语段的能力。

难点:理清文章脉络,学习细节描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蝉的图片,询问学生是否认识或者见过这种昆虫,说说对它的名字、生活习性的了解和认识。

世界著名昆虫学家,法国人法布尔就曾在他的著作《昆虫记》中具体详细地介绍了蝉这种昆虫。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法布尔的《蝉》,去看看蝉具有怎样的习性和特点。

二、整体感知1.了解作者。

法布尔,1823年12月22日,生于法国南部一户农民家中,童年时代就迷上了户外大自然中的花草虫鸟,在不足19岁时就立志研究昆虫,后来靠自学获得了自然科学硕士、博士学位。

1880年他用积攒的一小笔钱,在乡间小镇塞里尼昂附近购得一处坐落在生荒地上的老旧民宅,进一步研究活虫子的计划即将变成现实。

他精神舒畅,用当地普罗斯旺语给这处居所取了个风趣的雅号——荒石园。

年复一年,他守着心爱的荒石园,开足生命的马力,不知疲倦地从事独具特色的昆虫学研究,把劳动成果写进一卷又一卷的《昆虫记》。

他就是这样,孤独、欢欣、清苦、平静地度过了35年余生.1910年法布尔在《昆虫记》的出版序言中说:“非常遗憾,如今我被迫中断了这些研究。

要知道从事这些研究是我一生得到的惟一仅有的安慰。

阅尽大千世界,自知虫类是其最多姿多彩者中之一群。

即使能让我再获得些许气力,甚至有可能再获得几次长寿人生,我也做不到彻底认清虫类的益趣。

"1915年11月的一天,这位以昆虫为琴拨响人类命运颤音的巨人逝世。

2. 掌握字词储藏室(chǔ) 金蜣(qiāng) 窠(kē) 隧道(suì) 黏(ni án) 穴道(xué)涂墁(màn) 抵御(yù) 纤弱(xiān) 臃肿(yōng zhǒng) 罅隙(xià)徘徊(pái huái) 翻转(zhuǎn) 壳(qiào) 纳(ruì) 无动于衷(zhōng) 孵化(fū) 鳍状物(qí) 轧碎(yà) 跳蚤(zao) 黏土(nian) 喧嚣(xiāo) 伫(zhù) 伫立伫候贮(zhù) 贮藏贮存储(chǔ) 储存储藏储蓄储备卸(xiè) 卸货卸载御(yù) 抵御防御纤(xiān) 纤维纤细纤弱纤长纤(qiàn) 纤夫纤绳3.朗读课文,开展小组合作,画出能够表现蝉生命历程的示意图。

七年级蝉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七年级蝉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七年级蝉教案第一节:了解蝉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蝉的基本知识,包括种类、生活习性和特征等。

教学步骤:1. 引入: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一张蝉的图片,并问学生是否见过这种昆虫,然后引出本节课的话题。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他们对蝉的印象和了解,翻阅课本或互联网查找蝉的相关信息。

然后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调查结果。

3. 教师介绍蝉的种类和生活习性:在学生了解基本情况后,教师向学生介绍蝉的种类和生活习性,比如蝉的种类有很多种,常见的有蝉蜕、蝉蛹和成虫。

蝉的生活习性是在夏天活动较多,并且会进行大规模的合唱。

4. 讨论和交流:教师和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阐述他们对蝉的了解和认知。

学生可以提问,并回答其他同学的问题。

教师会适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理解,引导他们正确理解。

5.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重点强调了解蝉的重要性和蝉的特征。

第二节:观察蝉的生命周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观察、记录并理解蝉的生命周期。

教学步骤:1. 引入:教师可以再次向学生展示蝉的图片,提醒他们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引出本节课要进行观察蝉的生命周期。

2. 观察蝉的生命周期:教师准备好一些蝉蜕、蝉蛹和成虫,并放在活动区域供学生观察。

学生可以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蝉的不同阶段,并记录下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3. 学生交流和总结: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现象,教师适时地指导学生总结蝉的生命周期,并和学生讨论蝉为什么经历生命周期。

4. 分组展示: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类整理,并选择代表向全班进行展示。

展示的过程中,全班同学可以提问或补充。

5. 结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鼓励学生进行更多关于蝉的观察和学习。

通过以上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蝉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对蝉的生命周期有了实际观察和记录的经验。

这样的教学方法将帮助学生培养观察力和对生命的尊重,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探索兴趣,促使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1课《蝉》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1课《蝉》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1课《蝉》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蝉》教学设计作者:法布尔《蝉》选自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昆虫的故事》,但是法布尔先生的这篇说明文不同于一般的说明文,这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本文以浓厚的文学笔调,既生动又科学准确地介绍了蝉的生活习性和成长规律,集科学知识和趣味美学于一体,使读者在文学欣赏中获得科学知识,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部编教材的自读课是一个重要的创新点,主要目的是以自读课文为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现学生的自我阅读能力的提升。

在教学设计中,我针对本课特点,采用了余映潮老师的“板块式"教学思路,由文艺性说明文的文体知识入手,抓住其“科学说明”和“文学表达"两大特点,确定出教学的“主话题”,再结合法布尔的人文精神,进而设计出教学的三个板块,即感知内容、品味语言、探究人文,形成层次序列清晰的梯度结构,分别在科学说明、文学表达、人文精神三方面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学习文本,自读自得。

通过巧妙设计课堂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不仅让学生习得相关方法,更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享受审美乐趣,受到情感熏陶。

部编教材的阅读教学,非常重视学生阅读能力与阅读兴趣的培养,构建的是一个从“教读课文"到“自读课文”再到“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

在教学设计中,为了推动学生进入更广阔的阅读世界,我采用了“小步轻迈"的方法。

在“感知内容”部分,引导学生结合旁批和阅读提示,让学生把教读中获得的阅读经验运用到自读课中,进一步强化阅读方法,使之沉淀为自主阅读的能力,为学生自主阅读《昆虫记》奠定方法基础。

在“品味语言"部分,引导学生多角度品味语言,使《昆虫记》语言的生动形象性深入人心,同时激发学生对蝉的喜爱之情,进而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尊重热爱和对自然万物的热爱之情,为学生自主阅读《昆虫记》奠定情感基础。

在“人文探究”时,通过引导学生体会法布尔的人文精神,引起学生对法布尔的敬意,在情感熏陶的同时,激发学生阅读其作品的兴趣。

第21课《蝉》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1课《蝉》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1课《蝉》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理清说明思路,概括课文内容;品味语言,体会科学小品的趣味性;学习作者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关于成语“金蝉脱壳":金蝉:金黄色的知了;壳:坚硬的外皮。

新生蝉飞走后;金壳依然在枝头摇曳,不站近看,不知道新蝉已经飞走,这就是金蝉脱壳。

金蝉脱壳:用来指人,比喻在危急关头,设法从某种境地脱身。

脱身时,留下种种伪装,制造没走的假象,其实,人早已走了,因为有伪装和假象,他人还以为没有走。

这实际是一种分身计,一种逃遁计。

(二)自学积累1.作者简介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作家。

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

2.重点字词:金蜣(qiāng) 窠(kē) 隧道(suì) 涂墁(màn) 抵御(yù) 纤(xiān)轧碎(yà) 鳍(qí) 喧嚣(xiāo) 罅隙(xià) 跳蚤(z ǎo) 蚋(ruì)臃肿:肌肉肿胀或者物体粗大笨重。

___抵御:全力抵抗入侵之敌。

无动于衷:指心里一点也没有触动,一点也不动心。

开合自如:打开闭合不受拘束,形容按照自己的意愿办事。

3.科学小品:科学小品又名知识小品,是一种用小品文的笔调介绍某一方面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体。

它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是说明文的一种。

科学小品的特点:具有科学性和趣味性。

(三)课文分析1、法布尔从“蝉的地穴"和“蝉的卵”两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有关蝉的知识。

具体告诉我们哪些科学真相:第一部分:蝉的地穴(方法指导:找到相应段落,抓关键句或者关键词)A、蝉是从哪里来的?第2段第3句:从地面圆孔里爬出来小圆孔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是怎样的?外部形态:(第3段第1句)约一英寸口径,周围一点土也没有,孔口与地面相平。

内部结构:(第4段第1句)深十五六英寸,下面宽大,底部完全关闭起来。

蝉做隧道的时候,泥土都搬到哪里去了?第7段第2句:掘土的时候,将汁液喷洒在泥土上,使泥土变成泥浆,用身体把它挤进干土的缝隙里。

《蝉》省级优秀教案4篇

《蝉》省级优秀教案4篇

《蝉》教案1教学目标:1、情意目标: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懂得劝说别人应讲究方式方法。

2、认知目标: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明白吴王打消攻打楚国念头的原因。

3、能力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会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表现课文内容、表达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螳螂捕蝉这个故事内容,并领会故事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体会,了解吴王为什么会听了少年的话,同时体会少年的计谋巧妙在哪里。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二、学习课文1、初步感知,复述故事。

①少年讲了件有意思的什么事呢?请大家先读一读课文9—11小节,再想一想能不能也讲一讲这个故事。

②指名讲这一故事。

2、理清关系,领悟道理。

①少年通过这一挺有意思的事,要告诉吴王什么道理呢?请在文中找出直接说明的一句话。

②(出示“蝉、螳螂、黄雀……祸患呢!”)指名读。

围绕这句话,有什么问题要提?③它们“眼前的利益”分别是什么?“隐伏着的祸患”又分别是什么呢?先结合课文,根据表格提示自学,再分小小组交流讨论。

眼前的利益隐伏的祸患蝉螳螂黄雀④指名交流(边说边操作演示多媒体)。

⑤“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完全没有顾到自己身后隐伏的祸患,他们可真大意啊!人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那么作为旁观者的你们,你想对它们说些什么?〔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入手,对课文进行重组,直接切入第一个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对话,理清了蝉、螳螂、黄雀和少年之间的关系,为下面的'学习做了铺垫。

利用表格辅助课堂教学,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理清关系,掌握重点。

而以旁观者的角度来对它们进行忠告,则从另一个角度加深了学生对“不能为了眼前利益,而忽视了身后隐伏的祸患”这个道理的认识。

〕⑥练读“蝉、螳螂……祸患呢!”⑦吴王明白了少年要告诉他的道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理解:“恍然大悟”;练读吴王说的话)⑧你能说说吴王明白了什么吗?(重点抓住“乘虚而入”“不堪设想”两个词)⑨这样看来大臣们一开始对吴王的劝告并没有错啊,那吴王为什么不听大臣们的劝告,却听了少年的话了呢?请大家默读课文想一想,你可以在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地方做上记号,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简单地写在旁边。

《蝉》教学设计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蝉》教学设计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蝉》教学设计引言:《蝉》是由石默创作的一首经典的中国古诗,描述了蝉的生活和鸟儿的互动。

通过教授《蝉》,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命的情感,同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本教学设计将为教师提供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和资源,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2. 学生能够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诗歌;3. 学生能够通过欣赏和表演体验诗歌的美。

教学准备:1. 课本或教材上的《蝉》古诗;2. 石默的其他作品或其他与自然相关的诗歌作品。

教学步骤:第一步:诗歌鉴赏(10分钟)1. 为学生展示《蝉》的诗歌内容,并提醒学生不需要深究每个字词的解释,重点理解整首诗的主题和情感表达;2. 向学生提问,激发对诗歌的兴趣:-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诗中的蝉和鸟儿是怎么互动的?- 你觉得这首诗有什么情感表达?第二步:朗读与模仿(20分钟)1. 教师示范正确的朗读方式,包括语音、语调和情感的表达;2. 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进行朗读,并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表达;3. 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轮流朗读和模仿。

第三步:情感体验(15分钟)1. 介绍其他石默的作品或与自然相关的诗歌;2. 要求学生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朗读和表演;3. 鼓励学生通过诗歌的表演来体验其中的情感。

第四步:诗歌创作(2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内心对自然的感受和情感;2. 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创作一首以自然为主题的诗歌;3. 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融入到诗歌中。

第五步:展示与分享(15分钟)1. 邀请学生将自己创作的诗歌进行朗诵和表演;2. 学生之间互相欣赏和分享自己的创作;3. 老师鼓励学生互相赞美和提出建议,共同进步。

第六步: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堂课的内容,并总结课堂学到的知识和体验;2. 学生可以回答以下问题:- 你对《蝉》这首诗的理解有什么变化?- 通过模仿、朗读和表演,你有什么收获?- 创作自己的诗歌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结语:通过本教学设计,学生能够通过欣赏、朗读和创作进一步理解和感受诗歌的美。

初二《蝉》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初二《蝉》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初二《蝉》教学设计篇6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了解关于蝉的知识。

3、知道作者通过哪些方法知道蝉的知识?4、默读课文,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了解关于蝉的知识。

2、知道作者通过哪些方法知道蝉的知识。

课时划分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教具准备1、搜集蝉的资料和图片。

2、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介绍蝉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读题目。

2、学生展示搜集到的图片和资料,并说明从哪里通过什么方式得到的。

3、导入新课:你们找到的资料可真多。

今天,我们就来读读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知道蝉的知识的。

二、提纲导入,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下面的要求,先在小组内学习课文。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

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说说你从课文中知道了哪些关于蝉的知识。

三、检查生字新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检查生字新词。

(1)教师出示本课的生字新词,指名读一读,教师强调。

(2)教师再出示本课的生字词语,学生读一读,读中巩固生字的认读和书写。

2、大家一起朗读课文,在读中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

3、指名分段读课文,说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4、说说哪几个自然段合起来介绍关于蝉的哪些知识。

第一段(第1至3自然段)写作者小时候通过捉蝉,了解蝉的叫声响亮的原因。

第二段(第4至6自然段)写作者通过捉蝉的游戏知道蝉的幼虫是什么样子。

第三段(第7至9自然段)写作者通过读书,知道更多蝉的知识,了解蝉的一生。

第四段(第10段)写作者对蝉的描绘和称赞。

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学生默读课文第1至3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蝉叫声响亮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怎么知道的?2、指名反馈。

(1)“蝉噪林逾静。

鸟鸣山更幽”。

蝉的叫声使树林更加宁静,鸟叫声使山谷更加幽静。

语文《蝉》教案(优秀11篇)

语文《蝉》教案(优秀11篇)

语文《蝉》教案(优秀11篇)《蝉》教案1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了解蝉的外形特征和习性。

2、对蝉有探究兴趣,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蝉的认识。

活动准备1.乐幼教课件-照片:蝉2.乐幼教课件-声音:蝉。

声音活动过程一、导入课件声音演示:听听谁在叫,引起幼儿兴趣。

播放《蝉》的叫声,听一听,是什么叫声?猜猜是谁?二、展开1.课件-照片:引导幼儿观察《蝉》(1)蝉是什么样子的?(黑褐色)(2)蝉的头上有什么?(头上有一对复眼,一对短短的触角,嘴像针是一根空心的管子。

)(3)背上有什么?(背上有两对薄而透明的翅膀。

)(4)身体下面有什么?(身体下面有三对足。

肚子是一节一节的。

)2.师幼讨论,蝉的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雄蝉在夏天发出“知了、知了”的声音,这种声音是蝉的翅膀振动发出的。

)三、结束讨论:蝉生活在哪里?吃什么?(蝉生活在树上,靠吸树枝里的汁生活,所以它危害树木,是害虫。

)语文《蝉》教案2一、激趣解题,明确目标。

1.教师谈话:在生活当中你都会遇到你“最敬佩的一种行为”或“看不惯的一种现象”。

这节课我们就用演讲的方式来畅谈。

2.自由发言:说说什么是“演讲”,怎样才能搞好演讲。

3.师:介绍演讲的特点,讲解演讲的技巧。

4.自主发言,说说你对这种行为和习惯的认识和理解。

二、观图,分析图意。

1.看图,说出主要意思。

2.拼图,从主到次依次说出图中所见的人或景物,“最敬佩的一种行为”“最看不惯的一种现象。

3.哪些是非讲不可?描绘一下他们的特征。

4.推前:事情的起因是什么?5.想后:结果会怎样?三、明确演讲要求。

1.设计演讲要注意的'三点。

①想好演讲的内容。

(我敬佩的行为是什么,为什么要敬佩,怎样敬佩,我看不惯的现象是什么,为什么看不惯,怎样改变这种现象。

)②列提纲,安排演讲思路。

③根据自己特长:选合适的表达方式。

(语言流畅,态度自然大方,有感情。

)2.同桌交流,互相启发,完善演讲准备。

四、小组畅谈,全班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畅谈。

《蝉》教案设计一等奖

《蝉》教案设计一等奖

《蝉》教案设计一等奖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蝉》,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作者对蝉的观察和赞美之情。

2.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对蝉的详细描绘,感受作者对蝉的赞美之情。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课文《蝉》2.相关图片、视频资料3.黑板、粉笔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联系生活,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熟悉的昆虫,如蝴蝶、蜜蜂等。

2.提问:同学们,你们对蝉有什么了解?蝉有哪些特点?(二)自主学习a.课文描绘了蝉的哪些特点?b.作者为什么赞美蝉?c.你从课文中感受到了什么?(三)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对蝉的描绘,引导学生理解蝉的特点,如外形、生活习性等。

2.分析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感受作者对蝉的赞美之情。

3.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四)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作者为什么赞美蝉?(五)观察实践1.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植物,找出蝉的影子,如蝉蜕、蝉鸣等。

2.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蝉的观察日记。

五、教学反思1.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

3.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附录:课文《蝉》片段蝉是大自然的歌手,它们用自己的歌声,赞美着大自然的美好。

蝉的歌声清脆悦耳,像一串串银铃般的音符,飘荡在绿意盎然的树林里。

蝉的寿命虽然短暂,但它们在这短暂的一生中,尽情地歌唱,用自己的生命诠释着对大自然的热爱。

蝉的外形独特,它们的翅膀像透明的纱巾,轻轻颤动,仿佛在翩翩起舞。

蝉的腹部像一个小小的音箱,发出悦耳的歌声。

蝉的生活习性也很有趣,它们在树枝上产卵,卵孵化后,幼虫会钻入土中,经过几次蜕皮,最终变成成虫。

成虫出土后,它们会寻找伴侣,繁殖后代,完成生命的传承。

作者在文中对蝉的描绘充满了赞美之情,他赞美蝉的歌声,赞美蝉的生命力,赞美蝉对大自然的热爱。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1-蝉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1-蝉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1* 蝉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法布尔及其作品《昆虫记》,积累文中的生字词。

2.学习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方法,品味文章准确生动的语言。

3.理解蝉的生命历程,感悟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与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点1. 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2.理解蝉的生命意义,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三、教学难点1. 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情感,理解文章的主旨。

2. 学习文章的写作手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大自然中有许多可爱的小生灵,它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演绎着生命的传奇。

今天,我们将走进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昆虫记》,去探寻蝉的世界。

(板书课题:蝉)(二)作者简介让一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1823.12.22—1915.10.11),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文学家、博物学家。

他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

他用水彩绘画的700多幅真菌图,深受普罗旺斯诗人米斯特拉尔的赞赏及喜爱。

他也为漂染业做出贡献,曾经获得三项有关茜素的专利权。

主要作品有:《昆虫记》(全十卷),《自然科学编年史》。

法布尔以毕生的时间与精力,仔细观察昆虫的生活和它们为生存、繁衍所进行的斗争。

(三)字词学习1. 字音蜣(qiāng)窠(kē) 墁(màn) 纤(xiān) 纳(ruì)鳍(qí) 曝(pù) 2. 词语喧嚣:声音杂乱,不清静。

罅(xià) 隙:缝隙。

腾跃:跳跃。

开合自如:分开收拢不受阻碍。

倒楣:遭遇不好。

(也作倒霉)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蜕变:人、物或者事情)发生质的改变。

比喻事物由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并且两者之间具有明显的对比关系。

这里指蝉蜕皮成长。

巷道:地下采矿时所挖掘的通道,这里指蝉的地穴。

臃肿:过度肥胖,转动不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1课《蝉》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1课《蝉》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1课《蝉》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作者法布尔及其作品《昆虫记》。

(2)积累文中重点词语,准确认读“罅隙"车辙”“喧嚣"等词语。

(3)理清文章结构,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了解蝉的生活习性和成长规律。

(4)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体会其作用。

(5)品味文章生动准确的语言,感受其文学性。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速读、精读等阅读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科学说明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和尊重,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体会作者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清文章结构,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品味文章生动准确的语言。

2. 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对蝉的情感,感受文中蕴含的科学精神。

(2)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体会文章的文学性。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同学们,夏天的时候,我们常常会听到一种昆虫的叫声,它是什么呢(学生回答:蝉)2. 蝉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昆虫,但是你们对它的了解有多少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蝉》,看看他是如何介绍蝉的。

(二)作者及作品简介1. 法布尔(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被誉为“昆虫世界的荷马”。

他的传世杰作《昆虫记》是一部十大卷的巨著,书中作者用富有诗意的文艺笔调向人们展示出一个绚丽多姿、光怪陆离的昆虫世界。

2.《昆虫记》又名《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是法布尔用毕生的时间和精力详细观察、科学研究昆虫的结晶。

这部作品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

(三)字音教学1. 教师出示以下词语,让学生认读:罅隙(xiàxì)车辙(chēzhé)喧嚣(xuān xiāo) 暴晒(bào shài)2. 教师强调重点字音,如“罅隙"的“罅”读“xià", “喧嚣”的“嚣"读“xiāo”等。

第21课《蝉》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21课《蝉》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21课《蝉》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 1 蝉教学目标1.梳理文章顺序,了解蝉的特点,把握蝉的习性。

2.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体会文章科学性和文学性兼顾的特点。

3.理解作者对蝉的感情,学习法布尔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他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

课时安排1 课时《>课程导入(猜一猜)唱歌不用嘴,声音真清脆,嘴尖像根锥,专吸树枝水。

说鸟不是鸟,躲在树上叫。

自吹啥都懂,其实全不晓。

(猜一动物) 由谜语引出本文的课题:蝉。

自主探究一预习与交流1.走近作者法布尔(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

著有《昆虫的故事》(又译作《昆虫记》)。

少年时期的法布尔家境贫苦,为了贴补家用,便担当起给人放鸭的劳动。

正是在与大自然的长期接触中,少年法布尔爱上了昆虫研究这一行。

由于他对各种昆虫精细、持久地观察,他笔下的昆虫故事都显得生动有趣,而且还带上了他对社会和人生的观察的烙印,使他的作品富有更深刻的意义。

2.知识链接(1)《昆虫记》是法布尔穷毕生之力所写,书中栩栩如生地记录了昆虫世界中各种各样小生命的食性、喜好、生存技巧、天敌、蜕变、繁殖……尤其对昆虫的描述,既充满童心,又富有诗意和幽默感。

他的笔调朴实、清新,并不时语露机锋,提出对生命价值的深度思考,具有很高的文学造诣。

这本书被认为是“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

(2)文艺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即科学小品文,是说明文的一种。

它与其他说明文的不同之处,在于说明中兼用文学的笔法,对要说明的事物进行具体地描绘,因而写得生动活泼,容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科学小品文的特点是:①短小精练,一篇集中说明一个问题,具有“小品”的特点;②资料可靠,数据确凿,力求知识的科学性;③文笔轻松、活泼、生动、形象,颇有文采,可叙述,也可描写;④语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科学融入艺术之中,富有情趣,引人入胜。

3.积累字词(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读音。

《蝉》获奖教学设计

《蝉》获奖教学设计

《蝉》获奖教学设计引言:《蝉》是一部以蝉为背景的中篇小说,作者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蝉的生活、迁徙和繁衍过程。

这个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深入研究《蝉》这篇作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自然界中微小生物的生命和价值,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

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蝉》,学生能够理解蝉的生活习性和生命活动,并能从中获得对大自然和生命的发现和思考。

2. 培养学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阅读《蝉》;(2)学习了解蝉的生态特点和生命周期;(3)分析小说中的语言运用;(4)学习欣赏蝉的鸣叫声并进行模仿。

2. 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讲解、解读、引导学生分析文中的描写手法和情感表达,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阅读技巧。

(2)小组讨论:分小组讨论,就小说中展现的自然景观、生态环境等问题进行研究,引导学生发表观点和分享案例。

(3)实地观察与实验:组织学生实地观察蝉的生活和行为,以及它们在周围环境中的相互关系,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4)合作学习:组织学生互相合作,进行文本分析和情感体验,鼓励他们在小组内互相讨论、交流观点,并形成自己的个人观点。

三、教学流程1. 第一课时:导入与预习(1)学生观看一段蝉的录音视频,引起学生对蝉的困惑与好奇,并激发他们探索蝉生活的意愿;(2)学生自主预习《蝉》,了解其中的基本情节和人物。

2. 第二课时:阅读与讨论(1)学生进行朗读实践,体会并模仿蝉的鸣叫声;(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阅读讨论,学生分析文中描写手法和情感表达。

(3)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与体验,提问和解答,互相交流。

3. 第三课时:实地观察与实验(1)学生组织到校内或者校外观察蝉的生活与行为,并记录所见所闻;(2)学生将观察所得进行整理和总结,将其与小说中的描写进行比较分析。

4. 第四课时:文本分析与表达(1)学生将观察与实验的结果进行整理和总结,然后与小组成员交流所得并提出问题;(2)学生展示和解读小说中的精彩语言片段,讨论其中的情感表达;(3)学生撰写读后感,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蝉》的理解和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蝉教案一等奖这是蝉教案一等奖,是优秀的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蝉教案一等奖第1篇教学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理清说明思路,概括课文内容。

(重点)2.品味语言,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难点)3.细读课文,感受作者孜孜以求的科学精神和细致严谨的科学方法。

(重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由虞世南的《蝉》‚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导入本课学习。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通读全文,理清说明顺序提问1:法布尔从哪几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蝉?说说每一部分说明的内容及其说明顺序。

明确:全文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蝉的地穴‛,介绍蝉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

虽然这一部分的小标题为《蝉的地穴》,但内容并不仅是介绍蝉的地穴的情况,只是表示对蝉的考察从地穴开始。

这一部分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第1段) ,表明自己‚有研究蝉的习性的很好环境‛,并介绍考察蝉的季节和自己生活环境中的蝉的情况。

第二层(第2—7段) ,写蝉的地穴和幼虫的地底生活。

这一层次写对蝉的地穴考察是按照由外到内的观察顺序进行的。

第2—3段说明对地穴外部情形的考察,第4段说明建穴,第5—7段写伺机出穴。

第三层(第8—11段) ,写蝉出洞蜕皮的过程。

这一层次写对幼虫蜕皮情形的考察是按对事物的观察顺序进行的。

第8段写对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上的活动情形的观察,第9—10段写对幼虫蜕皮情形的观察,第11段写对刚脱壳的蝉的情形的观察。

第二部分‚蝉的卵‛,介绍蝉从产卵到幼虫的生长过程。

虽然这一部分的小标题为《蝉的卵》,但内容并不仅是介绍蝉的卵的情况,只是表示对蝉的产卵、孵化和成虫的考察从介绍产卵开始。

其说明顺序和‚蝉的地穴‛一样,也是按照对事物观察的进程进行说明。

这一部分可分为六个层次。

第一层(第12—13段) ,介绍蝉的产卵,分别说明了产卵的地方、过程和数量等。

第二层(第14—17段) ,写蝉卵遇到的危险,首先说明产卵的数量多是为了在遭到破坏时能有幸存者,然后介绍蚋对蝉卵的破坏和蝉对此的茫然无知。

第三层(第18—20段) ,介绍蝉卵的孵化和幼虫出壳。

第四层(第21—23段) ,写幼虫落地。

第五层(第24段) ,写幼虫挖穴隐藏。

第六层(第25—26段) ,概括蝉的生活历程。

既照应了‚蝉的地穴‛的介绍,又结束了对蝉卵生长过程的说明,也是对全文形象化的总结。

目标导学二:默读课文,品味说明语言提问2:这是一篇说明文,但我们读起来并不觉得枯燥无味,为什么?明确:《蝉》实质是科学观察笔记、考察报告,属于科学著作的范畴,但是,作者在表达上采用了一些文学性语言对说明对象的科学资料进行综合介绍,因此有一定的文学色彩,其文学色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把蝉人格化,赋予它人的情感和行为。

如写蝉产卵,写出了‚可怜做母亲的‛生儿育女所付出的艰辛,同时也写出了蚋残害生灵的可恨。

而由卵发育成蝉所经历的漫长艰苦的历程,更使我们为这个小生物的成长慨叹,多么不易啊!从而对作者在文末的一大段抒情产生共鸣。

再比如最后一个自然段里的‚苦工‛‚享乐‛‚歌声‛‚穿起‛等。

二是运用文学的语言表达。

如运用比喻的手法把一般不为人知的科学现象表现得具体形象,以‚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来比喻蝉的脱壳过程。

它‚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

然后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

这个动作使尾端从壳中脱出‛。

整个动作顺序有它自身的规律,其中的‚腾跃‛‚翻转‛‚倒悬‛等动词用得非常准确,把蝉脱壳的整个过程准确而又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三是把自己的观察过程写得富有波折,有情节,有描写,就像是小故事一样,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目标导学三:感知内容,了解作品精髓提问3:作者为什么能把我们熟视无睹的蝉的成长过程说明得这样清楚明白?明确:这是因为作者经过了长期细致的观察。

从文中看,比如蝉4年一个生命周期,在阳光下歌唱只有5星期,都说明作者对蝉的观察是长期而细致的。

有时,还要经过多次的反复,正像作者自己说的那样:‚我经过多次的观察,才知道这种危险是什么。

‛必要时,还要借助观察工具。

‚我从放大镜里见过蝉卵的孵化。

‛‚我从放大镜中见它挥动‘锄头’,将泥土掘出抛在地面。

‛正是作者严谨认真、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和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让他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从而能写出这样生动而又准确的文章。

推荐阅读:《昆虫记》三、板书设计蝉蝉的地穴地穴特点出穴脱壳蝉的卵树枝产卵孵化幼虫钻入土里变为成虫生动形象的文学笔法孜孜以求的科学精神细致深入的科学观察教学反思蝉教案一等奖第2篇教学目标:1.提高朗读能力,在读准字音的同时要能读出感情;2.了解由抑到扬的写作手法以及培养由事物引发哲思的能力;3.体会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活着的情感,树立对动物追求自身生命意义的理解和尊重。

教学重难点:由抑到扬的写作手法的掌握难点:对生命的意义的理解教学方法:提问法、引导法学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让学生收集关于蝉的成语,比赛说出找到的成语)蝉不知雪:知了夏天生,秋天死,看不到雪。

比喻人见闻不广。

蝉翼为重,千钧为轻:把蝉的翅膀看成是重的,三万斤的重量看成是亲轻的。

喻指是非颠倒,真伪混淆。

春蛙秋蝉:春天蛙叫,秋天蝉鸣。

比喻喧闹夸张、空洞无物的言谈。

功薄蝉翼:功劳象蝉的翅膀那样微薄。

形容功劳很小。

常用作谦词。

寒蝉凄切:寒蝉:冷天里的知了。

天冷时,知了发出凄惨而低沉的声音。

文艺作品中多用以烘托悲凉的气氛和情调。

金蝉脱壳: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一层壳。

比喻用计脱身,使人不能及时发觉。

噤若寒蝉:噤:闭口不作声。

象深秋的蝉那样一声不吭。

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

比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到别人在算计他。

蝉喘雷干:蝉:昆虫名,知了;干:空。

蝉喘息,雷声净。

形容酷热干旱。

(同学们喜不喜欢蝉?那我们今天就要学习一篇关于蝉的文章,看看作者笔下的蝉是不是和成语当中的蝉感觉一样。

)二、初步感知,读熟《蝉》1.请大家齐读一遍课文,注意结合预习,读准字音。

——设计意图:对文章进行正音训练,积累生字词。

2.读过课文,你们觉得蝉还烦不烦?你们还喜不喜欢蝉?三、整体感知,了解“蝉” “蝉之烦”1.作者为什么说蝉的叫声是“烦人的聒聒”? (蝉鸣得早,知知不休,使事忙的人听了很烦)追问:因为蝉打扰了我们人类,就觉得它烦,你怎么看待这一问题? (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安排讨论)“蝉之恕”1.我们知道,作者最终宽恕蝉“烦人的聒聒”,从文章当中我们可以找到哪些作者宽恕的原因?(预设答案:病蝉可怜、小小的却响彻夏天、等了17年才等到一个夏天、好好的过活90天)2.“我”和朋友进行了第一次“对话”,请找出来,说说这次对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我”认为仅仅是一个夏天的时间却是蝉的一辈子,通过用17年和一夏三个月的时间对举,说明人类不能以自我为中心,用自己的价值尺度去衡量蝉,以我们自己的好恶去苛责蝉。

)“蝉之敬”1.文中作者与朋友进行的第二次“对话”说明了什么道理?(17年埋在土中,出来就活一个夏天,但即使只有九十天,也要好好地过活,这就是蝉生命的意义,在属于他的那个夏天里,拼尽它小小躯体额全部力量去响彻一个夏天。

2.蝉的生命的意义告诉我们什么道理?(除了赞美之外。

也意在唤醒人类向蝉学习:好好过活,热爱生命;理解、尊重蝉)“蝉之悟”1.我们已经了解到蝉的生命的意义了,那么老师要请大家思考这么几个问题:对待自然万物,人类应该采取何种态度?只有人类的生命和事业才是有意义的吗?人类如何和其他动物和谐相处?(生命需要相互理解、尊重进而关爱)2.作者最初表达对蝉态度的贬抑,而最后表现对蝉的态度褒扬,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法?有什么作用?(欲扬先抑,是褒扬显得尤为突出)四、让学生再次朗读课文,读出对蝉的感情,体会作者由日常小事物引发的对人生的感想。

五、作业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话要对周瘦鹃说的吗?请写下来,言之有理即可。

——设计意图:这是对课堂的迁移,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同时也是对学生课外阅读量的一种扩大,取得互文解读的效果。

在大热的几天里,一天到晚,总可听得蝉声如沸,小园里树木多,所以蝉也特别多,便织成了一片交响乐,简直闹得人心烦意乱。

天气越热,蝉也越闹,清早就闹了起来,直闹到夕阳西下时,还是无休无歇。

听它们的声音,似乎在唤“知了!知了!”所以蝉的别名就叫知了。

但不知它们成日的唤着知了知了,到底知道了什么。

【周瘦鹃:《苏州游踪》】教学反思:蝉教案一等奖第3篇知识与能力:1、学会10个生字,认识6个字。

注意多音字“壳、哗、调”的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蝉脱壳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弄清课文是如何将内容表达具体的,学会表达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蝉》中天才乐师沉浸在自我陶醉中不停的演奏场景。

教学重点:理解重点句子,学习怎样把课文写具体。

教学难点:学习语言,品味语言。

让学生自己读书,抓住关键词句理解。

教具安排:生字卡片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小学教学设计网,更多精彩教案, 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会10个生字,认识6个字。

注意多音字“壳、哗、调”的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导言激趣:一肚子没学问,开口闭口知道,瞧瞧这小家伙,实在真是骄傲。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小动物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蝉的一篇课文。

二、初读自读课文。

想想课文写了些什么,并边读边圈生字,读完课文后把所圈生字反复多读几遍直到熟练。

检查生字。

把生字送回课文再读课文,想想读完课文后,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可提出来。

三、精读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2、生交流:(这一部分主要写了蝉是我的邻居,一到夏天,我家屋外就成了蝉的天下。

)3、那么蝉还有些怎样的特点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学习生字1、本课有三个多音字,壳,哗,调。

注意字音。

“蝉、弱、震”是翘舌音,操是平舌音,腾是后鼻音。

教学时,重点指导学生读准这些字音。

2、指导学生书写生字,不要平均使用力量,可采取归类学习。

3、全班交流。

4、重点指导生字书写:叠腾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具体学习蝉的特点,知道蝉是如何脱壳的,了解雄蝉喜欢唱歌的特点。

2、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蝉脱壳的过程。

理解重点句子,学习怎样把课文写具体。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生字。

抽读生字卡片。

2、上节课同学们了解了我家屋外成了蝉的天下,那么蝉又是如何脱壳,雄蝉喜爱演奏、蝉的视觉,听觉分别有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二、精读课文2-4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2-4自然段。

边读边思考;蝉是怎样脱壳的?勾画重点词句,特别是动作的词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