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五单元导学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五单元
新⼈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五单元第1课时倍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50页例1。
教学⽬标知识与技能1、充分认识“倍,,的概念。
2、理解“⼀个数的⼏倍是多少”的含义,并会运⽤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法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体验“⼀个数的⼏倍是多少”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操作、观察、推理的能⼒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建⽴“倍”的概念。
难点建⽴“求⼀个数的⼏倍是多少”的⼀般思路?会根据图形求解倍数。
教法与学法教法讲解法。
学法讨论交流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环节学案教案个性化修改⾃主学习⼀、复习旧知1. 6⾥⾯有()个3。
2. 8⾥⾯有()个2。
3—份是2个,三份是()个。
⼆、探索新知1.看图填空。
■■■■★★★★★★★★★★★★★的个数是■的()倍。
2.判断。
〇〇〇△的个数是〇的4倍。
()〇的个数是□的2倍。
()⼀、情境引⼊教师:⼩朋友们,⼩明买了 4块蛋糕,⼩花买⼴8块蛋糕。
⼩花⽐⼩明多买了⼏块蛋糕? 学⽣:4块。
教师:⼩花的蛋糕可以分为⼏份4块?学⽣:2份。
教师:真棒。
那么我们该如何表⽰这种关系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倍的认识。
⼆、引导⾃学1.引导学⽜预习新知。
让学⽣⾃学教材第50页相关内容,学完后完成“⾃主学习”相关练习,并记录疑问。
2.⾃学检测(,组织学⽣间相互检测,并进⾏疑问交流。
3.引导学⽣寻疑质疑。
环节学案教案个性化修改质疑探究知识点:倍的认识1、黄花有2朵,红花有6朵。
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 )倍。
2、黄花有2朵,红花有6朵,冉增加10 朵黄花,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 ) 倍。
三、组织学⽣合作探究并展⽰探究成果1、教师强调先独⽴观察,并完成知识点的相关练习,学⽣可以从知识点的操练中认识倍,理解倍的含义。
2、组内交流⾃⼰的观察结果,并经过讨论,得出⼀致的结果。
3、⼩组代表发⾔,其他学⽣补充。
4、教师根据学⽣发⾔归纳:⼀个数是另⼀个数的⼏倍,表⽰这个数含有⼏个另⼀实践应⽤⼀、随堂练习1、6⾥⾯有( )个3,6是3的( )倍。
三年级数学下第五单元导学案
第五单元教学计划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学习内容包括四部分: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算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熟悉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重、难点:1.变概念的机械学习为有意义的学习。
2.加强直观教学,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
3.让学生探究,主动获取结论。
4.重视估测能力的培养。
单元课时安排:面积 7课时比较面积大小(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比较面积大小P61-62教学目标:1.初步建立面积的概念,理解面积的意义。
2.学习选用观察、重叠、数面积单位,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2.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学生活动单教师导学案【学习目标】1.初步建立面积的概念,理解面积的意义。
2.学习选用观察、重叠、数面积单位,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活动方案】活动一:导入新授1.出示米尺和学生尺。
比一比,有什么不同?2.小结活动二:探索发现1.独立尝试,得出面积的意义。
我们身边有很多物体,比如黑板,书本、课桌等等,它们的表面在哪?摸一摸这些物体的表面,有什么感觉?这些物体的表面,哪个大一些?哪个小一些呢?2.组内交流,认识物体的表面有大小。
3.教师点拨,概括面积的意义。
问:物体表面或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什么呢?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一、导入新授1.出示米尺和学生尺。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导学案
第五单元认识分数第一课课题分一分(一) 编写时间授课时间导学内容课本第53--53页内容导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对熟悉的生活事例和直观图形进行探讨和研究,初步理2.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3.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导学重点初步认识分数的意义,会读、写分数,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并认识平均分。
导学难点分数概念的形成过程课前准备各种形状的纸、课件等导学过程温故知新阅读课本第53页内容,思考以下问题:1、如果有4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吃,每人吃几个?2、如果有2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吃,每人吃几个?3、现在如果只有1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吃,每人吃几个呢?4、你知道“一半”是什么意思吗?5、你知道“平均分”的含义吗?讨论:你能用什么方式表示“一半”呢?点拨导读1、理解“一半”的意义,认识“21”的含义。
课件演示。
活动一:你能用什么方式表示“一半”呢?一半可以用21来表示重点指导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自测)2、活动二:本内容在课本54页,同学们先完成课本再汇报。
课件演示。
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4份。
把其中的()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
3、活动三:自学课本第54页比一比(1)谁先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2)谁会读、写分数(教师课件演示:分数各部分名称、读法以及写法。
)(自测)自我检测第一题:1、从老师所给图形中,找出你喜欢的涂上它的二分之一。
(屏幕出示)2、下面的涂色部分都可以用21表示吗?(屏幕出示)第二题:1、看一看、填一填。
(屏幕出示)2、说一说:涂红色部分的分数。
(屏幕出示)巩固练习课本55页练一练拓展练习板书设计分数像21、41、42、43……等等都是分数。
分数各部分名称:43读作:四分之三分数的写法: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
课后反思………分子…………分母…………分数线第五单元认识分数第2课课题分一分(二) 编写时间授课时间导学内容课本第56--57页内容导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有许多个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导学案
第五单元:课题一《口算乘法》导学案本周习惯:积极思考大胆质疑班级姓名编号: B024课时:一课时课型:新知探究主备人:审核人:【学习目标】:1、我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以整十数的乘法。
2、我能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口算。
【课前预习提示】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58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四1~4题。
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
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时间预设】温故知新5分学海探秘25分达标检测10分家长签名学习流程教与学一、知识链接快速口算:10×5 100×5 30×2 300×2 90×9 80×4 12×2 24×3 二、学海探秘任务一:1、观察例1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说说自己的口算过程邮递员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平均每天送300份)(1)列式:____________(2)说说你是怎么想的?(3)300×10怎样计算?你能想出几种算法。
(小组合作交流,展示自己的算法)2、邮递员工作10天,要送多少封信?(1)列式__________(平均每天送60封)(2)先口算再展示自己的口算过程。
3、邮递员工作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1)列式:_________(2)独立口算,展示结果,讲清自己的算理。
4、邮递员工作30天,要送多少封信?(1)列式:_________(2)我会说口算过程。
任务二:小结算法:将其中一个因数先看作_____位数进行计算,再扩大相应的()数,或将两个因数看作表内乘法计算,再扩大_____________.三、达标检测1、完成59页做一做。
2、独立完成练习十四1~2。
3、解决实际问题:练习十四3~4。
根据自学提纲逐一完成,分组依次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人可补充指正。
第五单元:课题二《估算乘法》导学案本周习惯:积极思考大胆质疑班级姓名编号: B025课时:一课时课型:新知探究主备人:审核人:【学习目标】:1、我会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能说清估算的思路。
【小学】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五单元导学案
【关键字】小学
《面积》导学案(一)
学校:年级:设计者:执教者:
《面积》导学案(二)
学校:年级:设计者:执教者:
《面积》导学案(三)
学校:年级:设计者:执教者:
《面积》导学案(四)
学校:年级:设计者:执教者:
反馈测评1、计算下面各题的周长和面积。
(1)长23厘米,宽17厘米,求周长和面积
(2)正方形边长=12分米,求周长和面积。
(3)正方形周长是36米,求边长和面积。
2、张大伯要在一块边长为4米的正方形菜地的四周围上一圈篱笆,要用多长的篱笆?菜地能种多大面积的菜?
拓展延伸1、动笔算一算。
(求面积)
(1)(2)
2、兰兰家有一块长方形地,长10米,宽2米。
(1)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如果每平方米收韭菜3千克,这块地一共收韭菜多少千克?
巩固提高1、一块长方形绿地,宽24米,长是宽的2倍,这块绿地的面积是多少?如果每平方米种4棵松树,绿化队应该准备多少棵松树就够了?
2、一个长方形,它的宽增加2厘米、面积增加8平方厘米,正好变成一个正方形,原来的长方形面积是多少?
6、在方格纸上画出面积是16平方厘米的长方形,你能画几个?算出它们的周长,填入表中。
长(厘米)宽(厘米)面积(平方厘米)周长(厘米)
16 1
8 2
4 4
《面积》导学案(五)
学校:年级:设计者:执教者:
《面积》导学案(六)
学校:年级:设计者:执教者: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五单元第二课时解决“已知两项求倍数”的问题人教新课标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五单元第二课时解决“已知两项求倍数”的问题人教新课标版在上一课时,我们已经学习了如何用除法来求一个数的几倍。
今天,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如何解决“已知两项求倍数”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三年级上册的数学,人教新课标版。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第五单元的第二课时,主要讲述如何解决“已知两项求倍数”的问题。
具体来说,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除法来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这一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孩子们理解并掌握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而难点则是如何让孩子们能够将这一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已经准备好了PPT和一些实际问题案例,以及孩子们所需的练习本和笔。
五、教学过程在开始上课之前,我先用一个实际问题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已知小明有12个糖果,小华有6个糖果,请问小明比小华多几倍糖果?”我将12除以6,得到了2。
这就验证了我们的答案是正确的。
在这个过程中,我向孩子们解释了如何用除法来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六、板书设计1. 已知两项求倍数的问题公式:问题:已知A和B,求A是B的几倍?公式:A ÷ B = 倍数2. 实际问题案例及解答过程:案例1:小明有12个糖果,小华有6个糖果,请问小明比小华多几倍糖果?解答:12 ÷ 6 = 2,小明比小华多2倍糖果。
案例2:小红有8个苹果,小蓝有4个苹果,请问小红比小蓝多几倍苹果?解答:8 ÷ 4 = 2,小红比小蓝多2倍苹果。
七、作业设计(1)小明有15个糖果,小华有7个糖果,请问小明比小华多几倍糖果?(2)小红有10个苹果,小蓝有5个苹果,请问小红比小蓝多几倍苹果?(3)已知一项是24,另一项是8,请问这两项相差几倍?(1)小明的年龄是小华的两倍,如果小华6岁,请问小明几岁?(2)小红的铅笔数量是小蓝的三倍,如果小蓝有6支铅笔,请问小红有多少支铅笔?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孩子们对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掌握得比较好。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导学案
方法二:也可以先算出客厅的长和宽分别可以铺多少块地砖,然后再用乘法计算出一共需要的地砖数量。
6米=60分米
3米=30分米
60÷3=20(块)
30÷3=10(块)
20×10=200(块)
答:一共要用200块地砖。
3、验证一下。
9×200=1800(平方分米) 1800平方分米=18平方米
学习方法
课前准备
课件
学 案
导案
【知识链接】
让学生从大到小说出已学过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教师板书)说出它们之间的进率,并说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
【自主学习】
1、填一填
7平方米=( )平方分米 3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7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10平方米=( )平方分米
48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3)用形状相同,大小相同的图形作单位来比较,可以吗?小结: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的面积单位
2、动手操作
每组选一种图形做单位来测量一下,看看到底哪个图形大?
【展示交流】
1、在学生操作完之后进行汇报:
我们组选用()做面积单位,红色长方形用了()个,蓝色长方形用了()个,所以()的面积大,()的面积小。
【课后延伸】
1、把表格补充完整。
名称
长
宽
周长
面积
长方形
8厘米
7厘米
9米
24米
正方形
边长5分米
边长
100厘米
2、从一个长8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纸板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师:小的图形可以用摆正方形的方法求出面积,如果要求一个篮球场、足球场或更大的长方形的面积,还用摆正方形的方法合适吗?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导学案 (2)
通过数一数,圈一圈,画一画的方式,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及主动探索的精神。
重点
理解“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及计算思路
难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渗透“倍”与乘、除运算的关系。
教学
环节
学案
导案
个性修改
1.完成P54第7题
全班读题,理解题意,画图或列式计算。
2.完成P55第8题
理解去年是什么意思,表示两人的年龄都要减一岁。
3.完成p55第9题
认真读题,找准条件,理解两个问题中哪钟颜色的珠子数量不变,哪种珠子是哪种珠子的6倍,哪种珠子应该是多少,在这样的理解基础上再来想比这种珠子原来的个数是多还是少。
二、对学生活动的指导学习过程
活动一:看谁读得懂
出示例 1,学生初步感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初步形成“倍”的概念。
活动二:游戏:拍一拍,深化“倍”的理解。
(1)教师拍2下,请学生拍出2的3倍。想想怎样体现2的3倍,让别人能听出3个2来?(每拍1个2,中间停顿一下。)
(2)教师拍3下,请学生拍出3的4倍。
课题
整理和复习倍的认识
课型
复习课
授课时间
学习
内容
P50--52
课时
第四课时
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整理和复习,能够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相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
1.能熟练地进行倍数的计算。
2.通过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
第五单元倍的认识第1课时倍的意义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学习“倍的认识”。
教材包括三个例题和练习十一中的相应题目。
教材中的例1,是通过数一数、圈一圈胡萝卜和白萝卜的个数关系,引出“倍的意义。
”学情分析:在前面的学习中,两个数的大小关系是通过作差比较的,即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大、小几,而两个数的倍数关系则是通过作商比较的。
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或者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
第五单元倍的认识第1课时倍的意义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数一数、画一画、圈一圈的方式,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
2、能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一、独学。
1、观察50页主题图,红萝卜有()根,白萝卜有()根,胡萝卜有()根。
二、对学。
1、互查独学第1题是否正确。
2、先阅读课本50页,再根据主题图独立完成以下内容。
(1)把()根红萝卜看作一份,那么胡萝卜里就有()个2根,我们就可以说,()的根数是()的()倍。
(2)、圈一圈,把2根红萝卜看作1份,白萝卜里有()个2根。
()的根数是()的()倍。
三、群学。
1、先交流对学中的第2题。
2、独立完成50页做一做第1题,再进入群学。
3、独立完成,再进入群学。
第一行摆:第二行摆:第二行摆( )个5根,一共是()根。
4、拿出你的学具摆一摆,说一说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
(也可以画一画)总结:四、展示1、对学中第2题。
2、群学中的第2、3、4题。
五、达标测评1、填一填2、观察课本54页第4题,并用铅笔完成2个问题。
第五单元倍的认识第2课时求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倍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倍”的含义,并学会运用“倍”的含义解决“求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倍”的实际问题。
2、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发展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和动手操作能力。
学习重难点:理解“倍”的意义,学会分析“求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学习过程:一、独学1、下面第二行小棒的根数是第一行的( )倍。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五单元 周长
标题: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五单元周长第一部分:引言在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的学习中,第五单元“周长”是学生首次接触到几何图形的周长概念。
周长是几何图形边界线的长度,是数学几何学习的基础。
本导学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周长的概念,掌握计算周长的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学习目标1. 理解周长的概念,知道周长是指图形边界线的长度。
2. 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3. 能够应用周长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1. 周长的概念: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了解周长的概念,知道周长是指图形边界线的长度。
2.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3. 周长的应用:通过练习和实际问题,让学生能够应用周长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部分: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操作法:让学生通过操作,感受周长的概念。
3. 练习法: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计算周长的方法。
第五部分: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引出周长的概念。
2. 新课:讲解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练习:让学生进行周长的计算练习。
4. 应用: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应用周长的概念。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周长的重要性。
第六部分:作业布置1. 请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
2. 请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计算其周长。
第七部分: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周长的概念,掌握计算周长的方法,并能够应用周长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周长的概念。
同时,要通过练习和实际问题,让学生掌握计算周长的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八部分:结语周长的学习是几何学习的基础,通过本导学案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够应用周长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希望本导学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导学案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导学案设计课题解决问题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1.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
在教学中,为了避免学生的思考和探究陷入盲目的境地,引导学生通过对话提供的相关数学信息,提出问题。
在理解问题情境的基础上,将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然后组织学生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从而使学生顺利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了学习效率。
2.重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探索与发现的空间,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集体讨论等活动自主探索计算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学具卡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5分钟)1.组织学生数一数下图中共有多少个小正方形,并交流数图形的过程。
2.导入新课。
1.数出图形的个数,全班交流数图形的方法。
2.准备学习新课。
1.填一填。
(1)长方形的面积=( )×(),正方形的面积=( )×()。
(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面积是( ),周长是( )。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20分钟)1.课件出示教材72页例8,交流获取的信息。
2.组织学生思考、讨论解决此问题需要的条件和相关知识。
3.组织学生小组合作,通过画示意图等方法制订解题计划。
4.组织学生列式计算,解决问题。
5.分小组讨论,并汇报解题的方法。
6.组织学生共同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总结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1.看课件,收集信息,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2.经过讨论明确:此题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的知识有关。
要想知道一共要用多少块地砖,首先得知道客厅的面积和地砖的面积各是多少。
3.小组讨论,通过摆正方形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
4.独立完成或小组合作,写出解决问题的过程。
5.组长汇总本组成员的解题方法,并在全班交流。
6.检验解题结果是否正确。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导学案
授课时间:月日班级姓名学习小组长
课题
口算乘法
主备人
杨碧清
审核人
学习目标
1、学生在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后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算式。
2、学生中活动中能体验数学学习方法提高自身探索新知、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互动、学习。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1、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的内容,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怎样解答?
情景一:
情景二:
二、合作探究
1、小组合作交流自学情况
(1)小组内交流一下你是怎么解决情景一的,把它记录来。
(2)小组内交流一下你是怎么解决情景二的,把它记录来。
(3)你能快速的完成下列各题:
80×10 60×10 60×30 23×30 14×200
学习重点
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
学习难点
提高自身探索新知、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自学内容教科书P58例1
边学边思考以下问题
1、口算下面特各题:
30×4 50×530×4 300×7 200×8
12×4 43×2 33×3 23×3 11×7
2、说一说:30×4 300×7 12×4的口算方法
三、展示交流
请准备上述问题中的一个问题,向你的组员和其他组挑战!
四、测评反馈
1、口算下面各题
40×40 90×50 200×400 22×30
50×60 80×20 12×30 11×70
2、我买20枚8角的邮票和30枚6角的邮票,一共要付多少钱?
3、邮递员叔叔每分钟大约行100米。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认识面积》导学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认识面积》导学案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61~62页的例1、例2及相关内容。
学习目标:.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知道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最合适,能用正方形作单位表征简单图形的面积。
2.经历用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知道确定面积单位的方法,培养初步的度量意识。
3.使学生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感受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的便捷与合理。
学习重点: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
学习难点:度量意识的培养。
学习准备:比赛用图、学具(方格纸、圆片、正方形、三角形、小印章等)、。
学习过程:环节预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情景导入1.师(呈现下图):大家来进行涂色比赛。
请一名同学上台来涂,其他同学在自己的座位完成涂色任务,最快涂完的获胜。
2.探讨比赛规则是否公平,知道“面”的概念。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设计意图:通过涂色比赛的活动,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在探讨比赛规则是否公平的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这里所谓的大、小,实际上是说树叶的面有大有小,进而引出“面”的概念,为认识面积作好准备。
二、合作探究1.初步认识面积。
(1)摸一模,认识面。
请学生用手摸一摸数学书封面,再摸一摸课桌的桌面。
(2)比一比,知大小。
请学生说一说:数学书封面和课桌的桌面比,哪一个面比较大?(3)通过更丰富的素材,积累比较面的大小的经验。
教师请学生观察教室中黑板面和国旗的表面,说一说哪一个面比较大。
(4)结合实例认识面积。
教师举例说明: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国旗表面的大小,就是……(板书课题:认识面积。
)2.学生举例说明物体表面的面积。
(1)动作、语言相结合,说明身边物体的面积。
请学生边摸边说,什么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什么是课桌面的面积……(2)通过想象,举例说明其他物体表面的面积。
请学生结合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物体,边想象边说一说它们的面积。
3.用丰富的实例,进一步完善对面积的认识。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五单元导学案
三年级
学科
数学
备课人
李瑞瑞
课题
秒的认识
课时
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重、难点
学习重点: 时间单位“秒”的认识,知道1分=60秒。
学习难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究分与秒之间的关系,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导学过程
烧一壶开水大约需要25()
2、人1分钟脉搏跳( )下,1分钟做()道题,1分钟写()个字。
3、深呼吸1次用( )秒,15秒内能深呼吸( )次。
从1数到30用了( )秒。
*1分=( )秒,120秒=( )分
4、绕操场跑1圈,王刚用59秒,李月用了1分零3秒,谁快些?
我们今天学习了秒的认识,知道了1分=60秒,还感受了1分、1秒有多少长,常言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同学们从现在开始,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做时间的主人吧!
4、钟面上共有( )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个小格.
5、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秒针走一小格是( )秒,走一圈是( )分。
二、合作探究
1、请大家拨一拨你手上的钟面,你有什么发现?(提示:分针走格,秒针走。秒针走圈,分针走。)
2、秒针走圈是秒,分针正好走小格,由此得出1分=( )秒。
备注
一、学海探秘:
1、学习例1.
观察主题图,2时等于()分。你的想法是:因为1时是()分,所以2时是( )个( )分,也就是()分.所以2时=()分.
2、学习例2.
观察主题图钟表上所表示的时间,小明( )离家,( )到校。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 )。你是怎样算的?()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导学案设计
肖马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方案第五单元认识分数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学习,对学生的“数”的系统概念的形成、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等方面有重要意义,为以后学习更复杂的分数知识打下基础。
学习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分数的意义的认识,分数大小的比较以及分数的加减法。
学习目标:1、认识理解分数的意义2、借助实物、图形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3、比较简单的同分子分数的大小与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4、会熟练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
学习重点、难点: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分子都是1,分母不同的两个分数大小的比较。
分一分(一)学习目标:1、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2、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培养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获得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问题导学单1、获得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2、提出你认为有价值的问题。
问题生成单1、如果4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怎么分公平?2、如果1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怎么分公平?3、讨论“一半”的表示方式。
问题训练单1.口算: 3377+= ; 351010+= ; 931212-= ; 3388+= 。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黑球的个数占( )( ) 白球的个数占( )( )3.判断下面的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对不对?(1)(2)自评:组评:师评:(很好★★★ 一般★★ 有待进步★)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单位1是一个整体),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获得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问题导学单1、通过观察比较,获得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2、提出你认为有价值的问题。
问题生成单有1个西瓜,平均分给猪八戒、悟空、沙和尚,每人分到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问题训练单1、2、.看分数在图中用阴影来表示。
(1)(2)3、画7个黑圆自评:组评:师评:(很好★★★ 一般★★ 有待进步★)学习目标:经历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会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五单元数学好玩《小小设计师》导学案
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五单元数学好玩《小小设计师》导学案一、知识准备1.1 电子积木的基本概念电子积木是指一种用于构建电子线路的硬件和软件系统,它们拥有类似积木的形态和大小,能够磁吸在一起,组合出各种不同的电路功能。
1.2 电子积木的使用方法电子积木使用非常简单,只需要选择合适的积木,将它们拼接在一起即可。
同时,电子积木还支持编程,可以通过编写代码来控制组成的电路的行为。
1.3 小小设计师的基本功能小小设计师是一款基于电子积木的电子设计工具,它提供了大量精美的积木元件和丰富的编程接口,能够帮助孩子们快速了解电子电路的基本概念,掌握编程思维。
二、学习目标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将会:1.了解电子积木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2.掌握小小设计师的基本功能;3.完成一系列电路构建和编程的练习,提升自己的电子设计和编程能力。
三、教学步骤3.1 理论讲解1.讲解电子积木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引入小小设计师的基本功能;2.通过投影仪展示小小设计师的界面和常用积木元件,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元件名称和作用;3.讲解编程接口,并演示如何通过代码来控制电路的运作。
3.2 实践操作1.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一台电脑,开始互相讲解电路组合的方法,并自行组装电路,探索电路组合的基本规则;2.在组装电路的同时,学生开始尝试编写控制电路的代码,并轮流使用小组内的电路进行调试;3.老师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通过组合不同的电路积木元件,完成各种奇特的电路设备。
3.3 师生互动1.学生在完成实践操作后,将自己的电路设备展示给全班同学,并讲解其实现原理和编写方法;2.老师对学生的电路设备进行点评,并指导学生进行优化和改进;3.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讨论,提高自己的电子设计和编程能力。
四、注意事项1.学生在操作电路设备时,务必注意安全;2.学生在编写代码时,注意规范和注释,以便以后学习和修改;3.学生不得擅自拆卸电路设备,如有需要,请找老师和家长协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三年级学科数学备课人李瑞瑞
课题时间的计算课时一课时
学习目标1、使学生会根据1时=60分,1分=60秒进行简单的换算。
2、使学生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3、使学生学会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好品质。
重、难点1、掌握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
2、求经过的时间的方法。
导学过程备注
一、学海探秘:
1、学习例1.
观察主题图,2时等于( )分。
你的想法是:因
为1时是( ) 分,所以2时是( )个( )
分,也就是( )分.所以2时=( )
分.
2、学习例2.
观察主题图钟表上所表示的时间,小明( )离家,(
)到校。
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 )。
你是怎样算
的?( )
二、合作探究
1、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可以这样算:分针从(
)走到( )走了( )大格,每大格是(
)分,所以一共是( )分;也可以这样想:(
) 减( ),也就是( )分。
2、用拨钟表的方法来验证你的想法是不是正确的。
3、新闻联播开始的时间是( ),结束的时间是( )。
计算出播放的时间是( )。
三、达标检测
1、3时=( )分 4分=( )秒 4时=( )分
3分=( )秒 5时=( )分 8分=( )秒
2、小红来到商店门前,商店还没有开门,她看到营业时间牌上写着早 9:00开门,她看看自己的手表,心
想:“现在才8:40,到开门的时间我还要等多久呢?”
3、体育课上跑400米,小强用了1分48秒,小力用了1分54秒。
小力比小强多用了多少秒?
4、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15分。
他每天早晨要在7:35分到学校,应该在几时几分前从家出发?
作业布置:
总结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