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理科选修《遗传学发现》课件5遗传物质
合集下载
(2024年)遗传学幻灯ppt课件
翻译水平调控
通过调节翻译起始因子、核糖体蛋白等 ,控制蛋白质的翻译过程。
翻译后水平调控
包括蛋白质修饰、定位、互作和降解等 过程,影响蛋白质的功能和稳定性。
17
表观遗传学在生物发育中作用
DNA甲基化
通过改变DNA的甲基化状态,影响基因 表达和细胞分化。
非编码RNA调控
如microRNA和lncRNA等,通过与靶 mRNA的结合,调节基因表达。
母性影响
02
母亲通过细胞质遗传对后代产生影响,如线粒体疾病的母系遗
传等。
基因互作与环境因素
03
细胞核外遗传与细胞核内遗传相互作用,同时受环境因素影响
,共同决定生物性状的表现。
13
03
基因突变、重组与表达调 控
2024/3/26
14
基因突变类型及机制
点突变
包括碱基替换、插入和缺失,导 致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结构或功能
2024/3/26
肿瘤遗传学基础
简要介绍肿瘤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基因突变、基因多 态性等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
遗传因素在肿瘤中的作用
详细阐述遗传因素在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中的作用,如抑癌基因 失活、原癌基因激活等。
肿瘤遗传咨询与筛查
探讨肿瘤遗传咨询的意义和内容,以及针对不同人群的肿瘤遗传筛 查策略和方法。
DNA通过转录过程合成RNA,RNA再指 导蛋白质的合成。
2024/3/26
6
基因、基因型和表现型
01
基因
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 ,由DNA序列构成。
2024/3/26
02
基因型
生物体细胞内的基因组成,决 定生物体的遗传特性。
03
深圳大学理科选修遗传学发现课件1绪论
遗传学的发展可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经典遗传学时期(1900~1940) 确立了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1910年摩尔根及其弟子斯特蒂文特布里吉斯 缪勒创立了连锁定律
此期遗传基本单位-基因是一个不可再分的抽 象概念
第二时期:微生物遗传和生化遗传时期 (1941~1960)
1941Beadle和Totum提出一基因一酶学说 1944Avery确定遗传物质为DNA 1951McClintock B.发现跳跃基因或称转座 1953Watson和Crick建立DNA双螺旋模型 1958Crick提出“中心法则”
各自公布人类基因组图谱和初步分析结果。约3万基因。
组序列发表。 1995年12月美、法科学家公布了由15000个标记的人类基因组
的遗传图谱。 1996年10月Goffeau等完成了酵母基因组的测序。 1998年12月,第一个多细胞核生物线虫的基因组在Science
上发表。 2000年3月塞莱拉公司宣布完成了果蝇的基因组测序。 2001年美、英、德、法、中、日等国科学家 和美国塞莱拉公司
此期基因的概念是一段可以转录为功能性RNA的DNA, 它可以重迭、断裂的形式存在。
第四时期:基因组和蛋白质组时期(1986至今)
1986年Dulbecco首次提出了“人类基因组工程” 1990年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2005年完成整个的测序工
作。 1995年Smith,H.O等第一个细菌基因组——流感嗜血杆菌全基因
6.德国的生物学家魏斯曼做了连续22代剪断小鼠 尾巴的实验,否定了泛生论。提出来新的遗传 和发育的理论--种质论,认为多细胞生物可分为: 种质:独立,连续, 能产生后代的种质和体质。 体质:体质是不连续的,不能产生种质。
7.1869年高尔顿发表了“ 天才遗传”,即 “融合遗传论”。
深圳大学理科选修遗传学发现重组DNA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在限制修饰系统中,限制作用是指一定类型旳细菌 能够经过限制性酶旳作用,破坏入侵旳外源DNA (如噬菌体DNA等),使得外源DNA对生物细胞 旳入侵受到限制;
而宿主细胞本身旳DNA分子合成后,经过修饰酶旳 作用:在碱基中特定旳位置上发生了甲基化而得 到了修饰,可免遭本身限制性酶旳破坏,这就是 限制修饰系统中修饰作用旳含义。
EcoR I旳切割位点
EcoR I旳辨认序列
5’…G C T G A A T T C G A G … 3’ 3’…C G A C T T A A G C T C … 5’
质粒
质粒是一种染色体外旳稳定遗传因子,大小从1~200kb不等,为 双链、闭环旳DNA分子,并以超螺旋状态存在于宿主细胞中。 质粒主要发觉于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细胞中,它具有自主复 制和转录能力,能在子代细胞中保持恒定旳拷贝数,并体现 所携带旳遗传信息。质粒旳复制和转录要依赖于宿主细胞编 码旳某些酶和蛋白质,如离开宿主细胞则不能存活,而宿主 虽然没有它们也能够正常存活。质粒旳存在使宿主具有某些 额外旳特征,如对抗生素旳抗性等。
产生这种现象旳原因何在
研究发觉:原来是由两种酶配合完毕,一种是起修饰
作用旳甲基化酶,另一种是核酸内切酶
修饰
甲基化酶:能使细胞本身核酸旳内切酶辨认序列旳碱基甲基化,从 而使本身核酸免受内切酶水解——细菌旳“防御”系统
核酸内切酶:辨认并水解外源DNA(外来核酸在内切酶辨认序列上没 有甲基化修饰作保护)
(2)ampr ;
(3)大肠杆菌β半乳糖苷酶基因 (lacZ’)旳开启子及其编码α肽链旳DNA序列;
(4)多克隆位点(MCS)
pUC18 pUC19
蓝白斑筛选重组子旳原理:
lacZ’ 编码β半乳糖苷酶旳α肽,在异丙基硫代- β-D-半乳糖 苷(IPTG)旳诱导下,使呈色底物5-溴-4-氯-3-吲哚- βD-半乳糖苷(X-gal)被分解产生蓝色。所以携带空载体 旳大肠杆菌呈蓝色菌落。
《遗传物质》课件
翻译意义
翻译是基因表达的最后步骤,通过翻译,基因中的遗传信息被转化为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进而影响生 物体的各种生命活动。翻译的调控对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代谢和应激反应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04
遗传物质与生物进化
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
01
02
03
生物进化
指生物种群基因频率随时 间改变的过程,是生物多 样性的主要原因。
生物燃料
通过遗传工程手段,改良微生物或植物,生产可 再生生物燃料,如生物柴油、生物乙醇等。
生物检测
利用遗传物质的特异性,开发出各种生物传感器 和检测试剂,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
06
遗传物质的前沿研究
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基因编辑技术
CRISPR-Cas9系统是目前最常用的基因编辑技术,它能够 精确地定位和修改DNA序列,为遗传疾病治疗、农作物改 良等领域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02
遗传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DNA的组成与结构
DNA的组成
DNA由四种不同的脱氧核苷酸组成,分别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dATP)、胸腺 嘧啶脱氧核苷酸(dTTP)、鸟嘌呤脱氧核苷酸(dGTP)和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dCTP)。
DNA的结构
DNA的双螺旋结构由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组成,通过碱基配对(A与T配 对,G与C配对)连接在一起。
基因突变
指基因序列的碱基对的增添、缺失 或替换,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
生物进化中的遗传物质变异
基因突变的意义
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主 要驱动力之一,为生物进 化提供了丰富的遗传资源 。
基因重组
指同源或非同源染色体之 间的交换和重排,是生物 多样性的重要来源之一。
基因流与种群分化
翻译是基因表达的最后步骤,通过翻译,基因中的遗传信息被转化为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进而影响生 物体的各种生命活动。翻译的调控对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代谢和应激反应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04
遗传物质与生物进化
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
01
02
03
生物进化
指生物种群基因频率随时 间改变的过程,是生物多 样性的主要原因。
生物燃料
通过遗传工程手段,改良微生物或植物,生产可 再生生物燃料,如生物柴油、生物乙醇等。
生物检测
利用遗传物质的特异性,开发出各种生物传感器 和检测试剂,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
06
遗传物质的前沿研究
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基因编辑技术
CRISPR-Cas9系统是目前最常用的基因编辑技术,它能够 精确地定位和修改DNA序列,为遗传疾病治疗、农作物改 良等领域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02
遗传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DNA的组成与结构
DNA的组成
DNA由四种不同的脱氧核苷酸组成,分别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dATP)、胸腺 嘧啶脱氧核苷酸(dTTP)、鸟嘌呤脱氧核苷酸(dGTP)和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dCTP)。
DNA的结构
DNA的双螺旋结构由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组成,通过碱基配对(A与T配 对,G与C配对)连接在一起。
基因突变
指基因序列的碱基对的增添、缺失 或替换,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
生物进化中的遗传物质变异
基因突变的意义
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主 要驱动力之一,为生物进 化提供了丰富的遗传资源 。
基因重组
指同源或非同源染色体之 间的交换和重排,是生物 多样性的重要来源之一。
基因流与种群分化
遗传发现课件
绝大多数生物(细胞构成的)都是以DNA作为遗 绝大多数生物(细胞构成的)都是以DNA作为遗 DNA 传物质的。 传物质的。 因此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因此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NA 的遗传物质
1.噬菌体在细菌体中合成自己的蛋白质 1.噬菌体在细菌体中合成自己的蛋白质 需要:( 需要:( ) B A.噬菌体的DNA和氨基酸 噬菌体的DNA A.噬菌体的DNA和氨基酸 B.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的氨基酸 B.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的氨基酸 噬菌体的DNA C.细菌的DNA和氨基酸 细菌的DNA C.细菌的DNA和氨基酸 D.细菌的DNA和噬菌体的氨基酸 细菌的DNA D.细菌的DNA和噬菌体的氨基酸 2.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2.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A.核酸 A.核酸 B.DNA C.RNA
S型细菌 型细菌
使小鼠患败血症而死亡. 使小鼠患败血症而死亡.
转化---游离的细菌DNA片断被吸收到细菌的细胞内。 转化---游离的细菌DNA片断被吸收到细菌的细胞内。 ---游离的细菌DNA片断被吸收到细菌的细胞内
在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哪些物质? 在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哪些物质?
加热杀死的S 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 杀死的
讨论1 讨论1:实验材料
你觉得选择什么样的生物做 该实验的材料更合适呢? 该实验的材料更合适呢? 为什么? 为什么? 高等 植物 高等动物 细菌 病毒
以细菌或病毒作为实验材料具有哪些优点? 细菌或病毒作为实验材料具有哪些优点? 作为实验材料具有哪些优点
(1)结构简单,含有的物质少,分析起来简便、快捷, 结构简单,含有的物质少,分析起来简便、快捷, 容易得出结论。 容易得出结论。 min就可繁殖一代 就可繁殖一代, 繁殖快。细菌20~ 20 (2)繁殖快。细菌20~30 min就可繁殖一代,病毒短 时间内可大量繁殖。 时间内可大量繁殖。
1.噬菌体在细菌体中合成自己的蛋白质 1.噬菌体在细菌体中合成自己的蛋白质 需要:( 需要:( ) B A.噬菌体的DNA和氨基酸 噬菌体的DNA A.噬菌体的DNA和氨基酸 B.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的氨基酸 B.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的氨基酸 噬菌体的DNA C.细菌的DNA和氨基酸 细菌的DNA C.细菌的DNA和氨基酸 D.细菌的DNA和噬菌体的氨基酸 细菌的DNA D.细菌的DNA和噬菌体的氨基酸 2.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2.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A.核酸 A.核酸 B.DNA C.RNA
S型细菌 型细菌
使小鼠患败血症而死亡. 使小鼠患败血症而死亡.
转化---游离的细菌DNA片断被吸收到细菌的细胞内。 转化---游离的细菌DNA片断被吸收到细菌的细胞内。 ---游离的细菌DNA片断被吸收到细菌的细胞内
在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哪些物质? 在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哪些物质?
加热杀死的S 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 杀死的
讨论1 讨论1:实验材料
你觉得选择什么样的生物做 该实验的材料更合适呢? 该实验的材料更合适呢? 为什么? 为什么? 高等 植物 高等动物 细菌 病毒
以细菌或病毒作为实验材料具有哪些优点? 细菌或病毒作为实验材料具有哪些优点? 作为实验材料具有哪些优点
(1)结构简单,含有的物质少,分析起来简便、快捷, 结构简单,含有的物质少,分析起来简便、快捷, 容易得出结论。 容易得出结论。 min就可繁殖一代 就可繁殖一代, 繁殖快。细菌20~ 20 (2)繁殖快。细菌20~30 min就可繁殖一代,病毒短 时间内可大量繁殖。 时间内可大量繁殖。
遗传物质的发现ppt
3、使噬菌体去感染体内含大量3H的细菌,等细菌解体后3H ( B ) A .随着细菌的解体而消失; B .发现在噬菌体的外壳和DNA中; C .仅发现在噬菌体的DNA中; D .仅发现在噬菌体的外壳中;
4、下图是噬菌体侵染细菌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正确顺序应是( BDAEC ) (2)图中D表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留在细菌外的是 (蛋白质外壳),注入细菌内的物质是( 噬菌体DNA) (3)图中E表明(产生性状完全相同的噬茵体后代 ) (4)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得出了 DNA 是遗传物质的结论。
步骤三:用其蛋白质感染健康的烟草,发现烟草不 感病,没有分离出病毒体。
步骤四: 用其RNA感染健康的烟草,发现烟草出现 花叶病,并从其体内分离到全新病毒。 实验结论: RNA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
二、生物的遗传物质
三、遗传物质的载体
课堂小结: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体内转化
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物质 ③DNA能自我复制 ④DNA能控制蛋白 子代噬菌体 质的合成
用35S标 记了一部 用被标 第一组 分噬菌体 记的两 蛋白质外 种噬菌 培养一段 壳 体分别 时间后, 去侵染 进行检测。 用32P标 记了另一 未被标 第二组 部分噬菌 记细菌 体的DNA
有放射性
烟草花叶病毒是一类RNA病毒,由RNA和蛋白质 组成,它可以感染烟草使其呈现花叶病。
一、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哈勒曾说:“天才的试验家可以用最简 单的方法,便能揭示出问题的要害,并 进而改变人们传统的看法。”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经典实验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叶实验
1、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
(1)材料:肺炎双球菌
生物必修二课件遗传物质的发现
合成生物学
通过设计和构建人工生物系统,实现对生物体代谢途径、 生理功能等的精确调控,为生物医学、生物能源等领域提 供新的技术支撑。
XX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复制起始
DNA双链在复制起点处解旋, 形成复制叉。
链合成
以每条母链为模板,按照碱基 互补配对原则,合成子链。
链终止
当复制叉相遇时,复制过程结 束,形成两个与母链完全相同 的子代DNA分子。
半保留复制特点
新合成的每个DNA分子中,一 条链来自母链,另一条链为新
合成链。
DNA损伤修复机制
直接修复
针对某些简单的DNA损伤,如碱基 错配、脱嘌呤等,可通过特定的酶直 接进行修复。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意义
人类基因组测序
通过对人类基因组的全面测序和分析,揭示人类基因的结构、功能和 变异等信息。
基因与疾病关系研究
通过比较不同人群和疾病状态下的基因组差异,揭示基因与疾病发生 和发展的关系,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个性化医疗的实现
基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成果,可以针对不同个体的基因特征,制定个 性化的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提高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REPORTING
基因表达调控方式
转录水平调控
通过控制转录的起始、延伸和终止等过程,实现对基因表达的精 细调节。
翻译水平调控
在翻译过程中,通过选择性剪接、蛋白质修饰等方式,影响蛋白质 的结构和功能,从而调控基因表达。
表观遗传学调控
通过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方式,改变染色质的结构和状态 ,影响基因的可及性和表达水平。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实验原理
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噬菌体的 DNA和蛋白质,分别侵染细菌,
通过设计和构建人工生物系统,实现对生物体代谢途径、 生理功能等的精确调控,为生物医学、生物能源等领域提 供新的技术支撑。
XX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复制起始
DNA双链在复制起点处解旋, 形成复制叉。
链合成
以每条母链为模板,按照碱基 互补配对原则,合成子链。
链终止
当复制叉相遇时,复制过程结 束,形成两个与母链完全相同 的子代DNA分子。
半保留复制特点
新合成的每个DNA分子中,一 条链来自母链,另一条链为新
合成链。
DNA损伤修复机制
直接修复
针对某些简单的DNA损伤,如碱基 错配、脱嘌呤等,可通过特定的酶直 接进行修复。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意义
人类基因组测序
通过对人类基因组的全面测序和分析,揭示人类基因的结构、功能和 变异等信息。
基因与疾病关系研究
通过比较不同人群和疾病状态下的基因组差异,揭示基因与疾病发生 和发展的关系,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个性化医疗的实现
基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成果,可以针对不同个体的基因特征,制定个 性化的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提高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REPORTING
基因表达调控方式
转录水平调控
通过控制转录的起始、延伸和终止等过程,实现对基因表达的精 细调节。
翻译水平调控
在翻译过程中,通过选择性剪接、蛋白质修饰等方式,影响蛋白质 的结构和功能,从而调控基因表达。
表观遗传学调控
通过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方式,改变染色质的结构和状态 ,影响基因的可及性和表达水平。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实验原理
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噬菌体的 DNA和蛋白质,分别侵染细菌,
遗传学PPTppt(共43张PPT)
一、雌雄配子的形成 高等动植物雌雄配子形成
图 1-14 高等动物性细胞形成过程
图 1-15 高等植物 雌雄配子 形成过程
二、植物授粉与受精
自花授粉:同一花朵或同株异花
授粉方式 异花授粉:不同植株间
受精:雄配子+雌配子 → 合子 精核(n)+卵细胞(n) →胚 (2n)
双受精 精核(n)+2极核(n) →胚乳(3n)
基因控制
细胞周期
第二类基因直接控制
细胞进入各个时期
(控制点-失控-肿瘤)
图 1-10 细胞周期的遗传控制
二、细胞无丝分裂与有丝分裂
细胞分裂
无丝分裂(直接) 有丝分裂
有丝分裂过程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DNA量 的变化
图 1-1 原核细胞的结构 非组蛋白:少量 多核细胞:核分裂、质不分裂 染色单体—1DNA+pro — 花粉直感(胚乳直感):3n胚乳 与真核生物相比,原核生物的染色体要简单得多,其染色体通常只有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 。 图1-17 种子植物的生活周期 保证染色体数目恒定性、物种相对 (由母体发育而来) 第一类基因主要控制 染色体组型分析(核型分析):根据染色体长度、着丝粒位置、臂比、随体有无等特点,对各对同源染色体进行分类、编号,研究一个细胞的整套 染色体 细胞周期中的关键蛋 (1)染色质的基本结构 图 1-9 细胞有丝分裂周期 图 1-15 高等植物雌雄配子形成过程
图 1-5 人类染色体核型
三、 染色体分子结构
1、原核生物染色体
与真核生物相比,原核生物 的染色体要简单得多,其染 色体通常只有一个核酸分子 (DNA或RNA) 。
大肠杆菌的染色体
DNA分子伸展有1100µm长,细菌直径1-2µm
图 1-14 高等动物性细胞形成过程
图 1-15 高等植物 雌雄配子 形成过程
二、植物授粉与受精
自花授粉:同一花朵或同株异花
授粉方式 异花授粉:不同植株间
受精:雄配子+雌配子 → 合子 精核(n)+卵细胞(n) →胚 (2n)
双受精 精核(n)+2极核(n) →胚乳(3n)
基因控制
细胞周期
第二类基因直接控制
细胞进入各个时期
(控制点-失控-肿瘤)
图 1-10 细胞周期的遗传控制
二、细胞无丝分裂与有丝分裂
细胞分裂
无丝分裂(直接) 有丝分裂
有丝分裂过程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DNA量 的变化
图 1-1 原核细胞的结构 非组蛋白:少量 多核细胞:核分裂、质不分裂 染色单体—1DNA+pro — 花粉直感(胚乳直感):3n胚乳 与真核生物相比,原核生物的染色体要简单得多,其染色体通常只有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 。 图1-17 种子植物的生活周期 保证染色体数目恒定性、物种相对 (由母体发育而来) 第一类基因主要控制 染色体组型分析(核型分析):根据染色体长度、着丝粒位置、臂比、随体有无等特点,对各对同源染色体进行分类、编号,研究一个细胞的整套 染色体 细胞周期中的关键蛋 (1)染色质的基本结构 图 1-9 细胞有丝分裂周期 图 1-15 高等植物雌雄配子形成过程
图 1-5 人类染色体核型
三、 染色体分子结构
1、原核生物染色体
与真核生物相比,原核生物 的染色体要简单得多,其染 色体通常只有一个核酸分子 (DNA或RNA) 。
大肠杆菌的染色体
DNA分子伸展有1100µm长,细菌直径1-2µm
3.1.1遗传物质的发现 PPT课件
感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过一段时间
结论:RNA是遗传物质
课堂 小结
1.--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2.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绝大多数生物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DNA病毒
RNA
3.-------是少数生物的遗传物质 4.DNA主要存在于-染---色---体- 上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吸附 侵入 合成 组装
新合成的 DNA 和蛋白质外壳 组装出很多与亲代一模一样 的子代噬菌体。
吸附 侵入 合成 组装 释放
噬菌体由于细菌的 解体而被释放出来, 再去侵染其他的细 菌。
思考: 作为遗传物质应具备什么样的特点?
①分子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②自我复制,保持前后代的连续性 ③能指导蛋白质合成,控制生物性状 ④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 、T2噬菌体的结构 外壳: 蛋白质
内部: DNA
思考:
(1)噬菌体非常小,实验时怎样观察? 同位素示踪法
(2)DNA和蛋白质的化学元素构成是什么? 蛋白质的组成元素: C、H、O、N、S (标记35S )
DNA的组成元素: C、H、O、N 、P (标记32P)
(3)如何标记噬菌体?
[学习自测]
1.注射后能使小白鼠因患败血病而死亡的是 (D) A.R型肺炎双球菌 B.加热杀死后的R型肺炎双球菌 C.加热杀死后的S型肺炎双球菌 D.加热杀死后的S型肺炎双球菌与R型细 菌混合
2.用噬菌体去感染体内含32P的细胞,在细菌 解体后含32P的是(A) A.子代噬菌体DNA B.子代噬菌体所有部分 C.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 D.子代噬菌体不含32P
在分别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2P 和35S 的培养基中培养细菌 分别用上述细菌培养T2噬菌体,制 备含32P的噬菌体和含35S的噬菌体
《遗传学课件》课件
基因表达调控
基因表达调控是指细胞通过一系列复 杂的机制调节基因的表达水平,包括 转录水平的调控和翻译水平的调控等 。基因表达调控对于生物体的正常发 育和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03
CHAPTER
孟德尔遗传定律
孟德尔的生平简介
孟德尔的出生和家庭背景
出生于奥地利的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对植物学 和园艺学产生了浓厚兴趣。
染色体的结构和数目变异
染色体结构变异
染色体发生断裂、倒位、重复、缺失等结构变异,可能导致基因表达异常或产 生遗传疾病。
染色体数目变异
染色体数目异常,如非整倍性变异(如三体综合征)和多倍性变异(如三倍体 、四倍体等),可能导致生长发育异常或遗传疾病。
基因突变和表观遗传学
基因突变
基因序列发生改变,导致基因表达异常或产生遗传疾病。基因突变可分为点突变 、插入和缺失等类型。
孟德尔的教育和职业发展
在维也纳大学学习自然科学,成为一名中学教 师,并开始进行遗传学研究。
孟德尔的成就和影响
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遗传定律,为现代遗传学奠定了基础。
孟德尔的实验方法和发现
实验材料和方法
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通过人工授粉和统计分析进 行研究。
遗传定律的发现
提出了分离定律、独立分配定律和显性与隐性定律, 揭示了遗传的基本规律。
性状。
未来发展方向
未来,表观遗传学将进一步深入研究表观遗传修饰的机制和功能,以及它们在生物体发 育和疾病发生中的作用。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会有更多的表观遗传修饰被发
现和鉴定。
合成生物学和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
合成生物学
基因编辑技术
合成生物学是利用工程学原理和方法 来研究和改造生命系统的学科。它通 过设计和构建人工生物系统,来探索 生命本质和实现特定功能。
基因表达调控是指细胞通过一系列复 杂的机制调节基因的表达水平,包括 转录水平的调控和翻译水平的调控等 。基因表达调控对于生物体的正常发 育和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03
CHAPTER
孟德尔遗传定律
孟德尔的生平简介
孟德尔的出生和家庭背景
出生于奥地利的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对植物学 和园艺学产生了浓厚兴趣。
染色体的结构和数目变异
染色体结构变异
染色体发生断裂、倒位、重复、缺失等结构变异,可能导致基因表达异常或产 生遗传疾病。
染色体数目变异
染色体数目异常,如非整倍性变异(如三体综合征)和多倍性变异(如三倍体 、四倍体等),可能导致生长发育异常或遗传疾病。
基因突变和表观遗传学
基因突变
基因序列发生改变,导致基因表达异常或产生遗传疾病。基因突变可分为点突变 、插入和缺失等类型。
孟德尔的教育和职业发展
在维也纳大学学习自然科学,成为一名中学教 师,并开始进行遗传学研究。
孟德尔的成就和影响
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遗传定律,为现代遗传学奠定了基础。
孟德尔的实验方法和发现
实验材料和方法
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通过人工授粉和统计分析进 行研究。
遗传定律的发现
提出了分离定律、独立分配定律和显性与隐性定律, 揭示了遗传的基本规律。
性状。
未来发展方向
未来,表观遗传学将进一步深入研究表观遗传修饰的机制和功能,以及它们在生物体发 育和疾病发生中的作用。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会有更多的表观遗传修饰被发
现和鉴定。
合成生物学和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
合成生物学
基因编辑技术
合成生物学是利用工程学原理和方法 来研究和改造生命系统的学科。它通 过设计和构建人工生物系统,来探索 生命本质和实现特定功能。
深圳大学理科选修《遗传学发现》课件6DNA密码
丙氨酸。
教学ppt
17
由此可见,对应于遗传密码UUU的氨基酸是苯丙氨酸。
核糖体结合技术
特定三核苷酸为模板 + 核糖体 + 20 种AA-tRNA 保温
硝酸纤维滤膜过滤
分析留在滤膜上的核糖体-AA-tRNA
确定与核糖教体学pp结t 合的AA
18
1966年科学家霍拉纳发明了一种新的RNA合成方法,通 过这种方法合成的RNA可以是2个、3个或4个碱基为单 位的重复序列,例如:将A、C两种核苷酸缩合为 ACACACACAC……长链,以它作人工信使进行蛋白质合 成,结果发现产物是苏氨酸和组氨酸的多聚体,说明苏 氨酸的密码子可能是ACA,也可能是CAC;同样,组氨 酸的密码子可能是CAC,也可能是ACA。
教学ppt
10
遗传密码的发现
遗传密码是20世纪60年代阐明的。 盖莫夫最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挑战。他以著有《奇异王国
的汤姆金斯》等优秀的科学读物而著称。由于他不是实 验生物学家,所以,他专门从理论上尝试密码的解读。 他设想如果每种碱基与一种氨基酸相对应,那么只能产生4 种氨基酸。实际上,氨基酸有20种,不可能一个字母 (碱基)与一种氨基酸相对应。 那么,2个碱基与1种氨基酸对应又如何呢? 4×4=16,只 能产生16种氨基酸,还不够数。 因此,盖奠夫认为3个碱基与一种氨基酸相对应就好了,也 就是说,4×4×4=64,产生64种氨基酸。
教学ppt
5
比德尔的结论:
正常细胞含某种化学物质(色素) ,突变 体缺乏,移植后,突变体得到了这种物 质,因此表型正常。
推测:基因导致一种化学物质的产生,该 物质又决定基因所表达的性状。基因的 作用与特定化学物质的产生有关。
教学ppt
遗传学第5章 遗传物质的变异 ppt课件
➢ 微突变中有利突变率更高。
➢ 4、自发突变和诱发突变
➢ 自发突变:在没有特设的人为诱变条 件下,由外界环境条件的自然作用或 者由生物体内的生理和生化变化而发 生的突变称为自发突变。
➢ 诱发突变:在专门的诱变因素(电离 辐射,化学药品,高温等)影响下发 生的突变称为诱发突变。
➢ 5、性细胞突变与体细胞突变
➢ 引起碱基排列顺序改变的方式: ➢ 错义突变 ➢ 移码突变
二、基因突变的频率
➢ 突变频率是指生物在一个世代中在 特定条件下每个配子(或细胞)发 生某种突变的概率。自发突变的频 率很低,如高等植物的基因突变为 10-5~10-8。
➢ 自花授粉植物中突变较少,杂种或杂 合体突变频率较高;多年生的无性繁 殖植物比一二年生种子繁殖植物一 般有相对较高的突变频率.
➢ (一)整倍体变异
➢染色体组 二倍体个体中形态、结构和 功能彼此不同但又能够完整而协调地进 行各种代谢活动的一套染色体。
➢整倍体 是指细胞核内含有完整染色体 组倍数的生物体。
➢ 蔷薇属的基数染色体数目(X=7),
➢中国月季 2X(或2n)=14 ➢法国蔷薇(部分) 3X(或2n)=21 ➢香水玫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4X(或2n)=28 ➢欧洲野蔷薇 5X(或2n)=35 ➢莫氏蔷薇 6X(或2n)=42 ➢针刺蔷薇 8X(或2n)=56
异称不可遗传的变异。
引起可遗传的变异的途径
➢1、基因的重组和基因互作。 ➢2、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 ➢3、基因突变
一、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 结构变异的形成:断裂—重接 ➢ 使染色体产生折断的因素:
– 自然:温度剧变、营养生理条件异常、 遗传因素等;
– 人为:物理射线与化学药剂处理等。 ➢ 染色体折断的结果:
➢ 4、自发突变和诱发突变
➢ 自发突变:在没有特设的人为诱变条 件下,由外界环境条件的自然作用或 者由生物体内的生理和生化变化而发 生的突变称为自发突变。
➢ 诱发突变:在专门的诱变因素(电离 辐射,化学药品,高温等)影响下发 生的突变称为诱发突变。
➢ 5、性细胞突变与体细胞突变
➢ 引起碱基排列顺序改变的方式: ➢ 错义突变 ➢ 移码突变
二、基因突变的频率
➢ 突变频率是指生物在一个世代中在 特定条件下每个配子(或细胞)发 生某种突变的概率。自发突变的频 率很低,如高等植物的基因突变为 10-5~10-8。
➢ 自花授粉植物中突变较少,杂种或杂 合体突变频率较高;多年生的无性繁 殖植物比一二年生种子繁殖植物一 般有相对较高的突变频率.
➢ (一)整倍体变异
➢染色体组 二倍体个体中形态、结构和 功能彼此不同但又能够完整而协调地进 行各种代谢活动的一套染色体。
➢整倍体 是指细胞核内含有完整染色体 组倍数的生物体。
➢ 蔷薇属的基数染色体数目(X=7),
➢中国月季 2X(或2n)=14 ➢法国蔷薇(部分) 3X(或2n)=21 ➢香水玫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4X(或2n)=28 ➢欧洲野蔷薇 5X(或2n)=35 ➢莫氏蔷薇 6X(或2n)=42 ➢针刺蔷薇 8X(或2n)=56
异称不可遗传的变异。
引起可遗传的变异的途径
➢1、基因的重组和基因互作。 ➢2、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 ➢3、基因突变
一、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 结构变异的形成:断裂—重接 ➢ 使染色体产生折断的因素:
– 自然:温度剧变、营养生理条件异常、 遗传因素等;
– 人为:物理射线与化学药剂处理等。 ➢ 染色体折断的结果:
2024年度《遗传学》课件ppt
2024/3/23
13
基因表达调控机制
01
02
03
转录水平调控
通过控制转录起始、延伸 和终止等过程,影响基因 表达水平。
2024/3/23
翻译水平调控
通过控制mRNA稳定性和 翻译效率等方式,调节蛋 白质合成。
蛋白质水平调控
通过控制蛋白质稳定性、 活性和相互作用等方式, 影响蛋白质功能。
14
表观遗传学现象及原理
DNA甲基化
通过添加甲基基团改变 DNA分子结构,影响基因 表达。
2024/3/23
组蛋白修饰
通过改变组蛋白的乙酰化 、甲基化等修饰状态,影 响染色质结构和基因表达 。
非编码RNA调控
通过长非编码RNA、小 RNA等调控基因表达。
15
表观遗传修饰与疾病关系
肿瘤
表观遗传修饰异常导致原癌基因 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促进肿瘤
基因重组
生物体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 状的基因重新组合,包括同源重组和 非同源重组。
2024/3/23
7
02 染色体与遗传规律
2024/3/23
8
染色体结构与功能
染色体的化学组成
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其中DNA 是遗传信息的载体,蛋白质则对DNA 的包装、稳定和遗传信息的表达具有 重要作用。
29
基因歧视现象剖析及应对措施建议
基因歧视现象描述
阐述基因歧视的概念、表现形式 和危害,包括在就业、保险、教 育等领域的歧视现象。
原因分析
分析基因歧视产生的社会、文化 和心理等方面的原因,以及现有 法律法规在防止基因歧视方面的 不足。
应对措施建议
提出防止基因歧视的政策建议, 包括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宣传教 育、推动基因科技合理应用等。
遗传物质的发现过程PPT教学课件
硫仅存在于蛋白质分子中,
99%的磷都存在于DNA分子中.
(2)实验过程:
①用放射性同位素35S标记噬菌体外壳蛋白质
蛋白质含35S +细菌 离心
的噬菌体 (未标记)
上清液(T2噬菌体颗粒) --含放射性物质35S
沉淀被感染的细菌和 新形成的噬菌体 --未检测到35S
说明蛋白质外壳并没有进入到细菌内
②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内部DNA
DNA含32P +细菌 离心
的噬菌体 (未标记)
(T2噬菌体颗粒)
--未检测到32P
被感染的细菌和新形成 的噬菌体中
--检测到32P
说明DNA进入到细菌内去了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动态过程: 动画 吸附 侵入 合成 组装 释放
吸附
侵入别的细菌
释放
侵入
合成
组装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表明:
在噬菌体中,亲代和子代之间具有 连续性的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也就是说,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 过亲代的DNA遗传给后代的,因此 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必须将蛋白质、其他物质与DNA 分开,单独、直接地观察它们的作用, 才能确定究竟谁是遗传物质。
讨论:
假如你是当时的科学家,应 该怎样设计实验来证明转化因 子是什么物质”?
DNA\蛋白质和其他物质谁是 提出问题: 遗传物质?
作出假设: DNA是遗传物质
实验方案: 1、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出DNA、蛋白质和多糖 等物质
小资料:
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 菌体内的病毒,T2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就 会在自身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利用细菌 体内的物质来合成自身的组成成分,从 而进行大量的繁殖.
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 影响
99%的磷都存在于DNA分子中.
(2)实验过程:
①用放射性同位素35S标记噬菌体外壳蛋白质
蛋白质含35S +细菌 离心
的噬菌体 (未标记)
上清液(T2噬菌体颗粒) --含放射性物质35S
沉淀被感染的细菌和 新形成的噬菌体 --未检测到35S
说明蛋白质外壳并没有进入到细菌内
②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内部DNA
DNA含32P +细菌 离心
的噬菌体 (未标记)
(T2噬菌体颗粒)
--未检测到32P
被感染的细菌和新形成 的噬菌体中
--检测到32P
说明DNA进入到细菌内去了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动态过程: 动画 吸附 侵入 合成 组装 释放
吸附
侵入别的细菌
释放
侵入
合成
组装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表明:
在噬菌体中,亲代和子代之间具有 连续性的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也就是说,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 过亲代的DNA遗传给后代的,因此 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必须将蛋白质、其他物质与DNA 分开,单独、直接地观察它们的作用, 才能确定究竟谁是遗传物质。
讨论:
假如你是当时的科学家,应 该怎样设计实验来证明转化因 子是什么物质”?
DNA\蛋白质和其他物质谁是 提出问题: 遗传物质?
作出假设: DNA是遗传物质
实验方案: 1、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出DNA、蛋白质和多糖 等物质
小资料:
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 菌体内的病毒,T2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就 会在自身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利用细菌 体内的物质来合成自身的组成成分,从 而进行大量的繁殖.
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 影响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44年美国的艾弗里、麦 克利奥特及麦克卡蒂等人 在格里菲斯工作的基础上, 对转化的本质进行了深入 的研究。证明了格里菲斯 所说的转化因子就是脱氧 核糖核酸(DNA)而不是 蛋白质。
整理ppt
9
[实验设计]寻找转化因子:
关键思路: 把各种化合物分开,单独观察,确定
唯一变量 。 设计方法:
把由S型细菌中分离,提取出的各种成 分,单独作用于R型细菌。
分享了1969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整理ppt
13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T2噬菌体是一种专 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 内的病毒,T2噬菌体侵 染细菌后,就会在自身 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利 用细菌体内的物质来 合成自身的组成成分, 从而进行大量的繁殖。
(含P) (含S)
整过程:
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 物质,DNA是转化因子。
整理ppt
12
赫尔希美国微生物学家。1908年12月4日生于密执安州奥沃索。 赫尔希于 1934年在密执安州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以后在华盛顿大学任教,1950年以 后转到纽约州冷泉港,1975年退休。 他的学术兴趣是研究噬菌体。1945年 他表明在噬菌体及其捕食的细菌细胞中都有自发的突变发生,这与卢里亚同 时独立做出的结果是相同的。1946年,他证明了不同病毒的遗传物质能够自 发结合产生突变的效应,这同德尔布吕克独立证明的结果也是一样的。 1952年他又证明,进入细菌细胞的是噬菌体的核酸,这表明携带遗传信息 的是核酸而不是与它相关的蛋白质。这一结论使翌年沃森和克里克关于核酸 复制的发现更加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赫尔希、德尔布吕克和卢里亚因其工作
18
怎样将32P标记到噬菌体的DNA上?
(先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 再用噬菌体去感染这种大肠杆菌)
整理ppt
19
[过程探究3]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
整理ppt
20
[过程探究3]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
整理ppt
21
概率量子力学——波动力学的创始人
薛定谔
整理ppt
22
詹姆斯·杜威·沃森
美国生物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
吸附
侵入 合成 组装
动画
释放
吸附
侵入别的细菌 释放
侵入
合成 整理ppt
组装 16
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究竟是蛋白质还是DNA?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设计了一个巧 妙实验: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和测试。
DNA标记P;蛋白质标记S。
整理ppt
17
[过程探究3]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
如何让噬菌整体理p被pt 标记?
整理ppt
10
实验结果:
只有S型菌DNA和R型 活菌混合培养才出 现了S型活细菌, 这是一部分 R型菌 转化产生有毒的、 有荚膜的S型活细 菌。
整理ppt
11
实验表明:
由此说明RNA、脂类、蛋白质、荚膜多糖和 用DNA酶处理的DNA均不引起转化,而 DNA却能引起转化。如果用DNA酶处理 DNA后,则转化作用丧失。
遗传物质:DNA
整理ppt
1
瑞士生物学家。生于巴塞尔一个卓越的科学家家庭。 早年学医,后转向攻读生理化学。毕业于巴塞尔大学, 获博士学位。曾任巴塞尔大学生理学教授。其贡献在 于发现核酸,发表的《脓细胞的化学成分》是科学史 上第一篇关于核酸的论文,揭开了遗传物质研究的序 幕。
整理ppt
2
20世纪初,德国科赛尔(1853~1927) 和他的两个学生琼斯(1865~1935) 和列文(1869~1940)的研究,弄清 了核酸的基本化学结构,认为它是由 许多核苷酸组成的大分子。核苷酸是 由碱基、核糖和磷酸构成的。其中碱 基有4种(腺瞟吟、鸟嘌吟、胸腺嘧啶 和胞嘧啶),核糖有两种(核糖、脱 氧核糖),因此把核酸分为核糖核酸 (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
莫里斯·休·弗雷德里克·威尔金斯
整理ppt
25
英国物理化学家与晶体学家。专注于研究DNA、
病毒、煤炭与石墨等物质的结构。其中她所拍摄 的DNA晶体衍射图片“照片51号”,以及关于此 物质的相关数据,是詹姆斯·沃森与佛朗西斯·克里 克解出DNA结构的关键线索。此后她也领导了关 于烟草花叶病毒与小儿麻痹病毒的研究。
此后,克里克又单独首次提出蛋白质合
成的中心法则,即遗传密码的走向是: DNA→RNA→蛋白质。他在遗传密码的 比例和翻译机制的研究方面也做出了贡 献。被誉为“分子生物学之父”。2004 年7月28日深夜在加州圣地亚哥的桑顿医 院里逝世,享年88岁。
弗朗西斯·克里克
整理ppt
24
新西兰物理学家,参与美国的“曼哈顿计 划” 。1950年开始研究DNA晶体结构,并在 方法上采取了“X射线衍射法”。他们拍摄出 第一张DNA纤维衍射图(A型图),证明DNA 分子具有单链螺旋结构。这在建立DNA的分 子模型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核酸的基本单位
戊
糖 : 脱氧核糖
单核苷酸 磷
酸 嘧啶:T C
含氮有机碱
(碱基) 嘌呤:A G
整理ppt
3
赫尔曼·埃米尔·费歇尔
德国化学家,提出氨基酸之间以肽链相连 接而形成蛋白质的理论,1917年他合成了 由15个甘氨酸和3个亮氨酸组成的18个肽 的长链。
整理ppt
4
氨基酸缩合形成肽键
20种氨基酸的分子式
整理ppt
蛋白质
5
格里菲斯
进行了著名的“肺炎双 球菌转化实验”,认为 菌体中必有一种转化因 子 ,而且这种转化可以 遗传给后代。
整理ppt
6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病原菌,存在着光滑型 (Smooth,简称S型)和粗糙型(Rough,简 称R型)两种不同类型。
整理ppt
7
过程回顾
整理ppt
8
艾弗里
美国细菌学家。
1951~1953年在英国期间,他和英
国生物学家F.H.C.克里克合作,提
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学说。这个
学说不但阐明了DNA的基本结构,
并且为一个DNA分子如何复制成两
个结构相同DNA分子以及DNA怎样
传递生物体的遗传信息提供了合理
的说明。它被认为是生物科学中具
有革命性的发现,是20世纪最重要
的科学成就之一。由于提出DNA的
双螺旋模型学说,沃森和克里克及
M.H.F.威尔金斯一起获得了1962年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整理ppt
23
生于英格兰中南部一个郡的首府北安普 敦。小时酷爱物理学。1934年中学毕业 后,他考入伦敦大学物理系,3年后大学 毕业。1950年,入剑桥大学物理系攻读 研究生学位,1953年提出了DNA分子的 双螺旋结构模型,并因此获得 1962年诺 贝尔生物学或医学奖。
整理ppt
9
[实验设计]寻找转化因子:
关键思路: 把各种化合物分开,单独观察,确定
唯一变量 。 设计方法:
把由S型细菌中分离,提取出的各种成 分,单独作用于R型细菌。
分享了1969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整理ppt
13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T2噬菌体是一种专 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 内的病毒,T2噬菌体侵 染细菌后,就会在自身 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利 用细菌体内的物质来 合成自身的组成成分, 从而进行大量的繁殖。
(含P) (含S)
整过程:
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 物质,DNA是转化因子。
整理ppt
12
赫尔希美国微生物学家。1908年12月4日生于密执安州奥沃索。 赫尔希于 1934年在密执安州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以后在华盛顿大学任教,1950年以 后转到纽约州冷泉港,1975年退休。 他的学术兴趣是研究噬菌体。1945年 他表明在噬菌体及其捕食的细菌细胞中都有自发的突变发生,这与卢里亚同 时独立做出的结果是相同的。1946年,他证明了不同病毒的遗传物质能够自 发结合产生突变的效应,这同德尔布吕克独立证明的结果也是一样的。 1952年他又证明,进入细菌细胞的是噬菌体的核酸,这表明携带遗传信息 的是核酸而不是与它相关的蛋白质。这一结论使翌年沃森和克里克关于核酸 复制的发现更加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赫尔希、德尔布吕克和卢里亚因其工作
18
怎样将32P标记到噬菌体的DNA上?
(先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 再用噬菌体去感染这种大肠杆菌)
整理ppt
19
[过程探究3]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
整理ppt
20
[过程探究3]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
整理ppt
21
概率量子力学——波动力学的创始人
薛定谔
整理ppt
22
詹姆斯·杜威·沃森
美国生物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
吸附
侵入 合成 组装
动画
释放
吸附
侵入别的细菌 释放
侵入
合成 整理ppt
组装 16
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究竟是蛋白质还是DNA?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设计了一个巧 妙实验: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和测试。
DNA标记P;蛋白质标记S。
整理ppt
17
[过程探究3]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
如何让噬菌整体理p被pt 标记?
整理ppt
10
实验结果:
只有S型菌DNA和R型 活菌混合培养才出 现了S型活细菌, 这是一部分 R型菌 转化产生有毒的、 有荚膜的S型活细 菌。
整理ppt
11
实验表明:
由此说明RNA、脂类、蛋白质、荚膜多糖和 用DNA酶处理的DNA均不引起转化,而 DNA却能引起转化。如果用DNA酶处理 DNA后,则转化作用丧失。
遗传物质:DNA
整理ppt
1
瑞士生物学家。生于巴塞尔一个卓越的科学家家庭。 早年学医,后转向攻读生理化学。毕业于巴塞尔大学, 获博士学位。曾任巴塞尔大学生理学教授。其贡献在 于发现核酸,发表的《脓细胞的化学成分》是科学史 上第一篇关于核酸的论文,揭开了遗传物质研究的序 幕。
整理ppt
2
20世纪初,德国科赛尔(1853~1927) 和他的两个学生琼斯(1865~1935) 和列文(1869~1940)的研究,弄清 了核酸的基本化学结构,认为它是由 许多核苷酸组成的大分子。核苷酸是 由碱基、核糖和磷酸构成的。其中碱 基有4种(腺瞟吟、鸟嘌吟、胸腺嘧啶 和胞嘧啶),核糖有两种(核糖、脱 氧核糖),因此把核酸分为核糖核酸 (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
莫里斯·休·弗雷德里克·威尔金斯
整理ppt
25
英国物理化学家与晶体学家。专注于研究DNA、
病毒、煤炭与石墨等物质的结构。其中她所拍摄 的DNA晶体衍射图片“照片51号”,以及关于此 物质的相关数据,是詹姆斯·沃森与佛朗西斯·克里 克解出DNA结构的关键线索。此后她也领导了关 于烟草花叶病毒与小儿麻痹病毒的研究。
此后,克里克又单独首次提出蛋白质合
成的中心法则,即遗传密码的走向是: DNA→RNA→蛋白质。他在遗传密码的 比例和翻译机制的研究方面也做出了贡 献。被誉为“分子生物学之父”。2004 年7月28日深夜在加州圣地亚哥的桑顿医 院里逝世,享年88岁。
弗朗西斯·克里克
整理ppt
24
新西兰物理学家,参与美国的“曼哈顿计 划” 。1950年开始研究DNA晶体结构,并在 方法上采取了“X射线衍射法”。他们拍摄出 第一张DNA纤维衍射图(A型图),证明DNA 分子具有单链螺旋结构。这在建立DNA的分 子模型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核酸的基本单位
戊
糖 : 脱氧核糖
单核苷酸 磷
酸 嘧啶:T C
含氮有机碱
(碱基) 嘌呤:A G
整理ppt
3
赫尔曼·埃米尔·费歇尔
德国化学家,提出氨基酸之间以肽链相连 接而形成蛋白质的理论,1917年他合成了 由15个甘氨酸和3个亮氨酸组成的18个肽 的长链。
整理ppt
4
氨基酸缩合形成肽键
20种氨基酸的分子式
整理ppt
蛋白质
5
格里菲斯
进行了著名的“肺炎双 球菌转化实验”,认为 菌体中必有一种转化因 子 ,而且这种转化可以 遗传给后代。
整理ppt
6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病原菌,存在着光滑型 (Smooth,简称S型)和粗糙型(Rough,简 称R型)两种不同类型。
整理ppt
7
过程回顾
整理ppt
8
艾弗里
美国细菌学家。
1951~1953年在英国期间,他和英
国生物学家F.H.C.克里克合作,提
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学说。这个
学说不但阐明了DNA的基本结构,
并且为一个DNA分子如何复制成两
个结构相同DNA分子以及DNA怎样
传递生物体的遗传信息提供了合理
的说明。它被认为是生物科学中具
有革命性的发现,是20世纪最重要
的科学成就之一。由于提出DNA的
双螺旋模型学说,沃森和克里克及
M.H.F.威尔金斯一起获得了1962年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整理ppt
23
生于英格兰中南部一个郡的首府北安普 敦。小时酷爱物理学。1934年中学毕业 后,他考入伦敦大学物理系,3年后大学 毕业。1950年,入剑桥大学物理系攻读 研究生学位,1953年提出了DNA分子的 双螺旋结构模型,并因此获得 1962年诺 贝尔生物学或医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