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淡水养殖水质标准及主要指标分析

合集下载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要求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要求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要求淡水养殖中,水质是影响养殖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合理的水质要求可以提高水产养殖的生产效益,保障养殖水生物的健康生长。

下面将从水质的理化性质、养殖物种特点和水质的调节措施等方面详细介绍淡水养殖用水的水质要求。

一、水质的理化性质1.温度:温度是淡水养殖中最基本的理化性质,不同养殖物种对水温的要求不同。

需要根据养殖物种的特性来控制水温,通常来说,水温较适宜的范围为20~28℃。

2.pH值:pH值是水体酸碱度的指标,对水生动物的生长繁殖有很大的影响。

一般来说,淡水养殖水体的pH值应保持在6.5~9.5范围内,对于不同种类的水生动物,pH值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3. 溶解氧:溶解氧是淡水养殖中最重要的水质指标之一,对水生生物呼吸代谢、能量代谢等生理过程有直接影响。

一般来说,对于一般淡水养殖物种,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应保持在5~8 mg/L之间。

4. 氨氮:氨氮是水体中一种常见的污染物,它主要来自生物代谢和饲料残留。

高浓度的氨氮对水生生物有较大的毒害作用,会影响养殖物种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力。

淡水养殖水体中的氨氮含量一般不应超过0.05 mg/L。

5.总硬度和碱度:总硬度和碱度是水体中的钙、镁离子和碳酸盐离子的浓度的指标。

它们对养殖水生生物的影响较大,保持水体中适中的总硬度和碱度有助于水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二、养殖物种特点在淡水养殖中,不同的物种对水质的要求是有差异的。

养殖物种的特性将直接影响到养殖用水的水质要求。

在选用养殖物种时,需要调查并了解其生活习性和对水质要求的适应能力。

例如,对于草鱼等常见的淡水养殖鱼类,通常喜欢中高水温(25~29℃)和稍高pH值(7.0~7.8)的水质环境。

而对于虾类养殖来说,虾类比鱼类对水温的要求更严格,通常需要保持在较高的水温(28~32℃)和较弱酸性(pH6.5~7.5)的水质环境中生存和繁殖。

三、水质的调节措施在淡水养殖中,为了保持良好的水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调节措施。

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水质标准及监测方法

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水质标准及监测方法

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水质标准及监测方法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养殖品种,其良好的生长与养殖环境的水质密切相关。

为了保证养殖池水质符合南美白对虾的需求,养殖者需要了解与控制水质指标,以提供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

本文将介绍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水质标准及监测方法。

一、养殖水质标准1. 温度:南美白对虾对水温敏感,适宜的水温范围为25-30摄氏度。

超出此范围,虾的新陈代谢将受到影响,导致生长受阻甚至群体死亡。

2. pH值:养殖水体的pH值影响对虾的饲料吸收和免疫功能。

适宜的pH值范围为7.5-8.5。

pH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对虾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要定期监测并进行调节。

3. 溶氧量:南美白对虾是一种喜氧性生物,对溶氧量的要求较高。

养殖水体的溶氧量应保持在5-8mg/L。

溶氧含量过低则会导致虾体内缺氧,影响正常生长和免疫力。

4. 氨氮:养殖水体中氨氮含量过高会对虾体内的代谢产生不良影响,适宜的氨氮含量范围为0.5-1.0mg/L。

过高的氨氮水平可能导致虾体腹部发黑、体重增长缓慢甚至死亡。

5. 亚硝酸盐:养殖水体中的亚硝酸盐是由氨氮经过细菌分解转化产生的。

过高的亚硝酸盐对南美白对虾造成显著的有毒影响。

适宜的亚硝酸盐含量不应超过0.1mg/L。

6. 硝酸盐:过高的硝酸盐含量会引起南美白对虾的生长受限、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适宜的硝酸盐含量应保持在10mg/L以下。

二、水质监测方法养殖者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监测养殖池的水质指标。

1. 温度:使用水温计测量水温,可以选择在不同水深处进行多点测量,确保测量结果准确。

2. pH值:使用PH计或试纸进行快速简便的测量,确保水质处于适宜范围。

3. 溶氧量:使用溶氧仪、溶氧电极等设备进行溶氧量的测量。

定期在不同深度、不同时间进行测量以获得全面的数据。

4. 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可以使用试剂盒进行颜色比色法或光度法测定。

根据试剂盒使用说明进行样品的操作与测量。

淡水鱼养殖水质各项标准参数

淡水鱼养殖水质各项标准参数

淡水鱼养殖水质各项标准参数
淡水鱼养殖是一项需要注意水质的工作,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鱼的生长和健康。

下面介绍淡水鱼养殖水质各项标准参数。

1. pH值:淡水鱼适宜生长的pH值范围为6.5-8.0。

低于6.5或高于8.0都会对鱼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2. 溶解氧:淡水鱼适宜生长的溶解氧范围为5-8mg/L。

如果水中溶解氧过低,鱼类会出现窒息症状,影响生长。

3. 温度:不同种类的淡水鱼对水温要求不同,但一般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0-28℃。

4. 氨氮:淡水鱼养殖中氨氮的含量应低于0.3mg/L,过高的氨氮含量会导致鱼类出现中毒症状。

5. 亚硝酸盐和硝酸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是水体中的常见污染物,它们会对鱼类产生严重影响。

亚硝酸盐含量低于0.05mg/L,硝酸盐含量低于50mg/L为合适的水质标准。

以上就是淡水鱼养殖水质各项标准参数的介绍,希望对养殖者有所帮助。

- 1 -。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在淡水养殖业中,水质是影响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

良好的水质能够提高养殖动物的生长速度和存活率,同时也能减少疾病的发生。

因此,淡水养殖用水的水质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淡水养殖用水的水质标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水质指标、水质监测方法、水质标准的执行和水质标准的调整。

其中,水质指标是评价水质优劣的重要依据,包括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pH值、水温等指标。

这些指标的监测方法应当科学可靠,能够准确反映水质的实际情况。

水质标准的执行需要有相应的监督机制,以确保水质标准得到有效执行。

同时,水质标准也需要根据养殖水体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养殖对象的需求。

其次,针对不同养殖对象,淡水养殖用水的水质标准也会有所不同。

比如,对于鱼类的养殖来说,溶解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因为鱼类需要充足的氧气才能正常生长。

而对于虾类的养殖来说,氨氮和亚硝酸盐则是更为关键的指标,因为这两种物质对虾类的生长影响较大。

因此,针对不同养殖对象,水质标准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

此外,淡水养殖用水的水质标准还需要考虑到养殖水体的自净能力。

一般来说,自然水体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但是如果养殖密度过大或者养殖方式不当,就会影响水体的自净能力,导致水质恶化。

因此,在制定水质标准时,需要考虑到养殖水体的自净能力,以便更好地维护水质。

综上所述,淡水养殖用水的水质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考虑到多个方面的因素。

只有在科学合理地制定水质标准,并严格执行和调整这些标准,才能保证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相关部门和养殖户能够重视水质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共同维护好我国淡水养殖业的良好发展势头。

养殖业水体水质标准

养殖业水体水质标准

养殖业水体水质标准
养殖业水体水质标准是针对养殖污水排放的一般要求,其主要目的是减少对水体的污染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以下是一般的养殖业水体水质标准:
1. pH值:通常要求在6.0-9.0之间,以维持水体的中性或弱碱性。

2. 溶解氧(DO):一般要求大于5mg/L,用于维持水体中动物和植物的生命活动。

3. 总氨氮(TAN):要求低于1.0mg/L,因为过高的氨氮含量可能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氮氧化物的积累。

4. 总磷:要求低于0.1mg/L,以减少水体富营养化和藻类过度生长的风险。

5. 总悬浮物(TSS)和悬浮颗粒物(SPM):通常要求低于30mg/L,以保持水体的透明度和生态平衡。

6. 化学需氧量(COD)和生化需氧量(BOD):通常要求COD低于30mg/L,BOD低于10mg/L,以减少有机物的积累和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

7. 氨氮总排放量:要求根据养殖场养殖规模和养殖种类进行限制,以控制对水体的氨氮负荷。

这些标准可能会因地区、养殖类型和养殖规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为了确保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养殖场应按照当地相关法规和标准建立合适的水质监测和管理体系,以确保水体污染的控制和减少。

淡水鱼养殖对水质的要求及生产管理

淡水鱼养殖对水质的要求及生产管理

淡水鱼养殖对水质的要求及生产管理淡水鱼养殖是一种重要的水产养殖业,涉及到水质要求及生产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下面将对淡水鱼养殖对水质的要求及生产管理进行探讨。

淡水鱼养殖对水质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良好的水质是淡水鱼健康生长的基础。

鱼类具有较高的呼吸需氧量,所以鱼池需要保持充足的溶解氧含量。

一般来说,鱼类的最低溶解氧含量为5毫克/升,而最适宜的溶解氧含量为6-8毫克/升。

当溶解氧含量低于3毫克/升时,鱼苗的生长会受到明显影响,甚至会出现鱼病的情况。

淡水鱼对pH值的要求也比较严格,适宜的pH范围为6.5-8.5。

如果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对鱼的生长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淡水鱼对水温的要求也比较苛刻,适宜的水温一般在20-28摄氏度之间。

淡水鱼养殖的生产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需要合理设计养殖场的池塘结构,包括水生物的密度、水面积、水深、水流速、水流方向等。

这些因素的合理设计,既保证了淡水鱼的生长空间,又能够保持较好的水质环境。

需要合理配置饲料,根据鱼类的品种、体型、年龄和生长环境等因素,选择适当的饲料种类和饲料量。

合理的饲料配置不仅能够满足鱼类的营养需求,还能够减少养殖池水的污染物负荷。

还需要定期检测水质,确保淡水鱼养殖水体的水质符合标准。

定期检测主要包括水质指标的监测和鱼体健康的观察等。

如果发现水质出现异常情况或者鱼类出现疾病,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水质调整和疾病防治。

淡水鱼养殖对水质的要求及生产管理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水质环境和科学的生产管理措施可以提高淡水鱼养殖的产出和品质,减少养殖过程中的损失和风险。

科学的水质管理也有利于保护水环境,促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淡水鱼养殖对水质的要求及生产管理

淡水鱼养殖对水质的要求及生产管理

淡水鱼养殖对水质的要求及生产管理淡水鱼养殖是一种常见的养殖方式,其对水质的要求及生产管理是确保养殖效益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介绍淡水鱼养殖对水质的要求及生产管理。

水质是淡水鱼养殖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影响淡水鱼的生长、繁殖、营养以及健康。

淡水鱼养殖对水质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清洁水质:淡水鱼不同于海水鱼,对水质有着较高的要求。

水中过多的杂质和污染物会对淡水鱼造成较大的伤害,因此需要保持水质清洁。

2. 适宜温度:淡水鱼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水温,通常在20℃-31℃之间。

高于或低于该温度范围都会对淡水鱼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3. 适宜pH值:淡水鱼对水中pH值也有一定要求,一般为6.5-9.5之间。

过高或过低的pH值都会对淡水鱼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4. 充足溶氧:淡水鱼需要充足的溶氧才能保证其生长和健康。

一般来说,水中的溶氧应该保持在5mg/L以上。

5. 适宜盐度:淡水鱼不适合在高盐度的水体中生长,因此需要在淡水或低盐度的水体中进行养殖。

生产管理淡水鱼养殖需要科学合理的生产管理,以确保水质、饲料、种苗和环境等因素的协调性,减少养殖过程中的风险和损失。

生产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科学用饵:淡水鱼在不同生长阶段对饵料有不同的要求。

养殖场需要按照淡水鱼的生长需要,科学配制饵料并控制喂养量。

2. 控制养殖密度:淡水鱼的养殖密度应该适当,过多的密度会对水质造成巨大负担,影响鱼的生长和健康。

3. 水质监测:养殖场需要定期检测水质,保持水体的清洁和稳定。

同时,需要及时处理水中的各种污染物和有害微生物。

4. 疾病防治:淡水鱼养殖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疾病风险,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强疾病防治,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疾病传播。

5. 科学排污: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害废水和污染物,养殖场需要按照科学标准对废水和污染物进行收集和处理。

总结通过以上介绍,我们了解了淡水鱼养殖对水质的要求和生产管理的具体措施。

充分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对实现淡水鱼养殖的高质量和高效益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淡水鱼养殖对水质的要求及生产管理

淡水鱼养殖对水质的要求及生产管理

淡水鱼养殖对水质的要求及生产管理淡水鱼养殖是一项重要的渔业生产活动,对水质的要求直接关系到养殖效益和鱼类的健康生长。

本文将介绍淡水鱼养殖对水质的要求以及相关的生产管理措施。

一、淡水鱼养殖对水质的要求1. 温度:淡水鱼对水温的适宜范围有一定要求,一般在20℃-30℃之间为宜。

水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鱼的生长和代谢,甚至引起鱼类的生病甚至死亡。

2. 溶解氧:淡水鱼需要充足的溶解氧才能保持活力和健康的生长。

在水温较高的情况下,溶解氧的需求会更加重要。

养殖场需要保持水体中的氧气充足,可以通过增加水体的搅拌、增氧设备等方式来提高水中的溶解氧含量。

3. pH值:水体的pH值对鱼类生长也有一定影响。

一般来说,淡水鱼对水体的pH值要求在6.5-8.5之间为宜。

如果水体的pH值偏离这个范围,会对鱼类的生长和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引起鱼类的死亡。

4. 氨氮和亚硝酸盐:养殖场在饲料残渣和鱼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如果积累过多会对鱼类造成伤害。

养殖场需要做好废水处理,减少有害物质的积累,保持水质的清洁。

5. 水体透明度:良好的水体透明度能够保证光照充足,便于水草的生长和养殖鱼类的摄食和生长。

对于淡水鱼养殖来说,水体透明度的保持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求之一。

二、淡水鱼养殖的生产管理1. 合理选址:在进行淡水鱼养殖场选址时,需要考虑水质、水源、地形、土壤、气候等因素,选择适宜的场地进行养殖。

选址要避开有污染源的地方,水源要保持清洁,地形要便于排水,土壤要适合建设鱼塘等条件。

2. 建设合理的鱼塘:建设鱼塘时要考虑塘堤的抗冲击能力和抗渗透性,要合理控制塘底坡度和坝顶宽度,确保鱼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鱼塘的设计应考虑充分利用周围水资源,保证水体清洁度和水质。

3. 控制养殖密度:控制合适的养殖密度是保证鱼类健康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合理的养殖密度可以减少鱼类间的激烈竞争和损失,降低疾病传播的可能性,保持水质的清洁度。

养殖业水体水质标准

养殖业水体水质标准

养殖业水体水质标准水体水质是养殖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保障水产养殖的健康和生长至关重要。

合适的水质条件可以提高水生动物的养殖效益,保证产品质量。

本文将介绍养殖业水体水质标准,以确保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1. 水体氧气含量标准养殖水体中氧气含量是影响水产养殖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合适的氧气含量可以保证养殖动物的呼吸正常进行,促进养殖动物的生长繁殖。

根据不同的养殖对象,氧气含量标准也有所不同。

- 对于鱼类养殖来说,水中氧气含量应维持在5 - 7 mg/L之间。

- 对于虾类养殖来说,水中氧气含量应维持在4 - 5 mg/L之间。

- 对于软体动物和贝类养殖来说,水中氧气含量应维持在6 - 9 mg/L之间。

2. pH值标准水体的酸碱度(pH值)直接影响水生动物的生理代谢,调节养殖环境的酸碱度可以提高养殖效益。

不同的养殖对象所需的pH值也有所差异。

- 鱼类养殖的pH值应保持在6.5 - 9.0之间。

- 虾类养殖的pH值应保持在6.5 - 8.5之间。

- 软体动物和贝类养殖的pH值应保持在7.5 - 8.5之间。

3. 水体温度标准水温是影响水生生物的生理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水生动物对水温的适应能力不同,水体温度标准需要根据养殖对象进行调节。

- 鱼类养殖的水温应保持在20 - 30℃之间。

- 虾类养殖的水温应保持在20 - 28℃之间。

- 软体动物和贝类养殖的水温应保持在15 - 25℃之间。

4. 水体溶解氧标准溶解氧是水体中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反映水体中氧气的含量。

合适的溶解氧含量可以维持水质中的生态平衡,确保养殖动物正常生长。

- 鱼类养殖的水体溶解氧应保持在4 - 9 mg/L之间。

- 虾类养殖的水体溶解氧应保持在4 - 7 mg/L之间。

- 软体动物和贝类养殖的水体溶解氧应保持在5 - 8 mg/L之间。

总结养殖业水体的水质标准对于养殖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调节和监测水体氧气含量、pH值、水温和溶解氧含量,可以确保养殖动物的正常生长和繁殖,提高水产养殖的效益和产品质量。

淡水鱼养殖对水质的要求

淡水鱼养殖对水质的要求

淡水鱼养殖对水质的要求1、含适量的溶解盐类淡水中的主要离子为K+、Ca2+、Mg2+、C032-、HC03-、SO42-、CL-等,其数量约占水中溶解盐类总量的90%以上,但各种水体中各种溶解盐类的含量却是千差万别的,淡水的含盐量一般为小于1.09/kg。

2、DO指标淡水中溶解氧饱和含量仅8-10ml/L,不到空气中氧气含量的1/20,这表明淡水养殖水体的鱼类呼吸条件较差,据不完全统计,由于直接、间接缺氧致死的鱼类约占养殖鱼类死亡总数量的60%,因此溶氧是淡水养殖的一项重要的水质指标。

溶解氧饱和含量随温度,含盐量升高而下降。

一般来说淡水鱼养殖水体中溶氧范围在0.3-2.0ppm时不适于鱼生长;3.O-4.9ppm时,鱼可生存,但不充分;而溶氧大于5.0ppm时适于鱼类生存。

3、含适量植物营养物质及有机物质养殖水体中要含有适量的植物营养物质,主要含有N、P及C、Si、Fe等微量营养元素,这也是淡水鱼生长所必须的营养元素。

但每一种营养元素在水体中的含量要有一个度。

过少了,鱼类得不到充足的营养;过多了,就会带来水体污染,致使鱼类死亡。

因此,在淡水鱼的养殖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各种鱼类对各种营养盐浓度的耐受要求,以便合理施肥,促使鱼类在水体中的健康生长。

4、淡水鱼养殖水体要求水体PH值中性或弱碱性较合理PH对淡水鱼养殖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化学及生态因子,它对水质及生物有多方面的影响。

在各国水产养殖的水质标准中,对PH要求范围大多为6.5~8.5,这只是鱼类及饵料对pH值要求的安全范围,而并不是养殖生长中的最适PH范围。

在淡水鱼类生长的不同阶段,对PH的要求也各不相同,PH若变化过于频繁,对鱼类生长也不利。

因此养殖水体要有足够的缓冲能力,避免PH变化过于频繁,总碱度大于1mg当量/L为好。

5、养殖用水除要求含盐量适当,溶氧丰富,近中性,含适量植物营养元素及有机物质外,还必须不含毒物,不显毒性。

水中毒物容许浓度应遵循以下原则:①水中毒物量应不妨碍水体自净作用及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②水中毒物含量不得危害主要饵料生物及养殖对象的正常生长,发育及繁殖;③水中毒物含量不得使水产品带有异色、异臭、异味水产品内残毒含量不得超过国家标准。

淡水鱼养殖对水质的要求及生产管理

淡水鱼养殖对水质的要求及生产管理

淡水鱼养殖对水质的要求及生产管理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淡水鱼养殖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淡水鱼养殖的成功与否与水质的好坏密切相关。

良好的水质是保证鱼类生长健康、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

本文将对淡水鱼养殖对水质的要求及生产管理进行探讨。

一、水质的要求1. 温度:温度是影响鱼类生长和代谢的重要因素,理想的水温可以促进鱼类的营养代谢和生长发育。

一般来说,水温在20-30摄氏度之间是最适宜的,不同种类的鱼对水温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应该根据鱼种的特点来调节水温。

2. 溶解氧:溶解氧是维持水体生物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重要条件。

养殖淡水鱼需要充足的溶解氧才能保证其正常的生长和代谢。

一般来说,鱼类对水体的溶解氧要求在5mg/L以上,超过8mg/L的溶解氧更有利于鱼类的生长。

3. PH值:水体的PH值对鱼的生长及养殖效益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一般来说,淡水鱼的适宜PH值在6.5-8.5之间,超过或者低于这个范围都会对鱼类的生长和健康造成影响。

4. 氨氮和硝态氮:养殖过程中,饲料残渣和排泄物会产生氨氮和硝态氮等有害物质,大量积累会对水质造成影响。

适当的水质管理可以有效减少这些有害物质对鱼类的伤害。

二、养殖管理1. 饲料管理:合理的饲料管理是保证鱼类生长和养殖效益的关键。

饲料的投喂量需根据鱼类的生长阶段和数量来灵活调整,避免浪费和过度投喂导致水质恶化。

2. 定期检测水质:定期监测水质是养殖管理中的关键步骤,可以及时了解水体中的溶解氧、PH值、氨氮和硝态氮等关键指标,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3. 净水处理:定期对养殖用水进行净化处理,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和杂质,确保水质的清洁和透明。

4. 换水管理:适当的水质换水管理可以有效清除水中的有害物质,改善水质环境,促进鱼类的健康生长。

三、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水质恶化:当水质出现恶化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净化水源、调整PH值等。

淡水鱼养殖对水质的要求及生产管理

淡水鱼养殖对水质的要求及生产管理

淡水鱼养殖对水质的要求及生产管理一、淡水鱼养殖对水质的要求:1.温度:不同种类的淡水鱼对水温有不同的要求,一般而言,水温应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避免水温过高或过低对鱼类造成不适。

2.PH值:PH值反映了水质的酸碱度,一般来说,PH值应在6.5-8.5之间,以维持鱼类内部体液的酸碱平衡。

3. 溶解氧:溶解氧是鱼类生存所必需的,水中溶解氧浓度应保持在较高水平,一般来说不低于5mg/L,否则会影响鱼类的呼吸。

4.水质透明度:水质透明度反映了水中的悬浮物和浑浊程度,对淡水鱼养殖来说,水质透明度应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避免过于浑浊影响鱼类觅食和生活环境。

5.鱼类体弱病虫害预防:良好的水质可以降低鱼类各种病虫害的发生风险,对防疫和预防病害起到重要作用。

二、淡水鱼养殖的生产管理措施:1.水质监测:对水质进行定期监测,包括温度、PH值、溶解氧浓度等指标,及时发现水质异常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2.水质处理:对水质进行调节和处理,如通过增氧设备提高溶解氧含量、使用调节剂调整PH值、净化水中的悬浮物等,保持水质的良好状态。

3.料浆喂养:根据鱼类的生长发育需求和水质特点,合理选择和调控饲料投喂量和投喂时间,避免过度投喂和饲料残留。

4.水体循环利用:通过建立循环水系统,使水体循环利用,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同时也能减少底物积累和颗粒物悬浮物的沉积。

5.防疫措施:定期对鱼类进行健康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隔离、治疗和预防措施,防止疾病的传播和蔓延。

6.清洁环境: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和卫生,避免水质污染,如定期清理水底沉积物、过量饲料等,保持水质的良好状态。

7.应急响应:对突发情况及时响应,采取措施抢救鱼类,避免大面积死亡和经济损失。

在淡水鱼养殖的生产过程中,对水质的要求和生产管理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合理的水质管理可以提高淡水鱼的生长发育速度,降低病虫害发生的风险,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养殖户应加强对水质的监测和管理,不断提升养殖技术水平,实现稳定、高效的养殖产业发展。

淡水鱼养殖对水质的要求及生产管理

淡水鱼养殖对水质的要求及生产管理

淡水鱼养殖对水质的要求及生产管理一、水质要求:淡水鱼养殖对水质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温度:温度是淡水鱼生长和繁殖的关键因素之一。

不同种类的鱼类对水温的要求略有差异,但一般来说,水温在20-30摄氏度之间较为适宜。

2. pH值:水质的酸碱度对淡水鱼的生存和生长影响很大。

大多数淡水鱼适应性较广,对pH值的要求在6.5-8.5之间。

过高或过低的pH值都会对鱼类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3. 溶解氧:溶解氧是鱼类呼吸生存必需的物质,也是衡量水质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般来说,淡水鱼至少需要5mg/L的溶解氧才能维持正常的呼吸代谢。

4. 氨氮和硝氮:氨氮是饲料和鱼类新陈代谢产生的有害物质,过高的氨氮含量会导致鱼类中毒甚至死亡。

硝氮是氨氮的氧化产物,大量的硝氮也对鱼类健康不利。

淡水鱼养殖要求水体中氨氮和硝氮含量尽量保持在较低的水平。

二、生产管理:对于淡水鱼养殖,良好的水质管理是确保鱼群健康生长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水质管理措施。

1. 定期监测水质指标:定期测量水温、pH值、溶解氧、氨氮和硝氮等水质指标,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2. 合理投喂:饲料投喂是鱼类养殖中重要的管理环节。

应根据鱼类品种、鱼体大小和水质状况等因素,科学合理地控制投喂量和频率,避免过饱和造成水体污染和鱼类生长不良。

3. 控制养殖密度:适当控制鱼类的种植密度,以保证充足的营养和生长空间,防止因过度拥挤而影响水质。

4. 定期清洁和更换水体:定期清洁养殖设备和底泥,定期更换部分水体,保持水体清洁和稳定。

5. 防治疾病:加强疾病防治工作,定期检查鱼类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病鱼,防止疾病扩散。

淡水鱼养殖对水质的要求主要包括温度、pH值、溶解氧、氨氮和硝氮等指标。

为了保证鱼类的健康生长,需要科学管理水质,监测指标,合理投喂,控制养殖密度,定期清洁和更换水体,以及防治疾病等措施。

养殖水质监测指标与数据分析方法

养殖水质监测指标与数据分析方法

养殖水质监测指标与数据分析方法养殖水质监测是现代养殖业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它关系到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水生物的健康生长。

水质监测指标与数据分析方法,为养殖场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帮助养殖户避免水质问题,提高水生物的存活率和产量。

一、监测指标的重要性养殖水质监测指标是指对水质状况进行定量分析的指标。

通过监测指标,我们可以了解水中的溶解氧、温度、PH值、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等重要参数,以及水中病原微生物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含量。

这些指标的变化情况直接影响着养殖水环境的健康程度和养殖生物的生长状况。

首先,溶解氧是衡量水体中氧气含量的重要指标。

养殖过程中,水中溶解氧的含量与水生物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

过低的溶解氧含量会导致水生物窒息,严重影响其生长健康。

因此,监测水中溶解氧含量,及时采取措施维持其在合适的范围内,是养殖水质监测的重要任务之一。

其次,温度是另一个需要监测的指标。

水温的变化会影响水生生物的新陈代谢及其免疫力。

对于不同种类的养殖生物,适宜的温度范围各不相同。

因此,对于不同类型的养殖场,需要根据养殖对象的特点,科学合理地选择水体的温度,保持其稳定性,从而促进养殖生物的生长。

此外,PH值也是一项重要的监测指标。

水体的PH值可以反映出水质的酸碱性。

过高或过低的PH值都会对水生生物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保持水体的PH值在适宜的范围内,有助于维持水生生物的正常生长。

最后,氨氮、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等指标的监测,可以提供水质中有害物质的含量。

这些物质的过量积累会直接影响到水生生物的健康。

适时监测并进行相应调控,有助于保持水体的稳定性和水生生物的健康状况。

二、数据分析方法的应用养殖水质监测是基于大量数据的分析和比对。

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些数据,提高水质监测的准确性和敏感性,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系列的分析方法。

其中,统计分析方法是最常用的一类。

通过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出不同指标的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和标准差等,从而更好地了解水体状况的分布情况。

淡水鱼养殖对水质的要求及生产管理

淡水鱼养殖对水质的要求及生产管理

淡水鱼养殖对水质的要求及生产管理淡水鱼养殖对水质的要求非常高,水质是影响鱼类健康和养殖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下面将就鱼类对水质的要求以及相关的生产管理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鱼类对水质的要求主要包括水温、溶解氧、酸碱度、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指标。

一、水温:不同种类的鱼类对水温有不同的要求,但一般来说,水温要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才能保证鱼类的正常生长和繁殖。

如果水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鱼类的新陈代谢和免疫力,进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二、溶解氧:鱼类需要充足的溶解氧来进行呼吸,一般要求水中的溶解氧浓度在5-10mg/L。

如果溶解氧浓度过低,就会导致鱼类缺氧,出现呼吸困难和行为异常。

三、酸碱度:鱼类对水质的酸碱度有一定的要求,一般要求水体的pH值在6.5-8之间。

过高或过低的pH值都会对鱼类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导致鱼类死亡。

四、氨氮和亚硝酸盐:氨氮和亚硝酸盐是水中常见的有毒物质,对鱼类有较大的伤害。

氨氮的浓度一般要求在0.02mg/L以下,亚硝酸盐的浓度要求在0.01mg/L以下。

过高的氨氮和亚硝酸盐浓度会导致鱼类中毒,严重时甚至会导致鱼类大量死亡。

针对鱼类对水质的要求,养殖者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生产管理措施来保持水质的良好。

一、建立合适的养殖环境:包括选择合适的养殖场址、水源等。

要选择具有良好的水质和环境条件的地方进行养殖,避免水源污染和环境污染。

二、合理进行饲养管理:包括合理配合饲料,控制饵料的投喂量和频率,避免过度饲养。

合理的饲养管理可以减少粪便和废物的产生,减少对水质的污染。

三、加强水质监测:定期监测水温、溶解氧、酸碱度、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调整和处理。

四、定期换水和净化水体:通过定期换水和净化水体的方式,保持水质的稳定和良好。

淡水鱼养殖对水质的要求较高,养殖者需要保持水温、溶解氧、酸碱度、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指标在适宜的范围内。

通过合理的生产管理措施,可以维持水质的良好,提高鱼类的养殖效益。

国家淡水养殖水质标准

国家淡水养殖水质标准
GB/T 7482
0.05
11
石油类
(1)红外分光光度法
GB/T 16488
0.01
(2)非分散红外光度法
0.02
(3)紫外分光光度法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国家环保局)
0.05
12
挥发酚
(1)蒸馏后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GB/T 7490
0.002
(2)蒸馏后溴化容量法
GB/T 7491

13
表1淡水养殖用水水质要求
序号
项目
标准值
1
色、臭、味
不得使养殖水体带有异色、异臭、异味
2
总大肠菌群,个/L
≤5 000
3
汞,mg/L
≤0. 0005
4
镉,mg/L
≤0. 005
5
铅,mg/L
≤0. 05
6
铬,mg/L
≤0.1
7
铜,mg/L
≤0.01
8
锌,mg/L
≤0.1
9
砷,mg/L
≤0. 05
10
氟化物,mg/L
甲基对硫0.000 42
14
马拉硫磷
气相色谱法
GB/T13192
0.000 64
15
乐果
气相色谱法
GB/T 13192
0.000 57
16
六六六
气相色谱法
GB/T 7492
0.000 04
17
DDT
气相色谱法
GB/T 7492
0.000 2
≤1
11
石油类,mg/L
≤0. 05
12
挥发性酚,mg/L

养殖水体8项重要检测指标

养殖水体8项重要检测指标

养殖水体8项重要检测指标养殖水体是指用于养殖业的水体,包括养殖池塘、养殖池和养殖蓄水库等。

为了确保养殖水体的质量和生态环境的稳定,需要对养殖水体进行定期的监测和检测。

以下是养殖水体中的八项重要检测指标:1.溶解氧(DO):溶解氧是水体中氧气溶解的量的指标,是衡量水体中的生物氧需求的重要参数。

溶解氧的含量过低会导致养殖水体中的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缺氧,甚至死亡。

养殖水体中的溶解氧通常应保持在5-8 mg/L的范围内。

2.氨氮(NH3-N):氨氮是养殖水体中的主要氮源,是鱼类代谢产生的一种有毒物质。

氨氮的含量过高会对鱼类的生长和免疫力产生负面影响。

合理控制养殖水体中氨氮的浓度是保持水体健康的关键。

3.亚硝酸盐氮(NO2-N):亚硝酸盐氮是氨氮通过硝化作用转化而来的产物。

亚硝酸盐氮的含量过高会对鱼类的生长和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引发鱼类中毒。

养殖水体中的亚硝酸盐氮浓度应保持在0.02 mg/L以下。

4.硝酸盐氮(NO3-N):硝酸盐氮是养殖水体中的硝化终产物。

虽然硝酸盐氮对鱼类的影响较小,但过高的硝酸盐氮浓度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藻类爆发生长。

养殖水体中的硝酸盐氮浓度应保持在20 mg/L以下。

6.总磷(TP):总磷是水体中所有形态磷的总和,包括溶解态磷和悬浮态磷。

过高的总磷浓度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藻类爆发生长,影响养殖水体的健康和水质。

合理控制总磷的含量是防止藻类爆发和维持养殖水体生态平衡的重要措施。

7.悬浮物(TSS):悬浮物是养殖水体中的可悬浮颗粒物质。

过高的悬浮物浓度会影响光线透过水体的能力,影响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养殖动物的觅食。

合理控制悬浮物的含量是保证养殖水体透明度和生态环境的关键。

8.水温:水温是养殖水体中的温度参数,鱼类和其他养殖生物对水温的适应范围有限。

水温过高或过低会影响鱼类的生长和免疫力。

合理控制水温是保持养殖水体稳定和水生生物健康的重要措施。

除了以上八项重要的检测指标外,养殖水体的监测还包括pH值、浑浊度、水体透明度、电导率、化学需氧量(COD)等参数。

淡水鱼养殖对水质的要求及生产管理

淡水鱼养殖对水质的要求及生产管理

淡水鱼养殖对水质的要求及生产管理鱼类是水生动物,其生长和发育离不开优质的水质环境。

在淡水鱼养殖中,保持良好的水质对于鱼类的健康和生长至关重要。

以下将对淡水鱼养殖对水质的要求及生产管理进行详细介绍。

一、水质要求1. 温度:不同种类的淡水鱼对温度有不同的适应范围。

一般来说,淡水鱼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摄氏度之间。

如果水温过低,鱼类的新陈代谢会减缓,影响其生长和免疫力;如果水温过高,会导致鱼类的呼吸困难,甚至出现死亡现象。

2. pH值:pH值是反映水中酸碱程度的指标,对淡水鱼养殖也有一定的影响。

一般来说,淡水鱼的适宜pH值范围为6.5-8.5。

如果水的pH值过低或过高,都会对鱼类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在淡水鱼养殖中,需要定期检测水质的pH值,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3. 溶解氧:淡水鱼需要氧气来进行呼吸,因此溶解氧的含量是鱼类生存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淡水鱼的适宜溶解氧范围为5-10毫克/升。

如果溶解氧含量过低,会导致鱼类窒息而死亡;如果溶解氧含量过高,鱼类的呼吸器官会受到刺激,影响其正常呼吸。

在淡水鱼养殖中,需要保持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在适宜范围内。

4. 氨氮和硝氮:氨氮和硝氮是淡水鱼养殖中常见的水质指标,也是评价水体质量的重要指标。

过高的氨氮和硝氮含量会对淡水鱼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如造成氨中毒或亚硝酸盐中毒等疾病。

在淡水鱼养殖中,需要定期监测和控制水体中氨氮和硝氮的含量,以保持水质的稳定。

二、生产管理1. 配制水质:在开始养殖之前,需要调整和配制好水的化学成分,并进行初期处理,如过滤、杀菌等,以提供良好的水质环境。

还可以添加适量的鱼类营养物质,如鱼类饲料、矿物质等,以提高鱼类的生长速度和免疫力。

2. 定期监测水质:在淡水鱼养殖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水质指标,如温度、pH值、溶解氧、氨氮和硝氮等,并进行记录。

通过监测水质指标的变化,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以保持水质的稳定。

3. 控制饲料投放量:饲料是淡水鱼养殖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养殖业水体水质标准

养殖业水体水质标准

养殖业水体水质标准养殖业水体水质标准是指为了保护水体环境和监控水质状况而制定的一套规定。

养殖业水体水质标准通常由国家环境保护部门和农业部门制定,并依据国家的水污染防治法、渔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以下是一些关于养殖业水体水质标准的参考内容:1. 水质指标标准:水质指标包括化学指标和生物学指标。

常见的化学指标有溶解氧、氨氮、总磷、总氮等。

生物学指标一般通过测定水中藻类的密度和活跃度来评估。

具体的标准数值可以根据不同的养殖品种和水域环境来制定。

2. 溶解氧:溶解氧是水中生物生存和繁殖的重要因素,对于鱼类养殖来说尤为重要。

通常,溶解氧浓度在5-9毫克/升之间被认为是适宜的。

3. 氨氮:氨氮是养殖废水中的一种主要污染物,它主要来自鱼类的代谢和饲料的消化。

高浓度的氨氮对水生动物有毒性,可以导致鱼类呼吸困难、生长迟缓甚至死亡。

氨氮浓度一般应控制在1-2毫克/升以内。

4. 总磷和总氮:总磷和总氮是水体中的营养物质,过高的浓度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藻类过度生长,形成蓝藻水华等问题。

通常,总磷浓度应控制在0.02-0.1毫克/升之间,总氮浓度应控制在1-4毫克/升之间。

5. 水体PH值:水体的PH值是衡量水质酸碱度的重要指标,pH值的变化对养殖生物的生长和繁殖都有直接影响。

一般而言,养殖水体的PH值范围应在6-9之间。

6. 水体悬浮物和浊度:养殖过程中,底泥和饲料残渣等会使水体中的悬浮物增加,导致水质变差。

悬浮物和浊度的浓度应根据具体的需要进行控制。

7. 养殖水体标准的监测和评估:养殖业水体水质标准的监测可以通过采集水样进行实验室分析,也可以利用现场水质监测设备进行定时监测。

监测数据需要进行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总之,养殖业水体水质标准是保护水环境和保证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

科学合理地制定和执行水质标准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提高养殖生产效益有着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淡水养殖水质标准及主要指标分析2009-09-25 05:31:44|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水是鱼的唯一生存场所,在缸.池养殖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需要相当的学问。

目前水族行业的水处理产品严重制约着水族爱好者和经营者对水质的管理,全球有90%以上的观赏鱼养殖爱好者只能采用生活用水水源。

自来水的溶解氧.温度.硬度和地表水的标准有很大差异,直接应用于养殖导致观赏鱼和水生植物的健康保障值很低。

通常要在容器里将水放两天后使水溶解氧达到和接近地表水3类标准时在使用。

直接应用水质检测部门鉴定的深井水养殖主要有两个标准不达标准1.温度2.溶解氧。

通过自来水公司供应的生活应用水也只是在加入消毒物后直接供应了,所以直接用于养殖是不标准的。

有条件和经验的养殖爱好者通常也采用天然吸附物和往水中加入盐的办法管理水质,但天然吸附物的资源太匮乏而且索取难不能反复使用。

将盐加入水中后是起到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可产生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一旦超过0.2mg/L水就可能存在病毒含量超标。

水也被喻为景观的灵魂。

景观水除硬度外其它水质指标属于地表水标准范围(共24项水质指标)。

可以养殖水生动物及水生植物用来调解湿度美化环境。

在没有大自然水系连接循环的条件下人工建立起来的景观水是不可能水质标准的。

水只要有一项水质指标超标就存在着对水生动物.水生植物及环境的危害性。

实践证明治理单项水质指标的方式是治标不治本的暂时缓解方法,并不解决水质根本问题。

由此可见水质标准与指标的重要性。

其实养殖水质的标准除硬度和温度外属于地表水标准范围。

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基本项目标准限制是;根据地表水的流动区域分一至五类水质等级标准,一类和五类标准是;(1)水温自然常态标准,(2)PH值(无量纲)6-9,(3)溶解氧7.5mg/L-2mg/L,(4)高锰酸盐指数2mg/L-15mg/L,(5)化学需氧量15mg/L-40mg/L,(6)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3mg/L-10mg/L,(7).氨氮(NH3-N)0.15mg/L-mg2/L,(8).总磷(以P计)(湖,库)0.02mg/L-0.04mg/L,(9).总氮(湖,库,以N计)0.02mg/L-2mg/L,(10).铜0.01mg/L-2mg/L,(11).锌0.05mg/L-2mg/L,(12).氟化物(以F-计)1mg/L-1.5mg/L,(13).硒0.01mg/L-0.02mg/L,(14).砷0.05mg/L-0.1mg/L,(15).汞0.00005mg/L-0.001mg/L,(16).镉0.001mg/L-0.01mg/L,(17).铬(六价)0.01mg/L-0.1mg/L,(18).铅0.01mg/L-0.1mg/L,(19).氰化物0.005mg/L-0.2mg/L,(20).挥发酚类0.002mg/L-0.1mg/L,(21).石油类0.05mg/L-1mg/L,(22).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2mg/L-0.3mg/L,(23).硫化物0.05mg/L-1mg/L,(24).粪大肠菌群200个/L-40000个/L。

中国也和全球其它国家一样执行地表水质标准,自来水除了水指标中的溶解氧外大部分水质用于景观养殖是标准的。

无论家庭鱼缸及景观养殖观赏重要需要管理六个方面的水质指标问题。

下面我们来分析和认识这些水指标。

1.硬度;硬度问题也是衡量水质的大问题,大家都知道在玻璃杯中倒满水后放到阳光下让水在常态下自然蒸发,会发现当水蒸发完时玻璃杯内壁会有碳酸钙等复合物,就是这些物资决定着水的硬度,水中的碳酸钙在常态下很水随水分子蒸发。

试验表明水的硬度超过1800mg/L时碳钙等复合物有相当数量是不容于水了,水分子吸收已经饱和,多余的形成了其它复合物质或沉淀,水的硬度越大对热带鱼有相应的危害程度。

硬度在国家地表水标准没有明确要求,自来水的生活用水标准是每毫升小于800mg/L,养殖用水碳酸钙越低越好。

热带观赏鱼400mg/L以下最适宜家庭鱼缸养殖观赏。

2.PH值;PH值问题是水中是很重要的数据,在国家地表水水质标准中表示酸度和碱度单位,国家标准是在6-9的范围内。

水族箱养殖应该是6.5-8是最好,因为是中性的水,其实6-9范围内都适用决大部分鱼种类的要求。

有少部分的观赏鱼在繁殖期间对PH值存在生理习性问题,但只要水的PH值在6-9范围内对鱼和水生植物的健康并没有危害性。

水中的生命凡是能够通过几百万年进化生存到现在的物种是具有一定程度适应性,否则是很难生存到现在。

实践证明任何生命都存在健康极限和生命极限范围值。

3.氨氮.硝氮(NH3-N);水中的氨氮(NH3-N)问题,首先要了解它的产生过程。

氨氮(NH3-N)在水中是由鱼的粪便.老死的细菌细胞.水中蛋白质.糖份.氢.氧分子.微生物在相应的温度.光合作用下产生的复合物也属于水的病毒主要起因因素。

它在水中的含量多少是非常严格的,地表水五类标准的氨氮要求是不超2mg/L。

通常养殖者换水的主要原因是保持(NH3-N)量不在增长。

大家平时嗅觉到水有腥味和臭味时应该是氨氮超标了。

采用消化细菌*人来控制投放量是很难经验的,用也是有标准的。

因为消化菌只对水中氨氮(NH3-N)有量的抑制能力,在小区域或容器内因水的污染程度不同和水质标准不一的前提下主要是控制技术很难把握。

在大的生态范围内应用效果不错,因为常年的阳光照射和四季的温度差异会将消化细菌自生自灭。

在衡温的溶体内采用消化细菌来控制和解决氨氮量问题而忽略了水质标准是不科学的方法。

也影响水中溶解氧的含量。

4.细菌量;水中的细菌因各地的地质结构不同所以细菌量也不同,但常见的孢子菌类和菌类大部分水中都存在。

产生绿藻的主要因素是孢子菌的死亡细菌跟水中蛋白和氨氮等结合的物质,绿藻生长的重要原因是孢子菌在强弱光合作用.温度等条件具备下才能完成。

实践证明细菌总量在每升不低于800个/L和不超过6000个/L细菌数量时对养殖水起着是良性作用。

超过7000个/L就有轻微的异味了,数量达到10000个/L左右时水已经有臭味了。

实践证明在常态下细菌的繁殖量平均每18小时繁殖增长1.3倍,细菌总量控制在每升2000个/L左右,是非常理想的环保标准值。

水族箱的水质观赏度应该达到一类水标准,养殖标准应该达到地表水各项的三到五类标准就非常理想化了因为判断水质有出现了什么问题对一部分观赏鱼爱好者来说不是容易的事情,这需要正规的水质检测部门检测结果。

一般情况下普通业余养殖观赏鱼的爱好者是很难判断水质问题的。

5.溶解氧;溶解氧在水中的最大值是7.5mg/L就高达90%的饱和度了,尤其在养殖过程中溶解氧有很重要份量。

如果要想使水中的溶解氧保持在4mg/L以上,必需要降低水中的五日生化需氧量(BOD)2mg/L以下.物理需氧量.化学需氧量(COD)10mg/L以下,否则溶解氧是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提升。

鱼池.鱼缸里溶解氧能达到3-5mg/L就不错了。

通常是要*循环换水来维持溶解氧问题,家庭养殖的鱼缸的溶解氧平时只有3-5mg/L左右。

溶解氧越接近饱和越好,水中的溶解氧是衡量水质的首要因素之一。

平时无论往水中加入化学物或生化物都可以减少水的溶氧量。

因为水分子的溶性非常广泛,分子的饱和性是很容易和无机类物质占领。

尤其是无机类离子成分,6.温度;水温在常态下决定的水质指标有很多,养殖热带鱼的水质变化为什么比养自然鱼种水质变化要快很多,是温度起了很大作用。

如细菌.微生物.pH值. 化学需氧量等都随着温度变化16-39度是水质变化快的范围。

关于景观及养殖水质标准及管理分析(2)大家都清楚无论鱼缸鱼池养殖是不可能长久生态平衡,所以养鱼水质的重要性要放在首位,网上有很多有关鱼缸鱼池水质方面的文章,只有经验而没有全面数据的标准。

但各国观赏鱼论坛上有关水质的标准大致都很相近,我们都清楚自然世界的水生态是有着总平衡的因素和规律。

水族箱.养鱼池的水体的水质就必须*技术产品去管理了。

也有相当经验水平养殖高手掌握一定的管理规律,但人为管理的经验性还是存在着大量不稳定因素。

市场常见的大概有这么几种水处理技术产品,大家都用过,如(1)化学药剂产品.(2)活性炭吸附产品.(3)活氧杀菌产品. (4)生物菌产品.(5)声纳干扰产品.(6)光学杀菌产品.(7)生态过滤杀菌产品.那么这些产品的效果怎样?以上产品水处理技术只针对水质的单项或几项指标起时段管理作用,大部分是针对细菌类和氨氮的。

而养殖水除硬度外是以地表水标准作为标准范围。

网上和大书店都可以查到国家地表水标准。

国家地表水标准的常规水质标准是24项,分1-5类标准。

家庭养鱼的水源大部分是自来水,自来水大多都是地下水,用于养殖除溶解氧低和硬度高以外其它水质标准是相同的。

为什么有部分养殖户及个人爱好者总是管理不好鱼缸鱼池的水质呢?水在养殖了一段时间后硬度.PH值.氨氮(NH3-N).细菌总数.溶解氧.(BOD5).(COD).浑浊度.可见物.色度.总大肠菌群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实践证明解决单项或几项水质指标的产品是治标不治本,最终要*换水解决。

水处理技术和水净化技术是有着根本性的区别,简单来说水处理技术是针对水的部分指标进行物理及化学方式的处理,目的是延缓部分水质指标超标程度。

水净化技术是将水的标准重新全面治理到标准范围内。

因为水的用途是有标准要求,从环保角度来讲是非常严格的。

净水产品主要分以下两种;1.生活用水净化技术产品;该产品是将自来水进一步深度过滤和消毒来直接饮用为目的。

因自来水属于生活用水标准,在这个标准基础上的水再净化应该技术含量不高。

但制造材料及专业性要求很严格。

本来自来水通过物理加温90-99度时完全可以消毒.降低硬度等超标物。

2.污水净化技术产品;将不同程度的污水根据需求净化成什么水质标准,这是个非常高端的技术领域。

因污水的污染源及污物不同,针对它的净化技术也不一样。

但无论什么净化技术必须有水质标准及各项指标的数据标准。

电化学(电解水)净水技术目前是最全面解决水质标准的方法之一(但电解导体金属材料的冶炼熔点及配比投放时间是有严格的工艺规范,否则会产生不良超标物,造价高),对水的硬度.细菌.病毒. 氨氮.硝氮.重金属.pH值.BOD.COD.溶解氧的含量都有标准数据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