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国外社会学理论第十六章 埃利亚斯的历史社会学
国外社会学理论-PPT文档资料
3、文艺复兴以来的社会哲学思想 ➢ 孟德斯鸠:政体分类的三项原则
共和政体建立在道德基础上 君主政权建立在荣誉基础上 专制统治建立在恐怖基础上
第二节:理论前提(主观)
从社会哲学到社会学的转变
3、文艺复兴以来的社会哲学思想 ➢ 研究方法的进步:
通过收集各种社会现象统计资料进行分析。 例如:人口学和政治经济学 ➢ 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 ➢ 德国古典哲学与黑格尔
第二节:理论前提(主观)
从社会哲学到社会学的转变
2、中世纪时期的社会观 ➢ 伊本·哈尔顿 (可贵之处在于在充满愚昧
和黑暗的社会中用理智的大脑来看待问题) 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社会分工以及分工带来的社会关系 社会发展服从于客观规律
第二节:理论前提(主观)
从社会哲学到社会学的转变
3、文艺复兴以来的社会哲学思想 ➢ 马基雅弗利:阶级对立及其后果 ➢ 为、互动和 组织;力求解释社会进程的过程和因果关系。
理论关注的不是特定条件下人们的具体行为 和互动,而是一般意义上人类行为本质。
科学理论可以根据具体情形采取不同的方法 对其进行系统的检验。 拒绝 发展——检验— 修正或保留
THANKS
(区别了社会和国家建立的途径)
第二节:理论前提(主观)
从社会哲学到社会学的转变
3、文艺复兴以来的社会哲学思想 ➢ 社会契约理论:人之秉性是天生自由的,世
上是人们应享有平等的权利,用社会契约形 式来解释社会的产生和国家权力的本质。
第二节:理论前提(主观)
从社会哲学到社会学的转变
3、文艺复兴以来的社会哲学思想 ➢ 维科:社会发展的阶段
加剧(产生了深刻的、尖锐的社会矛盾, 需要得到解决)
第二节:理论前提(主观)
当代国外社会学理论第十六章 埃利亚斯的历史社会学
三、个体的文明化进程
文明是一个过程,“高雅”、“有教养”、 “文明”标志着社会发展过程的三个阶段。 对应概念的转换,个体的文明化进程经历 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三节 西方文明的社会发生
一、宫廷社会
在埃利亚斯看来,文明的进程绝不只是从 中世纪开始的,可以说,文明的进程并没 有一个明确的起点。而且文明的进程也不 是自行完成的,它的动力来自于多方面, 宫廷化就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第二节 “文明”的演进
一、“文明”与“文化”的界定
埃利亚斯在《文明的进程》的开篇即指出: “文明'这一概念所涉及的是完全不同的东 西:技术水准、礼仪规范、宗教思想、风 俗习惯以及科学知识的发展等等;它既可 以指居住状况或男女共同生活的方式,也 可以指法律惩处或食品烹调。”
二、“文明”与“文化”在德国和法国的社 会起源 在德国,“文明”和“文化”两个概念实 际上发展成为一种矛盾,“文明”是一种 表现自我的行为方式,相对于“文化”而 言,更侧重一种自我意识,强调人的外表 和表面现象。
二、封建化机制
与封建化机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是土地分 封制下的中世纪,当时社会的基础是自然 经济和土地。经济上的自给自足导致缺乏 经济性依赖和整合。
三、国家的社会发生
国家的形成是以社会财产为基础的。中世 纪后的欧洲,货币经济不断扩张,阻止了 自然经济的权力,对社会各阶级产生了不 同的影响。
思考题
1.概括介绍埃利亚斯的文明化理论。 2.埃利亚斯对于“个人”与“社会”的观点是什 么?简要论述之。 3.埃利亚斯对“文明”与“文化”作了哪些区分? 结合德国和法国的社会起源与发展说明之。 4.简述个体的文明化进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5.论述西方文明的社会发生。
第十六章 埃利亚斯的历史社会学
诺贝特·埃利亚斯思想研究及反思
诺贝特埃利亚斯思想研究及反思解佳【摘要】诺贝特·埃利亚斯一生的思想围绕着个人与社会关系、历史进程与知识之可能性三个主题展开.他努力克服个人-社会二元论思维模式,提倡从人和人的互动,即关系的角度去理解人,但因为囿于对“天性”的讨论而无法摆脱某种程度的本质主义.他的社会史观努力规避目的论,强调开放、互动和变化,并且主张研究日常生活,却带有历史决定论的色彩.在思想史的探索中,埃利亚斯继承了曼海姆知识社会学基本思想,主张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中考察思想,但同样无法克服曼海姆也面临的相对主义所带来的问题.埃利亚斯是一位努力打破西方思想传统桎梏的社会学家,但也面临若干无法突破的认识论问题.【期刊名称】《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3(032)004【总页数】4页(P39-42)【关键词】诺贝特·埃利亚斯;二元论;历史决定论;相对主义【作者】解佳【作者单位】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江苏南京2100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91-06诺贝特·埃利亚斯(1897-1990)是一位重要却常受到忽视的社会学家。
就其生平来看,他历经两次世界大战,被迫流亡国外,曾被关拘留营,双亲亦死于纳粹魔爪。
作为一名学者,艰难时却要靠经商度日。
尽管颠沛流离,大半生在学术圈郁郁不得志,但埃利亚斯却从未放弃对学术理想的追求。
其博大精深却又浅显易懂的著作最终使其获得学界认同①。
埃利亚斯力图超越欧洲传统哲学思想中诸如“个体-社会”(individual-society)、“秩序-反常”(order-anomie)、“稳定-变化”(stability-change)等二元论思维(dichotomization)。
埃利亚斯所谈之个人与社会关系、历史进程与知识之可能性突出反映了他的思想特点。
“个体的社会”即是埃利亚斯1939年所写篇章的主题,他把问题阐释得很清楚,即人们之间共同相处的秩序是如何可能以及是否可能的。
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
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第一章现象学社会学一、现象学社会学的知识掌握(现象学社会学的创始人:舒茨)1、韦伯的影响继承方面:⑴、价值中立思想(在确定选题后,在调查研究中,以客观、中立的态度去搜索资料,应区分应然和实然的东西。
)⑵、方法论的个体主义⑶、社会现象只有通过“理想类型”才能把握批评方面:⑴、方法论基础不牢固,一些概念模糊。
对于社会行动,只强调社会行动与他人的关系,没有把握社会行动的意义。
舒茨认为社会行动的意义是复杂的,有层次性,而韦伯没有细分。
(社会行动的条件:①、行动者赋予行动的意义;②、行动以他人为取向)⑵、韦伯在考虑主观意义和客观意义时,没有对两者进行真正区分。
舒茨认为主观意义涉及时间,而客观意义涉及符号和沟通(区分:主观意义,即行动主体对行动赋予的意义;客观意义,即行动主体的旁观赋予的意义。
)⑶、韦伯关于动机的认识含糊不清。
舒茨认为一般所谓的动机有两种含义:第一、人们努力实现的目标,即意图动机;第二、促使个人这样去做的原因,即原因动机。
⑷、舒茨认为韦伯关于意义和动机的关系的讨论模糊不清,从而使他关于社会行动的分析不明细。
他认为社会行动的核心要素是筹划,应该以影响他人来区分社会行动。
2、胡塞尔的影响(现代现象学的创始人)现象学的含义:胡塞尔认为现象学所研究的对象是研究意识与客体的关系。
此处的意识是指先验的意识,客体是指观念中的客体。
继承方面:⑴、自然态度胡塞尔认为,生活世界之所以有秩序,是人们把它看做有秩序。
生活秩序的行动者从不加以质疑,采取自然态度,是人们整理的结果。
⑵、关于意识的本质胡塞尔认为,意识是一个过程,并不是存在于头脑中,存在于行动者与外在世界的关系中。
外在世界只有透过人对它的意识才变得有意义。
批判方面:批判了胡塞尔的超验/先验设想,舒茨认为人们只有去体验经历才能把握世界。
二、舒茨的现象社会学思想1、社会世界的意义构造⑴赋予行动以意义①、舒茨指出,人的行为具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看做是持续的意识过程,是具有时间性的,而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做是已经完成的所作所为,是已经冻结的、空间化的。
埃利亚斯的文明进程理论
2008年7月社会科学家July,20031苎兰!竺塑!竺!!!壁!曼竺!:翌!:!!生【政法与文明t设】埃利亚斯的文明进程理论杨正联(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江苏南京210093)美薯词;埃利亚斯;文明;竞争;分工;垄断摘翼:块利亚斯把社会与个人看作是社会统一体的一体两面,认为社会关系的压力遘成了个体行为举止的自我押制.西方文明的演化过程就体现在社套关系与个体行为举止方式的历史变迁之中,社会关系在社畲阶屡或集团的竞争中走向垄断下的不断整合,个体行为举止日趋理性自控.中圈分类号:C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240(2003)04—0068珈5埃利亚斯把文明理解为表现自我的行为方式,相对于文化而言,更侧重一种自我意识,强调人的外表和表面现象.文化则指人所取得的成就,并不喜接代表人的行为本身.文明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概念.埃利亚斯认为.西方文明在某一历史时期所达蓟的水准,可从当时“成年人’与儿童在行为举止上所表现出来的差距判定.儿童的主要特点在于其生理意义上的遗传性,这在历史的任一阶段都不会有太大差别,而“成人”则具有了完整的社会意涵,是社会文明的承载者,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文明的历史近似于今天儿童的社会化过程.埃利亚斯把历史上的对儿童进行行为规范教育的文字材料如《男孩的礼貌教育》等看作是当时文明程度的一个指示性标志,并指出,作为个人行为举止方式的。
文明”的产生,经历了一个从Courtoi8ie(宫廷礼仪)到civili.te(札貌)再到civilization(文明)的演变过程。
Courtoisie一词本义是指在封建君主宫廷中所形成的某种行为方式,但到了中世纪其意义便有了一定程度的泛化,指标志骑士贵族等级身份的举止方式——宫廷礼仪.到十六世纪前后.随着骑士贵族的没落和宫廷贵族的兴起,另一个更具普遍性的要求,civilite逐步取代了countoi8ie,成为“上流社会”举止的要求,civilite更强调在“上流社会”的社交能力.同样,到了十八世纪,伴随着市民阶层的崛起.并进入宫廷圈子,成为“上流社会”中的一分子,civilite也经历了一个市民化的过程,被更具普遍意义的civili目ation所取代。
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重点
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重点第一章现象学社会学(现象学社会学的创始人:舒茨,奥地利维也纳)1.舒茨指出,人的行为具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看做是持续的意识过程(称为行动),具有时间性;而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做是已经完成的所作所为(称为行事),具有空间性。
2.手头库存知识(名词解释)(stock of knowledge at hand):意义构造的不断积累就形成了人们的手头库存知识。
3.主体间性的理解(名词解释)只有发生行动的意义时才是真正的理解,要做到真正的理解,不仅要理解行动的表面意义,还要理解表面意义之外的附加意义,舒茨认为我们对他人行动意义的把握总是介于纯粹的客观意义和绝对的主观意义之间。
4.社会世界的构造(填空)(1)直接经验世界:面对面的互动的世界(2)间接经验世界: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无论时间、空间上都是间接地,存在着一种“他们”关系。
5.生活世界(名词解释)是人的直接性的世界,是感觉、需求、幻想、希望、怀疑、断言、回忆过去和预料未来的现象世界。
6.生活世界的交往基础是主体间性理解(填空)7.生活世界的本质是同感现实(填空)8.处于生活世界的人的基本特点是自然态度(填空)自然态度是将生活世界视为独立的客观的存在,以缺乏反省的习以为常的方式对待的一种态度9.库存知识在生活世界发挥作用的两种形式:(填空)有两种:一为类型化,另一为关联性①类型化:普通人总是将生活中不断变化的场景标准化,变成例行的情况,然后使用类型化的库存知识来处理②关联性:指在一个情境中,什么问题会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考虑的主题,我们会对什么问题感兴趣。
三种关联:主题关联,解释关联,动机关联(填空)10.科学知识的构造必须遵循四项基本假定:(填空,简答)科学知识的构造是二阶构造◆、关联性假定(the postulate of relevance)科学家构造的知识要受到其价值观、人生观、兴趣、爱好等因素的影响。
(这一点实际上是韦伯所谓“价值关联性”思想的一个新表述)◆、适当性假定(the postulate of adequacy)在研究人的科学行为模式时,必须以普通人的行为为基准。
【免费下载】当代国外社会学理论刘少杰
目录导论 社会理性化的追求与反思第一章 马尔库塞的总体批判理论第一节 从理性批判到社会批判第二节 辩证理性与历史辩证法第三节 文明辩证法和爱欲解放第四节 单向度的社会第五节 自然革命与文化革命第二章 布迪厄的实践感理论第一节 学术生涯与思想来源第二节 实践理论第三节 象征权力的政治学第四节 教育、文化与社会再生产第五节 反思社会学的建构第三章 哈耶克的感性秩序理论第一节 学术生涯与理论著述第二节 知识观与方法论第三节 理性滥用的批判第四节 自由、规则与社会秩序第四章 布希亚的消费与模拟社会理论第一节 生平简介与思想观点第二节 消费社会中的物体系第三节 消费社会的符号分析第四节 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五节 模拟社会第五章 特纳的身体社会学第一节 特纳与身体社会学的兴起第二节 身体社会学的哲学传统第三节 身体社会学的理论议题第六章 福柯的“知识考古”社会学第一节 生平、著述与思想来源第二节 考古学与谱系学方法论第三节 在疯癫与理性之间第四节 话语的构成第五节 规训社会中的权力控制第七章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第一节 社会理性化的追求第二节 认识的批判与批判的解释学第三节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第四节 言语行为的理性基础第五节 交往行动与生活世界的合理化第六节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之争第八章 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第一节 生平与学术取向,第二节 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第三节 结构化理论的基本原则第四节 行动、身体与结构性原则第五节 现代性分析:时空伸延与社会的构成第九章 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第一节 贝克的生平与主要著述第二节 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第三节 简要评论第十章 福山的社会信任理论第一节 福山的生平及著述第二节 理论前提:批判与继承第三节 基本内容:“道德性社团”的社会信任第四节 简要评论第十一章 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第一节 卢曼其人及其社会系统理论的特征第二节 一般社会系统理论第三节 社会进化与分化第四节 作为沟通和意义的社会第十二章 格兰诺维特的社会网络理论第一节 理论渊源第二节 弱关系的力量第三节 经济行动的弱嵌人性第四节 集体行动的阈值漫射模型第五节 影响与评价第十三章 林南的社会资本理论第一节 阶级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第二节 关系论、集体论与行动论第三节 互动论基础上的理论构架第四节 面对中国社会的社会资本研究第十四章 怀特等人的新经济社会学第一节 经济社会学的理论脉络第二节 怀特的生产市场理论第三节 布特的结构洞理论第四节 贝克的市场网络分析第十五章 鲍曼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社会理论第一节 鲍曼的生平与著述_第二节 现代性的检视与反思_第三节 后现代性社会学的建构第四节 全球化:失序的人类社会第五节 现代性的两种形态第十六章 埃利亚斯的历史社会学第一节 埃利亚斯的生平及其文明化理论第二节 “文明”的演进第三节 西方文明的社会发生第十七章 亚历山大的新功能主义第一节 亚历山大与新功能主义第二节 后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基础第三节 作为一般性话语的新功能主义所关注的议题第十八章 各种流派的性别社会学第一节 性别社会学的理论渊源第二节 性别社会化理论第三节 康奈尔的男性气概理论第四节 性别制度理论第五节 性别分层理论后记。
《西方社会学理论》课程阅读书目
《西方社会学理论》阅读书目1.孔德:《论实证精神》2.斯宾塞:《社会学研究》3.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下)4.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5.迪尔凯姆(或涂尔干):《社会学方法的规则》(或《社会学方法的准则》)6.迪尔凯姆(或涂尔干):《社会分工论》7.迪尔凯姆(或涂尔干):《自杀论》8.迪尔凯姆(或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9.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或《社区与社会》)10.齐美尔(或西美尔):《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11.齐美尔(或西美尔):《货币哲学》12.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13.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14.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15.韦伯:《儒教与道教》(或《中国的宗教》)16.韦伯:《支配社会学》或《支配的类型》(二选一)17.韦伯:《经济与社会》(上下)18.韦伯:《学术与政治》19.桑巴特:《奢侈与资本主义》20.帕累托:《普通社会学纲要》21.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22.库利:《社会过程》23.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24.凡勃伦:《有闲阶级论》25.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26.默顿:《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27.默顿:《科学社会学》(上下)28.米尔斯:《社会学的想像力》29.米尔斯:《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30.米尔斯:《权力精英》31.达伦多夫:《现代社会冲突》32.Ralf Dahrendorf(达伦多夫). Class and Class Conflict in Industrial Society33.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34.科塞:《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35.柯林斯:《互动仪式链》36.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37.George C. Homans(霍曼斯). “Social Behavior as Exchang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Sociology.38.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39.布劳:《不平等和异质性》40.米德,乔治:《心灵、自我与社会》41.Herbert Blumer(布鲁默).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42.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43.Harold Garfinkel(加芬克尔). Studies in Ethnomethodology.44.布迪厄(或布尔迪厄):《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与康华德合著)45.布迪厄(或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迪厄访谈录》46.布迪厄(或布尔迪厄):《继承人:大学生与文化》(与帕斯隆合著)47.布迪厄(或布尔迪厄):《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点》(与帕斯隆合著)48.布迪厄(或布尔迪厄):《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49.布迪厄(或布尔迪厄):《实践感》50.Pierre Bourdieu(布迪厄).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51.吉登斯:《社会的构成》52.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53.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54.吉登斯:《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55.吉登斯:《亲密关系的变革:现代社会中的性、爱和爱欲》56.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57.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58.福柯:《知识考古学》59.福柯:《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60.福柯:《性经验史》(或《性史》)61.福柯:《疯癲与文明》62.福柯:《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63.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上下)64.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或《沟通行动理论》)(2册)65.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66.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2册)67.亚历山大:《新功能主义及其后》68.亚历山大:《社会学的理论逻辑》(2册)69.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3册)70.瑞泽尔:《社会的麦当劳化》71.贝克:《风险社会》72.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73.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74.贝尔:《意识形态的终结》。
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下卷复习笔记(诺伯特·埃利亚斯)【圣才出品】
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下卷复习笔记第七章诺伯特·埃利亚斯一、动荡年代的坚定一生埃利亚斯一生基本上游离于学术主流之外,纵横在各门专业之间,拒绝臣服于任何貌似无所偏倚的预设而放弃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尽管长久默默无闻,他仍始终坚信人们将会承认自己的工作有助于增进整个人类的认识。
身为犹太人,且参加过一战的亲身体验,母亲死于奥斯威辛的惨痛回忆,使埃利亚斯毕生抱定信念:社会学的任务或自己工作的意义,在于防止战争重演,开启民智,寻求社会运行过程中最根本的机制,以解决各种无谓的知识争吵和意识形态所不可能解决的问题。
二、文明化的过程1.“文化”与“文明”(1)“文明”,“最重要的是,要成为一名文明人,就是要与他人共同生活在一个公正有序、组织有素、可以预期、可以计算的社会之中”。
自称“文明”不仅是某种自我肯定,也是间接的对某些他人的否定,两者相辅相成。
由于所谓“文明”或“不文明”的用语里带有很强的价值判断,故埃利亚斯首先做的便是语源发生学的工作。
(2)在“文明”的发展以及“文明”与“不文明”之间的相对距离达到一定程度后,词语的使用就会不知不觉走上一条自我固化的道路。
从而,形成的过程被掩盖,状态成了本性。
这是“文明人”(欧洲、上层、男人……)刻意保持局内人优势的结果和条件。
集体经验通过关键词语逐步固化、积淀,成为下代人的集体记忆,成为一种“实在”。
“文明”的西欧人只将自身作为历史发展的“较高阶段”甚至“目标”,而“不文明”的非西方“局外人”则成了对立面。
2.见微知著的“礼仪习俗”研究(1)礼仪习俗研究埃利亚斯研究习俗礼仪,依据的主要是13世纪至19世纪欧洲的“行为手册”或称“行为指南”。
之所以应该更准确地称其为“行为”或“习俗”,而非径直称为“礼仪”,是因为它们所论述和规定的,只不过是普通大众在最平常的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行为方式。
埃利亚斯集中引证的也是最基本、最为人所忽视的人体活动,以突出其生物性和问题的普遍性。
个人观念的变迁:埃利亚斯《个体的社会》思想分析
个人观念的变迁:埃利亚斯《个体的社会》思想分析
龙柏林;王艺霖
【期刊名称】《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3(007)003
【摘要】埃利亚斯在《个体的社会》中指出,个人与社会并不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实体,必须实现从传统的实体思维转向关系思维来探究这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个人具有社会性与个体性的两大面向,它们是辩证统一的.在历史的发展变迁中,个人认同经历了传统的“我们认同”向现代的“个人认同”,再向更高层次的“我们—自
我平衡”的认同变迁.
【总页数】5页(P64-68)
【作者】龙柏林;王艺霖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社会科学教育学院,广东广州510275;中山大学社会科学教
育学院,广东广州51027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2.62
【相关文献】
1.埃利亚斯的过程社会学对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启示 [J], 郭振
2.埃利亚斯的构型社会学——读《论文明、权力与知识——诺贝特·埃利亚斯文选》[J], 刘晓艳
3.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与个体“名誉点”争斗:基于布尔迪厄、埃利亚斯社会关系
与过程论的反思 [J], 陈凌;;
4.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与个体\"名誉点\"争斗:\r基于布尔迪厄、埃利亚斯社会关系与过程论的反思 [J], 陈凌
5.从身体技术到专制国家:埃利亚斯的历史社会学路径 [J], 孟庆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诺贝特·埃利亚斯NorbertElias
社会生成与心理生成
• 劳动分工增长,社会网络复杂性上升;人际联系 链条加长;个人压力加强;需要更多预见。从自 发即刻冲动到长期稳定的自我控制 • 心理生成的转化落实在父母对儿童的教育上,完 成文明化进程的个体重复 • 《寻求刺激》:将英国历史上专门体育运动的社 会生成过程(尤其规则的出现)与英国议会制度 的巩固相联系,都须基于参与者心理和行为转变 • A controlled and enjoyable decontrolling of restraints on emotions受控宣泄中交织着例行化 与非例行化
埃利亚斯norbertelias生于德国逝于荷兰在英国长期生活的犹太人70岁后被世人挖掘在十几年前社会学理论教科书中绝不会提到的大师日常生活中的行为礼仪心理习惯民族国家建构中的长期动态机制两者之间的关系文明的进程主旨成为文明人就是要与他人一起生活在公正有序组织有素可以预期可以计算的社会中自称文明不仅是某种自我肯定也是间接对某些他人的否定描述某种社会秩序和道德秩序追溯中世纪以来欧洲社会人们日常生活中体现出的行为标准与心理特征的演变过程及其与国家形成与内部安定过程的彼此关系
时间的社会生成
• 时间绝非纯自然因素或先验范畴,人类社会所以能产 生时间和计时,前提是能运用符号,在所谓过去、现 在与未来的事件之间建立某种时间序列感。今天被我 们作为”时间”而加以概念化、自然化的理解和体验的, 是人类通过漫长代际习得过程体验发展而来的 • 非现代工业社会的文明里,时间意识体现为更具体的 图式;没必要和可能产生严格稳定的时间尺度;缺乏 现代线性流式连续时间观,那是多种可能性之一 • 从原始游牧社会到农业社会再到现代工业社会,逐渐 产生时间精密化的需要(及可能―技术发展的社会需 求),可以和必须精确预见的时间由点到面、到流, 关系到人际交往网络延长、细密;通讯交通变迁;现 代工厂制度;民族国家统一;全球化等[索罗金、汤普 森、勒高夫]
埃利亚斯:论文明
因此,德国市民阶级对德国宫廷独裁政治 的冲击并非直接针对于他们的政治和社会 特权,相反,它直接指向上层社会的礼仪。 他们发起一场文学运动,以“文化”作为 自我想象和德国传统,攻击上流社会所谓 的“文明”。
一方是肤浅、礼貌和表面的客套,另一方 是内向化、情感深化、沉湎于书本和个性 人格的形成。 “文化”与“文明”的对立,反映着当时 的社会情况,反映着当时正在形成中的但 缺乏强大社会后盾的德国市民阶级与宫廷 贵族的斗争。身的根, 它们是在不同国家人们的共同经验中获得 其功能、形式和意义的,社会团体的处境 和历史在它们之中得到表达。它们是特定 历史时期特殊的社会形态的产物。
二、文明化进程:行为方式的变革
文明是一个过程,“高雅”、“有教养”, “文明”标志着这种社会发展过程的三个 阶段。
中世纪后的欧洲,货币经济的扩张,阻制了自然 经济的权力,对社会各阶级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主要依赖地租收入的封建主逐渐处于不利地位。 市民阶级,特别是垄断税收机器的君主,却在这 种新的经济机会中不断增加收益。这为专制化过 程提供了第一个先决条件。 其直接后果是中央机构对军事权力的集中。国王 凭借其增长的经济实力,能够雇佣更多的战士而 降低对封建诸侯战争服务的过分依赖。
沿着概念转换,将会发现我们是行进在文 明化过程本身的轨道上。“文明”概念反 映的正是这个文明进程的终结,而上流社 会行为举止的真正变化,即被后人称为 “文明的”行为模式的发展,发生在上述 第二阶段。
“有教养”概念 16世纪30——40年代获得其 特定的性质和功能的。
在此之前的中世纪,上流社会“良好行为” 的标准是“高雅”。以此上层社会表达着 自我想象,使他们自身特殊化,以区别于 中下层阶级。
体育社会学的想象力:历史社会学的切入和拓展
体育社会学的想象力:历史社会学的切入和拓展郭振;乔凤杰【摘要】从体育社会学对历史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的引入与扩展进行论述,阐述体育社会学中的埃利亚斯流派在研究中对历史社会学的导入,体育史学家古特曼借助历史社会学分析体育概念和演变以及体育社会学家沃尔在其学术历程中运用历史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历史社会学为体育社会学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学想象力,并分析历史社会学在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中所处地位.研究认为历史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是体育社会学研究所不可或缺的,为体育研究者带来了充分、准确、完整的社会学想象的画面.【期刊名称】《沈阳体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5)005【总页数】5页(P19-23)【关键词】体育社会学;历史社会学;埃利亚斯;古特曼;沃尔;想象力【作者】郭振;乔凤杰【作者单位】清华大学体育部,北京100084;清华大学体育部,北京10008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0-051历史社会学是对过去进行研究,目的在于探寻社会是如何运作与变迁的[1]4。
由于历史社会学夹杂在历史学和社会学之间,其在社会学中的地位起伏不定。
历史社会学的源流可追溯至历史哲学研究时期,散见第一代社会学家的研究范式之中,逐渐兴盛于二战之后。
对于第一代社会学家们而言,通晓历史,精于历史资料的分析,理论阐释建构在历史论据之中。
孔德对社会发展的“三阶段”划分,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斯宾塞的“社会演化”说,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马克斯·韦伯的“科层制”及“卡里斯马”理论,无一不是建立在对历史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就此而言,都可以称作历史研究。
二战后,社会学家对结构功能主义进行反思和批判,静态的、模式化的理论导向,难以分析和解释冷战对立时期的社会状况。
在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跼蹐于静态分析窠臼不能自拔后,以动态视角关注社会变迁的社会学家揭竿而起,历史社会学进入二战后的凤凰涅槃时代。
批判结构功能主义的社会学家在研究中不自然地体现了历史社会学分析,沃勒斯坦的新马克思主义对传统路径的挑战,承继法兰克福学派的哈贝马斯,法国后结构主义的代表福柯和布迪厄等社会学家,他们的研究中都可以窥见历史社会学痕迹。
第5讲 埃利亚斯的社会学理论
• (2) 社会关系演变的动力 • 在社会关系网络的背景下分析个人的行为方式和心理特征。促使社会关系 • 演变的动力,是国家的形成过程。具体在垄断机制、王室机制、“私”垄断 向 • “公”垄断的转变,这三个动力机制导致了社会关系的演变。 • 1) 垄断机制 • 包括两个过程:一是暴力手段和征税手段不断集中到各个地域内的单个统 • 治者及机构手中;二是通过与相邻统治者的竞争和相互剪除,扩大自己的地 • 域。 • 2)王室机制 • 即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国家内部,各种社会力量的内部平衡机制。 • 3)”私“垄断向”公“垄断的转变 • ”绝对专制“统治必然处在多重的冲突网络之中,必须以多方的冲突竞争 为自 • 身存在维系的前提。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国王为化身的“私”垄断势 必向 • 着以“功能民主化”为基础的“公”垄断转化。
埃利亚斯的社会学理论
• 1. 文明化的过程 • 1939年出版的《文明的进程》主要思路是:通过大量 第一手资料,追溯自中世纪以来欧洲社会人们的日常生活 中所体现出来的行为标准与心理特征的演变过程,及其与 国家形成与内部安定过程的彼此关系。 • 主要内容是:在礼仪习俗、社会关系的演变、宫廷社 会、社会生成与心理生成等方面,追溯了中世纪晚期以来 西欧礼仪习俗与人格的“文明化”,以及这种过程与国家 形成、国家内部权力的垄断化之间的关系。文明进程下最 基本、最普遍的结构过程是劳动分工的日益增长。与此同 时社会网络的复杂性上升,人际之间相互依赖的链条加 长,对个人的压力加强,从而需要更多的控制与预见,从 自发的、即刻的冲动到长期稳定的自我控制。
• • • • • • • • • • • •
3.投入与超脱:知识的社会生成 (1) 破除主观—客观的二元对立 无论什么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存在绝对的主观与 客观,二者都是相互融合的,只是彼此的权重有所不同而 已。都不存在绝对的“理性”与“非理性”、“客观”与 “主观”, 恰恰是这两个方向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人类社会生活的面貌。 它们的偏重随具体的社会、文化、群体、个人乃至情境各 有不同。 (2) 知识的“科学化” 人类知识的“科学化”,是与理性化、先见化、心理化、 自我控制的增强等长期过程联系在一起的,而在这其中, 个体人格结构的发展又是与社会的发展融合在一起的。
个人观念的变迁:埃利亚斯《个体的社会》思想分析
中图分 类号 : C 9 1 2 . 6 2
文献标 识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
文章编 号 : 1 6 7 4 - 0 4 0 8 ( 2 0 1 3 ) 0 3 - 0 0 6 4 - 0 5
Cha ng e s i n I nd i v i d u a l Co n c e p t s: An a l y s i s o f t he I d e a o f
诺 贝特 ・ 埃 利亚 斯作 为一名 盛誉 2 0世 纪 的伟 大社会 学 家 , 其 社 会 理 论 对 于 当代 社 会 尤 其 是 德 国社会 的重 建发 生 了巨大 的影 响 。埃 利 亚斯 一 生
“ 埃利 亚斯 从 经 济 的发 展 , 从 生 产 关 系 的变 革 , 从
人 与人 之 间相 互 交 织 的关 系来 考 察 文 明 的进 程 ,
第 7卷 第 3期
2 0 1 3年 9 月
广 州 城 市 职 业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O u a n g z h o u C i t y P o l y t e c h n i c
Vo 1 .7 N0. 3
S e p. 2 0 1 3
h i g h e r l e v e l o f“ w e—s e l f - b a l a n c i n g ”i d e n t i t y t r a n s f o r ma t i o n .
Ke y wo r ds: El i a s ;i n di v i du a l ;s o c i e t y;c ha ng e s o f c o n c e p t i o n
个 人 观念 的变 迁 : 埃 利亚斯 《 个体 的社会》 思想分析
第5讲 埃利亚斯的社会学理论
• (2) 社会关系演变的动力 • 在社会关系网络的背景下分析个人的行为方式和心理特征。促使社会关系 • 演变的动力,是国家的形成过程。具体在垄断机制、王室机制、“私”垄断 向 • “公”垄断的转变,这三个动力机制导致了社会关系的演变。 • 1) 垄断机制 • 包括两个过程:一是暴力手段和征税手段不断集中到各个地域内的单个统 • 治者及机构手中;二是通过与相邻统治者的竞争和相互剪除,扩大自己的地 • 域。 • 2)王室机制 • 即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国家内部,各种社会力量的内部平衡机制。 • 3)”私“垄断向”公“垄断的转变 • ”绝对专制“统治必然处在多重的冲突网络之中,必须以多方的冲突竞争 为自 • 身存在维系的前提。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国王为化身的“私”垄断势 必向 • 着以“功能民主化”为基础的“公”垄断转化。
• (3)《莫扎特:一位天才的画像》描绘了莫扎特这 位艺术大师的一生。悲剧性命运如何会产生、如 何可以避免。关注的主要是社会权力斗争如何影 响了身处其中的个人的命运; • (4)《德国人:十九、二十世纪的权力斗争与惯习 发展》对一系列历史事件—国家社会主义的兴起、 二战的爆发、纳粹集中营的出现,两德分裂等一 百年来德国人遭遇到的“命运”的原因溯源,试 图揭示希特勒时期的去文明化过程的起因。
(2)《寻求刺激:文明化过程中的体育运动与闲暇消 遣》(1986年) 随着文明的进程的演变,人们普遍有了一种闲 暇观:闲暇成了目的的手段,是为了更好地完成 工作。运动与闲暇不仅仅是为了释放其他生活领 域当中产生的张力,也是创造使人愉悦的兴奋、 激动。在现代社会中,在自愿接受文明化过程的 诸多约束的同时,可以开辟出一块飞 地,允许放 松对情感约束的控制,而这种放松既能给人带来 莫大的愉悦,本身又是受到控制的,有“有度 的”。
现代社会中的文明、文化与社会性格——埃利亚斯、弗洛姆与威廉斯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考察
现代社会中的文明、文化与社会性格——埃利亚斯、弗洛姆与威廉斯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考察
蒋萌
【期刊名称】《学术界》
【年(卷),期】2024()5
【摘要】过去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考察中,具有首要地位的经济基础得到了更多的关注,而以社会意识领域为落脚点的研究则有待进一步拓展。
从埃利亚斯的文明化进程理论到弗洛姆的社会性格理论和威廉斯的文化唯物主义,背后的核心问题之一始终是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与相互作用。
三位学者分别以个体心理结构、感觉结构以及社会性格等社会心理为中介,对现代社会中的文明、文化与人性异化进行了考察与分析,丰富和拓展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在微观层面的研究。
【总页数】9页(P144-152)
【作者】蒋萌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哲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信息文明:从社会存在到社会意识
2.埃利亚斯与西方情感社会学——现代文明进程下的反思性探索历程
3.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界定问题——评《历史唯物
主义原理》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界定4.埃利亚斯的构型社会学——读《论文明、权力与知识——诺贝特·埃利亚斯文选》5.浅谈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为考察维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西方文明的社会发生
一、宫廷社会
在埃利亚斯看来,文明的进程绝不只是从 中世纪开始的,可以说,文明的进程并没 有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明确的起点。而且文明的进程也不 是自行完成的,它的动力来自于多方面, 宫廷化就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二、封建化机制
与封建化机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是土地分 封制下的中世纪,当时社会的基础是自然 经济和土地。经济上的自给自足导致缺乏 经济性依赖和整合。
三、国家的社会发生
国家的形成是以社会财产为基础的。中世 纪后的欧洲,货币经济不断扩张,阻止了 自然经济的权力,对社会各阶级产生了不 同的影响。
思考题
➢ 1.概括介绍埃利亚斯的文明化理论。 ➢ 2.埃利亚斯对于“个人”与“社会”的观点是什
么?简要论述之。 ➢ 3.埃利亚斯对“文明”与“文化”作了哪些区分?
二、埃利亚斯的文明化理论
埃利亚斯以一本《文明的进程》而誉满全 球。他在《文明的进程》中提出了文明化 理论,并且在后来的许多论述中进一步阐 述了这一理论。
三、走出个人与社会的对立
传统社会学把个人和社会看成是各自独立 的两个实体,而埃利亚斯却提出个人与社 会是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的两个不同方面, 从而走出了个人与社会的对立。
在德国,“文明”和“文化”两个概念实 际上发展成为一种矛盾,“文明”是一种 表现自我的行为方式,相对于“文化”而 言,更侧重一种自我意识,强调人的外表 和表面现象。
三、个体的文明化进程
文明是一个过程,“高雅”、“有教养”、 “文明”标志着社会发展过程的三个阶段。 对应概念的转换,个体的文明化进程经历 了以下几个阶段。
当代国外社会学理论第十六章 埃利亚斯的历史社会学
第一节 埃利亚斯的生平及其 文明化理论
一、埃利亚斯的生平简介
诺贝特·埃利亚斯1897年出生于波兰布雷 斯劳的一个犹太富商家庭。1918年在当地 上大学,可刚办完注册手续,就报名参军, 来到一线战场。战场归来, 遵从父命,学 习医学和心理学,兼修哲学。
结合德国和法国的社会起源与发展说明之。 ➢ 4.简述个体的文明化进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 5.论述西方文明的社会发生。
第二节 “文明”的演进
一、“文明”与“文化”的界定
埃利亚斯在《文明的进程》的开篇即指出: “文明'这一概念所涉及的是完全不同的东 西:技术水准、礼仪规范、宗教思想、风 俗习惯以及科学知识的发展等等;它既可 以指居住状况或男女共同生活的方式,也 可以指法律惩处或食品烹调。”
二、“文明”与“文化”在德国和法国的社 会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