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萃取PPT课件

合集下载

超临界萃取技术及其应用ppt课件.ppt

超临界萃取技术及其应用ppt课件.ppt
34
SC- CO2萃取金属离于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萃取过程 中络合剂的引入.通常,络合则总是在静态条件下, 以远远大于金属有机配合物化学计量数的量溶解在SCCO2相中,然后,在动态条件下,随流动相进入萃取 耀,样品中金属离于与其络合形成金属有机配合物而 进入超临界流体相,经减压,超临界流体与金属有机 配合物分离,lI.流程图如下:
11
因为若再升高压力,萃取收率的提高,相对于为获得 及保持这样高的压力所增的投资和操作费用来说就不 经济了。
温度T升高,一般情况下CO2的溶解力有所增加,且 较压力影响明显。仍以超临界CO2 萃取沙棘油为例。 F=30MPa,T=32℃时,沙棘油的收率为90.1%,当 温度升高T=40℃,油的收率提高到92.1%.但温度的 升高受到对所萃取物质热敏性要求的限制。
17 解吸釜
冷却器
(b) 等压法 T1<T2,P1=P2 1.萃取釜,2.加热器, 3.解析釜 4.高压泵 5.冷却器
18
3.恒温恒压工艺(吸附剂法)。
图2(c)流程为恒温恒压萃取工艺,即萃取和分离在同样 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该工艺分离萃取取物需要持殊 的吸附剂(如离于交换树脂、活性炭等)进行吸脱,一 般用于去除有害物质,如从茶叶中脱除咖啡因。有时 也称吸附剂法。 该工艺C02流体始终处于恒定的超临 界状态,十分节能。但若采用较贵的吸附剂,则要在 生产中增加吸附剂再生系统。
1
2
处于超临界状态的C02即具有选择溶解其它物质的能力。 通过调整适当的温度和压力可选择性地萃取物质。然 后再经减压、升温或吸附,使溶解在超临界CO2中的被 萃取物与CO2分离,从而达到分离和提纯的目的。
3
二、超临界C02及其萃取技术的主要特点
1.CO2的物质特点: 与通常采用的超临界流体 物质,如N2、N20、CH4、C2H4、等相比,CO2 有如下特点:

超临界萃取汇总课件

超临界萃取汇总课件
用于收集分离出来的组分,可配置多个收集器以分别收集不同组分。
收集器
用于对已经分离的组分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提纯。
解析釜
用于加热解析釜内的物料,使其达到所需的温度。
加热装置
用于降低解析釜内的压力,帮助将组分从溶剂中解析出来。
真空泵
超临界萃取实验操作
1
2
3
选择适当的萃取剂、待萃取物质和吸附剂。
实验材料
超临界萃取技术具有高效、快速、环保、节能等优点,能够实现高纯度、高回收率的分离提取。
超临界萃取技术适用于多种不同性质的物料,可萃取低浓度、高价值的组分,且操作条件温和,对目标组分不会造成热敏性或化学性破坏。
优势
特点
应用领域
超临界萃取技术广泛应用于天然产物提取、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化学工业等领域。
超临界萃取装置、高压釜、分离器、吸附柱等。
实验设备
确保实验室安全,准备好必要的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措施。
安全措施
萃取剂准备
萃取
收集
将萃取剂加热并加压至超临界状态。
将待萃取物质与超临界萃取剂混合,进行萃取。
收集分离后的待萃取物质。
超临界萃取需要在高压下进行,操作时应特别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安全问题
解析流程:超临界萃取的解析流程是利用压力和温度的变化,将溶剂从溶质中完全解析出来,得到纯度较高的产品。解析流程通常包括降低压力或提高温度等步骤,使溶剂的溶解度降低,从而将其从溶质中完全解析出来。解析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到溶剂与溶质的相互作用以及热力学性质等因素的影响。
超临界萃取设备
03
压力控制装置
医药领域
环保领域
化工领域
食品领域
超临界萃取技术可用于处理工业废水、土壤修复等环保问题,为环保事业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超临界萃取 PPT课件

超临界萃取 PPT课件

② CO2的临界压力(7.38MPa)属中压范围,在现有的 技术水平下,比较容易实现工业化。
③ CO2具有无毒、无味、无溶剂残留、不燃烧、 不腐蚀、价廉易得且易于精制和回收等优点,
并具有抗氧化灭菌作用,这对保证和提高天然
产品的质量是极其有利的
17
⑵ 溶质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性能 许多非极性和弱极性溶质均能溶于超临界CO2 如碳原子数小于12的正烷烃、小于10的正构烯烃、小于
算溶质在超临界流体中的逸度系数,从而计算出超临界
流体中的溶解度。求得yi。 ⑵膨胀液体模型
将超临界流体视为“膨胀液体”,利用各种液体理论,计
算溶质在超临界流体中的活度系数,从而计算出超临界
流体中的溶解度。
⑶实验关联法
利用实验数据关联出一定适用条件的方程。
⑷计算机模型
从分子水平根据分子间相互作用势能函数模型,以统
力附近,压力的微小变化会引起密度的急剧改变而密度 的增加将引起溶解度的提高。 对于不同的物质,其萃取压力有很大的不同。 例如,对于碳氢化合物和酯等弱极性物质,萃取可在较低 压 力 下 进 行 , 一 般 压 力 为 7 ~ 10MPa ; 对 于 含 有 — OH , —C00H 基 这 类 强 极 性 基 团 的 物 质 以 及 苯 环 直 接 与—OH,—C00H基团相连的物质,萃取压力要求高一 些,而对于强极性的配糖体以及氨基酸类物质,萃取压 力一般要求50MPa以上。
但萃取器内的CO2流速加快,CO2被萃取物接触时间减 少,CO2流体中溶质的含量降低,当流量增加超过一 定限度时,CO2中溶质的含量还会急剧下降。
27
⑷ 夹带剂的选择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溶剂大多数是非极性或弱极性, 对亲脂类物质的溶解度较大,对较大极性的物质 溶解较小。

超临界萃取ppt课件

超临界萃取ppt课件

3、从甘草中提取甘草素
T = 40oC, p = 35 MPa, 采用SCCO2 – C2H5OH – H2O体系作萃取剂
甘草素为白色针状结晶, 难溶于水, 能溶于乙醚,有抗氧、 抗过敏、抗霉菌、防止皮肤老化和有效清除超氧离子等 用。
4、青蒿素 (Artemisinin)
无色针状结晶,味苦, 熔点156-157℃,溶于 氯仿。由黄花蒿中分离 而得。抗疟药物,高效、 低毒、速效。目前,该 药物在疟疾发病率很高 的东南亚地区得到广泛 的应用。
蛋白质、树胶和蜡很难萃取。
(v)相对挥发度较大或极性(介电常数)有较大 差别时,可以在不同的压力下使混合物得到分馏。
夹带剂效应
增加溶解度 加入适量 为夹带剂(一般不超 过5% ) ,能使溶解度提高到10倍以上。
提高溶质的分离因子 增加溶质溶解度对温度、压力的敏感程度 可用作反应物 能改变溶剂的临界参数
具有低的沸点; 对所提取的物质要有较高的溶解度。
生物碱、类胡萝卜素是不溶的。
脂肪酸及其甘油三酯具有低的溶解性。然 而。单酯化作用可增强脂肪酸的溶解性。
超临界流体萃取:以茶叶为原料,以甲醇为改性剂在CO2的 超临界压力和温度条件下进行萃取。
第四节:超临界流体萃取的过程及操作特性
1、超临界流体萃取系统的组成
气体液体和超临界流体的物理性质气体液体临界体超临界体常温常压常温常压738mpap4p密度06103061602050409kgm粘度pas131040231021310439104扩散系数01104011090710702107041042104溶剂萃取超临界萃取溶剂残留不可避免完全无溶剂残留纯净存在重金属无重金属溶剂的溶解能力为定值溶解能力随温度和压力变化可能使用高温热敏物质分解通常在较低温度下不分解存在无机盐被萃取的问题无无机盐残留溶剂选择性差选择性好需额外的操作单元来脱除溶解在线分离有效物质收率高与待分离混合物中的溶质具有异常相平衡行为和传递性能对溶质溶解能力随压力和温度改变而在相当宽的范围内变动11超临界流体具有选择性溶解物质的能力并随着临界条件tp而变化

超临界萃取法课件

超临界萃取法课件

制备药物中间体
超临界萃取技术可用于制备药物 中间体,如手性化合物、高纯度 化学原料等,提高药物的质量和 纯度。
药物合成
超临界萃取技术可以用于药物合 成过程中的反应介质和产物分离 ,简化分离步骤,提高合成效率 。
在食品工业的应用
食品风味成分提取
食品添加剂合成
超临界萃取技术可用于提取食品中的 风味成分,如咖啡、茶、香料等,保 持食品原有风味。
总结词:原料粒度对传质速率有影响,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粒度范围。
萃取时间
萃取时间也是影响超临界萃取效率的因素之一。在一定时间内,随着萃取的进行,溶质的溶解和扩散 逐渐趋于平衡,萃取效率不再明显提高。因此,选择合适的萃取时间对于提高效率和节省成本至关重 要。
总结词:在保证溶质充分溶解和扩散的前提下,应尽量缩短萃取时间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பைடு நூலகம்
特点与优势
特点
超临界萃取技术具有萃取效率高、操作条件温和、对环境友好、可实现工业化生产等特点。
优势
与其他传统分离技术相比,超临界萃取法具有较高的选择性、较低的能耗和溶剂消耗、操作简便等优 势。此外,该技术还可以用于提取一些传统方法难以处理的物质,如热敏性物质和易氧化物质。
02
超临界萃取流程
萃取流程
节能技术
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降 低超临界萃取过程的能耗 。
资源回收利用
实现超临界萃取过程中资 源的回收和再利用,提高 资源利用率。
拓展应用领域
生物医药领域
超临界萃取技术在生物医 药领域的应用,如天然产 物的提取和药物制备。
环境治理领域
利用超临界萃取技术处理 环境污染问题,如土壤修 复和水处理。
食品工业领域
01

超临界流体萃取ppt课件.ppt

超临界流体萃取ppt课件.ppt

此外,萃取过程的时间及吸收管的温度,也 会影响萃取的效率及吸收效率。
萃取时间取决于两个因素:A、被萃取组分 在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溶解度越大,萃取效 率越高,速度度也越快,所需萃取时间就短;B、 被萃取组分在基体中的传质速率。速率越大,萃 取效率就高,萃取速度就快,萃取所需时间就越 短。收集器或吸收管的温度影响回收率是因为萃 取出的溶质溶解或吸附在吸收管内,会放出吸附 或溶解热,因此,降低温度有利于提高收集率。
循环法其本质是动态法和静态法的结合。它 首先将超临界流体充满样品萃取管,然后用循环 泵使样品萃取管内的超临界流体反复、多次经过 管内的样品进行萃取,最后进入吸收管,因此, 它比静态法萃取效率高,又能萃取动态法不适用 的样品,适用范围广。
四、应用
1. 超临界流体萃取最适合于固体和半固体样品的 萃取。水在超临界CO2中有较高的溶解度(约0.3 %),除少量液态样品可直接萃取外,大多数液 体及气体应首先进行固相吸附或膜预处理,然后 再按固态样品方式进行萃取。
常用萃取剂
» 极性萃取剂:乙醇、甲醇、水(难) » 非极性萃取剂:二氧化碳(易)
超临界二氧化碳临界点:Tc=31.26℃、Pc=7.38MPa
优点:
–临界条件温和 –产品分离简单 –无毒、无害 –不燃 –无腐蚀性 –价格便宜
缺点:设备投资大
SCF-CO2萃取流程
SCF-CO2萃取基本工 艺流程
超临界萃取工艺过程 主要由萃取釜和分离 釜二部分组成,并适 当配合压缩装置和热 交换设备所构成。
2.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流程
(1)恒压升温流程
利用不同温度下物质溶 解度的差别进行物质的萃取或 反萃。所谓恒压是指在萃取器 和分离器中流体的压力基本一 致。如附图(a)所示,超临界流体 在萃取柱中萃取了产物后,在 加热器升温使流体密度减小, 溶解度降低。析出的萃取产物 从分离器底部排出,而超临界 流体以压缩机加压,经换热器 冷却至适宜的萃取温度,再去 萃取柱循环使用。

超临界流体萃取-课件

超临界流体萃取-课件

超临界CO2萃取
超临界流体的性质

夹带剂的使用
单一组分的超临界萃取溶剂的不足:
1. 溶解能力低 2. 选择性不高 3. 溶质与溶剂分离困难
使用夹带剂
安全性?
丙酮、乙醇、甲醇
超临界流体萃取操作

流程主要分为两部分:
① 在超临界状态下,溶剂气体与原料接触进行萃 取获得萃取相; ② 将萃取相进行分离,脱除溶质,再生溶剂。
超临界流体萃取
以超临界流体作为萃取剂,从固体或液体中萃 取出某种溶质的单元操作过程。
超临界流体的性质
传递性质
密度接近液体--萃取能力强 粘度接近气体--传质性能好
超临界流体是溶解能力强、黏度低、 扩散系数高的易流动的相
超临界流体的性质
溶解能力
流体密度
压 力
温 度
超临界流体的性质

超临界流体的选择
超临界流体萃取操作

改变温度的超临界萃取流程
改变压力超临界萃取流程
超临界流体萃取
概述

超临界流体
当一种流体处于其临界点的温度和压力之下,则称之 为超临界流体。
无论压力多高,流体都不能液化 流体的密度随压力增高而增加
二氧化碳临界点:Tc=31.26℃、Pc=7.2MPa
++
临界点:气、液界面刚刚消失的状态点
对应的温度——临界温度 对应的压力——临界压力
概述

相似相溶
选用的超临界流体与被 萃取物质的化学性质越 相似,溶解能力就越大。 从操作角度看,使用超临界 流体为萃取剂时的操作温度 越接近临界温度,溶解能力 也越大。
温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超临界流体的性质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学习课件PPT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学习课件PPT
操作难度大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需要在高压条件下进行,操 作难度较大,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
3
对某些物质的提取效果不佳
对于一些极性较大或分子量较小的物质,超临界 流体萃取技术的提取效果可能不佳,需要结合其 他分离技术进行优化。
解决方案与改进方向
01
02
03
降低成本
通过研发更高效的超临界 流体萃取设备和技术,降 低设备投资和维护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资源回收利用
详细描述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可以实 现资源的回收利用,如从废 弃物中提取有价值的组分, 如油脂、溶剂等。该技术能 够降低废弃物的处理成本, 同时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05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未 来发展展望
技术发展趋势
高效能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超临界流 体萃取技术将进一步提高萃取效 率和分离纯度,实现更高效的生
产。
环保化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超临界流体 萃取技术将更加注重环保,减少对 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绿色生产。
智能化
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将实现智能化 控制,提高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水平。
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前景
医药领域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医药领 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如天然 产物的提取、分离和纯化等。
03 总结词
有效成分提取
04
详细描述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能够有效地 提取食品中的有效成分,如从鱼 鳞中提取胶原蛋白、从水果中提 取果胶等。该技术能够提高有效 成分的提取率和纯度,为食品加 工提供新的工艺手段。
环境治理
总结词
污染物去除
详细描述
总结词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也可应 用于环境治理领域,如去除 土壤、水体中的有害污染物。 该技术能够有效地分离和去 除污染物,实现环境净化, 为环境保护提供有力支持。

超临界萃取技术PPT食品科学

超临界萃取技术PPT食品科学

超临界萃取技术的实验方法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冷却水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放空CO2
CO2
低温浴槽
高压泵
预热器
萃取器
分离器
产品
超临界萃取技术的流体材料
已研究过的萃取剂有多种,如:乙烯、乙烷、正戊烷、
啤酒花有效成分萃取: 啤酒花中对酿酒有用的部分是挥发油和软树
脂中的律草酮又称α一酸。挥发油赋予啤酒特
有的香气,而α一酸在麦芽汁煮沸过程中将异 构化为异α一酸,这是造成啤酒苦味的重要物 质。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啤酒花,α一酸的 萃取率可达95%以上。
黄酮类提取: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对 这类物质进行分离是药物分析的一个重 要领域。国外学者用超临界萃取技术从 黄芩根中萃取黄芩甙和黄芩甙元,回收
性不高的物质具有局限性,因此在纯气体溶剂中
加人附加组分(即夹带剂)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夹带剂的作用: 大大增加被分离组分在气相中的溶解 度
可使溶质的选择性(分离因子)大大 提高
增加溶质溶解度对温度、压力的敏感 程度
临界萃取技术的特点
操作温度低,完好保持萃取物有效成分
产品收率和资源利用率高
工艺简单,效率高,无污染
超临界萃取技术
传统分离技术 超临界萃取技术的原理 超临界萃取技术的实验方法 超临界萃取技术的流体材料
超临界萃取技术的特点
超临界萃取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超临界萃取技术的应用前景
传统分离技术
水蒸气蒸馏法
压榨法
有机溶剂萃取法
超临界萃取技术原理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利用超临界流体的优异性质,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 选择要足以得到纯度较高的萃取物。 ③ 它的临界压力和临界温度不要太高。 ④ 被选用的超临界流体还应有化学稳定性,
不腐蚀设备,廉价易得,使用安全。
15
可以作为超临界流体的物质虽然多, 但仅有极少数符合要求。
TC在0~100℃以内、pC在2~10Mpa以内。 且蒸发潜热较小的物质有CO2 (TC 31.3℃、
4
超临界流体的种类
除水有超临界状态外,稳定的纯物质都可以有超临界状 态(稳定是指它们的化学性质是稳定的,在达到临界 温度不会分解为其它物质),都有固定的
临界点:即临界温度(Tc)、临界压力(pc)
只要是温度超过临界温度、压力超过临界压力的物质都
是超临界流体。在临界点上的流体都有临界密度(dc) 超临界流体的“超”字,它并没有规定超临界流体的温
(0.1~0.4)× 10-4
(3~9) ×10-5
0.2×10-7
有机溶剂 (液态)
(0.6~1.6) (0.2~3)×
×103
10-3
(0.2~2) ×10-13
6
(1)超临界流体的密度接近于液体。
∵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一般与溶剂的密度成正 比,∴超临界流体具有与液体溶剂相当的萃取能 力。
(2)超临界流体的粘度和扩散系数与气体的相近
见P55 图4-2
8
4.2 超临界萃取原理
2
1-萃取釜;
1
3 2-节流阀;
3-分离釜;
补充CO2
4-加压泵
4
9
以超临界流体萃取天然产物为例来 描述过程的传质机理:
⑴ 超临界流体经外扩散和内扩散进入 天然产物的微孔表面;
⑵ 被萃取成分与超临界流体发生 溶剂化作用而溶解;
⑶ 溶解的被萃取成分经内扩散和外扩 散进入超临界流体主体。
② CO2的临界压力(7.38MPa)属中压范围,在现 有的技术水平下,比较容易实现工业化。
③ CO2具有无毒、无味、无溶剂残留、不燃烧、 不腐蚀、价廉易得且易于精制和回收等优点,
第四章 超临界流体萃取
4.1 超临界流体 4.2 超临界萃取原理 4.3 超临界萃取的特点 4.4 超临界萃取剂 4.5 超临界萃取过程的质量传递及影响因素 4.6 超临界萃取流程 4.7 超临界萃取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 4,8 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1
4.1 超临界流体
当流体的温度和压力分别超过其临界温度和临界 压力时,则称该状态下的流体为超临界流体, 以SCF表示。
均可用作非极性超临界萃取剂 甲醇、乙醇、异丙醇、丁醇、丙酮、氨、水等均可用作
极性超临界萃取剂。 在各种萃取剂中,以非极性的CO2最为常用,
这是由超临界CO2所具有的特点所决定的。
14
选用什么介质做超临界萃取溶剂, 要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做多方面的考虑。
从生产成本上考虑,① 超临界流体的溶解度要大 尽量减少溶剂的使用量;
法,将溶质与萃取剂分离开来。
12
(4)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操作温度与 萃取剂的临界温度有关。
例如,目前最常用的CO2萃取剂的临界温度为 31.1℃,接近于室温,因而特别适合于热敏性 组分的提取,且无溶剂残留。
13
4.4 超临界萃取剂
4.4.1 萃取剂种类
超临界萃取剂可分为极性和非极性两大类。 CO2 、乙烷、丙烷、丁烷、戊烷、环已烷、苯、甲苯等
∵超临界流体的扩散系数较高,而溶质在超临界流体中的
溶解度很低, ∴步骤⑶常常为过程的控制步骤。
10
4.3 超界萃取的特点
(1) 超临界萃取兼有精馏和液液萃取的某些特点
研究表明,溶质的蒸气压、极性及相对分子质量大 小均能影响溶质在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组分 间的分离程度由组分间的挥发度和分子间的亲和 力共同决定。
若某种气体的T≥Tc,则无论压力多大也不能使 其液化,故超临界流体不同于气体和液体。
物质有三中状态,气态,液态和固态。
除了这三中常见的状态外物质还有另外一些状态。 如等离子状态、超临界状态等
2
当流体所处的 状态位于阴影区 域时即成为超临 界流体。 超临界流体分别 具有气体和液体 的某些性质。
3
水蒸气的压力大到使其密度与液态的水相接近, 它也不会液化。这个温度称为水的临界温度 (374.4℃),与临界温度相对应的压力称为
∴超临界流体具有气体的低粘度和高渗透能力, 故在萃取过程中的传质能力远大于液体溶剂的 传质能力。
7
(3)当流体接近于临界点时,气化热将急剧下降。 当流体处于临界点时,可实现气液两相的连续过 渡。此时,两相的界面消失,气化热为零。
∵超临界萃取在临界点附近操作, ∴有利于传热和节能。
(4) 在临界点附近,流体温度和压力的微小变化将引 起流体溶解能力的显著变化,这是超临界萃取工 艺的设计基础。
水的临界压力(22.2MPa),水的临界温度和临 界压力就构成了水的临界点。也可以称之为超临 界水。超临界状态下水是一种特殊的气体,它的 密度与液态水相接近而又保留了气体的性质,
我们把它称着“稠密的气体”。
为了与水的一般形态相区别,这种水即不称为气 体也不称为液体,而称为“流体”,
即水的超临界流体。
一般情况下,组分是按沸点高低的顺序先后被萃取 出来;非极性的超临界CO2流体仅对非极性和弱 极性物质具有较高的萃取能力。
11
(2) 超临界流体的萃取能力取决于流体密度, 因而可方便地通过调节温度和压力来控制,这对
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是非常有利的。 (3) 萃取剂可循环使用,其分离与回收方法远比
精馏和液液萃取简单,且能耗较低。 实际操作中,常采用等温减压或等压升温的方
度、压力一定要超过临界点多少或不超过多少。
只要是超过了临界点就是超临界流体。
常见的超临界流体还有二氧化碳、乙烷、丙烷等。
5
超临界流体与气体和液体的某些性质
物质状态
气体 (15~30℃)
超临界 流体
密度 /kgm-3
0.6~2
(0.4~0.9) ×103
粘度/Pas
(1~3) ×10-5
扩散系数 /m2s-1
pC 7.15Mpa、蒸发潜热25.25kJ/mol)、丙烷 (TC 96.8℃、pC 4.12Mpa、蒸发潜热 15.1kJ/mol) 考虑到廉价易得、使用安全等因素则二氧化碳最 适合用作于萃取的超临界流体。
4.4.2 二氧化碳
16
⑴超临界CO2的特点
① CO2的临界温度接近于室温,在此温度附近进 行萃取,可使一些挥发度较低而沸点较高的易 热解物质在远离其沸点下被萃取出来,从而可 防止其氧化和降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