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章距离测量
选择题(共133个)

选择题(共133个)一、选择题(共133个)第一章绪论(4)1.测量学的任务是()。
A .高程测量;B .角度测量;C .距离测量;D .测定和测设。
2.确定地面点位关系的基本元素是()。
A .竖直角、水平角和高差;B .水平距离、竖直角和高差;C .水平角、水平距离和高差;D .水平角、水平距离和竖直角。
3.测量上所说的正形投影,要求投影后保持()。
A .角度不变;B .长度不变;C .角度和长度都不变。
4.我国现在采用的1980年大地坐标系的原点设在()。
A .北京;B .上海;C .西安。
5.自由静止的海水面向大陆、岛屿内延伸而成的闭合曲面称为水准面,其面上任一点的铅垂线都与该面相垂直。
与平均海水面相重合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某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 )。
A .相对高程B .高差C .标高D .绝对高程6.位于东经116°28′、北纬39°54′的某点所在6°带带号及中央予午线经度分别为( )。
A ,20、120°B .20、117°C .19、111°D .19、117°7.某点所在的6°带的高斯坐标值为m75.22933121m 48.712366==mmy x ,,则该点位于( )。
A .21带、在中央子午线以东B .36带、在中央子午线以东C .21带、在中央子午线以西D .36带、在中央子午线以西8.目前中国建立的统一测量高程系和坐标系分别称为( )。
水准原点在山东青岛,大地原点在陕西泾阳。
A .渤海高程系、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B .1956高程系、北京坐标系C .1985国家高程基准、1980国家大地坐标系D .黄海高程系、84WGS 9.从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规定可知( )。
A .象限与数学坐标象限编号顺序方向一致B .X 轴为纵坐标轴,y 轴为横坐标轴C .方位角由横坐标轴逆时针量测D .东西方向为X 轴,南北方向为y 轴10.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从整体到局部、从高级到低级和( )。
测量的基本知识23

第2题答案:
测站
竖盘位置
目标
水平度盘读数
半测回角值
一测回角值
草 图
0
盘左
A
或
B
盘右
B
A
第3题答案:
由题,盘左得到的角度为 ,盘右得到的角度为
竖盘指标差为:
则视准轴水平时盘左的竖盘读数为 。
用指标水准管微动螺旋将竖盘读数置于 ,再调节指标水准管使其水平并对中。
1
0 00
180 00
A
Ⅱ
1
45 12
225 12
2
106 10
286 10
3
154 46
334 46
4
201 06
21 06
1
45 12
225 12
A
Ⅲ
1
90 16
270 16
2
151 14
331 14
3
199 49
19 49
4
246 09
66 09
1
90 16
270 16
5. 竖直角观测数据列于表中,请完成其记录计算,并以N点为目标,盘右位置校正仪器的竖盘指标差。(竖盘注记方式为顺时针)
确定直线方向首先要有一个共同的基本方向,此外要有一定的方法来确定直线与基本方向之间的角度关系。如可用罗盘仪测量直线磁方位角或磁象限角,用天文观测法测量直线的真方位角,用陀螺经纬仪测量直线的真方位角。
第2题答案:
由坐标纵轴方向的指北端起,按顺时针方向量到直线的水平角称为该直线的坐标方位角,是工程测量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方位角。采用坐标纵轴方向作为直线定向的基本方向的优点是:因测区各点的基本方向都是平行的,所以使方向的计算十分方便。因不同点的真子午线方向或磁子午线方向都是不平行的,这使直线方向的计算很不方便,因此真北或磁北方向一般不宜作为定向的基本方向。
测量学 课后答案 (杨松林 杨腾峰 师红云 著) 中国铁道出版社

1
C D O A A B
(45 12 47.4) 0 00 00 45 12 46.8 0 00 00 286 10 45.6 -0.9 106 10 45.2 60 57 57.8 60 57 56.7 334 46 09.4 -8.1 154 46 05.4 109 33 18.0 109 33 20.3
2
C D A
201 06 05.8
45 12 47.6
21 06 11.3
-5.5 201 06 08.6 155 53 21.2 155 53 20.1
45 12 47.9
15
225 12 48.2 -0.6
16.表3-9是一竖直角观测记录,试计算目标A、B的竖 直角及仪器的竖盘指标差。
表3–9 竖直角观测记录表
24
7) 钢尺量距时钢尺尺长不准、温度的变化:
系,前两项可用加改正数的方法消除。 8) 拉力的变化,定线不准:系,前者可加拉力计, 后者经纬仪定线。 9) 对点及投点误差:偶,往返测重新对点及投点。 10) 角度测量时经纬仪上主要轴线互相不垂直:系, 视准轴误差、横轴误差、度盘偏心误差、竖盘指 标差可用一测回测角取均值消除,竖轴误差可用 经纬仪整平的方法(照准任何目标,气泡偏移量 总是总偏移量的1/2)来消减 11) 经纬仪对中不准、目标偏心:系,仔细对中整平。
2c ″
平均 方向值 °′″
归零 方向值 °′″
各测回归零 方向值之平 均值 °′″
+3.5 (0 00 19.8) 0 00 00 0 00 18.6 240 58 13.7 +3.4 60 58 15.4 60 57 55.6 289 33 43.9 -2.9 109 33 42.4 109 33 22.6 335 53 39.2 -0.7 155 53 38.8 155 53 19.0 180 00 23.0 -4.0 225 12 48.9 -4.2 0 00 21.0
距离测量就是测量地面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如果测得的是...

距离测量就是测量地面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如果测得的是倾斜距离,还必须换算为水平距离。
依所用仪器的不同,距离测量的方法有钢尺量距、普通视距测量和光电测距仪测距。
本章主要介绍距离测量和直线定向。
授课内容:
4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4.1 直线丈量的工具
一、量距的工具
1.钢尺
尺宽约10~15mm,长度有20m、30m和50m等几种。
根据尺的零点位置不同,有端点尺和刻线尺之分。
钢尺的优点:钢尺抗拉强度高,不易拉伸,所以量距精度较高,在工程测量中常用钢尺量距。
钢尺的缺点:钢尺性脆,易折断,易生锈,使用时要避免扭折、防止受潮。
2.测杆
3.测钎
4.锤球、弹簧秤和温度计等
弹簧秤和温度计等将在精密量距中应用。
4.2 直线定线
水平距离测量时,当地面上两点间的距离超过一整尺长时,或地势起伏较大,一尺段无法完成丈量工作时,需要在两点的连线上标定出若干个点,这项工作称为直线定线。
按精度要求的不同,直线定线有目估定线和经纬仪定线两种方法。
现介绍目估定线方法:
4.3距离丈量
1.平坦地面上的量距方法
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
4。
测量第04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习题

第四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单选题1、距离丈量的结果是求得两点间的( B )。
A.斜线距离B.水平距离C.折线距离D.坐标差值2、用钢尺进行一般方法量距,其测量精度一般能达到( C )。
A.1/10—1/50B.1/200—1/300 C 1/1000—1/5000 D.1/10000—1/400003、在测量学中,距离测量的常用方法有钢尺量距、电磁波测距和( A )测距。
A.普通视距法B.经纬仪法C.水准仪法D.罗盘仪法4、为方便钢尺量距工作,有时要将直线分成几段进行丈量,这种把多根标杆标定在直线上的工作,称为( B )。
A.定向B.定线C.定段D.定标5、用钢尺采用一般方法测设水平距离时,通常( D )。
A.用检定过的钢尺丈量B.需要加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和高差改正C.需要先定出一点,然后进行归化D.不需要加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和高差改正6、在距离丈量中衡量精度的方法是用( B )。
A.往返较差B.相对误差C.闭合差D.中误差7、往返丈量一段距离,均D =184.480m ,往返距离之差为+0.04m ,问其精度为( D )。
A.0.00022B.4/18448C.2.2×10-4D.1/46128、某段距离丈量的平均值为100m ,其往返较差为+4mm ,其相对误差为( A )。
A.1/25000B.1/25C.1/2500D.1/2509、某段距离的平均值为100 m ,其往返较差为+20mm 。
则相对误差为( C )。
A.0.02/100B.0.002C.1/5000D.2/20010、往返丈量直线AB 的长度为:AB D =126.72m ,BA D =126.76m ,其相对误差为( A )。
A.K=1/3100B.K=1/3500C.K=0.000315D.K=0.0031511、对一距离进行往、返丈量,其值分别为72.365m 和72.353m ,则其相对误差为( A )。
大学测量学课后练习题答案

第一章 绪论何谓水准面?何谓大地水准面?它在测量工作中的作用是什么?答:静止的水面称为水准面,水准面是受地球重力影响而形成的,是一个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的连续曲面,并且是一个重力场的等位面。
与平均海水面吻合并向大陆、岛屿内延伸而形成的闭合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何谓绝对高程和相对高程?何谓高差?答:某点沿铅垂线方向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或海拔。
假定一个水准面作为高程基准面,地面点至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相对高程或假定高程。
某点的经度为118°45′ ,试计算它所在6°带及3°带的带号,以及中央子午线的经度是多少?答:N=INT(118°45′/6+1)=20 L=20*6-3=117° n=INT(118°45′/3+1)=40 l=40*3=120° 测量工作的原则是什么?答:在测量工作中,为了防止测量误差的逐渐传递而累计增大到不能容许的程度,要求测量工作遵循在布局上“由整体到局部”、在精度上“由高级到低级”、在次序上“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
确定地面点位的三项基本测量工作是什么?答:确定地面点位的三项基本测量工作是测角、量距、测高差。
第二章 水准测量设A 为后视点,B 为前视点;A 点高程是20.016m 。
当后视读数为1.124m ,前视读数为1.428m ,问A 、B 两点高差是多少?B 点比A 点高还是低?B 点的高程是多少?并绘图说明。
答:m h AB 304.0428.1124.1-=-= m H B 712.19304.0016.20=-= B 点比A 点低 何谓视差?产生视差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消除视差?答:当眼睛在目镜端上下微微移动时,若发现十字丝与目标像有相对运动,这种现象称为视差。
产生视差的原因是目标成像的平面和十字丝平面不重合。
消除的方法是重新仔细地进行物镜对光,直到眼睛上下移动,读数不变为止。
测量第04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习题

第四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单选题1、距离丈量的结果是求得两点间的( B )。
A. 斜线距离B.水平距离C.折线距离D.坐标差值2、用钢尺进行一般方法量距,其测量精度一般能达到( C )。
A. 1/10—1/50 B . 1/200 —1/300 C 1/1000 —1/5000D.1/10000—1/400003、在测量学中,距离测量的常用方法有钢尺量距、电磁波测距和( A )测距。
A. 普通视距法B.经纬仪法C•水准仪法D•罗盘仪法4、为方便钢尺量距工作,有时要将直线分成几段进行丈量,这种把多根标杆标定在直线上的工作,称为( B )。
A. 定向B.定线C.定段D.定标5、用钢尺采用一般方法测设水平距离时,通常( D )。
A. 用检定过的钢尺丈量B.需要加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和高差改正C.需要先定出一点,然后进行归化D.不需要加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和高差改正6、在距离丈量中衡量精度的方法是用( B )。
A.往返较差B.相对误差C.闭合差D.中误差7、往返丈量一段距离,D均=184.480m,往返距离之差为+0.04m,问其精度为(D )。
A.0.00022B.4/18448C.2.2 X10-4D.1/46128、某段距离丈量的平均值为100m,其往返较差为+4mm ,其相对误差为(A )。
A.1/25000B.1/25C.1/2500D.1/2509、某段距离的平均值为100 m,其往返较差为+20mm。
则相对误差为(C )。
A.0.02/100B.0.002C.1/5000D.2/20010、往返丈量直线AB的长度为:D AB=126.72m, D BA=126.76E,其相对误差为( A )。
A.K=1/3100B.K=1/3500C.K=0.000315D.K=0.0031511、对一距离进行往、返丈量,其值分别为72.365m和72.353m,则其相对误差为(A )。
A.1/6030B.1/6029C.1/6028D.1/602712、测量某段距离,往测为123.456m,返测为123.485m,则相对误差为(A )。
工程测量第四章--__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4.1 直线定向
§4.2 钢尺量距
§4.3 视距测量
§4.4 光电测距仪
§4.5 全站仪简介
§4-1直线定向
一、直线定向的概念: 测定直线与标准方向间的水平角度的工作称为。 二、标准方向的种类
2
标准方向有三种 真子午线方向(真北 ) 磁子午线方向(磁北 ) 坐标纵轴方向(坐标北)
4
247°20´
3
解:
1 = 46°+180°-125°10´ = 100°50´ = 100°50´+180°+136°30´
α23 =α12+180°-β2 α34 =α23+180°+β3
(417°20´-360°) = 417°20´ >360° = 57°20´ = 57°20´+180°-247°20´ α45=α34+180°-β4 = -10° <0° (- 10°+360°) = 350°
d f l p
f d l p
f D d f l f p
*
*
f D l f p f 令 K , c f 则有
p
D Kl c
式中 K——视距乘常数,通常K=100;
c ——视距加常数,常数c值接近零 。 故水平距离为
D Kl 100l
乙 甲
(2)经纬仪法定线 在A安臵经纬仪,对中、整平,十字丝竖丝瞄准另一 点B,固定照准部,然后望远镜往下打,指挥另一人在 视线上用测钎定点。 此法可用于一般量距和精密钢尺量距。
二、距离丈量 一般量距方法
一般量距方法 适用条件:当量距精度要求为1/2000~1/3000时采用。 定线方法:目测法或经纬仪法。 w当地面平坦时,可将钢尺拉平,直接量测水平距离; w对于倾斜地面,一般采用 “平量法” ; w当地面两点之间坡度均匀时也可采用“斜量法”. 1、平坦地面的距离丈量 丈量:在地面平坦量距,可将钢尺拉平、拉直、用力 均匀,并整尺段地丈量,要进行往返丈量。
测量学重点归纳

误差来源:仪器误 差、观测误差、环 境误差等
误差类型:系统误 差、随机误差、粗 大误差等
误差选 择高精度仪器、多 次观测取平均值、 排除粗大误差等
高程测量
第四章
水准测量
原理:利用水准仪和水准尺, 测量两点之间的高差
仪器:水准仪、水准尺、测杆、 尺垫等
土地测量
土地测量的方法:包括地形 测量、地籍测量、土地利用 调查等
土地测量的定义:测量土地 面积、形状、位置等属性
土地测量的应用:用于土地 规划、土地管理、土地开发
等
土地测量的注意事项:确保 测量精度,遵守相关法律法
规
地图绘制
地图绘制是测量学的重要 应用之一
地图绘制需要精确的测量 数据
地图绘制可以应用于导航、 规划、研究等领域
测量学重点归纳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测量学基础知识 02 距离测量 03 角度测量 04 高程测量 05 坐标测量
06 测量学应用
测量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
测量的基本概念
测量学:研究如何精确地测量物体的尺寸、形状、位置等物理量的科学 测量工具:包括尺子、量角器、测距仪等 测量方法:包括直接测量、间接测量、比较测量等 测量误差: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包括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地图绘制需要掌握地图投 影、地图符号等知识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坐标测量误差分析
误差来源:仪器误差、观测误差、环境误差等 误差类型: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粗大误差等 误差影响因素:观测条件、仪器性能、观测方法等 误差处理方法:选择合适的观测方法、提高仪器精度、减少环境影响等
测量与习题2013

第一章测量的基本知识作业习题一、填空:1.要测绘测区的地形图,其原则是在工作性质上先、后;在工作布局上是先;测量精度上是。
2.比例尺的种类有比例尺和比例尺。
3.地面上的点位可由、来表示。
4.水准面有个。
5.以经度和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置的坐标称为。
6.地面上的点到任意假定水准面的距离称为。
7.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叫做。
8.地面点的高程可分为高程和高程。
9.确定地面点相对位置的三个基本几何要素有、和。
二、选择题:1.在进行一般地形测量时,测量范围的半径为()公理时,可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
A、25B、10C、15D、202.大地水准面有()个 A、1 B无数 C、2 D、53.在小范围进行测量工作时,可用()坐标表示点的位置。
A.平面直角坐标 B、地理坐标 C、高斯平面直角坐标 D、其它坐标4.地面点的空间位置是由()表示的。
A.坐标和高程 B、距离和角度 C、角度和高程 D、距离和坐标5.下列比例尺数据中哪个比例尺最大()A、1:1000B、1:500C、1:2000D、1:5000第二章水准测量作业习题一、填空:1. 水准仪的圆水准器气泡居中,表明仪器达到,长水准管气泡居中,表明仪器达到。
2.在水准测量中,将水准仪安置在地面上两点的中点处,可以消除轴和轴不平行的误差,消减和的影响。
3.水准测量测站校核的方法有法和法。
4.地面点高程的计算方法有法和法。
5.Ds3型水准仪的组成主要包括、和三部分。
6.旋转螺旋可以使水准仪的圆水准器气泡居中,旋转螺旋可以使水准仪的长水准器气泡居中。
7.水准仪的几何轴线应满足的主要条件是轴与轴平行。
8.设A点为后视点,B点为前视点,H A=100m,后视读数为0.983, 前视读数为1.149,则A、B两点的高差为 m,H B= m。
9.在水准测量中起传递高程作用的点为点。
10.在普通水准测量中,高差闭合差允许值的计算公式有两个,即:、。
10.水准尺的零点误差,使测站数为数时即可以消除。
四章距离测量

一测回——相对误差
多测回——相对中误差
毙歌盼舜颖会噎财君耕锥绑蟹天誉菌对瘪弦件锹席罢堪翅响肩秒每纸熙剪四章距离测量四章距离测量
§4-2 视距测量
根据几何光学原理用简便的操作方法测出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和高差 测距精度约为1/300
辛木创蕊实拒硫腋以坛刚汕卜就疲光宾洁抱搀躇氮筐节裸恋番斯太பைடு நூலகம்循狠四章距离测量四章距离测量
二)、倾斜地面: (1).平量法:前尺手将尺子抬平,垂球投点,插测钎。 (2).斜量法:量斜距、测高差或倾角。 D=L*cos 三)、精度评定——相对误差 K = |D往- D返| / D平均=1 / M D平均 =(D往+ D返)/2
A
B
L
D
A
B
油筛路孟腿偷测斌凶河驯耙峭则密烁郭狡繁慷衍游愤价亨眨傻湾陋漱稼蔼四章距离测量四章距离测量
臀赚捷誊罚檀灰谨都琼梯取粉乍钠缘呻豌瞬卉纸奄挠流五眩俺开引斟誊措四章距离测量四章距离测量
四、改正计算 1.尺长改正 2.温度改正 3.高差改正
聪俏羡果胞哑孝棉盯茧企飞枯砚乖绽伐芒蛀淡皿唉峻获眉漆季垢集钞嫌掏四章距离测量四章距离测量
长度计算 d=l+ ld+ lt+ lh 精度评定 尺长方程式: lt=l0+l+l(t-t0)
精度评定算例
30米钢尺量距,往返各量了2个整尺段,往返测余长分别为18.352米和18.334米,求距离及精度.
D往=2*30+18.353=78.352米
D返=2*30+18.334=78.334米
D0=(D往+D返)/2=78.343米
《测量学》第04章 距离测量

全站仪是由电子测角、光电测距、 全站仪是由电子测角、光电测距、微 型机及其软件组合而成的智能型光电测量 仪器。 仪器。世界上第一台商品化的全站仪是 1968年西德 年西德OPTON公司生产的 公司生产的Reg Elda14。 年西德 公司生产的 。
全站仪结构图
全站仪的基本功能
测量水平角、竖直角和斜距, 测量水平角、竖直角和斜距,借助于 机内固化的软件,可以组成多种测量功能, 机内固化的软件,可以组成多种测量功能, 如可以计算并显示平距、 如可以计算并显示平距、高差以及镜站点 的三维坐标,进行偏心测量、悬高测量、 的三维坐标,进行偏心测量、悬高测量、 对边测量、道路放样、面积计算等。 对边测量、道路放样、面积计算等。
一、量距工具
钢尺 标杆 垂球 测钎 温度计 弹簧秤
二、直线定线-1 直线定线1.目测定线 1.目测定线
二、直线定线-2 直线定线2.经纬仪定线 2.经纬仪定线
A
1
2
3
4
5
B
三、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
1.平坦地面的距离丈量 1.平坦地面的距离丈量
DAB=n×尺段长+余长 ×尺段长+
为整尺段数) (n为整尺段数) 为整尺段数
一、视准轴水平时的距离和高差公式
D = Kl = 100l h = i−v
二、视准轴倾斜时的距离和高差公式
倾斜距离S为 倾斜距离 为: 水平距离D为 水平距离 为:
D = S cos δ = Kl cos 2 δ
S= kl '
S = Kl ′ = Kl cos δ
N' N δ E M' M
v
B
φ φ
K=
D AB − D BA D AB
第4章-距离测量

1 S CmT0 2
61 19
(二)相位式测距
用高频电振荡(周期T )将发射光进行振幅调制,使光强随 电振荡而产生周期性的明暗(相位φ)变化;调制光在测程 上往返传播,同一瞬间仪器的发射光与接收光产生相位 差Δφ,据此可算出光波往返传播时间t 。
61
20
设光速为C,调制振荡频率为f,振荡周期T=1 / f,则调制光 的波长为: CT C C f f T 调制光在测程的往返传播时间t内,变化N个整周(NT)和 一个零数Δ T,即 t NT T T N 代入电磁波 2 测距基本公 式,得到:
四、 光电测距的精度分析
(一)光电测距的误差来源
1.调制频率误差
C N 根据 C f , S 2f 2
dS df 得到: S f
调制频率的相对误差使距离测量产生相同的相对误差
2.气象参数测定误差 0.2904 p 6 根据 A 279 10 , S A A S ' 1 0.00366t 得到:dA 0.28dp 0.97dt , dS A dA S '
S nl0 l D S h
2 2
B
B
h
S
S h
AA
D
61
D
8
四、 钢尺长度检定
钢尺两端分划之间的标准长度称为实际长度,末端分划 的注记长度称为名义长度。丈量时的地面温度对尺长也 有影响。经过钢尺长度检定,得到尺长方程式,用以计 算量得的实际长度。
第四章 距离测量

(3)测距准备
按电源开关键“PWR”开机,主机自检并显示原设定 的温度、气压和棱镜常数值,自检通过后将显示“good”。
若修正原设定值,可按“TPC”键后输入温度、气压值 或棱镜常数(一般通过“ENT”键和数字键逐个输入)。
+5.0 29.9057
+5.0 29.9083
+2.6 +22.5
15.8975
*
134.9805
(3)成果计算
将每一尺段丈量结果经过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和倾斜 改正改算成水平距离,并求总和,得到直线往测、返测的 全长。
往、返测较差符合精度要求后,取往、返测结果的平 均值作为最后成果。
1)尺段长度计算
D nl q AB
式中 n—整尺段数; l—钢尺长度(m); q—不足一整尺的余长(m)。
钢尺量距时,一般还应由B点量至A点进行返测。
返测时应重新进行定线。
取往、返测距离的平均值作为直线AB最终的
水平距离。 1
Dav 2 (Df Db )
式中 Dav——往、返测距离的平均值(m); Df——往测的距离(m); Db——返测的距离(m)。
解: l l l 30.005m 30m 0.005m 0
l l l 0.005m 29.3930m 0.0049m 4.9mm*
dl
30 m
0
l (t t )l 1.25105 (25.5C 20C) 29.3930m
2)计算全长
将各个尺段改正后的水平距离相加,便得到直线AB 的往测水平距离。
距离测量步骤

距离测量步骤
一、设定参考点
在进行距离测量之前,首先需要选择一个稳定的参考点。
参考点应具有明确的标识,以便于确定测量起始位置。
同时,为了获得更准确的测量结果,参考点应位于相对平坦、无障碍物的地面上。
二、选择测量工具
根据测量的需求和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常用的测量工具有卷尺、激光测距仪、超声波测距仪等。
卷尺适用于短距离测量,激光测距仪和超声波测距仪则适用于中长距离测量。
选择测量工具时,还需考虑其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确定测量方法
在选择好参考点和测量工具后,需要确定合适的测量方法。
对于直线距离,可以采用卷尺直接测量或激光、超声波测距仪进行测量。
对于曲线或不规则形状的距离,可以采用分段测量、累加计算的方法。
同时,还需注意测量时应保持工具的稳定,避免外界干扰。
四、实施测量
按照设定的参考点、选择的测量工具和方法进行实际测量。
在实施测量过程中,应注意记录每一个测量点的位置和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同时,还需注意安全操作,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意外发生。
五、记录与核对
完成测量后,应及时记录所有的测量数据和相关信息。
记录应清
晰、规范,以便于后续核对和分析。
核对测量数据时,应与实际需求和预期结果进行比对,如有误差应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经验积累,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4《工程测量》第四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作业与习题答案

式中: △Lf、△Lδ分别为水平和倾斜量距时的垂曲改正数;q 为每米钢尺重量;l 为钢尺长度;p 为量距时施加的拉力,δ为所量边的倾角。
为适应拖地和悬空两种量距方式,检定钢尺时可用拖地和悬空两种方式分别求出尺长方程式。 悬空丈量时可不加垂曲改正,拉力影响垂曲,量距时注意施加标准拉力。
(6)尺长误差 尺长误差有积累作用,距离长,误差大。定期检定钢尺非常必要。 (7)丈量误差 丈量误差包括读数凑整误差、钢尺端点对准误差、插测钎造成的误差等均属偶然误差,大小、 符号均遵循统计规律,通过作业方法可抵消一部分,但仍有残留。量距时应尽力减少丈量误差的影 响。
式中: △Lf、△Lδ分别为水平和倾斜量距时的垂曲改正数;q 为每米钢尺重量;l 为钢尺长度;p
为量距时施加的拉力,δ为所量边的倾角。 为适应拖地和悬空两种量距方式,检定钢尺时可用拖地和悬空两种方式分别求出尺长方程式。
悬空丈量时可不加垂曲改正,拉力影响垂曲,量距时注意施加标准拉力。 (6)尺长误差 尺长误差有积累作用,距离长,误差大。定期检定钢尺非常必要。 (7)丈量误差 丈量误差包括读数凑整误差、钢尺端点对准误差、插测钎造成的误差等均属偶然误差,大小、
符号均遵循统计规律,通过作业方法可抵消一部分,但仍有残留。量距时应尽力减少丈量误差的影 响。
3.什么是水平距离?为什么测量距离的最后结果都要化为水平距离? 确定空间两点在某基准面(参考椭球面或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即水平距离。 确定地面点相对位置需要获得三个基本量: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差。对应得三项基本外业工 作是距离测量、角度测量和高程测量。其中的距离测量是指确定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数Δl。可采用如下方法对钢尺进行检定:已知地面两点的实际长度为 l,用待检定的钢尺对两点的距
高教《土木工程测量》习题解答

《土木工程测量》习题解答第一章 绪论1、解:∵y a =20882365.30m ,∴N =20; A 点所在6°带中央子午线的经度为:λ0=6°N-3°=6°×20-3°=117°。
A 点的自然值为:Y a =882365.30-500000.00=382365.30m ,故A 点在中央子午线以东382365.30m 处。
2、解:∵已知点的经度λ=116°28′,则201682116=⎥⎦⎤⎢⎣⎡+'=INT N 391303182116=⎥⎦⎤⎢⎣⎡+'-'=INT n于是:λ6=6°N -3°=6°×20-3°=117° λ3=3°n =3°×39=117°∴ 该点在中央子午线以西,其横坐标自然值为:()mkm km km Y 00.592002.59111533333.011111782116-=-=⨯-=⨯-'=故,该点在6°带中的横坐标通用值为:y 6=20(500000.00-59200.00)=20440800.00m 该点在3°带中的横坐标通用值为:y 3=39(500000.00-59200.00)=39440800.00m 。
3、解:按式(1.3)计算对距离的影响为:mm km R D D 0082.010*********.063713/13/2222==⨯==∆按式(1.5)计算对高差的影响为:mm km R D h 48.7800007848.063712/12/22==⨯==∆∴ 95700082.0/48.78/==∆∆mm mm D h 即 地球曲率对高程的影响是对距离影响的9570倍。
4、解:3.11713.103152062610000005000'''=''=''⨯=β第二章 水准测量思5、解:i =0.2╳20"=4",△=150╳4"/206265"=0.003m=3mm 。
测量学第04章-距离测量

钢尺:
端点尺
0
3
4
5
6
7
8
9
10
9cm
刻线尺
0
1
2
3
4
5
6
7
8
9
9cm
辅助工具
花杆 测钎 垂球
温度计 弹簧秤
二、直线定线
直线定线: 在地面上标定出位于同一直线上 的若干点,以便分段丈量。
方 法: 目视定线和经纬仪定线。
1、目视定线
3
B
2
1 A
2、经纬仪定线
B 1 2 A
三、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
方法
特点
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受 钢尺测量 地形影响大,精度为
1/1000~1/4000
观测速度快,操作方便,不受
视距测量
地形限制,精度为1/200~1/300, 测程小。广泛应用在地形测量
中。
光电测距 观测速度快,测程大,不受地
第四章 距离测量
4.1 钢尺量距 4.2 视距测量 4.3 光电测距 4.4 全站仪及GPS测距
(4)在中丝不变的情况下读取竖直度盘读数 ,并将竖盘读数换算为竖直角α。
三、视距测量方法
(5)根据n、α、i和l计算水平距离D和高差h, 再由测站高程计算出测点高程。
• 为了计算高差方便,可将中丝读数卡在与仪
器等高的位置上,则h=Dtgα +i-l =Dtgα
• 为了计算n方便,可将下丝卡在尺的整数上。
六、量距的误差分析
定线误差 尺长误差 倾斜误差 温度误差 拉力误差 丈量本身的误差
B A
第四章 距离测量
4.1 钢尺量距 4.2 视距测量 4.3 光电测距 4.4 全站仪及GPS测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距丝 望远镜十字丝环
19
1、视距测量原理
对于倒像望远镜:下丝在标尺上的读数为a,
上丝在标尺上的读数为b,
视距间隔 l(l=a-b), 则水平距离D有:
固定值 (约34°23′)
a1
v1 l1
b1
D1 D2 K
i
l1 l2 仪器乘常数 A
1 h2
通常情况下k=100
D1 D2
D Kl 100l
17
二、普通视距测量
普通视距测量的精 度一般为1/200~1/300, 但由于操作简便,不受 地形起伏限制,可同时 测定距离和高差,被广 泛用于测距精度要求不 高的地形测量中。
18
普通视距测量原理
利用望远镜内十字丝分 划板上的视距丝(上、下 丝)及刻有厘米分划的视 距标尺(地形塔尺或普通水 准尺),根据光学原理可以 同时测定两点间的水平距 离和高差。
7
为了校核、提高精度,还要进行返测,取往、返测 距离的平均值作为直线AB最终的水平距离。并用往、 返测长度之差 与全D 长平均数 之D平比均,并化成分子 为1的分数来衡量距离丈量的精度。这个比值称为相 对误差K:
K
1 D平均 D往 D返
平坦地区钢尺量距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3000 量距困难地区钢尺量距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1000
14
例题:用尺长方程为:
lt 30m 0.0025m 1.25105 C 1 (t 200C) 30m
的钢尺实测A—B尺段,长度l =29.896m,A、B两
点间高差h=0.272m,测量时的温度t=25.8°C,试 求A—B尺段的水平距离。
解:1)尺长改正
ld
l l l0
( 0.0025 30
a2
v2 l2
b2
2
h2
pf
d
l
20
l
D p f d
D f l ( f p) l
仪器乘常数(100)
df l l
仪器加常数(0)
上下丝间的距离
D = 100l
2、视准轴水平时的距离和高差公式
视准轴水平时的视距公式为:
D Kl 100l
测站点到立尺点的高差为:
h i v
i
a1
v1 l1
b1
13
3)倾斜改正
当l为斜距时应换算成平距d,则倾斜改正值为:
lh
d
l
(l 2
1
h2)2
l
l(1
h2 l2
1
)2
l
将上式 (1 h项2 )展12 开成级数:
l2
lh
l (1
h2 2l 2
h4 8l 4
)
1
h2 2l
h4 8l 3
取第一项
lh
h2 2l
每一尺段改正后的水平距离为:
d l ld lt lh
8
3、倾斜地面丈量
当地面坡度较大,不可能将整根钢尺拉平丈量 时,则可将直线分成若干小段进行丈量。每段的 长度视坡度大小、量距的方便而定。
在困难地区钢尺量距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1000
9
(三)精密钢尺量距(1/10000)
1、经纬仪定线 将经纬仪安置于A点,瞄准B点,然后在AB的视线
上用钢尺量距,依次定出比钢尺一整尺略短的尺段端 点1,2,…。在各尺段端点打入木桩,桩顶高出地面 5cm~10cm,在每个桩顶刻划十字线,其中一条在 AB方向上,另一条垂直AB方向,以其交点作为钢尺 读数的依据。
B
A
A
1
2
3
4
5B
10
2、量距
量距是用经过检定的钢尺,两人拉尺,两人读数,一人记 录及观测温度。
量距时由后尺手用弹簧秤控制施加于钢尺的拉力(30 m钢尺, 标准拉力为100 N)。前、后读数员应同时在钢尺上读数,估 读到0.5mm。每尺段要移动钢尺三次不同位置,三次丈量结 果的互差不应超过2mm,取三段丈量结果的平均值作为尺段 的最后结果。
1
第四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主要知识点:
一 、钢尺量距 二、普通视距测量 三、光电测距仪 四、全站仪 五、直线定向
2
距离测量:测量地面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距离测量 的方法
钢尺量距 普通视距 光电测距 GPS测距
3
一、钢尺量距
(一)量距工具
端点尺
刻线尺
4
(二)普通钢尺量距(1/1000~1/5000)
i —仪器高,是桩顶到仪器水 A
平轴的高度;
v —中丝在标尺上的读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h2
D1 D2
21
a2 v2 l2 b2
2
h2
22
3、视准轴倾斜时的距离和高差公式
MOM NON
MMO NNO 90
D S cos klcos l OM ON
D kl cos2
OM OM cos,ON ON cos
29.896 )m 0.0025 m
15
2)温度改正 lt (t t0 )l
1.25 10 5 0C 1(25.80C 20 0 C) 29.896 m 0.0022 m
3)倾斜改正
lh
h2 2l
(0.272 m)2 2 29.896 m
0.0012 m
4)A-B尺段水平距离
随之进行返测,如要进行温度和倾斜改正,还要观测现 场温度和各桩顶高差。
11
3、尺长方程式:
经过检定的钢尺长度可用尺长方程式:
lt l0 l (t t0 )l0
lt —温度为t时的钢尺实际长t0 度;
l0 —钢尺的名义长度;
l —尺长改正值,检定时实际长度与名誉长度之差 —钢尺膨胀系数,一般取α=1.25×105 (0C)
1、直线定线
在同一直线上标定出各尺段端点的工作称为直线定线。 按精度要求的不同,直线定线分为:
目估法定线(一般钢尺量距) 经纬仪定线(精密钢尺量距)
5
目估法定线
A
A
1
2
3
4
经纬仪定线
B 5B
6
2、平坦地面的量距
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
D nl q
式中:n —尺段数; l — 钢尺的尺长; q —不足一整尺的余长。
hAB Dtg i v
d l ld lt lh 29.900 m
16
(四)钢尺量距误差及注意事项
误差:
1、尺长误差
4、钢尺倾斜误差
2、温度误差
5、定线误差
3、拉力误差
6、丈量误差
注意事项:
1、距离丈量的三个基本要求是:“直、平、准”。 2、丈量时尺身要置水平,尺要拉紧 3、钢尺在拉出和收卷时,要避免钢尺打卷 4、尺子用过后,要用软布擦干净后上油。
t0 —钢尺检定时的温度;
t —量距时的温度。
12
4、精密钢尺量距成果整理
精密量距结果应进行以下三项改正:
1)尺长改正
ld
l l
l0
l检 l0 l0
l
l — 全长改正数
l0 — 名义长度
l — 任一尺段
2)温度改正
α — 钢尺膨胀系数
lt (t t0 )l
t — 丈量时温度 t0 — 标准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