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语文听课反思一去二三里_人教版新课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上语文听课反思-一去二三里人教版新

课标

10月11日,我听了曹老师和老师两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先学后讲,当堂训练”观摩课。我真是受益匪浅。她们讲的是一年级上册识字教学的第一篇课文《一去二三里》。这是一首古代童谣,它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乡村美景。众所周知,《一去二三里》是在刚上完拼音的基础上开始的,对入学只有一个月的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还很弱,还没有真正进入识字这个大家庭中,有些学生拼音都还没有真正过关,一下子又要接受那么多汉字的学习,难度相对来说非常大,不仅是对学生,对老师来讲也是如此,如何有效发挥教师在短短40分钟内的作用,如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达成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对我们一年级的两位教师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开课,曹老师和高老师用简洁明快的语言直接导入课题,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看图,认识12个生字。2、认识田字格,认识笔画“横”,并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一、二、三”。这样的学习目标,符合学生实际。只见曹老师面带笑容,用富有亲和力的儿童语言,把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吸引在图画上。学生围绕“图上发现了什么?”这一问题进行观察、说话。而高老师则是用闯关的形式抓住“图上有些什么景物?”“两个小朋友会说什么?”初步引导学生抓住图上的重点进行观察,为学习童谣做好了铺垫。

在学生先学这个环节里,两位老师让学生充分运用已经学过的生字读童谣,不认识的的字再用拼音拼读,这样把识字与拼音有效地结合起来。高老师在学生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再叫学生站起来读课文,其他学生则是认真倾听,找出读不准

的音节,再有重点的指导“村”、“亭”、“座”的读音,使学生对平、翘舌音,前、后鼻韵母能够正确区分。教师在教学中非常的细心,从细节入手,慢慢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随后高老师出示这一环节的“当堂训练”即“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使学生通过题型训练掌握了“去、里、三、四、十”的易混读音。这样的训练设计突出了教学的目的性和层次性。

在认字这个环节里,两位老师都能教给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即: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用圈把要求认识的字画出来,多读几遍。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组词,说话,有重点的指导“去、里”。随后,又把阿拉伯数字1——9与汉字“一——九”对应起来。真正把识字与日常生活、数学学习有效的结合起来,多方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写字是本节课的重点,学生刚接触写字,两位老师先让学生认识田字格,了解田字格的各个部分的名称,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汉字的第一个基本笔画“横”,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教师的示范指导,自己拿起右手书空练习,并在书上描红,初步进行了汉字笔画的练习。最后高老师布置学生“读读背背”带数字的儿歌,将课内知识与课外有效的结合起来,调动了学生认字的积极性。

通过这两节课,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年级的孩子自控力薄弱,注意力不是很集中,一旦在课堂上松懈下来了,就不能控制自己,比如:玩的,看听课老师的,前后左右乱扭的……这些都有待与老师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也是我们一年级全体老师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