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第一学期地方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内容
二年级上册地方课教学工作计划
集美第二小学二年级上册地方课教学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1.增进对生活背景下的自然、社会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增进对家乡的认识和为家乡、为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拓展知识领域,提高综合素质,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关注自我生活方式,发展社会生活能力,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二、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基本的安全意识,获得一些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2、乐于合群,把自己融入到集体生活之中去。
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
3、懂得珍爱生命,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4、学会礼貌用语,学做一个文明观众。
5、拓展知识领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文化学习、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6、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乐于参与各种体育活动,懂得关心和养护自己的身体,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三、教学内容本地方课程以本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区域文化特质等为主要内容,探讨区域文化独特精神气质的形成。
四、实施原则1、教学内容的组织应体现综合的特点2、突出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出发,注重实践性。
3、增强学生思考和探究问题情境的开放性4、关注学习过程的生成性,教学内容的表达应避免成人化五、教学措施1、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根据二年级孩子的特点出发,创设各种活泼生动的活动,强调从活动中学习,让孩子在活动中去了解家乡的状况。
2、重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和社会实践联系,在探究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中感知周围事物的特征,让探究成为地方课程学习的主要方式。
3、主要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运用挂图、实物、视频、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课件,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
使教学更形象直观,生动活波。
运用观察、信息搜集、现场考察、参观访问、讨论、制作、调查、社区活动、专题研究等多种学习形式,掌握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方法和能力,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要转变教师即是知识权威的错误观念,让乡土课程的教学能得到各层面的支援,如家长、老前辈,专家学者、社区相关机构等。
二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二年级地方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所在的地方,包括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文化传统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
3. 提高学生的地方文化素养,拓宽知识视野。
二、教学内容1. 第四章:我们的家乡1.1 地理位置与气候1.2 传统节日与习俗1.3 特色美食与手工艺2. 第八章:家乡的历史与文化2.1 历史名人故事2.2 民间传说与神话2.3 地方艺术与建筑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文化传统等。
2. 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提高地方文化素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讨论法、讲解法、观察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家乡的特点。
2. 通过图片、视频、实物等教学资源,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组织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家乡。
五、教学课时本章共计4课时,每课时40分钟。
第一课时:我们的家乡(1)1. 导入:教师出示家乡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家乡的特点。
2. 新课导入: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与气候特点。
3. 课堂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家乡的特色美食与手工艺。
第二课时:我们的家乡(2)1. 导入:教师出示家乡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家乡的特点。
2. 新课导入:介绍家乡的传统节日与习俗。
3. 课堂活动: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的节日习俗。
第三课时:家乡的历史与文化(1)1. 导入:教师出示家乡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家乡的特点。
2. 新课导入:介绍家乡的历史名人故事。
3. 课堂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家乡的历史名人。
第四课时:家乡的历史与文化(2)1. 导入:教师出示家乡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家乡的特点。
2. 新课导入:介绍家乡的民间传说与神话。
3. 课堂活动: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的民间传说与神话。
六、教学内容1. 第四章:我们的家乡1.4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1.5 地方经济发展与变化2. 第九章:家乡的风土人情2.1 民俗活动与传统2.2 民间艺术与体育2.3 礼仪习惯与道德观念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资源、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等。
二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教案
二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地方特色,培养学生的地域认同感。
2. 通过学习地方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传承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自然风光: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著名景点等。
2. 家乡的人文历史:介绍家乡的历史背景、著名人物、传统文化等。
3. 家乡的特色产业:介绍家乡的主要经济作物、手工艺品、特色美食等。
4. 家乡的环境保护:教育学生热爱家乡,关注环境保护,倡导绿色生活。
5. 家乡的文化传承:介绍家乡的传统节日、民间艺术、风俗习惯等,培养学生传承文化的意识。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特色产业等。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家乡的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实例。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家乡的特点和优势,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采用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著名景点、特色产业等,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讨论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实地考察报告:评价学生在实地考察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对家乡特色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课时:本课程共安排10 课时,每课时40 分钟。
按照教学内容,合理分配每个章节的课时,确保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和感受家乡的特色。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家乡的自然风光:通过图片展示、视频介绍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景观,如山川河流、动植物资源等。
2. 家乡的人文历史: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古迹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家乡的历史文化。
3. 家乡的特色产业:邀请当地特色产业的从业者来校讲座,让学生了解家乡产业的发展和特点。
4. 家乡的环境保护:开展环保主题活动,如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等,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环境问题。
二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教案
二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教案第一章:地方文化介绍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所在的地方文化,培养学生的地域认同感。
通过图片、故事、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对地方文化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学生所在地区的特色文化,如传统节日、风俗习惯、特色美食等。
通过图片展示和讲解,使学生了解地方文化的独特之处。
组织学生进行地方文化体验活动,如制作地方特色手工艺品、品尝地方美食等。
1.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故事、游戏等多种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对地方文化的兴趣。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提供地方文化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地方文化的魅力。
第二章:地方自然资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自然资源,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高学生的环保素养。
2.2 教学内容:介绍学生所在地区的自然资源,如水资源、土地资源、植物资源等。
讲解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和合理利用的方法,如节约用水、保护植被等。
组织学生进行自然资源调查活动,了解自然资源的现状和问题。
2.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视频等教学手段,生动展示自然资源的特点和利用方法。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自然资源调查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第三章:地方历史与传说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历史和传说,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通过历史和传说的讲解,激发学生对地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
3.2 教学内容:介绍学生所在地区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讲解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讲述地方传说和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地方文化的源远流长。
组织学生进行历史遗迹参观活动,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地方历史。
3.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视频等教学手段,生动展示地方历史和传说的人物和事件。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历史遗迹参观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二年级上册地方课计划、教案
二年级上册地方课计划、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二年级上册地方课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对地方特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讨论、小组合作等方法,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尊重和传承地方文化的情感态度,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等基本概况。
2. 第二课时: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等特色文化。
3. 第三课时:探讨家乡的发展变化,了解家乡的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的进步。
4. 第四课时:学习家乡的风俗习惯,如饮食、服饰、民居等,体验家乡的独特魅力。
5. 第五课时:总结课程内容,进行课程评价,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传承地方文化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基本概况、历史文化等。
2. 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家乡的发展变化,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3. 采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共同完成家乡特色文化的调查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 利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增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感知和理解。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小组合作评价:对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合作态度、探究能力等。
3. 课程总结评价:学生在课程结束时的总结发言,评价其对家乡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二年级上册地方课》2. 教辅资料:相关家乡文化的图片、视频、资料等。
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等。
4. 学生用具:笔记本、笔等。
六、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共15课时,每周一节,共计一学期。
2. 课程进度:按照教材内容,依次讲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传统节日、民间艺术、风俗习惯等。
3. 教学活动:结合讲解、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特色文化。
二年级上学期地方课教学计划(合集五篇)
二年级上学期地方课教学计划(合集五篇)第一篇:二年级上学期地方课教学计划二年级上学期地方课教学计划黄世彬一、教材分析:小学二年级地方课以“传统文化”和三字经为教学内容。
本学年学习传统文化第二册。
课本共分两个单元:第一单元经典驿站;第二单元艺术乐园。
共分为18课。
第一单元经典驿站:共17课。
学习本单元,就要让学生明白,我们生在中国,长在中国,当然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真正的中国人。
要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这不是想想就能做到的,需要很好地学习。
正所谓千学万学,学做中国人。
第二单元艺术乐园:只有18课,学习这一课,要学生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民族艺术。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1、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感悟到我们传统文化的魅力,会聆听到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世的语重心长的教诲。
2、通过第二单元的学习,使学生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民族艺术。
3、当学生知道这一切,使学生真切体会到:做一个中国人,真好!三、学生情况分析:大部分学生遇到问题能积极动脑思考。
总的来说学生学习风气浓厚,上课能专心听讲,积极动脑,主动大胆的回答问题。
大部分学生学习认真,能够背诵课文,并能司出其中的道理。
四、教学措施:1、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让学生对传统文化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能使学生在学习中自愿的学、主动的学。
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让优生帮助差生学习。
2、采取读、诵、记、背的方法,读熟了,背过了,再慢慢品味、感悟,品出滋味来,悟出道理来。
五、教学进度:课号内容课时周次一《中华改良杂良》(节选)2 1-2 二《千家诗》(一)2 3-4 三《千家诗》(二)2 5-6 四《千家诗》(三)2 7-8 五《千家诗》(四)2 9-10 六《神童诗·卷首诗》(一)2 11-12 七《神童诗·卷首诗》(二)2 13-14 八《随园诗话》(读书)2 15-16 九《世说新语》(王戎识李)2 17-18 十格言警句三字经 2 19-20第二篇:二年级地方课程上学期教学计划二年级地方课程上学期教学计划寨子小学 2011.9一、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对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
二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案
二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不同地方的特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等;(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途径,了解家乡的自然、人文景观;(2)学会合作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认同感;(2)培养学生尊重、珍惜和保护家乡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家乡的自然景观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 教学内容:(1)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如省份、城市、乡镇等;(2)介绍家乡的地形地貌,如山脉、河流、湖泊等;(3)介绍家乡的气候特点,如温度、湿度、降水等;(4)引导学生欣赏家乡的自然景观,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第二课时:家乡的人文景观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2)培养学生尊重和传承家乡文化的意识。
2. 教学内容:(1)介绍家乡的历史文化,如名人、古迹、传说等;(2)介绍家乡的民俗风情,如节日、习俗、美食等;(3)引导学生欣赏家乡的人文景观,培养尊重和传承家乡文化的意识。
第三课时:家乡的自然资源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资源类型、特点和利用状况;(2)培养学生珍惜和保护家乡资源的意识。
2. 教学内容:(1)介绍家乡的自然资源,如矿产、土地、水资源等;(2)分析家乡资源的特点和利用状况,如丰富程度、开发利用程度等;(3)引导学生关注家乡资源的保护,培养珍惜和保护家乡资源的意识。
第四课时:家乡的经济发展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产业结构、优势产业等;(2)培养学生为家乡经济发展出谋划策的能力。
2. 教学内容:(1)介绍家乡的产业结构,如农业、工业、服务业等;(2)分析家乡的优势产业,如特色产业、优势资源等;(3)引导学生为家乡经济发展出谋划策,培养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的意识。
二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二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中国民间文化》这门课,主要内容是介绍中国民间文化的产生、发展和主要特征,揭示其在历史上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
本教材分为六个单元,即:“民间艺术”、“民间传说”、“民间文学”、“民间习俗”。
本教材
的特点是:选材丰富,内容广泛;题材广泛,形式多样,难易适中;语言生动,浅显易懂。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民间文化的知识,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民族精神的热爱之情,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基本的民间文化知识。
2.通过学习民间文化的知识,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及传统艺术。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了解中国古代民间艺术;了解民间艺术中的各种具体形象;学习运用多种形式进行口头创作。
—— 1 —1 —。
二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小学地方课程教学计划一、开设目的:地方课程是国家课程改革和实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方案”中以增进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课程。
地方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与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结合我校各项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情况,进行安全、国防、环境保护的知识、国学启蒙等方面的教育。
二、教学目标:1. 全面提升学生的古典文化素养,初步了解古代文化的优美。
2. 通过名人长廊,让学生了解古代名人的卓越才能。
3、通过名胜佳境,让学生了解我们山东的名胜古迹,激起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4、了解并掌握一定的安全自救自护知识。
三、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包括《传统文化》和《安全教育》,分成不同的专题,并不局限体裁,表现形式。
每周围绕一个专题来进行教学,如和谐校园、和睦相处,诗经、韩非子、淮南子、战国策、姜尚等,大力鼓励学生在课外查找资料,对课堂学习进行补充,进一步讨论交流,甚至可以视具体情况开展延伸活动。
四、教学重点苏东坡说过:“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因此教学中对所学诗词要求学生背诵。
我们将帮助学生用各种方法进行记忆,进行朗诵比赛,鼓励学生多背,打造一个善于记忆的头脑。
同时,对诗词的朗读也进行专门指导。
五、教学措施:1、教学中,应结合学生实际,力求选择适合学生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兴趣,采用多媒体动画录音等手段,图文并茂,使学生在做做学学中达到教学目的。
2、对国学启蒙中的诗文进行诵读,记背。
再慢慢品尝,感悟。
对其中感兴趣的话题,展开研究。
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对我们的民族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夯实我们民族的根。
做一个真正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3、结合本地实际,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饮食安全、用电安全,防溺水、防雷防震等安全知识教育。
三、教学内容安排周次教学内容第一周《有话好好说》第二周《诗经》第三周《安全乘车》第四周《韩非子》第五周《远离危险地带》第六周《淮南子》第七周《劳动中注意安全》第八周《战国策》第九周《远离火灾保平安》第十周《姜尚》第十一周《遭到敲诈绑架怎么办》第十二周《管仲》第十三周《不要离家出走》第十四周《孙武》第十五周《不要轻信陌生人》第十六周《司马迁》常识组教研计划伴随着2017年9月1日的到来,新的学年到来了。
二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二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一、引言在二年级的地方课程教学中,我们将着重培养学生的地方意识和地方文化素养,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并培养他们热爱家乡、传承家乡文化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归属感;2. 培养学生的地方意识和地方文化素养;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内容1. 家乡地理特点通过教学课件、地图等教具,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等基本特点,并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自然景观,了解家乡的自然资源和环境。
2. 家乡历史文化通过讲故事、看图片、观看家乡文化展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如传统节日、风俗习惯、民间艺术等。
引导学生了解家乡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鼓励学生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表达对家乡文化的理解和喜爱。
3. 家乡名胜古迹通过地方考察、参观名胜古迹等实地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家乡的名胜古迹,了解其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同时,鼓励学生通过口头表达、图片展示等方式,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4. 家乡民俗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家乡的传统民俗活动,如庙会、民间舞蹈、民歌演唱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和参与家乡的传统文化活动。
同时,通过教学课件、视频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其他地方的民俗活动,拓宽他们的视野。
五、教学方法1. 观察法通过带领学生观察家乡的自然景观、建筑风格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2. 讲故事法通过讲述家乡的历史传说、名人故事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对家乡的认同感。
3.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名胜古迹、博物馆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家乡的文化底蕴。
4. 制作展示法鼓励学生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制作展示家乡文化的作品,提升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的观察记录、口头表达、作品展示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2. 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我反思能力。
二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案
二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的地方特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 通过学习地方课程,提高学生对不同地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实践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家乡的人和物1. 第一课时:认识家乡的人教学目标:了解家乡的主要民族,认识家乡的名人。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故事讲解、小组讨论。
2. 第二课时:家乡的物产教学目标:了解家乡的主要物产,认识家乡的特色美食。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实物展示、品尝体验、小组讨论。
第三单元:家乡的自然环境3. 第三课时:家乡的地理位置教学目标: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了解家乡的气候特点。
教学方法:地图展示、故事讲解、小组讨论。
4. 第四课时:家乡的自然资源教学目标:了解家乡的自然资源,认识家乡的生态环境。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实地考察、小组讨论。
三、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的认识和了解程度。
2.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3. 学生实践活动的成果展示。
四、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 实地考察所需的相关工具。
3. 小组讨论的问题清单。
五、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单元:2课时。
2. 第二单元:2课时。
3. 第三单元:2课时。
六、教学活动设计:第五单元:家乡的社会生活5. 第五课时:家乡的传统节日教学目标:了解家乡的传统节日,认识家乡的民俗活动。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故事讲解、小组讨论、实践活动。
教学步骤:1. 图片展示家乡的传统节日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节日特色。
2. 讲解家乡节日的来历和习俗,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文化传统。
3. 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家乡的节日习俗,互相交流和学习。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节日实践活动,如制作节日手工艺品、品尝节日美食等。
6. 第六课时:家乡的变化与发展教学目标: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实地考察、小组讨论、实践活动。
教学步骤:1. 图片展示家乡的发展变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
二年级上学期地方课教学计划
二年级地方课教学计划
一、目的要求
1.培养学生的四自精神:即自主、自立、自信、自强。
2.学会在面临险境时如何正确地自救。
同时,在保证自己不受伤
害的情况下,如何想办法救助他人。
3.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重难点
1.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做活动的主人,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
展。
2.学生在活动中的亲身体验和经验。
三、学生素质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0人,二年级学生年纪小,认识水平有限,自我控制能力弱。
在知觉过程中,无意性、情绪性表现得很明显,情感上存在着直观性和具体性特点。
四、教学措施
1.全面了解学生,深钻教材,认真备课、上课。
2.乐于和学生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自由、充分地发表个人看法、
见解及感受。
3.教学相长,多阅读与教学有关的书籍,多学习新的理论知识,
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
五、课时安排
1.不当小皇帝1课时
2.传递悄悄话1课时
3.分享快乐1课时
4.故事接力赛1课时
5.礼仪小学生1课时
6.我最讨厌的人1课时
7.欣赏我自己1课时
8.遵守学校各项常规1课时
9.我与小鸟交朋友1课时
10. 防火记心上1课时
11.五星红旗,我爱您!1课时
12.喷嚏唾沫不乱飞1课时
13.爱的接力赛1课时
14.珍爱生命,平安出行1课时
15.友谊之光1课时
16.好牙齿好朋友1课时
17.孝敬父母1课时。
小学二年级的第一学期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小学二年级第一学期地方课程教课计划一、指导思想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提出:“推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就需要地方课程拥有鲜亮的地方性、灵巧多样性和适用性 . 乡土教材是开发地方课程的首选目标 . 经过乡土教材的实践和探究,关注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忱;在培育学生的社会实质能力和团队精神中,锻炼了学生的批评性思想和创新思想.二、学生基本状况解析二年级共有学生 33名,经过一学年的训练,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有了较大的进步,上课能懂得如何听讲,知道按老师的要求完成作业,上课能踊跃举手回答以下问题,同学之间能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相互团结 . 大部分学生成绩较好,犯错的学生有个其余是知识的掌握较差,大部分学生是因为粗心,有些学生此刻还是不会小组合作,注意力不会合,理解能力较差,所以,在今后的教课中,要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育等 .三、教课目标(参照每课时的目标)1、依照课程标准,掌握学习目标.在正确掌握各个内容模块的要求基础上,拟定合适本校、本班学生实质的学习目标 . 标准的“话题”或“引子”,不用将其作为识记的“知识”,更不用要求“掌握”,要把课程内容的学习视作完成课程目标的过程 .2、运用多种手段,突出学习成效.活动中要成发散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认识学生的已有知识与经验,调动学生学习的踊跃性 . 地方课程的内容看似多而杂,要求较高,但很多内容都是学平生常生活中所涉及的,或是经过其余信息渠道已有所认识的.所以,组织教课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体验等要素服务于活动 .3、发挥课程资源,拓展教育功能.充分利用对地方课程事实拥有支持性的人力、、物力资源、、如师资、活动场所、自然环境、、社区文化生活设备、、各种公益活动、网络资源等,依据学校的地域文化特点和学生实质对地方课程的内容进行增删,发挥教师的专业专长,突出地方特点 .四、教课要点、难点 :本课程依照少年小孩的认知规律,培育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质量,逐渐形成踊跃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不停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不停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 五、教课中应注意的问题:1.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 . 本教材内容形式多样开朗,依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吻合学生的心理体验,教课中要培育学生优异的道德.2.要尊敬学生的主动性 . 教课要以“活”为基础,以“动”为特点,旨在倡议研究性学习方式 .3.要表现教课过程中的层次性,关注结果并更关注过程 .4.要关注学生的感情体验 .5.侧重谈论的过程性和激励性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六、教法学法:自学法、感情朗读法、点拨法、谈论法等.七、教课时间安排:依据现行教课计划的规定,教师可以依据学生实质及实践活动的需要作出灵巧的调整,倡议地方课程与内容相关度很大的学科整合,提升活动效率 . 本课程二年级每周学习时间为2课时 .。
二年级上册地方课计划、教案
二年级上册地方课计划、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二年级上册地方课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地方文化的兴趣。
2.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一些地方特色的文化、历史和地理知识。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家乡的概况1. 介绍家乡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地图,了解家乡的行政区划。
第二课时:家乡的文化1. 介绍家乡的历史文化、民间艺术、传统节日等。
2. 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特色美食、土特产。
第三课时:家乡的名人1. 介绍家乡出过的一些名人,了解他们的成就和贡献。
2. 引导学生学习名人的优秀品质,激发学生为家乡争光的意识。
第四课时:家乡的地理特色1. 介绍家乡的地理特点,如地形、河流、自然资源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地理地图,了解家乡的地理优势和潜在发展机会。
第五课时:家乡的发展与变化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发展历程,以及近年来取得的成就。
2. 引导学生思考家乡未来的发展方向,激发学生为家乡发展做贡献的意愿。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家乡的相关知识。
2. 运用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家乡的地图、图片等资料。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家乡的特色和文化。
4.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家乡名人的事迹和贡献。
四、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让学生绘制一幅家乡的地图,并简要介绍家乡的特色。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如观点阐述、团队协作等。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二年级上册地方课》2. 图片: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名人照片等。
3. 地图:家乡的行政区划图、地理地图等。
4. 视频:关于家乡的宣传片、纪录片等。
六、教学活动1. 课前准备:让学生提前收集家乡的图片、特产、名人等相关资料,为课堂讨论做好准备。
2. 课堂导入:通过展示家乡的美丽风景,引导学生回忆家乡的特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二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学计划第一篇:二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学计划二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学计划...班级情况分析: 二年级一班、三班共有学生79名,经过一学年的训练,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有了较大的进步,上课能懂得怎样听讲,知道按老师的要求完成作业,能上课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同学之间能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团结。
大部分学生成绩较好,出错的学生有个别的是知识的掌握较差,大部分学生是由于粗心,有些学生现在还是不会小组合作,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较差,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等。
全册教材分析:《自然社会》二年级教材是依据教育厅颁布的《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标准(通用部分)》编写的,共有26课,涉及《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标准(通用部分)》内容纲要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安全教育、体育与保健、法制教育、文史与人物、国防教育”等7个模块的内容。
各个模块的课题安排大体如下:心理健康教育:《告别小依赖》、《本领从哪里来》、《让朋友喜欢我》、《我从哪里来》;民道德教育:《文明小观众》、《说话要算话》、《好习惯的养成》;法制教育:《一个都不能少》、《校园里的红灯》、《人类的好朋友》、《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拿》;文史与人物:《江南神童骆宾王》、《少年周恩来》、《王羲之和王献之》、《张乐平和三毛的故事》;安全教育:《窗户和阳台》、《乘车不忘安全》、《在人多的地方》;《野外安全知多少》、《安全使用煤气》、《小物品麻烦》、《吃的安全》;体育与保健:《运动与比赛》、《擦伤、割破后怎么办》、;国防教育:《我爱人民解放军》;《我心中的英雄》。
此外,还编有少先队的雏鹰争章活动。
教学总目标:本课程遵循少年儿童的认知规律,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教学措施:1、依据课程标准,把握学习目标。
在准确把握各个内容模块的要求基础上,制定适合本校、本班学生实际的学习目标。
二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二年级地方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们居住的地方,了解地方特色和文化。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观察、访问等方法,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家乡的地理位置与特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
教学难点:家乡气候特点的讲解。
2. 第二课时:家乡的自然资源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资源,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
教学难点:自然资源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3. 第三课时:家乡的文化遗产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文化遗产,如古建筑、传统艺术、民俗等。
教学难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4. 第四课时:家乡的特色产业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特色产业,如农业、手工业、旅游业等。
教学难点:特色产业的发展与创新。
5. 第五课时:家乡的环境保护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环境问题,如污染、生态破坏等。
教学难点:环保意识的培养与实践。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了解家乡的特点和问题。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运用实地考察法,让学生亲身感受家乡的美丽与问题。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调查、访问等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能力和态度。
3. 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环保意识的培养。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二年级地方课程教材》2. 辅助材料:家乡地图、图片、视频、案例等。
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景点、企业等。
4.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家乡的相关信息。
六、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家乡的美丽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地理位置与特点。
2. 讲解与讨论:讲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了解和认识。
2二年级地方上教学计划
二年级地方课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地方课程是研究学习课程的载体,它是对国家课程的必要补充,它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特点是淡化课程的学科性,使课程内容呈现非学科性,它对课程的要求是体现人文精神,呈开放性特点。
其目的在于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以及了解地方社会和文化的需要。
因此教师应根据本学科的教学特点,以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课改精神。
同时结合本校教学实际,尽可能应用媒体辅助教学,优化课堂教学环节,充分利用教学活动的有限时间,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特制定以下课程计划。
二、学生基本情况:二年级共有四个班,经过一学年的训练,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有了较大的进步,上课能懂得怎样听讲,知道按老师的要求完成作业,能上课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同学之间能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团结。
大部分学生成绩较好,出错的学生有个别的是知识的掌握较差,大部分学生是由于粗心,有些学生现在还是不会小组合作,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较差,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等。
三、教材分析:二年地方课有三本教材《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分别从自然,社会人文、自我心理方面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综合素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从小事做起,一起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
2、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认识世界,开拓眼界。
3、培养学生了解自我、保护自我、塑造完美的自我。
四、教学目标:1、丰富多样、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中,为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奠定良好的基础。
2、学会了周围事物的方法,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信息收集、现场考察、调查、制作等能力。
3、发挥课程资源,拓展教育功能。
充分利用对地方课程事实具有支持性的人力、物力资源,如师资、活动场所、自然环境、社区文化生活设施、各种公益活动、网络资源等,根据学校的地域文化特点和学生实际对地方课程的内容进行增删,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突出地方特色。
二年级第一学期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地方课程教学工作计划一、学情分析二(3)班学生大多由于年纪小对生活的体会少,对身边事物的观察理解也有限,但是学生对新事物有极大的好奇心,乐于探索新知。
二、本学期教学目标本期内容主要围绕贵州各地风俗习惯,环境状况,名人名事,贵州风貌,生活中的安全教育等等。
三、本学期教学要求1.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参与的活动氛围。
2.突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和自主性。
3.突出活动形式的多样性。
四、教学进度及课程安排第1周:了解地方传统的风俗习惯.让学生搜集有关的图片,传说故事等资料。
第2周:让学生了解当前贵州的环境状况,引导学生思考怎么让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更美好?让学生知道如何美化生活环境。
第3周:让学生讨论呼吸新鲜空气身体的感觉,呼吸受污染的空气的感觉,让学生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
第4周:让学生思考下我们生活周围有那些噪音.噪音的危害以及如何减少噪音。
第5周:让学生知道动物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我们可以为它们做什么?如何保护它们?第6周:校园安全知识教育。
第7周:家庭生活安全教育第8周:了解贵州名人,重点介绍王若飞同志。
第9周:介绍贵州的江河,同学间互相说说家乡的江河,想想有哪些办法能让家乡的江河更美丽。
第10周:给学生介绍下贵州的物产,同时让学生讨论你还知道有哪些农特产。
第11周:介绍贵州的风景名胜。
第12周:小小的恶作剧常常带来很大的危害,让学生讨论身边有哪些恶作剧,它们有什么危害。
第13周:感恩教育: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懂得爸爸妈妈的辛苦,学会感恩第14周:讨论在窗户边,阳台上,有没有做过危险的事,在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容易让我们从高处摔下来,有哪些预防的好办法?第15周:身边有很多地方都要用到电,电给我们带来很多方便,但是使用不当会有很多危险,在生活中应怎么避免?第16周:介绍安顺特色:蜡染技术。
第17周:贵州20年的发展,师生共同收集相关文字及图片。
第18周:我为身为贵州人而骄傲,让学生分享本学期所获,说一说自己觉得贵州最了不起的地方五、教学措施1.引导学生学会搜集资料。
二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案
二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不同地方的特色文化、地理景观和风土人情。
2.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3. 提高学生对地方特色文化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家乡的风景1. 学习描述家乡的自然风光、地理特点。
2. 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美丽景色。
第二课时:家乡的物产1. 学习介绍家乡的特产、美食。
2. 邀请家长或专业人士来校讲解家乡特产的制作过程。
第三课时:家乡的文化1. 学习介绍家乡的传统节日、习俗。
2. 学生展示家乡的文化特色,如舞蹈、歌曲、手工等。
第四课时:家乡的名人1. 学习介绍家乡的著名人物、历史人物。
2. 通过故事、影片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家乡名人的事迹。
第五课时:家乡的变化1. 学习描述家乡的发展变化。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家乡的进步和变化。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视频、故事、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
2. 采用分组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特色的了解和认识程度。
2. 学生对家乡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之情。
3.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如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等。
五、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家乡的风景、物产、文化等特色。
2. 邀请家长或专业人士来校讲解家乡特产的制作过程。
3.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家乡的进步和变化。
六、第六课时:家乡的传统手工艺1. 学习介绍家乡的传统手工艺品,如剪纸、土陶、织锦等。
2. 邀请手工艺人现场展示并与学生互动,让学生体验手工艺的制作过程。
七、第七课时:家乡的民间故事与传说1. 学习讲述家乡的民间故事和传说。
2. 分析故事和传说中的道德观念和文化内涵。
八、第八课时:家乡的自然保护区与生态环境1. 学习介绍家乡的自然保护区和生态环境。
2.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意识。
二年级上册地方课教学计划
XX小学2022年秋季学期二(2)班地方科教学计划授课:XXX 一、学生现状分析:二年级(2)班共有56个学生。
他们整体素质不是很高,且对一切都感到新鲜、好奇。
他们活泼好动,约束力较差。
因此教学时要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探索活动主题,以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
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
二、教学目标:1、安全教育方面全国因安全事故数以万计天真无邪的生命死于非命。
中央领导对中学生安全的指示:“人民生命高于天,人民利益重如山”。
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安全教育”,要让学生在交通、校内外活动、消防、疾病预防等方面确实引起高度重视,杜绝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教给学生必要的各方面的安全知识,培养安全意识和交通安全责任感,确保学生的安全2、民族精神教育通过感知民族精神、弘扬民族传统、领略民族文化,探究、合作、实践是领略民族文化、感悟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方法。
在这门新的课程中,学生是主角,让学生阅读、大声诵读、翻译古文、诗歌欣赏……等一系列活动中,感悟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更重要的是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用心感悟。
3、环境保护教育通过对一些具体事例及图片的感知,明白我们每天生活的环境需要保护。
三、教学重难点:通过对安全、环境保护、探索活动等方面地学习,能让学生意识到身边的事物与自己是息息相关的,这是很重要的。
四、教学措施:1、教师吃透教材,精心备课。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学生自己设计,组织主持开展活动,发挥学生自主性,增长才干。
3、注重学生实践观察为主,认识事物,认识现象,发现掌握运用规律。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找出适合低年级学生的活动方法。
5、启发兴趣,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探索和创造。
6、把智力活动和操作活动紧密地结合。
五、教学内容安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二年级第一学期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这就需要地方课程具有鲜明的地方性、灵活多样性和实用性。
乡土教材是开发地方课程的首选目标。
通过乡土教材的实践和探索,关注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培养学生的社会实际能力和团队精神中,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二年级共有学生33名,经过一学年的训练,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有了较大的进步,上课能懂得怎样听讲,知道按老师的要求完成作业,上课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同学之间能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团结。
大部分学生成绩较好,出错的学生有个别的是知识的掌握较差,大部分学生是由于粗心,有些学生现在还是不会小组合作,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较差,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等。
三、教学目标(参照每课时的目标)
1、依据课程标准,把握学习目标。
在准确把握各个内容模块的要求基础上,制定适合本校、本班学生实际的学习目标。
标准的“话题”或“引子”,不必将其作为识记的“知识”,更不必要求“掌握”,要把课程内容的学习视作达成课程目标的过程。
2、运用多种手段,突出学习效果。
活动中要成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与经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地方课程的内容看似多而杂,要求较高,但许多内容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所触及的,或是通过其他信息渠道已有所了解的。
因此,组织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体验等因素服务于活动。
3、发挥课程资源,拓展教育功能。
充分利用对地方课程事实具有支持性的人力、、物力资源、、如师资、活动场所、自然环境、、社区文化生活设施、、各种公益活动、网络资源等,根据学校的地域文化特点和学生实际对地方课程的内容进行增删,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突出地方特色。
四、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程遵循少年儿童的认知规律,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五、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
本教材内容形式多样活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体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2.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
教学要以“活”为基础,以“动”为特征,旨在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3.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层次性,关注结果并更关注过程。
4.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5.注重评价的过程性和激励性。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六、教法学法:
自学法、感情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等。
七、教学时间安排:
根据现行教学计划的规定,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及实践活动的需要作出灵活的调整,提倡地方课程与内容相关度很大的学科整合,提高活动效率。
本课程二年级每周学习时间为2课时。
小学二年级第一学期
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宋培莲
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