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线,中线,角平分线尺规作图
五种基本的尺规作图

在建筑设计中,尺规作图被广泛 应用于绘制平面图、立面图和剖 面图等,以确保建筑的准确性和
美观性。
机械工程
在机械制图中,尺规作图是绘制精 确零件图和装配图的重要工具,有 助于提高机械制造的精度和效率。
艺术设计
在美术、设计等艺术领域,尺规作 图也被用于创作具有几何美感的作 品,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技巧分享
分享一些在尺规作图中常用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如如何准确确定切点、如何绘制 垂直直线等,以提高作图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也可以介绍一些在实际应用中 可能会遇到的特殊情况和处理方法。
06 综合应用与拓展
五种基本尺规作图的综合应用
作一条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利用直尺和圆规,可以准确作出已 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这在几何作 图中非常有用。
技巧分享
在绘制大圆时,可以将圆规两脚间距离调整得稍大一些,以提高绘制效率;在绘制小圆时 ,则需要更加精细地调整圆规两脚间距离,以确保绘制出的圆足够准确。
注意事项
在实例演示和技巧分享中,要强调保持圆规两脚间距离不变的重要性,以及注意调整圆规 两脚间距离的方法。同时,还可以分享一些在绘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例 如如何避免圆规针尖滑动导致绘制出的圆不准确等问题。
五种基本的尺规作图
目 录
• 五种基本尺规作图概述 • 直线与角平分线作图 • 垂直平分线与平行线作图 • 圆的作图 • 圆弧连接与切线作图 • 综合应用与拓展
01 五种基本尺规作图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尺规作图是指使用无刻度的直尺和圆 规进行作图的方法,是几何学中的基 本作图技能之一。
分类
五种基本的尺规作图包括作一条线段 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作已知角的平分线、作线段的垂直 平分线以及作已知线段的中点。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高线、角平分线和中线PPT精品课件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课件:1.1.2三 角形的 高线、 角平分 线和中 线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课件:1.1.2三 角形的 高线、 角平分 线和中 线
2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课件:1.1.2三 角形的 高线、 角平分 线和中 线
3.如图,在ΔABC中,∠ACB=90°,CE是ΔABC的角平
分线,已知∠CEB=110°,求∠A和∠B的度数。
C
解 ECB 450,
CEB 1100A, B 250, A 650 A E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课件:1.1.2三 角形的 高线、 角平分 线和中 线
特别提醒:
(1)三角形的中线是一条线段;
(2)三角形的中线的一端平分这条边。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课件:1.1.2三 角形的 高线、 角平分 线和中 线
操作归纳:
任意画一个三角形, 然后利用刻度尺画 出这个三角形的三 条中线,你有什么 发现?
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相交于一点,交点在三角形内部。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课件:1.1.2三 角形的 高线、 角平分 线和中 线
∵AD平分∠BAC, ∴∠BAD=∠CAD。
特别提醒:(1)三角形的 角平分线是一条线段;
(2)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把 一个角平分。
操作归纳:
A
任意画一个三角形,
然后利用量角器画
出这个三角形的三
条角平分线,你有
什么发现?
B
O C
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交点在三角形内部。
想一想:上图中如果∠BAC=800,如何求∠BOC的度数?
尺规作图:角平分线、垂直平分线、过P作线的垂线

尺规作图:角平分线、垂直平分线、过线外一点作线的垂线◆角平分线: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的射线 尺规作图步骤:(以作∠ABC 的角平分线为例)①任意选取半径,以角的顶点点B 为圆心画圆弧,与∠ABC 的两边分别交于点M 、N ;②取一半径满足r >21MN ,分别以M 、N 为圆心,画等半径的圆弧,交于点O ;③以B 为端点,过O 作射线BO ,射线BO 就是∠ABC 的角平分线.为何射线BO 是∠ABC 的角平分线?如图,连接MO 、NO ,根据作图步骤①知:BM=BN (同圆内半径相等)根据作图步骤②知:MO=NO (等圆中半径相等)在△BMO 与△BNO 中,有⎪⎩⎪⎨⎧===BO BO NO MO BN BM ,所以△BMO ≌△BNO (SSS从而有∠MBO=∠NBO ,即BO 为∠ABC 的角平分线所以射线BO 是∠ABC 的角平分线相关性质与结论:(1)角平分线是一条射线,而不是一条直线或线段;(2)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3)在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一定在这个角的角平分线上◆垂直平分线: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尺规作图步骤:(以作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为例)①选一半径满足r >21AB ,分别以A 、B 为圆心,在线段AB 的上方画圆弧交于点P ;②选一半径满足r >21AB (可与①中的半径一致),分别以A 、B 为圆心,在线段AB 的下方画圆弧交于点Q ;③过P、Q 作直线PQ,直线PQ 即为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为何直线PQ 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如图,根据作图步骤①知:AP=BP (等圆中半径相等)根据作图步骤②知:AQ=BQ (等圆中半径相等)在△APQ 与△BPQ 中,有⎪⎩⎪⎨⎧===PQ PQ BQ AQ BP AP ,所以△APQ ≌△BPQ (SSS )则可说明△APQ 与△BPQ 关于直线PQ 对称而A 、B 为一组对应点,且与对称轴PQ 交于点O ,则AB ⊥PQ 且AO=BO(两个成轴对称的图形,对应点所连成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所以直线PQ 为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相关性质与结论:(1)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2)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一定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3)如果两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那么这两点所在的直线就是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过线外一点作直线的垂线尺规作图步骤:(以过P 作l 的垂线为例)①以P 为观察点,分别在直线l 的左、右两侧任取两点M、N;②以M 为圆心,MP 为半径在直线l 的下方画圆弧;以N 为圆心,NP 为半径在直线l 的下方画圆弧,两圆弧交于点Q;③过PQ 作直线PQ,则直线PQ 垂直于直线l ,即为所求.为何直线PQ是直线l的垂线?如图,根据作图步骤②知:NP=NQ,MP=MQ(等圆中半径相等)很显然△MPN≌△MQN(SSS)即△MPN与△MQN关于直线l对称而P、Q作为一组对应点,则PQ⊥l补充说明:这个作图方法也可以用来找垂足O、垂线段PO相关性质与结论:(1)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3)注意:垂线与垂线段都具有垂直已知直线的特征,但垂线是一条直线,不能度量;而垂线段是一条线段,可以度量,它是垂线的一部分。
尺规作图角平分线

目 录
• 引言 • 尺规作图基础知识 • 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方法 • 角平分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 角平分线与其他几何概念的联系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尺规作图角平分线的目的
通过尺规作图的方式,将一个角平分为两个相等的角,以便在几何图形中构造特定的角度或解决与角度相关的问 题。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对角平分线尺规作图的总结
尺规作图角平分线的基本原理
利用尺规作图的基本操作,通过构造等腰三角形或利用圆的性质,将给定角平分为两个相 等的小角。
尺规作图角平分线的步骤
首先,在角的两边上分别截取相等的线段;然后,分别以这两个点为圆心,以大于截取线 段长度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一点;最后,连接角的顶点和交点,所得射线即为角的平分 线。
内部画弧,两弧交于一点。
连接角的顶点和这个交点,所得 的射线就是这个角的平分线。
方法二:利用三角板和直尺作图
利用三角板上的45°角或30°角, 通过角的和或差的方式,画出 所需角。
通过移动三角板,使得三角板 的一边与角的一边重合,另一 边落在角的内部。
沿着三角板的另一边画射线, 这条射线就是角的平分线。
角平分线的性质
角平分线将原角平分为两个相等的角。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角平分线是角的对称轴,即角的两边 关于角平分线对称。
在三角形中,角的平分线与对边相交,将对边 分为两段,这两段与角的两边对应成比例。
02 尺规作图基础知识
尺规作图的基本工具
直尺
用于画直线段、连接两点或延长 线段。
圆规
角平分线的定义
角平分线是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将该角平分为两个相等的 小角的射线。
中考冲刺第12天——三角形与尺规作图

中考冲刺第12天——三角形与尺规作图考点:1.了解: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线;三角形的外角;等腰(边)三角形的概念;全等图形的概念;尺规作图概念;了解五种基本作图的理由2.理解: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线;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等腰(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理解并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3.会:作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线;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识别全等图形;利用HL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会用尺规作图完成五种基本作图;使用精练、准确的作图语言叙述画图过程;利用基本作图画三角形较简单的图形;利用基本作图画较简单的图形;会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4.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其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勾股定理及逆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5.能:利用三角形内(外)角和定理进行角的有关计算与证明;解决等腰三角形的有关计算;证明一个三角形是等腰(边)三角形;运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利用角平分线的判定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题型:1.从考查的题型来看,涉及本知识点的主要以填空题或选择题考查,难度系数小,较简单,属于低档题2.从考查内容来看,涉及本知识点的主要有: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线;三角形的内(外)角和定理及其三边关系定理;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等腰(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3.从考查热点来看,涉及本知识点的主要有:三角形的内(外)角和定理及其三边关系定理;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等腰(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角平分线的性质知识点:1.三角形的有关线段(1)三角形的中线、高线、角平分线、中位线都是线段,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可以证明“平行”关系、“线段相等”关系,三角形的中线特点可以证明面积相等.(2)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的依据,并且还可以利用三边关系列出不等式求某些量的取值范围.2.等腰三角形①等腰对等角、等角对等腰②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且等于45°. ③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只能为锐角,不能为钝角(或直角),但顶角可为钝角(或直角). ④等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设腰长为a ,底边长为b ,则2b <a⑤等腰三角形的三角关系:设顶角为顶角为∠A ,底角为∠B 、∠C ,则∠A =180°−2∠B ,∠B =∠C =1802A ∠ . 3.直角三角形(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①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②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③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④两个内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2)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a 2+b 2=c 2.如果三角形的三条边a 、b 、c 有关系:a 2+b 2=c 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 全等三角形(1)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方法归纳: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有关线段相等和角的计算的有关问题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时,关键是找准对应点,利用对应点得到相应的对应边以及对应角. (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方法归纳: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SSS ,SAS ,ASA ,AAS ,还有直角三角形的HL 定理. (3)角平分线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平分线上.方法归纳:角平分线的性质是证明线段相等的重要工具,角平分线的性质经常用来解决点到直线的距离以及三角形的面积问题.注意区分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都是由三角形全等得到的.5.尺规作图(1)尺规作图的步骤①已知:当作图是文字语言叙述时,要学会根据文字语言用数学语言写出题目中的条件; ②求作:能根据题目写出要求作出的图形及此图形应满足的条件;③作法:能根据作图的过程写出每一步的操作过程.当不要求写作法时,一般要保留作图痕迹.对于较复杂的作图,可先画出草图,使它同所要作的图大致相同,然后借助草图寻找作法.(2)与圆有关的尺规作图①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即三角形的外接圆);②作三角形的内切圆;③作圆的内接正方形和正六边形.真题:1.(四川中考)如图所示,直线EF //GH ,射线AC 分别交直线EF 、GH 于点B 和点C ,AD ⊥EF 于点D ,如果∠A =20°,则∠ACG =( )A .160°B .110°C .100°D .70°2.(贵州中考)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等于4,一边长等于9,则它的周长为( )A .9B .17或22C .17D .223.(广西中考)观察下列作图痕迹,所作CD 为△ABC 的边AB 上的中线是( )A .B .C .D .4.(辽宁中考)如图,ABC 中,60,40,//A B DE BC ︒︒∠=∠=,则AED ∠的度数是( )A .50︒B .60︒C .70︒D .80︒5.(四川中考)如图,Rt △ABC 中,∠A =30°,∠ABC =90°.将Rt △ABC 绕点B 逆时针方向旋转得到A BC ''△.此时恰好点C 在A C ''上,A B '交AC 于点E ,则△ABE 与△ABC 的面积之比为( )A .13B .12C .23D .346.(济南中考)如图,在ABC 中,AB =AC ,分别以点A 、B 为圆心,以适当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分别交于E ,F ,作直线EF ,D 为BC 的中点,M 为直线EF 上任意一点.若BC =4,ABC 面积为10,则BM +MD 长度的最小值为( )A .52B .3C .4D .57.(四川中考)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的腰长为4,点M 在斜边AB 上,点P 为该平面内一动点,且满足PC =2,则PM 的最小值为( )A .2B . 2C .D .8.(青海中考)已知a ,b ,c 为ABC 的三边长.b ,c 满足2(2)30b c -+-=,且a 为方程|4|2x -=的解,则ABC 的形状为________三角形.9.(绥化中考)在Rt ABC 中,90C ∠=︒,若2,8AB AC BC -==,则AB 的长是________. 10.(镇江中考)如图,在△ABC 中,BC =3,将△ABC 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A 1B 1C 1,点P 、Q 分别是AB 、A 1C 1的中点,PQ 的最小值等于_____.11.(葫芦岛中考)如图,在ABC 中,5,8,9===AB AC BC ,以A 为圆心,以适当的长为半径作弧,交AB 于点M ,交AC 于点N ,分别以,M N 为圆心,以大于12MN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BAC ∠的内部相交于点G ,作射线AG ,交BC 于点D ,点F 在AC 边上,AF AB =,连接DF ,则CDF 的周长为___________.12.(眉山中考)如图,等腰ABC 中,10AB AC ==,边AC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点D ,交AC 于点E .若ABD △的周长为26,则DE 的长为________.13.(盘锦中考)如图,菱形ABCD 的边长为4,45A ︒∠=,分别以点A 和点B 为圆心,大于12AB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M N 两点,直线MN 交AD 于点E ,连接CE ,则CE 的长为____________. 14.(柳林中考)如图,已知OC 平分∠MON ,点A 、B 分别在射线OM ,ON 上,且OA =O B . 求证:△AOC ≌△BO C .15.(南京中考)如图,点 D 在 AB 上,点 E 在 AC 上, AB = AC ,∠B = ∠C ,求证:BD = CE .16.(大连中考)如图,ABC 中,AB AC =,点,D E 在边BC 上,BD CE =.求证ADE AED ∠=∠.培训班内部题:1.(佛山一模)如图,以点O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A OB 、于点C D 、.分别以C D 、两点为圆心,CD 长为半径画弧,两段弧交于点P ,作射线OP ,连接PC PD 、,则POC △与POD 全等,其全等的判定依据是( )A .SSSB .SASC .AASD .ASA2.(邢台一模)嘉淇在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步骤如下:已知:AOB ∠求作:A O B '''∠,使A O B AOB '''∠=∠.作法:(1)如图,以点O 为圆心,m 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A ,OB 于点C ,D ;(2)画一条射线O A '',以点O '为圆心,n 为半径画弧,交O A ''于点C ';(3)以点C '为圆心,p 为半径画弧,与第(2)步中所画的弧相交于点D ;(4)过点D 画射线O B '',则A O B AO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m p =>B .0n p =>C .102p n => D .0m n => 3.(陕西模拟)如图是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ABC 的顶点A ,B ,C 均在格点上,BD ⊥AC 于点D ,则BD 的长为( )A .125B .245C .45D .354.(上海)如图,点D 在等边三角形ABC 内部,AD =AE ,若△DAB ≌△EAC ,则需添加一个条件:_______.5.(四川一模)如图,在ABC 中,30B C ∠=∠=︒,底边BC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点E ,则ACE 的周长为__________.6.(陕西三模)如图,等边ABC 中,2AB =,点D 为BC 的中点,点E 在边AB 上,点F 在AC 的延长线上,且DE DF =,120EDF ∠=︒,过点D 作DG AC ⊥于点G ,若DG GF =,则BE CF +=______7.(广西二模)如图,ACB △和ECD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90ACB ECD ∠=∠=︒,D 为AB 边上一点. (1)求证:ACE BCD △≌△.(2)已知3AD =,6BD =,求ED 的长度.8.(江西一模)在Rt ABC △中,90BAC ∠=︒,AB AC =,动点D 在直线BC 上(不与点B ,C 重合),连接AD ,把AD 绕点A 逆时针旋转90°得到AE ,连接DE ,F ,G 分别是DE ,CD 的中点,连接FG .(特例感知)(1)如图1,当点D 是BC 的中点时,FG 与BD 的数量关系是______.FG 与直线B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猜想论证)(2)当点D 在线段BC 上且不是BC 的中点时,(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①请在图2中补全图形;②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拓展应用)(3)若AB AC ==BF 、CF .当ACF 是等边三角形时,请直接写出BDF 的面积.专家押题:1.如图,在Rt ABC 中,90ACB ∠=︒,3BC =,5AB =,角平分线CD 交AB 于点D ,则点D 到AC 的距离是( )A .127B .2C .157D .32.如图,在Rt△ABC中,∠BAC=90°,以点A为圆心,以AB长为半径作弧交BC于点D,再分别以点B,D为圆心,以大于12BD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P,作射线AP交BC于点E,若AB=3,AC=4,则CD=()A.125B.95C.85D.753.如图,在Rt△ABC中,∠C=90°,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D,交AB于点E.若AC=6,BC=8,则AD的长为()A.5 B.7 C.D.25 44.观察下列尺规作图的痕迹:其中,能够说明AB AC>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5.如图,在△ABC中,∠B=90°,AC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E、交AC于点D,若BE=DE,DC=3,则AE的长为_____.6.如图,已知AB∥CD,∠BFC=127°4',观察图中尺规作图的痕迹,可知∠BCD的度数为_____.7.如图,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E,F分别是AB,AC,BC边上的点,∠EDF=120°,设ADn DB=,(1)若1n =,则DE DF =__________;(2)若3DF AD DE DB+=,则n =__________. 8.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ABC 的顶点均在格点上,请仅用无刻度直尺完成以下作图.(保留作图痕迹)(1)在图1中,作ABC 的高AM ;(2)在图2中,作ABC 的高AN .(提示: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9.某数学课外活动小组在学习了勾股定理之后,针对图1中所示的“由直角三角形三边向外侧作多边形,它们的面积123,,S S S 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以下探究:类比探究:(1)如图2,在Rt ABC △中,BC 为斜边,分别以,,AB AC BC 为直径,向外侧作半圆,则面积123,,S S S 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推广验证:(2)如图3,在Rt ABC △中,BC 为斜边,分别以,,AB AC BC 为边向外侧作ABD △,,ACE BCF ,满足123,∠=∠=∠∠=∠=∠D E F ,则(1)中所得关系式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你的结论;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拓展应用:(3)如图4,在五边形ABCDE 中,105,90,2A E C ABC AB DE ∠=∠=∠=︒∠=︒==,点P 在AE上,30,ABP PE ∠=︒=ABCDE 的面积.。
16.4.1角平分线尺规作图

N
O O
课堂检测:
• 1、如图,已知∠A,试作∠B= 1/2∠A (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A
• 2、如图所示,作出△ABC三个内角的角 平分线,然后观察有什么特点?(不写作 A 法,保留作图痕迹)
B
C
运用拓展:
先作平角∠AOB的平分线 OC,然后反向延长OC得 到直线CD,则直线CD 与直线AB是什么关系?
A
M
C
B
N
O
射线OC即为所求.
课堂检测:
为什么OC是角平分线呢? 已知:OM=ON,MC=NC。 求证:OC平分∠AOB。 A M C
证明: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CM,CN
在△OMC和△ONC中, OM=ON, MC=NC, OC=OC, ∴ △OMC≌ △ONC(SSS) B ∴∠MOC=∠NOC 即:OC平分∠AOB
作已知角的平分线
学习目标:
• 1.掌握尺规的基本作图三:画已知角的平 分线 • 2.能通过逻辑推理验证所作图形是角平分 线 • 3.
自学检测:
尺规作角的平分线
画法:
1.以O为圆心,适当 长为半径作弧,交OA于点 M,交OB于点N. 2.分别以M,N为 圆心.大于 1/2 MN的长 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 OB的内部交于C. 3.作射线OC.
角平分线、中线、高线

当两个三角形的高线相等时,可以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或相似。
解决与三角形相关的问题
在解决与三角形相关的问题时,高线可以作为辅助线,帮助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 法。例如,在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时,可以通过作高线将三角形分为两个直角三角形 来证明。
角平分线、中线、高
05
线的综合应用
定义和性质
01
02
03
角平分线
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将 这个角平分为两个相等的 小角,所得到的射线叫做 这个角的平分线。
中线
连接三角形任意两边中点 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高线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 的对边所在的直线作垂线, 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 做三角形的高线。
角平分线
02
定义与性质
定义
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一条射线, 把这个角分成两个完全相同的角 ,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角平分 线。
高线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 在的直线做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 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
学习方法建议
理解定义与性质
首先要理解角平分线、中线、高 线的定义和性质,这是掌握这些
知识点的基础。
多做练习题
通过大量的练习,可以加深对知 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解题的
熟练度和准确性。
结合图形理解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结合图形来 理解相关概念和性质,这样更加
应用一
在解决三角形面积问题时, 中线可用于将三角形划分 为两个等面积的小三角形, 从而简化计算。
应用二
在证明三角形全等或相似 时,中线可以作为一条重 要的辅助线,帮助构建所 需的几何关系。
应用三
在解决三角形内部点问题 时,中线可用于确定点的 位置或性质,如重心、外 心等。
尺规作图角平分线

一、尺规作图1. 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方法已知:∠AOB ,求作:∠A ′O ′B ′=∠AOB.作法:1.以点O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A ,OB 于点C ,D ;2.画一条射线O ′A ′,以点O ′为圆心,OC 长为半径画弧,交O ′A ′于点C ′;3.以点C ′为圆心,CD 长为半径画弧,与第2步中所画的弧交于点D ′;4.过点D ′画射线O ′B ′,则∠A ′O ′B ′=∠AOB.2. 先任意画出一个△ABC.再画一个△A ′B ′C ′,使A ′B ′=AB , B ′C ′=BC ,C ′A ′ =CA.作法:画一个△A ′B ′C ′ ,使A ′B ′=AB, A ′C ′=AC ,B ′C ′=BC :(1)画B ′C ′=BC ;(2)分别以点B ′,C ′为圆心,线段AB ,AC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A ′;(3)连接线段A ′B ′,A ′C ′.二、角的平分线导入:小明家居住在通州区一栋居民楼的一楼,刚好位于一条暖气和天然气管道所成角的平分线上的P 点,要从P 点建成两条管道,分别与暖气管道和天然气管道相连.问题1:怎样修建管道最短?问题2: 新修建的两条管道的长有什么关系,画来看一看.角的平分线的画法O A B C D O′ A′B′ C′ D′图12.3-1是一个平分角的仪器,其中AB= AD ,BC=DC.将点A 放在角的顶点,AB 和AD 着角的两边放下,沿AC 画一条射线AE ,AE 就 是这个角的平分线,你能说明它的道理吗?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方法.已知:∠AOB.求作:∠AOB 的平分线.作法:(1)以点O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OA 于点M ,交OB 于点N.(2)分别以点M ,N 为圆心,大于 MN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AOB 的内部相交于点C.(3)画射线OC.射线OC 即为所求(如图).理论根据:作角平分线的理论根据是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SSS ”.拓展:根据角平分线的作法还可以作已知角的四等分线.注意: “大于 MN 的长为半径画弧”是因为若以小或等于 MN 的长为半径画弧时,画出的两弧不能相交.如图所示,已知∠AOB ,求作:∠AOM = ∠AOB.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如图12.3-3,任意作一个角∠AOB ,作出 ∠AOB 的平分线OC.在OC 上任取一点P ,点P 画出OA ,OB 的垂线,分别记垂足为D ,E ,测量 PD ,PE 并作比较,你得到什么结论?在OC 上再取 几个点试一试.12121214通过以上测量,你发现了角的平分线的什么性质?1.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要点精析:(1)点一定要在角平分线上;(2)点到角两边的距离是指点到角两边垂线段的长度;(3)角平分线的性质可用来证明两条线段相等.2.书写格式:如图,∵OP平分∠AOB,PD⊥ OA于点D,PE⊥OB于点E, ∴PD=PE.例1、如图, ∠AOC=∠BOC,点 P 在OC 上,PD⊥OA, PE⊥QB,垂足分别为D,E.求证PD=PE.证明:∵PD⊥OA, PE⊥OB,∴∠PDO=∠PEO=90°.在△PDO和△PEO中,∠PDO=∠PEO,∠AOC=∠BOC,OP=OP,∴△PDO ≌△PEO(AAS).∴PD=PE.例1】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CAB,DE⊥AB于E,F在AC上,BE=FC,求证:BD=DF.导引:要证BD=DF,可考虑证两线段所在的△BDE和△FDC全等,两个三角形中已有一角和一边相等,只要再证DE=CD即可,这可由AD平分∠CAB及垂直条件证得.1、如图,在直线MN上求作一点P,使点P到射线OA和OB 的距离相等.2、如图,在△ABC中,∠C=90°,AC=BC,AD平分∠CAB交BC于D,DE⊥AB于E,若AB=6 cm,则△DBE的周长是( )A.6 cm B.7 cm C.8 cm D.9 cm3、如图,已知在△ABC中,CD是AB边上的高线, BE平分∠ABC,交CD于点E,BC=50,DE=14,则△BCE的面积等于________.总结:角的平分线图形结构中的“两种数量关系”:如图,OC平分∠AOB,PD⊥OA于D,PE ⊥OB于E,DE交OC于点F.(1)角的相等关系:①∠AOC=∠BOC=∠PDF=∠PEF;②∠ODP=∠OEP=∠DFO=∠EFO=∠DFP=∠EFP =90°;③∠DPO=∠EPO=∠ODF=∠OEF.(2)线段的相等关系:OD=OE,DP=EP,DF=EF.三、角平分线的判定角平分线的性质为: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交换上述已知和结论,你能得到什么结论,这个新结论正确吗?判定方法: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书写格式:如图,∵PD⊥OA,PE⊥OB,PD=PE,∴点P在∠AOB的平分线上(或∠AOC=∠BOC)【例1】如图,BE=CF,DF⊥AC于点F,DE⊥AB于点E,BF和CE相交于点D.求证:AD平分∠BAC.导引:要证AD平分∠BAC,已知条件中有两个垂直,即有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再证这两个距离相等即可证明结论,证这两条垂线段相等,可通过证明△BDE和△CDF全等来完成.证明角平分线的“两种方法”(1)定义法:应用角平分线的定义.(2)定理法:应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来判定 . 判定角平分线时,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垂直”和“相等”.1、在正方形网格中,∠AOB的位置如图所示,到∠AOB 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应是( ) A.点M B.点N C.点P D.点Q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BA和CD的延长线交于点E,若点P使得S△PAB= S△PCD,则满足此条件的点P( )A.有且只有1个B.有且只有2个C.组成∠E的平分线D.组成∠E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E点除外)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如图,△ABC的角平分线BM, CN相交于点P.求证:点P到三边AB,BC, CA的距离相等.三角形得角平分线的交点到三边的距离相等,这个交点叫作三角形的内心.1 到△ABC的三条边距离相等的点是△ABC的( )A.三条中线的交点B.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C.三条高的交点D.以上均不对2 如图,△ABC的三边AB,BC,CA的长分别为40,50,60,其三条角平分线交于点O,则 S △ABO∶S△BCO∶S△CAO=________________.3 如图,△ABC的∠ABC的外角的平分线BD与∠ACB的外角的平分线CE相交于点P.求证:点P到三边AB,BC,CA所在直线的距离相等.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定理的关系:(1)都与距离有关,即垂直的条件都应具备.(2)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点到这个角两边的距离相等.(3)性质反映只要是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就一定相等;判定定理反映只要是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都应在角的平分线上.性质判定定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一做:用尺规作角的平分线。
已知:∠AOB
求作:射线OC,使∠AOC =∠BOC
作法:1、在OA和OB上分别截取OD、OE,使OD = OE
2、分别以D、E为圆心,以大于DE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OB内交于点C。
3、作射线OC
OC就是∠AOB的平分线。
用尺规作三角形的高
具体步骤是
以顶点为圆心画个弧与底边相交于两点
做两点间线段的中点
连接中点与顶点就是高
线段的中点还不会做?
以相同半径(大于线段一半)分别以两个端点为圆心画弧
两弧相交于两点
连接两点与线段交点就是中点
做中线,就是要做一个边的中点。
请先确定你要做中线的边(假设是AB)
然后用A为圆心~任意长度为半径(需要大于AB的一半)做圆。
然后用B为圆心~相同长度为半径做圆交上圆于C D。
连结CD~交AB于M
那么M就是AB中点~(CD是AB中垂线)
所以连结CM~就是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