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CK) 促胰液中各种酶的分泌 蛋白产物>脂肪酸钠>盐酸
加强胰泌素的作用
促胰腺外分泌组织生长
抑 胃 肽 促胰岛素分泌
脂肪及分解产物
(GIP) 抑胃液分泌和胃、肠运动 糖 氨基酸
(四)胃肠激素的作用途径 1.远距分泌 激素主要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靶细
胞发挥作用
2.旁分泌 激素通过组织间液弥散至靶细胞发
状乳头、叶状乳头、轮廓 乳头。
味蕾:是分布在轮廓乳 头、叶状乳头、菌状乳头 的味觉感受器。
口腔腺
小唾液腺 :唇腺、颊腺、腭腺和舌腺等 大唾液腺 :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
腮腺
腮腺管穿颊肌开口于与 上颌第二磨牙相对的颊 粘膜上的腮腺管乳头。
下颌下腺
开口于舌下阜
舌下腺
大管开口于舌下阜,小 管开口于舌下襞表面
第八章 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第二节 消化系统生理功能概述 第三节 口腔内消化 第四节 胃内消化 第五节 小肠内消化 第六节 大肠的功能 第七节 吸收
第一节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出粪便。
消化系统的组成:
上消化道: 口腔、咽、食管、
(二)消化管各段的解剖
1.口腔
口唇
颊
硬腭
腭
腭帆
软腭 腭垂
腭舌弓
腭咽弓
咽峡—— 腭垂、腭帆游离
缘、两侧的腭舌 弓、腭咽弓及舌 根共同围成。
牙
牙的种类:
乳牙:20个 ,一般在出生后6个月开始 萌出,3岁时全部出齐。
恒牙:32个,6岁开始换牙,逐渐长出。
牙的排列:
切牙 牙冠扁平 尖牙 牙冠呈锥形 前磨牙 磨牙 2~3个牙根
-
副交感N
ⅦⅨ
交感N NE
ACh
M受体
IP3释放
β 唾液腺
Ca2+释放
受 体
cAMP
睡眠 疲劳 失水 恐惧
分泌增加 肌样上皮收缩
血管扩张 代谢增加
二、咀嚼和吞咽 (一)咀嚼 粉碎、搅拌、混合 (二)吞咽 吞咽过程分三期:
第一期:口腔→咽部(随意动作) 第二期:咽→食管上端(反射动作) 第三期:食管→胃(食管蠕动) 蠕动:是空腔器官平滑肌前面舒张、后面收缩,向 前推进的波形运动。是消化道运动的基本形式。
⑵形式 游离酸:110~135mmol/L
结合酸:15~ 30mmol/L
总 酸:125~165mmol/L
⑶分泌量 基础排酸量 正常人0~5mmol/h(空腹) 最大排酸量 20~25mmol/h(组胺试验)
⑷作用 ①激活胃蛋白酶原,提供酶适宜环境; ②使蛋白质变性,利于蛋白质的水解; ③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 ④有助于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 ⑤抑制和杀死细菌。
(二)电生理特性 1.静息电位
RP较小(-50~-60mV),K+外流形成;与钠泵生 电作用有关。
2.慢波电位
平滑肌能够 在RP的基础上, 自发地周期性去极化和复极化形成缓慢的电位波动, 称 为 慢 波 电 位 (slow wave) 或 基 本 电 节 律 (basic electrical rhythm,BER)。
液的过程。
一、消化管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一)一般特性
1.自动节律性 肌源性,节律较慢,无固定节律点。 2.兴奋性低 ATP酶活性低、钙泵少。 3.伸展性大 能容纳性舒张,而不发生明显的压力 变化和运动障碍。 4.紧张性 经常保持微弱的持续收缩状态, 维持中 腔器官形态、位置及基础压力。 5.对刺激的特异敏感性 对电刺激和锐性刺激不敏 感,对化学物理较敏感。
迷走神经兴奋
促胰液(主要是酶)分泌
组织胺 ACh
促胆汁的分泌
促胰岛素分泌
促消化道粘膜生长
胰泌素 促胰液(水和HCO3-)分泌
迷走神经兴奋
(secretin) 促胆汁(水和HCO3-)分泌 盐酸>蛋白质产物>脂肪酸钠
加强CCK的作用
抑胃酸和胃泌素的释放
抑胃的运动
胆囊收缩素 促胆囊收缩排胆汁
迷走神经兴奋
二、消化道的神经支配
(一)内在神经 (肠神经系统) 壁内神经丛
粘膜下N丛调节分泌 细胞和血管,肌间N丛支 配平滑肌细胞。
副交感N和交感N
消化道内机械化 学和温度感受器
粘膜下N丛 ↓↑
肌间 N 丛
血管 平滑肌 分泌细胞 内分泌细胞
(二)外来神经
1.躯体N 支配口腔、食道
上端和肛门外括约肌 。
2.自主N
(一)胃肠内分泌细胞的特点
1.分布分散
2.数量巨大
3.分为开放型细胞和闭合型细胞 4.有摄取胺前体、脱羧产生肽类或活性胺的能力。
(二)胃肠道的内分泌细胞的分布及产物
细胞名称
A细胞 B细胞
D细胞 G细胞 I细胞 K细胞 Mo细胞 N细胞 PP细胞 S细胞
分泌产物
胰高血糖素 胰岛素
生长抑素 胃泌素
胆囊收缩素 抑胃肽 胃动素
盲肠:位于右髂窝内。
阑尾:根部连于盲肠的后内侧壁,远
端游离。
结肠:在右髂窝内续于盲肠,在第3骶
椎平面连接直肠,呈“M”形包围小肠。
直肠:位于小骨盆腔的后部、骶骨的
前方。
肛管源自文库上界为直肠穿过盆膈的平面,
下止于肛门,长约4cm。
二、消化腺
消化腺是分泌消 化液的器官,属外 分泌腺,主要有唾 液腺、胃腺、肠腺、 肝和胰等。胃腺和 肠腺存在于消化管 的管壁内,属管内 腺,而唾液腺、肝 和胰则位于消化管 之外,属管外腺, 它们分泌的消化液 均进入消化管。
(一)肝
人体最大的腺体,成人肝 约重1500g,大部分位于右季 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位于 左季肋区。大部分为肋弓所 覆盖。
肝的形态:呈不规则的楔形,由 韧带分为左右两叶,分膈面、 脏面和前、后、左、右缘。
肝的功能:分泌胆汁,参与物质 代谢、吞噬、防御 、解毒、 胚胎时期造血等。
肝门:肝固有动脉、肝左右管、
胰
胰
管
尾
胰
体
肝
胰
胰
壶 腹
头
三、腹膜
腹膜是人体中最广阔的浆膜,覆盖
于腹盆腔各壁内面及其腔内诸器官的表 面。浆膜薄而光滑,呈半透明状,由单 层扁平上皮和结缔组织构成,感觉灵敏, 并富于修复能力。按其被覆部位的不同, 可分为两部:凡衬于腹盆壁内面的部分, 称为壁腹膜或腹膜壁层;覆于腹盆腔脏 器表面的部分,称脏腹膜或腹膜脏层。 脏壁两部腹膜可通过系膜或韧带等互相 延续,形成一完整的浆膜囊,囊的内腔 称腹膜腔,为一个不规则的巨大潜性间 隙,包括骨盆腔内的部分。腹膜腔在男 性,为一封闭的腔;在女性,则藉输卵 管腹腔口、输卵管腔、子宫腔及阴道而 通达外界。
pH 6.6~7.1(无色无味近于中性的液体)。
成分 水(占99%),有机物(唾液淀粉酶、粘蛋白、 球蛋白、溶菌酶),无机物(Na+、k+、HCO3-、Cl-等)。 (二)唾液的作用
1.消化作用 2.清洁作用 3.排泄作用 4.免疫作用
(三)唾液分泌的调节
咀嚼 味觉 嗅觉 条件反射
+
延髓唾液 分泌中枢
肝门静脉进出的部位。
(二)胰
人体第二大消化腺,由外分泌部(腺细胞)和内分泌部(胰岛)组成,呈长
条形,位于胃的后方,横于腹后壁。胰分胰头、胰体、胰尾。胰有许多分泌胰液 的腺泡,腺泡的导管汇入一条横贯全腺体的胰管,胰管经胰头穿出,与胆总管汇 合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顶端,分泌的胰液由此流入肠腔。
腮腺 咬 肌
下颌下腺
2.咽
垂直的肌性管道,咽腔 分别以软腭与会厌上缘为界, 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三部。
鼻咽:介于颅底与腭帆后缘
平面之间,与鼻腔相通。两 侧壁距下鼻甲后端之后约 1cm处,有咽鼓管咽口,通 中耳鼓室。
口咽:介于腭帆后缘至会厌
上缘平面之间,经咽峡与口 腔相通。
喉咽:位于会厌上缘至第六
颈椎体下缘平面之间,经喉
消化管
胃、十二指肠
下消化道: 空肠、回肠、盲肠、 阑尾、结肠、直肠、 肛管
消化腺
大消化腺: 大唾液腺、 胰、肝
小消化腺: 胃腺、肠腺
一、消化管
消化管包括口 腔、咽、食管、胃、 小肠、大肠。其中 上消化道是指口腔 到十二指肠,下消 化道指空肠以下。
(一)消化管的一般结构
消化管(除口腔以外)各段的 结构基本相同,由内向外一般可分 为四层:
腹膜有分泌功能,因此腹膜腔内含
有少量浆液,名腹膜液,有滑润腹膜、 减轻摩擦的作用,有利于胃、肠等器官 的蠕动。此外,腹膜尚有吸收功能,使 腹膜腔内的浆液在不断更新。
第二节 消化系统生理功能概述
消化(digestion) 食物在消化道内的加工、分解的过程。
消化的方式: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
吸收(absorption) 消化后的食物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或淋巴
作用 防胃内容物逆流入食管,类似生理性括约 肌的作用,称为食管下括约肌。
第四节 胃内消化
一、胃的化学消化 (一)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性 质 无色,pH0.9~1.5,体内pH最低的液体 分泌量 1.5~2.5L/日。 成 分 盐酸、胃蛋白酶原、粘液、内因子
和HCO3- 等无机物。
1.盐酸
⑴来源 壁细胞主动分泌的。
BER产生机制 BER起源于纵行肌和环行肌之间的 Cajal细胞。
BER作用 控制胃肠运动(蠕动的方向、节律、速度) 的起步电位。
3.动作电位
在BER的基础上去极化达阈电位水平,产生AP,引 起平滑肌收缩。每个BER的AP数目越多,肌肉收缩的张 力越大。
产生机制 刺激→Ca2+通道开放→Ca2+内流→AP 。
口与喉腔相通。
3.食管
前后扁窄的肌性长管,消化管中最狭窄的部分,后贴脊柱,前与气管、 支气管、心脏等器官相邻。
食管的位置与分部:
第6颈椎下缘 胸骨颈静脉切迹
膈食管裂孔 胃贲门
颈部 胸部 腹部
食管的狭窄部:
第一狭窄部位于咽与食管交接处; 第二狭窄部位于气管杈水平,左 主支气管跨越其前方,相当于胸 骨角水平;第三狭窄部为食管通 过膈食管裂孔处。
1个牙根
牙的形态:分为牙冠、牙根、牙颈、牙
冠腔、牙腔、牙根管。
牙组织:分为牙质、釉质、牙骨质、牙
髓。
牙周组织:分为牙周膜、牙槽骨、牙龈。
舌
被覆粘膜的肌性器官。
舌的形态: 分舌背、舌下面、舌侧
缘。
舌的分部: 舌尖、舌体:占舌的前
2/3,是界沟之前的可游离 活动的部分。
舌根:占舌后的1/3。
舌的粘膜: 舌乳头:丝状乳头、菌
粘膜层:粘膜衬于腔面,在粘膜上
皮之下为结缔组织构成的固有膜。 具有保护、吸收和分泌功能。
粘膜下层: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
它使粘膜具有一定的移动性。
肌层:除在咽、食管上段与肛门部
的肌层为横纹肌外,其余部分的肌 层均为平滑肌。平滑肌的排列一般 分为内环行、外纵行肌两层。
外膜:由薄层结缔组织构成,位于
消化管最外层。胃肠的外膜称为浆 膜,其表面系单层扁平上皮(又称 间皮)。
十二指肠位于上腹部,紧贴腹后壁,长 约25cm左右,呈“C”形,包绕胰头。
空肠和回肠迂曲盘旋于腹腔中下部,借 肠系膜固定于腹后壁,二者间无明显界限。 空肠比回肠的管径大,管壁较厚,粘膜环状 皱襞和绒毛结构较多。
6.大肠
消化管的末段,长约1.5m,起自 右髂窝,止于肛门。
分部:盲肠,阑尾,升、横、降、乙 状结肠,直肠,肛管。
挥作用.
3.神经分泌 VIP、P物质等是神经分泌激素。
复习思考题
1.消化系统有哪些功能? 2.什么是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 3.消化管平滑肌有哪些生理特性? 4.消化管的神经支配有哪些特点? 5.试述胃肠激素的分泌细胞、刺激分泌因素、作 用途径和生理作用。
第三节 口腔内消化
一、唾液
(一)唾液的性质和成分
4.胃
胃是消化管 最膨大的部分, 上连食管,下续 十二指肠。
位置:胃大部分 位于左季肋区, 小部分位于腹上 区。
形态和分部:胃 可分为上下2口, 大小2弯和前后2 壁,并可分为4部。
5.小肠
消化管最长的一段,上端起自胃的幽门, 下端与盲肠相连,成人的小肠全长约5~7m,
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
神经降压素 胰多肽 胰泌素
分泌部位
胰岛 胰岛
胰岛 胃 小肠 结肠 胃窦 十二指肠 小肠上部 小肠上部 小肠 回肠
胰岛 胰腺 胃 小肠 大肠 小肠上部
(三)四种消化道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及刺激释放的因素
激素
主要生理作用
刺激释放因素
胃泌素 促胃酸和胃蛋白酶原分泌 蛋白质分解产物
(gastrin) 促胃窦收缩
副交感N: 迷走N、盆N
交感N
神经节
壁内N丛
+
血管 平滑肌 分泌细胞 内分泌细胞
壁内N丛
-
-
血管 平滑肌 分泌细胞 内分泌细胞
两端:副交感N
中间:交感N
双重N支配
副交感N:兴奋为主
交感N:抑制为主
三、消化道的内分泌功能
在胃肠道粘膜下存在着数十种内分泌细胞,合成 和释放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统称为胃肠激素。
食团 扩张 → 刺激
食团后端兴奋性反应
(环行肌收缩、纵行肌舒张)
食团前端抑制性反应
(环行肌舒张、纵行肌收缩)
食管内的压力
上段 咽-食管连接处(1~3cm)的高压区 (6.67~10.7kPa)。
作用 防吸入空气入食管;避免食管内食物入肺 中段 ≈胸内压(两端>胸内压)。
下段 食管-贲门连接处上方(3~6cm)的高压区 (内压比胃高0.67~1.33k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