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光的折射、透镜 习题课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 》导学案 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导学案苏科版透镜》班级姓名学号成绩复习内容:光的折射透镜(2)复习目标:1、知道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道实像虚像的概念;2、知道照相机成像原理,了解眼睛的构造,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3、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基本结构、重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难点:利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分析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知识再现】1、与透镜成像相关的几个物理概念:(1)焦距(f):到透镜中心的距离;(2)物距(u):到透镜中心的距离;(3)像距(v):到透镜中心的距离;2、实像是(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它(填“是”或“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是(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它(填“是”或“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它是而成的。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从左到右依次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首先要使它们在___________上,其次调整它们的高度,使它们的_____大致在____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写下列表格:物距(u)像的情况像距(υ)应用倒立或正立放大或缩小实像或虚像u>2fu=2ff< u <2fu =fu <f5、眼睛有短暂的记忆力。
在外界景物突然消失之后,视神经对它的映像还会延续0、1秒左右,眼睛的这种特征叫做视觉暂留,_________利用了眼睛的这一特征。
6、远处的物体通过照相机的镜头成______、______的____像;幻灯片通过投影仪的镜头成_______、_______的_____像;放大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__的_____像、7、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___,折光能力太____,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_____,到达视网膜时已经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模糊的光斑了,在眼前放一个____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8、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____,折光能力太_____,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因此来自近处的光还没有会聚一点就到达视网膜了,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可以戴一个____透镜矫正、9、近视眼和远视眼在矫正前像离视网膜越远,所配眼镜的度数越_____、10、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__,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_____________,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___________、被观测物体的光经过显微镜的两次放大,成一个_________________的像、【知识网络】【例题讲解】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例题1】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先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然后将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放置在凸透镜的两侧,如果他在光具座上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呈现烛焰的像,则原因可能是(写出两种即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这是一道实验题,这种找不到像的情况时有发生,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1)能否成像;(2)成像,但不在光屏上;(3)成虚像,光屏接收不到、2、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例题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调整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适当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若用一个不透光的物体挡住上半个透镜,则在光屏上()A、不能成像B、能成像,像是原来的一半C、屏上仍能成完整的像,但像比原来的暗、【解析】只要物体发出的光有一部分通过透镜,这些光线就能会聚在光屏上成像、用一个不透光的物体挡住半个透镜、只是减少了通过透镜的光线,使得成像的光线不足,所以成像仍然完整,但与原来相比,变暗了、【变式题】做实验时,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时恰好有一只昆虫落在了凸透镜上,则光屏上将 ( )A、出现昆虫放大的像B、出现昆虫等大的像C、不出现昆虫的像,但屏幕上有一黑点D、不出现昆虫的像,烛焰的像比原来的暗【解析】昆虫落在了凸透镜上,处于凸透镜的焦点以内,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且与昆虫在透镜的同侧,不会呈现在光屏上 ,但由于昆虫挡住了一部分蜡烛射向凸透镜的光线,因而蜡烛的像比原来的要暗、3、照相机、投影仪的调节【例题3】春游活动中拍集体照时,发现一部分同学没有进入镜头,假使被拍摄的同学不动,则应该()A、照相机后移并缩短暗箱B、照相机前移并缩短暗箱C、照相机后移并拉长暗箱D、照相机后移并拉长暗箱【解析】一部分同学没有进入镜头,是因为进入镜头的同学的像太大,所以只要设法使像变小便可达到目的、方法是增大物距,减小像距。
【2019最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1光的折射透镜的奥秘(2)》导学案word版
![【2019最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1光的折射透镜的奥秘(2)》导学案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edd85b4416fc700aba68fc2d.png)
【2019最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1光的折射透镜的奥秘(2)》导学案word版1.对光的折射定律进行巩固2.根据光的折射规律会作图,通过作图理解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重点难点】用光的折射知识解释一些生活中的折射现象【课前预习】根据光的折射规律把光路补充完整。
【新知导学】一、从水上方看水中的物体讨论: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做了硬币“上浮”的小实验,今天我们来思考为什么会这样?温故知新:作出物体A在平面镜中的像像是学生画图分析,然后交流,教师归纳拓展1:把一支铅笔斜插入空杯中,然后向杯中注入水,铅笔浸没水中的部分好像是向______(上/下)偏折。
为什么呢?(作图说明)拓展2:画出潜水员在水中看到岸上的人像练一练1、“潭清池变浅”,你现在知道是什么原因吗?2、夏天,人站在水池中,感觉自己浸没在水中的腿看上去像是变短了,这是什么原因?3、通过塑料刻度尺看课本中的字,字好像浮起来一样,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4、渔民叉鱼时,为了能叉到鱼,应该使渔叉对准()A.所看到的鱼 B.所看到鱼的下方C.所看到鱼的上方 D.全不对二、光从空气射入玻璃砖中三、光在不均匀大气中的折射海市蜃楼变扁的太阳幻日【当堂训练】1、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________现象;“池水映明月”说的就是光的________现象.2、一根铅笔斜插入水中,如下图中能较真实地反映人观察到的铅笔的情况的是:()3、Array如图是光线从空气射入三棱镜时的示意图,其中你认为正确的是().4、大气层密度是不均匀的,越到高空越稀薄,太阳光穿过大气层时要发生________现象,因此,早晨我们看到初升的太阳是在它实际位置的________(上方/下方),傍晚我们看见的西下的落日是在它实际位置的________(上方/下方).5、人眼在A处看到河内B处有一条鱼,若从A处折射出一束激光,要使激光照到鱼的身上,则激光射出的方向是( ) (画图说明)A.B点 B.B点上方C.B点下方 D.B点左方或右方【收获反思】。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折射_透镜》复习导学案_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折射_透镜》复习导学案_苏科版【学习目标】(1)查漏补缺,将本章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2)进一步的理解光的折射规律和会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解释光学现象(3)进一步的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4)培养归纳、分析、总结的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对本章知识的梳理及本章知识的综合运用一、【自主学习】1、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时,它的传播方向通常会______,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现象例举:(1)早晨看到位于地平线的太阳(2)看到池底变了(3)水中的筷子向弯折(4)海市蜃楼(5)幻日、太阳变扁、变方等(6)彩虹等。
3、光的折射规律: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_________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_________两侧。
当光从空气____射到水或玻璃中时,折射光线_________法线,折射角_____入射角。
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______。
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的表面时,在水和玻璃中的传播方向______。
根据光路的______,当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到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将_____法线,折射角_____入射角。
4、中央比边缘______的透镜叫做凸透镜。
中央比边缘______的透镜叫做凹透镜。
透镜的中心叫_______,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会聚的点叫______,折射光线反向延长所会聚的点叫______,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______作用。
5、请使用三种方法鉴别凸透镜和凹透镜?6、有一个不知焦距的凸透镜,你用什么办法可以粗略测出它的焦距?78.口诀:一倍焦距分,两倍焦距分,成实像时物近像像变(像的移动方向与物体移动方向)实像立居侧,虚像立位侧。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从左到右依次放置、和,调整它们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这样做的目的是。
10、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像的原理制成的,它的镜头相当于一个;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视网膜相当于。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导学案4.1光的折射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导学案 4.1光的折射我的孩子们,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索一个神奇的现象——光的折射。
你们一定见过水池底部的鱼看起来比实际的位置要浅,或者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弯折了,这些都是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同介质时发生折射现象。
一、设计意图我希望通过这节课,能让你们直观地理解折射现象,并通过实验操作,培养观察和思考能力,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认识折射现象,知道折射定律。
2. 学会使用折射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观察、实验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折射定律的掌握和应用。
难点:理解折射现象的本质,掌握实验操作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透明水槽、鱼、筷子、实验演示仪。
学具:实验手册、笔。
五、活动过程1. 引入:我会通过展示水池中的鱼和插入水中的筷子,让你们观察到光的折射现象,引发你们的兴趣。
2. 讲解:我会详细讲解光的折射现象,以及折射定律的内容。
3. 实验:分成小组,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4. 讨论:我会引导你们对实验现象进行讨论,探索折射定律的规律。
5. 应用:我会给你们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你们运用折射定律进行解决。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折射定律。
难点: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对实验现象的深入理解。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让你们写下对本节课的反思,包括学习的收获、存在的疑问。
同时,我会鼓励你们在生活中观察光的折射现象,并进行拓展延伸,尝试解决更多相关问题。
孩子们,让我们一起走进光的折射的世界,探索其中的奥秘吧!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引入环节我选择了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水池中的鱼和插入水中的筷子,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到光的折射现象。
这个环节的设计目的是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引发他们对光的折射现象的兴趣。
二、讲解环节在这个环节,我会详细讲解光的折射现象以及折射定律的内容。
我会用简单易懂的语言,结合生动的例子,让孩子们理解折射定律的内涵。
这个环节的重点是让孩子们掌握折射定律,为后续的实验和应用打下基础。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4章 光的折射 透镜导学案1无答案新版苏科版.docx

第4章光的折射透镜导学案1班级姓名日期【学习目标】1、知道光的折射规律,知道岸上看水中的物体觉得浅、水中看岸上的物体觉得高等等折射现象;2、知道大自然中存在着海市蜃楼、太阳变形、三日同辉等都是光的折射现象;3、会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重点难点】1、光的折射规律;2、光的折射光路图。
【课前预习】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 o2、光的折射规律:⑴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光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折射角等于 o⑵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光线法线方向,即折射角入射角;当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法线方向,即折射角入射角。
3、生活中光的折射的现象有:、等。
4、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中的部分会向弯折,这是现象。
5、人在岸上看水中的物体,看到的位置要比其真实位置_________ 一些;人在水中看岸上的物体,看到的位置要比其真实位置 _____ 一些。
【合作探究】1、如图所示,有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玻璃,在分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
判断:是入射光线,是反射光线,是折射光线,在图中并标出光线的传播方向。
玻璃在■ <AE的炫施的玉忍GC的钢GC的右方)2、孩子在.湖边观鱼,这条鱼实际在C点处,但孩子看见鱼是在D点处。
则小孩这样看的结果是因为从水下发射的光发生了,所看的是鱼的像,(填实像或虚像),光是从(空气中射到水中或水中射到空气中),鱼的反射.光线折射时(靠近或偏离)法线,小孩看到鱼的深度比鱼所在的实际.深度,由于折射使孩子感到好像鱼的真实位置 ______ (改变了或没改变)。
3、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与水平面成30°角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请你在图中画出它的反射光线(标出反射角的大小)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4、如图,光线AB射向玻璃板,请作出光线在玻璃板左右界面处发生折射的光路图。
八年级物理上册 光的折射、透镜习题课教案 苏教版

光的折射、透镜习题课【学习目标】巩固光的折射、透镜中的重要知识点,掌握光的折射定律内容并能用其作光路图和解释相关光学现象,掌握透镜对光的发散和会聚作用和三条特殊光线。
【重点难点】生活中的光的折射现象和光的折射相关作图(含透镜中三条特殊光线)【学习过程】1.复习:(1)结合光路图回顾与光的折射相关的几个概念(2)光的折射定律内容(学生回答)(3)列举你所知道的与光的折射有关的现象(学生自主完成)(4)说出区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及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2.作图训练完成下列光路图(画出折射光路)过光心的光线光的传播方向保持不变。
(这部分内容做好小结,抓住作图要点)3.典型例题例1 光从一种物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它的传播方向会改变,这种现象叫做。
如图所示,OA、OB和OC是射到空气和玻璃界面上的入射线、反射线和折射线三条光线,则____是法线,反射角为__ _度,折射角为__ _度。
例2 孩子在湖边观鱼,这条鱼实际在C点处,但孩子看见鱼是在D点处。
则小孩这样看的结果是因为从水下发射的光发生了_________,所看的是鱼的_____像,(填实像或虚像),光是从_______________(空气中射到水中或水中射到空气中),鱼的反射光线折射时_________(靠近或偏离)法线,小孩看到鱼的水平距离比实际距离_____,小孩看到鱼的深度比鱼所在的实际深度______,由于折射使孩子感到好像鱼的真实位置______(改变了或没改变)。
光的折射、透镜习题课---课内作业班级姓名成绩1.光从一种物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它的传播方向会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如图所示,OA、OB和OC是射到空气和玻璃界面上的入射线、反射线和折射线三条光线,则________是界面,界面的________边是玻璃。
2.如图所示,从位于空气中的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射到水面上,照亮的水中的P点POS1,SPO第1题图第2题图2,S的三条图线中的传播,正确的是______。
八年级物理上册《4.2 透镜》导学案 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4.2 透镜》导学案苏科版【学习目标】知道什么是透镜,什么是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知道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发散作用。
会用一定的方法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
会测量远视眼镜的焦距。
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透镜的发散和会聚作用。
【重点难点】用多种方法辨别透镜和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课前预习】1、透镜通常可以分为____ 和 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 叫凸透镜,它的符号是。
3、 ________________ 叫凹透镜,它的符号是。
4、生活中常见的眼镜的镜片就是透镜。
请你辨别:患有近视眼的学生配戴的近视眼镜的镜片是_______透镜;而患有老花眼的老年人配戴老花镜片是______透镜。
5、凸透镜对光线有 ___ 作用,所以凸透镜又称为 ____ 透镜。
6、凹透镜对光线有 __ 作用,所以凹透镜又称为 ___ 透镜。
〖学习过程〗1、活动4、3 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分别通过让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书上的文字(透镜距离书本较近)得到:通过____透镜,所看到的物体的像是放大的;通过____透镜,所看到的物体的像是缩小的。
2、活动:一束平行光(如太阳光)通过凸透镜,将会发生什么现象?一束平行光(如太阳光)通过凹透镜,将会发生什么现象?我们看到: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__作用,凹透镜对光有__________作用。
所以:凸透镜又叫____________透镜,凹透镜又叫____________透镜。
3、活动4、4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如果现在让你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你有哪几种方法?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4、以凸透镜为例,学习透镜相关名词:① 光心(O):② 主轴:通过光心且垂直于透镜平面的直线称为透镜的,简称主轴。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及同步课后作业:4光的折射透镜复习-word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复习导学案【学习目标】对本章知识进行细致的梳理,突出重点知识,有效突破难点,加强本章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本章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训练。
【预习探学】1.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 传播方向发生的现象叫做。
2. 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内;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 入射角增大时, 折射角, 光垂直于介质表面入射时, 折射角等于。
3.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介质中时, 折射光线法线方向, 即折射角入射角; 当光从水或其他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 折射光线法线方向, 即折射角入射角。
在光的折射现象中, 光路是(填“可逆” 或“不可逆”) 的。
4. 凸透镜对光有作用; 凹透镜对光有作用。
把透镜靠近书本上的字, 字放大的是,字变小的是。
5. 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 斜射向凹透镜对侧的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
6. 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像的性质与凸透镜的有关, 并随的变化而变化。
关于物距, 有两个位置是影响成像性质的关键点, 一个是处, 是物体成缩小像还是放大像的分界点; 另一个是处, 是物体成倒立实像还是正立虚像的分界点。
7. 近视眼看不清(近/远) 处的物体, 是因为晶状体的弯曲度经调节后, 物体的像仍落在视网膜的(前/后) 方。
利用镜能使光的特点, 就能使像向(前/后) 移到视网膜上。
8. 远视眼看不清(近/远) 处的物体, 是因为晶状体的弯曲度经调节后, 物体的像仍落在视网膜的(前/后) 方。
利用镜能使光的特点, 就能使像向(前/后) 移到视网膜上。
9. 取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 以焦距较(长/短) 的凸透镜作为目镜, 以焦距较(长/短)的凸透镜作为物镜, 就制成了一个简易的开普勒望远镜, 可以观察较远的物体。
显微镜与开普勒望远镜不同的是, 它的物镜的焦距很(长/短), 目镜的焦距较(长/短), 微小的物体经过物镜和目镜两次放大后, 人眼就可以看清楚了。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套导学案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第五节光的折射 (第1课时)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套导学案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一、 光的折射 (第1课时)【课前预习】1、 叫光的折射现象。
2、 叫入射角, 叫反射角,________________叫折射角。
3、光垂直于分界面入射时,入射角为 ,反射角为 ,折射角为4、当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 入射角。
5、当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 入射角。
【课堂重点】〖学习过程〗1.光的折射现象(活动4.2):“下面请同学们观察一个实验(活动4.2)。
”演示实验: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
学生思考:光从什么物质射入什么物质?其传播方向是否发生变化?教师小结:“象这样一些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 _____ 。
”2.识图填入: ΝΝˊ是___________;ΜΜˊ是___________; ΑО是________光线;ОΒ是________光线;ΟС是_______光线; ∠α是_______角;∠β是_______ 角;∠γ是_______角;∠β_______∠α; ∠γ_______∠α。
3、活动(4.8):光在空气中传播,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
“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光在什么中传播?其传播方向是否发生变化?”教师小结光的折射定律:①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②折射光线,入射光线___________________法线两侧 a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角__________入射角Μˊ Νˊ③b当光从其它透明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________入射角即:①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或水中时,折射光线_________法线方向②当光从玻璃(或水)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_________法线方向③当光垂直射入玻璃(或水)中时,传播方向_______________4、应用(1)画出入射光线射入玻璃砖的光路图:(2)水中的筷子竖直插入水中时,水中的部分筷子看起来如何偏折?(3)水中的筷子斜着插入水中时,水中的部分筷子看起来如何偏折?(4)水中的鱼看起来是原来的位置吗?(画图表示)〖要点归纳〗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___________,这种现象叫作光的___________。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复习导学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复习导学案 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持以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为导向,精心设计每一次教学活动。
本节课的设计意图是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和探索,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光的折射现象,知道透镜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重点:透镜的基本知识和光的折射现象的观察。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透明塑料瓶、水、彩笔、放大镜、小鱼模型等。
2. 学具:每个幼儿一份,包括透明塑料瓶、水、彩笔、放大镜、小鱼模型等。
四、活动过程:1. 情景引入:带领幼儿观察鱼缸中的小鱼,让他们注意到小鱼在水中游动时,看起来位置发生了变化。
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小鱼在水中游动时,看起来位置发生了变化吗?”引导幼儿思考光的折射现象。
2. 讲解与示范:向幼儿讲解光的折射现象,并用教具进行示范。
将透明塑料瓶装满水,放入彩笔,让幼儿观察彩笔在塑料瓶中的位置变化。
解释这是因为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时候,会发生折射现象。
3. 动手操作:让每个幼儿用自己的学具进行操作,观察彩笔在塑料瓶中的位置变化。
鼓励他们积极提问、互相交流,引导他们发现光的折射现象。
4. 小组合作: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个放大镜。
让幼儿通过小组合作,观察不同角度下的光的折射现象,并记录下来。
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六、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光的折射现象。
2. 活动难点:让幼儿应用透镜的知识,解释光的折射现象。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本次活动的效果和幼儿的反应。
根据幼儿的表现,我会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和难度,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一、光的折射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一、光的折射【学习目标】知道光的折射规律,知道岸上看水中的物体觉得浅、水中看岸上的物体觉得高等等折射现象。
知道大自然中存在着海市蜃楼、太阳变形、三日同辉等都是光的折射现象。
设置学习情境,加强对光的折射规律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重点难点】光的折射规律和生活中的折射现象的认识【学习过程】1.引入新课:通过观察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研究的主要内容—光的折射2.观察水和空气的分界面两侧的光的传播现象演示实验中说明光在传播过程中发生了折射学生看书依次掌握界面、法线、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入射角、折射角的概念。
3.按科学探究的步骤通过实验得出光的折射规律:得出规律,由规律得出相关重要结论(引导学生理解光路可逆现象)4.光的折射在生活中的应用(学生阅读P86 生活物理社会)变形的太阳、幻日都与光的折射有关(补充介绍海市蜃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河水看上去不深,但实际深度比我们看到的要深(学生看书上的漫画),而潜水员在水中看岸上的物体往往也要高上许多。
充分利用学生已知道的光的折射规律,通过解释这一现象既对刚学的知识起到巩固作用,同时又了解了光的折射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典型例题例1 如图所示,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液体中,入射角为45°,折射角为30°,光线射到液体底部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又反射回来,最后光线又回到空气中的折射角是()A.30°B.45°C.55°D.60°例2 P87第3题拓展:有经验的渔民用鱼叉捕鱼,怎样操作才能确保捕到鱼?如果不是用鱼叉捕鱼而是用先进的激光枪又该怎样?例3李华在洪泽湖乘船游玩时,发现水面下某处有一只青蛙(如图),他用激光笔照射到了这只青蛙。
⑴、请你在图中画出李华在照射青蛙时的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⑵、李华看到的“青蛙”比青蛙的实际位置距水面是深一些,还是浅一些?水ABCD一、光的折射---课内作业班级姓名成绩1.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向水面时,则()A.只发生折射现象,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B.只发生折射现象,折射角大于入射角C.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折射角小于入射角D.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折射角大于入射角2.下图是光线在空气与玻璃的界面处发生折射与反射的四幅图.其中正确的是:()3.关于光的折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折射角就是折射光线与界面之间的夹角 B.折射现象中,光路不可逆C.光线从空气中射入水中时,折射角不可能等于90°D.光线从空气中射入水中,折射角不可能等于0°4.如下图所示是光线通过三棱镜时折射光线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 5.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6.一根铅笔斜插入水中,如下图中能较真实地反映人观察到的铅笔的情况的是:()ABCD。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复习导学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复习导学案 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在设计这一复习导学案时,我的意图是让学生在回顾《光的折射透镜》这一章内容的同时,能够深入理解光的折射现象,掌握透镜的基本性质和成像规律,提高他们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此,我采用了梳理知识点、实例分析、互动讨论和课后实践等多种教学方式,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教学目标1. 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理解透镜的基本性质和成像规律。
2. 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2. 教学重点:透镜的基本性质,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透明胶片、玻璃杯、铅笔、直尺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四、活动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光的折射现象,如眼镜、透镜等,引导学生回顾光的折射现象和透镜的基本性质。
2. 知识梳理: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梳理《光的折射透镜》这一章的主要知识点,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3. 实例分析:选取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理解透镜的成像规律。
4.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共同探讨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5. 课后实践:布置一道课后实践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个简单的放大镜或望远镜。
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难点: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2. 活动重点:透镜的基本性质,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和透镜的应用,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
苏科版八上《透镜》word导学案

苏科版八上《透镜》w o r d导学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2)班级:姓名:第一部分脑海掘金1.如图4-4所示的两个透镜()A.都是向右凸出的,都是凸透镜 B.都是向右凹进的,都是凹透镜C.a是凸透镜,b是凹透镜 D.b是凸透镜,a是凹透镜3、跟主轴的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在主轴上的F点叫,到的距离叫焦距(f)。
第二部分寻根探秘1.如何测量凸透镜焦距?[活动]测定凸透镜的焦距步骤:原理图:2.活动4.5探究透镜的奥秘观察一束激光通过三棱镜后,出射光线将向哪个方向偏折?请同学们做刚才实验的光路图,注意,这里有两次光的折射。
得出:一束光线经三棱镜后,画出这束光在三棱镜内和离开三棱镜后进行的路径。
结果表明,出来光线向_____________偏折。
第三部分学以致用1.下面是生活中常用的镜子,其中属于凸透镜的是()A.潜望镜 B.汽车的观后镜C近视眼镜 D.远视眼镜2.用铁丝绕成一个内径约5mm的圆环,将圆环在清水中浸一下后取出,将布满圆环的水膜靠近书本上的字,我们看到的是一个_______的像;如果轻轻摇动布满水膜的圆环,甩去多余的水,再靠近课本上的字,则看到的是_______的像,此时,水膜相当于一个_______镜.3.探索设计题小宇最喜爱的玩具是叔叔送给他的生日礼物,那是三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凸透镜,分别由玻璃、水晶、塑料制成.现在小宇想要探究“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凸透镜的焦距与制作材料是否有关”,请你帮他设计这次探究的全过程,完成如下的工作:(1)这次探究所需要的器材有哪些?请你写出来.(2)请你写出探究的主要步骤.(3)请你设计出实验现象或实验数据记录表格.第四部分反思整理今天我们探究了什么问题分别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你觉得较难的是什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知识在本节课中你最有感触的是什么还有什么困惑第五部分检测练习1.农民在塑料棚中种蔬菜,雨过天晴后要将塑料棚上积水放掉,为什么?2.下列所示的透镜对光线起什么作用。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第2节透镜导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第2节透镜导学案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直观、生动的教学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互动等活动,让孩子们能够认识和区分不同的颜色,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颜色知识,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能够认识和区分红、橙、黄、绿、蓝、紫等基本颜色。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增强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能够认识和区分基本颜色。
难点: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使他们能够发现颜色之间的联系和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彩色卡片、彩色笔、彩色图片、颜色板等。
2.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张白纸、一套彩色笔。
五、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让孩子们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找出不同颜色的物品,并分享给大家。
2. 引入主题(10分钟):展示彩色卡片,引导孩子们观察并说出卡片的颜色。
3. 教学基本颜色(10分钟):分别展示红、橙、黄、绿、蓝、紫等基本颜色的卡片,让孩子们认识并区分这些颜色。
4. 颜色游戏(10分钟):让孩子们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颜色,用彩色笔在白纸上绘制属于自己的颜色画。
5. 分享与展示(5分钟):每个孩子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自己喜欢的颜色和原因。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孩子们能够认识和区分基本颜色。
难点: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使他们能够发现颜色之间的联系和变化。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孩子们积极参与,表现出对颜色的浓厚兴趣。
在活动中,他们不仅认识和区分了基本颜色,还通过绘制颜色画发挥了想象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采用直观、生动的教学方法,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同时,我也将鼓励孩子们在课后进行颜色创作,进一步拓展他们的想象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课程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4.1《光的折射》导学案

《光的折射》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2.掌握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时的偏折规律3.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二、自主学习:1、折射:光从一种介质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活动1:认识基本概念类比反射认识基本概念:折射光线、折射角AO是光线,OB是光线,ON是。
入射角是___和____的夹角,在图中是,折射角是和的夹角,在图中是三、合作探究:[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猜想:(1)在光的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______(2)在光的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在法线的什么位置?(3,1)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折射光线将法线(选填靠近、远离),也就是折射角_ 入射角(选填﹥、﹦、﹤)。
(3,2)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随之。
(4)(一种特殊折射)当光垂直..射向玻璃时,传播方向,此时折射角等于 ____度,入射角等于_____度。
(5)如果让光逆着原来折射光线(的方向)射入玻璃中,光会不会逆着原来入射光线的传播方向?四、解释现象:筷子真的折了吗?例题:画出图中的折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 i和折射角∠ r五、当堂训练:1、如图所示,MN为两种物质的界面。
光线AO为光线,光线OC为光线。
∠AOD是角,∠QOC为角。
从图中可知入射角为度,折射角为度。
2、如图,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在P处形成一光斑。
在向容器里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光斑将()A. 向左移动后静止B. 向右移动后静止C. 先向左移动后向右移动D. 仍在原来位置3、下图中描述的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4、意标出法线)。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1光的折射透镜的奥秘(1)》导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1光的折射透镜的奥秘(1)》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1240d17c1cfad6185fa727.png)
【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2.通过对光的折射现象的观察、猜测、实验、归纳结论等活动,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
【重点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课前预习】1.当光射到水面时,不仅会发生,同时还会生,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2.如图,AO 是光线,OB 是光线, OC 是光线;光线与法线的夹角α叫做角, .光线与法线的夹角β叫做角,光线与法线的夹角γ叫做角【新知导学】 (一)新课引入学生活动:1、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如图甲),往茶杯中倒人一些水后,又能够看见硬币了(如图乙),为什么?2、筷子插进一只透明的水杯里,从外面看,筷子竟然好像从水面处被。
3、将激光射至空水槽的O 点,然后向水槽中注水,观察光斑的位置是否变化?若改变,如何变?在图上表示出来(二)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____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_____的现象叫光的折射。
我们把类似于“空气”、“水”等能够传播光的物质叫光的介质。
光的介质除空气、水,还有玻璃和真空等(三)与光的折射有关的几个术语(1)入射光线_____(2)折射光线_____(3)法线_____(4)入射角_____(5)折射角_____(四)光的折射规律学生实验1:探究光从空气通过玻璃时的折射特点:(1)让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时,观察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折射角入射角(注:改变角度多做几次)。
(2)让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时,使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
使入射角减小,折射角也。
A N O(3)让光由空气垂直射入玻璃时,观察光的传播方向是否改变,这时折射角、入射角。
学生实验2:探究光从玻璃通过空气时的折射特点:让光由玻璃斜射入空气时,观察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折射角入射角光的折射规律: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位于同一平面。
⑵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⑶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增大。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第四章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和像距的关系、实像和虚像的区别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理解物距和像距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原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物距和像距的关系。
难点:凸透镜成像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凸透镜、蜡烛、光屏、白板等。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笔记本、导学案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投影仪,思考投影仪是如何成像的。
2. 知识讲解:介绍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讲解物距和像距的关系。
3. 实验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距和像距下凸透镜的成像情况。
4. 例题讲解: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凸透镜成像问题,如放大镜、望远镜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凸透镜成像的物距和像距。
6. 知识拓展:介绍凸透镜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医疗、科研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和像距的关系、实像和虚像的区别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分析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成像的情况。
(2)计算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成像的物距和像距。
2. 答案:(1)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物体距离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两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体距离凸透镜的距离在两倍焦距和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体距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关系公式,计算物距和像距的具体数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掌握情况良好,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仍有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光的折射、透镜习题课
【学习目标】
巩固光的折射、透镜中的重要知识点,掌握光的折射定律内容并能用其作光路图和解释相关光学现象,掌握透镜对光的发散和会聚作用和三条特殊光线。
【重点难点】生活中的光的折射现象和光的折射相关作图(含透镜中三条特殊光线)
【学习过程】
1.复习:
(1)结合光路图回顾与光的折射相关的几个概念
(2)光的折射定律内容(学生回答)
(3)列举你所知道的与光的折射有关的现象(学生自主完成)
(4)说出区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及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2.作图训练
完成下列光路图
(画出折射光路)
过光心的光线光的传播方向保持不变。
(这部分内容做好小结,抓住作图要点)
3.典型例题
例 1 光从一种物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它的传播方向
会改变,这种现象叫做。
如图所示,OA、OB和OC是射
到空气和玻璃界面上的入射线、反射线和折射线三条光线,则____
是法线,反射角为__ _度,折射角为__ _度。
例2 孩子在湖边观鱼,这条鱼实际在C点处,但孩子看
见鱼是在D点处。
则小孩这样看的结果是因为从水下发射的光
发生了_________,所看的是鱼的_____像,(填实像或虚像),
光是从_______________(空气中射到水中或水中射到空气
中),鱼的反射光线折射时_________(靠近或偏离)法线,
小孩看到鱼的水平距离比实际距离_____,小孩看到鱼的深度
比鱼所在的实际深度______,由于折射使孩子感到好像鱼的真
实位置______(改变了或没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