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尔巴哈的道德世界观

合集下载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自主学习单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自主学习单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自主学习单填写说明:《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核心旨是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关系。

请围绕上述问题阅读全文,并完成自主学习的要求。

问题一:恩格斯是如何通过对“两个凡是”命题的分析剖析黑格尔哲学的革命性的?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下简称《费尔巴哈论》)第一章中对于黑格尔哲学的一句话“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进行了评析。

这一命题出自黑格尔于1821年所写的《法哲学原理》的序言。

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在哲学上为专制制度、警察国家、专断司法、书报检查等所作的辩护,把德国的君主专制描述成是合理的制度。

因此,它“引起近视的政府的感激和同样近视的自由派的愤怒”。

而在恩格斯看来,二者只看到黑格尔这一哲学命题的表面,并没有正确把握黑格尔这一命题的实质,这一命题主要集中体现了黑格尔哲学的两重性:革命性和保守性。

在恩格斯看来,黑格尔的意思是,现实性这种属性仅仅属于那同时是必然的东西,“现实在其展开过程中表明为必然性”。

也就是说,凡是具有必然性的东西都是合理的,而凡是合理的东西必然要发展壮大起来并继续存在下去;反之,如果丧失了发展的必然性,就必然要衰落下去,就没有继续存在的理由,就必然要被逐渐发展起来的新事物所取代。

这就是黑格尔这一著名哲学命题所蕴含着的革命因素。

恩格斯最后概括指出,根据黑格尔一切都是变化发展的辩证法思想,“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命题就走向自己的反面,“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

这样,该命题中所蕴涵的辩证法思想的革命性就如此地被揭示出来。

恩格斯说:“这样,在发展进程中,以前一切现实的东西都会成为不现实的,都会丧失自己的必然性、自己存在的权利、自己的合理性;一种新的、富有生命力的现实的东西就会代替正在衰亡的现实的东西,——如何旧的东西足够理智,不加抵抗即行死亡,那就和平地代替;如果旧的东西抗拒这种必然性,那就通过暴力来代替。

阐述《费论》的语录

阐述《费论》的语录

阐述《费论》的语录恩格斯著写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采用了其他人的语录,在此进行说明。

“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

”这句话是恩格斯引用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序言中的话。

在第一章第三自然段与第四自然段中出现。

黑格尔说的这句话表明凡是现存的,都一定要灭亡。

这显然是把现存的一切神圣化,是在哲学上替专制制度、替警察国家、替王室司法、替书报检查制度祝福。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就讨论了这句话,以下就是对恩格斯本人理解的一个提炼。

恩格斯认为,黑格尔对这句话的陈述和当时政府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不同的。

“现实性在其展开过程中表明为必然性。

”故而,恩格斯认为,黑格尔的意思是,只有现实只其展开过程中表明了自己的必然性之后,才是合乎理性的;现实绝不是无条件地合乎理性。

因而,虽然某种制度是现存的,但如果它没有表明自身的必然性,那么它就是不现实的。

恩格斯举出了君主制和革命的例子:现存的君主制不合必然性,所以是不现实的;而革命是必然的,因而革命是现实的。

到这里为止,恩格斯还能在黑格尔哲学之中来理解这个问题,而之后,恩格斯就得出一个似乎有些偏激的推论。

即,恩格斯认为由于“黑格尔的辩证法”,这句话就变成了:“凡在人类历史领域中是现实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成为不合理性的,就是说,注定是不合理性的,一开始就包含着不合理性;凡在人们头脑中是合乎理性的,都注定要成为现实的,不管它同现存的、表面的现实多么矛盾。

”进而,恩格斯的推论是:“凡是现存的,都一定要灭亡。

”以上就是恩格斯对那句话的基本理解。

这里简要评论一下:恩格斯之理解的前半部分,还是比较合理的。

但是,恩格斯得出的推论,则不甚合理。

因为现实的某些事物也是会发展的,并不必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不合理性,因而也就未必是要灭亡的。

这里黑格尔说的“合理”不是说合乎人的理性,而是指合乎规律、合乎必然。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解读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解读

马克思于1845年春在布鲁塞尔写成的批判费尔巴哈的11条提纲,其论述的中心是实践问题。

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概述了自己的新的世界观。

《提纲》在马克思生前未曾发表过。

最早发表于1888年,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序言中称这个文件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并作为该书的附录首次发表。

它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

《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一起被公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创立的基本标志。

《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的主要著作之一。

他紧紧围绕着旧唯物主义的基本缺陷——直观性和受动性,完成了对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的批判,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或者说实践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即实践观点。

其一: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理论出发点,确立了完备的实践观。

马克思克服了由于过于强调劳动的能动意义而导致的对人的抽象理解,同时也认识到了旧唯物主义的单纯受动性原则及其缺陷,强调指出实践是能动性与受动性、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人既受自然必然性支配,同时又以能动的感性活动改造环境,实现人与环境的辩证统一。

从而确立了完备的实践观,为新唯物主义找到了合理的理论出发点。

其二,马克思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把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把认识论建立在实践观点之上,确立了能动反映论的基本思想,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马克思指出,旧唯物主义单纯从经验出发,人的认识活动理解为消极被动的照镜子式的直接映现活动,完全否认了人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否认了认识的能动性、辩证性。

马克思从实践观点出发,指出认识活动,第一,是主体以其实践理念(目的),即价值理念和理论理念对客体进行选择的主动活动,不是主体消极被动接受客体作用的、受自然必然性盲目支配的活动;第二,是主体对客体进行建构的能动活动,不是主体对客体直接的映现、单纯的模写;第三,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再由理性到实践的循环往复的无穷发展过程,由现象到本质、由一级本质到二级本质……的逐步深化的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动作。

《费尔巴哈论》:一部系统阐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经典之作

《费尔巴哈论》:一部系统阐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经典之作

《费尔巴哈论》:一部系统阐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经典之作作者:郝建国来源:《领导之友》2014年第01期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下简称《费尔巴哈论》)一书是一部系统阐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名著,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尤其要注意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中,哲学是基础。

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掌握马克思主义完整科学体系的重要前提。

因此,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要把《费尔巴哈论》列为首选的书目之一。

一、恩格斯写作《费尔巴哈论》的历史背景第一,为了实现历史的夙愿。

早在1845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布鲁塞尔时,就决定共同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把他们“以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

恩格斯写作《费尔巴哈论》就是为了实现这一愿望。

第二,国际工人运动的现实需要。

19世纪末,国际工人运动面临着一系列新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并和各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建立起工人的政党组织,国际工人运动的这一发展趋势,迫切要求系统地阐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以指导工人运动的发展;另一方面,一些资产阶级思想家打着复活德国古典哲学的招牌,试图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对抗。

鉴于这种情况,恩格斯感到很有必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做一个简要而又系统的说明。

第三,评述施达克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提供了机会。

费尔巴哈在大学担任讲师期间,由于宣传唯物主义无神论而被剥夺了教席,并受到了当时德国哲学界的攻击。

1885年丹麦社会学家施达克写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一书,对费尔巴哈给予了充分肯定,驳斥了德国哲学界的攻击。

但是,由于施达克哲学素养不够,不懂得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界限,对费尔巴哈作了错误的评价。

因此,当德国社会民主党机关刊物《新时代》杂志编辑部邀请恩格斯撰文评述施达克这本书时,恩格斯就欣然同意了,并借此机会完成了《费尔巴哈论》。

理性\意志\心——费尔巴哈之宗教的精神性探析

理性\意志\心——费尔巴哈之宗教的精神性探析

理性\意志\心——费尔巴哈之宗教的精神性探析人的本质包括三个层次:自然本质、社会本质和精神本质。

而人异于动物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人的精神本质。

这种精神本质,在费尔巴哈看来,就是理性、意志和心。

费尔巴哈对于人的精神本质的规定是与其宗教批判联系在一起的。

在他看来,宗教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的异化。

上帝作为三位一体的概念,可具体化为作为理性本质的上帝、作为道德本质的上帝和作为心或爱之本质的上帝,三者的本质只是理性、意志和心。

标签:费尔巴哈宗教理性意志心一、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按照费尔巴哈的见解,人的本质是有别于动物的各种属性的总和。

具体地说,人所共有的本质包括三个层次:自然本质、社会本质和精神本质。

而人异于动物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人的精神本质。

这种精神本质,在费尔巴哈看来,就是理性、意志和心。

“一个完善的人,必定具有思维呼、意志力和心力。

思维力是认识之光,意志力是品性之能量,心力是爱。

理性、爱、意志力,这就是完善性,这就是最高的力,这就是作为人的绝对本质。

”费尔巴哈对于人的精神本质的规定是与其宗教批判联系在一起的。

在他看来,宗教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的异化,人将自己的本质对象化为一个独立于人的精神本体,并把自己的本质从内部分离出来。

“无限的属神的本质,就是人的精神本质;但是,这个精神本质被从人里面分离出来,被表象成为一个独立的存在者。

”上帝作为三位一体的概念,可具体化为作为理性本质的上帝、作为道德本质的上帝和作为心或爱之本质的上帝,三者的本质只是理性、意志和心。

二、上帝之理性乃人之理性的异化在费尔巴哈那里,理性与理智是等同的概念,也即知性。

理智被费尔巴哈视为人类原有的能力,是富于人之中的超人格和非人格的本质性。

人只有通过理智并且只有在理智中才具备力量摆脱自己及自己主观的本质,并“将自己提升到普遍的概念和关系,将对象从其给内心所造成的印象里面区分出来,自在自为地、不以对人的关系为转移地考察对象。

”上帝与人是对立的两个极端。

为什么说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一个包含着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新文件?

为什么说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一个包含着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新文件?

1、为什么说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一个包含着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新文件?冯幼军2009体研20091117《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批判费尔巴哈为重点,确立了唯物主义的实践观,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诞生。

同时《,提纲》第一次将实践作为哲学理论的基本范畴,提出了新世界观特别是新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一些基本原理,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一切旧哲学的根本区别。

它在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中,是一块结束旧质开创新质的界碑,在马克思哲学史上具有根本划界的意义,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天才提纲。

马克思以实践为出发点和核心,以批判费尔巴哈为重点,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

作为马克思实现哲学变革的最初著作《,提纲》以未展开的形式第一次将实践作为哲学理论的基本范畴,提出了新世界观(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特别是新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一些基本观点,指出了马克思主。

《提纲》虽然非常简要,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具有根本划界的意义,恩格斯称《提纲》“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非常宝贵的”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

一、《提纲》批判了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确立了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出发点或立足点,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诞生。

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们,虽然不少人为实现他们的哲学作过艰难的努力,甚至有的人还运用过实践这个词,但是他们都满足于圆满地解释世界,把哲学的任务仅仅规定为说明世界。

因此,从前的一切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出发点是精神、思维,它们把精神、思维看作是世界的本原和本质,从精神、思维出发来理解世界。

对此,马克思进行了批判,指出唯心主义对“能动的方面”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它们夸大了主观能动性,否认主体对客体的依赖性“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本身的”。

而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哲学(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出发点是自然,他们从自然存在出发来理解世界,对于人类自身改造世界的感性活动即实践,旧唯物主义是不了解和鄙视的。

探析《费尔巴哈提纲》中的新世界观思想

探析《费尔巴哈提纲》中的新世界观思想

探析《费尔巴哈提纲》中的新世界观思想《费尔巴哈提纲》是马克思主义著名理论家恩格斯为了回应费尔巴哈的思想而写的一部著作。

在这部著作中,恩格斯对费尔巴哈的新世界观进行了探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本文将探讨《费尔巴哈提纲》中的新世界观思想,以及恩格斯的理论贡献。

费尔巴哈在其著作中提出了“唯物史观”的思想。

他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即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产关系决定了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等上层建筑。

这种新的世界观强调经济基础对社会变革的决定作用,与传统的唯心主义思想相悖。

恩格斯在《费尔巴哈提纲》中指出,费尔巴哈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贡献在于他提出了唯物史观这一早期形态的基本思想,但他的理论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他并没有深刻地理解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而且也没有提出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费尔巴哈还在其著作中强调了人的社会本质。

他认为,人的社会本质决定了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的发展,这与传统的宗教观念和唯心主义思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恩格斯也承认了费尔巴哈在这方面的贡献,认为他对于现实世界的社会形态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指出了人的社会本质决定了人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

恩格斯也指出,费尔巴哈并没有深入思考人的社会本质是如何形成的,以及社会本质与社会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

费尔巴哈还在《费尔巴哈提纲》中提出了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方法。

他认为,人的认识是通过感觉和经验来获取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从而与唯心主义思想进行了明显的对抗。

恩格斯对此也表示认同,并认为这是费尔巴哈对哲学认识论方面的一大贡献。

他指出,费尔巴哈抛弃了唯心主义思想,提出了通过感觉和经验来认识物质世界的方法,并且认为这是哲学认识论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

在总结恩格斯对《费尔巴哈提纲》中新世界观思想的探析时,我们可以看到,费尔巴哈的理论确实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他在唯物史观、人的社会本质和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方法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思想,为后人的思考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恩格斯《路德维希 · 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恩格斯《路德维希 · 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恩格斯《路德维希· 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内容讲解一、写作背景恩格斯《路德维希· 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下简称《费尔巴哈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著作之一。

它是恩格斯应德国社会主义民主党机关杂志《新时代》编辑部要求为评论施达克的《费尔巴哈》一书而写的。

原文发表在该杂志 1886 年第四、五期。

1888 年恩格斯略加修改加上序言,作为单行本出版。

同时,恩格斯还把马克思在 1845 春写的笔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作为这本书的附录一起发表。

自从 1871 年巴黎公社失败以后,欧洲进入了一个“和平”发展时期。

资产阶级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除了公开镇压工人运动外,还在思想意识领域,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宣传与马克思主义相对立的反动思想,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新康德主义。

他们用康德的伦理唯心主义取代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基础”的地位,诬蔑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辩证法的简单拼凑。

“新康德主义”当时不仅得到了资产阶级的普遍赞赏,而且还渗入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

因此,为回击资产阶级对马克思主义的攻击和歪曲,彻底清算和批判新康德主义,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战斗性和纯洁性,系统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和基本原理,恩格斯写了这本著作。

二、中心思想恩格斯在这部著作中,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和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的联系及根本区别,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在人类认识史上引起的伟大革命,系统地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三、内容讲解一本章阐述了黑格尔哲学的历史背景和社会作用,揭示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及其革命意义,分析了黑格尔哲学中方法和体系的矛盾,论述了黑格尔哲学派的解体过程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出现的意义。

本章共 18 个自然段。

(一)黑格尔哲学的历史背景及其社会作用(第 1 — 2 段)1 、黑格尔哲学的历史背景和阶级实质以德国 1848 年为背景,展开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分析和批判。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简称《费尔巴哈论》,是恩格斯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系统地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伟大著作。

德国古典哲学是指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德国新兴资产阶级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是康德,经过费希特和谢林,到黑格尔那里,把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和辩证法发展到顶峰,形成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理论体系。

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个代表,费尔巴哈终结了德国古典哲学发展的历史阶段。

德国古典哲学的形成和发展,从意识形态上反映了1848年德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前的近代德国资产阶级的成长过程。

“终结”意味着德国古典哲学发展阶段的结束,从而导致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

一、《费尔巴哈论》的历史背景、历史地位和逻辑结构(一)历史背景1.为了全面系统地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

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的优秀成果。

他们早就希望系统地阐明他们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清算“以前的哲学信仰”,即他们是怎样从德国古典哲学出发,又怎样同它分离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5-1846年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就是为了这个目的。

但是,这本书当时未能出版。

从那时起到恩格斯的《费尔巴哈论》的发表,已经过了40多年。

在此期间,他们虽然在一些著作中论述过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黑格尔哲学的关气,但还不够全面和系统。

至于费尔巴哈哲学,则从来没回顾过。

因此,他们的这个夙愿一直没有能够实现。

恩格斯写《费尔巴哈论》就是为了实现这个愿望。

2.为了适应思想战线斗争的需要。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到恩格斯写作《费尔巴哈论》,这期间,思想战线的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方面,“马克思的世界观远在德国和欧洲境界以外,在文明世界的一切语言中都找到了代表”。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刚刚诞生时,还是被当作在欧洲上空徘徊的共产主义“幽灵”,经过40多年的战斗,战胜了工人运动中的一切机会主义思想体系,“马克思学说获得了完全的胜利,并且广泛传播开来”。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宗教思想的批判与超越——论马克思的宗教批判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宗教思想的批判与超越——论马克思的宗教批判

三 、 教 的社 会功 能 宗
归结为人的本质, 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 固有 的抽象物 , 实际 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蛐而费尔 巴哈却撇 开历史的进程孤立地 考察宗教 , 假定 出抽象的人, 把人 的本质理解为抽象 的类 的共 同性 。
费尔 巴哈在把宗教的本质还原为人 的本质之后 , 就停下 了脚步 , 他既 没有进一步揭示 出宗教产生的深刻社会历史原 因。马克思指 出: 反 “ 宗教 的批判 的依据就是: 人创造了宗教 , 而不是宗教创造 了人 。就是 说, 宗教是那些没有获得 自己或者再度丧失了 自己的人的 自我意识和 自我感觉 。但人并不是抽象地栖 息于世界之外 的东西 。人就是人的 世界 , 就是 国家 、 社会 。国家、 社会产 生了宗教 即颠倒 了的世 界观 , 因 为它 的本身就是颠倒了的世界。圆 ”这里 , 马克思既肯定 了费尔 巴哈关 于人创造宗教 的功绩 , 又指明 了他不了解人 的社会性 , 因而不 了解宗
费尔 巴哈的人本 学宗教观对宗教神学产生 了强有力的冲击 , 并对 当时人们的思想解放起 了启蒙作用, 还为行将到来的资产阶级革命进 行了思想准备 。 费尔巴哈只是主张废 除有神的、 有上帝 的宗教 。 他认 为只要指出宗教的虚 伪性、 欺骗性, 指出宗教的本质无非就是人 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质的异化 , 并使人人都懂得这一点, 人们就会 自 然终止对神、 对上帝 的 项礼膜拜。这样 , 神的宗教信仰就会根本消除。然而 , 对 费尔 巴哈并
教产生 的社会根源 的缺陷, 并且进而得 出新结论 由于 马克 思正确解 们也不可能随心所欲 地消灭或创立一种宗教 。宗教里的苦难 既是现 又是对 这种现 实的苦难的抗议。 宗教对人 们只 能起 决 了人 的本质 问题 , 找到 了宗教产生的深刻社会原 因, 就为 自己的宗 实的苦难的表现 ,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理论内涵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理论内涵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理论内涵及其对教育的启示作者:汤晓莉来源:《青年与社会》2019年第11期摘要:教育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事业,而教育思想直接影响教育实践活动,也随之会影响教育价值的实现。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理论也迫切需要变革与创新,为此必须大胆借鉴其它学科领域的思想成果。

作为确立马克思主义新哲学的代表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其中所揭示的实践观、人的本质学说等都蕴含着丰富的哲学价值,极具思想意义。

虽然马克思写作这一部著作中不是为了探讨教育问题,但其中所揭示的理论内涵对于现今教育事业的发展却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实践观;人的本质;教育;指导意义《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天才提纲,恩格斯也称其为“包含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

对于《提纲》中马克思提出的新的实践观及人的本质问题,很多学者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大部分都是出于哲学理论层面的探析。

本文则旨在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即从哲学理论出发去探讨其对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

一、《提纲》中的实践观马克思批判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哲学的实践观点,《提纲》的第一条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

可见,马克思批判旧唯物主义把主客体关系只是理解为一种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因为旧唯物主义不是从实践角度去理解主客体关系,而是从客体角度出发,把主体理解为是完全被动接受和反映客体的,如此也更不可能认识到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

相反,唯心主义则认识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一方面,然而却过分夸大,也未能认识到实践的重要作用,从而也有很大缺陷。

通过对旧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批判,马克思确立了新的实践观,他将实践视为连接主客体的桥梁,充分肯定实践的重要地位。

提出实践可以证明思维的真理性,同时也是人的本质和社会生活本质的体现。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书报告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书报告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书报告储云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篇文章虽然不长,仅一千两百余字,但是意义重大,其中包含的哲学思想在我看来甚至超过了当代的很多哲学书。

在看这篇文章之前看了一下它的简单介绍:这篇马克思写于1845年的文章在1888年首次出版,恩格斯评价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

于是带着辩证的思想看了这篇文章。

看了之后感触颇深,文中马克思深刻批判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从前一切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论述了实践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阐明了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并最终提出了无产阶级哲学家的历史使命。

一、对文章的分析下面详细地论述我对这篇文章的分析。

这篇文章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总领,第二部分是分论,第三部分是总结。

(一)总领部分是第一二条。

第一条中马克思首先揭露了从前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认为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一样主张思维是存在的反映,但是两者在如何反映上存在根本的区别,旧唯物主义认为思维是对客体直观的反映,这种反映是被动的,没有认识到发展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法对世界进行再创新和改造;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思维应该是对客体实践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积极的、主动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客观规律并对世界进行再创新,因而这种反映是革命性的。

马克思还利用唯心论对人的影响来做出比较:唯心主义虽然懂得并发展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但是这是在脱离物质条件基础之上的,这会使得人的主观能动性抽象的发展,偏离现实世界的轨道,从而使得主观能动性失去实际意义。

马克思认为这是因为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一样没有认识到实践活动的意义,而吧主观能动性抽象发展造成的。

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是基于想象,而是基于物质条件基础的,脱离了物质条件基础,人的主观能动性只能成为一种精神活动,从而无法改造世界。

而实践就是主观能动性的反映。

接着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观点进行分析,费尔巴哈认识到了实践的存在,但是却没有认识到利用实践来实践,他所理解的实践仅仅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感觉到的,没有看到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和意义。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解读人的本质及其当代价值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解读人的本质及其当代价值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解读⼈的本质及其当代价值2019-05-22摘要:在马克思经典⽂本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中,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抽象的⼈性论,指出⼈是现实的⼈,实践的⼈,社会关系中的⼈,进⽽提出实现⼈发展的途径以及⽬标。

要实现⼈的⾃由发展,就需提⾼个⼈⾃⾝的精神素质涵养,投⾝到社会建设发展的实践当中。

⼈的本质的社会关系性要求⼈们树⽴正确的价值观和利益观,树⽴⼈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这样才能实现每个⼈的⾃由全⾯发展。

关键词: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本质;当代价值中图分类号:A811 ⽂献标识码:A ⽂章编号:1673-2596(2016)08-0047-02从经典出发,解读马克思经典著作关于⼈的本质的深刻剖析,探索⼈的本质及其当代价值,寻找与社会主义核⼼价值观培育的契合点,有利于推进社会的精神⽂明发展,促进社会中⼈的全⾯发展。

⼀、关于⼈的本质理论的⽂本解读(⼀)⼈是现实的⼈。

费尔巴哈“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感情固定为独⽴的东西,并假定有⼀种抽象的――孤⽴的――⼈的个体。

因此,本质只能被理解为“类”,理解为⼀种内在的、⽆声的、把许多⼈⾃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1]。

费尔巴哈只是从⾃然共性把⼈的本质归结为“类”,忽视了⼈现实本质,即⼈是⽣活在⼀定的现实社会之中,与现实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不是抽象的、孤⽴的存在。

马克思在《提纲》的第六章就对此进⾏了批判并指出要从社会属性去寻找⼈的共同属性。

马克思进⽽提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它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先,单个形式的个⼈⽆法在世界上存在,⼈类就是每个个体的集合体,在集合体的每个⼈都具有⼈类这个“类”的共同本质。

此外,单个⼈不是抽象存在的,⽽是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的。

所谓“现实性”就是要从现实的⽇常⽣活中的⼈出发,从现实的⼈及其⽣活的环境以及⼈⾃⾝处在的社会关系中出发。

认识现实的⼈,就是要从⼈们在现实⽣活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出发,从⽣活中的各种现实条件来探索⼈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比较分析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比较分析
传 统宗 教是根本 错误 的 。传 统宗 教认 为 上帝才 是 内容 ,心 是形式 ;而费尔
巴哈认 为没有 上帝 , “ ”心不 是形 我
马克 思提 出 了人 的发展 的三 阶段 理论 ,即人 对人 的依赖 关系 阶段 、人 对 物的依 赖关 系阶段 和人 的全 面 而 自
由的发展 阶段 。马克思 主义诞 生 以来
式, “ 我”心是 内容 、本质 。 按 照费 尔 巴哈 的看 法 , “ 教是 宗
主义 “ 以人 为本 ”思想 发现 并尊 重 了 人 的社 会性 和历史 性 ,体现 出彻底 的
所体 现 的 “ 社会 本位 ”实际上 是在 实 现人 类解放 、 自由 的过 程 中的一个 阶 段性 特点 ,而不 是马克 思主 义本 身追
这 里有两 条线 索 :一条 是关 于社
会 运动 的客观 规律 ,即生产 力 与生产 关 系矛盾 运动规 律 ,经济基 础与上 层
建 筑矛盾 运动规 律 。另一条 是关 于社
理解 ,也无法 在伦 理观 和道德 观 中把 会 两对矛 盾运 动 中的历 史主 体 ,即人 握 正确 的规律 ,从 而使 自己 的伦理道 是 推动历 史前进 的动力 ,我们 要看 到 德 观脱 离尘世 ,而失 去生存 和 发展 的 马 克 思主 义对 人 的重 视 ,讲 生 产 力・ 、 讲 阶级 斗争 都是为了讲 “ ,为了解 人”
就是脱 离现 实 的 ,是脱 离人 的社会 性 和历史 性 的 ,从而 脱离 人 的阶级性 和
阶层性 。 三 、马克思 主义 “ 以人 为本” 与 费尔巴哈 “ 人本主义”的差异 ( 一)两种思想 的异质性
1 、世 界 观 基 础 的 异 质 性 。 马 克 思
费 尔 巴哈其实 是无 神论 者 , 为 认

_唯心主义者费尔巴哈——解读施蒂纳对费尔巴哈的两次批判

_唯心主义者费尔巴哈——解读施蒂纳对费尔巴哈的两次批判

唯心主义者费尔巴哈———解读施蒂纳对费尔巴哈的两次批判林钊(中山大学社会科学教育学院博士后)[摘要]费尔巴哈因其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之间的关联而被认为是近代哲学史上最著名的唯物主义者,但在1844至1845年间,施蒂纳与费尔巴哈之间两回合的论战表明,费尔巴哈的基于本质主义的唯物主义依然是唯心主义和有神论的残余,因为费尔巴哈只是以“人(类)”取代了从前神的地位。

施蒂纳的这一批判终结了费尔巴哈作为青年黑格尔派领袖的地位,也启发了马克思超越费尔巴哈的新思路。

[关键词]唯心主义;费尔巴哈;施蒂纳;人[中图分类号]B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462(2013)02-00119-05在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视域中,费尔巴哈以其唯物主义者的身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他的人道主义的唯物主义促发了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反省,又因其“自然性”有余而“社会性”不足而遭致马克思的新批判,从而引导马克思进入历史唯物主义的新世界观。

在这样一种惯常的理解中,有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被忽视了,那就是:在1845年春马克思写下《关于费尔巴哈提纲》笔记之前,费尔巴哈已经受到了猛烈攻击;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费尔巴哈被定位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之前,费尔巴哈已经被成功证明为唯心主义者而遭到知识界抛弃。

完成这一工作的是有些声名不佳的麦克斯·施蒂纳,他在1844—1845年间对费尔巴哈的两次批判,把贯穿两个年代之久的黑格尔主义运动推向最后也是最大的高潮,让曾经的青年黑格尔派领袖费尔巴哈跌落神坛,退出历史舞台。

一、施蒂纳的指控:“我们的无神论者是信神的人”在1844年《唯一者及其所有物》把施蒂纳和费尔巴哈推向同一个战场之前,他们本是力量悬殊的一对对手。

大两岁的费尔巴哈出身名门世家,父兄皆是学界翘楚,施蒂纳则出身寒门,在教会学校长大,只有一个患精神病的母亲和早夭的妹妹。

费尔巴哈成名极早,博士毕业后不久就登上学术舞台,陆续发表《论死和不死》(1830),《从培根到斯宾诺莎的近代哲学史》(1833),《对莱布尼茨哲学的叙述、分析和批判》(1837)、《黑格尔哲学批判》(1839),《论基督教的本质》(1841),《未来哲学原理》(1843)和《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1843),这份耀眼的学术简历使久居乡野的费尔巴哈成为青年黑格尔派当仁不让的领袖。

费尔巴哈论相关解读

费尔巴哈论相关解读

首页→教学档案→辅导用书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时间:2007-7-26 点击:1917 [字体大小:大中小]16.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历史背景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简称《费尔巴哈论》,写于1886年,最初发表在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理论周刊《新时代》杂志的1886年的第四期和第五期上。

1888年,恩格斯加以修订出版了单行本,并加了序言。

同时,在单行本中,恩格斯还把马克思在1845年春天所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作为本书的附录,首次公开发表了。

《费尔巴哈论》的中心思想是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之间的关系的。

恩格斯在《序言》中指出,就是“我越来越觉得把我们和黑格尔哲学的关系,即我们怎样从这一哲学出发并且怎样同它脱离,做一个简要而有系统的说明是很必要的了。

”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它的理论先驱的关系,是对他和马克思在哲学上怎样继承又怎样变革的回顾和总结,也是对他们所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扼要和系统的阐发,从正面回答了各种机会主义派别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歪曲和攻击。

《费尔巴哈论》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却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它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哲学领域内毕生战斗经验的总结,凝聚了他们一生的光辉思想。

列宁指出,在恩格斯的著作《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反杜林论》里十分明确和详尽地叙述了他们的观点,这两部著作也同《共产党宣言》一样,都是每个觉悟工人必读的书籍。

我们学习《费尔巴哈论》,能够提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水平,提高执行党的思想路线的自觉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内容讲解《序言》《序言》主要阐述写作《费尔巴哈论》的原因。

1.全面系统地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之间的关系,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多年以来的心愿,亦即历史原因。

探析《费尔巴哈提纲》中的新世界观思想

探析《费尔巴哈提纲》中的新世界观思想

探析《费尔巴哈提纲》中的新世界观思想【摘要】《费尔巴哈提纲》是费尔巴哈的重要著作,他在其中对唯物主义进行了批判,同时受到了黑格尔的启发。

费尔巴哈提出了新世界观思想的核心概念,认为唯心主义应当转变为唯物主义。

他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贡献也不可忽视。

通过对费尔巴哈思想的探讨,可以深入理解其对哲学思想的影响。

费尔巴哈提纲在当时具有重要意义,展示了他对哲学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

总结费尔巴哈的新世界观思想,对费尔巴哈提纲进行评价,并展望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这些都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内容。

费尔巴哈的思想对后世哲学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思考。

【关键词】费尔巴哈提纲、新世界观思想、唯物主义、背景、意义、批判、黑格尔、启发、超越、核心、唯心主义、转变、历史唯物主义、总结、评价、影响。

1. 引言1.1 介绍《费尔巴哈提纲》《费尔巴哈提纲》是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于1845年所著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他思想发展的关键之作。

在这部提纲中,费尔巴哈对当时流行的黑格尔哲学和基督教神学进行了批判和否定,提出了一系列新的世界观思想。

通过探讨人的本质、历史、宗教和哲学等问题,费尔巴哈试图建立一种新的哲学体系,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在《费尔巴哈提纲》中,费尔巴哈首先对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观进行了批判,认为黑格尔的哲学是唯心主义的,忽略了物质世界的存在和重要性。

费尔巴哈主张要将哲学的重心转移到人类自身,通过对人类本质的研究来揭示世界的本质。

他认为,只有从人类的实践活动和社会生活中去理解世界,才能找到真正对人类有益的哲学观点。

费尔巴哈提纲的出现对当时的哲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发了一系列的思想启发和讨论。

通过引入新的世界观思想,费尔巴哈为后来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思想遗产。

费尔巴哈提纲不仅在德国哲学界引起了广泛的争论,也对国际哲学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启示作用。

1.2 费尔巴哈的背景费尔巴哈(1818-1883)是19世纪德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和革命家,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之一。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启示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启示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启示费尔巴哈是19世纪德国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他的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并对后来的社会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建设和谐社会是每个国家和民族都面临的重要任务,费尔巴哈的一些思想和观点对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本文将从费尔巴哈的社会理论出发,探讨他的思想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启示。

一、理解社会矛盾的本质费尔巴哈在《提纲》中提出了唯物史观和社会发展的规律,他认为社会演变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的,而生产力的发展又会导致社会关系的变化。

他指出,社会矛盾的本质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而生产关系则决定着人们的社会地位和利益分配。

这一观点对我们理解当今社会的矛盾和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深刻理解社会矛盾的本质,找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根源,才能有效地化解矛盾,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关注社会的普遍利益费尔巴哈主张社会应当关注整体利益和普遍利益,而不是个别利益和特殊利益。

他认为,唯有在实现了普遍利益的基础上,个人和特殊利益才能得到充分的保障和实现。

这一观点对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指导意义非常重大。

在当今社会,我们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利益纠纷和矛盾,如果我们只顾个人或者特殊利益,而忽视了整体利益和普遍利益,就很难实现社会的和谐。

我们必须不断强调社会的普遍利益,促进全社会的协调与合作,实现共同富裕和共同发展。

三、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费尔巴哈强调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他认为,只有在社会的生产关系和权利分配上实现了公平和正义,才能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和谐。

这一观点对我们建设和谐社会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在当今社会,一些不公平不正义的现象依然存在,这不仅影响着社会的和谐发展,也引发了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

我们必须着力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不断完善社会制度和法律体系,保障人们的合法权益,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四、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费尔巴哈认为,要实现社会的和谐,必须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

费尔巴哈论

费尔巴哈论
的辩证法和他的哲学体系之间就产生的不可调和的矛盾。
• 2、黑格尔哲学的成就及其意义(12段)
• 第一,黑格尔以最宏伟的形式概括了以往全部哲学的发展。 • 第二,黑格尔哲学不自觉地给我们指出了走出体系的迷宫达到真
正切实地认识世界的道路。
(四)黑格尔学派的解体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哲学的产生(13——20段)
• 1、社会实践的发展 • 2、自然科学的进步 • 3、哲学理论的对立和斗争
(二)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 和旧唯物主义的局限(8——21段)
• 1、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8— —11段)
• 费尔巴哈的思想发展进程 • 费尔巴哈对唯物主义的偏见
• 2、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12——15段)
它的一时的影响。”
• 3、对黑格尔哲学应持的态度(19——20段)
思考题:
• 1、如何理解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 命性质?
• 2、如何理解黑格尔哲学方法和体系的矛 盾?恩格斯是如何论述的?
• 3、费尔巴哈哲学产生的意义上什么/它为 什么不能制服黑格尔哲学?
第二章
• 恩格斯全面评述了黑格尔哲学,依据哲 学基本问题分析评述了费尔巴哈哲学的 自然观,阐明了费尔巴哈哲学唯物主义 性质,同时揭示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 局限及其根源。
第四章
• 本章是全书的核心部分,对前三章作了 总结。这一章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 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论 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阐明 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理论来源和科 学基础。
?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下简称费尔巴哈论写于1886年初最初发表在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理论刊物新时代杂志第四五期上1888年经略加修改以单行本的形式在德国斯图加特出版恩格斯专门写了序言并在该书的附录中第一次发表了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费尔巴哈的宗教人类学又被称作人道主义。

他以伦理关系解释基督教的三位一体,用类意识取代基督,用同情取代上帝的博爱。

本文阐述费尔巴哈人道主义的核心观念,讨论这种道德世界观的思想特征,它对语言和传统人文教育的颠覆。

关键词:互为存在|身体|同情|语言他我及其共同体,换句话说是费尔巴哈的人及其社会。

费尔巴哈的人是感性的人,只有通过你的理解才意识到自己,所以,我在费尔巴哈那里实质上是“他我”,其社会是你和我的感性共同体。

维系这个共同体的基础是什么?费尔巴哈仍旧把道德作为人际关系的基础。

然而,对于不再具备传统自我意识的人,道德首先是理解和同情的要求,起源于我和你的互为存在。

费尔巴哈用人类学系统地揭示了人的依赖感,并把人类学放到宗教哲学的高度,以人的类意识取代人格概念,建立了社会的人的道德世界观。

这里,真正的行动主体是身体,身体性作为感性语言成为社会的理解基础。

一、上帝作为人的存在费尔巴哈的宗教哲学以感性的原始性为基础,他强调感性原始性是给定的“秘密”。

在《基督教的本质》和《宗教的本质》中,他把这些秘密阐释为自然的直接性和他我。

与思辨的宗教哲学和基督教神话相区别,费尔巴哈认为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而人的本质这里已经从传统的精神中解放出来,把自己理解为自然本质。

因为意识到人的自然基础,所以,人成为神的历史的真正主题。

在神的历史中,神学的本质已经作为人的本质得到了实现。

“Homo homini dues est (人对于人是上帝)——这是最高的实践原理,是世界历史的转折点。

”[1]在共性中的人,也就是人类,不仅是费尔巴哈的理性尺度,而且成为他的宗教的最高对象。

费尔巴哈排斥在神学意义上的哲学,一方面他反感黑格尔的科学体系,另一方面却抓住黑格尔的《哲学全书》中的自然,把它作为在人类学意义上的新哲学的主体规定。

自然在与精神的关系中是诗性的,费尔巴哈把自然的诗性仅仅当作一种限制丢弃了,于是,自然作为生存只具有外在必然性的特征。

黑格尔《哲学全书》的自然是精神的最高自由的舍身外化,精神知道自身的界限,知道自我牺牲[2];而费尔巴哈的自然既是需求的对象,也是种种需求的基础。

作为基础,自然保持为秘密,无法透视,并且正因如此而激发无穷的激情,感性的人在这种激情中感觉到他的自由。

这样一种自然依赖性[3]渗入情感之中直至变成谜,它又为费尔巴哈所发现,成为其宗教的根据。

“自然不仅是第一和原始的对象,它也一直是根据,持久的,即使是隐蔽的,它是宗教的背景。

”[4]对这样一种背景的发现,在费尔巴哈的意义上是对基础的意识,而基础作为不同于思想的他在不仅不可扬弃,而且完全和思想相分离并且把思想贬低为一种置后的观念——意识形态。

所谓的思想不再有自身的现实性。

生存取代了理念的位置,自然的外在性似乎成为一种整体的启示,这个整体就是人的需求——费尔巴哈所认为的内在必然性。

自然所启示的宗教性是激情,而激情又被当作“生存的真实符号”[5]为生存自身的作证,并且被提升为人的神性。

真理对于费尔巴哈是人的需求——在原则意义上的人的需求,也就是作为人类学的世界观。

它把由自然基础来理解的人作为它的原则。

宗教在人类学中的瓦解是通过谓词向主语的倒转来实现的。

“主语是什么,这只在谓词中;谓词是主语的真理。

主语现在是人格化的、生存的谓词。

”[6]于是,所谓神学的主体和人的主体之间的种种矛盾只是由于对谓词的不同解释,可以用心理病理学来消解它们。

费尔巴哈在基督教思想中看到的是近代哲学的宗教意识:“基督徒,基督徒的绝对主体性原则,他们只通过这个原则的中介来思考一切。

”[7]经过中介的知是建立在感性基础上的宗教的真正敌人,感性的人的宗教处在与思辨神学的对立中。

神学把主体区别于人,而这一区别的根据在于宗教的知,这种知是上帝自身所有的,必须通过启示才向人的认识开放。

而费尔巴哈以启蒙的风格断言信仰是迷信。

奇迹的万能被归结在近代主体性之下,被进一步评判为人的任意武断的力量。

为了克服所谓主观主义,费尔巴哈加工出新的宗教哲学,它与心理学或者人类学没有区别,而且就是人类学自身。

宗教观念的起源在人的类本质中充分显示出来,类本质被设想为无穷的互为存在。

对上帝的信仰因此不是别的,正是人对自身的信仰,而这个自身是类本质。

费尔巴哈所倡导的宗教是社会的人的信仰。

费尔巴哈把宗教只看作是由实践立场出发的宗教世界观,它以道德为规定。

“信仰理论是对上帝的义务的理论,上帝是信仰的最高义务。

……对上帝的义务处在与普通人的义务的冲突中……”[8]就发现了上帝实际上是普通人的病理因素而言,所谓义务的对立作为纯粹抽象的思想之物已经丧失了其有效性。

与费尔巴哈的起源学的批判相适应,基督教教义被还原到其自然的源泉,从心理学上看是爱的基本需求。

对人的爱被设想为上帝的道德上的善。

善虽然并不关系到我的良心,但是关系着人道。

没有了我自身,良心已经变得不可能;这里的人道指完整的人的要求,人作为自然本质是个别的人,他需要他人。

在世界观的宗教里,个体组成的社会占据了国家的位置,国家的意义被架空了,它不再是全民族的代表。

社会代表着大多数他人并且扮演着道德的上帝的角色。

基督教的爱的戒律转而变成受苦的戒律,并且是在这样一种尺度上:“为他人受苦是神性的”[9]。

因此,受苦被看作是爱的动因并且最终转到前台,成为第一决定者。

费尔巴哈强调受苦和被动性是世界的原则,它在主体性的对立面,亦即客体性的原则。

相应地,他的宗教批判集中在作为人格神的基督身上。

因为圣子代表着个体性和身体性,上帝的爱发源于对圣子的爱,所以,费尔巴哈认为三位一体中的第二位人格应该是第一位。

作为现实的上帝,基督成为费尔巴哈的无限制的感性——也就是想象——的对象。

“基督是亲身为人所知的上帝,基督因而是极乐的确定性,确定上帝存在并且就像情感所要所需求的那样存在。

”[10]受苦变成了想象的奢侈的享受,上帝在想象中出现在基督的形象中,而上帝是互为存在的类概念,基督则是个体的人,于是类体现在个体身上。

这种经验的现实性缺乏任何世界性当下,相反,它否认在世行动的我对自我的责任。

十字架上的死丧失了历史的规定性并且只是基督教世界观从心理学上论证的后果——这就是:用人的血的苦难来为生存提供担保。

因此,耶稣仅仅被理解为拯救者,而拯救不过是魔术师的奇迹,这位魔术师自己需要人的苦难来炫耀自身。

“奇妙的拯救者是业已实现的情感的奇迹,不受道德法则的约束,……以绝对主观的、情感的方式得到拯救。

”[11]至此,信仰只是主观的善行或者心理学上的奇迹。

二、类意识费尔巴哈把信仰解释成为对奇迹的信仰,也就是想象的自由,接着又把他所称道的感性的理性自由放到宗教和形而上学的位置上。

意识不是抽象能力的自由,而是相反,它以自然的人为基础。

思想不再是人的创造性的标志,而只是“人的本质的必然后果和特性”[12]。

人的本质作为受到限制的个体是有缺陷的贫乏的,它的完美和积极行动表现在类的生命之中。

类,它被设想为自由的主体,其相应的此在只在人性的全体性中,因此,类也是感性的理性的最高对象。

如果人因为缺乏世界观教育而混淆了想象和现实,不知道类的概念,那么,只有上帝概念可以取代类。

科学应该首先把“没有教养的主观的人”带向直观。

当然,只要第一现实的事物对于费尔巴哈是身体,类的生命就以性别差异为根据。

费尔巴哈人类学的爱的狂热由此产生,这种人类学把人际间的行为态度当作是宗教的,并且由此而获得一种建立在身体性上的伦理学。

用费尔巴哈的话说:“伦理的基础是性别差异。

”[13]费尔巴哈认为基督教的历史是人性的受难史,这种苦难造成“基督教中类和个体的直接同一性”[14]。

费尔巴哈在这里看到类为了个体而牺牲,这也是神学历史的结束。

由于起源-批判的哲学并不把上帝的人化看作是人的友爱的根据,而只是考虑身体的心理效应,这种哲学发现了奇迹的秘密:“是类把爱灌注给我。

……基督作为爱的意识就是类意识。

……我们的同一性的意识。

”[15]相反,基督教的启示变为在时间历史上已成过去的事实,变成一度曾信仰的上帝存在,它否定了人的生存。

把爱的感觉上升为意识,这构成新哲学的本质和它的宽容。

费尔巴哈认为基督教也具有主体性的特征,与身体性相隔绝的主体性是不宽容的。

感性的意识在起源学上和感觉结合在一起,人类学意义上的感觉是身体的作用。

这样的意识处在其自身确定性的对立面,而费尔巴哈指责确定性只是主观确定性,而感性意识直接说出的是精神的另一方,另一方以自然的名义出现并且是物质基础。

这样一种基础观念克服了主体性。

由于执着于意识的直接性,对中介者的需求消失了,中介者不过是神学反思的客体,是由对象化而异化的人的形象。

身体作为主体,也是首创者,可以直接地被感觉到。

它生存在时间和空间里,始终把持着现实性,不过这种现实性也在时间和空间中流失。

“身体是根据,人格的主体。

”[16]这种对近代哲学的意识的颠倒同时也抹杀了近代意识的自由和它对自身的知的肯定,也就是经过反思中介而获得真理的确定性。

根据作为源泉而直接地出现,排斥任何与自身的沟通和中介。

与《精神现象学》的感性确定性相区别,人类学的绝对直接性并不促成任何对自身的证明。

基础只是为直接意识提供保障,但是没有论证。

身体和意识都只是抽象地在片面性中加以理解,它们没有任何权利和近代的主体概念相提并论,后者在谓词中把自身具体化了。

而在费尔巴哈这里,身体从神学的知中解放出来,呈现着身体的人及其所有困境。

在“身体”这个词下面是众多他者的复数,费尔巴哈把他们命名为“你”。

“他者是我的你——……在他者身上我才有人性的意识。

”[17]“我”丧失了任何由确定性带来的自我控制,分散到他者的多样性中,众多他者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在社会形式中的众多需求。

我首先是你;我承受着他者。

为激情所掌握,我才变得积极行动,不过这个我立刻又瓦解成为你或者某个他者的对象。

运动的轨迹是从对象到对象,从你到你。

这里根本谈不上在主体意义上的意识,虽然费尔巴哈用类来美化他者:“他者是类的代表,即使他是一个人,却代替了我对众多他者的渴求……”[18]如此之评论表露了类概念的彷徨无助。

类没有支撑点,它的现实性必须不断地被取代,“类在无限制地众多而不同类型的个体身上实现自己,类本质的无限性公开在这里。

”[19]“类的代表”是一种再现,可是这种再现及其对象的替换顺序无法像在近代哲学中那样由先行的反思来检验,这里无从谈起再现的同一性。

费尔巴哈所说的现实性具有假相的特征,是现实性的替代品。

类的总体表达出个体的多数。

它虽然有互为存在的形式上的统一性,却作为相互分离的个体而生存。

“只在多数的真理中有人的真理。

”[20]菲尔巴哈认为统一性是要求类为个体而牺牲,这对于费尔巴哈意味着他所认为的主体性的罪过,具体说是把多数排斥在统一之外。

他这样控诉三位一体:“人格仅仅在父子关系中产生,这意味着,人格概念这里只是相对的概念,是关系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