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GMP培养基适用性检查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SOP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SOP1.目的规范计数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确保微生物限度检查培养基计数的准确性。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检定用菌种。
3.定义无4.职责4.1.QC负责本规程的起草、修订、培训及执行;4.2.QA、QC组长质量管理部经理负责本规程的审核;4.3.质量总监负责批准本规程;4.4.QA负责本规程执行的监督。
5.引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三部6.材料6.1.房屋、设备、试验用具6.1.1.房屋:阳性实验室6.1.2.设备:100级洁净工作台,30~35℃培养箱,20~25℃培养箱,立式灭菌器6.1.3.试验用具:隔离服、洁净工作服、工作鞋、口罩、帽子、10ml刻度吸管、1ml刻度吸管、毛巾、吸耳球、记号笔、中试管架、酒精灯、镊子、酒精棉、三角瓶、托盘、电子天平、药勺、量筒等。
6.2.菌种检查所用菌株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代(从菌种保藏中心获得的冷冻干燥菌种为第0代),以保证试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CMCC(B) 26003〕:用于无菌实验培养基灵敏度检查及微生物限度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CMCC(B)63501〕:用于无菌实验培养基灵敏度检查及微生物限度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CMCC(F) 98001〕:用于无菌实验培养基灵敏度检查及微生物限度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CMCC(F) 98003〕:用于无菌实验培养基灵敏度检查及微生物限度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CMCC(B)44102〕:用于微生物限度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6.3.培养基:营养琼脂斜面培养基(中管)、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中管)、改良马丁琼脂斜面培养基(中管)6.4.试剂与配制0.9%无菌氯化钠溶液:取氯化钠9.0g,加注射用水1000ml,充分溶解摇匀,加塞、包扎,经121℃30分钟高压灭菌,即得。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验证方案
培养基适用性验证方案编制:审核:批准:1.验证目的:本次验证的目的是确认无菌检查、微生物限度检查、控制菌检查用培养基应进行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符合灵敏度要求。
2.参照标准2010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XII A无菌检查法和XI G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3.验证项目无菌检查、微生物限度检查、控制菌检查用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45.前提条件确认5.1所有本次验证实施过程中用到的仪器都已经过计量并且在计量有效期内。
5. 2所有参与本次验证的公司人员均进行相关培训6.接受标准6.1.液体培养基促生长能力检査:被检培养基与对照培养基管比较,被检培养基管试验菌应生长良好。
6.2.液体培养基指示能力桧查:与对照培养基管比较,被检培养基管试验菌生长情况、指示剂反应等应与对照培养基一致。
6.3.固体培养基促生长能力检査:被检培养基与对照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大小、形态特征应一致。
6.4.固体培养基指示能力检査:被检培养基上试验菌生长的菌落大小、形态特征、指示剂反应情况等应与对照培养基一致。
6.5.培养基抑制能力检査:试验菌应不得生长。
6.6.无菌性检查:应不得有菌生长。
6・7・被检培养基上的菌落数不小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的 生长的菌落大小、形态特征应一致。
7. 验证实施7.1 •试验用仪器和物料所用培养皿、移液管、工器具均应严格按照相关的灭菌程序灭菌;生物安全柜、灭菌器、霉菌培 养箱、生化培养箱、水浴锅、电热鼓风干燥箱等。
72验证用培养基及试剂适用性检查:70%,且74测试菌悬液菌液制备接种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抱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新鲜培养物至营养肉汤培养基中,于30〜35 ° C培养18〜24小时。
分别取上述新鲜培养物用0. 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菌数50^100cful的菌悬液。
接种生抱梭菌至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中,30〜35 C培养18〜24小时。
上述新鲜培养物用0. 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lml含菌数lO^lOOcfu的菌悬液。
培养基灵敏度及适用性检查操作规程
培养基灵敏度及适⽤性检查操作规程1. ⽬的:通过培养基适⽤性检查,确保购买的培养基符合实验要求。
2. 范围:本规程适⽤于技术质量部实验员对培养基适⽤性的检查。
3. 职责:质量部实验员负责执⾏此规程。
4. 内容:4.1 检验依据:《中华⼈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4.2 试验⽤具:烧杯、三⾓瓶、酒精灯、接种环、平⽫、试管、吸管、移液枪、滴管、电⼦天平、电热恒温培养箱、⽣化培养箱或恒温恒湿培养箱、单⼈净化⼯作台、⾼压蒸汽灭菌器、微⽣物限度仪、漩涡混合器、试验菌种、检查⽤培养基等。
4.3 ⽆菌培养基适⽤性检查:本检查可在供试品的⽆菌检查前或与供试品的⽆菌检查同时进⾏。
4.3.1 培养基:硫⼄醇酸盐流体培养基、胰酪⼤⾖胨液体培养基或胰酪⼤⾖胨琼脂培养基(培养基的配制按《培养基配制操作规程》配制)。
4.3.2 稀释液、冲洗液及其制备⽅法稀释液、冲洗液配制后应采⽤验证合格的灭菌程序灭菌。
a) 0.1%⽆菌蛋⽩胨⽔溶液取蛋⽩胨1.0g,加⽔1000ml,微温溶解,滤清,调节pH值⾄7.1±0.2,分装,灭菌。
b) pH7.0⽆菌氯化钠-蛋⽩胨缓冲液取磷酸⼆氢钾3.56g,⽆⽔磷酸氢⼆钠5.77g,氯化钠4.30g,蛋⽩胨1.00g,加⽔1000ml,微温溶解,滤清,分装,灭菌。
c) 根据供试品的特性,可选⽤其他经验证过的适宜的溶液作为稀释液、冲洗液(如0.9%⽆菌氯化钠溶液)。
如需要,可在上述稀释液或冲洗液的灭菌前或灭菌后加⼊表⾯活性剂或中和剂等。
4.3.3 ⽆菌性检查:每批培养基随机取不少于5⽀(瓶),置各培养基规定的温度培养14天,应⽆菌⽣长。
4.3.4 灵敏度检查4.3.4.1 菌种培养基灵敏度检查所⽤的菌株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代(从菌种保存中⼼获得的⼲燥菌种为第0 代),并采⽤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进⾏保存,以保证试验菌株的⽣物学特性。
⾦黄⾊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CMCC(B)26 003〕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CMCC(B)10 104〕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CMCC(B)63 501〕⽣孢梭菌(Clostridium sporogenes)〔CMCC(B)64 941〕⽩⾊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CMCC(F)98 001〕⿊曲霉(Aspergillus niger)〔CMCC(F)98 003〕4.3.4.2 菌液制备a) 接种⾦黄⾊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新鲜培养物⾄胰酪⼤⾖胨液体培养基中或胰酪⼤⾖胨琼脂培养基上,接种⽣孢梭菌的新鲜培养物⾄硫⼄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中,30~35℃培养18~24⼩时;b) 接种⽩⾊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沙⽒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中或沙⽒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20~25℃培养24~48⼩时,上述培养物⽤pH7.0⽆菌氯化钠-蛋⽩胨缓冲液或0.9%⽆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菌数⼩于100cfu(菌落形成单位)的菌悬液。
新版GMP认证检查项目
227
标准品或对照品的管理应当至少符合以下要求: (一)标准品或对照品应当按照规定贮存和使用; (二)标准品或对照品应当有适当的标识,内容至少包括名称、批号、制备日期(如有)、有效期(如有)、首次开启 日期、含量或效价、贮存条件; (三)企业如需自制工作标准品或对照品,应当建立工作标准品或对照品的质量标准以及制备、鉴别、检验、批准和贮 存的操作规程,每批工作标准品或对照品应当用法定标准品或对照品进行标化,并确定有效期,还应当通过定期标化证明工 作标准品或对照品的效价或含量在有效期内保持稳定。标化的过程和结果应当有相应的记录。
物料和不同生产阶段产品的检验应当至少符合以下要求: (一)企业应当确保药品按照注册批准的方法进行全项检验; (二)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对检验方法进行验证: 1.采用新的检验方法; 2.检验方法需变更的; 3.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其他法定标准未收载的检验方法; 4.法规规定的其他需要验证的检验方法。 (三)对不需要进行验证的检验方法,企业应当对检验方法进行确认,以确保检验数据准确、可靠; (四)检验应当有书面操作规程,规定所用方法、仪器和设备,检验操作规程的内容应当与经确认或验证的检验方法一 致; (五)检验应当有可追溯的记录并应当复核,确保结果与记录一致。所有计算均应当严格核对; (六)检验记录应当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产品或物料的名称、剂型、规格、批号或供货批号,必要时注明供应商和生产商(如不同)的名称或来源; 2.依据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操作规程; 3.检验所用的仪器或设备的型号和编号; 4.检验所用的试液和培养基的配制批号、对照品或标准品的来源和批号; 5.检验所用动物的相关信息;
234
第三节 持续 稳定性考察 235
236
某些情况下,持续稳定性考察中应当额外增加批次数,如重大变更或生产和包装有重大偏差的药品应当列入稳定性考察。此 外,重新加工、返工或回收的批次,也应当考虑列入考察,除非已经过验证和稳定性考察。
培养基配制及适用性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精心整理建立培养基配制及适用性检查的标准操作规程,规范实验人员的2.1培养基到货后,微生物室检验员应进行验收。
验收内容包括核对品名、数量、规格、生产厂商,应与申购单一致;检查培养基包装有无破损、包装是否完整、产品是否在有效期内。
2.2验收合格后,登记于《培养基领用台账》(附记录文件编号:SMP-10-QC-009-02(00))。
3培养基的贮藏3.1未开封的脱水培养基贮存于阴凉室,使培养基处于低温、干燥、和避光条件下。
已开封的脱水培养基应盖紧,贮存于阴凉库。
3.2灭菌好的培养基应进行预培养72h检查无菌后,置4~8℃冷藏保存待用。
灭菌后培养基储存期为7天。
4培养基的配制4.1培养基的配制和使用应填写《培养基配制及使用记录》(附记录文件编号:SMP-10-QC-009-02(00))。
4.2培养基配制批号原则:原材料批号-配制日期:比如2011年1月1日配制的培养基,培养基干粉批号000000,配制批号为:000000-110101。
配制好的培养基贴《培养基标签》(附记录文件编号:R-SMP-10-QC-009-03)。
(注:同一天同一培养基配置多次的,在原批号后加“-”加“数字”表示,如000000-110101-01)4.33.14.3.2以4.3.34.4pHpH值采用于50ml灭菌前可使用浓度约为40g/L(约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或浓度约为36.5g/L(约1mol/L)的盐酸溶液进行缓慢调整,避免反复调整而增加离子浓度。
灭菌后培养基不符合标准时视为不合格,不进行使用。
4.5培养基灭菌培养基和试剂应采用湿热灭菌法或过滤除菌法。
湿热灭菌在高压灭菌锅或蒸汽灭菌柜中进行,容器具若需湿热灭菌时,灭菌条件为121℃灭菌30min。
培养基严格按说明书条件进行灭菌。
培养基灭菌后应立即取出,不得存放于高压灭菌器中。
5培养基的质量控制5.1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5.1.1菌种及菌液制备菌种:试验用菌株的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代(从菌种保藏中心获得的干燥菌种为第0代),并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进行保存,以保证试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新版GMP培养基适用性检查验证专项方案
培养基适用性检验验证方案文件编号:VMP-VV-501-00起草人:审核人:批准人:同意日期:年月日验证立项申请表验证方案审批表1.概述经过验证以确定所采取培养基适合于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测定及控制菌检验,依据特征制订检验方法和检验条件,按制订方法进行试验,依据验证结果判定是否符合验证标准。
若符合,按验证方法和条件进行微生物程度检验;若不符合,重新建立制订检验方法和检验条件,再进行验证,直至验证结果符合设置验证标准。
2.验证目标及范围为了确定所采取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和控制菌检验培养基是否符合微生物程度检验法要求要求,以确保检验结果正确、可靠及检验方法完整性。
3.验证风险评定对于此次验证实施进行了以下风险分析:4.验证前准备4.1验证人员培训:验证汇报起草人有责任在方案同意后(且在验证实施前)对此次验证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培训人员统计见附件1。
4.2将全部平皿和稀释剂全部应该严格按摄影关灭菌程序消毒,以确保其对试验结果没有影响。
4.3仪器和器具:恒温培养箱、生化培养箱、高压蒸汽灭菌器、净化工作台、无菌培养皿、无菌移液管。
5.验证内容5.1测试环境条件要求全部检验在环境洁净度C级下局部A级洁净度单向流空气区域内隔离系统内进行,其全过程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能预防微生物污染。
5.2计数培养基5.2.1验证用菌种及培养基:5.2.1.1起源:食品药品检验所5.2.1.2菌落计数用菌种注:编号由菌种首字母-传代代数-配制日期组成。
5.2.2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取市售脱水培养基,分别根据要求方法进行配制后灌装于洁净三角烧瓶中,然后加塞灭菌,在试验前加温熔化备用。
5.2.3菌液制备5.2.3.1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新鲜培养物至10ml营养肉汤培养基中,30~35℃培养18~二十四小时,取此培养液1ml,加0.9%无菌氯化钠溶液至10ml,采取10倍递增稀释法,稀释至10-6~10-7,使菌数约为50~100cfu/ml,做活菌计数备用。
新版GMP培养基适用性检查验证报告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验证报告文件编号:VMP-VV-501REP-00起草人:审核人:批准人:批准日期:年月日1.概述通过验证以确认所采用的培养基适合于细菌、霉菌及酵母菌的测定及控制菌的检查,根据特性制订检验方法和检验条件,按制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根据验证结果判断是否符合验证标准。
若符合,按验证的方法和条件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若不符合,重新建立制订检验方法和检验条件,再进行验证,直至验证结果符合设立的验证标准。
2.验证目的及范围为了确认所采用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和控制菌检查的培养基是否符合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规定要求,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及检验方法的完整性。
3.验证风险评估对于本次验证的执行进行了如下的风险分析:4.验证前准备4.1验证人员培训:验证报告起草人有责任在方案批准后(且在验证实施前)对本次验证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培训人员记录见附件1。
4.2将所有的平皿和稀释剂都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的灭菌程序消毒,以确保其对试验的结果没有影响。
无菌移液管。
5.验证内容5.1测试环境条件要求所有检查在环境洁净度C级下的局部A级洁净度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隔离系统内进行,其全过程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能防止微生物污染。
5.2计数培养基5.2.1验证用菌种及培养基:5.2.1.1来源:食品药品检验所5.2.1.2菌落计数用菌种注:编号由菌种首字母-传代代数-配制日期组成。
5.2.2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取市售的脱水培养基,分别按照规定方法进行配制后灌装于洁净的三角烧瓶中,然后加塞灭菌,在实验前加温熔化备用。
5.2.3菌液制备5.2.3.1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新鲜培养物至10ml营养肉汤培养基中,30~35℃培养18~24小时,取此培养液1ml,加0.9%无菌氯化钠溶液至10ml,采用10倍递增稀释法,稀释至10-6~10-7,使菌数约为50~100cfu/ml,做活菌计数备用。
5.2.3.2接种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至10ml改良马丁培养基中,23~28℃培养24~48小时,取此培养液1ml,加0.9%无菌氯化钠溶液至10ml,采用10倍递增稀释法,稀释至10-6~10-7,使菌数约为50~100cfu/ml,做活菌计数备用。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规程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规程目的:建立一个培养基的灵敏度检查,确保培养基性能可靠。
范围:适用于微生物检验。
责任:微生物检验员。
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2010版GMP实施指南规程:1.不应在同一无菌室内同时操作2个或2个以上菌株。
2.菌株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代(以菌种保存中心获及的冷冻干燥菌种为第0代)。
一、计数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1、菌液制备取大肠埃希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新鲜培养物少许接种至营养肉汤或营养琼脂培养基中,30-35℃培养18-24h;取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接种至改良马丁培养基或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中,培养24~48小时,取上述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菌数为50-100cfu(菌落形成单位)的菌悬液。
菌液制备后若在室温下放置,应在两小时内使用;若保存在2-8℃,可在24小时内使用。
2、适用性检查取大肠埃希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各1ml(50-100cfu),分别注入无菌平皿中,立刻注入待检查营养琼脂培养基和对照营养琼脂培养基,每株试验菌平行制备4个平皿(其中2个注入待检查营养琼脂培养基,另两个注入对照营养琼脂培养基)。
30-35℃培养48h,计数。
取白色念珠菌1ml(50-100cfu),注入无菌平皿中,立刻注入待检查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和对照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平行制备4个平皿(其中2个注入待检查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另两个注入对照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
23-28℃培养72h,计数。
3、结果判断若被检培养基上的菌落数不小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数的70%,且菌落大小、形态两者一致,判断该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符合规定。
二、控制菌检查用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1.菌液制备取大肠埃希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的新鲜培养物少许接种至营养肉汤或营养琼脂培养基中,30-35℃培养18-24h;取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接种至改良马丁培养基或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中,培养24~48小时,取上述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菌数为10-100cfu、每1ml50-100cfu和每1ml大于100cfu(菌落形成单位)的菌悬液。
培养基配制及适用性检查操作规程
1目的:建立一个培养基配制操作规程,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
2范围:适用于微生物限度检查用培养基。
3责任人:质检员、化验主管。
4内容:4.1微生物限度检查用培养基的配制4.1.1配制用具:蒸汽灭菌器、电炉、搪瓷缸、玻璃棒、三角瓶、棉塞、细绳、牛皮纸、天平、量筒。
4.1.2根据配制量称取干燥培养基质,置搪瓷缸中,加入规定的纯化水或琼脂等使其溶解,将搪瓷缸放到电炉上加热煮沸。
4.1.3根据培养基的配方要求调节PH值,将配好的培养基分装到若干个三角瓶中,瓶口塞好棉塞,盖上牛皮纸捆扎好,放入灭菌器中,灭菌条件为121℃高压灭菌15分钟。
4.方法:称取使用该处方生产的符合规定的脱水缓冲液16克,加入1000ml纯化水中,微温溶解,分装,115℃高压灭菌30分钟备用。
将配好的缓冲液分装到若干支试管中,直接接种法缓冲液9ml/管,试管口塞好棉塞;放入灭菌器中进行灭菌。
4.方法:称取使用该处方生产的符合规定的脱水培养基33克,加入1000ml纯化水中,加热煮沸溶解,分装,121℃高压灭菌15分钟备用。
4方法:称取使用该处方生产的符合规定的脱水培养基30.5克,加入1000ml纯化水中,加热煮沸溶解,分装,121℃高压灭菌15分钟备用。
4方法:称取使用该处方生产的符合规定的脱水培养基37克,加入1000ml纯化水中,加热煮沸溶解,分装,121℃高压灭菌20分钟备用。
4.1.8培养基配制注意事项:(1)采用干燥培养基,按说明配制,应对灭菌后的培养基pH进行校验。
(2)配制的培养基不应有沉淀,应于溶化后趁热过滤,灭菌后使用。
(3)培养基的分装量不得超过容器的2/3,以免灭菌时溢出。
包装时,塞子必须塞紧,以免松动或脱落造成染菌。
(4)培养基配制后应在2小时内灭菌,避免细菌繁殖。
(5)灭菌后的培养基应保存在2~25℃,防止污染,可在3周内用毕;保存于密闭容器中,可在1年内使用。
制备好的培养基放置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水分散失及染菌。
新版GMP培养基适用性检查验证方案
新版GMP培养基适用性检查验证方案导言:为了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广泛应用的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准则规定了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要求。
其中,培养基是药品生产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菌种的培养提供了必要的营养物质。
因此,对于新版的GMP培养基的适用性进行检查和验证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针对新版GMP培养基适用性检查验证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一、目的本方案的目的是确保新版GMP培养基在菌种的培养中具有适用性,并满足GMP准则中对培养基的要求,以确保药品生产过程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一致性。
二、检查和验证内容1.培养基的配方和成分检查通过检查新版GMP培养基的配方和成分,确认其是否与GMP准则中的要求相符。
包括但不限于:(1)培养基主要成分是否符合GMP准则的规定;(2)培养基配方中的添加剂的使用是否符合GMP准则的规定;(3)培养基中可能存在的致病菌、毒素或其他有害物质是否符合GMP准则的规定。
2.培养基的物理和化学指标检查通过检查新版GMP培养基的物理和化学指标,确认其是否符合GMP准则中的要求。
包括但不限于:(1)培养基的pH值和渗透压是否符合GMP准则的规定;(2)培养基的可溶性是否符合GMP准则的规定;(3)培养基的凝胶化能力、均匀性和稳定性是否符合GMP准则的规定;(4)培养基的透明度和色泽是否符合GMP准则的规定。
3.培养基的无菌性检查通过对新版GMP培养基进行无菌性检查,确认其是否符合GMP准则中的要求。
包括但不限于:(1)对培养基进行菌检,确认是否存在任何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的污染;(2)对培养基进行代菌试验,确认培养基对于不同种类的菌株是否具有适用性。
4.培养基的性能验证通过对新版GMP培养基进行性能验证,确认其在菌种的培养中的表现是否符合预期。
包括但不限于:(1)通过验证试验确认培养基的培养时间、生长速度和最终菌落数量是否符合预期;(2)通过对不同种类的菌株进行培养,并对培养基的表现进行评估,确认其在不同菌株的培养中的适用性。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标准操作规程(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培养基适用性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规范培养基适应性检查的标准操作。
2范围本规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规定微生物限度检查中成品培养基、由脱水培养基或按处方配制的培养基均应进行培养基适用性检査。
3责任3.1本规程由质量保证中心主任指定人员起草。
3.2与本文件相关的部门负责人参与审阅,企业质量负责人批准本文件。
3.3质量控制中心负责具体实施本规程。
4内容4.1依据4.1.1《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4.1.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4.2试验用菌株及培养基4.3试验用仪器设备4.3.1恒温培养箱(30~35℃)、霉菌培养箱(23~28℃)、蒸汽压力灭菌器、净化工作台、电热干燥箱、恒温水浴锅、振荡器、电冰箱、天平4.3.2锥形瓶、培养皿(9cm)、量筒、试管及塞、吸管(1ml分度,10ml分度)4.3.3接种环、乙醇灯、乙醇棉球或碘伏棉球、火柴、记号笔、灭菌镊子、不锈钢药匙、白瓷盘。
4.4操作步骤4.4.1菌液的制备接种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新鲜培养物至营养肉汤培养基中,于30~35℃培养18~24h。
取30~35℃培养18~24h的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营养肉汤新鲜培养物1ml,用%无菌氯化钠溶液10倍递增稀释制成每1ml含菌数50~100cfu的菌悬液,备用。
接种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培养基上,于23~28℃培养24~48h。
取于23~28℃培养24~48h的白色念珠菌新鲜培养物1ml,用%无菌氯化钠溶液10倍递增稀释每1ml含菌数50~100cfu的菌悬液备用。
接种黑曲霉菌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琼脂斜面培养基上,于23~28℃培养5~7天,加入3~%(ml/ml)聚山梨酸酯80的%无菌氯化钠溶液,将孢子洗脱,然后,用适宜的方法吸出孢子悬液至无菌试管内,用含%(ml/ml)聚山梨酸酯80的%无菌氯化钠溶液10倍递增稀释制成每1ml含孢子数50~100cfu的孢子悬液备用。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验证方案
编号: AB/06-31-B培养基适用性验证方案计数培养基****药厂有限公司标题培养基适用性验证方案编号AB/06-31-B页码共5页、第1页执行200 年月日颁发部门GMP综合办公室分发部门行政管理办公室分发数起草人起草日期审核人审核日期批准人批准日期目录1. 概述 (2)2. 验证目的 (2)3. 验证的范围 (2)4. 验证人员及职责 (2)5. 验证程序和方法 (2)6. 验证可接受的标准 (3)7. 验证步骤 (3)8. 结果分析及评价: (4)9. 验证报告 (5)10. 建议 (5)11. 最准批准 (5)12. 所使用的记录 (6)1. 验证目的: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用的培养基应进行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本次验证的目的是确认营养琼脂培养基和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适合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数测定。
2. 参照标准:2010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XI J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3. 验证项目:营养琼脂培养基和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4.验证小组人员及职责:4.1验证小组人员:4.2验证人员职责及要求4.2.1按验证方案及相关文件实施验证。
4.2.2认真观察并做好验证原始记录。
4.2.3对实施验证的结果负责。
4.3验证中各部门的职责4.3.1验证领导组职责4.3.1.1制订验证总计划,负责全公司验证工作的管理。
4.3.1.2确定验证项目及验证项目负责人。
4.3.1.3负责验证方案的批准工作。
4.3.1.4负责验证资料及结果的审核工作。
4.3.1.5负责验证报告的批准工作。
4.3.2验证工作小组职责4.3.2.1负责验证方案的起草工作。
4.3.2.2参与验证方案的讨论、确认工作。
4.3.2.3负责验证方案的实施。
4.3.2.4负责验证结果的分析、统计、报告工作。
4.3.2.5参与验证结果的评价工作。
4.3.3质量部职责4.3.3.1负责公司验证日常管理工作。
4.3.3.2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核工作。
4.3.3.3负责验证过程中仪器、仪表、计量器具的校验工作。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计数实验的培养基适用性➢该部分内容均为新增➢规定了该内容的应用范围➢采用标准菌种计数,回收率以及形态比较的判定方法➢标准菌种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规定了稀释后的工作菌液的保存条件和保存期限➢引入了对照培养基的概念➢判定的依据:回收率大于70%,且形态一致▪控制菌检查的培养基适用性➢该部分内容均为新增➢规定了该部分内容的应用范围以及检查的项目➢采用标准菌种比较的判定方法➢根据培养基的用途不同,分为增菌培养基的促生长能力、固体培养基的促生长能力、培养基的抑制能力、固体培养基的指示能力、液体培养基的指示能力等5种检查方法➢在检查中引入了涂布接种的概念1.概述培养基质量是影响微生物检验结果的重要环节。
计数测定用培养基的促生长能力是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判断的重要影响因素,控制菌检查用培养基也可能由于其促生长能力、指示能力、抑制能力的差异,从而对菌落颜色、形态等指标存在较大差异,影响结果判断的客观性。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是通过检验用培养基与对照培养基的比较,以阳性菌的生长状态或特征来评价拍段检验用培养基是否符合检验要求。
微生物限度检查用培养基主要分为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测定用培养基和控制菌检查用培养基两部分。
2010《版中国药典》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中收载了“适用性检查”对培养基质量进行控制。
2、培养基适用性检查实验的一般要求2.1培养基适用性检查适用范围2010版《中国药典》规定微生物限度检查中成品培养基、由脱水培养基或按处方配制的培养基均应进行培养基适用性检查。
培养基使用性检查试验可用于确定实验室所用培养基(包括购置的不同批号的成品培养基、不同批号的脱水培养基干粉、按处方自行配制培养基不同批次的原材料等)、制备程序(包括水质控制、配制方法、灭菌程序等)、保存条件(温度、湿度、时间及盛装培养基的容器条件等)等是否满足微生物限度检查用要求。
即上述影响培养基质量的各关键控制点应通过培养基使用性检查试验确定,如果任一控制点发生变化应重新进行培养基适用性检查。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
培养基适⽤性检查培养基适⽤性检查计数实验的培养基适⽤性该部分内容均为新增规定了该内容的应⽤范围采⽤标准菌种计数,回收率以及形态⽐较的判定⽅法标准菌种为:⼤肠埃希菌、⾦黄⾊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念珠菌、⿊曲霉;规定了稀释后的⼯作菌液的保存条件和保存期限引⼊了对照培养基的概念判定的依据:回收率⼤于70%,且形态⼀致控制菌检查的培养基适⽤性该部分内容均为新增规定了该部分内容的应⽤范围以及检查的项⽬采⽤标准菌种⽐较的判定⽅法根据培养基的⽤途不同,分为增菌培养基的促⽣长能⼒、固体培养基的促⽣长能⼒、培养基的抑制能⼒、固体培养基的指⽰能⼒、液体培养基的指⽰能⼒等5种检查⽅法在检查中引⼊了涂布接种的概念1.概述培养基质量是影响微⽣物检验结果的重要环节。
计数测定⽤培养基的促⽣长能⼒是微⽣物限度检查结果判断的重要影响因素,控制菌检查⽤培养基也可能由于其促⽣长能⼒、指⽰能⼒、抑制能⼒的差异,从⽽对菌落颜⾊、形态等指标存在较⼤差异,影响结果判断的客观性。
培养基适⽤性检查是通过检验⽤培养基与对照培养基的⽐较,以阳性菌的⽣长状态或特征来评价拍段检验⽤培养基是否符合检验要求。
微⽣物限度检查⽤培养基主要分为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测定⽤培养基和控制菌检查⽤培养基两部分。
2010《版中国药典》微⽣物限度检查法中收载了“适⽤性检查”对培养基质量进⾏控制。
2、培养基适⽤性检查实验的⼀般要求2.1培养基适⽤性检查适⽤范围2010版《中国药典》规定微⽣物限度检查中成品培养基、由脱⽔培养基或按处⽅配制的培养基均应进⾏培养基适⽤性检查。
培养基使⽤性检查试验可⽤于确定实验室所⽤培养基(包括购置的不同批号的成品培养基、不同批号的脱⽔培养基⼲粉、按处⽅⾃⾏配制培养基不同批次的原材料等)、制备程序(包括⽔质控制、配制⽅法、灭菌程序等)、保存条件(温度、湿度、时间及盛装培养基的容器条件等)等是否满⾜微⽣物限度检查⽤要求。
即上述影响培养基质量的各关键控制点应通过培养基使⽤性检查试验确定,如果任⼀控制点发⽣变化应重新进⾏培养基适⽤性检查。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报告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报告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报告1.试验目的:对培养基性能的质量控制,以保证微生物检验的质量。
2.适用范围:适用于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用培养基和控制菌检查用的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需检查的培养基包括成品培养基、由脱水培养基和按处方配制的培养基。
3.试验内容:3.1.计数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3.1.1.菌种:大肠埃希菌[CMCC ( B) 44102]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 B)26003]枯草芽抱菌[CMCC ( B)63501]白色念珠菌[CMCC (F) 98001]黑曲霉[CMCC (F) 98003]3.1.2.菌液制备:接种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抱菌的新鲜培养物至营养肉汤培养基或琼脂斜面培养基中,33r培养24小时,接种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培养基或改良马丁琼脂斜面培养基中,26C培养48小时。
上述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菌数50?100cfu的菌悬液。
接种黑曲霉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琼脂斜面培养基中,26°C培养7天,加入4ml含0.05% (ml/ml)聚山梨酯80的0.9%的无菌氯化钠溶液,将抱子洗脱。
然后,用管口带有薄的无菌棉花吸出抱子悬液至无菌试管内,用含0.05% (ml/ml)聚山梨酯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菌数50?100cfu的菌悬液。
菌液制备后若在室温下放置,应在2小时内使用;若保存在2~8C,可在24 小时内使用。
黑曲霉抱子悬液可保存在2~8C,在验证过的贮存期内使用。
3.1.3.适应性检查3.1.3.1.细菌计数用培养基适应性检查取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抱杆菌各1ml (50?100cfu),分别注入无菌平皿中,立即倾注营养琼脂培养基,每株试验菌平行制备2个平皿,混匀,凝固,置33C培养48小时,计数。
用被检培养基和对照培养基(若无对照培养基可用其他厂家生产的培养基)按上述方法进行试验,并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版GMP培养基适用性检查验证方案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
验证方案
文件编号:VMP-VV-501-00
起草人:
审核人:
批准人:
批准日期:年月日
验证立项申请表
验证方案审批表
1.概述
通过验证以确认所采用的培养基适合于细菌、霉菌及酵母菌的测定及控制菌的检查,根据特性制订检验方法和检验条件,按制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根据验证结果判断是否符合验证标准。
若符合,按验证的方法和条件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若不符合,重新建立制订检验方法和检验条件,再进行验证,直至验证结果符合设立的验证标准。
2.验证目的及范围
为了确认所采用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和控制菌检查的培养基是否符合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规定要求,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及检验方法的完整性。
3.验证风险评估
对于本次验证的执行进行了如下的风险分析:
4.验证前准备
4.1验证人员培训:验证报告起草人有责任在方案批准后(且在验证实施前)对本次验证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培训人员记录见附件1。
4.2将所有的平皿和稀释剂都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的灭菌程序消毒,以确保其对试验的结果没有影响。
4.3仪器与器具:恒温培养箱、生化培养箱、高压蒸汽灭菌器、净化工作台、无菌培养皿、无菌移液管。
5.验证内容
5.1测试环境条件要求
所有检查在环境洁净度C级下的局部A级洁净度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隔离系统内进行,其全
过程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能防止微生物污染。
5.2计数培养基
5.2.1验证用菌种及培养基:
5.2.1.1来源:食品药品检验所
5.2.1.2菌落计数用菌种
注:编号由菌种首字母-传代代数-配制日期组成。
5.2.2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取市售的脱水培养基,分别按照规定方法进行配制后灌装于洁净的三角烧瓶中,然后加塞灭菌,在实验前加温熔化备用。
5.2.3菌液制备
5.2.3.1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新鲜培养物至10ml营养肉汤培养基中,30~35℃培养18~24小时,取此培养液1ml,加0.9%无菌氯化钠溶液至10ml,采用10倍递增稀释法,稀释至10-6~10-7,使菌数约为50~100cfu/ml,做活菌计数备用。
5.2.3.2接种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至10ml改良马丁培养基中,23~28℃培养24~48小时,取此培养液1ml,加0.9%无菌氯化钠溶液至10ml,采用10倍递增稀释法,稀释至10-6~10-7,使菌数约为50~100cfu/ml,做活菌计数备用。
5.2.3.3接种黑曲霉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琼脂斜面培养基上,23~28℃培养5~7天的用3~5ml 含0.05%(ml/ml)聚山梨酯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将孢子洗脱。
然后,吸出孢子悬液(用管口带有薄的无菌棉花或纱布能过滤丝的无菌毛细吸管)至无菌试管中,取1ml 加含0.05%(ml/ml)聚山梨酯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至10ml,采用10倍递增稀释法,
稀释至10-4~10-6,制成每1ml含孢子数50~100cfu的孢子悬液备用。
5.2.4验证方法:
5.2.4.1试验组:取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各1ml,分别注入无菌平皿中,立刻倾注营养琼脂培养基,每株试验菌平行制备2个平皿,混匀,凝固,置30~35℃培养48小时,计数、观察菌落情况;取白色念珠菌、黑曲霉各1ml,分别注入无菌平皿中,立刻倾注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每株试验菌平行制备2个平皿,混匀,凝固,置23~28℃培养72小时,计数、观察菌落情况。
测定结果见附件2。
5.2.4.2对照组:取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各1ml,分别注入无菌平皿中,立刻倾注营养琼脂对照培养基,每株试验菌平行制备2个平皿,混匀,凝固,置30~35℃培养48小时,计数、观察菌落情况;取白色念珠菌、黑曲霉各1ml,分别注入无菌平皿中,立刻倾注玫瑰红钠琼脂对照培养基,每株试验菌平行制备2个平皿,混匀,凝固,置23~28℃培养72小时,计数、观察菌落情况。
测定结果见附件2。
5.2.4.3菌回收率计算:
试验组的菌回收率(%)= (试验组平均菌落数/ 对照组平均菌落数)×100%
5.2.5判定标准:菌回收率均应不低于70%,且菌落形态大小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一致。
5.2.6结论:对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的验证结果进行评价和总结。
5.3控制菌培养基适用性检查:
5.3.1验证用菌种:
5.3.1.1来源:食品药品检验所
5.3.1.2验证用菌种
5.3.1.3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取市售的脱水培养基,分别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配制后灌装于洁净的三角烧瓶中,然后加塞灭菌。
在实验前加温熔化备用。
5.3.2菌液制备:接种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新鲜培养物至10ml营养肉汤培养基中,30~35℃培养18~24小时,取此培养液1ml加0.9%无菌氯化钠溶液至10ml,采用10倍递增稀释法,稀释至10-4~10-6,使细菌数约为500~1000cfu/ml。
5.3.3验证方法:
5.3.3.1促生长能力培养基:取大肠埃希菌各0.1ml,分别涂布于胆盐乳糖培养基、MUG培养基和乳糖胆盐发酵培养基及其对照培养基上,在30~35℃培养18小时,观察菌落情况。
测定结果见附件3。
5.3.3.2抑制能力培养基:取金黄色葡萄球菌各0.2ml,分别涂布于胆盐乳糖培养基和乳糖胆盐发酵培养基及其对照培养基上,在30~35℃培养18小时,观察菌落情况。
测定结果见附件3。
5.3.3.3指示能力培养基:取大肠埃希菌各0.2ml,分别涂布于乳糖胆盐发酵培养基及其对照培养基上,在30~35℃培养18小时,观察菌落情况。
测定结果见附件3。
5.3.4判定标准:
5.3.4.1促生长能力培养基:试验培养基与对照培养基生长的菌落大小、形态特征应一致。
5.3.4.2抑制能力培养基:试验菌均不得生长。
5.3.4.3指示能力培养基:试验培养基与对照培养基生长的菌落大小、形态特征、指示剂反应情况等应一致。
5.3.5结论:对控制菌培养基适用性检查的验证结果进行评价和总结。
6.变更和偏差处理:
验证过程中如果出现偏差和变更,应立即通知验小组对偏差和变更进行详细记录,分析偏差产生的根本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
所有偏差和变更得到有效处理后,验证方可进入下一步骤。
偏差处理单和变更单经过批准后其原件必须附在验证报告中。
见附件4。
7.验证结果评定及结论:
质量部负责收集各项验证试验结果,起草验证报告,报验证委员会。
验证委员会负责对验证结果进行综合评审,做出验证结论,发放验证证书,确认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情况。
见附件5。
8.拟定再验证周期:
验证小组根据验证情况,拟定再验证周期,报验证领导小组审批。
9.会审及批准会审:
批准:
附件1
附件2
营养琼脂计数培养基
控制菌检查用培养基
偏差处理与变更记录
附件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