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_汉_赋
第一章: 汉代辞赋
▪ 三、汉赋的基本文体特征:
▪ 1、音律:有音节而不入乐,所谓“不歌而诵谓之 赋”;
▪ 2、体式:骈散不拘,韵否不定。类似散文、骈文、 韵文之混合;
▪ 3、风格:善于铺陈夸饰,《文心雕龙》所谓“极 声貌以穷文”;
▪ 4、结构: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便于反复渲染, 驰骋铺张;
▪ 5、功用:娱乐功用与讽谏作用并举。
三、枚乘之赋
▪ 枚乘(?-前140),字叔,淮阴人(今江苏淮阴)。《七 发》(作品选p183)是枚乘的代表作,也是枚乘仅存的唯一 完整作品。
▪ 1、题旨及结构: ▪ 刘勰《文心雕龙·杂文》:“及枚乘摛艳,首制《七发》,
腴辞云构,夸丽风骇。盖七窍所发,发乎嗜欲,始邪末正, 所以戒膏梁之子也。” ▪ 《文选》李善注:“《七发》者,说七事以起发太子也。”
猎,所幸宫馆,辄为歌颂,第其高下,以差赐帛。” 议者多以为淫靡不急。上曰:“不有博弈者乎,为 之犹贤乎已!辞赋大者与古《诗》同义,小者辩丽 可喜,譬如女工有绮縠,音乐有郑卫,今世俗皆以 此娱悦耳目,辞赋比之,尚有仁义讽论鸟兽草木多 闻之观,贤于倡优博弈远矣。”顷之,擢褒为谏大 夫。
秦汉课件
43
秦汉文学
第三章 司马迁与《史记》
44
本章目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项羽本纪 第三节 李将军列传 第四节 《史记》的艺术成就 本章思考题
45
第一节 《史记》概述
一
司马迁与《史记》的成书
(一)家庭的良好影响 (Fra bibliotek)广泛的阅历和交友
(三)为太史令 (四)遭李陵之祸
46
2 铺陈场面、详写中间过程而略写首尾始末
如《孔雀东南飞》
3 详写服饰仪仗而略写容貌形体
三、语言朴素自然、生动活泼
汉乐府诗的语言一般都是口语化的,而且饱含感 情。如《孤儿行》、《陌上桑》。
35
四 形式自由多样
汉乐府诗的体裁以五言为主,兼有七言和杂
言等,句式多样,有助于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
是继承楚文化的传统, 是《庄》《骚》的遗响。
24
第三节 两汉乐府诗赏析
一 《有所思》
思考〃讨论 1 此诗细腻表现了女主人公在遭受爱情挫
折时的复杂心理,试具体分析。
2 诗中提到“兄嫂”是否节外生枝?对表
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25
二 《上邪》
这首诗最突出的特点是感情炽热,表达坦率直切,构 思新颖独特,充分表现出钟情女子感情的激动和热烈, 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1 长于抒情,却不径直言之,而是委曲宛转,反复低 徊。 如以写景发端,自然地转入抒情:《冉冉孤生竹》
如以叙事发端,自然地转入抒情:《涉江采芙蓉》
2 有许多诗篇以其情景交融、物我互化的笔法,构成 浑然圆融的艺术境界。 如 《迢迢牵牛星》、《西北有高楼》
汉代文学概述
2、《七发》脱离了楚辞的抒情特征,转化为以铺陈写 物为中心的高度散文化的文体
3、《七发》所铺陈的内容,从多方面开拓了文学的题 材,这些题材在后来的赋作中得到进一步发挥
4、《七发》已经出现道德主题与审美主题的矛盾,出 现“劝百讽一”的现象,这也成为后来汉赋的基本 特征
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 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 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上, 陈皇后复得亲幸。”
2020/3/4
10
辛弃疾《摸鱼儿》: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 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 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 檐蛛纲,尽日惹风絮。
2020/3/4
4
司马相如和汉赋的鼎盛
大赋又叫体物大赋,或散体大赋。它篇幅较 长,结构宏大,一般都在千字以上 。
最基本的特点,是善于用铺陈、夸张的手法, 富丽的辞藻,侧重铺写宫苑、京都、宫殿、 山川等壮丽事物,帝王的政治、军事、祭祀 等重大活动,以及帝王贵族声色犬马、畋猎 驰逐等生活
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
2020/3/4
13
汉代政论文
一、贾谊(前200-前168)
西汉时期洛阳人。由于当过长沙王太傅,故 世称贾太傅,贾生,贾长沙。
代表作:《过秦论》、《论积贮疏》、《治 安策》
李商隐《贾生》诗:“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 问鬼神”
2020/3/4
14
二、晁错(BC200-BC154) 颖川(今河南禹县)人 ,汉初杰出的
政治家。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加强边防、 重农抑商。
古文一资料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它收录了西周初到春秋中叶诗歌305篇。
包括国风、小雅、大雅、颂。
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有诗160篇;雅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有诗40篇。
“风”是指各地不同的音乐。
“雅”是雅正之声,指周王朝京畿地区的音乐,又分大雅和小雅,也是缘于音乐的不同。
“颂”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
2、赋、比、兴:赋:《诗经》在艺术上对后代文学影响最大就是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赋者,敷陈其事物而直言之也”,也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从本质上讲就是直接描绘,直接抒情,直接铺叙;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带比喻性质的一种手法。
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引用其它自然现象引起所要咏叹的情感,有进甚至能起到比的作用。
如:《关雎》用'雎鸟'的鸣叫起兴,引出诗人即景生情的联想。
3、历史散文:古代的散文是伴随着史官词而出现的,他们记载国家在咸和君主的言行,在其中体现了一定的历史、政治和哲学观点,其记述由简到繁,由质朴无华到略具文采。
现在人看到的就一部古代历史文献汇编。
4、《春秋》:本是周朝各国史书的通称,我们今天见到的《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
书中按年代记载了上起鲁隐公元年下至鲁哀公二十四年的重大事件。
相传孔子曾对它加以修订,后来被儒家当作经书。
《春秋》记事简略,不带有文学色彩,在记事的用语和行文中,体现出鲜明的思想倾向。
5、《国语》:是一部按国别记载的史书,约成书于战国初年,是战国早期人根据各国史料编订,以记言为主,书中记载的史实上起周穆王,下至鲁悼公春秋时期各国的政治、外交、军事等活动。
其思想倾向于儒家。
书中既尊尊礼,又崇德;既敬神,又重民。
6、《左传》:《左传》是先秦时期的一部历史着作,原名《左氏春秋》,作者是左丘明,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此外还附录了鲁悼公四年至十四年韩、魏、赵三家灭智氏的史实。
楚辞汉赋
文档信息
举报文档
孙军806贡献于2012-09-03
4.0分
我要评价
1/2
相关文档推荐
汉赋与楚辞源远探议
2页
5财富值
汉赋和楚辞
3页
8财富值
诗经 楚辞,汉赋 有关内容
4页
免费
江淹赋与楚辞、汉赋之关系
暂无评价
9页
|
登录注册
新闻网页贴吧知道音乐图片视频地图百科 帮助 全部 DOC P
文学
上传文档
支持以下设备:扫二维码下载
AndroidiPhoneiPad
.
? 2005-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豆瓣· 在豆瓣工作·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帮助中心· (课程论文)哈~
2010-12-08 15:14:48
前言:汉赋作为一代文体有其特殊的文化历史和文学魅力,很多文章的和学者都提到汉赋是对楚辞的继承和发展,汉赋从文体到内容,甚至是思想都与楚辞有很大的相似性。汉代有骚体赋之说,骚即代表《离骚》,《离骚》是楚辞这一文体的代表作,屈原是楚辞的宗师,看完《离骚》,再去阅读汉赋家的作品你就会有很深的感触。刘勰、宋祁、章学诚、刘熙载无不认为汉赋来源于楚辞,其实汉赋对楚辞的继承是多方面。一、 思想上的继承思想的继承,也可以是说精神上的继承。汉赋于楚辞有相承相因的关系,以里《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主要抒发的是作者怀才不遇、忠而被谤、信而见疑的悲伤情怀,对祖国命运的关心,对谗臣进谗误国的愤慨和绝不与之同流合污的决心,对君主的讽谏。这里的情感有悲伤、缠绵、愤恨和坚决,屈原门生和后继的楚辞作家也没有跳出这些思想和情感,如《卜居》表现屈原内心的矛盾与困惑,《渔夫》则展现出屈原内心经历的混同世俗与正道直行的思想斗争及其抉择。这些思想被汉赋家继承并通过他们的作品表达出来,例如贾谊,他与屈原产生共鸣,他被贬长沙,作品中带有强烈的感叹、愤恨之情,他的《吊屈原赋》控诉了“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阘茸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的不公平的社会,凭借吊屈原而抒发自己的忧愤。赵壹也同样如此,他在《刺世嫉邪赋》“原斯瘼之所兴,实执政之匪贤。女谒掩其视听兮,近习秉其威权。所好则钻皮出其毛羽,所恶则洗垢求其瘢痕。虽欲竭诚而尽忠,路绝险而靡缘。九重既不可启,又群吠之狺狺。安危亡于旦夕,肆嗜欲于目前。奚异涉海之失柂,坐积薪而待然?荣纳由于闪榆,孰知辨其蚩妍?故法禁屈桡于势族,恩泽不逮于单门。宁饥寒于尧舜之荒岁兮,不饱暖于当今之丰年。乘理虽死而非亡,违义虽生而匪存”,表达了对黑白颠倒社会的的强烈不满,赵壹于屈原相较更直接。哀怨情节突出的还有司马迁,他的特殊经历与屈原有异曲同工之处,他的赋也愤世嫉俗,满腔愤慨。思想的继承还表现于对神鬼的敬重,有学者在《楚辞》和《汉赋》中做过统计,“神”出现的次数最多,89次占总数的49%;“灵”出现67次,占37%;而“鬼”出现14次,占8%,人死则为鬼。不难看出,“神”是楚巫首要崇拜对象,楚人对祖宗的鬼也很敬重,但与神不可同日而语。汉赋家的作品亦是如此,这是对楚辞从宗教思想上的继承,楚地思想开放,越人首要崇拜的是鬼,黄河的流域的中原地区在战国则是百家争鸣的战国士思想横行一时,在他们眼里巫术是蛮荒的象征。楚辞来源于流传于长江中下游流域的巫歌,这种巫歌孕育于原始宗教文化,带有强烈的宗教情感和楚地文化。《招魂》便是典型的代表,它以神灵之间的呃爱情生活为主题,把神人化,赋予人的情感。屈原流放其域,行文写作、抒发情感,借用芳草美人、问卜降神、天国神游等巫文化作比兴事物。这个宗教的思想的继承有其社会根源,其一汉代统治阶级多为楚国出生,这就造就大量汉赋家为了迎合统治阶级和贵族的喜好可以为之;其二赋得大量排铺,想象的丰富、自由无束的联想也是这一思想被保留集成的原因,;其三神鬼作比喻高尚情操,到了汉代已有定式,汉赋家很难跳出这个创作上的心理定势。桓谭的《仙赋》是奉汉成帝之旨而作,神灵巫仙的描写,有迎合汉成帝的长生享乐成仙的思想之意。楚辞有浓烈的讽谏意味,从《离骚》中思想可以解读出:希望君王从历史人物中吸取教训,这点汉赋虽然讽谏意味不足但还是有所保留,汉代赋家无论盛世还是乱世都有讽谏,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以夸耀的笔调描写了汉天子上林苑的壮丽及汉天子游猎的盛大规模,歌颂了统一王朝的声威和气势,即使这样也不枉讽谏,赋中他从一个理想的君主,写到“若夫终日驰骋,劳神苦形,罢车马之用,抏士卒之精,费府库之财,而无德厚之恩,务在独乐,不顾众庶,亡国家之政,贪雉兔之获,则仁者不繇也”引出节俭,归结到讽谏上来;张衡的《二京赋》、《西京赋》、《东京赋》,从帝王的奢华无度到称颂节俭,弘扬礼仪,莫不是讽谏吗?二、 文体上的继承汉赋可分为大赋和小赋,大赋又叫散体大赋,规模巨大,机构恢弘,气势磅礴,辞藻华丽,往往一篇赋成千上万言。汉代贾谊、司马相如、杨雄、班固、张衡等,都是写大赋的高手。而小赋则摒弃了大赋的辞藻、篇幅等方面的缺陷,保留汉赋的基本文采,创造出篇幅脚下、讥讽时事、抒情咏物的短片小赋,赵壹、祢衡、蔡邕等是写小赋的高手在我们现在所认同的汉赋多是大赋。从巫歌到楚辞,从楚辞到散文化,再到骚体赋,最终汉赋的形成这是一条非常明显的继承变化的道路,汉赋的辞藻华丽是继承于楚辞的,楚辞特别强调明确的空间感,很多楚辞中可见作者在构筑一个宏大的空间,如《招魂》,这个空间的构造就需借助大量的铺排、辞藻来堆砌,汉代赋家受其影响,亦在作品中出现大量铺排、堆垛辞藻,以至到后来汉代赋家好用生僻字,受到后世学者很多诟病。汉赋多是四言,六言的赋体,这是继承诗骚的形式。此外汉赋中还常出现如楚辞的使用对话形式,《离骚》中有大量的对话形式,《卜居》《渔夫》则是整篇采用对话形式。汉赋亦有,如司马相如的《天子游猎赋》、《难蜀父老》,东方朔的《非有先生论》、《答客难》,杨雄的《长杨赋》、《逐贫赋》等作品中表现得非常明显。短小的抒情赋,可以从宋玉的《九辩》中找到点踪迹,《九辩》在楚辞和汉赋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其思想境界不及《离骚》,但他提出了一个新的主题“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的新主题,这个主题在汉代以及后代广大士林阶层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这便是汉代小赋主要的主题,这里没有国家命运,没有讽谏警醒,有的是个人悲情愤怨。三、 楚辞与汉赋,继承和创新的冲突从楚辞的特点来看,总结有四点:1. 表现纯洁美好的人格即不见溶于浊世而又难以改变初衷的失意、忠愤之情;2. 具有缠绵悱恻、哀怨伤感的情感基调和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行文方式;3. 借用芳草美人、问卜降神、天国神游等巫文化作为比兴事物;4. 具备楚声、楚地、楚语、楚物的地方特色,运用带有“兮”字的回肠荡气的散文化句式。从汉赋的发展来看这些特点都有继承,也许会问为什么不直接沿用楚辞更简单,或是重新创造一种文体。从战国到秦,再到汉,汉赋对楚辞的继承和发展,有其很深的社会根源和历史必然性。屈原创作所代表的楚辞,是将战国士文化注入了楚辞创作中,战国士文化是以战国史林为历史创造主体,以品天下一统江山为目标、以思想解放自由创造为基本特征的文化思潮。屈原是出生于贵族,生长于这样的时代氛围中,又曾一度位于统治决策曾,他的思想带有明显的战国士林文化,同时又深受南楚文化的浸润,巫文化的熏陶,由于政治的挫折,他使两者结合创造了特有的楚辞,这极具楚地特色的文体。到了汉代,上层统治阶级和贵族多为楚人,对楚辞这一极具楚文化的文体的偏好是自然而然的,对其复兴也是尽心尽力;而从另一方面,汉代大一统,独尊儒术,对楚辞的发展又是有相当束缚的,统一和发展中的大帝国又需要一种文体去张扬统治阶级的和百姓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这样汉赋在继承楚辞的基础上,又有了变化,以满足社会的发展和政治需要。而汉赋夸饰之风背后又隐含着汉代赋家在社会政治生活地位中的下降,蕴含着在政治生活中被欺凌与侮辱的无可奈何,与只能依附于政治的愤慨,正是有这种情怀九接受和认同了屈原的精神,并把自己的苦难与屈原的破碎之心融为一体。这也是对楚辞精神继承的原因之一。继承楚辞却与楚辞不同的汉赋,仅仅是继承是不能成为一代文学的,汉赋必须有创新。创新一,多种句式的交错应用,这中创新源于枚乘的《七发》根据叙述和描写的不同学要采用不同的句式,韵散结合,极富文采。创新二,对楚辞中自然描写的超越,汉赋作家将自然景物之于客观地位,赋中也有出现对自然的征服,体现了积极向上的心态。总而言之,楚辞对汉赋的影响是直接的,没有楚辞就没有汉赋;汉赋是接受了楚辞的诸多因素形成的,汉赋的许多优点是对楚辞的发扬光大。参考文献:[1] 陈桐生 《楚辞小史》论纲[J].云梦学刊,2001,4:5-8[2] 郑明璋 论汉赋对楚辞的接受与创新[J].山西师大学报,2004,3:61-66[3] 刘曼 从思想内容到思维形成陈科教文汇,2009,3:211-212[4] 陈金刚 李倩 楚辞、汉赋中巫之称谓及巫风盛行原因[J].江汉论坛2007,12:55-59[5] 李慧芳 论屈骚句式在汉赋中的流变[J].中南大学学报,2010,3:111-115[6] 吴淑玲 汉赋与楚辞[J].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4:57-58[7] 司马迁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M].中华书局,19599:2999为怕以后找不到 这样备用吧~ 写于2010年11月29日 古典文学欣赏
大一下学期古代文学笔记
大一下学期古代文学笔记第四节汉大赋汉大赋(散体赋、新体赋)时代:汉武帝初年——东汉中叶1.内容:主要歌颂国势、国威,表现王侯生活。
末尾稍作讽喻劝诫,即所谓“劝百讽一”,以体物为主。
2.形式:篇幅长,规模大,句式参差(以三、四、六言为主)、韵散行间(首尾用散,篇中入韵),多用主客问答形式。
“兮”字基本不用,多用“若乃”“尔乃”“于是”转接递进连接成文。
行文铺张扬厉,语言堆砌、华丽。
3.代表作:枚乘《七发》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班固《两都赋》Ⅰ《七发》枚乘一、内容:以七件事启发太子。
辞赋假设太子有疾,吴客往,以七事问之①欣赏音乐②品尝饮食③驰遂争胜④游乐遣兴⑥观涛⑦妙言要道开篇以楚太子有病,吴客来探病为开端(1-2段主客问答)“四患”的陈述惊心动魄,一字千金“纵耳目之欲,恣支体之安者,伤血脉之和。
且夫出舆入辇,命曰蹷痿之机;洞房清宫,命曰寒热之媒;皓齿蛾眉,命曰伐性之斧;甘脆肥脓,命曰腐肠之药。
→用自然的壮美来开拓太子的心胸,升华他的灵魂二、七事第一件事:用欣赏音乐来启发太子(第3段)1.首先写制琴材料(龙门之桐……)2.次写制琴“于是背秋涉冬,使琴挚斫斩以为琴,野茧之丝以为弦,孤子之钩以为隐,九寡之珥以为约。
使师堂操畅,伯子牙为之歌。
歌曰:‘麦秀兮雉朝飞,向虚壑兮背槁槐,依绝区兮临回溪。
”3.再写操琴,并以歌和之。
“使师堂操畅,伯子牙为之歌。
歌曰:‘麦秀兮雉朝飞,向虚壑兮背槁槐,依绝区兮临回溪。
”4.最后是对音乐效果的渲染(飞鸟闻之……)枚乘的音乐观①功利的社会音乐观②尚悲的音乐审美观③极致的艺术美学追求第二件事:用珍美的饮食来启发太子(第4段)第三件事:驰车赌赛的竞技活动(第5段)第四件事:游观(第6段)第五件事:盛大规模、威武雄壮的田猎活动。
太子受鼓舞,他虽不能参加,但疾已有起色。
(第7-9段)第六件事:广陵观涛(两节)(第10-11段)第七件事:妙言要道(第12段)三、主题内容2.前四件事的“宫居而闺处”的范围,为太子逐一否定:田猎、观涛超越了宫墙,对太子有所触动。
古代文学4_汉_赋
对汉大赋的评价
汉赋反映出封建王朝在全盛时期的宏大规模和 气象。 气象。 汉赋的铺陈夸张细腻的描写, 汉赋的铺陈夸张细腻的描写,丰富的词汇对后 世有积极影响,给魏晋南北朝的骈文开了先路, 世有积极影响,给魏晋南北朝的骈文开了先路, 但也导引了魏晋南北朝诗文创作中的形式主义。 但也导引了魏晋南北朝诗文创作中的形式主义。6源自 年 早 逝 的 贾 谊7
第二节 司马相如与汉大赋
一 汉大赋的特点 也称散体大赋、新体赋,这是汉赋的主体。 也称散体大赋、新体赋,这是汉赋的主体。 内容上以体物为主,大多采用铺张扬厉的手 内容上以体物为主, 法、富丽的辞藻来描写京都、宫苑、山川等壮丽 富丽的辞藻来描写京都、宫苑、 事物, 以及统治者的政治、 事物, 以及统治者的政治、军事活动和他们的声 色犬马、田猎驰逐生活。 色犬马、田猎驰逐生活。
2
3
二、汉赋的发展过程及其作家、作品 汉赋的发展过程及其作家、 赋是汉代文学的正宗和主流, 赋是汉代文学的正宗和主流,是一种介于诗文之 间的、以夸张铺陈为特征、 间的、以夸张铺陈为特征、以状物为主要功能的 吸收了各种文体的特点, 文体 。吸收了各种文体的特点,如楚辞的主客问 答、史书的叙事 (一)汉赋的形成阶段 ———主要继承楚辞的余绪 骚体赋 ———主要继承楚辞的余绪 贾谊《吊屈原赋》 鵩鸟赋》 贾谊《吊屈原赋》 《鵩鸟赋》 枚乘《七发》 枚乘《七发》 标志着新体赋的正式形成
4
(二)汉赋的兴盛阶段 这一时期盛行汉大赋, 这一时期盛行汉大赋,是汉赋的主体和代表 子虚赋》《上林赋》 》《上林赋 1 司马相如 《子虚赋》《上林赋》 ————其作品代表新体赋的最高成就 ————其作品代表新体赋的最高成就 2 扬 雄 《甘泉赋》《羽猎赋》 甘泉赋》《羽猎赋》 》《羽猎赋 两都赋》 长安、洛阳) 3 班 固 《两都赋》(长安、洛阳) 二京赋》 模仿《两都赋》 4 张 衡 《二京赋》(模仿《两都赋》) ———上述四人被誉为“汉赋四大家” ———上述四人被誉为“汉赋四大家” 上述四人被誉为
中国文学史第一卷第二编秦汉文学
中国文学史第一卷第二编秦汉文学第一章秦汉散文1淮南子:西汉淮南王刘安与门客集体编著一部的系统论说散文集。
今存《内书》二十一篇,也称《淮南鸿烈》,约完成于武帝即位初。
其编撰的目的是要总结古今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探寻天道、人事的规律,以备帝王之道。
全书以道家思想为主,兼采先秦诸家,文风不拘一格。
它是汉代学者对古代文化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汇集和综合。
2、骚体赋:赋的一种,指体制上模拟楚辞而以赋名篇的作品。
以“兮”字句为主,句式已经散文化。
汉初骚体赋最流行,后世各代皆有创作。
3、散体赋:也叫大赋,汉初形成,汉武帝至东汉中期最盛。
它是汉赋的主要代表,居于主流地位。
以写帝王贵族生活为主,既讽且劝,曲终奏雅,客主首引,韵、散结合。
奠基之作为《七发》、成熟之作为《天子游猎赋》。
4、“劝百讽一”:语出西汉末扬雄的《法言》。
“劝”是鼓励的意思,“讽”即讽谏。
其意是说赋中鼓励的成分过多,淹没了篇末的讽谏主旨,本末倒置,结果欲讽反劝,适得其反,助长了帝王的奢侈心理。
这是扬雄对汉大赋的批评。
5、汉赋四大家:指汉代以创作大赋出名的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
前二人为西汉赋家,后二人是东汉赋家。
概述《谏逐客书》的主要特点。
一.《谏逐客书》以逐客不利于秦的统一为中心,首先铺叙历史上客卿辅助秦国并使之国富兵强的事实,以说明客卿不曾有负于秦;其次叙说秦始皇看重外国的好玩之物,而轻视客卿的事实,论定其重物轻人的错误;最后分析纳客和逐客的利害关系指出逐客非但不利于秦的统一大业,还会使秦国趋于危亡。
结构严密。
二.文章罗列众多事实,极力铺陈,颇具纵横家法。
简述贾谊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
一.拒实设论,理直气壮,深情恳切,是贾谊散文的重要特点之一。
如《治安策》开头即说:“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三。
”二.文章铺饰排比,渲染淋漓,深得先秦纵横家说辞的风神。
如《论积贮疏》是贾谊散文中的名篇。
简述晁错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
古代文学史第一编
一、秦汉文学的历史跨度:秦代文学、西汉文学、东汉文学(文学史通常把东汉末年汉献帝建安时期归入魏晋文学范围内)二、秦汉文学的主要特征1、具有承前启后的过渡期文学特点。
2、诸体赅备,诗歌处于较为沉寂的时代。
3、文学主流与政治主流、思想文化主流高度一体化。
4、文风以疏荡显其气韵,体式以鸿大见其壮美。
三、秦汉文学的发展态势:第一阶段是“承前发展期”。
第二阶段为“模仿收缩期”。
第三阶段为“创变启后期”。
四、秦汉文学的影响因素:1、政治因素2、思想学术因素3、文学因素教学目的和任务:1.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特殊的文体——赋的产生、发展演变历程。
2.通过对代表篇目的学习,了解汉赋的构成形态及各形态在内容和艺术表现上的特征,并正确认识汉赋的价值和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汉赋的构成形态及各形态在内容和艺术表现上的特征。
第一章汉赋第一节汉赋的起源和发展一、赋的源起赋是汉代最具代表性、最能彰显其时代精神的一种文学样式。
它是在远承《诗经》赋颂传统,近仿《楚辞》的基础上,兼收战国纵横之文的铺张恣肆之风和先秦诸子作品的相关因素,最后综合而成的一种文体。
谓赋源于诗,班固《两都赋序》:“赋者,古诗之流也”。
挚虞在《文章流别论》:“赋者,敷陈之称,古诗之流也。
”谓赋源于诗、骚。
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
多元论者认为,赋是多种文体、整个文化综合影响的结果。
龚克昌《汉赋探源》认为,汉赋不是某种文体派生出来的,而是整个文化、经济、政治发展的结果,包括楚辞、倡优、纵横家、大汉的社会环境等共同孕育的结果。
这是一种综合论的观点。
二、汉赋的发展流变:第一时期自汉高祖初年至武帝初年,主要是继承《楚辞》的传统,内容多是抒发作者的政治见解和身世感慨的骚体赋。
这时较有成就和代表性的作家是贾谊,此外还有淮南小山和枚乘等人。
第二时期西汉武帝初年至东汉中叶,盛行鸿篇巨制的大赋。
从武帝至宣帝的90年间,是汉赋发展的鼎盛期。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基础知识[1]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基础知识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文学1.“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弹歌》出自《吴越春秋》;葛天氏之乐和《候人歌》出自《吕氏春秋》。
2.保存神话较多的材料《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
第二章《诗经》1 汉代采诗说(关于诗经编订情况):班固《汉书艺文志》“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汉书食货志》“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天子。
”;何休《春秋公羊传》“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
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天子。
”2《诗经》内容上分1.祭祀诗全部收在三“颂”之中《维天之命》、《武》、《载芟》《閟宫》2.颂赞诗“大雅”中的《生民》、《公刘》、《帛系》、《皇矣》、《大明》3.怨刺诗《民劳》、《桑柔》、《节南山》、《小弁》)、《北山》等;4.婚恋诗《关雎》、《蒹葭》、《月出》、《采葛》)、《静女》、《野有蔓草》5.征役诗《载驰》、《采薇》、《无衣》(看书P34-50)第三章先秦历史散文1.《尚书》:上古之书,我国最早的历史散文集。
以记言为主。
2.《春秋》:鲁国的编年体史书,记载春秋时期重大史实。
上起鲁隐公元年(-722),下至鲁哀公十四年(-481),共二百四十年的史实。
(《春秋》的记事极为简略,在记事中体现出鲜明的思想倾向。
《春秋》以一字为褒贬的写法和微婉含蓄的风格,对后代散文有不小的影响。
)3.《国语》: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大约成书于战国初年。
以记言为主。
记载史实上起周穆王,下至鲁悼公。
(一般认为是春秋末年左丘明所作,以记言为主,故称《国语》。
书中既尊礼,又崇德;既敬神,又重民。
)第四章先秦诸子散文1.《论语》:语录体散文。
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成书于战国初年,是孔子的弟子和后学编纂而成。
传至汉代出现了鲁《论语》、齐《论语》、古文《论语》。
今天所见《论语》是在鲁《论语》的基础上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而成。
第一章 汉赋
4.也受散文的影响
《战国策》宏大的结构、夸张的描写、说客的辩辞、铺排的 手法、带讽喻的笔法等。 (2)汉赋兴盛的原因: 1.文体的特点 兼有诗与文的优点,又有讽喻的功能,可作上书之用。
2.当时鼎盛的政治、经济状况,为汉赋兴盛提供了物质条件 太平盛世,需歌舞升平,歌功颂德;盛中含衰,需“既美且 刺”、“劝百讽一”。 3.帝王的爱好和提倡(文艺政策)起了鼓励刺激作用
代表作:张衡《归田赋》
二、汉赋的渊源及其兴盛的原因
(1)渊源 1.汉赋直接从楚辞中发展而来 “骚乃赋之祖” 2.《诗经》对汉赋也有影响 ——刘熙载《艺概》
“赋者,古诗之流也。” (风、雅、颂)
——班固《汉书》
“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刘勰《文心雕龙》 3.荀子(最早以赋命名作品)及宋玉的赋体作品的影响 《礼赋》、《知赋》、《云赋》、《蚕赋》、《箴赋》 《高唐赋》、《神女赋》、《风赋》、《登徒子好色赋》
(3)晚期(衰微期) 东汉中叶至汉末一百 多年 “抒情小赋” 张衡《归田赋》 (第一篇小赋,完成 了从散体大赋向抒情 小赋的过渡) 此外,还有蔡邕 的《述行赋》和赵壹 的《刺世嫉邪赋》。
张衡像
作品选讲:《七发· 观涛》“天下之奇异诡观也”
音乐之悲、饮食之美、车马之骏、游观之乐、宫苑之壮、观 涛之奇、“要言妙道”(中肯的言论和精妙的道理) 对江涛作了生动的描绘:状声、状色、状形、状势 特点:
第一章 汉赋
一、汉赋的概念
(1)赋:原本是《诗经》的六义之一,是一种铺陈直言的手法。
作为文体,是指一种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的“不歌而诵”的文体。
“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 ——刘勰《文心雕龙· 诠赋》 赋的形式:铺采摛文——用华丽的辞采进行铺陈、描述。 赋的内容:体物写志——或对事物的刻画,或抒发作者情感。
汉赋有哪些主要特点
第一章汉赋一、汉赋有哪些主要特点?汉赋兴盛的社会原因是什么?西汉初年,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统治者们追求究奢极欲的物质享受,在此基础上便产生了一种基本上为统治服务的文学——汉赋。
赋,原是《诗经》中的一种表现手法,后发展成一种富有文采、韵节、善于铺陈,兼有诗歌与散文特点的文体。
(一)汉赋的主要特点是体制庞大,讲究铺陈,富有文采音韵节奏,形式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是韵文和散文的结合体,并往往含有讽劝的意味。
(二)社会原因是:1、西汉盛世国家空前统一富强,为赋家提供了宣扬大汉声威的主题。
2、京都的宫殿建筑富丽宏大,统治集团声色犬马的生活奢侈,成为赋家铺写的对象。
3、统治者大量招致文士写作辞赋,歌颂大一统的繁荣气象,上倡下趋,遂成风气。
赋的鼻祖可推战国时的宋玉和荀况。
始见于荀子的《赋篇》,中经宋玉,盛行于汉代。
汉之后,赋这一文体形式有了发展,六朝时称为“俳赋”,“骈赋”;唐宋时称为“律赋”,中唐之后,在古文运动的影响下,赋逐渐散文化了,又称“文赋”。
宋玉是屈原之后楚国的著名词赋家,著有《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等16篇赋。
他虽说是追随屈原的,但作品的体制、风格和语言都和楚辞迥异,倒和汉赋非常相近,所以一直有人怀疑这些作品是否后人伪托。
假如这些赋确系宋玉所作,那么,它作为赋的始祖是当之无愧的。
荀况的作品叫做《赋篇》,现存《礼》、《知》、《云》、《蚕》、《箴》等篇。
这些赋都是咏物的,但不直接说出所咏之物的名称,而是以“臣”与“王”对答的形式,对所咏之物的特征进行铺叙,类似今日猜谜的谜面。
这种问答形式和铺叙手法,加之有韵有散、亦诗亦文的写法,成为后世汉赋基本形式的基础。
二、分类及代表作家作品汉赋可分为骚体赋、大赋和小赋三类。
汉初的赋是从楚辞脱胎而来的,所以叫“骚体赋”。
贾谊《吊屈原赋》的内容和风格都和楚辞相当接近,也用带“兮”字的语句,是骚体赋的代表作。
汉代人词赋不分,把楚辞也叫作赋,一方面是文体分类不严的表现,另一方面,也和骚体赋几乎难以同楚辞区别的事实有关。
第一章 汉赋
之說。萬不失一。此亦天下要言妙道 也,太子豈欲聞之乎?‛於是太子據几而 起,【注】:《廣雅》:‚據,按也。‛ 曰:‚渙乎若一聽聖人辯士之言。‛ 【注】:渙,通‚煥‛,清醒明白。涊 (nian上聲)然汗出,【注】:涊然, 呂延濟注‚汗出疾貌‛。霍然病已。 【注】:《玉篇》“霍,鳥飛急疾貌‛, 引申爲疾速。
且夫出輿入輦,命曰蹷痿之機;【注】:
《說文》:‚輦,輓車,從車,從 在 車前引之。‛蹷,‚蹶‛之異體字, 《呂氏春秋》,‚多陰則蹶,多陽則 痿‛,高誘注‚蹶,逆寒疾也。痿,躄 (bi去聲,瘸腿)不能行也。‛機,有 弩機之義,觸之即發,引申有原因、誘 因、機會之義。洞房清宮,命曰寒熱之 媒;【注】:洞,幽深。清,清涼。媒, 媒人,引申有媒介之義。皓齒娥眉,命 曰伐性之斧;【注】:
伴的雌鳥。獨鵠晨號乎其上, 【注】:鵠,天鵝。鵾鷄哀鳴翔乎 其下。 【注】:似鶴的鳥。於是背 秋涉冬,使琴摯斫斬以為琴, 【注】:琴摯,春秋時魯太師摯, 善彈琴。野繭之絲以為絃,孤子之 鈎以為隱,【注】:鈎,衣帶鈎。 隱,琴上的一種裝飾。九寡之珥以 為約。【注】:九寡,有九個兒子 的寡
婦。約,琴上圓形的星徽。使師堂操 《暢》,【注】:師堂,即師襄。伯子 牙為之歌。【注】:伯子牙,即俞伯牙。 歌曰:‘……’飛鳥聞之,翕翼而不能去。 野獸聞之,垂耳而不能行。蚑(qi陽平 聲)蟜(jiao陽平聲)螻蟻聞之, 【注】:蚑、蟜,爬行的毒蟲。柱喙而 不能前。【注】:柱,張開。此亦天下 之至悲也,太子能強起聽之乎?‛太子 曰:‚僕病未能也。‛
李善注:‚曼,輕細也。‛皮毛製成的
衣服,輕而煖。煖,暖之異體字。《說 文》“燂,火熱也。‛‚爍‛,《說文 新附》“光也‛,李善注‚亦熱也‛。 暑,熱。雖有金石之堅,猶將銷鑠而挺 解也,【注】:《說文》“銷,鑠金 也‛,‚鑠,銷金也‛,都是熔化金屬 之義。《讀書雜誌》“挺,亦解也。‛ 況其在筋骨之間乎哉?故曰:縱耳目之 欲,恣支體之安者,【注】:支,通 ‚肢‛。傷血脈之和。【注】:脈, ‚脉‛之異體字。
古代文学笔记整理
前言一、秦世不文——既是秦的政治特征,又是秦的文学特征二、秦世不文的原因1、秦朝时间短暂(前221——205)2、极端的文化专制政治——焚书坑儒事件(1)史官非《秦记》皆烧之。
(2)非博士官所职,天下藏《诗》《书》,百家语者悉烧之。
(3)偶语《诗》《书》者弃市(4)以古非今者族(5)吏见之不举者与同罪(6)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
(7)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李斯提出的具体焚书办法焚书坑儒事件的影响(1)控制思想开始成为统治者的国策(2)焚毁了大量古代文献,并导致秦王朝的短命(3)使秦始皇本人蒙受恶名。
2 秦朝时间短暂(前221-前206)主要作品:1 吕不韦《吕氏春秋》 2 李斯《谏逐客书》鲁迅:“由现存者而言,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第一节汉代社会概况两汉王朝:汉朝(前202——220)是继秦朝之后出现的朝代,分为“西汉”和“东汉”西汉为汉高祖刘邦所建立,建都长安,东汉为光武帝刘秀所建立没实行文化专制,因此文学繁荣昌盛,对后世影响很大。
一、政治方面1、两汉王朝都是夺取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而建立起来的,所以政论文繁荣。
2、西汉前期、东汉初年,经济有较大发展,社会较为稳定,出现了“润色鸿业”的新文体——汉赋。
3、武帝以后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东汉后期出现外戚、宦官专政的局面,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最黑暗的时代之一。
《后汉书•宦者列传》:桓、灵之世,宦者“举动回山海,呼吸变霜露,阿旨曲求,则光宠三族;直情忤意,则参夷五宗。
汉之纲纪大乱矣。
”“党人”一词最早来自与屈原的《离骚》,贬义。
《后汉书•党锢列传》第一次党锢之争(李膺、张成、陈蕃、窦武)三君:窦武、刘淑、陈蕃;八俊:李膺﹑荀翌﹑杜密﹑王畅、刘佑﹑魏朗﹑赵典﹑朱寓八人或是张俭﹑檀彬﹑褚凤﹑张肃﹑薛兰﹑冯禧﹑魏玄﹑徐干八人。
八顾:郭林宗﹑宗慈﹑巴肃﹑夏馥﹑范滂﹑尹勋﹑蔡衍﹑羊陟等八人为八顾或是田林﹑张隐﹑刘表﹑薛郁﹑王访﹑刘祗﹑宣靖﹑公绪恭;八及:陈翔、翟超、孔昱、苑康、檀敷、张俭、刘表、岑咥;第二次党锢之争1、桓灵死,陈蕃与窦武密谋剪灭宦官,事败遇难。
(完整版)_汉赋
汉赋
第一节 汉 初 的 韵 文
※ 第二节 赋体的兴起与演变
※ 第三节 第四节
汉赋发展的阶段 与代表作家作品
汉赋的地位与影响
第一节 汉初的韵文
一、骚体赋 带有楚辞特点的赋体作品。有少数抒发作者政治见 解和身世感慨的优秀作品,如贾谊的《吊屈原赋》、 《鵩鸟赋》,淮南小山的《招隐士》。
二、楚声短歌 本指楚地的民歌,也指受楚地文化影响而创作的短 小的诗歌。如项羽的《垓下歌》,刘邦的《大风 歌》、《鸿鹄歌》等。 “ 力拔山兮气盖世 , 时不利兮骓不逝 。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 项羽《垓下歌》
第二节 赋体的兴起与演变
☻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 朝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 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王国维《宋元戏 曲史·序》 一、赋体的起源说
1.“赋自《诗》出”
由《诗经》“六义”中的“赋”衍化、发展而来。 (西 晋·挚虞)
“《诗》有六义,其二曰赋。赋者,铺也,铺采 摛文, 体物写志也。” “赋也者,受命于世人, 拓宇于楚辞也。”(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
四、汉赋的三种体式
(三)抒情小赋
产生并盛行于东汉中期和后期。 其主要代表作家及作品有张衡的《归田赋》和
《思玄赋》、弥衡的《鹦鹉赋》、赵壹的《刺 世嫉邪赋》等。 这些作品在内容上真刺社会黑暗,暴露时弊, 抒写作家个人对社会的不满情绪。 在艺术上,一般篇幅短小,长于直抒胸臆。 文学成就最高的是赵壹的《刺世嫉邪赋》
散体大赋的产生与发展的时代背景、 社会心理
散体大赋之为汉代最有 代表性的文体。
西汉武帝时代所集中体 现的皇权、帝国的声威 和气势。
大赋的巨丽之美,作为 体7)
古代文学之汉魏六朝文学资料
汉代文学第一章汉代散文一、《史记•平准书》:“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
”二、汉高祖(前206)-----汉惠帝刘盈(前194)-----吕后(前187)-----汉文帝刘恒(前179)-----汉景帝刘启(前156)-----汉武帝刘彻(前140)三、“黄老之学”:汉初道家学派----黄老学派的学说。
“黄”指黄帝,“老”指老子。
黄老学派以《老子》为依据,认为虚无的“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本,“道”是无为的,人效法“道”也应该无为。
因而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也就是适应时势,顺其自然。
高祖、文帝时期“与民休息”的各项政策,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四、贾谊的政论文:《过秦论》、《陈政事疏》(又作《治安策》)、《论积贮疏》《陈政事疏》:“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他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五、晁错的政论文:《论贵粟疏》、《言兵事疏》、《守边备塞疏》、《说景帝削吴》六、贾谊、晁错政论文的异同:同:1、内外政策立场观点一致2、文风明白了当,激烈迫切,尽所欲言。
异:1、贾谊文章辞藻华丽,喜用夸张排比甚至有些堆砌;晁错文章浅显质实,朴实无华。
---晁错比贾谊略乏文采。
2、贾谊文章思想敏锐,出言大胆直率;晁错文章见解深刻,说理透辟。
---二人各有千秋。
但晁文不如贾文感情激荡,富有鼓动性;而贾文不如晁文简练明快,词旨通达。
3、贾谊文章气势纵横,但思维不够严密,建议不够实在;晁错文章分析事物具体细致,建议比较切合实际。
---晁文中的建议可操作性强,贾文反之。
---贾谊的政论文是文学性的政论文,晁错的政论文是实用性的政论文第二章《史记》1、《太史公自序》:“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年十岁则诵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
”2、“李陵之祸”贰师将军李广利路博德因杅将军公孙敖李绪3、本纪(12)表(10)书(8)世家(30)列传(70)“天子称本纪”;“时势主宰者”《秦本纪》、《项羽本纪》“二十八宿环北辰,三十辐共一毂,运行无穷,辅弼股肱之臣配焉。
论西汉散体大赋的形成与衰微——以文学观念为中心
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论西汉散体大赋的形成与衰微——以文学观念为中心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中国古代文学指导教师:***20040501中文摘要中国的文学观念,由于有外在实用和内在抒情的动力,逐渐从先秦学术一体的背景下独立出来,就其根本,还是个体情感抒发的内在动因,主情是其本质特点。
因而本身具有文质统一的内在规定性。
一味尚文,为文造情或极端尚质,为质灭文,都会最终丧失真情,产生文质问的矛盾和转化,由矛盾的另一方加以矫正。
中国文学观念就是在文质矛盾的相互推动下不断深化发展,并形成了文学史上“质文代变”的文学现象。
中国文学观念发端于先秦时期,在实用、抒情的动因推动下,渐次发展,其中具有文学特质的“文”的因素不断丰富、显现,并在西汉前期的时代背景下,形成了以追求形式美为主的尚文文学观,与汉大赋的文学样式相结合,造就了一代文章之胜,显现出较多的纯粹的文学特征。
但是,随着汉大赋的式微,这种具有纯文学特点的文学观念很快衰落,为尚质的文学观所替代。
究其原因.就在于由于过分追求文学形式美而失去了内在情感动力,引起了文学观念内质的一面的反动。
但是,文学观念中的“文”仍在发展,中国早期的尚文文学观在质文互变的矛盾发展推动下,克服了最初的缺陷,变迁为新的文学范畴,并在新的文学样式之中得以体现,影响着中国文学的形式面貌。
关键词:文学观念尚文尚质汉大赋AbstractTheliteratureideaofChina,becausethereispracticalandlyricalmotiveforce,graduallyfromacademyofpre—Qinseperateundertheintegrativebackground,atalltheir,theinherentreasonthattheindividualemotionexpresses,themainfeelingisitsessentialcharacteristic.Thereforeitselfhavegentleandqualityunifiedinherentregulationnature,buildforgentlefeelingorextremeyetquality,willalllosethetruefeelingsfinally,producethecontradictionandtransformationamongthegentleandqualities,correctedbyanotherpartyofthecontradiction.ChineseliteratureideatOdeepenanddevelopconstantlyundergentleandqualitymutualpushofcontradiction,causeliteratureliteraturephenomenonon”qualityarticleisittOtaketheplaceof”atthehistory.ItmakeastanChineseliteratureideaonpre-Qinperiod.underthepracticalandlyricalreRsoripromote,thedevelopmentgradually,amongthemthefactorwith“gentle“oftheliteraturespecialityisenrichedconstantly,appeared,andunderthebackgroundinaneraofearlierstageofWesternHanDynasty,haveformedthestillgentleliteratureviewspecializinginpursueingtheformbeautifully,combinewithgreatliteraturedesignthatcomposesofChinese,hasbroughtupthewinningofagenerationofarticles,displaymorepureliteraturecharacteristics.Butdeclineuickly,substitutedbyShangZhi’Sliteratureview.Traceittoitscause,inemotionmotiveforcewhilelyinginlosingbecausepursuetheliteratureformexcessivlybeautifully,causeliteratureideaonesideofqualityreactionary.Butliterature”gentle”ofideadevelopstill,overcomefirstdefect,changesfornewliteraturecategory,Canreflectamongnewliteraturedesign,influencingtheformappearanceofChineseliterature.Keywords:Theliteratureideahanda—fugentlequality郑重声明本人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撰写并完成的,学位论文没有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和侵权行为,本人愿意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法律后果和法律责任,特此郑重声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4
三、汉赋的体裁特点 四、汉赋与楚辞的区别 五、汉赋的发展过程及其作家、作品 汉赋的发展过程及其作家、 (一)汉赋的形成阶段 骚体赋 ———主要继承楚辞的余绪 ———主要继承楚辞的余绪 贾谊: 吊屈原赋》 鵩鸟赋》 贾谊: 《吊屈原赋》 《鵩鸟赋》 淮南小山: 招隐士》 淮南小山:《招隐士》 枚乘: 七发》 枚乘: 《七发》 标志着新体赋的正式形成
6
(三)汉赋的衰微阶段 这一时期出现了反映黑暗现实、讥讽时事, 这一时期出现了反映黑暗现实、讥讽时事, 抒情咏物的短篇小赋。 抒情咏物的短篇小赋。 归田赋》 1 张衡 《归田赋》 ——开创了抒情小赋的先河。 ——开创了抒情小赋的先河。 开创了抒情小赋的先河 述行赋》 2 蔡邕 《述行赋》 刺世嫉邪赋》 3 赵壹 《刺世嫉邪赋》 鹦鹉赋》 4 祢衡 《鹦鹉赋》
12
二 司 马 相 如 简 介
13
三、赏析《子虚赋》 赏析《子虚赋》 四、汉大赋衰微的原因 五、对汉大赋的评价
汉赋反映出封建王朝在全盛时期的宏大规模和气象。 汉赋反映出封建王朝在全盛时期的宏大规模和气象。 汉赋的铺陈夸张细腻的描写,丰富的词汇, 汉赋的铺陈夸张细腻的描写,丰富的词汇,语言的锤 炼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成就,对后世有积极影响, 炼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成就,对后世有积极影响,给魏晋 南北朝的骈文开了先路, 南北朝的骈文开了先路,但也导引了魏晋南北朝诗文创 作中的形式主义。 作中的形式主义。
14
第四节 赵壹与抒情小赋
一、小赋的特点 内容上侧重咏物和抒情, 内容上侧重咏物和抒情, 形式上篇幅较大赋 短小, 不用问答体, 通篇用韵文, 短小, 不用问答体, 通篇用韵文,个别的也用 楚辞体句式。 楚辞体句式。 二、赵壹简介 三、赏析《刺世疾邪赋》 赏析《刺世疾邪赋》
15
本章思考题
汉赋可以分为几类?各有哪些代表作家、作品? 1 汉赋可以分为几类?各有哪些代表作家、作品? 汉大赋兴盛的原因是什么? 2 汉大赋兴盛的原因是什么?汉赋为什么在东汉中 期以后逐渐衰落? 期以后逐渐衰落? 以司马相如《子虚赋》为例, 说明汉大赋内容、 3 以司马相如《子虚赋》为例, 说明汉大赋内容、 形式及表现手法方面的特点。 形式及表现手法方面的特点。 东汉后期小赋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有何特点? 4 东汉后期小赋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有何特点?
5
(二)汉赋的兴盛阶段 这一时期盛行汉大赋, 这一时期盛行汉大赋,是汉赋的主体和代表 子虚赋》《上林赋》 》《上林赋 1 司马相如 《子虚赋》《上林赋》 ————其作品代表新体赋的最高成就 ————其作品代表新体赋的最高成就 2 扬 雄 《甘泉赋》《羽猎赋》 甘泉赋》《羽猎赋》 》《羽猎赋 两都赋》 长安、洛阳) 3 班 固 《两都赋》(长安、洛阳) 二京赋》 模仿《两都赋》 4 张 衡 《二京赋》(模仿《两都赋》) ———上述四人被誉为“汉赋四大家” ———上述四人被誉为“汉赋四大家” 上述四人被誉为
7
第二节 贾谊与骚体赋
一 骚体赋的特点 二 贾谊简介 三 讲读《吊屈原赋》 讲读《吊屈原赋》 本赋是以骚体写成的抒怀之作, 本赋是以骚体写成的抒怀之作,也是汉人最 早的吊屈之作, 早的吊屈之作,开了汉代辞赋家追怀屈原的先 例。
8
英 年 早 逝 的 贾 谊
9
讲读《鹏鸟赋》 四 讲读《鹏鸟赋》
——《鹏鸟赋》 ——《鹏鸟赋》开创了汉代辞赋表现命 运主题的先河。 运主题的先河。 闻一多誉此赋为“哲学的诗” 闻一多誉此赋为“哲学的诗” 马积高称它是“ 马积高称它是“赋史上第一篇成熟的哲理 赋”
11
讽谏一般只是在篇末提一下, 讽谏一般只是在篇末提一下,而大量的笔 墨却用于铺陈渲染, 墨却用于铺陈渲染,倡导的意义要大大高出 于讽谏的意义, 于讽谏的意义,有人把大赋这一特点称为 劝百讽一” “劝百讽一”。 形式上的特点: 形式上的特点: 一是篇幅较长, 规模宏大, 一般在千言以上。 一是篇幅较长, 规模宏大, 一般在千言以上。 二是多采用主客问答的方式结构成篇, 二是多采用主客问答的方式结构成篇, 韵文 与散文混用, 散文成分较多。 与散文混用, 散文成分较多。
秦汉文学
第一章 汉 赋
惠州学院中文系 陈金花
1
本章目录
第一节 汉赋概述 第二节 贾谊与骚体赋 第三节 司马相如与汉大赋 第四节 赵壹与抒情小赋 本章思考题
2
第一节 汉赋概述
一、赋成为一代文学的现实 二、汉赋兴盛的主要原因 (一)与当时的社会状况有密切的关系。 与当时的社会状况有密切的关系。 (二)汉武帝好大喜功,雅好文艺,招纳很多 汉武帝好大喜功,雅好文艺, 文学侍从之臣,提倡辞赋,诱以利禄, 文学侍从之臣,提倡辞赋,诱以利禄,促进了歌 功颂德、润色鸿业的汉大赋的产生和兴盛。 功颂德、润色鸿业的汉大赋的产生和兴盛。
16
10
第三节 司马相如与汉大赋
一 汉大赋的特点
也称散体大赋、新体赋,这是汉赋的主体。 也称散体大赋、新体赋,这是汉赋的主体。 《文心雕龙·诠赋》“铺采摛文,体物写志” 文心雕龙·诠赋》 铺采摛文,体物写志” 内容上以体物为主,大多采用铺张扬厉的手法、 内容上以体物为主,大多采用铺张扬厉的手法、 富 丽的辞藻来描写京都、宫苑、山川等壮丽事物, 以 丽的辞藻来描写京都、宫苑、山川等壮丽事物, 及统治者的政治、军事活动和他们的声色犬马、 及统治者的政治、军事活动和他们的声色犬马、田猎 驰逐生活。 驰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