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重点实词解释伶官传序知识点

合集下载

伶官传序知识点

伶官传序知识点

伶官传序一、通假字1.及仇雠已灭二、古今异义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古义:今义:常用作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2、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古义: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3、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古义:今义:干某项事业;处理,处置;办事,办理事务4、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古义:今义: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人情事理5、其意气之盛古义:今义:三、一词多义1、归而皆背晋以归梁君臣相顾,不知所归2、告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而告以成功3、盛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请其矢,盛以锦囊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4、困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智勇多困于所溺5、微祸患常积于忽微微斯人,吾谁与归微夫人之力不及此6、其尔其无忘乃父之志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7、而而皆背晋以归梁及凯旋而纳之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8、以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以一少牢告庙,方其系燕父子以组而告以成功9.之世言晋王之将终也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尔其无忘乃父之志10、与与其所以失之者契丹与吾约为兄弟与尔三矢11、及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及仇雠已灭未及见贼及凯旋而纳之12、方方其系燕父子以组故方其盛也,四、重点字词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吾遗恨也尔其无忘乃父之志负而前驱君臣相顾故方其盛也,抑本其成败之迹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契丹与吾约为兄弟仓皇东出五、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函梁君臣之首2、名词作状语(1)负而前驱(2)仓皇东出(3)一夫夜呼(4)乱者四应3、形容词作名词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4、使动用法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七:文言句式1、判断句此三者,吾遗恨也梁,吾仇也2、被动句为天下笑而智勇多困于所溺3、状语后置A、请其失,盛以锦囊B、方其系燕父子以组C、而告以成功D、夫祸患常积于忽微,E、庄宗受而藏之于庙4、省略句A、还矢(于)先王,而告(之)以成功B、请其矢,盛(之)以锦囊5、固定句式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多么。

8《伶官传序》重点字词逐个解释及全篇知识点梳理.doc

8《伶官传序》重点字词逐个解释及全篇知识点梳理.doc

8《伶官传序》重点字词逐个解释及全篇知识点梳理.doc
《伶官传序》
《伶官传序》,又名《礼制传序》,是中国战国时期齐国司马迁所著,时所为礼乐制
度而撰写的一部史书,也是先秦重要古籍之一,全书共八篇,为山海经·五行传(《春秋》“的后六篇)的续作。

重点字词逐个解释:
伶官传序:“伶官传序”,又名“礼制传序”,是中国古代司马迁所著的史书,主要
记述当时的礼乐制度相关内容。

齐国:齐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国家,位于今河南省登封市下函谷地,约公元前
7世纪至前3世纪存在。

司马迁:司马迁(公元145-公元86),西汉时期史学家,齐国古代史家,代表作有《史记》、《老子》、《吕氏春秋》、《国语》等。

山海经·五行传:山海经·五行传,又称“五行传”,是《春秋》六篇中的一篇,主
要讲述了中国古代天文、地理、礼仪、太学等内容,是古代礼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全篇知识点梳理:
《伶官传序》是中国古代司马迁所著的史书,主要记录古代齐国礼乐制度,由八部分
组成,是中国古代重要古籍之一。

全书内容以天文、地理、礼仪、太学等为主,是山海经·五行传的续作,也是古代礼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司马迁不仅是作家,也是一位历史学家,司马迁的著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被广泛用于学术研究和古代地理知识的记载。

伶官传序文言知识

伶官传序文言知识

通假字1尔其无忘乃父之志!的“无”通“毋”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⒈函梁君臣之首函:用木匣子装⒉抑本其成败之迹本:推究名词作状语⒈负而前驱前:向前⒉仓皇东出东:向东⒊一夫夜呼夜:在夜里⒋乱者四应四:在四面动词作名词⒈而告以成功成功:成功的消息⒉泣下沾襟泣:泪水使动用法⒈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兴:使兴盛亡:使灭亡形容词作动词⒈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乱:作乱形容词作名词⒈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智勇:有勇有谋的人物数词活用作名词⒈夫祸患常积于忽微忽微:细小的事情[1]古今异义⒈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从事:(古义)官名,这里泛指一类官(今义)干某项事业;处理,处置;办事,办理事务⒉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人事:(古义)指政治上的得失(今义)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人情事理3.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古义)所以(今义)最初的;本来4.系燕父子以组组:(古义)丝带,这里指绳索(今义)结合,构成;量词;合成一体;小单位重点实词⒈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究⒉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系:缚;组:泛指绳索⒊抑本其成败之际抑:或者⒋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举:全,所有的⒌逸豫可以亡身逸豫:安乐,指庄宗喜好音乐戏曲,宠爱伶人重点虚词⒈其: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副词,表祈使语气,相当于“一定”“应当”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代词,他,代庄宗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副词,加强语气,不译⒉以:与其所以失之者介词,与“所”组成固定词组,表示“……的原因”可以知之矣介词,“凭借”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介词,“用”文言句式⒈判断句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此三者,吾遗恨也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⒉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请其矢,盛以锦囊(以锦囊盛)方其系燕父子以组而告以成功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庄宗受而藏之于庙⒊省略句(庄宗)还矢(于)先王,而告(之)以成功以三矢赐(于)庄宗而告之曰(庄宗)请其矢,盛(之)以锦囊岂独(庄宗之困于)伶人也哉(庄宗)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于)庙⒋被动句身死国灭,为天下笑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⒌固定句式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通假字无通“毋”。

《伶官传序》2024年高考语文课内古诗文要点梳理与素材积累

《伶官传序》2024年高考语文课内古诗文要点梳理与素材积累

《伶官传序》知识梳理成语、文言实词、一词多义、挖空练习、作文素材等一、相关成语1.盛衰兴废:兴盛和衰微,指人事的发展兴亡。

2.人事代谢:代谢,更迭,交替。

泛指人世间的事新旧交替。

3.谋事在人:谋求事情能成功,需靠自己努力。

4.原始见终:考察事物的开端而预见到它的结果。

5.亲冒矢石:见“亲当矢石”,谓将帅亲临作战前线。

6.锦囊还矢:谓凯旋告捷。

7.意气风发:形容精神振奋,气概豪迈。

8.誓天断发:断发向天起誓。

9.指天誓日:指着天,对着太阳发誓。

表示意志坚决或对人表示忠诚。

10.泣下沾襟:泪水滚滚流下,沾湿衣服前襟,形容哭得非常悲伤。

11.泫然泣下:泫然,流泪的样子。

泣,眼泪。

伤心地流下眼泪。

12.满招损,谦得益:骄傲自满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1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指的是忧虑劳苦才可以振兴国家,图享安逸必定祸害终身。

14.谦虚敬慎:见“谦虚谨慎”,谦虚,虚心,不自满。

谨慎,慎重,小心。

对人虚心,办事小心。

15.惟日孜孜,无敢逸豫:每天都孜孜不倦努力工作,不敢贪图享受。

16.逸豫之心:谓贪图安逸的思想。

17.一豫一游:豫,快乐。

游玩快乐。

指帝王的游乐生活。

18.积于忽微:从细小的事情上累积发展起来。

19.祸积忽微:灾祸产生于疏忽大意。

20.流溺忘反:犹言流连忘反。

留恋不舍,忘记返回。

二、文化常识1.《新五代史》是二十四史之一,记载907年至960年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代的历史。

宋欧阳修撰,原名《五代史记》,后世为区别于薛居正等官修的五代史,称为新五代史。

记载了自后梁开平元年(907年)至后周显德七年(960年)共五十三年的历史。

2.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

这类文章,按不同的内容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引言”、“前言”等类的序说明编写目的、简介编写体例和内容,属说明文;对作者作品进行评论或对问题进行阐发的属议论文。

如《〈呐喊〉自序》《〈指南录〉后序》等。

伶官传序重点实词解释 伶官传序知识点

伶官传序重点实词解释 伶官传序知识点

伶官传序重点实词解释伶官传序知识点伶官传序重点实词解释伶官传序知识点伶官传序知识点重点实词1.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究2.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系:缚组:泛指绳索3. 抑本其成败之际抑:或者4. 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举:全,所有的莫:没有谁5. 逸豫可以亡身逸豫:安乐,指庄宗喜好音乐戏曲,宠爱伶人重点虚词1. 其: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副词,表祈使语气,相当于“一定”“应当”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代词,他,代庄宗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副词,加强语气,不译2. 以:与其所以失之者介词,与“所”组成固定词组,表示“······的原因”可以知之矣介词,“凭借”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介词,“用”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1. 函梁君臣之首函:用木匣子装2. 契丹与吾约为兄弟约:订立盟约3. 抑本其成败之迹本:推究4.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究2)名词作状语1. 负而前驱前:向前2. 仓皇东出东:向东3. 一夫夜呼夜:在夜里4. 乱者四应四:在四面3)动词作名词1. 而告以成功成功:成功的消息2. 泣下沾襟泣:泪水4)使动用法1. 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兴:使兴盛亡:使灭亡2. 凯旋而纳之纳:使·····收藏5)形容词作动词1. 一夫夜呼, 乱者四应乱:作乱6)形容词作名词1.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忽微:细小的事情智勇:有勇有谋的人物古今异义1. 与其所以失之者与其:(古义)和他(今义)在比较两件事的利害得失而决定取舍时, 表示放弃或不赞成的一面2. 不知所归, 至于誓天断发至于:(古义)相当于“以至于”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3.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从事:(古义)官名, 这里泛指一类官(今义)干某项事业;处理,处置;办事,办理事务4. 虽曰天命, 岂非人事哉人事:(古义)指政治上的得失(今义)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人情事理5.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所以:(古义)代词“所”与介词“以”组成“所”字结构,其义为“······的原因” (今义)常用作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6. 负而前驱前驱:(古义)走在队伍的前面(今义)前导,先锋队伍,先行者一词多义1、盛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兴盛)请其矢,盛以锦囊(装)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旺盛)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强盛)2、困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围困)智勇多困于所溺(困扰)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困厄)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困难)3、告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告诉)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祭告)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禀告)4、微祸患常积于忽微(微小的事)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悄悄地)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为隐藏身份而改装)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5、其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副词,应当,一定)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语气词)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代词,他)圣人之所以为圣, 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揣测语气) 文言句式1. 判断句梁, 吾仇也; 燕王, 吾所立此三者, 吾遗恨也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自然之理也2. 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请其矢, 盛以锦囊(以锦囊盛)方其系燕父子以组而告以成功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庄宗受而藏之于庙3. 省略句(庄宗) 还矢(于) 先王, 而告(之) 以成功以三矢赐(于) 庄宗而告之曰(庄宗) 请其矢, 盛(之) 以锦囊岂独(庄宗之困于) 伶人也哉(庄宗)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于) 庙4. 被动句身死国灭, 为天下笑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5. 固定句式与尔三矢,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抑本其成败之迹, 而皆自于人欤。

伶官传序知识点

伶官传序知识点

伶官传序知识点一、古今异义1、与其所以失之者古义:和他今义:在比较两件事的利害得失而决定取舍时,表示放弃或不赞成的一面2、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古义:相当于“以至于”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3、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古义:官名,这里指官员今义:干某项事业;处理,处置;办事,办理事务4、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古义:与“天命”相对,指人力今义: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人情事理5、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古义:代词”所“与介词”以“组成”所“字结构,其义为”······的原因“ 今义:常用作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6、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古义:推究今义:原来7、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古义:丝编的绳索,这里泛指绳索今义:结合,构成二、一词多义1、归而皆背晋以归梁归顺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返回2、告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祭告具告以事告诉告之于帝禀告3、盛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兴盛)请其矢,盛以锦囊(装)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旺盛)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强盛)4、困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围困)智勇多困于所溺(困扰)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困厄)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困难)5、微祸患常积于忽微(微小的事)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悄悄地)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为隐藏身份而改装)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6、其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副词,表祈使语气,一定)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语气词多么)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代词,他)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 (大概,表揣测语气副词)7、而而皆背晋以归梁但,表转折及凯旋而纳之表顺接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表递进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表顺接8、以与其所以失之者介词,与“所”组成固定词组,表示“······的原因”可以知之矣介词,凭借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介词,用而皆背晋以归梁相当于“而”,表顺接盛以锦囊用,介词9、与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跟,介词与尔三矢给,动词三、通假字及仇雠已灭“雠”同“仇”,仇敌四、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1)函梁君臣之首函:用木匣子装(2)契丹与吾约为兄弟约:订立盟约(3)抑本其成败之迹本:探求、考察(4)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究(5)泣下沾襟下:掉下2、形容词作动词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乱:作乱3、形容词作名词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忽微:细小的事情;智勇:智勇的人4、名词作状语(1)负而前驱前:向前(2)仓皇东出东:向东(3)一夫夜呼夜::在夜里(4).乱者四应四:在四面5、动词作名词而告以成功成功:成功的消息6、使动用法(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兴:使……兴盛;亡:使……灭亡(2)凯旋而纳之纳:使收藏(3)至于誓天断发使……断五:文言句式1、判断句(1)“……者,……也”此三者,吾遗恨也(2)“……也”式A、梁,吾仇也B、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3)无标志式燕王,吾所立2、被动句身死国灭,为天下笑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3、倒装句(1)定语后置其意气之盛(2)介词结构后置A、盛以锦囊B、方其系燕父子以组C、而告以成功D、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E、庄宗受而藏之于庙4、省略句A、还矢(于)先王,而告(之)以成功B、以三矢赐(于)庄宗而告之曰C、请其矢,盛(之)以锦囊D、岂独(庄宗之困于)伶人也哉E、(庄宗)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于)庙5、.固定句式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多么……啊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难道……吗。

伶官传序

伶官传序

伶官传序 一、知识要点1、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

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

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

与柳宗元,韩愈,王安石,曾巩,“三苏”苏轼,苏洵,苏辙合称“唐宋八大家”。

在散文理论上提出“以文明道”的主张,大力提倡简洁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他的《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新的体裁。

著作有《新五代史》、《欧阳文忠公文集》,又与宋祁等合修《新唐书》。

2、本文是为《伶官传》所作的序,是《伶官传》前的序论,也可看作是一篇史论。

《伶官传》是《新五代史》中的一篇合传。

记伶人(古代音乐工作者和演员的称号)景修、史彦琼、郭门高等人的事迹。

本文通过对后唐庄宗得天下、失下天的典型事例,阐述了国家盛衰主要是由人事的道理。

作者作此序是为了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不应满足表面的虚荣。

二、古今异义1、与其所以失之者古义:和他 今义:在比较两件事的利害得失而决定取舍时,表示放弃或不赞成的一面 2、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古义:相当于“以至于”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 3、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古义:官名,这里指官员今义:干某项事业;处理,处置;办事,办理事务 4、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古义:与“天命”相对,指人的所作所为今义: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人情事理 5、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古义:代词”所“与介词”以“组成”所“字结构,其义为”······的原因“ 今义:常用作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二、重点实词解释1、岂非人事..哉(人的所作所为)2、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推究)3、吾遗恨.也(遗憾)4、苍皇..东出(匆忙的样子) 5、尔其勿忘乃.父之志(你的) 6、负.而前驱(背着) 7、何其..衰也(多么) 8、方其系.燕父子以组.(捆绑)(绳子) 9、抑本..其成败之迹皆自于人欤?(或者)(探求) 10、举.天下豪杰 (全) 四、一词多义 1、归而皆背晋以归梁 归顺 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返回 2、告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祭告 具告以事 告诉 告之于帝 禀告 3、盛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兴盛) 请其矢,盛以锦囊(装)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旺盛、豪壮)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强盛) 4、困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 (围困) 智勇多困于所溺(困扰)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困顿)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 (困难) 5、微祸患常积于忽微 (微小的事)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 (悄悄地) 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 (为隐藏身份而改装) 微斯人,吾谁与归 (没有) 其文约,其词微(微妙,深奥)6、其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副词,表祈使语气,一定)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语气词 多么)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代词,他)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 (大概,表揣测语气副词)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难道)7、而而皆背晋以归梁 但,表转折 及凯旋而纳之 表顺接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表递进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 表顺接8、以与其所以失之者 介词,与“所”组成固定词组,表示“······的原因”可以知之矣 介词,凭借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介词,用 而皆背晋以归梁 相当于“而”,表顺接 盛以锦囊 用,介词 9、与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跟,介词 与尔三矢 给,动词 10、乃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你的)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是)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才) 1、负①负.而前驱 /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背 ②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使担负 ③秦贪,负.其强 凭借、依仗 ④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辜负、对不起 ⑤不知彼而知已,一胜一负. 失败 ⑥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 违背2、归①背晋而归.梁 归顺 ②臣请完璧归.赵 归还 ③主人忘归.客不发 返回 ④又五年,吾妻来归.女子出嫁 3、易①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容易 ②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改变 ③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壁 交换 ④是以古之易.财,非仁也,财多也 轻视 4、相①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互相 ②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伶官传序的翻译及重点归纳

伶官传序的翻译及重点归纳

伶官传序的翻译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啊!盛衰变化的规律,虽说是由天命决定,难道不也是与人事有关的吗?探究唐庄宗取得天下及其之所以失去的原因,就可以明白这个道理了。

世间传说晋王将要去世的时候,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并且嘱咐他说:“梁朝是我的仇家。

而燕王是我扶植起来的,契丹也曾和我相约拜为兄弟,却都背叛了我们而归顺了梁朝。

这三者,是我遗留下来的恨事!现在给你三枝箭,你千万不要忘记你父亲未了的心愿!”庄宗接受了这三枝箭并把它们供奉在宗庙里。

以后出兵作战,就派部下用一副少牢去宗庙向晋王祷告,并请出那些箭,放在锦囊里,让人肩背着它,走在队伍的前面。

等到凯旋归来后,再把它放还宗庙。

当他用绳子捆绑起燕王父子,用匣子盛着梁朝君臣的头颅,送进宗庙,把箭还给先王,并把成功的消息报告亡父的时候,那强盛的意气,可谓壮观了。

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平定,然而一个军人在夜间一声呼喊,叛乱者就四下响应,只好仓皇向东逃出,还没碰见乱贼,军队却已离散了。

君臣们互相呆看着,不知该向何处去,以至于剪断头发,对天发誓,眼泪沾湿了衣裳,又是多么的衰败啊!难道是因为取得天下艰难而失去容易吗?还是探究他的成败过程都出自人为的原因呢?《尚书》上说:“满足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补益。

伶官传序的翻译及重点归纳

伶官传序的翻译及重点归纳

伶官传序的翻译及重点归纳伶官传序的翻译呜呼!盛衰之理,虽⽈天命,岂⾮⼈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晋王之将终也,以三⽮赐庄宗⽽告之⽈:“梁,吾仇也;燕王,吾所⽴;契丹与吾约为兄弟;⽽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 尔其⽆忘乃⽗之志!”庄宗受⽽藏之于庙。

其后⽤兵,则遣从事以⼀少牢告庙,请其⽮, 盛以锦囊,负⽽前驱,及凯旋⽽纳之。

⽅其系燕⽗⼦以组,函梁君⾂之⾸,⼊于太庙,还⽮先王, ⽽告以成功,其意⽓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夫夜呼,乱者四应, 仓皇东出,未及见贼⽽⼠卒离散,君⾂相顾,不知所归。

⾄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皆⾃于⼈欤?《书》⽈:“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然之理也。

故⽅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伶⼈困之,⽽⾝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也哉!作《伶官传》啊!盛衰变化的规律,虽说是由天命决定,难道不也是与⼈事有关的吗?探究唐庄宗取得天下及其之所以失去的原因,就可以明⽩这个道理了。

世间传说晋王将要去世的时候,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并且嘱咐他说: “梁朝是我的仇家。

⽽燕王是我扶植起来的,契丹也曾和我相约拜为兄弟,却都背叛了我们⽽归顺了梁朝。

这三者,是我遗留下来的恨事!现在给你三枝箭,你千万不要忘记你⽗亲未了的⼼愿!”庄宗接受了这三枝箭并把它们供奉在宗庙⾥。

以后出兵作战,就派部下⽤⼀副少牢去宗庙向晋王祷告,并请出那些箭,放在锦囊⾥,让⼈肩背着它,⾛在队伍的前⾯。

等到凯旋归来后,再把它放还宗庙。

当他⽤绳⼦捆绑起燕王⽗⼦,⽤匣⼦盛着梁朝君⾂的头颅,送进宗庙,把箭还给先王,并把成功的消息报告亡⽗的时候,那强盛的意⽓, 可谓壮观了。

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平定,然⽽⼀个军⼈在夜间⼀声呼喊,叛乱精品⽂库者就四下响应,只好仓皇向东逃出,还没碰见乱贼,军队却已离散了。

伶官传序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伶官传序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伶官传序文言文知识点总结伶官传是明代戏曲家李时中所撰写的一部记录戏曲演出艺人的传记。

作为一部典型的文言文著作,伶官传的语言风格固然与现代汉语有所差异,但其经典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表现风格依然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探讨。

下面就是本文的重点,从文言文的词汇、语法和修辞几个方面总结伶官传序的相关知识点。

一、词汇1、尚、自、方:伶官传序中有多处使用到这些词语。

尚表示“仍然”、“更加”、“尤为”等意思;自表示“自己”、“自然”、“确实”等意思;方表示“刚刚”、“才刚”等意思。

这些词语的使用增强了语气的感染力,体现出文言文的精准表达特点。

2、屈、曲:伶官传序中屈与曲同为形近词,屈表示“卑躬屈膝”、“屈就追随”等含义,而曲则表达“曲从”的意思。

这两个词语中,屈更贴近“奴仆”的意味,曲则更适用于“符合圆融”的语境。

3、鼓、钲:鼓指的是鼓乐,也有击鼓、扬鼓、祷鼓等多种含义;而钲则是指类似于锣的打击乐器。

与现代汉语相应的乐器名称不同,文言文中描述乐器的用词更为单一,但却更加精确。

二、语法1、於、为、者:於为者是文言文中常用的表示动作的词语。

於的用法比较广泛,既可以表示“在”的状态,也可以表示“进行中”的动作;而为则表示动作的“实施者”或者“目的”;者则表示主语或客体。

这些词语通常放在名词或动词前面,使得句子的表达更加简明扼要。

2、方、不、亦:在伶官传序中,方、不、亦常常放在句首,表示说话者在疑问、肯定、否定等方面的态度。

方表示“刚刚”、“刚才”等含义,也可以表示陈述事实的语气;不表示否定的意思,也可以表示疑问的语气;亦表示肯定的意思,也可以表示语气的加强。

这些词语的使用非常灵活多样,需要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3、之、乎、吗:在文言文中,之、乎、吗等是用来表达疑问或者加强语气的语助词。

之在现代汉语中用法减少,但在文言文中经常出现在动词或名词之后;乎与现代汉语中的“啊”、“呀”等语气助词类似,但在文言文中常常用于疑问句的末尾;而吗则与现代汉语中的“吗”语气助词相似,用于问句之后,可以起到加强语气和表达疑问的作用。

《伶官传序》基础字词梳理

《伶官传序》基础字词梳理

②抑本.其成败之迹 _探__究__,__推__求___
③用芽者自从本.说 (2)本④ ⑤今 若止存印其二本.、不三忍废本.
__此__或__今__ _底__本__,__版__本___ _草__木__或__书__册__的__计__量__单__位
⑥今_物_背_的_本._根_而_源_趋_或_末_主__体草____木___的__根__或__茎__叶__,__比__喻__事__
(3)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从事今古义义::
泛指一般属官 投身到(事业中去)
(4)岂非人.事.哉 人事今古义义::人(奖常的惩用作 等)关为 工于, 作工主作要人指员政的治录上用的、得培失养、调配、
3.一词多义 (一)虚词
①②尔何其乃.无太忘区乃区.父之__这志__,__这____样__代____词___,__你__,__你__们_____ (1)乃③④胡项乃伯.荣乃.之夜私驰人之沛_公_副_军_词__,__副__是__词__,__,__就__于__是__是___,__就___
兴,使动用法,
使……兴盛。亡,使动用法,使……死亡 )
5.特殊句式 (1)此三者,吾遗恨也。( 判断句 ) (2)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被动句 ) (3)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被动句 ) (4)盛以锦囊。( 状语后置句 ) (5)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状语后置句 ) (6)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省略句 )
《伶官传序》基础字词梳理
1.读准字音 燕.王( yān ) 契.丹( qì) 请其矢.( shǐ ) 仇雠.( chóu ) 所溺.( nì) 伶.人( línɡ ) 2.古今异义 (1)其意.气.之盛 意气今古义义::意意气志,和气气势概
(2)及.其.衰也 及其今古义义::及用,作等连词到,;其连,接它并列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

《伶官传序》文言知识整理[规整]

《伶官传序》文言知识整理[规整]

《伶官传序》文言知识整理[规整] 《伶官传序》是清代文学家袁枚所著的一部文言小说,以伶官为主要角色,描写了他们的生活和遭遇。

这篇文章主要整理了《伶官传序》中的文言知识,包括常用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等。

一、常用词汇1. 伶官:指古代的戏曲演员,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演形式。

2. 传:指传记,记录一个人的生平、事迹的文学体裁。

3. 词:指戏曲中的歌词,一般由伶官演唱。

4. 青衫:指伶官的戏服,一般为青色。

5. 乐府:指古代宫廷音乐机构,也泛指唐代的音乐。

6. 丹青:指绘画。

7. 举子:指参加科举考试的人。

8. 闺阁:指女子的居室。

二、句式1. “一”字句:在《伶官传序》中,常常使用“一”字句来烘托情景或表达作者的感受,如“一朝风雨一朝秋”、“一问一世一百年”等。

2. 排比句:用一系列并列的词语或短语来修饰同一个名词,以增加修辞效果。

如“排演、归家、乐府、丹青,虽不见其所以然,然觉演绎清脆,归家醇和,乐府豁达,丹青浓淡,触目皆真情也。

”3. 倒装句:将句子中的主语和谓语的位置颠倒,以突出某种语气或修辞效果。

如“伶官之谓伶官者,有伶者也。

”4. 修辞句:使用修辞手法来增强句子的表达力,如比喻、拟人等。

如“伶官之于戏,若鱼之于水”、“乐府之曲,若温泉之泻”。

三、修辞手法1. 比喻:用具体的形象来说明抽象的概念,以增加表达力。

如“伶官之谓伶官者,有伶者也”。

2. 拟人:将非人物赋予人的特征或行为,以增强表达效果。

如“乐府之曲,若温泉之泻”。

3. 夸张:夸大事物的特征或程度,以产生强烈的修辞效果。

如“百戏之中而莫能不醉者,伶官之谓也”。

4. 对仗:将句子或词语进行对称排列,以增加韵律感和修辞效果。

如“安知伶官之心中,亦有思慕之情”。

5. 暗示:通过暗示的方式来表达某种意思,以增加表达的含蓄性和深度。

如“吾闻君子之不取于世,若鱼犹不离水也”。

伶官传序知识点整理

伶官传序知识点整理

伶官传序知识点整理《伶官传序》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一篇重要文章,其知识点涵盖了文言文阅读、文学常识、文化背景等多个方面。

下面是对该文章知识点整理的示例:一、重点实词1、庄宗:即李存勖,唐朝末年晋王李克用的儿子,后梁的死敌,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的建立者。

2、伶人:又称优伶,旧时指戏曲演员。

3、宠幸:旧时指被帝王宠爱、重视。

4、诸弟:指李克用的儿子们。

5、逸豫:安乐。

6、置之:放下。

7、俳优:古代以滑稽戏为主的演员。

8、优伶:旧时指戏曲演员。

9、流连:留恋不舍。

10、块然:孤独的样子。

11、伶官:宫廷中的乐官和演员。

12、适逢其会:正好遇到这个机会。

13、会合:聚合,会面,相遇。

14、身死国亡:指个人的生命终止,国家灭亡。

15、深恨:深感遗憾。

16、盛衰:兴盛与衰败。

17、骄奢:骄傲奢侈。

18、逸豫:安乐。

19、骄极:骄傲到极点。

20、俄而:不久。

21、颠覆:灭亡。

22、忧劳:忧虑劳苦。

23、得失:成功与失败。

24、所以:表示原因、缘故。

25、逸豫:安乐。

26、及:到,到达。

27、去:离开。

28、其意:他的意图。

29、非厚行:不是崇尚道德。

厚,推崇、重视。

行,德行、品行。

30、非圣贤:不是圣明的君主和贤德的臣子。

圣贤,指品德高尚、有智慧和才能的人。

31、非仁人:不是讲究仁爱之心的人。

仁人,指有仁爱之心的人。

32、生于忧患:在忧患中出生、成长。

忧患,困难、艰难的环境或遭遇。

33、死于安乐:在安乐中生活、死亡。

安乐,安逸快乐的环境或遭遇。

34、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只有这样才能够明白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和发展,而安乐可能导致衰亡的道理。

知,明白、理解。

于,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或范围。

也,句末语气词,表判断。

35、所以动心忍性: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使他的内心受到触动,使他的性情坚忍起来。

所以,用来……的方式。

动心忍性,使内心受到触动,使性情坚忍起来。

动,触动、感动。

忍,坚韧。

性,性情、性格。

心,内心、精神。

伶官传序课件课件伶官传序课件课件是近年来广受欢迎的一种教育资源,它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生动地展现了伶官传序的历史背景、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等方面的内容。

(完整版)伶官传序原文翻译注释文言知识

(完整版)伶官传序原文翻译注释文言知识

《伶官传序》欧阳修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伶官:伶,戏子,或唱戏杂技演员,现代的娱乐人员。

宫庭里供统治者娱乐表演的人物。

可见封建朝代不思于民生,不思于进取,奢华淫乐而痛失天下!伶官尚能使天下易主,可见不居安思危之害!原:推本求源,推究。

其:语气副词,表示期望、命令的语气。

庙:太庙,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庙。

从事:这里指负责具体事物的官员。

一少牢:用猪、羊各一头作祭品。

牢,祭祀用的牲畜。

组:丝带,这里指绳索。

抑:或者逸豫:逍遥游乐,不能居安思危。

所溺:沉溺迷恋的人或事物。

乃:你,你的。

顾:看。

函:用木匣装。

忽微:极细小的东西。

纳:放回。

仇雠:仇敌。

《书》曰:语出《尚书·大禹谟》。

[1]及:等到。

所溺:沉溺迷爱的人或事物。

译文唉!国家兴盛与衰亡的命运,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世人说晋王将死的时候,拿三支箭赐给庄宗,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扶持建立起来的;契丹与我订立盟约,结为兄弟,他们却都背叛晋而归顺梁。

伶官传序字词详细全解

伶官传序字词详细全解
2、依据(论据) 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 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 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 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 凯旋而纳之。
终:死
其:一定
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人为 / 有关员工的录用、培养、奖惩等工作
2、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推究,探究 / 原来
3、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一般的官员 / 做某一方面的工作
4、抑本其成败之迹
抑或,或者,还是 / 压制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②杨柳堆烟,③帘幕无重数。玉 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⑤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 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 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 “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 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欧阳修《六一居士传》
伶 官传序
表演歌舞的人 论宫廷演员与政权兴亡的密切联系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伶 官 传 序欧
阳 修
山行良劳,当少留龙门赏雪 ,府事简,无遽归也。
好个人人,深点唇儿淡抹腮。花下相逢、忙走怕人猜。遗下 弓弓小绣鞋。 刬袜重来。半亸(duo)乌云金凤钗。行笑行行连抱得,相挨。 一向娇痴不下情。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 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 908年父子以组” • 923年(38岁) “函梁君臣之首” • 926年 (41岁)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伶官传序知识点

伶官传序知识点

伶官传序知识点1.学习文中的一些实词、虚词。

理解句意、文意。

2.理解“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警句的含义。

【文言基础知识】1.字词解析①注音释义系燕父子(系jì,捆绑。

)仇雠已灭(雠chóu,同“仇”。

)乱者四应(应yìng,应和(hé))盛衰之理(盛shèng,兴盛。

)盛以锦囊(盛chéng,装。

)②词性活用函梁君臣之首(木匣→用木匣封装。

名词作状语)一夫夜呼(在夜里。

名词作状语)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使国兴,使身亡。

动词的使动用法。

)③一词多义【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

(当“泉”讲,用的是本义。

《祭妹文》)武夫力而拘诸原(原野。

《殽之战》)天地之所以养人者,原不过此数也。

(原来。

《治平篇》)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推究,探求。

)【微】微行入古寺(隐蔽身份,这是本义。

《左忠毅公逸事》)岭峤微草,凌冬不雕(极小的。

《采草药》夫祸患常积于忽微(微小的。

)其文约,其辞微(微妙,深奥《屈原列传》)恨晨光之熹微(微弱。

《归去来兮辞》)微指左公处(暗暗地《左忠毅公逸事》)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如果没有。

《荆轲刺秦王》)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不是。

《岳阳楼记》)【告】迁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上报,报告)私见张良,具告以事(告诉,陈述《鸿门宴》)自告奋勇(表示,表明)【盛】读shèng盛衰之理(强盛、兴盛)胜地不常,盛筵难再(丰盛。

《滕王阁序》)其意气之盛(盛大,雄壮)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职位高。

《师说》)读chéng盛以锦囊(装。

)2.难词句解析①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理:道理,此处可理解为原因。

事:做。

人事:可理解为“人为”。

岂……哉:难道不是……吗?此处是用反语问句的形式来抒发感叹。

译作:兴盛和衰败的原因,虽然说是上天决定的,难道不也是人为造成的吗!②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伶官传序重点实词解释伶官传序知识点伶官传序点
重点实词
1.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究
2.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系:缚组:泛指绳索
3. 抑本其成败之际抑:或者
4. 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举:全,所有的莫:没有谁
5. 逸豫可以亡身逸豫:安乐,指庄宗喜好音乐戏曲,宠爱伶人
重点虚词
1. 其: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副词,表祈使语气,相当于“一定”“应当”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代词,他,代庄宗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副词,加强语气,不译
2. 以:与其所以失之者介词,与“所”组成固定词组,表示“······的原因”
可以知之矣介词,“凭借”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介词,“用”
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1. 函梁君臣之首函:用木匣子装
2. 契丹与吾约为兄弟约:订立盟约
3. 抑本其成败之迹本:推究
4.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究
2)名词作状语
1. 负而前驱前:向前
2. 仓皇东出东:向东
3. 一夫夜呼夜:在夜里
4. 乱者四应四:在四面
3)动词作名词
1. 而告以成功:成功的消息
2. 泣下沾襟泣:泪水
4)使动用法
1. 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兴:使兴盛亡:使灭亡
2. 凯旋而纳之纳:使·····收藏
5)形容词作动词
1. 一夫夜呼, 乱者四应乱:作乱
6)形容词作名词
1.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忽微:细小的事情智勇:有勇有谋的
古今异义
1. 与其所以失之者与其:(古义)和他
(今义)在比较两件事的利害得失而决定取舍时, 表示放弃或不赞成的一面
2. 不知所归, 至于誓天断发至于:(古义)相当于“以至于”(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
3.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从事:(古义)官名, 这里泛指一类官
(今义)干某项事业;处理,处置;,办理事务
4. 虽曰天命, 岂非人事哉人事:(古义)指政治上的得失
(今义)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调配、奖惩等工作;人情事理
5.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所以:(古义)代词“所”与介词“以”组成“所”字结构,其义为“······的原因”(今义)常用作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6. 负而前驱前驱:(古义)走在队伍的前面(今义)前导,先锋队伍,先行者
一词多义
1、盛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兴盛)
请其矢,盛以锦囊(装)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旺盛)
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强盛)
2、困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围困)
智勇多困于所溺(困扰)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困厄)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困难)
3、告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告诉)
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祭告)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禀告)
4、微祸患常积于忽微(微小的事)
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悄悄地)
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为隐藏身份而改装)
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
5、其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副词,应当,一定)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语气词)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代词,他)
圣人之所以为圣, 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揣测语气) 文言句式
1. 判断句
梁, 吾仇也; 燕王, 吾所立
此三者, 吾遗恨也
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自然之理也
2. 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请其矢, 盛以锦囊(以锦囊盛)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而告以成功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3. 省略句
(庄宗) 还矢(于) 先王, 而告(之) 以成功以三矢赐(于) 庄宗而告之曰
(庄宗) 请其矢, 盛(之) 以锦囊
岂独(庄宗之困于) 伶人也哉
(庄宗)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于) 庙
4. 被动句
身死国灭, 为天下笑
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5. 固定句式
与尔三矢,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抑本其成败之迹, 而皆自于人欤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