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忆读书 课件

合集下载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6《忆读书》课件(共18张PPT)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6《忆读书》课件(共18张PPT)

表明顺序的词
“七岁时”、“同时”、“到我十一岁时”、“在 我十二三岁时”等词语。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回忆幼时、少时读书经历 的?
时间顺序
活动三
①齐读课文第一段。 ②想一想:这句话有什么样的表达作用?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短短一句话,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 那压抑不住的情感,足见作者对读书有 多么浓厚的兴趣和多么深切的体会。
自学提示
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圈出要学习的生 字。
学认字
jiù
yàn
舅父 宴会

hǔ zhuàn
诸葛亮 水浒传
zhǎn
kǎi
斩杀 凯旋

shà
鲁智深 天罡地煞
kòu
荡寇志
j贾iǎ 宝玉
万ju卷àn书
kān
书刊
烦s琐uǒ 栩xǔ 栩如生 sh呻ēn吟 m某ǒu年
多音字
zhuàn(传记)(自传)
读书的意义 有数量
本文的中心
有质量
本文是一篇叙事散文,作者冰心按时 间顺序,回忆自己童年时期的读书经历、 多年的读书经验、选书的标准以及读书 的方法,表达“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 快乐”“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等 感悟。
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这句话说明了冰心老人一生对读书 的爱好。书籍已经成为她生命中必不可 少的东西,只要读到好书,她就非常快 乐。她在这一生中读的书很多并积累下 了很多的知识;体会到了冰心老人在她 这一生的大部分时光都用在了读书和写 作上,说明她对读书的孜孜不倦的精神。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古人谈读书:
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读书有三到,所谓心到、眼到、口到。——李白

26《忆读书》课件(共34张PPT).ppt

26《忆读书》课件(共34张PPT).ppt
五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精读引领课
26 忆读书
课时建议:2课时
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 话深刻地阐述了读书对提升人的修养的重 要作用。“世纪老人”冰心奶奶在回忆自 己的读书经历时为我们总结出了宝贵的经 验——“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今 天我们就来了解冰心奶奶的读书经历,并 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开一个“读书经历分 享会”。
忆读书
读书方法一 一知半解地读 读书方法二 反复读、隔段时间再读
读书方法三 比较读、挑选读
你是否赞同作者一知半解地读的读书方法?和同学讨论,说 明理由。
【预设一】我赞同冰心奶奶的读书方法。读总比不读好,“读 书百遍,其义自见”,开卷有益,多读就有收获,读得多了慢 慢就明白了。
【预设二】我不赞同冰心奶奶这种读书方法。因为读书一知半 解,囫囵吞枣,既浪费时间,也没什么效果,有时候还有可能 理解错误,产生不好的影响。
我第一次读《三国演义》, 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便把 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 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 丢下了。
【质疑】这里明明写 的是伤心的感受,为 什么作者还要说读书 给她带来了快乐呢?
品味书中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 也是一种快乐。
了解作者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著名诗 人、翻译家、儿童文学家。福建长乐人。
多音字
chuán 传递 传说 传
zhuàn 传记 自传
【填空】 你把球传(chuán)给对方球员了! 《水浒传(zhuàn)》是中国古典名著,值得反复阅读。
任务二:默读课文,梳理信息,把握要点。
默读课文,在文中用不同的符号圈画出表示作者年龄或时间的 词语,以及作者所读的书和作者认为的好书的标准,可以根据 自己的喜好选择思维导图梳理(示例如下)。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忆读书》精品课件(共80张PPT)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忆读书》精品课件(共80张PPT)
zhun自传chun传说zhe看着zho着急zhu沉着jun花卷jun第一卷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津津有味一知半解兴亡盛衰总而言之做人处事闭门不出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栩栩如生索然无味朦朦胧胧无病而呻真情实感质朴浅显心动神移不能自已读一读感知课文1
26 忆读书
读名言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苏联】高尔基 ◇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 ——【英国】莎士比亚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冰心奶奶的这些作品你读过哪些?你还知道她的哪些作品?
忆读书
写作背景
本文是一篇叙事性记叙文,写于1989年9月8日,国 际扫盲日,当时作者已经是90岁的老人。作者回忆了幼 时、少时的读书经历,并向青少年朋友们传授 多年来积累的宝贵经验。
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自学生字,采用合适的方法理解新词。 3.思考:这篇文章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
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这种读书方法?和同学 讨论,说明理由。
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 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居然越看越明 白。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 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 因为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示例一:我不赞同这种读书方法。字 音读不对,自然也很难理解这个字以及与 之相关的词语、句子的含义,不利于理解 整本书的内容。我们在读书时还是要尽可 能把握每个词语、每句话的内涵,这样才 能加深理解,从中学到有用的知识。
——【德国】歌德 ◇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
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的贫乏。 ——【德国】马克思
作者简介
冰心 (1900—1999),现代 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 学家。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著 有诗集《繁星》《春水》;通讯散 文《寄小读者》系列;小说集《超 人》《去国》《冬儿姑娘》等。

2024版《26忆读书》ppt课件

2024版《26忆读书》ppt课件

15
中国现代文学名著导读
《围城》
《子夜》
钱钟书所著的长篇小说,被誉为“新 儒林外史”,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 位。
茅盾所著的长篇小说,以20世纪30年 代初期的上海为背景,描写了当时社 会各阶层的矛盾和斗争。
《骆驼祥子》
老舍所著的长篇小说,以北平一个人 力车夫祥子的行踪为线索,展现了一 个时代的风貌。
促进文化创新
在传承文化遗产的基础上,通过读 书人们可以获取新的知识和思想, 激发文化创新的灵感和动力。
9
03
26忆读书的历程与 感悟
2024/1/24
10
读书的起因与动力
2024/1/24
个人兴趣与好奇心
01
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欲望。
职业需求与压力
02
提升专业技能,应对职场挑战。
社会认可与尊重
03
通过读书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和尊重。
快速浏览全文,了解文 章大意和主题。
2024/1/24
精读法
跳读法
查读法
深入阅读文章,理解文 章细节和内涵。
有目的地阅读文章,寻 找关键信息和重点内容。
利用工具书或网络资源, 查找生词、短语或背景
知识。
19
阅读技巧指导与实践
预测与猜词
根据上下文和已知信息,预测文 章内容,猜测生词含义。
概括与总结
阅读后概括文章主旨,总结关键 信息和重点内容。 2024/1/24
批判性思维
对文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个人 见解和评价。
做笔记与复习
阅读时做笔记,记录重要信息和 感悟,定期复习巩固。
20
阅读习惯培养与坚持
制定阅读计划 根据个人兴趣和需求,制定合理的阅 读计划。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6忆读书课件(共51张PPT)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6忆读书课件(共51张PPT)
为什么作者在读《三国演义》时会有这样的表现?
一方面这“哭”反应出冰心是一个爱憎分明、情感丰富的人。 另一方面这“哭”说明了作者确实非常喜欢《三国演义》,被故
事中的人物给感染了。
5.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 对于那部述说“官逼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
言简意赅地点出了《水浒传》的主题。
“多读书”
1.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文艺作 品不能算太少。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连用起突出强调的作用,有自豪之 感。
2.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 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 课本中得不到的。
作者说:“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文中哪些地方 能表现出来?
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挑选书的呢?
方法:比较、选择。
《西游记》精彩
《封神榜》烦琐
《水浒传》人物栩栩如生 《荡寇志》人物索然无味
4.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了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 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点明了读书不能盲目,要择优而读。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从读书的意义讲到读书的方法,言简意赅,含义深刻,既是对自 己读书经验的总结,也是对儿童的殷切期望。
(4)我第一次读《三国演义》,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便 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 书丢下了。后来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5)《红楼梦》是我在十二三岁时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 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 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 酸泪”所包含的一个朝代和家庭兴亡盛衰的滋味。
zháo (着急)

26《忆读书》 课件(共59张PPT).ppt

26《忆读书》  课件(共59张PPT).ppt

3.我每天都会 得到许多书刊, 知道了许多事 情,也认识了 许多人物。
你还能说出读书的哪些好处呢?
1
2
3
激起人的 情感,让 人获得多 种美的享 受
读书能 扩大知 识面, 丰富我 们的知 识
多读书 对提高 我们的 写作水 平有帮 助
4
读书有 助于提 高人的 品德修 养
自主探究
冰心奶奶认为怎样的书才算是好书呢?
冰心妙语录
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 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 缀得季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 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 凉。
但随着年龄、知识的增长和对社会认识的加深, 到了中年便全面、深刻地领悟了其中的内涵。 “我”的这种体会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理解 过程,说明一本好书有常读常新的价值,需要我 们结合自身经历和认知去细加品味。
起初兴趣不大 到了中年才体会到“满纸荒唐 言,一把辛酸泪”中所包含的 一个家庭兴亡盛衰的滋味。
读《红楼梦》
小时候,阅历少,所以觉得《红楼梦》 里的人物令人厌烦。长大了,再读,尝到 了兴亡盛衰的滋味,加深了“我”对生活、 对历史的认识。
读书有什么好处呢?在文中找找相关的句子。
1.读书是 我生命中 最大的快 乐!
2.从读书中我还 得到了做人处世 要独立思考的大 道理,这都是从 修身课本中得不 到的。
作者认为能感染人、陶冶人,有助于提高人的 品德修养,有助于扩大知识面,有助于写作的书, 才能算是好书。
这样的书,首先必须人物个性鲜明,故事情节 感人。具体地说就是古代小说要精彩而不烦琐,引 人入胜而非索然无味;现代文艺作品须充满真情实 感而有质朴浅显。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作者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 用口语化的句子开头,拉近了作者与读者 的距离,语言简明,引出下文。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6《忆读书》课件(共22张PPT)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6《忆读书》课件(共22张PPT)
9
再读课文,知晓文意
本文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 冰心回忆了她读书的经历,提出了她认为什么
样的书是好书,并鼓励青少年“读书好,多读书, 读好书。” 最能表达文章中心的句子: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10
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练写生字词。
11
忆读书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舅父 津津有味 无限 一知半解
忆读书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英国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 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 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你喜欢读书吗?
2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 福建长乐县人,现代著名文学家、儿童文 学家。主要著作有诗集《繁星》和《春 水》,散文《小桔灯》《笑》等。她的文 章多以童心、母爱、自然为主题,文字清 新明媚,玲珑剔透。
15
默读课文,把握要点
读《红楼梦》:十二三岁时看的,起初兴趣 不大,厌烦。中年时再看,尝到其中滋味。
读《西游记》:1980后,比烦琐的《封神榜》 精彩。
读现代文艺作品:欣赏真情实感,质朴浅显。 不喜堆砌词语、无病而呻的文字。
16
默读课文,把握要点
从上述作者的经历和感受中,你有什么发现? 作者按时间顺序来回忆她的读书经历及感受; 她的一生读了很多书,并且都是经典文学作品; 她分享了什么样的书是好书。
述说 辛酸
访问 烦琐
13
默读课文,把握要点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说说冰心回忆了自 己读书的哪些经历,她认为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 做好批注。
14
默读课文,把握要点
读《三国演义》:七岁开始读,由一知半 解到越看越明白,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 兴趣。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6忆读书课件(共29张PPT)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6忆读书课件(共29张PPT)

1980年以后:《西游记》、《封神榜》、现代的文艺作品
主题解析
冰心老人在课文中回忆了自己在不同时代读书的经历及多年读书 的经验,告知我们“读书好”,鼓励我们“多读书,读好书”。
[读有所悟]
冰心奶奶在《忆读书》一文中介绍了自己小时候就很爱读书,而且 读了很多书,让我们懂得不能光想着玩儿,应该像冰心奶奶那样热 爱阅读、用心领会。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不过,只有你热爱读书, 广泛阅读,才能真正地感受到读书的快乐。
课文分为几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开篇,点题演出下文。 第二部分2-10写作者的读书经历和读书的好处,以及怎样挑选比较 好书。 第三部分11-12,写作者把自己多年来的读书感悟写出来,赠送给 儿童总结全文。
在第2-10自然段中,找出作者读书时间和书的名字,
七岁:
《三国演义》、《水浒传》、《荡寇志》
十二三岁: 《红楼梦》
认真读课文,想一想作者都读了哪些书,又讲述了哪些有 关读书的故事和体会。
第一段 说明我对读书的感悟很多,迫切地想要和大家分享。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引用的是《三 国演义》中的开篇语。作者对书中的原句信手拈来,表现了什么?
表现了作者对这本书的熟悉和真心爱好。
第三段 津津有味,这个词体现了作者对三国演义很有兴趣。 最后一句话写出了作者对三国演义的喜欢,突出了作者对读书的 热爱。 第五段 哭了一场,这两句中的哭说明作者读得很投入。 第七段, 哭哭啼啼,女声女气厌烦,从这些词可以看出作者,少年时对红 楼梦并不感兴趣。
[AABB式词语] 勉委曲强 哭哭啼啼 朦朦胧胧 堂堂正正 清清楚楚 隐隐约约 [AABC式词语] 栩栩如生 津津有味 念念不忘 恋恋不舍 [教材词语表听写] 舅父 津津有味 英雄 无限 一知半解 述说 厌烦荒唐 辛酸 访问 书刊 烦琐 真情实感 质朴 刊物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6忆读书人教(部编版) (共25张PPT)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6忆读书人教(部编版) (共25张PPT)
作者告诉我们,她从七岁开始读《三 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书刊、西游 记“读万卷书”。
这些内容体现了“多读书”这一中心。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回忆幼时、少时读书 经历的?在文中圈画表明顺序的词语。明确:时 间顺序。
表时间的词语: “七岁时”、 “在我十二三岁时”, 1980年到日本返回来
忆读书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对此,我的回答是:是的,我愿意读上一 百遍,我愿意读到能背诵的程度。这有什么关 系呢?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 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 弃家而去吧?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 你的家。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 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 这个!”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 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 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如:比如“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 会对下烦琐的《风神榜》,看了人物 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 的《荡寇志》”,对那种“无病呻吟 、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就 “从脑中抹去”,对那些“带着真情 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就会 “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三、感受读书,总结归纳 1、作者说:“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
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 过多少遍。
所以,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 遍地读那本书。首先我会思考,故事中的人为 什么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然后, 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 来品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段,并问问自己为什 么喜欢它们。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 到我以前忽略的东西。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 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最后,我会想象作者 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这真 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6忆读书课件(共20张PPT)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6忆读书课件(共20张PPT)
• ③全文末句 从总体上概括了作者的读书 感受。
• 全班有感情地齐声朗读第11自然段到文 章末尾。
作者的体会: • 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 •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3 个分句各自强调的重点是什么?结合 全文谈谈你的理解。(给同学们2分 钟左右的讨论时间,可以组为单位)
• 3《水浒传》着力描写的人物,都有其自己极其生动的 风格,让作者“大加欣赏”,“气愤填胸”。
• 4《精忠说岳》:没什么印象。
• 5 回忆读《满江红》、《声声慢》,热爱古典诗词的往 事。
• 6 林译小说:《茶花女遗事》让作者对外国小说“有了
广泛的兴趣”,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圆滑。
• 7《红楼梦》:起初兴趣不大,中年以后才让作 者“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 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不同年龄读同 一本书的前后感受的对照)
本文主要内容是:冰心回忆了她读书 的经历,和有关读书的感受。(标题 就是本文内容的概括,抓住“忆”字)
思考:
1.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回忆幼时 少年时读书经历的?请找出表明
顺序的词语。
作者是按时间顺序来忆读书的;
表时间的词语有: “七岁时”、“同时” (幼时) 、 “到我十一岁时”、‘在我十二 三岁时’(少年时)。到了中年 以后;1986年;1989年。
• B 在意思上层层递进。
• 再齐读(第二次)(注意重音)这句话。
读书的好处
1、可激起人的各种感情,让人获得多种 美的享受 2、读书有助于写作
(老师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批“柳州风骨, 长吉清才)
3、读书有助于扩大知识面
(这又使我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圆滑)
4、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 ‘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 ‘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 )

26《忆读书》课件(共28张PPT)

26《忆读书》课件(共28张PPT)

我与冰心奶奶比读书
1.自由朗读课文, 2. 总 结 概 括 本 文 读准字音,读通 主要讲述了哪些 句子,借助字典 内容? 自主解决生字词。
整体感知
我与冰心奶奶比读书
字词学习
述说 烦琐 荡寇志 天罡地煞 栩栩如生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我与冰心奶奶比读书
字词学习
述说 烦琐 荡寇志 天罡地煞 栩栩如生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耐人寻味
《西游记》 《封神榜》
精彩 烦琐
故事情节精彩,不 烦琐
1980年后
现代文艺 作品
有的堆砌华丽词句,无病而呻; 带有真情实感、质
有的满带真情实感,质朴浅显, 朴浅显的,使人心
使人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动神移,不能自已
三、比比选书标准
作者认为怎样的书才是好书?
◎故事情节吸引人、引发阅读期待、激发阅读兴趣 的。 ◎描写的人物形象生动,人物个性鲜明的书。 ◎故事耐人寻味,越读越有味的书。 ◎带有真情实感,质朴浅显的,使人心动神移,不 能自已。
三、比比选书标准
说说你的选书 标准,你认为什么 样的书是好书。
课后作业
把课文用思维 导图的方式梳理出 来。
我第一次读《三国演义》,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 便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 场,又把书丢下了。后来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 “分久必合”的结局。
一、比比读书经历
说说你的读书 经历中,哪本书给 你留下了深刻的印 象。
学习任务二
二、比比读书方法
找找在冰心的读书经 历中用到了哪些读书方法。
等在文中圈画。
七岁 十二三岁;中年以后
1980年后
④列表格式(急性子顾客和慢性子裁缝)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忆读书课件(16张PPT)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忆读书课件(16张PPT)

语段分析
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 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 志》。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 多华丽词句的、无病而呻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 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 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26、忆读书
冰心(1900-1999) 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福建福州人。现代著 名作家、儿童文学家。被称为“世纪老人”。她的作品以特殊的风格深 受读者爱好,影响广泛深远。尤其在儿童文学领域,堪称是我国现代儿 童文学的奠基人,在中国乃至世界儿童文学史上都有着崇高的地位。主 要作品有《寄小读者》《小橘灯》《春水》等。
冰心回忆了自己幼时、少时读章回小说的经历,中年后领会到书 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经历和从日本回国后挑选、比较书的经历。她 认为那些故事情节精彩、人物形象生动、有真情实感、语言质朴浅显 的书才是好书。
2.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你对“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 中最大的快乐”这句话的体会。
我曾经有困惑的问题,百思不得其解后,偶然从读书中获得答案; 在无聊、烦闷的时候,我能从读书中得到缓解和释放;读书让我获得 更多知识,悟出更多道理,提高了我的品德修养。从而让我在读书中 感受到最大的快乐。
这里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什么样的书是好书, 我们该如何挑选书。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这是文章的中心句,起到点明中心的作用。
Hale Waihona Puke 段落划分第一部分(1~8自然段):写“我”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 叙述一辈子读了许多书,说明“我”热爱读书,并从中体会 到读书的好处。
第二部分(9、10自然段):写书看得多了,“我”会挑 选、比较,说明“我”要读好书。

26忆读书 课件(共20张PPT)

26忆读书 课件(共20张PPT)

学习活动一 初读课文
小组活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默读课文,圈出不懂的词语。 2.借助工具书或向别人请教的方式,理解生 字词的意思。 3.在默读的时候思考,把握全文的结构。
字词检测 生字组词:
舅:舅舅 舅父 娘舅 舅妈 甥舅 妻舅
津:津液 津贴 问津 津津乐道 津津有味
斩:斩获 斩首 斩钉截铁 过关斩将
限:界限 期限 限制 无限 有限 年限
凯:凯歌 凯旋 奏凯而归
字词检测 述:讲述 述说 叙述 阐述 述而不作
贾:姓贾 贾宝玉 衰:衰弱 衰败 衰微 衰老 年老力衰 刊:书刊 周刊 月刊 刊登 不刊之论 琐:烦琐 琐碎 琐屑 琐事 猥琐 朴:朴实 质朴 朴素 纯朴 素朴 简朴
字词检测
篇:篇章 名篇 篇幅 篇目 千篇一律 某:某人n传记chuán宣传 煞:shà煞白shā煞风景 卷:juàn画卷juǎn胶卷 抹:mǒ抹杀mò抹墙má抹布
字词检测 词语解释:
津津有味:形容有滋味,有趣味。
一知半解: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不透彻。
天罡:古书上指北斗星,也指北斗七星的柄。《水浒 传》中将梁山泊中的三十六位头领称为“三十六天罡” 。
第一课时
26 忆 读 书
导入新课
千层宝典一翻开, 黑白纵横一排排, 历代住事它记载, 知识没它传不开。 谜底:书
不同的人读书有不同的感受。作者的感 受是什么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
了解作者
冰心(1900 —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 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冰心的 作品体裁广泛,在小说、诗歌、散文等方面均有 建树;但成就最大、影响最深的还是散文。作品 有:《梦》《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散文 集《往事》。
自作多情:一厢情愿地做出种种表示,想以此博得 对方欢心。

26忆读书(课件)(21张)

26忆读书(课件)(21张)

阅读时间 喜欢
阅读书目
阅读感受
讨厌
阅读时间
阅读书目
阅读时间 七岁时
十二三岁;中年以后 1980年
阅读书目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荡寇志》?
《红楼梦》 《西游记》 《封神榜》 现代文艺作品
梳 理 信 息 的 方 法
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冰心给青少年儿童的建议是什么?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默读第9自然段,提取重点词语, 找出作者对于相关书籍的阅读感受, 并试着补充句子。
juǎn (卷曲)(卷尺)
卷 juàn (书卷) (卷轴)
1.小花猫卷曲( juǎn )着身子在床上呼呼大睡呢。 2.书卷( juàn )中的意念像一股无形的动力,影 响你的思想和心态。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词语解释
连一连 津津有味 一知半解
消遣 索然无味
寻找感兴趣的事来打发空闲。 形容事物枯燥无味。 。 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 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也不透彻。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默读课文,标出段落。思考:作者 回忆了自己读书的哪些经历。
用“○”圈出作者读书的时间,用 “---”画出阅读的书目。
作者喜欢看 (书籍名称),因为 作者不喜欢看 (书籍名称),因为
。 。
思考: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好书标Biblioteka )。会写字斩凯

作业:
以思维导图的情势整理出作者的读书经历 及相关感受。
谢谢大家!
冰心读书的最大快乐在哪里?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文 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 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 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得不到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 是从修身课本中得不到的。
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 你对“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 中最大的快乐”这句话的体会。
我自1980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腿伤闭门不出,“行 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便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
说“官迫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
如林冲、武松、鲁智深,都有极其生动的性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
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凑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
我觉得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要强多了。
开始懂得比较书的优劣。
读《水浒传》
鲁智深
武松
林冲
读《红楼梦》
《红楼梦》是我在十二三岁时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 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 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 把辛酸泪”所包含的一个朝代和家庭兴亡盛衰的滋味。
我们要在对比中找好书,读好书。
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
因此,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 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这是全文的中心句,是作者对儿童提出的倡议, 也是对全文的总结,更是对孩子们的期望。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读书的意义 有数量
两次弃书经历
我第一次读《三国演义》,读到关羽死了,哭 了一场,便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 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后来忘了是什 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因为读书深入,完全融入到《三国演义》中,和书 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
读《水浒传》
被书中人物的形象、个性打动。
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
词语对对碰
近义词
期待—期盼 消遣—解闷 烦琐—琐碎 质朴—朴实 欣赏—赏识 浅显—浅近
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索然无味—味同嚼蜡
反义词
浅显—深奥
厌烦—喜爱
烦琐—简洁 质朴—浮华
津津有味—索然无味
妙解课文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说说冰心回忆了自己读 书的哪些经历,她认为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
思考:课文可以分为哪几部分,各是什么意思?
舅斩凯葛
hǔ zhuàn lǔ shà
浒传鲁煞
kòu jiǎ juàn kān
寇贾卷刊
suǒ xǔ shēn mǒu
琐栩呻某
多音字
zhuàn(传记)(自传)
传 chuán(传说)(传播)
例:白蛇传( zhuàn )是我国四大民 间传( chuán )说之一。
zhuó (着装)
着 zhāo(着数) zháo (着急) zhe (拉着)
第一部分(1)总说读书给自己带来的感受有很多。 第二部分(2~8)以自己年少时的读书经历来谈“读 书好,多读书”。 第三部分(9~10)写自己到老年时仍在读书,以及自 己会选择性地读好书。 第四部分(11~12)总结全文。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七岁读《三国演义》
我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 母亲教给我的国文教科书,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话说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

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 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了人物栩 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
读现代的文艺作品
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
许多华丽词句的、无病而呻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
层次梳理
主题概括
作者冰心回忆了幼年、少年时读书的经历,总 结了多年读书的经验,旨在引导我们懂得“读书好, 多读书,读好书”的道理。
课后作业
结合你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你对“读书好, 多读书,读好书”的体会。
年少不懂《红楼梦》,到看懂时已是中年以后。 作者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同一本书,不同年龄段 来读,会有不用的感受。
读《红楼梦》
小时候,阅历少,所以觉得《红楼 梦》里的人物令人厌烦。长大了,再读, 尝到了兴亡盛衰的滋味,加深了“我” 对生活、对历史的认识。
写读书的收获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文艺作
冰心 (1900—1999),原名谢婉莹, 福建长乐人,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 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 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代表作 品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小 桔灯》《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小 说《超人》《陶奇的暑假日记》等。
我会认
jiù zhǎn kǎi ɡě
好书应该是故事情节精彩、人物形象生动、有 真情实感、语言质朴的。能感染人、陶冶人,有助 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有助于扩大知识面,有助于 写作的书才能算是好书,我们应该选这类书来读。
4.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这种读书方法?和同学讨论,说明理由。
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 地读了起来,居然越看越明白。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 如说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 为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26 忆读书
五年级上册
新课导入
“开卷有益”就是说 只要你一打开书本,从 中就能获益,但这“卷” 说的是“好的书”。要 看好书,而且要勤看书。
千层宝典一翻开, 黑白纵横一排排。 历代往事它记载, 知识没它传不开。
不同的人读书有不同的感受。 作者的感受是什么呢?就让我们 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
作者简介
读书缘起——舅父讲《三国演义》
形容兴味特别浓厚。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
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 ,什么“宴桃
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
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故
事下文的无限期待 ,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
【消遣】做自己感觉愉快的事来度过空闲时间;消闲解闷儿。 【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 【索然无味】形容事物枯燥无味(多指文章)。 【无病而呻】比喻文艺作品没有真实感情,装腔作势。 【堆砌】比喻写文章时使用大量华丽而无用的词语。 【烦琐】繁杂琐碎。 【自已】抑制住自己的感情(多用于否定式)。
例:小丽不知道今天原来是被拉着( zhe ) 来参加宴会的,这才发现自己的着( zhuó ) 装不够得体,心里非常着( zháo )急,幸 好小美有着( zhāo )数,拉着她去旁边的 服装店买了一套礼服。
shà(煞气)(凶神恶煞)
煞 shā(煞尾)(煞笔)
例:这部小说的煞( shā )尾部分写得很 精彩,故事里那个凶神恶煞( shà )的歹 徒终于落入了法网。
juàn (画卷)(试卷)
卷 juǎn (卷尺)(卷入)
例:爸爸拿着一把卷( juǎn )尺测 量这幅画卷( juàn )的长度。
我会写
jiù
jīn
zhǎn
xiàn
舅津斩限
kǎi
ɡě
shù
jiǎ
凯葛述贾
shuāi
kān
suǒ
衰刊琐

piān
mǒu
朴篇某
词语表
舅父 津津有味 英雄 无限 一知半解 述说 厌烦 荒唐
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
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写“我”读现代文艺作品的喜好标准:有真情 实感、言之有物的作品是“我”喜欢的,空洞无物、 无病呻吟的作品是“我”摒弃的。
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
书看多,从中也得到了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 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辛酸 访问 书刊 烦琐 真情实感 质朴 刊物
词语解释
【津津有味】形容趣味浓厚或有滋味的样子。 【一知半解】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不透彻。 【厌烦】因不耐烦而讨厌。 【荒唐】(思想、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 【辛酸】形容痛苦悲伤。 【兴亡盛衰】指人与事变化发展的各种情况。 【总而言之】总括起来说;总之。
本文的中心
有质量
思考探究
1.冰心少年时代是怎样读书的? 冰心读了许多书。 在多读书的基础上,读好书,挑着读,选着读。
2.读书的好处有哪些?
①能激起人的各种情感,让人获得多种美的享受; ②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③有助于得到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
3.什么样的书才算是好书,我们应选择怎样的书来读?
听舅父讲《三国演义》,“我”听得入了迷。
一知半解读《三国演义》
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 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居然越看越明白。虽然字音都读 得不对,比如说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 之类,因为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因为年龄小,《三国演义》中有许多字词都无法认 全,所以只能一知半解地读。 一知半解: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也不透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