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恩贝分拆佐力药业案例分析
创业板分拆上市的财务效应分析--以康恩贝分拆佐力药业为例
分拆上市的市场风险和不确定性
市场风险:分拆上市可能导致股价波动,影响公司市值
估值风险:分拆上市可能导致公司估值下降,影响融资能力
竞争风险:分拆上市可能导致公司面临更激烈的市场竞争,影响市场 份额 管理风险:分拆上市可能导致公司管理难度增加,影响公司运营效 率
分拆上市的监管风险和合规问题
监管风险:分拆上市可能面临监管机构的审查和监管,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合规问题:分拆上市需要满足上市条件,包括财务、法律等方面的合规要求
案例:谷歌、Facebook、阿里巴巴等公司分拆上市 发展趋势:分拆上市成为全球资本市场的重要趋势 原因:提高公司估值、增强公司竞争力、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建议:加强监管、完善法律法规、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
我国分拆上市的政策和制度建设
政策背景:我国分拆上市政策逐步放开,鼓励企业分拆上市 政策支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企业分拆上市,如税收优惠、融资便利等 制度建设:我国分拆上市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如信息披露制度、监管制度等 建议:建议政府进一步优化分拆上市政策,加强制度建设,提高企业分拆上市的积极性和成功率。
应对策略:母公司应加强 内部控制,提高财务管理 水平,降低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分拆上市可能 导致子公司财务状况恶化, 影响子公司发展
应对策略:子公司应加强 内部控制,提高财务管理 水平,降低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分拆上市可能 导致母子公司之间财务关 系复杂化,影响公司整体 运营效率
应对策略:母子公司应加 强沟通协调,建立有效的 财务关系,提高公司整体 运营效率
分拆上市的经济风险和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分拆上市可能引 发员工不满,影响公司形象 和声誉
风险管理:分拆上市需要加 强风险管理,确保公司稳定
基于财务视角的分拆上市相关案例分析
基于财务视角的分拆上市相关案例分析作者:念延辉来源:《时代金融》2014年第20期【摘要】上市公司基于提升公司价值、优化资本结构、拓宽融资能力、延展市场空间等财务视角,纷纷将旗下子公司分拆上市,从相关案例来看这为母子公司的发展带来财务正效应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效应,需要从契合公司战略目标、保持独立性、减少关联交易等方面规范分拆上市,以尽可能减少负效应的发生。
【关键词】财务视角分拆上市相关案例继同仁堂、华联控股、TCL集团等我国A股上市公司赴境外分拆上市以来,2011年2月康恩贝(600572.SH)拆分佐力药业(300181.SZ)实现了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在我国创业板上市的第一单。
分拆上市作为上市公司资本运作的一种方式,对母子公司的财务效应将会产生深远影响。
一、分拆上市的模式分拆上市是指已上市公司将其现有的资产分拆并改制成股份有限公司,或对其以风险投资方式控股的企业进行改造,实现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的一种资本运作方式。
依据母子公司不同的业务特点和分拆动机,分拆上市的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PE孵化器模式。
即通过股权投资等方式,参股或控股成长型企业,孵化成功后将其分拆上市,在实现母公司通过资本市场有效退出的同时,也使子公司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类公司多属于综合类企业,其主营业务与旗下子公司的关联度较弱甚至毫无关联,在分拆上市对独立性要求很高的条件下,该类公司分拆子公司上市的申请更易获批,但子公司上市后面临较大的套现压力。
二是业务相近型模式。
该模式分拆上市的子公司一般与母公司业务相近,如同仁堂分拆同仁堂科技、海王生物分拆海王英特龙、康恩贝分拆佐力药业等,在此模式中,母公司通常行业地位突出,业务规模较大,而子公司往往也是新兴细分领域中的翘楚,核心竞争力较强,在避免同业竞争前提下,可实现产业链的互补或延伸,但若认定母子公司存在同业竞争或分拆上市将导致母公司盈利能力大幅下降,申请被否的风险较大。
三是业务差异型模式。
案例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公司财务报告分析
案例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公司财务报告分析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案例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告分析目录1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基本情况2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比率分析偿债能力比率分析2.1.1长期偿债能力比率分析根据公司历年的财务信息[2,3,4], 计算出相关的负债比率方面的财务指标。
如表1所示表1 偿债能力比率指标单位:%年份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产权比率资产负债比率200620072008图1 长期偿债能力比较资产负债率指标反映总资产中有多大比例是通过负债取得的,它可以衡量企业在清算时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程度[5],这个指标越低,企业偿债越有保证。
康恩贝的资产负债率逐年减小,这是由于康恩贝的总资产在逐年增加,负债在逐年减少。
举债也就越容易。
企业资产对债权的保障程度较好,举债潜力大,有能力克服资金周转的困难,长期偿债能力很强。
企业可能采用了保守的财务策略,没有什么债务风险,但企业没能够充分利用财务杠杆扩大生产经营规模。
产权比率指标反映了企业债权人提供的资本与投资者提供的资本的相对关系,用以揭示企业财务结构的稳定程度[6]。
康恩贝产权比率逐年减小,表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越高,承担的风险越小。
2.1.2短期偿债能力比率分析图2 短期偿债能力比较康恩贝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逐年均有小幅度提高,其中主要是因为流动负债幅度的下降。
可知短期偿债能力在增强。
企业变现能力高,但也有可能由于存在存货积压,资金利用效率低,使流动比率较高。
综合分析,由于近几年公司一直维持较好的赢利能力和稳健的经营水平,保障了公司具备较好的长期偿债能力。
以及企业可能采用了保守的财务策略,没有什么债务风险,但企业没能够充分利用财务杠杆扩大生产经营规模。
盈利能力比率分析根据公司历年的财务信息[2,3,4], 计算出相关的盈利能力方面方面的财务指标。
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经济后果研究
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经济后果研究作者:张诗华来源:《财会通讯》2013年第09期摘要: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以康恩贝分拆佐力药业到创业板上市作为案例,通过股票价值、经营绩效、公司投融资等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经济后果进行了研究。
结果发现:股票价值方面,康恩贝在三次公告期间CAR均为负,这与前人的积极的公告期效应结论相反,原因可能有多个;母子公司的同业竞争者在三次公告期间CAR也都为负,印证了资产剥离利得假说;而佐力药业上市至今获得了正的CAR,企业价值有效提升。
经营绩效方面,分拆上市前后的ROA变化表明康恩贝的经营绩效有所提升,而佐力药业则相反。
公司投融资方面,显示分拆事件减轻了康恩贝的投融资负担,同时解决了佐力药业的投资资金问题。
关键词:分拆上市经济后果股票价值经营绩效公司投融资一、引言分拆上市指母公司通过将其在子公司所拥有的股份,按比例分配给现有母公司的股东,从而在法律上和组织上将子公司的经营从母公司分离出去。
分拆上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分拆包括已上市公司或未上市公司将部分业务从母公司独立出来单独上市;狭义的分拆指已上市公司将其部分业务或某个子公司独立出来,另行公开招股上市。
本文讨论的是狭义的分拆上市,即上市公司的分拆上市。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由于企业过度扩张和并购浪潮带来了负协同效应,分拆上市风行于欧美各国。
在我国,2000年同仁堂成功分拆子公司到香港创业板上市,引起广泛关注。
2010年东北高速成功分拆,随后,证监会公布了允许境内上市公司在满足六大条件的情况下分拆子公司到创业板上市的消息,真正意义的分拆上市拉开帷幕。
然而,分拆上市会带来怎样的经济后果,如何评价这些经济后果,是理论界和企业都很关注的问题。
康恩贝分拆佐力药业到创业板上市在我国A股市场上尚属首例,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故本文以此事件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经济后果,以待为我国上市公司分拆上市提供参考。
二、文献综述(一)国外文献国外相关领域的学者们对于分拆上市带来的经济后果做了大量深入的研究。
分拆上市介绍及案例分析
分拆上市介绍及案例分析一、分拆上市涵义分拆上市指一个母公司通过将其在子公司中所拥有的股份,按比例分配给现有母公司的股东,从而在法律上和组织上将子公司的经营从母公司的经营中分离出去。
分拆上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分拆包括已上市公司或者未上市公司将部分业务从母公司独立出来单独上市;狭义的分拆指的是已上市公司将其部分业务或者某个子公司独立出来,另行公布招股上市。
分拆上市后,原母公司的股东尽管在持股比例和绝对持股数量上没有任何变化,然而能够按照持股比例享有被投资企业的净利润分成,而且最为重要的是,子公司分拆上市成功后,母公司将获得超额的投资收益。
二、分拆上市的背景自2020年4月13日证监会承诺境内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到创业板上市的消息公布以来,初期市场各方要紧是基于相关上市公司估值提升的角度动身进行〝寻宝〞,而此后关于分拆上市的担忧和质疑也屡见不鲜。
从表面来看,分拆上市政策出台的背景是为了通过增加创业板股票供应来达到有效抑制市场关于创业板过度炒作的行为,促进市场回来理性。
到针对创业板市场所存在着〝三高〞现象〔即发行价高、市盈率高和超募金额高〕,治理层并未如往常一样采取简单的行政干预手段进行调控,而是进行针对性的调控、引导和规范,如依照市场情形加快或降低扩容节奏;通过«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和«创业板信息披露业务备忘录第1号——超募资金使用»等相关政策对超募资金用途进行严格规定,通过合理发挥和调动市场自我调剂功能,谋求实现新股发行节奏市场化和发行价格市场化的目标。
因此,治理层承诺分拆上市的真正意图并不仅仅是为了抑制创业板市场的过度投机,而是有其更深一层的含义:〝即大力培养战略新兴产业的孵化器和扩大相关产业资本规模,提高核心竞争力〞。
而做出如此的判定,要紧是考虑到国内经济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等多重因素,一方面该政策的出台是为了应对国际经济形势再度恶化所做出的应对之策,另一方面更是基于我国经济进展专门是经济结构调整战略布局的需要。
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经济后果研究——来自佐力药业的案例研究
分拆 上市 指母公 司通过将其在子公司所拥有的股份 , 按 比例分配给现有母公司的股东 , 从而在法律上和组织上将子公 司的经 营 从母公 司分离出去。分拆上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分拆包括已上 市公 司或未上市公 司将部分业务从 母公 司独立 出来单独上 市; 狭义的分拆指 已上市公司将其 部分业务 或某个子公 司独立 出来 , 另行公 开招股上市 。 本文讨论 的是狭义 的分拆上市 , 即上市公 司 的分拆上 市。 2 0 世纪8 O 年 代初 以来 , 由于企业过度 扩张和并 购浪潮带来 了负协 同效应 , 分拆上市风行 于欧美各 国。 在我 国, 2 0 0 0 年 同 仁堂成功分拆 子公 司到香港创业板上市 , 引起广泛关注 。 2 0 1 0 年东北高速成 功分拆 , 随后 , 证监会公布了允许 境内上市公 司在满足六
短期绩效 表现 , 研究结果表明分拆 上市对子公司的长期 收益并未得到一致结
论。 V i j h ( 1 9 9 9 ) 的研究发现分拆 后3 年 内子公司的业绩并不 比相应的基准收益差 。 然而 , Ma d u r a 和N i x o n ( 2 0 0 2 ) 发现母子公司分拆后 的 长期 收益是下降 的, 这和R i t t e r ( 1 9 9 1 ) 对I P 0的长期 绩效研究结果相一致 。 P e r o t t i a n d R o s s e t t o ( 2 0 0 7 ) 的研究表 明分拆 上市在金融市场 上是一个很有价值 的工具 , 特别是对于高度信息化和面临 巨大不确定性的行业。 (二 ) 国内文献 我 国上市公 司分拆 上市 尚处于起步阶段 , 相 关的研究不多 。 同仁 堂的成功分拆开启 了相关的实证研究 , 王化 成 和程小可 ( 2 0 0 3 ) 的研究证实分拆上市能够为母公 司股 东财 富带来正 的溢价效应 , 而子公 司上市初期 的溢价效应为负 , 后期才转为 正。 随后 , 李青原等 ( 2 0 0 4 ) 通过实证研究发现 , 在董事会决议公告期 , 同仁 堂流通股 股东获得了2 5 . 6 1 %的C A R, 而 同仁堂和 同仁堂科 技 的同业竞争者都获得 了显著的负的C A R。 湛泳等( 2 0 1 1 ) 的研究表 明上市公司分拆后的短期股价存在 超额收益 。 于海云 ( 2 0 1 1 ) 发现 上市公 司股票价格 在董事会 决议公告 日前后有显著 的正 向效应 , 股东大会决议公 告 日次之 , 上市公告 日前后短期股 价效 应为负 , 长 期 为正。 刘 永泽等 ( 2 0 1 2 ) 的研 究说 明分拆后企 业总体 的效率得 到了提高 , 从 而说 明分拆 上市是一 种有效 的价值创造手 段。 李礼等
分拆上市案例分析报告
分拆上市案例分析报告第一篇:分拆上市案例分析报告分拆上市与整体上市——新浪微博分析报告微博分拆上市一、微博的简介1.1简介2009年新浪微博诞生,新浪微博是以Twitter为原型设计的一款社交平台。
是新浪公司从传统门户网站向互动社交平台的转型之作。
新浪微博推出几年后,终于引爆了中国互联网的潮流,至今已成为了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微博平台。
今天我们看到腾讯微博、搜狐微博、网易微博等都渐渐退出微博市场,新浪微博一枝独秀。
尽管至今拥有用户最多,最有影响力。
但新浪微博自巅峰2011年之后,在微信凶猛崛起冲击下(2011年8月3日2.5版本推出,核心功能支持查找附近的人。
至今3年轻松拥有6亿用户),微博就出现了业绩滑坡,常年亏损。
微博在2014年4月挂牌纳斯达克正式上市。
二、分拆上市“背后的力量” 2.1微博分拆上市的理论理由其一,市场价格发现效应。
在多元化经营的公司中,由于集团内部相互影响,会使得公司定价后的价值向下偏差。
在分拆上市之后,相关上市子公司的持续公开信息披露和专业化经营可能使子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正面影响,从而消除投资者估价误差。
在微博分拆方案中“新浪”的一个理由是,新浪是一家传统门户型网站;而新浪微博已经属于一种社交平台,相关性并不大。
分拆之后更有利于对微博进行重新估价。
其二,消除负向协同效应。
微博分拆上市,可以满足专业化管理要求,提高管理效率。
其三,筹资效益。
微博分拆上市能够拓宽融资渠道,可以筹集大量资金,满足其战略发展所需要的资金需求。
是微博在微信等竞争下,扳回局面的一个关键条件。
其四,投资偏好效应。
中国经济在高速发展,对于国外投资者来说,来自中国的优质股票是相当具有吸引力的。
微博境外上市不仅能够获得巨额资本,而且能满足其他国家的投资者对中国上市公司的投资需求,分享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发展的成果。
但2014年整年来,如我们之前所说中国大量优质互联网公司均赴美上市,可以说2014是一个中国企业赴美上市年。
康恩贝分拆佐力药业案例分析
收缩性资本管理------康恩贝分拆佐力药业为例小组成员:王威信、李鸿飞王兆鑫、孙泽林辛可心、操凡目录一、并购双方简介1、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2、浙江佐力药业股份二、案例背景分析三、案例分析四、近期股权变动五、分拆后的影响六、案例总结一、分拆双方简介1、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药品的生产、销售和研发的销售业务的公司。
公司的主导产品为前列康牌普乐安片与胶囊、天保宁牌银杏叶片、天保康牌葛根素注射液,康恩贝牌刻停片、乌灵胶囊,公司系中国中药五十强企业,为国家科技部门认定为的火炬计划重点高科技术企业。
公司及子公司均已全面通过GMP 认证或GSP认证。
2010年,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项。
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6项。
申报省级以上客气项目二十一项,其中,国家级5项,其中银杏叶制剂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先进技术产业产业化示范,项目获批国家发改委中药长夜花专项,银杏叶关键技术研究与国际认证获批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十二五重大新药创新项目立项。
新立项研发项目28项,总在研项目80余项,其中创新项目十九项。
中药六类新药黄婐胶囊通过技术审批,生产批件已在审批阶段。
中药五类新药菊花舒心片启动IIa期临床试验。
完成化药三类新药瑞舒伐他汀钙原料及片剂临床试验。
7个产品申请报注册获受理。
获得药品生产批件3项和保健食品生产批件1项。
2、浙江佐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佐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药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医药制造综合性企业,公司主要产品乌灵菌粉和乌灵胶囊为现代中药行业分类之创新中药的药用真菌药类别。
其核心技术特征是运用生物技术来制备现代中药.公司通过多年的研发、改进,实现了珍稀中药材-乌灵参的产业化生产,实现了传统中药材和现代生物技术应用的结合,填补了中药材领域的空白.。
二、案例背景分析佐力药业曾为主板上市公司康恩贝(600572)的控股子公司。
根据其招股说明书显示,2004年6月至2007年11月康恩贝直接、间接共持有佐力药业63%的股权。
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财务效应分析
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财务效应分析【摘要】康恩贝分拆佐力药业于2011年2月登陆我国创业板市场,作为创业板分拆上市第一单,它的成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分拆上市为母子公司带来了增强融资能力、提升公司价值、提高股东权益等财务正效应,但若监管不力,也存在母公司“空心化”或弱化战略协同效应等可能危及企业生存的隐忧。
【关键词】上市公司;分拆上市;财务效应2010年3月底,我国证监会提出允许符合六大条件的境内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到创业板上市,2010年12月10日由康恩贝(600572.SH)分拆出来的佐力药业在创业板上市的申请获批,2011年2月22日,佐力药业(300181.SZ)正式登陆资本市场。
如今上市一年有余,分拆对康恩贝和佐力药业的发展产生了较强的财务效应。
一、康恩贝分拆佐力药业上市案例介绍(一)康恩贝和佐力药业概况1.康恩贝概况。
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植物药龙头企业之一,国家中药五十强企业,注册资本80 960万元人民币,总资产35亿元,净资产17亿元,于2004年4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公司在泌尿系统及心脑血管系统等多个领域树立了较为强势的品牌,“康恩贝”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前列康”为国内中药前列腺治疗领域第一品牌,“天保宁”已成为中国银杏叶制剂第一品牌,“可达灵”属国家中药保护独家品种。
公司未来的发展目标是成为中国最具品牌价值的医药企业之一和世界植物药领军企业。
2.佐力药业概况。
浙江佐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起设立于2000年1月,是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现代化制药企业,注册资本6 000万元人民币,总资产2.6亿元。
公司致力于药用真菌生物发酵技术生产中药产品,专有技术“珍稀药用真菌乌灵参的工业化生产关键技术及其临床应用”被定为国家秘密技术,实现了珍稀中药材乌灵参的产业化生产。
2011年2月22日,公司成功登陆创业板,战略目标是打造国内药用真菌制药领域的专业化制药企业。
优秀会计研究生论文题目200个参考
优秀会计研究生论文题目200个参考1 上市公司采购成本内部控制有效性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2 企业证券投资风险预警机制的财务研究3 公允价值分层计量的经济后果研究4 长春ZH有限公司内部控制问题研究5 种业上市公司知识产权信息披露研究6 大庆钻探试油测试公司试油成本管理研究7 服装纺织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报告优化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资源使用视角8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破净现象研究--基于公司治理的视角9 吉林省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问题研究10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与审计质量的关系研究--基于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研究11 山东省民办高校融资问题研究12 基于剩余收益的财务报表分析体系构建与应用--以四川长虹为例13 民营企业股权激励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14 基于会计利润与应纳税利润之间差异的我国税收评估体系研究15 Z发动机公司生产物流成本控制研究16 基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海关稽查工作模式研究17 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问题研究--以NY科学院为例18 建设银行青岛分行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管理研究19 A高职院校内部控制研究20 ERP系统应用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21 H酒店成本管理体系研究22 上市公司管理层前期盈利预测准确性对盈利预测误差及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23 会计师事务所声誉效果的再检验:降低信息不对称假说或财务健全讯号假说24 Z医院会计信息化控制研究25 C市居民用水价格问题研究26 齐齐哈尔市非税收入管理研究27 A市小微企业税负研究纪梦琳28 基于新制度的吉林省康健医院成本管理研究29 GLM农业机械有限公司采购成本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30 “营改增”背景下辽河油田税收筹划问题研究31 吉林省地理信息院内部控制问题研究32 河南省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的现状与完善对策33 长春市会计人员能力框架研究34 风险导向审计在兴安会计师事务所吉林分所的应用研究35 研发投入、研发补助与企业价值36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逊克县工商局绩效考核研究37 境外上市、实际控制人特征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来自沪市A股重污染行业的经验数据38 基于契约不完备性的企业契约履行对企业价值影响研究39 我国物流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政策研究40 管理层激励与外部审计需求关系研究41 知识经济下商誉会计:理论研究与准则改进42 企业社会责任策略的影响对马尼拉五星级酒店职员的满意度解读43 内部人交易及其信息优势获利的实证研究44 机构投资者与大股东利益输送行为分析--基于定向增发视角45 A供电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研究46 成本信息有用性研究--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问卷调查47 新疆A公司资金集中管理问题研究48 新疆上市公司融资途径选择及资本结构优化研究--以TF公司为例49 薪酬委员会特征对行业薪酬基准使用的影响50 公司内部治理与年报自利性归因关系的实证研究51 企业并购风险研究--以G股份有限公司并购D公司为例52 基于董事会特征的国有上市公司过度投资问题研究53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股权代理成本的相关性研究--来自中小板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54 创业板分拆上市的财务效应分析--以康恩贝分拆佐力药业为例55 创业风险投资对上市公司IPO抑价的影响--来自中小板和创业板的经验数据56 电子商务企业网络财务管理研究--基于新疆A公司的分析57 供应链协同整合与横向并购绩效--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经验数据58 高管激励与企业研发投资效果效率研究59 制造业上市公司融资租赁融资倾向影响因素研究60 高管薪酬差距与企业业绩关系--锦标赛理论在男女CEO企业的适用性研究61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印象管理的效果研究62 独立董事个体监督行为研究--基于独立董事意见的经验证据63 IPO超募、创业投资机构与中小企业过度投资行为64 持续审计研究--以C移动公司为例65 F市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66 新疆自治区本级政府财务报告问题研究67 后金融危机时代贷款拨备会计政策研究68 商业银行风险承担、高管薪酬与银行业绩--来自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经验证据69 我国开放式基金运营费用与业绩关系研究70 机构投资者类型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71 审计任期与非审计费用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72 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的实证研究--来自我国深市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73 基于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研究--以A公司为例74 RT建筑公司应收账款管理问题研究75 ZL公司全面风险管理问题研究76 A公司股权激励案例研究77 基于SVM的财务报告舞弊识别模型的构建与应用78 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制度研究79 基于COX模型的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警研究80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研究81 合法性视角下企业智力资本自愿性信息披露动因研究--以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为例82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研究83 我国上市医药制造企业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84 以价值为导向的资产重组效益研究--以新疆国际实业煤焦化产业为例85 上市公司连续并购对高管薪酬的影响分析86 高管团队社会资本与企业可持续增长--基于管理防御视角的分析87 企业社会责任与内部控制的互动关系研究88 外部审计、内部控制与财务报告重述研究89 上市公司股票送转的财务效应分析90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江西省生态审计研究91 对房地产企业投资的评价体系研究--以S公司投资Q房地产企业为例92 中小商业银行激励机制、内部控制与经营绩效关系研究93 完善新疆养老保险基金财务管理的对策研究94 财务风险预警的内部报告体系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案例分析95 电解铝低碳生产方案及可行性研究96 主板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研究97 高新技术企业对低碳经济发展贡献度的计量模型研究98 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节能减排效应研究99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社会绩效评价研究100 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危机预警研究101 管理层特征与上市公司资金使用效率研究102 京沪地区上市公司经营绩效比较研究103 基于MFCA和LCA整合框架的企业外部环境成本计量研究104 中关村上市公司综合竞争力研究105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106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能力研究107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研究108 管理层特征与上市公司融资能力研究109 会计稳健性与企业投资效率关系研究110 控制权与所有权分离对企业资本结构影响的研究111 企业碳交易决策模型及其应用研究112 企业综合报告研究高辉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113 基于功效系数法的M公司财务风险评价及控制研究114 建行J分行柜面业务操作风险内部控制优化设计研究115 营改增对中国上市公司财务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116 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与企业投资效率的关系研究117 企业家声誉对企业研发投资长期绩效的影响118 中小板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119 我国高科技企业公司治理对企业投资决策效率的影响研究李佳120 风险投资对企业技术商业化潜力的影响研究121 财务安全性、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122 企业财务经营柔性有效性研究--基于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数据123 A公司营运资金管理案例研究124 YF汽车配件公司预算管理体系优化研究125 AL医院集团内部控制的评价与改进研究126 H房地产开发公司土地增值税纳税筹划的案例分析127 OMT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研究128 主并方视角的雅士利价值评估研究129 C冶炼厂质量成本管理改进研究130 JX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研究131 我国化工行业上市公司财务预警分析研究132 CL科技公司的股权价值评估133 TL公司并购A公司的市场及财务绩效案例研究134 基于经营剩余收益模型的TG公司股权价值评估135 L公司在扩张时期的融资方案设计与实施136 ZS私募基金对A公司股权投资决策案例研究137 FM公司预算编制优化研究138 Y公司内部控制活动有效性研究139 基于BAMP估测GMP医药项目资本成本的研究140 XY公司责任成本管理方案设计141 A公司研发投入与销售费用影响下的企业绩效案例分析142 A公司融资约束对研发投资的影响143 基于因子分析的CM公司财务绩效评价144 ZH光电公司企业所得税税务筹划研究145 杜邦分析法在KD公司的应用研究146 A公司的存货管理研究147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Q公司绩效管理研究148 友谊股份并购百联股份的绩效研究149 M基金公司经营活动合规性研究150 N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信用风险内部控制问题研究151 P公司连续并购效益的案例分析152 上市公司参股银行对其融资约束影响的实证研究153 资金约束下的供应链节点企业贸易信贷融资研究154 民营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信息披露与治理缺陷--基于佛山照明的案例研究155 作业成本法在GS银行QY营业部的应用研究156 基于价值管理的企业商业模式分析--国美、苏宁案例对比研究157 我国家族上市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与绩效关系研究158 A集团财务管控优化方案设计159 股权激励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研究160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的交互跨期影响--基于产权性质与股权集中度视角的分析161 财务重述与内部控制相关性研究162 铁路运输客运业务内部清算定价机制研究163 行政处罚对审计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164 我国建筑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问题的探析165 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激励制的财务效应研究166 通货膨胀对我国税收负担的影响167 能源行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168 并购对公司业绩的影响途径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评价体系169 中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财务机制研究170 私募股权投资纵横物流案例研究171 对提高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思考172 中小板公司并购中股份流动性折价研究173 创业板上市公司资产减值类型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实证研究174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研究175 套期保值会计在我国钢铁行业的应用研究176 房地产上市公司业绩影响因素研究177 企业碳会计体系的构建及其有效性检验178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融资结构的影响研究--基于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179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模式及其效应研究180 基于EV A的我国房地产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研究--以招商地产为例181 昆百大A股权激励案例研究182 苏宁融资模式的案例分析183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因素研究184 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财务状况关系研究--以深交所创业板为例185 美国全食超市并购案例分析186 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区分问题研究--以优先股和永续债为例187 企业风险的结构与行为分析研究188 基于组织间成本管理的组织间管理控制系统研究189 审计中重要性判断遭遇的困境及解决对策190 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及优化研究191 基于高管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研究192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农村公共投资绩效评价研究193 宁乡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改进研究194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特征的识别研究195 我国独立董事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实证研究--基于普通机械制造业板块的数据196 创业板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研究--基于电子设备行业的实证分析197 我国养老保险金会计准则研究裴容玉198 管理层权力、信息披露质量与投资效率199 “两型社会”建设中的企业绿色审计改进研究200 金融工具减值会计问题研究。
A H股上市央企分拆上市的案例分析
A+H股上市央企分拆上市的案例分析摘要:A+H股上市央企分拆于境外上市尚处于摸索阶段,资本市场成功案例并不多。
本人从狭义的分拆上市概念入手,通过对A+H股上市央企分拆上市的可行性、适应性和必要性进行分析,并介绍了中国铁建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分拆于香港主板上市的过程,提出A+H股上市央企分拆上市的积极意义,为后续A+H股上市央企分拆上市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A+H股上市央企;分拆上市;案例分析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如火如荼的开展,境内外资本市场联系程度的不断紧密,A+H股上市央企开始尝试分拆到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从目前来看,分拆上市受限于境内外资本市场制度,成功案例并不多。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铁建”)旗下子公司中国铁建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建装备”)通过一年多的积极摸索,成功地实现了首家A+H股上市央企分拆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一、分拆上市的概念分拆上市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分拆包括已上市公司或未上市的公司将部分业务或某个全资子公司从母公司中独立出来单独上市;狭义的分拆是指已上市的公司将其部分业务或某个子公司独立出来,单独进行公开招股上市。
本文分析的分拆上市是狭义上的概念,只指“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特别是指多元化经营的上市公司,将公司中与其他业务不存在紧密关联交易和同业竞争的子公司分拆到资本市场进行首次公开发行的模式。
二、A+H股上市央企分拆上市的可行性、适用性以及必要性(一)中国铁建和铁建装备基本情况中国铁建前身是铁道兵,由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独家发起设立,于2007年11月5日在北京成立,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特大型建筑企业。
2008年3月10日、13日分别在上海和香港上市(A股代码601186、H股代码1186)。
中国铁建是中国乃至全球最具实力、最具规模的特大型综合建设集团之一,公司业务涵盖工程建筑、房地产、工业制造、物资物流、特许经营、矿产资源及金融保险。
分拆上市在我国的发展与价值创造效应:回顾与思考
分拆上市在我国的发展与价值创造效应:回顾与思考韩涛【摘要】分拆上市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始于2009年创业板的设立,之后众多学者对2011年康恩贝分拆佐力药业到创业板上市进行了实证与理论研究.本文首先回顾了分拆上市在国外的价值创造效应,其次分析分拆上市在我国的发展历史阶段及其价值创造效应,然后根据发展历史中的两次典型分拆事件把我国分拆上市的历史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最后,对我国分拆上市的发展及其价值创造效应的研究提出合理化建议.【期刊名称】《商业会计》【年(卷),期】2014(000)022【总页数】4页(P13-16)【关键词】分拆上市;创业板;价值创造效应【作者】韩涛【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财务处河南焦作 454000【正文语种】中文一、引言分拆上市在20世纪90年代起源于美国,随着公司制的不断完善,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分拆上市在美国日益受到关注。
2009年中国创业板成功开板,不仅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快速成长设立了一个融资渠道,也为我国主板市场分拆子公司提供了一个平台。
2010年创业板发行监管业务情况沟通会传出消息,在满足6个条件的前提下,证监会允许境内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到创业板上市:2011年2月22日,康恩贝(600572)的子公司浙江佐力药业(300181)成功登陆创业板,成为第一支在创业板分拆上市的公司。
分拆上市是收缩性资本运营的方式之一,它还包括资产剥离(Divestiture)、公司分立(spin-offs)、股权切离(equity carve-outs)、股份回购(stock repurchase)、定向股(tracking stock)和自愿清算(voluntary liquidations)等方式。
二、分拆上市及其价值效应(一)分拆上市的概念分拆上市是指母公司设立一家新公司,并将母公司资产的一部分转移到新公司去,母公司再将新公司股权的一部分对外出售。
认购这些股权的人可以是母公司的股东,也可以不是母公司的股东。
管理者机会主义行为前因分析
新科技类产业,这类企业中如果拥有合适的优质子公司或者业务单元,可以在适当的时机,选择合适的资本市场进行分拆上市的操作,获得更好的融资能力,促进相关企业快速、健康的发展,优化市场资源配置,提高相关行业和社会整体的效益。
当然分拆上市也存在着一定的隐患,由于分拆操作会剥离原母公司的部分优质资产(优质子公司),在具体操作时应注意保护原母公司股东,规避股东控制权分散风险,使得分拆上市变成更加有利于相关利益方的行为。
如果分拆出去的子公司发展已经较为成熟,子公司的上市地点不一定仅局限于创业板,结合适当的市场环境与各公司的实际情况,A股、H股或海外市场都是分拆上市的理想选择。
主要参考文献:[1]李卓琳.我国上市公司“分拆上市”初探[J].中国集体经济,2011.19.[2]念延辉.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财务效应分析———以康恩贝分拆佐力药业上市为例[J].会计之友(中旬刊),2013.24.[3]念延辉.基于财务视角的分拆上市相关案例分析[J].时代金融,2014.20.[4]康泽.我国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价值效应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4.[5]严洪.上市公司整体上市与分拆上市财务战略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3.7.[提要]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业绩预告信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虽然业绩预告制度不断完善,但业绩预告违规行为不断出现。
本文主要就预算卸责与盈余管理两种管理者机会主义行为在相同背景下的前因进行探讨。
关键词:业绩预告;机会主义;盈余管理;预算卸责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原标题:管理者机会主义行为的前因分析———基于我国业绩预告制度背景收录日期:2017年2月8日一、引言预算管理在我国的应用也已逾30年,虽然在我国大型国有企业中取得一些成就,但整体来说,我国的预算管理水平良莠不齐。
究其原因,预算机会主义的存在是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早在20世纪50年代,预算管理方法就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受到实务界批评,有学者认为预算管理为预算责任人留下了攫取私利的空间,而郑石桥(2008)、高严(2009)将这种私利行为归结为预算机会主义行为,并指出预算机会主义行为包括预算松弛、预算卸责、预算寻租等。
康恩贝分拆佐力药业上市案例分析
康恩贝分拆佐力药业上市案例分析作者:傅琦遐来源:《时代金融》2015年第14期【摘要】本文通过了解康恩贝分拆佐力药业上市的过程,并运用专业知识分别对两家公司分拆后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从中发现分拆上市对康恩贝和佐力药业产生的影响,最后在此基础上得出相应的结论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分拆上市财务分析一、研究背景分拆上市是指母公司通过将其在子公司中所拥有的股份,按比例分配给现有母公司的股东,从而在组织上和法律上将子公司的经营从母公司的经营中分离出去的过程。
在国外,分拆上市早在1985~1989年就达到了高潮,但在国内,由于受到上市资源短缺,资金扩容难度大以及创业板市场进入标准严格等因素的影响,上市公司再分拆出子公司进行上市的现象很少。
目前,随着国内中小板的启动和创业板的建设加快,分拆上市的公司日益增多,预计未来分拆上市这种特殊的重组方式也将会在国内证券市场上被广泛运用。
二、案例概况(一)公司简介母公司为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植物药龙头企业之一,国家中药五十强企业,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于2004年4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子公司为浙江佐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现代化制药企业。
公司致力于药用真菌生物发酵技术生产中药产品,专有技术“珍稀药用真菌乌灵参的工业化生产关键技术及其临床应用”被定为国家秘密技术。
(二)分拆上市过程2010年12月6日,浙江佐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向证监会提交创业板IPO首发申请。
同年12月14日,康恩贝发布公告,佐力药业申请在创业板首发上市通过发审委审核。
2011年1月27日,佐力药业接到证监会核准其公开发行新股的报告,次月22日,佐力药业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三、案例分析(一)动因分析1.康恩贝战略定位的逐步清晰。
通过几年的发展,康恩贝战略发展方向逐步清晰,定位也明确为以现代植物药为主导。
而佐力药业是通过现代生物发酵技术,对传统的珍稀菌类中药材进行挖掘生产中药产品。
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财务效应分析——以康恩贝分拆佐力药业上市为例
, A
G
上市公 司分拆上市 的财务效应 分析
以康恩 贝分拆佐力药业上市 为例
郑州大学商学院
【 摘
念延辉
要】 康恩 贝分拆佐力 药业 于 2 0 1 1 年 2月登 陆我 国创业板 市场 , 作 为创 业板 分拆 上市第一单 , 它的成 功具有一定
的借 鉴意义。分拆上 市为母子公 司带来 了增强融资能力、 提升公 司价值 、 提 高股 东权益等财务正效应 , 但 若监 管不力 , 也存 在母 公司“ 空心化” 或弱化战略协 同效应等可能危及 企业生存的 隐忧。
( 3 0 0 1 8 1 . S Z ) 正式登陆资本市场。 如今上市一年有余 , 分 万元受 让荣 毅实 业持 有 的佐 力药业 6 %1  ̄ p 7 2 0万股 的股
拆 对康 恩贝 和佐 力药业 的发展 产生 了较 强的财 务效应 。 份, 自此康恩 贝成 为佐 力药业 控股股 东 , 平均 持股成 本 为
种。公司未来的发展 目标是成为中国最具品牌价值的医 1 —6月、 2 0 0 9年度 、 2润
药企 业 之一 和世界 植物 药领军 企业 。
分 别为 1 9 1 0 . 0 2万元 、 3 1 5 8 . 4 3万元 、 1 6 6 4 . 2 7万 元 和
业经营管理 团队, 放弃控股权 , 持股 2 6 %即 3 1 2 0万股 。
内植 物 药 龙头 企 业 之 一 , 国家 中药 五十 强企 业 。 注 册 资 2 0 0 8 年 4月佐力药业按 2 : 1 的比例进行缩股, 康恩贝持 本8 09 6 0万元 人 民币 ,总 资产 3 5亿 元 ,净资 产 1 7 亿 股 1 6 5 0万股 , 占比 2 6 %。2 0 1 1 年 1 月佐力 药业 针对历 元, 于2 0 0 4年 4 月在 上海 证券 交易所 上市 。 公司 在泌尿 次股本演变情况作了充分披露。 系统 及心 脑 血 管 系 统 等 多个 领 域 树立 了较 为 强 势 的 品 牌, “ 康恩 贝 ” 被 认 定 为中 国驰 名商 标 。“ 前列 康 ” 为国内
康恩贝分拆佐力药业案例分析
康恩贝分拆佐力药业案例分析康恩贝与佐力药业是中国药品制造和销售领域的两家知名企业,它们在2024年之前一直是合作伙伴关系。
然而,在2024年初,康恩贝决定将其股权收回,并计划将佐力药业分拆为独立企业。
康恩贝分拆佐力药业的案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和要点。
首先,康恩贝分拆佐力药业的背景是双方在合作中产生的利益分歧。
康恩贝和佐力药业合作了多年,并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取得了显著的业绩。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在产品战略、销售模式和市场定位等方面开始有不同的看法。
康恩贝认为分拆佐力药业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而佐力药业则希望保持合作关系继续取得共同成功。
其次,康恩贝分拆佐力药业也涉及到股权和品牌的分离。
康恩贝是佐力药业最大的股东,它拥有佐力药业高达60%的股份。
分拆佐力药业意味着康恩贝将减持自己在佐力药业的股权,这将会对双方的股东结构和权益产生重大影响。
同时,康恩贝还必须将佐力药业的品牌和产品线与自身进行分离,以避免品牌和市场的混淆。
第三,康恩贝分拆佐力药业具有挑战性和风险。
分拆过程中需要解决许多重要问题,如品牌权益、销售网络、知识产权、人员配备等方面的调整和分配。
此外,康恩贝还需要管理股权转让和分拆后的市场反应等问题。
对于佐力药业来说,独立运营也需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持续发展的压力。
最后,康恩贝分拆佐力药业的影响也涉及到业内竞争格局的变化。
作为康恩贝的主要合作伙伴,佐力药业的分拆将直接影响到康恩贝在国内市场的地位和竞争优势。
同时,其他药品制造和销售企业也可能借机加大市场投资和竞争力度。
这可能导致康恩贝需要重新调整战略,以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和其他潜在挑战。
综上所述,康恩贝分拆佐力药业是一个具有挑战性和风险的决策。
它涉及到双方利益分歧、股权分离、品牌分拆等多个方面的问题。
分拆会对康恩贝和佐力药业的股东权益、品牌和市场地位产生重大影响,并可能引起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
因此,康恩贝在分拆佐力药业之前需要充分考虑和评估各种风险和后果,确保分拆对其自身和市场的健康发展都是有利的。
A股上市公司分拆上市路径研究-20200615
A股上市公司分拆上市路径研究2019年12月12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上市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境内上市试点若干规定》(以下简称《分拆上市规定》),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境内上市(以下简称“分拆境内上市”)的监管和实施政策最终靴子落地。
由此,从2011年12月起关闭的分拆子公司境内上市大门重新打开,改变了过往部分上市公司不得不选择分拆子公司到境外上市的路径。
在《分拆上市规定》分布以前,A股市场还没有严格符合A股上市公司分拆控股子公司在A股上市的案例,部分A股上市公司间接分拆的路径为:实施股权转让放弃对子公司的控制权后形成的参股公司或完全剥离有关业务的公司实现间接分拆上市。
一、转让控股子公司部分股权后形成的参股子公司A股上市(一)简述该类型分拆为:在分拆上市前,上市公司通常会通过财务投资或逐步分离等方式,逐渐减持拟分拆子公司的股份,从而达到主动丧失控制权的目的,将控股子公司变成参股子公司,此后将该参股子公司以IPO或借壳等方式上市。
该方式为早期A股分拆中采用最多的路径,案例包括康恩贝(600572)分拆佐力药业(300181)、轻纺城(600790)分拆会稽山(601579)等、中兴通讯(000063)分拆国民技术(300007)等。
(二)案例以康恩贝(600572)分拆佐力药业(300181)为例:1、基本情况康恩贝是一家以现代中药和植物药为核心业务的制药企业集团,其在全国多省市建立了种植、研发、生产、营销基地,并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平台积极进行产品创新。
佐力药业同属于中药子行业,但在细分领域上,佐力药业更专注于药用真菌生物发酵技术。
2、分拆过程康恩贝与佐力药业的股权比例经历了由参股到控股再到参股的数次变化。
2003年8月21日,康恩贝通过受让股份持有佐力药业23%的股权,佐力药业成为其参股公司。
此时,北湖商贸对佐力药业持股比例为31%,其余股东合计持有佐力药业46%的股份。
康恩贝创业板分拆上市第一单 同方股份欲步“后尘”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更新时间: 2011-02-14 02:39/html/ShowArticle.asp?ArticleID=1226随着A股上市公司康恩贝(行情,资讯)(600572.SH)的子公司——佐力药业(行情,资讯)(300181.SZ)上市在即,创业板分拆上市第一单‚呱呱坠地‛。
自从去年3月底,证监会明确允许符合6大条件的境内上市公司可以分拆子公司到创业板上市后,有关分拆上市的概念便一直受到市场的追捧。
10个月后,当这第一单‚瓜熟蒂落‛之后,分拆上市概念有望成为当前市道下一道弥足珍贵的亮点。
当然,分拆上市也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此前A股上市公司青鸟天桥和同仁堂(行情,资讯)就曾分别分拆下属子公司青鸟环宇和同仁堂科技在香港上市,海外上市公司盛大网络和搜狐网也曾分别分拆游戏子公司盛大游戏和搜狐畅游在海外上市,不过在A股市场上,康恩贝分拆子公司佐力药业在创业板上市,尚属首例。
近期,与佐力药业同样成为市场亮点的,还有一家公司,名字叫做百视通。
这是一家位于上海的网络视频企业,主要从事三网合一下的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业务,2009年IPTV的市场占有率超过80%,手机电视居全国前三。
与其具有一定可比性的是已经在国内创业板上市的乐视网(行情,资讯)和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的优酷网。
就在不久前,百视通成功借壳广电信息(行情,资讯)(600637.SH),受此消息影响,从去年9月1日停牌的广电信息,在今年1月11日复牌之后,连拉4个涨停,成为市场的一大热点。
那么,佐力药业和百视通之间会有什么联系呢?真正精明的投资者是善于在纷繁复杂的市场中发现系统性机会的投资者,而佐力药业和百视通这两家不同公司的‚合力‛,就恰恰让另外一家A股公司跃入了人们的想象空间,它的名字叫做同方股份(行情,资讯)(600100.SH)。
百视通借壳广电信息之前,同方股份拥有其40%的股份,为了百视通可以成功借壳广电信息,同方股份将所持股份悉数转让给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SMG),其手法与佐力药业原控股股东康恩贝几近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缩性资本管理------康恩贝分拆佐力药业为例小组成员:王威信、李鸿飞王兆鑫、孙泽林辛可心、操凡目录一、并购双方简介1、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2、浙江佐力药业股份二、案例背景分析三、案例分析四、近期股权变动五、分拆后的影响六、案例总结一、分拆双方简介1、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药品的生产、销售和研发的销售业务的公司。
公司的主导产品为前列康牌普乐安片与胶囊、天保宁牌银杏叶片、天保康牌葛根素注射液,康恩贝牌刻停片、乌灵胶囊,公司系中国中药五十强企业,为国家科技部门认定为的火炬计划重点高科技术企业。
公司及子公司均已全面通过GMP 认证或GSP认证。
2010年,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项。
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6项。
申报省级以上客气项目二十一项,其中,国家级5项,其中银杏叶制剂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先进技术产业产业化示范,项目获批国家发改委中药长夜花专项,银杏叶关键技术研究与国际认证获批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十二五重大新药创新项目立项。
新立项研发项目28项,总在研项目80余项,其中创新项目十九项。
中药六类新药黄婐胶囊通过技术审批,生产批件已在审批阶段。
中药五类新药菊花舒心片启动IIa期临床试验。
完成化药三类新药瑞舒伐他汀钙原料及片剂临床试验。
7个产品申请报注册获受理。
获得药品生产批件3项和保健食品生产批件1项。
2、浙江佐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佐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药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医药制造综合性企业,公司主要产品乌灵菌粉和乌灵胶囊为现代中药行业分类之创新中药的药用真菌药类别。
其核心技术特征是运用生物技术来制备现代中药.公司通过多年的研发、改进,实现了珍稀中药材-乌灵参的产业化生产,实现了传统中药材和现代生物技术应用的结合,填补了中药材领域的空白.。
二、案例背景分析佐力药业曾为主板上市公司康恩贝(600572)的控股子公司。
根据其招股说明书显示,2004年6月至2007年11月康恩贝直接、间接共持有佐力药业63%的股权。
2007年11月,为扶持佐力药业单独上市,康恩贝公司及其控股销售公司分别转出持有的31%和6%佐力药业股份,俞有强成为控股股东(注:俞有强与康恩贝之间不存在关联关系),持有佐力药业41%的股份,康恩贝公司放弃控股权,持股26%。
对于减持的原因,双方有着不同的说法。
佐力的解释是:改善股权架构,以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动力。
而康恩贝的说法是:支持佐力药业单独上市。
佐力药业财务数据(单位:万元) 根据佐力药业IPO公开披露信息,康恩贝募集资金未投资于佐力药业,且康恩贝出具了避免同业竞争承诺。
康恩贝及下属公司的董、监、高级及亲属持有佐力药业5%的股权。
因此佐力药业IPO满足证监会关于分拆上市的6条标准。
三、案例分析1、康恩贝股权转让情况分析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于2007年11月26日召开五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关于转让部分佐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股份的议案》,并于2007年11月28日对外发布了公告,将其持有的31%的股份及控股公司浙江康恩贝医药销售有限公司持有的6%的股份转给31位自然人。
佐力药业发行人律师认为:“本次转让的股权权属清晰,转让程序合法,本次股权转让合法有效,不存在争议或纠纷。
”根据佐力药业发行上市披露文件内容初步判断,上市公司分拆资产只要履行了必要的审核批准程序(按照交易所相关规定及公司章程规定召开了董事会、股东会等),且批准过程合法有效,不存在争议与纠纷,证监会即认定分拆上市对原上市公司造成的影响不构成审核障碍,但是不排除申报过程中发行人、原上市公司及各中介机构需详细分析说明分拆上市对原上市公司的影响。
2、独立性分析(1)、主要产品的区别康恩贝主要从事现代植物药产品的研制、生产和销售,以天然植物药为主导,辅以新型制剂为主的特色药等作为公司业务发展方向。
康恩贝所经营的现代植物药是由经过物理化学提取分离过程定向获取和浓集植物中的某一种或多种有效成分并采用现代制剂技术生产制造而成的药物。
佐力药业主导产品为乌灵参系列产品。
公司前身浙江佐力医药保健品有限公司1995年设立时杭州大学德清高新产业发展总公司(与康恩贝不存在关联关系)以相关乌灵参专利技术作价500万元出资,公司在后续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研发完善,掌握了一整套乌灵参培育、制药技术,公司拥有独立的研发中心与研发技术人员,未与康恩贝联合研发或签署委托研发协议,因此该核心技术与康恩贝无关。
(2)、采购、销售独立性佐力药业采购渠道完全独立于康恩贝,其原材料乌灵菌粉为自行生产,对外采购主要为空心胶囊和通用内包材等配套材料以及乙酰螺旋霉素原料药,供应商主要为天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康恩贝也不存在关联关系。
佐力药业具有自身独立的销售体系,在一类新药推广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市场推广经验,销售渠道独立于康恩贝股份。
报告期主要客户除2007年上海地区为通过上海安康医药有限公司实现物流外(自2008年始,佐力药业选择上海市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思富医药有限公司作为配送商,不再与上海安康医药发生关联),均独立第三方,系佐力药业自身推广取得。
销售模式上康恩贝以OTC品牌药推广模式为主,而佐力药业则以专业推广模式为主,二者在推广模式上的差异,使佐力药业无法借鉴康恩贝营销方面的经验,也无法应用康恩贝已经建立的销售网络。
报告期内,2007年至2010年6月,佐力药业与关联方康恩贝发生的经常性关联交易金额很少,关联采购金额每年不到总采购金额的2%,关联销售除2007年通过上海安康医药有限公司发生1,051.07万元以外,其他年份均低于12万元,且逐年递减,采购与销售均按照市场公允价格定价。
综上所述,由于业务方向的不同,康恩贝与佐力药业主要业务、产品研发、生产、原料采购及销售模式存在较大差异,康恩贝在控制佐力药业期间拟在其研发、品牌、市场等方面与佐力药业独特的产品品种资源进行整合,但一直未顺利开展。
因此,佐力药业在业务、资产、人员、财务、机构、市场销售等方面一直独立于康恩贝,在研发、生产、经营各环节均有独立、完整的体系,具有面向市场自主经营业务的能力。
3、关联交易与得失(1):经常性关联交易关联采购:发生额不到总采购金额的2%。
关联销售:低于12万元,且逐年递减。
(2):偶发性关联交易资金拆借:2007年之前,佐力为康恩贝的子公司,发行人(佐力)未支付利息;之后虽然有利息支付,但是由于借款期短,对佐力没有影响,且拆借资金皆于2009年4月清偿,其后也在没有发生关联资金借入。
借款担保:截止到2009年12月08日,康恩贝为佐力药业提供的关联担保全部解除,2010年未再发生。
康恩贝的收获主要体现在两个得失方面:1、低价减持换来高额回报。
康恩贝6年“栽培”佐力药业的投资收益高达28倍。
2、首单分拆上市未受追捧。
自12月6日佐力药业提交IPO申请至昨天收盘,累计涨幅仅为9.06%。
在报告期内,佐力药业与康恩贝产生的经常性关联交易很少,对公司独立性不构成影响;康恩贝为了扶持佐力药业发展,向其拆出资金用于临时资金周转并为其借款提供担保,发生额逐年减少,且在上市之前半年内已经规范清理,对佐力药业上市后续持续经营发展不构成重大影响。
四、近期股权变动康恩贝于2012年12月7日至25日期间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及大宗交易等方式累计减持佐力药业无限售流通股合计700 万股,持股比例从19.5%下降至14.64%。
据康恩贝3月19日晚公告,2013年度内继续减持佐力药业不超过700万股。
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2014.12.16至2014.12.16减持53.16万股,占其持股比例3.25%。
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2014.12.15至2014.12.15减持60.00万股,占其持股比例3.54%。
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2014.12.12至2014.12.12减持78.05万股,占其持股比例4.40%。
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2014.12.11至2014.12.11减持72.26万股,占其持股比例3.91%。
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2014.12.10至2014.12.10减持40.86万股,占其持股比例2.17%。
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2014.12.17至2014.12.23减持58.26万股,占其持股比例3.68%。
佐力药业12月17日晚间公告,公司接到股东的告知函。
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于2014年12月4日-12月16日期间通过深交所集中竞价交易累计减持公司无限售流通股合计3,200,813股,减持数量占公司总股本1.01%。
本次减持后,康恩贝持有佐力药业股份15,830,000股,占总股本4.997%,不再是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
制药康恩贝主力控盘佐力药业主力控盘五、分拆后的影响1、分拆到创业板第一单从2003年8月,上海实业联合集团药业有限公司将其持有的佐力药业23%的股权转让给康恩贝,此后康恩贝一步步将佐力药业收归旗下,合计控制着63%的股权。
为满足主板分拆创业板上市要求,2007年开始康恩贝逐步出让其控制权,并逐渐退居至第二大股东之位。
2月22日,佐力药业在创业板上市,首日最高冲至31.22元,较之23.5元的发行价溢价32.8%,康恩贝手中股权价值超过4亿。
经过充分的运筹帷幄,康恩贝和佐力药业在主要业务、产品研发、生产、原料采购及销售模式上存在较大差异,双方在各环节均有独立、完整的体系,佐力成功闯关,成为创业板分拆上市的第一单。
2、康恩贝获利20倍佐力药业的招股书显示,发行前康恩贝持股1560万股,比例为26%,发行后比例将降至19.5%。
以已披露的股本演变情况中的历次转让价计算,康恩贝目前参股佐力药业股份成本近1913万元。
而以佐力药业23.5元的发行价计算,康恩贝持股的1560万股市值为3.67亿元。
也就是说,目前康恩贝已获得了近20倍的投资收益。
中投证券预计,今后三年佐力药业净利润增速至少有50%,按2011年40倍PE来算,其合理股价应在40元以上。
由此看来,佐力药业上市后,康恩贝的持股市值或将继续增厚。
康恩贝(600572)周一晚间公告称,公司于8月8日至11月27日累计减持浙江佐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佐力药业”)股份462.67万股,减持数量占佐力药业总股本1.46%,经测算公司可获投资收益5540万元。
康恩贝表示,公司还持有佐力药业1903.08万股,占其总股本的6.01%。
3、股价尚有30%上涨空间股票二级市场上,自1月26日佐力药业发布招股意向书以来,康恩贝涨幅仅仅在10%左右,与沪指8%的升幅基本持平。
不过从券商研报来看,其分拆上市概念仍然受到了广泛关注。
东海证券认为,公司的经营拐点已经确立,未来的业绩弹性比较大,而随着佐力药业上市,以及康恩贝集团承诺2012年底之前注入其下属的有关药业资产,有利于上市公司业绩和价值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