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氓》课堂实录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优秀课堂实录——《《氓》微课实录

高中语文优秀课堂实录——《《氓》微课实录

细微人称变化蕴含情感波澜——《氓》教学节录在《氓》的教学过程中,分析婚恋的不同阶段反映女主人公不同的性格情感时,笔者提出一个问题:文中有一些有意味的形式或细节,你能发现并赏析其妙处吗?提出这个问题,是想引导学生关注文中三处写到淇水的句子,以及写桑叶、斑鸠的句子。

但是,有一个学生的答案,完全在笔者的预设之外。

他说:“老师,我有个疑问,在这首不算很长的诗歌中,女主人公对负心汉的称谓就有很多个,比如第一段是‘氓’‘子’,第二段是‘尔’,第三段是‘士’,后三段有‘尔’也有‘士’。

这是为什么?”因为这个“教学意外”,追问、品读、探究,让我们生成了一段师生都很有收获的教学内容。

师:哦,这个发现有道理啊!我先前也没有注意到。

同学们,我们先一起来找出有这些人称代词的句子,读读、议议,看看有没有能说服人心或者让我们恍恍然大悟的结论。

(学生和教师找出相关的句子,反复诵读。

)生:注解说,“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第一段是男女主人公相识继而相恋期间,在那个期间,女子眼里的男主人公当然是特别美好、值得尊敬的,所以用“子”。

生:那我“恍然大悟”了!第二段为什么用“尔”不用“子”,一读就感觉出来了。

第二段是男女主人公热恋期间,仍然用“子”就太不亲切了,有点高高在上。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尔”就是“你”,读起来,这几句就有热恋期间两个人亲昵对话的感觉。

师:的确如此。

第二段,他们由热恋而结婚,耳鬓厮磨,说话当然不用客套了,“尔”这个第二人称就很符合这里的语境。

那么,第三段为什么要用“士”?生:这一段是女主人公痛苦的人生体会、总结,“士”是对男子的通称。

生:如果说第二段是热恋期,我觉得第三段像是“冷遇期”。

岁月流逝,女主人公年老色衰,再加上其他原因,总之两人的感情渐渐冷漠了,关系也疏远了。

女主人公反思自己的婚姻生活,感慨:“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用“士”字冷静、客观。

师:嗯,说服大家了吗?(学生纷纷点头。

氓教学实录-人教课标版

氓教学实录-人教课标版

《氓》教学实录【教学过程】师: 同学们, 童话中公主和王子幸福的结婚了, 往往是故事的结束。

而在现实生活中, 结婚才刚是故事的开始。

那么今天, 我们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来看看婚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我们该怎样来看待这些问题。

请同学齐读课文。

——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理清叙事情节。

生(齐读)师: 谁来告诉我这首诗叙述了怎样一个故事?(教师出示投影上的问题)生: 这首诗叙述了一个女子被丈夫抛弃的故事。

生: 这首诗叙述了一个女子回忆她与氓从恋爱、结婚到分手的全过程。

师: 这名同学说得很好。

(教师在投影上出示答案)这首诗叙述了一名女子追忆她与“氓”从恋爱、结婚到婚变、决裂的全过程。

请同学分别用两个字概括这首诗的情节结构。

生: 婚前、婚后。

生: 婚前、婚后、分手。

生: 恋爱、结婚、分手。

师: 看来从结婚到分手这一段同学们不知该怎么说。

一个人变心了该怎么说?生: 该叫“情变”。

(同学笑)生: 该叫“婚变”。

(同学笑)师: 那么这首诗的情节结构可以这样概括(师生共同说)结婚婚变决裂。

我们概括出了情节, 那我们应怎样读每一节诗呢?为什么要这样读?生:、节应读的欢快些, 因为这一节写的是主人公由恋爱到结婚的过程, 她的心情应该是较快乐、兴奋。

生: 、节的情感应由平顺到欢快, 女主人公由开始回忆到回忆渐深, 逐渐沉浸在热恋时的甜蜜之中。

(同学鼓掌)生: 、节应读的低沉些, 因为主人公的心情悲哀。

生: 我也觉得、节应读出主人公的忧伤、哀怨。

师:是这样吗, 同学们?我们要尽量去贴近主人公的心情。

也曾是窈窕美少女, 爱听关雎声;也有过“一日不见, 如隔三秋”的相思;有过“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的誓言与深情……可如今, 这些美丽的日子哪里去了?一旦“红颜未老恩先断”, 悔耶?怨耶?恨耶?(学生陷入沉思)生: 又怨又恨。

生: 又悔又恨。

师: 那怎么读才能读出主人公的这种心情呢?生:我觉得、节应读的高亢些, 因为主人公的心情变得特别激动和愤怒。

氓优质课课堂实录

氓优质课课堂实录

氓优质课课堂实录氓优质课课堂实录中国是一个“诗歌大国”。

诗歌,也是我国文学发展过程中产生得最早的文学样式之一,春秋时代编成的《诗经》,是我国上古社会五百多年漫长历史的真实写照。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氓优质课课堂实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师:来,回忆一下,我们上节课做了哪几件事?(生七嘴八舌说做档案,做预习等。

)师:是的,我们做了一份非常重要的档案。

昨天,我认真地看了每一个同学写的答案,有很多话都让我感动。

尤其是“我看语文”这一栏目,(随手翻档案)有个同学说:“语文是我们精神的火炬。

”说得多好,比喻妥帖,切中语文人文性的特点。

如果我能教到高三,我一定会让各位的精神推进到一个崭新的层面。

(学生中有的静默,有的凄凉,事后知道他们前任老师是被他们的不信任投票换下来的,如我进年未能跟进高三的原因一样)如果我只教大家一年,我也将让每个人都获得进步。

哪怕我只教你们一天,我也会努力使你们学有所得,得即为用!(这是我即兴发挥的,说后觉得自己狂了一点,然后谦虚一下)我也相信,能和大家呆一天,我也将从你们这里获得进步。

(再翻)这个同学说:“语文是用来调节的课,做作业累了,那就上语文来轻松一下。

”我很欣赏她对语文的精神治疗的精彩阐述,但是我也要提醒除了调节功能外,它还能让我们学会高级思维,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还有同学说:“我平时不太重视语文,语文成绩也不稳定,对语文有点无奈。

”说到成绩了,我想表达我个人意见,如果语文是拿成绩精确衡量的话,那语文就死了。

我认为,语文实实在在地提高我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这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敲门砖,帮我们敲开一扇又一扇的功利之门。

好,同学们还有很多心里话,以后我们再慢慢聊。

(教师板书:任务:将《卫风·氓》改写成现代民歌。

学生惊讶:啊!?)师:今天这节课的任务是将《卫风·氓》改写成现代民歌。

说到任务,我想起以前看过的一部美国大片,叫《谍中谍》,这是一种翻译方式,我看到盗版碟片上的中文译名叫《无法完成的任务》或《无法完成的使命》。

《氓》课堂教学实录

《氓》课堂教学实录

《氓》课堂教学实录
李华平
【期刊名称】《中学语文》
【年(卷),期】2024()1
【摘要】授课教师:四川师范大学李华平教授整理: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李玉琼、夏忠敏授课班级:成都市双流中学高2022级(高一)21班授课背景:叙事学视域
下的阅读教学授课时间:2023年2月18日一、预习交流1.文言知识理解交流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都已经预习了课文。

请大家交流一下,你们在预习时做了哪些事情。

【总页数】7页(P60-66)
【作者】李华平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一场诗经时代婚恋的实录——《氓》主题之我见
2.《卫风·氓》第二课时教学实
录3.《氓》教学实录4.在文本缝隙处设问,在形象比较中挖掘——《诗经·氓》授课实录5.细读文本理性审视——《氓》课堂教学设计撷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名师教学实录:《卫风·氓》教学案例

名师教学实录:《卫风·氓》教学案例

名师教学实录:《卫风·氓》教学案例《卫风·氓》教学案例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马丽钧[课例导读]从下面的课堂实录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该校学生的语文素养、学习能力以及执教者的综合素质、教学机智都非常出色。

但细读之后也许还可以发现,本案例并不是高不可攀的、无法模仿的,它与其它各区县的案例一样,都有着积极的借鉴价值。

本案例除了关注情感教育、关注文化熏染、重视预习、点拨引导得法等优点之外,对于广大一线教师来说,本案例的一大特色,也是很值得思考和借鉴之处,在于马老师采取文艺批评中“以诗解诗”的方法,借助丰富的课程资源,调动学生探究的兴趣。

在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多重对话中尝试探究学习的新途径。

一、课堂实录(一)第一环节:初读感受以及叙事特点师: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可见《诗经》在古代先民生活中的重要。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卫风”——《氓》。

它是一首以第一人称讲述的叙事诗,讲了一个女子从恋爱结婚到婚变的整个过程。

下面我们先听听同学们读了它之后的感受。

(演示幻灯片。

)师:这是李小薇同学的感受——“在古代,女子的爱情总是很轻贱的吧,也许就像那几尺飘落到杨玉环脚下沾满尘土的白绫吧。

”这是李琪同学的——“心痛有许多种。

浅的,稍纵即逝;深的,刻骨铭心。

然而,我想,只有《氓》之痛会从心底由内而外地肆意蔓延,如无数枝细小的藤,一寸一寸爬满整个心灵,一滴一滴耗尽心灵的养分,直到枯萎。

”师:她们用了什么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感受?生:(沉吟)我觉得主要是比喻。

比如把古代女子的爱情比作杨玉环脚下沾满尘土的白绫,把《氓》之痛比作无数枝细小的藤。

生:反复,“一寸一寸”,“一滴一滴”,强化伤痛的感觉。

师:李琪同学在表达自己感受的时候,还用了对偶、衬托等手段,从而很好地表达了自己阅读的感受。

师:这两位同学选择了恰当的表达方式,表达了自己读完《氓》之后的内心感受。

大家想想,他们是设计好、经营好要用比喻、对偶……表达;还是遵从了自己的内心,自然而然地表达了自己的心声?生:(自发地)自然而然地。

《氓》课堂教学实录

《氓》课堂教学实录

《氓》课堂教学实录..授课人:李玉山时间:2021年8月18日地点:北师大天津附中高二2班第一课时师:上课之前有个同学问我,课本把《氓》放在第一课,究竟想让我们学习哪些学问呢?莫非就是让我们知道在两千五百多年前曾经发生过这么一次凄惨的爱情悲剧么?这个问题还真把我难住了。

哪个同学能替我给这个同学做个解答呢?(缄默片刻,一生怯怯地)生1:应当是积累一些古代的词语,还有文学常识;再就是得学会自己读古诗。

生2:通过读诗,提高文学鉴赏的水平。

生3:每年高考都要考古诗鉴赏,没方法,必需得学。

(生笑)师:你们说得各有各的道理。

为了考试得分,这是出于“生存”的需要,无可厚非;为了提高文学鉴赏水平,这是“进展”的需要。

对于你们来说,“文学素养”唯恐或多或少地与你们这一生相伴,也是做到“诗意的栖居”必不行少的要素。

而进行文学鉴赏包括答高考古诗鉴赏题,是需要有肯定的语言学问与文学常识的积累的。

我还要表扬这个同学,他喜爱提问题,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我盼望每个同学都能在思索的前提下发觉问题,做到擅长提问,并学会自己解决问题;而且,他似乎已经读过课文了,盼望大家向他学习,自觉地进行课前预习。

请大家拿起笔,小声读这首诗,读不准的字看注解,查字典,在这个字的上面注音。

(生读约3分钟)师:请大家齐读这首诗,读准节拍和字音。

(生齐读)师:节奏比较精确,这是一首四言诗,节拍基本是“二/二”式的,同学们很聪慧,没用我提示就找到节拍了。

而且大家都留意到了“于”“说”等通假字的读音。

有几个字音要留意:是“zǎi笑zǎi言”还是“zài笑zài言”?生4:zài 笑zài言,跟“载歌载舞”一样。

师:对。

课时刚才有一部分都成了zǎi。

多音字是依据用法和意义确定读音的,平常要养成习惯,多查字典。

人们的一些习惯读音有些是不太精确的。

“渐车帏裳”的“裳”在文言中一般读作cháng。

在《秦风·无衣》中我们还要学到。

《诗经》三首简明课堂实录:《氓》《无衣》《静女》(网友来稿)

《诗经》三首简明课堂实录:《氓》《无衣》《静女》(网友来稿)

《诗经》三首简明课堂实录:《氓》《无衣》《静女》(网友来稿)周道宝示标:1、了解《诗经》2、赏析《氓》一、导入:请一生背诵《沁园春·雪》北月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风,望长城内外,唯条茫茫,大江上下,顿头滔滔,心舞银蛇,原驰腊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往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思考:“稍逊风骚”何意?“风骚”何意?为什么特别点“风骚”?明确: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风的源头二、了解《诗经》学习《诗经》三首,是305篇的零头,但通过三首,了解《诗经》的大概1、理解并背诵注释①2、补充《诗经》六义,一般以首句的第一个词为标题,四言为主,多用重章叠句。

三、赏析《卫风·氓》的思想感情1、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什么诗?从表达方式上看,是一首什么词?采用第几人称叙事抒情的?明确:爱情诗,叙事词,第一人称2、我们现在是21世纪的中学生,能理解距今2600年前的爱情?挑战。

背诵诗歌,思考:(1)词歌中有没有不懂的字词句?(2)歌写“氓和我”如何恋爱?如何结婚?(3)概括婚恋双方的举动,反映什么情感或性格。

明确:恋爱:自由恋爱,私定婚期;结婚:举行仪式,嫁给情郎氓:骗—怒—娶“我”:送—劝—望—泪占有对方痴情幸福喜怒无常纯真热情3、3-5章没有一字提及婚后的幸福生活,而是写婚后“氓”的变心,我的痛苦。

思考:①“氓”变心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印证第一章哪些词句?“桑之落奚,其黄而陨”,年老我衰,没有当初美貌,导致第三、四、五者插足。

②“我”有没有过错?真情不改,坚守妇道,辛勤劳作,操持家务③“氓”有没有责任心?不能富足,遮风挡雨④“我”痛苦是不是仅仅来自变心的丈夫?笑贫,亲人娘家人都笑话我!⑤“我”的痛苦生活得出什么教训?擦亮双眼,决不能让“氓”这样的男子“骗、花”到手。

《氓》的精彩课堂实录

《氓》的精彩课堂实录

《氓》精彩片段生:“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表明这个女子很美丽,像桑叶一样娇嫩,像葡萄一样水灵。

生:“自我徂尔,三岁食贫”“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表明这个女子很勤劳。

师:这个女子天天养鸡喂猪,纺纱织布,洗衣做饭。

她物质生活清贫,家务繁多,每天都早起晚睡,没有一天不是这样。

“三岁食贫”中的“三”,教材将其解释为“虚指多年”。

可见,这个女子常年都在遭受苦难。

同学们能从书中找出这样解释的理由吗?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年老色衰需要一段时间。

师:能不能解释为“三年”呢?生:可以!氓好吃懒做,不务正业,天天喝酒,繁重的家务都压在这个女子身上,于是三年就把这个美丽的少女折磨成了一个黄脸婆。

这样理解还能说明氓变心很快。

师:照这样理解,再过三年这个美丽的少女就该由黄脸婆变为木乃伊了!(生笑。

)生:这个女子很无助,很可怜。

她日夜操劳,年老色衰后不仅被丈夫抛弃,还被哥哥逼迫,甚至连一个可以倾诉的人都没有。

师:《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的哥哥也很凶——“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

诉说是人排解痛苦最常用的一种方式,是弱者无奈于命运后的终极需求。

鲁迅小说《祝福》中祥林嫂向周围的人诉说丧子的痛苦都出自此。

这个女子婚变后,她的亲哥哥对她冷淡如冰。

人情如纸,世态炎凉,让人寒心啊!生:“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说明这个女子很果断。

因为,她很坚决地结束了这桩不幸的婚姻。

师:当年,两小无猜,青梅竹马,信誓旦旦;如今,氓全不念当日恩情。

氓前后情感的巨大反差,使她彻底失望与绝望,使她彻底抛弃了幻想,与氓一刀两断。

这与其说是不幸婚姻的结束,还不如说是她人生的新起点。

她终于以女性少有的觉醒与坚强,从这桩不幸的婚姻泥潭中解脱出来,迈向了新的人生,这就使悲剧主题蕴含了积极的人生意义。

师:大家再讨论一下,这个女子是主动离开还是被氓赶回了家?大家从诗歌中寻找答案。

(生讨论交流。

)生:“及尔偕老,老使我怨”——女子说自己本想与氓白头偕老,可是氓却二三其德。

氓课堂实录

氓课堂实录

负心郎是怎样炼成的--《氓》第一课时今天早上第二节是一班的课,决定正式开讲《氓》了。

一个单元可以精讲的课文不多,在《诗经三首》与《离骚》中,我选择了这一篇。

我想起了周六回家时受到了几个同学和一个家长的口头表扬,虚荣心发作,还真有些甜蜜蜜呢!我仔细地与桃夭探讨了一下上一学年课程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

我自己的课哪些是成功的?我发现,首先,备课不能按部就班,应该强调“悬疑性”,即所谓的智力挑战。

许多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往往强调知识点,这是教师本位,教材本位,但却忽略了学生的思维特点。

结果,备出来的课路径清晰,面面俱到,在操作中却死板,学生不喜欢,最终精美的教案却上出失败的课。

而强调一节课设置几个大的问题,(有时候是一个)有利于学生思维的高度集中。

他不清楚最后的答案,甚至没有唯一答案,这时候学生的潜能会被激发,思考力会受到锻练。

其次,课堂要以学生为主,学生一旦感觉到自己像木偶,像风筝被人牵着,就会丧失主动性,课堂就会转为静态,慢慢地失去生机,在这个过程中,真正的对话便失掉了,变成了一言堂。

让学生感觉到他们是课堂的主人,这样课堂才会焕发生机,才会有更多生成的东西,才会出现“无法预约的精彩”。

再次,课堂能不能体现了青少年存在的流行元素?课堂教学能不能更注重当下性,更为生活化?能不能也富有现代气息?带着这样的思考,我重新考虑了《氓》的上法,最终决定舍弃琐屑的字词讲解,把课上得大气一些,一节课解决一两个问题就足够了,而这个问题的设置一定要有难度,而且事关全局。

字词怎么办?我发现,如果学生认真地把《氓》的注释读完,就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如果学生不认真地读注释,你讲了他也记不住,还不如不讲!这样一想,胆子就大起来了,大不了以后再设计单元作业,把我认为重点的字词融进去,不照样解决问题了?而且,还没讲呢,已经有一部分学生把《氓》背下来了,他们的状态相当不错,这几天让他们读,故事应该比较熟悉了。

满怀信心地走进教室,愉快地相互问好,然后我问:“《氓》预习过了没有?”“预习了!”“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我叫几个同学回答。

《氓》课堂实录(优质课一等奖)

《氓》课堂实录(优质课一等奖)

《氓》课堂实录【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当代女作家安意如如此评价《诗经》“《诗经》是彼岸花,即使无法取,也一直存活于心……”上节课,通过复习,我们深入了解了《诗经》的地位及对后世的影响。

作为现实主义的源头,它为后世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值得我们细细品鉴。

今天我们就一同领略《诗经•氓》中的卫女形象给予后世文学的深刻影响。

二、细读文本,探究卫女形象师:《氓》作为《诗经》中一首较为完备的叙事性的抒情长诗,把女主人公从恋爱到结婚再到婚变的过程完整地展现出来。

因其叙述女子的一生,故依据时间顺序将女子的回忆与现实交错呈现。

那么,将回忆与现实勾连在一起的是哪个自然段?用什么方法将二者相融?生1:第三自然段。

用了比兴的手法。

师:既然是回忆,着重写了女子对爱情与婚姻的深刻反省,那么最能体现这一反省的是哪句诗中的哪个字眼呢?生2:“犹可说也”中的“说”字。

师:“说”字只强调了“脱身”,并不能体现女子对爱情婚姻的深刻反省。

请同学们继续思考。

生3:“无与士耽”中的“耽”字。

“耽”是沉溺的意思,这里以劝诫的口吻告诉女子不要与男子沉溺于爱情中,可以看出主人公的反省。

师:很好。

“耽”字,即“沉溺”,也有“耽搁”的意味。

女子沉醉于爱情之中难以自拔,男子一旦变心,女子被弃或被耽搁就成了必然。

整首诗中女子在爱情和婚姻中“耽”的表现是什么呢?请大家找出相关诗句并分析。

生4:“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女子送“氓”渡过淇水,既是对其“来即我谋”的内心认可,也是她对男子依依不舍,情义绵绵的体现。

师:这事实上表现了女子对男子的哪种感情?生:(齐答)痴情。

师:对,也就是同学们概括的“依依不舍,情意绵绵”。

还有哪位同学能找到相关诗句?生5:“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男子埋怨女子拖延婚期,女子赶紧辩解,错误不在自己,而是男子没有好的媒人。

如此迁就男子,足见她对男子用心之专。

||师:这正说明女子在热恋中,看男子什么都是好的,即使是暴躁的性格,无理的发怒,又>何尝不会误解为男子的热切焦急,何尝不会感到甜蜜爱意。

《诗经-;卫风-;氓》活动课教学实录

《诗经-;卫风-;氓》活动课教学实录

《诗经·卫风·氓》活动课教学实录教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学习《诗经》中的《氓》。

先请大家来看看投影幕上的图片和诗句。

(学生齐读:“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教师:欧阳修的诗句向我们述说了一段美好的情缘。

诗中的女郎在岸上苦苦地期待江上的郎君,此中情思,能有谁知?古往今来,一个“情”字,导演了多少的团圆,又导演了多少的悲欢离合?我们上一次课学习的《卫风·氓》就向大家讲述了一个夫妻离别的凄婉故事。

这节课就让我们来进一步体会这段真情故事。

(学生议论纷纷)我们用什么形式来探究啊?(学生齐答:“哑剧!”)教师:好!我们的四个剧组已经有了充分准备。

今天我们的演出要打分数。

我看到今天好多老师来了,几位校长也来了,那我们就把他们拉下水——把评分工作交给他们,好不好?(学生齐声:“好!”)(教师分发评分表)教师:让我先来介绍一下剧组成员。

首先隆重介绍本剧总导演——谭飞鹏老师!也就是在下我。

(学生大笑,热烈掌声)教师:本剧共四场。

首场戏是“追求—恋爱—相约”,由第一剧组表演,领衔主演:王思其饰氓,罗雯饰妇,吴驰饰岳父大人。

(学生笑)旁白:卢炀。

导演:杨梓龙!(学生热烈的掌声)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他们精彩的演出!(学生摆放椅子,出场)(背景音)“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饰氓男生从教室门口探进半个身子,挤眉弄眼,朝里张望,一脸奸猾的表情。

突然间看到岳父正端坐在中央,一楞,赶忙缩回,按住胸口,吓坏了。

慢慢地又把头伸进来,这次看到正在扫地的妇,做欣喜状,用手按住猛烈起伏的胸口。

妇抬起头,看到氓的狼狈样,忙不迭低下头,捂住嘴角微笑。

)(背景音)“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氓作决心状,拿起“布”,轻步进门。

岳父见其进来,原本眯着的双眼立即严厉盯住氓,作不满状。

氓一见之下,马上由快步改为侧身挪步,轻微发抖,胆怯地指指手中的“布”,示意交换,赶紧向妇走去。

步法夸张,象小偷一般。

《氓》课堂实录

《氓》课堂实录

《氓》课堂实录授课时间:2012年11月8日下午第一节授课地点:青岛市城阳一中【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在初中学过《诗经》的两首诗,一首是——《蒹葭》,一首是——《关雎》,今天让我们穿越两千多年的时空,去认识一位卫国的女子,去聆听她的故事,去赴一个千年之约。

出示教学目标:1.诵读体味,了解诗歌特点。

2.感知形象,把握人物情感。

从以前学过的《蒹葭》《关雎》直接导入本课。

快速导入。

下面我们积累《诗经》的相关知识。

二、积累(5分钟)基本的《诗经》常识回顾,回答学生的两个问题。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

共305篇,也称《诗三百》。

内容分为“风、雅、颂”三类;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

合称“诗经六义”。

“风”是民间歌谣,“雅”是宫廷乐歌,“颂”是宗庙乐歌。

赋是铺陈叙述,比是比喻,兴是借其他事物引起所咏的事物。

昨天晚上,短短的十几分钟的时间,同学们提出了不少问题,非常好,在下面的时间内我们将选择相关的问题进行解答。

1、《诗经》一共多少篇?都是与爱情有关吗?(金奇东)学生集体回答。

他的问题提醒我们要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

2、为什么题目叫“氓”,而文中却主要写的是女子?(赵鹤)点拨:想一想《蒹葭》的开头两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关雎》的前两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明确:一般是用开头两个字来命名。

我们下面来读文章。

三、初读10分钟1、找三个学生来读,每人两章,然后订正错误。

2、学生齐读一遍。

3、检查一下词义第一章:匪我愆期将子无怒第二章:不见复关体无咎言第三章:于嗟鸠兮犹可说也第四章:女也不爽士也罔极第五章:靡室劳矣夙兴夜寐第六章:隰则有泮言笑晏晏每个学生读两行,解释红色的字。

如果回答得好:同学们预习得非常好,保留这样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果回答得不好:字词比较难,我们在品读诗歌的过程中再加强记忆。

(这些字确实有难度,我们通过反复诵读加强记忆吧。

)四、品读(25分钟)1.找出每一章中女子对男子的不同称呼这个一个女子在回忆自己的感情生活,对一个曾经是自己丈夫的一个人,她在叙述的过程中采用了不同的称呼,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把它们找出来。

_氓_教学实录

_氓_教学实录

个 意 思 —— — “ 敦 厚 的 样 子 ”。 这 样 说 起 男 子 可 能 移 情 别 恋 了 。 真 是 个 忘 恩 负 啊 ?
来, 这个男子形象看起来还是很淳朴 义的人。
生:“亦已焉哉”。 “已”是“停止”的
的。 之所以假托来贸丝,是想掩饰一下
问题探究
意思,也就是“算 了 吧 ”,“焉 哉 ”,加 重
生:家教育是 严肃穆的祭祀乐曲。
师:很有可能到了这一地步。 即
潜移默化的,平时教师要多注重在愉悦的
下面我们就走进这首古老的民 使不至于拳脚相加,冷暴力,能让人
氛围中加强学生对事物的形象思维训练, 歌。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两遍,读准字 忍受吗? 同样是致人于死地,用冷兵
现就看出,这个男人是不负责任的。
意思是“徒步过河”。 还有后面的“至于 被动局面。
师:你认为他为什么不带媒人呢?
顿丘”,“丘”是山丘、山陵的意思。 也就
师:诗中用了一个非常生动的词,
生:男子认为这个女子嫁给他是高 是说, 这个男子要来看女子是需要跋 来 形 容 女 子 对 爱 情 的 沉 迷 , 那 就 是
师:男子对女子的不好,到了什
学知识产生兴趣,用精美的图片和富有情 该属于民歌。
么程度?
趣的问题来调动学生,用问题驱动,采用
师:很好,有理有据。 从内容上
生:“至于暴矣”。
小组合作学习、同桌讨论等形式,使他们 看,《氓》属于古朴的民歌,不可能是
师:怎么理解这个“暴”字?
参与到课堂中,做课堂的主人。 “随风潜入 典雅华丽的宫廷乐曲,也不可能是庄
课堂教学打上折扣。 我们平时要注重考虑 学注意倾听。 随后,请几位同学回答 容。 教师通过点拨、引导,让学生掌握
利用本地本校资源,并开发新资源。 比如 几个相关知识。

《氓》课堂教学实录(5篇)

《氓》课堂教学实录(5篇)

《氓》课堂教学实录(5篇)第一篇:《氓》课堂教学实录《氓》课堂教学实录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师:上课。

生起立,师生问好,生坐下。

师:每当我们读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学生跟背)的句子,心中就会涌起一种莫名的冲动。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赏读《诗经》的优美文字,共同体会《氓》的艺术魅力。

二、预习成果展示(一)《诗经》简介师:课前大家都作了预习,下面请同学们展示一下预习成果。

(ppt课件展示预习成果展示题目)第一个“《诗经》介绍”,我提几个问题。

《诗经》一共多少篇?生齐答:105篇师:《诗经》六义是什么?生齐答:风、雅、颂、赋、比、兴。

师:很好。

下面起立回答。

其中《诗经》的表现手法是什么,并分别解释一下。

生:赋、比、兴。

“赋”铺陈叙事,陈述直言;“比”就是比喻,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明显;“兴”就是借助其它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比兴手法对后世诗歌有很大影响。

师:很好。

关于“赋、比、兴”这三种表现手法,宋代朱熹做过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也就是铺陈叙事,“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也就是譬喻,比喻,“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也就是先说别的事物而引出要说的内容。

比兴手法经常并提,这让我想起了林彪曾说过的一句话“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这里面就是比中有兴,把毛泽东思想比成大海航行中的舵手,先说航行再引出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

师:下一个问题,“风、雅、颂”是就内容而言的,谁能分别介绍一下。

生:“风”即“十五国风”,包括十五个地方的民歌;“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祖先,祈祷和赞颂神明。

(二)字音过关师:很好。

下面我们看一下教学案,哪位同学把“字音过关”中的字词读一下,要求读准、读清楚。

生诵读下列字词。

氓,蚩蚩,匪,愆期,将子无怒,垝垣,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于嗟鸠兮,桑葚,无与士耽,犹可说也,其黄而陨,徂,汤汤,渐车帷裳,士贰其行,罔,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咥,隰则有泮,晏晏。

《氓》课堂教学实录

《氓》课堂教学实录
社会性别平等的追求
《氓》反映了古代社会中男女不平等的现象。在当代社会,追求性别平等是社会进步的重 要标志之一。人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性别和权利,消除性别歧视和偏见,共同创造一个平 等、公正的社会环境。
06
课程总结与反思
本次课堂教学的成果回顾
教学目标达成
通过本次课堂教学,学生成功掌握了《氓》的背景知识、 主题思想、艺术手法等内容,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思考环节
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 进行深入思考,如分析人 物形象、探讨文本内涵等 ,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讨论环节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各自 对文本的看法和理解,碰 撞思想火花,拓展思维视 野。
学生表演、展示和分享环节
表演环节
学生根据《氓》的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创意表演,如情景剧、 朗诵等,以艺术形式再现文本内容,增强学习趣味性。
学生参与度提高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学生 的参与度得到了显著提高,课堂氛围活跃。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
通过对《氓》的深入解读,学生不仅了解了古代社会的生 活面貌,还培养了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对忠诚、 爱情、家庭责任等的认识。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
01
部分学生基础薄弱
尽管大部分学生能够跟上教学进度,但仍有部分学生由于基础薄弱,对
针对学生基础薄弱的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前提供一些背景资料和相关文献,帮助学生更好地 理解《氓》的主题思想和艺术手法。同时,在课后可以安排一些辅导和答疑时间,解答学生 的疑问和困惑。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可以进一步探索和创新,如采用案例分析、辩论赛等更加生动有趣的教 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 充分参与课堂活动并取得实效。

2021年诗经氓教学实录

2021年诗经氓教学实录

课堂教学实录(封面范本)课题名称:诗经氓教学实录学科: 学校: 授课教师:日期:二〇年月日(内容范本)诗经氓教学实录《国风.卫风.氓》出自《诗经》。

这是一首弃妇自诉婚姻悲剧的长诗。

下面是笔者为你带来的诗经《氓》课堂实录,欢迎大家来阅读。

1、导入新课师:今天考考大家,我说上句,你们接下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下句是什么?生: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师:很好,那么有谁知道这句诗出自哪里呢?生A: 《诗经》。

师:对,这句是《诗经》的开篇《周南.关雎》中的诗句。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为十五国风二雅三颂三大类,其中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通过预习,已知《卫风.氓》是一首弃妇诗。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卫风.氓》,看看女主人公是如何叙述自己的辛酸历程的。

2、请同学们朗读《卫风.氓》,要求:正音本诗是四言诗,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例如: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可老师领读,示范朗读全诗,培养学生正确诵读习惯,及语感。

3、研读课文《卫风.氓》是一首叙事诗。

叙事诗有故事情节,在叙事中有抒情、议论。

作者用第一人称我来回忆追述,用对比的手法来叙事。

全诗分六章,每章十句。

第一部分(1、2)翻译师:这一部分讲了什么内容?生B:讲述了女主人公和氓约定婚期。

师:不错,这一部分追述了女主人公的恋爱生活。

同学们再思考一下,这一部分塑造了女主人公怎样的性格?生C:从女主人公‘送子涉淇,又劝氓‘无怒,可看出女主人公是一个温柔的姑娘。

生D:‘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表现了女主人公的热情。

师:很好,很明显,女主人公是一个热情、温柔的姑娘。

这一部分虽然没有直接写氓,但是‘将子无怒,反面衬托出了男主人公氓的狡黠。

从这一部分的词语,我们可以感受到女主人公的:热情、幸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氓》课堂实录
授课时间:2012年11月8日下午第一节
授课地点:青岛市城阳一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在初中学过《诗经》的两首诗,一首是——《蒹葭》,一首是——《关雎》,今天让我们穿越两千多年的时空,去认识一位卫国的女子,去聆听她的故事,去赴一个千年之约。

出示教学目标:1.诵读体味,了解诗歌特点。

2.感知形象,把握人物情感。

从以前学过的《蒹葭》《关雎》直接导入本课。

快速导入。

下面我们积累《诗经》的相关知识。

二、积累(5分钟)
基本的《诗经》常识回顾,回答学生的两个问题。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

共305篇,也称《诗三百》。

内容分为“风、雅、颂”三类;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

合称“诗经六义”。

“风”是民间歌谣,“雅”是宫廷乐歌,“颂”是宗庙乐歌。

赋是铺陈叙述,比是比喻,兴是借其他事物引起所咏的事物。

昨天晚上,短短的十几分钟的时间,同学们提出了不少问题,非常好,在下面的时间内我们将选择相关的问题进行解答。

1、《诗经》一共多少篇?都是与爱情有关吗?(金奇东)
学生集体回答。

他的问题提醒我们要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

2、为什么题目叫“氓”,而文中却主要写的是女子?(赵鹤)
点拨:想一想《蒹葭》的开头两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关雎》的前两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明确:一般是用开头两个字来命名。

我们下面来读文章。

三、初读10分钟
1、找三个学生来读,每人两章,然后订正错误。

2、学生齐读一遍。

3、检查一下词义
第一章:匪我愆期将子无怒
第二章:不见复关体无咎言
第三章:于嗟鸠兮犹可说也
第四章:女也不爽士也罔极
第五章:靡室劳矣夙兴夜寐
第六章:隰则有泮言笑晏晏
每个学生读两行,解释红色的字。

如果回答得好:同学们预习得非常好,保留这样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果回答得不好:字词比较难,我们在品读诗歌的过程中再加强记忆。

(这些字确实有难度,我们通过反复诵读加强记忆吧。


四、品读(25分钟)
1.找出每一章中女子对男子的不同称呼
这个一个女子在回忆自己的感情生活,对一个曾经是自己丈夫的一个人,她在叙述的过程中采用了不同的称呼,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把它们找出来。

【请1位同学回答,其他同学补充】
Ppt出示:
⑴氓子⑵复关尔
⑶士⑷尔士
⑸⑹尔其
称呼有远有近,有亲有疏,每一种称呼的背后都代表不同的情感。

请分析这位女子的情感变化。

2、参照下列词语的基本义,分析每一种称呼背后的感情。

(析情感,小组讨论交流,边读)
Ppt出示:
氓:民。

子:古代对男子的敬称
复关:地点,代指住在复关的那个人
尔:你
士:男子的统称。

其:第三人称代词。

【这个过程老师共请:8位同学回答】
生1:氓——彼此间喜欢;子——尊敬
师:他的理解大家都认可吗?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2:氓——彼此间不熟悉;子——爱慕
师:大家体会一下是不是这样?电视剧中常听到:我第一次遇见他时……
生3:复关——思念;尔——感动,高兴
师:用你的感觉读一读,生3读
生4:士——感情已慢慢疏远,不像原来那样亲切了。

生5:士——男子统称,伤心、倾诉、指责
师:3、4节都用了“士”,仔细体会一下感情一样吗?读一读
生自由读
师:3节“耽”——后悔。

对应的是交往的哪一阶段?
4节出现危机了,抱怨、指责。

大家齐读一下感悟感悟。

生齐读3、4节
生6:第5节中没有对男子的称呼,说明女子死心了。

第6节彻底绝望了,决定放弃这段感情,不愿再提此人了。

生7:第5节是对男子恶行的小结,为下文铺垫。

生8:第5节还是对男子的诉苦
师:读一读,全是诉苦吗?还有——抱怨。

请大家齐读5-6小节,第6节还有一个字:其
生:以前还有怨气,现在已形同陌路。

师小结:根据文中的情感变化,这是一个怎样的女子?用哪些词语概括?原文有哪些依据?
生1:善良、勤劳
生2:用情专一、痴情
生3:对未来生活有美好憧憬
生4:勇敢
五、研读(5分钟)
探究:
女主人公的悲剧结局是哪些因素共同造成的?(张健、方涛、牛佳欣、朱海雯等课前提问的问题)
5个学生回答
1、男子的二三其德
v 2、女子温顺的性格
v 3、当时的社会环境
v 春秋时期,随着私有财产的形成和父系社会的确立,爱情的不自由和男女的不平等逐渐产生。

当时妇女在社会上和家庭中都没有地位,只是丈夫的附庸。

v 《乐记》中说“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

卫国国风反映了当时卫国的社会道德风气。

这种整体不好的道德风气必然会对个人的选择产生重要影响。

师:在那样的年代遇到了那样一个人,这是个案吗?
生回答,师总结:这是一个当时的社会现实。

Ppt出示时代背景
六、作业:
女子后来的命运如何?(韩乐乐等七位同学)
【评述】
这堂课有三大看点:
一、重视教学预设。

如,教学设计以人称变化切入,根据称呼背后代表的不同情感来分析这位女子的情感变化。

这是这堂课最大的亮点,充分表现出讲课教师的匠心独运,也表现出老师对文本理解的深刻。

二、以学生为本
本堂课基本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

对于学生难以弄懂的问题,老师安排了一些质疑环节,启发学生共同探讨。

有基础知识方面的,有理解方面的,数量不是太多,但有深度,质疑问难中,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探讨。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也不是由教师一人直接作答,而是引导学生或者鼓励学生去分析。

三、重视诵读
本文是一首古代诗歌,这个体裁就决定决定了它是最适宜用诵读法进行教学的课文。

在整堂课中,齐读、抽读交替出现,边读边议,议后再读,学生们就在一次次的讨论与诵读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缩短了与作者心灵上的距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