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2 青少年社会化问题
高中健康教育试题青少年行为与社会问题
高中健康教育试题青少年行为与社会问题高中健康教育试题:青少年行为与社会问题健康教育是青少年成长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要关注到他们的身体健康,还需要关注到他们的行为习惯和社会问题。
本文将探讨一些与青少年行为相关的社会问题,以及如何通过健康教育来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一、青少年烟草使用问题青少年烟草使用问题在现代社会日益严重。
尽管法律法规已严禁未成年人吸烟,但仍有许多青少年受到烟草的诱惑并开始尝试吸烟。
烟草使用不仅对青少年身体健康有害,还会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如不良学习成绩、与家庭成员的矛盾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健康教育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学校可以组织各类烟草危害宣传活动,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向学生普及烟草的危害性。
此外,学校和家庭应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渠道,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烟草,并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帮助他们摆脱吸烟的诱惑。
二、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青少年面临着日益增多的网络成瘾问题。
沉迷于网络,不仅会影响到他们的身体健康,还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社交能力退化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仅是个人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
为了应对青少年的网络成瘾问题,健康教育需要切实关注到网络使用的规范。
学校可以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向学生传授正确使用网络的知识和技巧。
此外,学校和家庭应充分了解青少年使用网络的动机,与他们达成共识,建立适度使用网络的规则,以避免过度依赖。
三、青少年酗酒问题青少年酗酒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过度饮酒不仅会引发身体健康问题,还会导致交通事故、犯罪行为等。
对于青少年来说,酒精的依赖往往起源于对社交和解压的需求。
健康教育应该强调对酒精的认知和危害性,教育学生警惕酗酒行为的风险。
学校可以组织一系列关于酒精危害和戒酒的讲座,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观念。
此外,学校可以向学生提供适当的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他们应对面临的压力。
四、青少年性教育问题性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缺乏性教育知识会导致青少年面临性健康问题,如未成年怀孕、性病传播等。
社会学视角下的青少年与青春期问题研究
社会学视角下的青少年与青春期问题研究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学科,社会学视角下的青少年与青春期问题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青少年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
本文将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探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社会化问题、身份认同问题以及社会变迁对青少年的影响。
一、青少年成长中的社会化问题1.1 社会化的定义与重要性在社会学中,社会化被定义为个体接受和内化社会价值观、行为规范和文化特征的过程。
社会化是青少年期间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它决定了他们未来的行为模式和角色定位。
1.2 家庭社会化的影响家庭是个体最早接触社会化的环境,家庭社会化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父母的教育方式、家庭氛围以及与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都会影响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
1.3 教育机构的社会化作用除了家庭,教育机构也是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环境。
学校提供了课堂教育、同伴互动和学校文化等方面的社会化支持,对青少年的身份认同和社交能力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青少年身份认同问题2.1 身份认同的概念与重要性身份认同是个体对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角色以及与他人的关系所形成的认知和情感上的分辨。
青少年期是个体身份认同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努力寻找自我,探索自己的兴趣和价值观。
2.2 社会角色与身份认同的关系青少年的身份认同往往与社会角色密切相关。
比如,学生角色、孩子角色和朋友角色等,在不同的社会角色中,青少年会表现出不同的身份认同。
2.3 媒体对身份认同的影响媒体作为社会化的重要工具,对青少年的身份认同有着深远的影响。
青少年在网络和媒体的平台上接触到各种不同的信息和价值观,他们容易被媒体所塑造的身份认同所影响。
三、社会变迁对青少年的影响3.1 社会变迁与社会结构变化社会变迁是社会结构的演化过程,它会对青少年产生重要影响。
社会结构的变化可能导致青少年面临的机会和挑战发生改变,比如经济转型和城市化进程带来的社会角色重新定位。
3.2 社会变迁与文化价值观念变化社会变迁也会改变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对青少年的生活观念和行为规范产生影响。
社会学概论复习【精选文档】
社会学概论复习一、名词解释1。
社会建立在一定的地域上的,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享有共同文化的,通过持续互动能保持相对独立的人类生活共同体2.社会变迁社会变迁既泛指一切社会现象的变化,又特指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即指社会变化的过程,又指社会变化的结果3.社会控制广义的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手段与方式,对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指导与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的过程4。
初级群体又叫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指的是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
库利:初级群体是指具有亲密的、面对面交往与合作特征的群体.社会分层指的是依据一定的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6.社会流动社会流动也叫“社会位移",指的是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移动。
社会流动既表现为个人社会地位的变化,也表现为个人社会角色的转换,实质上是个人社会关系的改变7.社会化社会化不仅是一个“生物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社会化不仅是青少年时期才会面临的问题,而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过程8。
社会互动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具有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9.角色失调1)角色冲突指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与不相符的角色期望发生冲突的情境,也就是个体不能执行角色提出的要求就会引起冲突的情境。
个体在不同条件下往往有不同的地位、身份与角色.如果它们互不相容,出现矛盾,个体在心理上感到的冲突就是角色冲突。
2)角色不清个体对自己扮演的角色认识不清楚,或者公众对社会变迁期间出现的新角色认识不清,还没有形成对这一新角色的社会期待,也会造成角色不清。
3)角色中断由于各种原因使得个体的角色扮演发生中途间断的现象.4)角色失败是最严重的角色失调,角色承担者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有的角色。
青少年和社会化问题
青少年和社会化问题第一章概述青少年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是人生中充满激情、冲突和变化的阶段。
青少年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他们的成长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很大的影响。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化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青少年已经成为社会的一个重点关注对象。
第二章青少年社会化问题的表现1. 网络成瘾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离不开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爱上了网络,沉迷于网络游戏、聊天软件等应用中。
这种状况长期持续,将会极大影响这些孩子的身心健康,甚至导致社会适应能力下降。
2. 追求刺激因为年轻的原因,青少年总是喜欢追求刺激感,去尝试一些极端的行为,例如吸烟、喝酒、吸毒等,这些行为会破坏电气的生理机能,产生负面的影响。
3. 人际关系困扰青春期的青少年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阶段,很多人感到孤独和不被理解,无法找到适当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他们可能会出现逃学、暴力冲突等行为,不仅会影响家庭、学校和社会,还会给青少年的未来带来很大的不良影响。
第三章青少年社会化问题的原因分析青少年的社会化问题是由多个因素造成的。
一个人的身体和心理发展需要时间,而社会化问题也是时间的礼物。
以下是主要原因:1. 家庭教育环境家庭环境是塑造一个人成长的最基础的环境,父母缺乏时间和精力来指导孩子,或是在指导孩子时出现了错误,经常会导致青少年社会化问题出现。
2.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的变化也会导致青少年出现社会化问题,社会文化的变化、社会价值观的错位等方面的问题,都会伤害青少年,导致他们在看待问题时出现扭曲。
3. 学校教育环境学校是青少年成长的另一个重要场所,如果在学校中出现了一些不好的行为,例如欺凌、打架等,这将会影响到青少年的成长。
第四章青少年社会化问题的解决1. 加强家庭教育家庭是影响儿童和青少年成长的最重要的环境,正确的家庭教育可以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形成好的行为习惯和优良的道德观念。
2. 促进自我认知对于青少年来说,认识自我和掌握自我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因此,在自我认知方面需要加强指导,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自己的能力,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和自尊。
中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析
中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析摘要:由于受到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中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存在某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和偏差。
促进中学生政治社会化良性发展的对策有:提高对加强中学生政治社会化意义的认识;帮助中学生明确其政治社会化的目标和内容;加强对中学生的宪法教育;突出中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重点;提升家庭政治教育的质量;优化和改善校园政治文化环境;充分重视和发挥大众传媒在中学生政治社会化中的导向作用。
关键词:中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与对策社会学观点认为,政治社会化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传习政治文化、扮演政治角色、形成政治人格、不断适应和改造社会政治生活的过程。
中学生政治社会化是指中学生通过政治角色的学习与训练,逐渐接受社会的政治文化规范,并使自己逐渐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从而完成由生物人到“政治人”的转化过程。
一、中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中学阶段是进行人才政治社会化、提高人才政治素质的重要时期。
一般说来,人在青少年时所形成的政治意识和政治情感特别稳固持久,而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关键期是13岁~18岁,在我国,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绝大多数都处在中学阶段。
目前,尽管现阶段我国中学生政治社会化总体上是良性发展的,方向是积极向上的,但由于受到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中学生的政治社会化过程中仍存在某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和偏差。
其表现如下:1在认知层面上,政治认知尚处于浅层,对政治学习和政治教育有偏见和逆反心理。
政治认知是政治社会化的基础和前提,而政治认知的形成需要通过政治学习和政治教育。
但是,调查发现,部分中学生对学校、年级、班级组织的政治学习等活动产生厌倦情绪,对于政治理论学习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为了拿综合测评分”。
2在心理层面上,政治情感不够稳定,政治理想容易动摇。
社会转型过程中存在很多深层矛盾。
例如:“以权谋私”、“钱权交易”等现象损害了法律的权威;少数“腐败分子”和一些“特殊利益群体”使社会利益的调整失去公平,偏离了共同富裕的方向;等等。
新时代青少年社会化存在的问题及因素分析
新时代青少年社会化存在的问题及因素分析作者:蒋丰来源:《青年时代》2018年第10期摘要:在新时代,处于成长时期的青少年,他们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不足,对社会和历史的认识不够完整,心智尚未健全,接受新鲜事物快但判别是非的能力较差。
因此,新时代的变化正通过社会、家庭、学校、同辈群体等多个渠道对青少年产生重要影响。
新时代,青少年在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现代观、社交观等许多方面较前几年有一定的变化,而这些方面均会对青少年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树立过程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通过对青少年社会化存在的问题及因素分析,以此寻找解决社会化问题的对策和途径,为新时代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社会发展未来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新时代;青少年;社会化一、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全国六类重点青少年群体研究报告》显示,新时代中国青少年社会化总的来说是积极向上的,但在转型期这个复杂的过程时期,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待解决,下面是转型期青少年出现的几个典型问题。
(一)自我认识不够准确。
青少年因为年龄的限制,他们的心理仍然处于断乳期,心智非常的不成熟,对成长过程中的遇到的问题想的过于简单化、理想化,对于自己,认识不够准确,有些自信甚至自我膨胀,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身上的优点和缺点,特别是许多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足够的管理、控制能力,既不会照顾自己又不会顾及他人,缺乏集体意识,这些都会使青少年在同他人交往过程中造成困难。
此外,现在的青少年从小到大有父母和祖辈们的呵护,成长道路顺风顺水,一旦遇到挫折,极有可能会一蹶不振,在自己成长经历中留下极大阴影。
青少年的成长非常关键,只有学会正确认识自己,才能不被社会上的消极因素影响,遇到困难时给自己带来希望,顺利成长。
(二)价值观念存在偏差。
转型期的中国在高速经济。
发展的同时,国内外的意识也随之而来,这些都给社会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首当其冲的就是价值观念的功利化,正如上面调查研究所知,许多青少年已经有了功利化趋势,部分青少年的行为远远超过了他们这个年龄段所应该具有的,部分青少年表现出了对金钱和关系的极大崇拜,网络上多次出现“炫富”、“拼爹”的内容,而且他们的语言、行为、谈吐也显得相当成年化。
案例
1912年4月15日清晨,世界上最大的客轮在其首航冰山林立的北大西洋途中沉没。
一丝安慰:人们在生与死的选择面前注意遵守“优先救助妇女儿童”的社会规范。
乘客中69%的妇女和儿童活了下来,而男乘客只有17%得以生还。
其中:头等舱:有钱人——60%生还二等舱:中产阶级职员和商人——44%生还。
三等舱(及更低):贫穷移民——26%生还。
头等舱中男乘客生还率比三等舱中儿童的生还率还要稍高一点。
确切说:头等舱和二等舱的妇女和儿童优先。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上述材料揭示了什么问题?(2)如何看待这种现象?答案:(1)上述材料揭示了社会分层现象,体现了社会的不公平。
(2)这种不平等是由于人们拥有的社会财富的多寡而形成的,拥有社会财富多的人在社会中处于上层地位,有优先权和特权;而在社会上拥有物质财富少的人,就自然而然地处于下层地位,没有那么多的特权,甚至很多时候他们的权利得不到保障。
就像案例中“头等舱中男乘客生还率比三等舱中儿童的生还率还要稍高一点。
确切说:头等舱和二等舱的妇女和儿童优先。
”在社会上,处于上层阶级的人们利用他们的特权获得了生还的机会,而那些下层人们就被无情的剥夺了生存的机会。
不管是在哪个国家,这种现象都是普遍存在的,这种现象是社会作用的结果,但是政府或者是社会的管理机构应致力于社会公平的维护,尽量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
材料一:现代社会,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
而且在所有的上网对象中,青少年是很重要的一个上网群体。
网络本身是高科技的产物,网络不断地扩张的工具主义、操作主义目前已在挤压着人文精神的生存空间。
当今青少年的人文意识本来就比较薄弱,在工具主义、操作主义的影响下,他们原有的关于传统的、艺术的、伦理的意识可能会被进一步的消解,并且会诱发产生科学技术崇拜,造成在文化和价值观上的片面社会化。
专家认为,当今的独生子女青少年的价值理性、人文精神确在衰退。
1999年全国各省“状元考生”填报志愿,就表现出崇拜工具理性,轻视价值理性的倾向。
社会学概论案例分析
社会学概论案例分析上海市的一位陶姓女工被闸北区检察院以诈骗罪批准逮捕。
据报道,这位女工前一段时间假冒企业名义在社会上集资,以到期可以获得高额利润为诱饵,骗得一些市民共计两万余元的钱款。
根据报纸上的介绍,这位女工之所以进行金钱诈骗,既不是为了自己挥霍,也不是用于自己的正常消费,而是为了给自己孩子所在的学校提供赞助。
其目的是为了儿子在学校中可以得到老师的热心照料和重点辅导。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社会角色的相关理论,分析陶姓女工诈骗这一事件。
答案:首先,角色是人们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
任何社会角色总是与其特定的权利和义务相联系的。
角色是人们对于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们行为的期待。
其次,社会角色的扮演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必须经过人和某种规范的认可才能扮演。
也就是说,要进行角色确定,回答“我是谁”的问题。
来确定自己的实际地位、与别人的关系,从而充当该角色。
第三,陶姓女工在确定自己是孩子的母亲这一角色上不存在问题。
但是在非法集资这一问题上,陶姓女工没有确定好自己的角色,即出现了角色确定不当。
从而出现了违法事件。
第四,陶姓女工在扮演社会角色过程中出现了角色失调现象,犯了角色不清的错误。
即陶姓女工对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和怎么去做。
从而导致了角色失败。
材料一:现代社会,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
而且在所有的上网对象中,青少年是很重要的一个上网群体。
网络本身是高科技的产物,网络不断地扩张的工具主义、操作主义目前已在挤压着人文精神的生存空间。
当今青少年的人文意识本来就比较薄弱,在工具主义、操作主义的影响下,他们原有的关于传统的、艺术的、伦理的意识可能会被进一步的消解,并且会诱发产生科学技术崇拜,造成在文化和价值观上的片面社会化。
专家认为,当今的独生子女青少年的价值理性、人文精神确在衰退。
1999年全国各省“状元考生”填报志愿,就表现出崇拜工具理性,轻视价值理性的倾向。
研究论文:新时代青少年社会化存在的问题及因素分析
149486 社会其它论文新时代青少年社会化存在的问题及因素分析一、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全国六类重点青少年群体研究报告》显示,新时代中国青少年社会化总的来说是积极向上的,但在转型期这个复杂的过程时期,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待解决,下面是转型期青少年出现的几个典型问题。
(一)自我认识不够准确。
青少年因为年龄的限制,他们的心理仍然处于断乳期,心智非常的不成熟,对成长过程中的遇到的问题想的过于简单化、理想化,对于自己,认识不够准确,有些自信甚至自我膨胀,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身上的优点和缺点,特别是许多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足够的管理、控制能力,既不会照顾自己又不会顾及他人,缺乏集体意识,这些都会使青少年在同他人交往过程中造成困难。
此外,现在的青少年从小到大有父母和祖辈们的呵护,成长道路顺风顺水,一旦遇到挫折,极有可能会一蹶不振,在自己成长经历中留下极大阴影。
青少年的成长非常关键,只有学会正确认识自己,才能不被社会上的消极因素影响,遇到困难时给自己带来希望,顺利成长。
(二)价值观念存在偏差。
转型期的中国在高速经济。
发展的同时,国内外的意识也随之而来,这些都给社会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首当其冲的就是价值观念的功利化,正如上面调查研究所知,许多青少年已经有了功利化趋势,部分青少年的行为远远超过了他们这个年龄段所应该具有的,部分青少年表现出了对金钱和关系的极大崇拜,网络上多次出现“炫富”、“拼爹”的内容,而且他们的语言、行为、谈吐也显得相当成年化。
青少年时期是人成长的重要阶段,而上述这些都是因为他们缺乏正确的是非判断能力,而使价值观形成的偏差,这些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极为不利,甚至受到国外资产阶级价值观念的影响,这些危机关系民族的兴衰。
(三)信息鉴别能力较弱。
根据之前统计分析,目前中国上网的青少年比例已经非常之大,这说明当代青少年基本都能使用现代化通信工具,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大众传媒特别是网络的信息安全问题,现在的社会方方面面都有网络的影子,比如普遍使用的网络用语、火星字、口号等。
当前中国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当前中国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一、青年社会化过程中的问题在青年与社会双向作用的社会化过程中,青年主要处于依赖、服从、被社会教化、塑造的地位。
那么,教化者是否任意地按照自己主观想象来教化和塑造青年呢?当然不能。
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必须遵循客观规律,才能达到其目的和要求。
在整个社会化过程当中,社会化的规则程序和活动结构都是有序的、可行的,社会为青年的社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正常发展条件。
可以说,我国的青年社会化过程已基本上遵循其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的规律性,既保证了其发展的方向,又达到了社会化的效果,青年社会化的主流是好的。
但是,在青年社会化过程中目前还存在着一些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1、思想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滞后性。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年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我国未来的前途和命运。
因此,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切实提高青年的思想政治和科学文化的素质。
当然,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一直发挥着积极的政治优势,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断改进思想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为我们对青年进行思想教育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并保证了青年社会化朝着正确的方向正常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但是,应当看到,当前在对青年进行思想教育中最为突出的有两个问题:第一、思想教育内容的滞后性。
以高校为例,不少高校在思想教育方面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教育的内容与现实部分脱节,而且一味地以“你说我听”的灌输为主,既抑制了青年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导致青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与抵触情绪。
也正因为如此,青年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和内心的苦恼却得不到妥善解决,特别是面对市场经济蓬勃兴起和传统社会相碰撞而产生的多种困惑不知所措却无人引导。
第二、思想教育方法的滞后性。
虽然各方面都在按要求按计划去做,但教育效果并不好,纠其原因,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单一,形式呆板。
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不够重视,缺少兴趣和学习热情,有时迫于考试,临考突击,背上几个题目应付过关了事。
社会学概论案例
案例材料一: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一些个体经营者通过合法经营,抓住了改革开放的良好机遇,一跃成为当今社会的富裕阶层。
他们现在会经常出现在一些高级社交场合。
但是,我们有时会发现这样一些现象:有的人吃饭时用桌布来擤鼻涕,边吃饭边掏耳朵、挖鼻孔和擦眼睛等。
这个人的行为会使其他在场的人心里十分不悦。
材料二: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足球文化十分盛行。
人们都热衷于足球运动。
足球作为一个行业和职业,也是大多数青少年所向往的。
他们举行的职业联赛经常是座无虚席。
但是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现象,即在足球场上,经常有不同队的球员间发生争执,假动作等犯规现象也时有发生,而且还有辱骂和殴打裁判以及足球骚乱的现象。
这些使得足球这项文明的运动项目蒙上了阴影。
试分析上述两则材料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以及其产生的原因。
答案:这两种现象是在文化变迁过程中出现的文化堕距现象。
文化堕距是由于相互依赖的各部分所组成的文化在变迁时,其各部分的变迁速度有快有慢,从而导致各部分间的不平衡、差距、错位,并由此造成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在此,是由于社会的非物质文化往往慢于物质文化而变迁,正是由于两者的不同步,从而产生了差距,即产生了文化堕距。
材料一:现代社会,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
而且在所有的上网对象中,青少年是很重要的一个上网群体。
网络本身是高科技的产物,网络不断地扩张的工具主义、操作主义目前已在挤压着人文精神的生存空间。
当今青少年的人文意识本来就比较薄弱,在工具主义、操作主义的影响下,他们原有的关于传统的、艺术的、伦理的意识可能会被进一步的消解,并且会诱发产生科学技术崇拜,造成在文化和价值观上的片面社会化。
专家认为,当今的独生子女青少年的价值理性、人文精神确在衰退。
1999年全国各省“状元考生”填报志愿,就表现出崇拜工具理性,轻视价值理性的倾向。
在考入北大的状元考生中,没有人报著名的哲学系,报其他文科系的也极少,大多数报了与计算机、金融、信息等相关的专业。
当前农村中学生社会化因素存在的问题及可能出现的成长危机影响社会化的因素有哪些
当前农村中学生社会化因素存在的问题及可能出现的成长危机影响社会化的因素有哪些每一个人从出生起就被置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并被周围环境所影响。
人也正是在社会影响下,通过学习社会知识、掌握社会技能、建立社会经验,并通过自生不断的选择和建构来完成自己的社会化过程。
但农村中学生由于有其特殊的社会化影响源,如传统农村文化、残缺的特殊家庭环境、落后的学校教育等因素,出现了一系列社会化问题及其成长危机。
第一,传统农村文化的影响传统农村文化是在农村这一特定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并为农村人民所共有的生存方式总和。
传统农村文化以其渗透力浸染农村中学生的身心,并直接支配和制约着农村中学生的成长,从而使其一切言行举止打上深刻的传统农村文化烙印。
但是传统农村文化包涵着大量的落后因素,这些落后因素影响着农村中学生自身行为趋向规范与准则的建构,对其身份、地位的认同,甚至于影响他们的心理和人格模式。
如在重男轻女、早婚早育的思想影响下,大多数农村女中学生早早的离开学校,十六七岁便为自己披上妻子、母亲的外衣,在家务与田地间埋葬了自己的青春;读书无用、打工养家普遍存在,许多农村中学生高中毕业,甚至于初中毕业便外出打工,多在浙沪粤等地做体力劳动或简单加工。
在这样传统农村文化的影响下,农村中学生的成长发展及容易陷入一种辍学—养家—结婚的简单模式。
第二,残缺的家庭环境影响家庭是人社会化的的第一场所,父母在孩子的生活中扮演着指导者、教育者及顾问的角色。
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是深刻而长久的。
完整的家庭、父母的教养对中学生的认知发展、性格形成、道德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越来越多的中青年农民为谋求生计而进入城市已成为普遍现象。
随之而来的后果便是,广大的农村中学生生活在残缺的家庭环境里,他们的成长也出现一系列问题。
首先,农村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青春期。
他们的身体变化迅速,情感需求上升,成长烦劳增加,这些都需要亲人的安慰、疏导。
青少年对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
青少年对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引言: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社会问题的受益者和解决者。
作为社会发展的一部分,青少年应该被鼓励参与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
虽然他们可能面临许多挑战和限制,但他们的独特观点和积极行动力使他们成为社会问题解决的创新者和倡导者。
一、提高青少年参与社会问题解决的意识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应该被教育和激励去关注和思考社会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学校和家庭可以加强对他们的教育,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课堂讨论和阅读相关书籍,引导他们关注社会问题。
二、提供给青少年参与解决社会问题的平台社会组织和政府部门应该提供给青少年一个参与解决社会问题的平台,例如青少年社团、志愿者组织等。
这些平台可以帮助青少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通过具体行动来改善社会。
三、倡导青少年参与社会问题的讨论和决策青少年在社会问题上有独特的观点和想法,他们应该被鼓励参与社会问题的讨论和决策过程。
政府可以设立青少年代表委员会,让他们参与相关决策,例如教育、环保等领域。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青少年的参与感,还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
四、加强社会问题解决的教育在教育系统中,应该加强对社会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和活动,教授青少年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维方式,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同时,也应该鼓励青少年主动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
五、提供奖励和表彰机制为了进一步激励青少年积极参与解决社会问题,可以设立奖励和表彰机制。
比如通过评选优秀解决方案、表彰杰出的青少年志愿者等方式,鼓励他们的参与和努力。
这样可以增加青少年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也能树立社会问题解决的典范。
结论:青少年对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影响力。
通过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提供合适的平台、倡导他们参与讨论与决策、强化教育和提供奖励机制,可以促进青少年的参与和贡献。
只有在他们的积极参与下,社会问题才能得到更好的解决,并且为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所谓社会
所谓社会,在现代意义上是指为了共同利益、价值观和目标的人的联盟。
社会是共同生活的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社会关系联合起来的集合,其中形成社会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共同文化以及传统习俗。
微观上,社会强调同伴的意味,并且眼神到为了共同利益而形成的自愿联盟。
宏观上,社会就是由长期合作的社会成员通过发展组织关系形成的团体,并形成了机构、国家等组织形式。
认识社会,对待社会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
认识社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主要有两方面:社会角色认识和社会现实认识。
社会角色是指由人们所处的特定社会地位、身份所决定的一整套的规范系列和行为模式,是人们对具有特定地位的人的行为的一种期望,是社会群体的基础,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内容。
社会角色有规范功能,人往往依据自己的社会的地位作出相应的行为和心理。
认识社会其次要了解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即人类生存的环境,包括家庭、学校以及社会文化和格局,特定的社会环境产生不同的心理特征、行为,不同社会环境对我们的影响也不一样。
对待社会的流毒,这些可能是政府的执政问题,可能是社会群体矛盾、经济纠纷、利益纠纷等。
我们应采取批判的态度,用正确的价值观衡量以及思考。
总结起来,社会的前进与社会的矛盾皆关系我们的切身利益,于是我们不能用旁观者的角度看待这些问题,携裹在人群的洪流中,社会的一切没有中庸之道,要么前进,要么后退,只有认清了事件的本质,积极的对待,说出有益的话,做出有益的事,才是我们的认识。
在现实生活中,社会角色是个人自身与社会的桥梁。
社会角色引导着人们生活的诸多侧面,并影响着人们的实际生活状况,以及人们的行为方式与内在心理状态。
社会环境即人类生存的环境,包括家庭、学校以及社会文化和格局。
特定的社会环境产生不同的心理特征、行为,不同社会环境对我们的影响也不一样。
古往今来,社会一直在变化,人们也在不断去接受社会的现实。
社会里有很多东西都是人们难解的秘密,这一把难开的金锁,也许只有通过时间的磨耐才能真正的了解内涵。
当代青年社会化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当代青年社会化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探析青年社会化是青年成长发展的关键环节,关乎其否能够顺利进入社会并有所贡献。
本文通过对青年社会化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提升青年社会化进程的对策。
标签:青年社会化问题对策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青年社会化是人一生社会化的重要阶段,是青年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在社会环境中通过外在教化、人际交往、文化熏陶、自身经验等途径,学习基本生活技能、生产技能、文化知识、社会规范,获得生活目标,培养社会角色,使自己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即使个人从“有机体生物人”发展成为“社会人”的过程。
只有重视研究青年社会化问题,才能把青年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才能确保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实现强国梦。
一、青年社会化过程中的隐忧在整个社会化过程当中,社会化的规则程序和活动结构是有序可行的,社会为青年的社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青年社会化的主流是好的。
但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我们重视研究的障碍和隐忧问题。
(一)青年社会化过程中的障碍1、代沟障碍即青年与老年之间思想观念、生活态度、兴趣爱好、价值观念之间的差别。
两代人之间不能互相理解、互相通融、相互体谅,由于难以沟通而造成的种种矛盾,可能影响家庭关系,甚至影响社会稳定。
代沟现象虽然也是正常的现象,但仍会对双方的社会化进程有一定的影响。
如改革开放以来,青年人从“无奈”走到“兴奋”,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反思中找到宁静,从竞争中找到进取。
而那些本应规范青年人社会进程的成年人,有的却对瞬息万变的社会似乎有诸多“不适应”,有的却反过来学习青年人在新时代中所创造的新文化,从而强烈地表现出青年社会化的逆反心理。
2、社会障碍在教育体制方面,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制度还不够完善,存在着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教育体制不完善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和改变青年人的价值观、世界观,甚至理想信念。
在社会责任方面,我国的社会制度不完善,公民的集体素养还不是很高,人是社会产物的观点还没有完全形成,青年进入社会之后,如同野马奔驰,任何人感受不到自己处在社会中约束他人的责任以及改善社会环境的责任。
网络时代青少年社会化偏离问题分析
一
的前列 . 据报道他们的互联网成瘾症 已经较为普遍和严重 了。 99 19年
8 。 月 得克萨斯科技大学心理学博士Gene 在美国心理学会年 会上 r fl ei d
公布 了 自己的调查研究成果 . 为有6 认 %的网民患有某种形式的互 联
世界观逐步趋向完整 。 是人从 “ 生物 人” 变为 “ 社会人 ” 的关键期 。
心灵沟 通在一个 人的成长和 社会化过程 中起着 十分 重要的作 用 , 交 往方式 的改变将导致人 的诸 多方 面的相应改变 。[ 3 1 , 会信息化 因此 社
和网络化所造成的人际交往方式 的改变对 青少年社会化 的影 响都是 不可低估的 。 3 依恋网络成瘾影响青 少年的 身心健康。美国网络化走在世界 .
、
网络时代青少年社会化偏离 问题的表现
1 . 网络导致青 少年对不 同文化 价值 选择的 困惑。网络空 间中形
形色色的思 潮和观念 充斥其 间.给 青少 年的思想成长带来一 定的负 面影响。 网络技术发展是不平衡 的 , 中的信息大 多数来 自西方 国 网络 家. 他们从本 国或本 区域 的政 治 、 经济利益 出发 , 利用 自己的技术优 势. 把互联 网当成推销 自己的政治体制 、 化形态 、 想观念和生 活 文 思
度重视 的问题。I 2 1
方式 的新工具 。 这对 于我们社会 的主流价值观是一 个冲击 , 对传统文
化也是一个挑战 。 网络的 自由 、 拘无束 给青少 年滥用传播权提供 了 无 机会 , 这一方面会造成青少年社会责任感 和个 人诚信的缺失 。 另一方
面还会让青少年产生一种错觉—— 网络成 了绝对 自由 、 民主的领地 , 可以让个人为所欲为 、肆无忌惮 ,不再受政府 的管理 干预和领导监
浅析网络传媒下的青少年社会化问题
网络上 瘾症 ” 、 “ 网络 孤僻 症 ” 。 据全 国 网络调 查 统 计 ( 2 0 1 2 年 )数 据 ,我 国 网 民 中 , 而 出现 “ 2 _ 2 9 岁 的 占3 0 . 2 %,居 各年 龄 段最 高 。这 表 明 ,2 o _ _ 2 9 岁 第 二 ,青 少 年 自身 特 点 。青 少 年 正 走 向个 性 定 型 阶 的青 年人 是 当今 上 网族 的主 力 军 。 网络 传媒 像 一块 磁 铁 一 段 ,世界 观 、价 值 观 尚未 形 成 ,充 满 幻想 ,对 外 界 充 满好 样 吸 引着无 数青 少年 ,已成为 青少 年社会 化 的广 阔空 间 。 奇 。他们 上 网 的初衷 是 出于 对 知识 、社 会 、人 生 的探 求 和 了解 ,一旦 陷 入其 中便 爱不 释手青 少年 身体 健康 。据 统计 ,有 6 0 %
的青 少 年是 在 无 意 中接 触 到 网上 黄 色信 息 ,而接 触 过 网上 黄色 信息 的青少 年9 O %以上有 l 巳 罪行 为或 动机 。
2 . 上 网过 度 痴 迷 而 引发 “ 网络 综 合 症 ” 。 台湾 学 者 曾 的负 面信 息 。可建 设 一 批健 康 、文 明 尤其 是 对 青 少 年能 起 对 台 的2 0 0 0 多 名 大学 生 作 一项 调 查 ,结果 发 现许 多学 生 患 正 确 导 向作 用 且 富有 吸引 力 的 网站 ,针 对青 少 年 身 心发 育 有 “ 网络 综 合症 ” ,其行 为表 现 为 :超过 一 小 时 不上 网 , 的规 律 和特 点 ,如 好奇 心 强 、探索 未 知 领域 的兴 趣 浓 、喜 手指 便 会发 痒 ,把桌 面 当成 键 盘敲 。 欢 追 求感 官 刺 激 、精力 旺 盛 活 泼好 强 等 ,突 出新 奇 性 、趣 3 . 因上 网荒 废 学 业 。上 海 一 所 大 学2 0 0 0 年 降 级 和 除名 味性 , 网站 内容 应 尽 可能 贴 近 青 少年 的学 习 和 生活 ,以适
浅谈影响青少年社会化的因素
浅谈影响青少年社会化的因素社会化是通过个人与他人以及群体相互作用而实现的。
因此,实际上,青少年的社会化因素,就是影响他们的全部社会环境。
具体而言,这个环境又可区分为社会、学校、家庭和同伴群体四大因素。
这四个因素之间相互交叠, 相互影响,根据各自的特点,共同或单独地发生作用。
一、社会因素影响青少年社会化的具体社会因素可以说形形色色,不一而足。
虽然这些具体因素均可归结于社会文化,但由于传媒在青少年社会化中的特殊作用,此处把文化与传媒单列分别加以表述。
文化为青少年的社会化规定了一个宏观的框架,同时又体现为具体的细节。
所谓文化,是凝聚在一个民族的世世代代和全部财富中的生活方式之总和。
文化包括衣、食、住、行等用物的制作方式、待人接物、举止言谈等交际方式,以及哲学、宗教、道德、法律、文学艺术、风俗传统、科学中的思想方法等等。
由于传统的作用,也由于人类社会关系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即使是一些简单的事物,哪怕是和动物一样的需要,也都会蒙上一层文化模式的外衣。
可以说,人的任何一种行为都是文化的产物。
文化这一因素在个体的社会化早期就已经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并影响他今后的一生。
在这一点上,跨文化比较很能说明问题。
比如用餐,中国的青少年不会用刀叉,美国的青少年不会用筷子就是这个道理。
再比如约会,中国的青少年可能会像“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西方的青少年却可能会落落大方地约会。
因为有关的文化要求和文化标准已经浸润到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中去了。
所以,文化常常以一种不自觉的方式存在并影响着青少年的社会化,并具有连续性。
尽管所有的具体的文化,每一代的承担者完全不同,但它都会作为独一无二的文化实体而存在下去。
而且每一代文化,也都会代代相传,这个过程也就是宏观角度上的社会化。
大众传媒为青少年提供了社会学习的课堂。
现实生活中,青少年的阅历和生活节奏使之具有较少的亲身经历社会实践的可能,传媒便成为他们观察与了解社会的主要窗口之一。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大众传播的日益发达,它在人们社会化方面的影响显得日益重要,这种影响表现出形式上的多样性、内容上的丰富性和观众的广泛性,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具有导向作用,对人们的行为活动具有暗示作用。
青少年社会化的主要途径是
青少年社会化的主要途径是
青少年社会化的主要途径是学校教育
青少年社会化是指,如今青少年犯罪问题已成为继环境污染,是当今的第三大社会问题。
1、如今青少年社会化,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强烈关注,我国也不例外,特别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齐发展的今天,青少年犯罪问题更是我们当务之急亟待解决的头等大事。
2、青少年犯罪比率和在校生犯罪比率比80年代就提高了一倍之多。
3、特别是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当今我国的青少年犯罪已呈现出:低龄化,团伙化,恶性化等新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早期社会化困境和无效文化传递的问题。
网络是高科技的产物,人类的发明与创造就应该服务于人类,网络使我们的工作学习交流变得更加快捷流畅,它的优势应该让青少年尽享,而不是沉迷其中。
早期社会化困境问题是由于青少年在网络上接受了大量的信息,但是由于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上的不成熟,无法判断这些信息是否有用,且在当前社会飞速发展的情形下,社会规范和价值标准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导致青少年在内化社会文化知识和价值标准时往往无所适从。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社会必须提供相对稳定和统一的社会规范和价值标准,提供令人佩服的社会权威形象。
无效文化传递问题的产生是由于青少年过分依赖网络,导致对传统文化知识涉猎较少,因此上一代的知识和规范未能有效地传递给下一代,由此形成了无效文化传递。
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是通过正确的教育导向,得当的教育方式,持续的教育过程,对青少年上网和学习知识进行有效地引导,并对其上网内容进行适当地控制。
在青少年的社会意识形成前期就着重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引导青少年正确看待社会形态,逐步接受差异,适应生存环境。
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社会化偏差和失败,主要表现为使人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化。
这主要是由于在“应试教育”的观念下,很多学校将学生的学习成绩做为检验一个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指标,将学生分为“优等生”和“差生”,区别对待。
这样一种社会化模式对“差生”来说,是不公平的,容易使他们在今后的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应该适当加以引导,改变社会的这种观念。
以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模式与考试方法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充分发挥,被动地学习,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工作和社会的发展。
应试教育不是青少年的问题,是国家教育机制的问题。
在这种环境下,注重开发青少年发散性思维,把书本当做基础,而把综合素质培养当做目的,既然知道应试教育的坏处,应当避实就虚,避短扬长。
我认为要认识社会,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社会及社会的含义。
在社会学中,社会指的是由有一定联系、相互依存的人们组成的超乎个人的、有机的整体,它是人们的社会生活的体系。
社会的组成要素是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
社会有如下含义,第一,社会是由有意志的个体组成的,社会是人们共同生活的结合体,社会是人的社会。
第二,社会是有意志的个体通过互动而形成的,社会是一个互动的体系。
共同的兴趣和结合在一起带来的利益是人们结成社会的深层次原因。
第三,社会是由相关的社会关系积累、联结而成的,社会是社会关系的体系,这些社会关系是在具体情况下人们共同生活的规范。
认识社会应该从社会的性质和特点来认识。
社会是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的体系,而社会关系只有靠人的行动才能表现出来,于是,社会是否是实在的就成为有争议的问题。
在这一问题上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即社会实在论和社会唯名论。
社会实在论认为,社会是由各种规范和制度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超越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
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在工作和生活中感知到社会对人们的客观约束。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要处理好工作和家庭的关系,上级和下级的关系等等,我们要遵守生活和工作中既有的规范,不能完全脱离社会对人的约束。
这就体现的社会的强制性。
社会唯名论则站在个人优先的立场上,认为人们的行为建构着社会,只有了解每一个行动者才是真正了解社会。
这两种社会观各执一端,既有长处也有不足,在社会学研究中将两种观点综合利用会更有利于对社会的认识。
社会还
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多样性。
社会的多样性不但表现于客观社会和具体社会之差异,而且表现于人们的社会活动的多样性和组合方式的多样性。
在不同的社会活动中,人们结成不同性质的群体。
由于活动的内容不同,组织的性质和运行方式也不同。
企业是一种具体的社会,政治组织也是特殊的社会,然而他们的结构运行逻辑和过程会有很大的不同。
二是复杂性。
人的复杂性对社会复杂性的影响来自人是有丰富需要的有意识的行动者。
人的需要的复杂性和人们必须借助群体和社会的力量才能满足需要,以及人们所处具体环境的复杂性共同决定了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组织形式相当复杂。
三是变动性。
社会是变动的,这种变动性既表现为社会形态的更替、社会制度的翻新,也表现为社会运行机制的变化乃至于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的变化。
总之要想认识社会,就要全面客观的认识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