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感知图像重建分解
基于图像结构模型的压缩感知图像重构方法
基于图像结构模型的压缩感知图像重构方法随着数字图像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如视频监控、医学影像以及移动通信等,对图像传输和存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由于图像数据量庞大,传输和存储的成本也随之增加。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技术被提出并逐渐得到应用。
压缩感知技术的基本思想是在图像采集中对图像进行压缩,即不直接采集完整的图像数据,而是对其进行稀疏采样,然后通过稀疏的采样数据来重构完整的图像。
而图像结构模型就是其中一种常用的重构方法之一。
图像结构模型是一种基于图像自身的特性进行建模和重构的方法。
它利用图像的边缘、纹理和结构等特征来提取图像信息,从而实现更加准确和高质量的图像重构。
下面将介绍基于图像结构模型的压缩感知图像重构方法的具体步骤和原理。
一、图像结构模型的建立在压缩感知图像重构过程中,首先需要建立图像结构模型。
这个步骤涉及到对图像的稀疏表示,常用的方法有小波变换、稀疏表示字典以及图像分割等。
小波变换是一种常用的图像分析和压缩方法,通过将图像进行小波变换来提取图像的频域信息,进而实现图像的稀疏表示。
稀疏表示字典则是通过提前建立一个字典,将图像的局部结构进行编码,从而实现图像的稀疏表示。
图像分割是将图像划分为若干个小块,每个小块可以看做是具有相似结构的局部区域,从而实现图像的稀疏表示。
二、图像重构算法建立好图像结构模型后,下一步就是利用稀疏采样数据对图像进行重构。
常用的图像重构算法有基于最小二乘法的估计(Least Squares,LS)、基于迭代阈值法的估计(Iterative Shrinkage-Thresholding Algorithm,ISTA)以及基于广义估计最小二乘法的估计(Generalized Estimation of Signal and Noise,GESPAR)等。
LS方法是一种常见的图像重构算法,它通过将图像重构问题转换成一个最小二乘问题,通过最小化重构图像与原始图像之间的欧式距离来进行重构。
基于压缩感知算法的图像的特征提取和压缩
基于压缩感知算法的图像的特征提取和压缩现如今,数字图像成为了信息处理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而图像的特征提取和压缩技术则是数字图像处理中的重要研究方向。
图像特征提取能够提供有用的描述和统计信息,使图像处理更加高效和准确,而图像压缩则是在保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减小图像数据量的一种必要手段。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算法的图像特征提取和压缩技术,并探究其在数字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一、压缩感知算法的原理压缩感知是一种数据压缩和数据采样的新方法,它不仅能够减小数据量,同时还能够完成基于压缩后的数据重建。
压缩感知的核心思想是通过稀疏表示来进行数据压缩和数据还原。
其主要流程如下:(1) 信号采样:在压缩感知过程中,采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相对于传统的采样方式,压缩感知采样是非常低效的,因为它只需对信号进行一小部分采样,就可以对信号进行还原。
(2) 稀疏分解:在信号采样之后,需要对采样的数据进行分解以获取信号的稀疏表达式。
最常用的分解方式是使用小波变换。
(3) 信号重建:通过稀疏分解,可以建立信号的稀疏表达式。
接下来,我们可以使用逆小波变换来还原信号。
二、基于压缩感知算法的图像特征提取基于压缩感知算法的图像特征提取技术主要是通过稀疏表示来获取图像的特征向量,它可以将原始图像的信息压缩到一个较小的特征向量中,并保持对原始图像的完整描述。
图像特征提取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步:(1) 图像分块:将图像切分成一定大小的块。
(2) 小波变换:对每个块进行小波变换,得到稀疏表达式。
(3) 稀疏表示:对每个块的稀疏表达式进行编码,得到特征向量。
(4) 特征向量拼接:将所有块的特征向量进行拼接得到一个全局特征向量。
基于压缩感知算法的图像特征提取技术具有很多优点,包括准确性、鲁棒性和高效性。
它能够准确提取图像的特征,并保证在一定范围内的扰动下依然保持较好的鲁棒性;同时采用基于压缩感知的稀疏表示方法,大大降低了提取特征向量所需的计算复杂度,提高了算法的效率。
压缩感知理论与应用(附重建算法详述)
一 个 信 号 其 时 域 和 频 域 的 支 撑 分 别 为 T和 。
2.3.3 随机采样与重建
定义2.1 互相干
互
定理2.3
几点说明:
2. 信号表示越稀疏、两组基之间的互相干性越小,所需 要的样本数就越少
3. 常用的测量矩阵有高斯和伯努利分布,因为其与
大多数的稀疏表示基相干性小。
压缩采样的情况1: 信号本身稀疏
基本思想是利用关于解的先验知识,构造附加约束或改 变求解策略,使得逆问题的解变得确定且稳定。即对解 进行约束J(x)
约束信号x为平滑的
应用Lagrange乘子,将P2问题约束转换为无约束问题
CS关注的问题
1. 信号应满足什么要求,方可重建?
(对应香农采样定理中对信号的带宽要求)
2. 如何设计测量矩阵,让其作用于信号后 能保持信号的所有信息不丢失?
P RN ,(i) P t t 对所有 t T
原信号 x
x 重建信号 *
x
x
M=50;S=19;N=100
1-维信号
时域信号
频域
信号是频域稀疏的,时域测量结果;
压缩采样的情况2 信号可以用一组基稀疏表示
2-维图像信号
2.3.4 一致不确定准则(Uniform Uncertainty Principle, UUP)
•
1M 2N
x2 2
M>=logN.S
定理与UP的关系,以及RUP (Robust Uncertainty Principle)
以往的UP: T 2 N
(1)
如果 N 为质数,则有 T N (2)
有 ZN 的两个子集T 和 ,讨论 T 应为多大才可能构造出一个信 号使得其时域和频域的支撑分别为 T 和 。
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处理
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处理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处理一、压缩感知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获取数据的能力不断提高,需要处理的数据量也越来越大,因此信号的带宽也越来越大,所以对信号处理的速度和采样速率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众所周知,奈奎斯特采样定理要求采样率不得低于信号带宽的两倍,这对目前的信号处理能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所以人们试图找到一种新的信号处理技术。
近年来提出了一种新的信号处理理论——压缩感知理论。
压缩感知理论表明:如果信号是稀疏的或者是可压缩的,就可以通过一个测量矩阵将其投影到一个低维的空间上,得到的低维信号成为测量信号,然后将这个测量信号进行传输,在接收端通过接收到的信号和已知的测量矩阵来重构出原始的信号。
理论上指出任何信号经过一定处理后都可以转化为稀疏信号,这也为压缩感知理论在各个领域的广泛使用提供了保障。
1、压缩感知理论传统的信号处理过程包括信号的采样、压缩、传输和重构四个部分,根据奈奎斯特采样定理,信号的采样速率不能低于信号最大带宽的两倍,只有以满足这一要求的采样速率进行采样,才能保证信息不丢失,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奈奎斯特采样速率显得很高,实现起来比较困难。
压缩感知是一种新的信号获取的方法,它突破了奈奎斯特采样定理的瓶颈,它将对信号的压缩和采样合并进行,使得测量数据量远远小于传统的采样方法所得的数据量。
压缩感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信号的稀疏表示、信号的压缩采样和信号的重构。
2、信号的稀疏表示前面提到,压缩感知理论只能直接应用于稀疏信号。
如果需要处理的信号是稀疏的,那就不需要稀疏表示这一部分,直接进行压缩采样就行了,但是就目前来看,我们所要处理的大多数信号都不是稀疏信号,这就需要将其转换为稀疏信号。
假设ψ=[ψ1, ψ2, ψ3, , ψN ]为R 空间上的一组基,Ψi (i=1,2,3…N)是N一个N*1的列向量,考虑x =[x 1, x 2, x 3, , x N ]T ,它是一个实值有限长的ψ线性表示:N x ∈R 一维离散信号,。
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采集与重建技术研究
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采集与重建技术研究摘要:随着人们对高质量图像的需求不断增加,图像压缩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
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采集与重建技术是一种新的图像压缩方法,它利用稀疏表示和随机测量的思想,通过在图像采集时提取图像的稀疏特征,从而降低采样率,减少数据传输和存储需求。
本文将介绍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采集与重建技术的原理、方法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研究进展。
1. 引言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图像和视频数据的需求与日俱增。
然而,高质量图像的传输和存储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传统的图像压缩方法(如JPEG)通过将图像转换为频域表示来降低数据量,但这种方法会带来明显的信息丢失,影响图像质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采集与重建技术应运而生。
2. 压缩感知的原理与方法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采集与重建技术利用了图像的稀疏性质。
在图像中,只有少数个像素点对图像的重建起到关键作用,而其他像素则可以通过这些关键像素进行线性组合来表示。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少数个线性测量来获取图像的稀疏特征,从而降低采样率。
压缩感知的方法包括稀疏表示和随机测量。
- 稀疏表示:利用一种变换方法(如小波变换)将图像从空域转换到稀疏域,使得图像在稀疏域中具有尽可能多的零元素,从而达到稀疏表示的目的。
- 随机测量:利用稀疏表示的特性,使用随机矩阵对图像进行测量,获取图像的稀疏表示。
这个过程类似于图像的投影,通过多个测量点来获取图像的重要信息。
3. 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采集与重建技术研究进展在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采集与重建技术领域,许多研究方向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 优化算法:研究人员通过改进稀疏表示方法和随机测量模型,提出了一系列优化算法来提高图像重建的质量和效率。
例如,使用贪婪算法或迭代重建算法来优化图像的稀疏表示过程。
- 硬件实现:为了实现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采集系统,研究人员开发了多种硬件方案。
例如,设计了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传感器,能够在采集图像时进行数据压缩,从而减少传输带宽和存储需求。
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重构算法
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重构算法李春晓;李静辉;石翠萍;周仕坤;那与晶;刘欢欢;关硕【摘要】奈奎斯特定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奈奎斯特采样定理中指出采样过程需要满足一个条件,其采样频率不得低于模拟信号最高频率两倍.然而在过去十几年时间里,随着信息需求量的高速增长导致信号带宽也必须随之增长.这就导致了对技术以及设备要求越来越高,无法有效处理海量的数据.为了提高处理效率,我们利用图像信号的稀疏性对图片处理,通过压缩感知重建算法将图片精准的恢复出来.因为图像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在处理图像的过程中,导致了图像数据的计算复杂度高,恢复图像的精度低.对于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压缩感知算法分析图像数据处理.【期刊名称】《科技视界》【年(卷),期】2019(000)001【总页数】2页(P65-66)【关键词】压缩感知;稀疏;图像重建;采样【作者】李春晓;李静辉;石翠萍;周仕坤;那与晶;刘欢欢;关硕【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大学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齐齐哈尔大学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齐齐哈尔大学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齐齐哈尔大学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齐齐哈尔大学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齐齐哈尔大学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齐齐哈尔大学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11.70 引言随着信息的高速发展,在生活中需要与图像相关的应用越来越多。
面对海量的图像数据,奈奎斯特采样定律显得力不从心。
近年来,基于压缩感知框架下的图像重构得到广大学者研究 [1-3]。
图像处理便是社会和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最近的十多年,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量剧增,图像信号中包含很多数据,尤其是超分辨图像 [4-6],因此这也导致了处理信息的精度问题和效率问题。
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处理是通过信号的稀疏来表示的,对信号进行采样压缩,信号重构。
基于向量稀疏和矩阵低秩的压缩感知核磁共振图像重建算法
基于向量稀疏和矩阵低秩的压缩感知核磁共振图像重建算法张红雨【摘要】当前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核磁共振图像重建算法大多仅利用图像数据的稀疏性或者低秩性,并没有同时利用图像的这两个性质.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向量稀疏性和矩阵低秩性的压缩感知核磁共振图像重建方法.该方法利用核磁共振图像中图像块的非局部相似性对求解优化模型的经典非线性共轭梯度算法进行改进.主要是在共轭梯度算法的迭代过程中对每一图像块寻找其相似块,由于相似块的像素组成的矩阵具有低秩性,因此利用矩阵低秩恢复算法对每一图像块进行更新.改进后的方法同时利用了图像数据的稀疏性和低秩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对于现有的具有代表性的图像重建算法相比,提升了重建图像的质量,具有较高的信噪比.%Most of th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 (MRI)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s that based on compressed sensing theory were only used the sparsity or low-rank of the image data,they did not use the two properties at the same time.In this paper,we propose a new kind of MR image reconstructed algorithm for utilizing sparse vector and low-rank matrix based on compressed sensing theory.This method utilizes the non-local similarity of the image blocks in the MRI to improve the classical nonlinear conjugate gradient method for sloving the optimization model.In the iterative process of conjugate gradient algorithm for each image block to find the similar blocks,due to the matrix that includes the pixel of the similar blocks is low-rank,therefore,we apply to the low-rank matrix recovery algorithm to update each image block.The proposed method improves the quality ofreconstructed image and has a higher signal to noise ratio when compared with the exisiting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s.【期刊名称】《天津理工大学学报》【年(卷),期】2017(033)001【总页数】5页(P25-29)【关键词】核磁共振成像;压缩感知;稀疏性;低秩性;共轭梯度法【作者】张红雨【作者单位】天津大学理学院,天津3003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1.41磁共振成像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影像检查技术.由于其不仅可以清楚地显示人体病理结构的形态信息,特别是对软骨组织具有很强的分辨能力,且对人体无辐射危害,近年来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医学等领域.但MRI存在成像速度慢,易产生伪影等缺点.研究人员针对这些缺点展开了深入的研究.目前研究方向较多的是如何在减少采样数据时有效的重建图像,即在减少扫描时间的同时尽量提高图像的分辨率.近年来,Donoho与Candes等人提出的压缩感知(Compressive Sensing,CS)理论表明,如果信号具有稀疏性或在某个变换域下具有稀疏性,可以用一个与变换基不相关的观测矩阵将高维信号投影到低维空间中,然后通过求解优化问题就可以从少量投影中精确的重建出原信号[1-2].MR图像重建具备压缩感知理论应用的两个关键条件.首先MR图像满足在小波,差分等变换域下具有稀疏性,其次对K空间数据欠采样引起的混叠伪影是非相干的.为此,利用压缩感知理论可以从欠采样的K空间数据中恢复出原图像.近年来压缩感知理论在MRI领域的应用已成为研究热点.目前在压缩感知理论框架下很多文章利用MR图像在不同转换域上的稀疏性作为先验知识建立模型,实现了MR图像的快速重建[2-6].Donoho等[2]利用MR图像在总变分(total variation,TV)域的稀疏性采用共轭梯度算法求解MR重建问题.Lustig等[3]利用MR图像在小波域的稀疏性和TV的稀疏性设计了在K空间欠采样下重建MRI的优化模型.Ravishanker等[5]借鉴基于块稀疏的自适应字典稀疏的重建方法-KSVD[4],提出了基于KSVD的自适应字典学习的MRI重建算法DLMRI(Dictionary Learnin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uang等[6]利用MR图像在小波域和TV域的稀疏性,使用算子分裂算法将MRI重建问题分解并提出了FCSA(FastCompositeSplittingAlgorithms)算法对分解后问题进行求解.Li等[7]利用MR图像在轮廓波域,小波域和TV域的稀疏性作为正则项建立优化模型,将快速迭代阈值算法(Fast iterative shrinkage/threshold algorithm,FIATA)进行改进对其进行求解,提高了重建图像的质量和计算效率.自然图像中存在大量重复的相似结构,这些相似结构不仅包括在平滑区域里,而且也存在于纹理区域和边缘部分中.图像的这个性质—非局部相似性对图像进行恢复重建在图像细节保真方面得到了提升.Buades等[8]通过在图像中搜索相似块并对其进行加权平均滤波进行图像去噪,取得良好的去燥效果.Dabov等[9]提出一种新的块匹配算法(BM3D),这种方法利用图像块的相似性对图像块进行聚类并采用滤波对图像进行重建.Dong等[10]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相似块的局部自适应迭代奇异值阈值的低秩算法,在解决图像重建问题中取得了不错的重建效果.自然图像的非局部相似性同样在MR图像中也普遍存在[11].Aksam M等[11]利用块的相似性和冗余性提出了增强非局部均值算法应用到脑部MRI图像去噪和分割中.Qu等[12]提出了从下采样的K空间数据中利用基于块的方向小波的方法来重建MR图像.Huang等[13]改进了FCSA算法,用非局部TV去代替FCSA中的TV,提高了图像重建的整体质量.本文提出了基于向量稀疏性和矩阵低秩性相结合的压缩感知核磁共振图像重建方法.在原有基于向量稀疏的求解模型中,通过利用MR图像的非局部相似性质,对共轭梯度算法进行改进.改进后的算法主要是在迭代过程中通过块匹配方法对每一图像块寻找其相似快,由相似块的像素组成的矩阵具有低秩性,然后使用矩阵低秩恢复算法对图像块进行更新.文献[2]在压缩感知理论框架下运用MR图像在傅里叶域和TV域上的稀疏性进行重建.本文对文献[2]中的求解算法作了改进,改进的算法同时利用了MR图像的向量稀疏性和矩阵低秩性两个先验知识.下面先简要介绍文献[2]提出的基于向量稀疏的压缩感知重建MR图像的方法.1.1 基于向量稀疏的压缩感知MR图像重建方法设x为要重建的MR图像,对x进行稀疏变换为x=ψα、α,是图像x在ψ域的稀疏表示系数,然后用一个与变换矩阵ψ不相关的测量矩阵Φ对图像x进行线性投影,从而得到线性观测值y.MR图像的重建问题就是要根据观测值y重建MR 图像[1][14].该问题属于逆问题的求解.因为MR图像在许多变换域上是稀疏的,Candes等[15]证明了MR重建问题可以通过求解最小L0范数得到解决.由于L0问题是NP-hard 问题,Donoho等[16]提出了用L0范数代替L0范数,进而转化为一个凸优化问题.即其中x是待重建的图像,y是在Fourier变换域下的观测数据,Fu为MRI傅里叶域下的随机欠采样算子,ψ表示稀疏域.将TV作为稀疏正则项,保留了图像的边缘和细节信息[17].因此文献[2]同时利用MR图像在傅里叶域和TV域上稀疏性,得到下面的模型(2).分别表示第一,第二维度方向像素的离散梯度.对于模型(2),文献[2]采用非线性共轭梯度算法进行求解.此算法的主要步骤为:Step1:设置初始参数并计算初始梯度:x0为待重建MR图像,y为Fourier变换域下的观测数据,α,β为线性搜索参数,iter为迭代次数,Tol为迭代停止精度,并令k:=0.Step2:计算初始下降搜索方向:Step3:若‖gk‖<Tol同时k>iter时,停止计算,输出x*=xk.Step4:确定搜索步长t.初始化t=1,当满足条件f(xk+txk)>f(xk)+αt*Re al(gk*Δxk),令步长为t=βt.Step5:图像更新并计算下降搜索方向:Step6:迭代次数更新:令k:=k+1,转步Step3.1.2 基于矩阵低秩的压缩感知MR图像重建算法图像的每一个像素都与其周围的像素点共同构成图像中的一个结构.以某个像素点为中心取窗口称该窗口为图像块.所取图像块包含一定的空间结构,而在图像中存在大量重复相似结构信息,这可以看做图像本身结构细节部分具有非局部相似性.如图1所示,在图像中取一小块,则可以在图像中找到多处与此图像块相似的小块.本文利用MRI具有的非局部相似性对文献[2]的求解算法进行改进,使得MRI重建算法不仅利用了MRI在傅里叶域和TV域上具有稀疏性,同时也考虑了具有相似特性的图像块所构成矩阵的低秩特性.本文采用改进后的非线性共轭梯度算法求解优化问题.原算法在Step5中采用最速下降法直接对图像进行更新,而改进后的算法先在Step5中使用矩阵低秩算法对图像块进行更新后,再使用最速下降法进行二次更新.具体操作如下:将图像x分成若干小图像块,对每一个图像块寻找其对应的相似图像块进行聚类,将相似图像块的像素组成近似低秩矩阵的列向量.采用下面模型对近似低秩矩阵寻找相似图像块的低秩子空间:其中P=[p1,p2,…,pm]表示相似块构成的矩阵,U表示为左乘矩阵,V为右乘矩阵,∑=diag{λ1,λi,…,λk}为对角矩阵,λi为奇异值,τ为正则参数.分为两步对问题(5)进行迭代求解.①对低秩矩阵P进行SVD分解:(U,∑,V)=svd(P).②对经过SVD分解得到的奇异值进行软阈值操作:,其中Sτ表示为阈值为τ的软阈值操作.因此新的低秩矩阵为P*=UVT.得到的每一个新的低秩矩阵作为更新图像块的初始估计,再将更新后的图像进行最速下降法的二次更新.改进后的方法充分利用图像数据的稀疏性和低秩性,从而更好地平滑噪声和保持图像边缘信息.为了验证本文改进的算法的性能和效果,对两幅经典MR图像进行测试.测试图像的尺寸均为256*256.如图2列出了两幅原始图像(不含噪声).首先对原始K空间数据加入噪声方差为0.01的高斯白噪声后进行欠采样(采样率为0.2),然后再用欠采样数据进行图像重建.实验部分测量矩阵采用的是高斯随机观测矩阵,稀疏变换域为Fourier域,图像块的大小为7*7.为了验证算法的有效性,本文算法将与CG算法[2],SparseMRI算法[3],FCSA算法[6],FICOTA算法[7]进行比较.实验结果的对比,主要采用主观比较和客观评价标准比较相结合的方式.主观比较主要比较MR图像重建的整体效果和图像纹理,边缘等局部细节.客观评价标准采用PSNR(peak signal-to noise radio),TEI(Tranferred edge information)和数据逼真项L2范数误差这三项来评估重建效果.图3,图4为两幅图像在不同算法下的重建效果,图5为重建Shoulder图像的局部细节图.通过图3,图4可以看出,与其他算法相比,本文方法整体重建效果较清晰.从图5可以看出,本文重建的纹理细节较为清晰,边缘锯齿较小,平滑了噪声.表1,表2为测试图像在不同算法下的客观评价标准对比.通过表1,表2可以看出,对于测试图像Brain和Shoulder,从客观标准PSNR和TEI的值来看,本文算法高于其他算法,说明本文算法重建图像的质量最好.而L2范数误差值的角度来看,本文方法的值要小于其他算法,说明本文算法重建图像与原图像之间的误差最小.通过表1,2的结果分析,本文方法在3个客观评价标准的性能方面都高于其它4种方法,从客观上反映了本文方法取得了较好的重建效果.因此无论是从重建MR图像质量的主观比较还是客观评价标准来对比,本文算法能够很好地利用K空间欠采样数据重建出效果更好的MR图像,而且从整体图像的重建效果来看,本文算法都要优于其他算法.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向量稀疏和矩阵低秩的压缩感知MR图像重建的方法,使用矩阵低秩算法对非线性共轭梯度算法进行改进,充分将图像数据的稀疏性和低秩性结合在一起.通过与其他算法对比,本文算法具有较高的信噪比,重建的图像整体更为清晰,更好地平滑噪声和保持图像边缘信息.下一步工作将进一步探究图像数据的稀疏性和低秩性在MR图像中实现更加快速和有效的重建.【相关文献】[1]Donoho pressed sensing[J].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2006,50(1):1289-1306.[2]Lustig M,Donoho D,Santos J M,et pressed sensing MRI[J].IEEE Signal Processing Magazine.2008,25(2):72-82.[3]Lustig M,Donoho D,Pauly J M.Sparse MRI:The application of compressed sensing for rapid MR imaging[J].Mag-netic Resonance in Medicine,2007,58(2):1182-1195.[4]Aharon M,Elad M,Bruckstein A,et al.K-SVD:An algorithm for designing of overcomplete dictionaries for sparse representation[J].IEEE Trans on Signal Processing,2006,54(1):4311-4322.[5]Raavishankar S,Bresler Y.MR Image reconstruction from highly undersampled k-space data by dictionary learning[J].IEEE Trans on Medical Imaging,2011,30(3):1028-1041.[6]Huang J,Zhang S,Metaxas D.Efficient MR image reconstruction for compressed MR imaging[J].Medical Image Anlysis,2011,15(5):670-679.[7]Li J W,Hao W L,Qu X B,et al.Fat iterative contourlet thresholding for compressed sensing MRI[J].Electronics Letters.2013,49(19):1206-1208.[8]Buade A,Morel J M.A non-local algorithm for image denoising[C]//Proceedingsof the 2005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CVPR).San Francisco.CA:IEEE,2005:60-65.[9]Dabov K,Foi A,Katkovnik V,et al.Image denoising by sparse 3D transform-somain collaborative filtering[J].IEEE Trans on Image Processing.2007,16(1):2080-2095.[10]Dong W S,Shi G M,Li X.Nonlocal image restoration with bilateral variance estimation:a low-rank approach[J].IEEE Trans on image processing,2013,22(2):700-712.[11]Aksam M,Jalil A,Rathore S,et al.A.Robust brain MRI den-oising and segmentation using enhanced non-local means algorithm[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maging Systems and Technology,2014,24:52-66.[12]Qu X,Guo D,Ning B.et al.Undersampled MRI reconstruction with patch-based directional wavelets[J].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2012,30(1):967-977.[13]Huang J,Yang press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based on wavelet sparsity and nonlocal total variation[J]. Proceedings,2012,5(1):968-971.[14]石光明,刘丹华,高大化,等.压缩感知理论及其研究进展[J].电子学报,2009,37(5):1070-1081.[15]Candes E J,Tao T.Robust uncertainty principles:exact signal reconstruction from highly incomplete frequency Information[J].IEEE Trans on Information Theory,2006,52(1):489-509.[16] Donoho D.Atomic decomposition by basis pursuit[J].SIAM Review,2001,43(1):129-159.[17]Rudin L,Osher S.Non-linear total variation noise removal algorithm[J].Phys D,1992,60(2):259-268.。
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重构算法
2023-11-11contents •压缩感知理论概述•基于压缩感知的重构算法基础•基于压缩感知的信号重构算法•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重构算法•基于压缩感知的重构算法优化•基于压缩感知的重构算法展望目录01压缩感知理论概述在某个基或字典下,稀疏信号的表示只包含很少的非零元素。
稀疏信号通过测量矩阵将稀疏信号转换为测量值,然后利用优化算法重构出原始信号。
压缩感知压缩感知基本原理压缩感知理论提出。
2004年基于稀疏基的重构算法被提出。
2006年压缩感知技术被应用于图像处理和无线通信等领域。
2008年压缩感知在雷达成像和医学成像等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010年压缩感知发展历程压缩感知应用领域压缩感知可用于高分辨率雷达成像,提高雷达系统的性能和抗干扰能力。
雷达成像医学成像无线通信图像处理压缩感知可用于核磁共振成像、超声成像和光学成像等领域,提高成像速度和分辨率。
压缩感知可用于频谱感知和频谱管理,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频谱利用率和传输速率。
压缩感知可用于图像压缩和图像加密等领域,实现图像的高效存储和传输。
02基于压缩感知的重构算法基础重构算法的基本概念基于压缩感知的重构算法是一种利用稀疏性原理对信号进行重构的方法。
重构算法的主要目标是恢复原始信号,尽可能地保留原始信号的信息。
重构算法的性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信号的稀疏性、观测矩阵的设计、噪声水平等。
重构算法的数学模型基于压缩感知的重构算法通常采用稀疏基变换方法,将信号投影到稀疏基上,得到稀疏表示系数。
通过求解一个优化问题,得到重构信号的估计值。
重构算法的数学模型包括观测模型和重构模型两个部分。
重构算法的性能评估重构算法的性能评估通常采用重构误差、重构时间和计算复杂度等指标进行衡量。
重构误差越小,说明重构算法越能准确地恢复原始信号。
重构时间越短,说明重构算法的效率越高。
计算复杂度越低,说明重构算法的运算速度越快。
03基于压缩感知的信号重构算法基于稀疏基的重构算法需要选择合适的稀疏基,使得信号能够稀疏表示,同时需要解决稀疏基选择不当可能导致的过拟合或欠拟合问题。
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重构算法研究
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重构算法研究近年来,随着数字图像的广泛应用,对图像传输和存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传统的图像压缩方法如JPEG等,虽然具有高压缩率的优点,但是在图像重构的过程中,会引入大量的噪声和失真,导致图像质量的下降。
因此,压缩感知技术被提出,成为一种新的图像重构算法,能够在低采样率下获取高质量的图像重构结果。
1. 压缩感知技术的原理压缩感知技术的核心思想是:在采样前将待重构的图像表示为一个稀疏的向量,并在采样时对这个向量进行采样。
之后,基于采样结果和压缩感知算法,可以重构出一个高质量的图像。
这种技术能够在低采样率下重构图像,从而减少采样数据量,提高传输和存储效率。
2. 压缩感知技术的应用压缩感知技术在图像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中,影像通信和传输、医学影像和云存储等是其主要应用场景。
在影像通信和传输领域中,传统方法需要对图像进行压缩后再进行传输。
而压缩感知技术可以直接在采样时进行压缩,从而减少了压缩和解压缩的步骤,加快了传输速度,减少了存储空间。
在医学影像领域中,由于医疗图像具有高度的稀疏性,压缩感知技术能够更好地提取和重构医学影像,从而为医生提供更为精准和高质量的医疗诊断服务。
3. 压缩感知算法的发展自压缩感知技术提出以来,压缩感知算法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代表性的压缩感知算法有:基于稀疏表示的压缩感知算法、基于随机矩阵的压缩感知算法、基于深度学习的压缩感知算法等。
其中,基于稀疏表示的压缩感知算法是被广泛研究和应用的一种算法。
该算法利用稀疏性约束和最小二乘法等方法,对待重构图像进行线性重构和非线性重构,能够保证图像的压缩和重构的效果和质量。
4. 压缩感知算法的评价通常,对于一种压缩感知算法的评价,需要从压缩率、重构质量和重构时间等方面进行考量。
在压缩率方面,压缩感知算法相对于传统压缩算法,具有更高的压缩率;在重构质量方面,压缩感知算法可以提供更为精确和清晰的图像重构结果;在重构时间方面,压缩感知算法受硬件设备和算法复杂度等因素的影响,其重构时间也存在差异。
压缩感知及其图像处理应用研究
压缩感知及其图像处理应用研究摘要:本文首先详细介绍了压缩感知的相关理论,然后分析了压缩感知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最后对压缩感知技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压缩感知;图像处理引言: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社交网站和电子商务越来越流行。
但是,将大量的图像数据直接存储在服务器上,不可避免地增加了服务器存储管理的负担,并且极大地浪费了存储资源,尤其是当一些很少使用的图像存储在服务器上时。
云存储备份数据的安全性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图像压缩存储和加密的问题。
互联网的发展不仅便利了数字作品的存储和传输,也导致了复制和盗版的普遍存在,数字水印是解决数字作品版权保护的有效手段。
如何提高数字水印的透明度和鲁棒性是解决数字作品盗版问题的关键。
压缩感知是一种新的采样理论,它利用信号方差随机采样比Nyquist采样所需的小得多的数据,然后使用重构算法准确地重构原始信号[1]。
1.压缩感知理论1.信号稀疏化CS理论是利用自然信号的稀疏性质在给定变换基础上,通过压缩测量矩阵,最后通过算法求解待定方程得到测量值的过程。
CS理论的主要任务是稀疏表示信号。
对于大多数自然信号,合适的稀疏字典可以促进系数的表示更加稀疏,达到减少测量次数的最终目的,同时保证CS信号的正确重构。
那么如何设计一个好的稀疏字典是关键。
稀疏字典大致分为三类:正交基字典,每个都是正交向量,例如小波变换基;紧凑框架字典,使用Ridgelet、Curvelet、Bandlet 和Contourlet 来表示信号;过完备字典,其中有更多使用冗余原子库的分散信号。
当字典中任意N个原子是线性独立的,可以表示任意N维信号时,当然字典中的原子个数大于N,则称其为过完备字典。
我们可以通过人工构建或通过训练学习来获得过完备字典。
1.1.信号压缩测量在测量CS信号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测量矩阵在压缩采样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是CS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的测量安排分为两类:一种是任意测量阵列,另一种是确定性测量阵列。
压缩感知理论在医学CT图像重建中的应用
压缩感知理论在医学CT图像重建中的应用近年来,压缩感知理论在医学图像重建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压缩感知理论是一种新颖的信号处理理论,它通过将信号从传统的采样域转换到稀疏域,可以实现对信号的高效压缩和重建。
在医学CT图像重建中,压缩感知理论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医学CT图像是一种重要的医学影像技术,能够提供人体内部的详细结构信息,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CT图像数据量庞大,传统的图像采集和重建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如数据采集时间长、辐射剂量大等。
而压缩感知理论能够通过有效地降低采样率,实现对CT图像数据的高效压缩和重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些问题。
压缩感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通过稀疏表示,将信号压缩到一个远小于原始信号的维度。
在医学CT图像重建中,压缩感知理论可以通过稀疏变换,如小波变换、字典学习等,将CT图像转换到稀疏域。
然后,利用稀疏表达的特性,可以通过少量的采样数据进行重建,从而实现对完整图像的恢复。
压缩感知理论在医学CT图像重建中的应用有多个方面。
首先,压缩感知理论可以大大降低CT图像的采样率,减少数据采集时间,提高影像质量。
其次,压缩感知理论可以降低辐射剂量,保护患者的健康安全。
此外,压缩感知理论还可以应用于CT图像重建的图像增强和噪声抑制,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和对比度。
然而,压缩感知理论在医学CT图像重建中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压缩感知理论的算法复杂度较高,需要较长的计算时间。
其次,压缩感知理论的性能受到稀疏变换和重建算法的选择以及采样率的影响。
此外,压缩感知理论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以提高其在医学CT图像重建中的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压缩感知理论在医学CT图像重建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有效地压缩和重建CT图像数据,可以提高图像质量,减少辐射剂量,为医学影像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好的支持。
然而,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以解决压缩感知理论在医学CT图像重建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推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基于FOCUSS的图像分块压缩感知
基 于 F U S的 图像 分 块 压 缩 感 知 OC S
陈俊 娟 , 马社祥 , 孟 鑫
( 天津理工大学 计算机 与通信工程学 院 , 天津 30 8 ) 03 4
摘 要 :为 了解决图像 重建计算复杂度 大的 问题 , 有人提 出了分块压缩感知( lc o pesdSnig , BokC m rse es ) 但基 于正交 n
Ab t a t n o d rt ov h rb e o e c mp t t n lc mpe i fi g e o s u t n,b o k c mp e s d s n i g s r c :I r e o s le t e p o lm ft o u ai a o lxt o h o y ma e r c n t c i r o lc o r se e sn meh d h s b e r p s d to a e n p o o e .Ho e e ,t i meh d mih e e ae a we k e s t a e i g e o sr ce y u ig o t o o w v r hs to g t n r t a n s h t h ma e r c n t td b sn r g — g t u h
匹配 追 踪 ( MP 的 图像 分 块 重 建 会 产 生 明 显 的 块 效 应 . 对 这 一 问题 , 文 提 出 了基 于 欠 定 系 统 局 灶 解 法 ( oa O ) 针 本 F cl
图像处理中的分割技术与图像重建方法
图像处理中的分割技术与图像重建方法摘要:图像处理中的分割技术与图像重建方法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重要研究课题。
图像分割旨在将一个图像划分为不同的区域,而图像重建则通过分析和处理来恢复损坏或缺失的图像信息。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图像分割技术以及图像重建方法,并对它们的原理、优缺点及应用进行详细讨论。
关键词:图像处理、分割技术、图像重建方法、计算机视觉一、图像分割技术图像分割是将图像划分为若干个不同区域或者物体的过程。
它在许多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医学图像分析、目标检测和识别等。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图像分割技术:1. 基于边缘的分割方法基于边缘的分割方法是通过检测图像中的边缘或者边缘连续性来实现图像的分割。
常见的边缘检测算法包括Canny算法和Sobel算法。
这些算法通过计算图像中像素灰度值的变化来确定边缘位置,并通过连接边缘点来最终划分图像区域。
2. 基于阈值的分割方法基于阈值的分割方法是将图像中的像素根据其灰度值与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从而实现分割。
简单的阈值分割方法包括全局阈值分割和自适应阈值分割。
全局阈值分割是将整个图像使用一个固定的阈值进行分割,而自适应阈值分割则根据图像局部区域的特点而动态调整阈值。
3. 基于区域的分割方法基于区域的分割方法是通过将图像分为具有一定连续性和相似性的区域来实现分割。
常见的基于区域的分割算法有区域生长算法和分水岭算法。
区域生长算法是从种子点开始将与之相邻的像素区域逐渐加入,而分水岭算法则是通过将图像看作一个地形图来实现分割。
二、图像重建方法图像重建是通过分析和处理来恢复损坏或缺失的图像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经常会遇到图像损失或者噪声干扰的情况,因此图像重建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图像重建方法:1. 插值方法插值方法是通过对已有图像像素间的空间关系进行分析,从而推理出缺失像素的值。
常见的插值方法包括最近邻插值、双线性插值和三次样条插值。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插值方式来重建图像。
压缩感知及其图像处理应用研究进展与展望
图像压缩感知原理
图像压缩感知基于一个原理:对于一个具有稀疏性的图像,可以通过少量的 线性测量获得其大致信息,然后在这些测量数据的基础上,通过重建算法恢复出 原始图像。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它大大减少了存储和传输所需的资源。
重建算法研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重建算法是图像压缩感知的关键部分。以下是一些主要的重建算法:
引言
压缩感知,也称为压缩采样或稀疏采样,是一种新型的信号处理技术。该技 术通过利用信号的稀疏性或可压缩性,在远低于Nyquist采样定理的要求下,实 现对信号的准确重构。本次演示将回顾压缩感知的发展历程、基本原理及其在各 个领域的应用情况,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压缩感知的回顾
压缩感知理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04年,由Candes、Romberg和Tao等人在 信号处理领域提出。压缩感知的基本原理是:对于一个可压缩的信号,可以在远 低于Nyquist采样频率的情况下进行测量,并通过优化算法重构出原始信号。
压缩感知算法的主要步骤包括稀疏基表示、测量和重构。首先,稀疏基表示 是选取一个适当的基函数集合,使得目标信号在这个基上具有稀疏表示。接着是 测量过程,通过线性投影将原始信号投影到低维空间,得到一组线性测量值。
最后是重构过程,通过优化算法求解一个约束优化问题,从这些线性测量值 中恢复出原始信号。
压缩感知算法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例如在医疗成像中,由于人体组织的复 杂性,直接进行高分辨率的全面扫描既不现实也不安全。压缩感知技术可以用于 实现低剂量、高分辨率的医学成像,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病人的安全性。在音频 处理中,
2、实验室实践方面:将涌现更多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实验方案,以解决 压缩感知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将有更多的研究工作致力于提高压缩 感知技术的效率和拓展其应用领域。
基于视觉传达效果的图像压缩感知重建算法研究
文章编号:1007-757X(2021)04-0061-05基于视觉传达效果的图像压缩感知重建算法研究沈凤仙(三江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00)摘要:针对传统的图像压缩感知重建算法的视觉传达效果不好、成像质量低0缺4,将图像分块理论D入压缩感知图像重建,结合曲波变换具有适合表达边缘细节信息和曲线信息的优4,利用曲波变换对MRI图像进行稀疏表示,形成一种基于视觉传达效果的MRI图像压缩感知图像重构算法#选择信噪比、相对"误差和匹配度为评价m标,通过无噪图像、加噪图像、不同采样频率对重构图像质量影响进行3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图像重构时,在信噪比、相对"误差和匹配度3个评价m 标上,提出的算法GPBDCT均优于SIDCT和PBDCT,同时GPBDCT具有很强的抵抗噪声的能力,在保持图像细节和边缘方面效果很好#关键词:小波变换;曲波变换;压缩感知;正则化参数;采样频率;信噪比中图分类号:TN911.73文献标志码:AStudy on Image Compression Perceptual ReconstructionAlgorithm Based on Visual Communication EffectSHEN Fengxian(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anjiang University,Nanjing210000,China)Abstract:Aiming at the shortcomings of traditional image compression perceptual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such as bad visual communicatione f ectandlowimagequality,thetheoryofimageblockisappliedintothereconstructionofcompressedpercep-ualimagesTCombiningtheadvantagesofcurvelettransform,whichissuitableforexpressingedgedetailsandcurveinforma-ion,the MRIimagesarerepresentedsparinglybycurvelettransformTAn MRIimagereconstructionalgorithmbasedonvisual communication effect is proposed.The signal-to-noise ratio,relative—error and matching degree are selected as the evaluation indexes.The results of three groups of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quality of reconstructed images is affected by noise-free images,noisy images and different sampling frequencies and PBDCT is superior to SIDCT and PBDCT in SNR,relative—error and matching degree.PBDCT has strong ability to resist noise and is good at preserving image details and edges.Key words:wavelet transform;curvelet transform;compression perception;regularization parameter;sampling frequency%SNR0引言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能够提供活体组织的细节图像,同时具有对人体无辐射性伤害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人脑、胸部、心脏以及人体其他部位结构的成像。
压缩感知-TV-ART图像重构课件
ART算法的实现步骤
总结词
ART算法的实现步骤包括初始化、模式匹配、权重调 整和分类决策等步骤。
详细描述
在实现ART算法时,首先需要对神经网络进行初始化, 设置初始的权值和阈值等参数。然后,将输入的模式 与神经网络中的模式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进行 下一步,否则重新调整神经网络的权值。接着,根据 匹配结果和一定的规则对神经网络的权值进行调整, 以使神经网络更好地适应输入模式。最后,根据调整 后的权值和阈值进行分类决策,输出分类结果。
ART
模拟退火算法,一种全局优化 算法,用于求解组合优化问题。
图像重构的应用领域
医学成像
视频处理
通过压缩感知和图像重构技术,可以 从低质量的医学图像中恢复出高分辨 率的图像,用于疾病诊断和治疗。
在视频处理领域,压缩感知和图像重 构技术可用于视频去噪、去模糊和超 分辨率等应用,提高视频质量和观感。
遥感成像
图像修复等领域。
案例三:ART算法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用于图像分割和特征提取,提高图像分析和识别精度。
ART(Adaptive Resonance Theory)算法是一种自适应 神经网络算法,它可以用于图像分割和特征提取。通过学 习和识别图像中的特征,ART算法可以将图像划分为不同 的区域,并提取出相应的特征向量。在图像处理中,ART 算法广泛应用于目标检测、人脸识别、手势识别等领域, 可以提高图像分析和识别的精度。
医学成像
1.B 通过压缩感知技术实现高分辨率、高帧率
的医学成像,如MRI、CT等。
地球物理学
1.C 用于地震勘探、电磁成像等领域,提高数据 处理速度和探测精度。
遥感
压缩感知
压缩感知正交匹配追踪算法重构二维图像摘要在传统采样过程中,为了避免信号失真,采样频率不得低于信号最高频率的2倍。
然而,对于数字图像、视频的获取,依照香农定理会导致海量的采样数据,大大增加了存储和传输的代价。
压缩感知采用非自适应性投影来保持信号的原始结构,能够通过数值最优化问题准确重构原始信号。
该理论指出,如果信号是稀疏的或者在某个基下可压缩,那么用少量的观测值就可以保持信号的结构和相关信息。
基于该理论,用于精确重构信号的采样需求数量可以远低于观测的维度,这极大地缓解了宽带信号处理的压力。
正交匹配追踪算法正是压缩感知信号检测的一种算法。
本文将介绍正交匹配追踪算法的原理以并给出了测试效果。
一、压缩感知简介压缩感知是一种新的信息获取理论,是建立在信号稀疏表示、测量矩阵的非相关性以及逼近理论上的一种信号采集和重建的方法。
该理论指出,只要信号是稀疏的或者在某个基下时刻压缩的,就可以通过远低于奈奎斯特采样定理要求的采样率获取信号的结构信息,再通过重构算法完成信号的精确重构。
压缩感知理论只要包括两个部分:将信号在观测向量上投影得到观测值,以及利用重构算法由观测值重构信号。
设x 是一个长度为N 的信号,其稀疏度为()N K K <,系数度为K 指x 本身有K 个非零元素,或者在某种变化域ψ内的展开系数有K 个非零元素。
信号(假设信号在变换域ψ内K 系数)在观测向量上的投影可以表示为:N M M i x yi<==,,,1,, φ其中,y i为压缩感知获取的M 个采样值,()φi Mi 1=是一组观测向量,由()φi Mi 1=组成的观测基Φ与变换基ψ不相关。
重构信号的关键是找出信号x 在ψ域中的稀疏表示,可以通过l 0范数优化问题找到具有系数结构的解:x y t s TxΦ=ψ..min由于上式的优化问题是一个难求解的NP-hard 问题,所以可以用l 1约束取代l 0约束:x y t s TxΦ=ψ..min1此时,压缩感知获得的采样值已经保持了原信号的结构及相关信息,因此可以不需要重构信号,利用检测算法直接从采样值中提取特征量进行判断,完成信号检测任务。
压缩感知图像处理技术
压缩感知图像处理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图像处理技术也在不断地创新和改进。
其中,压缩感知图像处理技术是一项非常有前景的技术。
它可以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减少图像处理的时间和成本,广泛应用于数字图像处理、图像压缩、视频压缩等领域。
一、压缩感知图像处理技术的概念压缩感知图像处理技术(Compressed Sensing)是指一种新型的信号采样与处理方法,它是一种以少量采样数据重建高维信号的理论和算法。
在传统的数字信号采样中,要求采样的样本数必须大于等于信号的维数,才能准确地采样信号。
而在压缩感知图像处理技术中,只需要采集不多于信号的运动维数次数的采样数据,就可以重构出完整的信号。
二、压缩感知图像处理技术的原理压缩感知图像处理技术的原理是在稀疏性假设的基础上,利用随机矩阵将高维信号随机映射到低维空间,并利用少量的观测信号(线性变换后)进行重建。
在信号的稀疏表示下,通过对信号的采样和重建可以达到信号的压缩和恢复的效果。
三、压缩感知图像处理技术的优势相比传统的信号采样方法,压缩感知图像处理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减少数据的采集和存储量。
由于相比传统信号采集方法,压缩感知图像处理技术可以仅采集一部分信号,就能获得完整的信号信息,从而减少了数据的采集和存储量。
2、提高图像处理的速度。
由于采集和存储的数据量减少了,同时又可以恢复出完整的图像信号,因此可以大大提高图像处理的速度。
3、已经广泛应用。
压缩感知图像处理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图像压缩、视频转码、稀疏信号重构等领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压缩感知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随着压缩感知图像处理技术的成熟和应用,它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1、图像处理。
利用压缩感知图像处理技术对图像信号进行压缩和重构。
2、视频转码。
将高清视频等复杂的数据进行压缩和转码。
3、稀疏信号重构。
通过少量样本进行大规模稀疏信号重构。
四、压缩感知图像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压缩感知图像处理技术虽然有很多优势,但同时存在以下问题:1、复杂的计算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5
* 压缩感知应用于光学成像的首个实际系统是Rice大学的“单像
素相机”。
* 由于该相机直接获取的是 M次随机线性测量值,而不是获取原
始信号的 N( M<<N) 个像素值,因此为低像素相机拍摄高质量 图像提供了可能。
2018/10/26
基于压缩感知的MRI图像重建算法研究
汇报人:指导老师:
目录 一 课题的研究背景、现状及意义 二 选题目的 三 课题内容 四 课题的难点 五 课题进度 六 课题进展
2018/10/26
2/15
原始图像
采样
采样数据
数据传输
压缩 发的
解压缩 恢复图像
* 传统Nyquist采样定理: Nyquist 采样定理要
2018/10/26
8/15
3.2 测量矩阵
观测基的意义: 保证能够从观测值准确重构信号,其需要满足一定的限制: 观测基矩阵与稀疏基矩阵的乘积满足RIP性质(有限等距性质)以保证观测 矩阵不会把两个不同的K稀疏信号映射到同一个集合中。 研究现状: 如果稀疏基和观测基不相关,则很大程度上保证了RIP性。则一般用随机高 斯矩阵作为观测矩阵。 有证明,高斯随机矩阵时, 能以较大概率满足约束等距性条件。 确定性测量矩阵因为其占用存储空间少,硬件实现容易,是未来测量矩阵 的研究方向,目前确定性矩阵的重建精度不如随机矩阵。
2018/10/26
9/15
3.3 重构算法
目前的 CS 重构算法主要有两大类,包括凸优化法、贪婪匹配追踪算 法。 凸优化法包括基追踪(BP)法、内点(IP)法、梯度投影(GPSR)法和迭代阈 值算法等。 贪婪算法主要包括匹配追踪(MP)系列算法、正交匹配追踪系列算法 (OMP)、正则化约束算法 ROMP、压缩采样匹配追踪(CoSaMP)和子空间 匹配基追踪算法(SP)等。 还有一些混合算法
2018/10/26
5/15
1)稀疏表示是应用压缩感知的先验条件
找到某个正交基Ψ , 信号在该基上稀疏
找到一个与Ψ不相关, 且满足一定条件的观测基 Φ 以Φ观测真实信号, 得到观测值Y 对Y采用最优化重建, Ψ Φ均是其约束。
2)随机测量是压缩感知的关键过程
3)重构算法是获取最终结果的必要手段。
2018/10/26
2018/10/26
10/15
如下图:利用小波多尺度变换对 Pepper 图像进行处理,利用标准高斯 随机矩阵作为测量矩阵 Φ,对稀疏化后的数据进行随机测量,使用改 进的 OMP 算法对测量后的数据进行图像重建。
2018/10/26
采样率为1%
采样率为5%
采样率为10%
采样率为15%
11/15 25% 采样率为
采样率为45%
2018/10/26
Pepper 图像经过多尺度小波变换后只要保留 5%的系数,即可较好地重 建图像,证明了压缩感知算法的有效性。
基于小波基的CS图像重建示例图
2018/10/26
13/15
基于冗余字典的CS图像重建方法效果图
2018/10/26
14/15
两类重建算法总结:
2018/10/26
15/15
想法: 1、建立基于冗余字典的CS通用框架把压缩感知理论与超 分辨率图像重建很好结合起来。 2、更好更快地实现单幅图像的超分辨率重建。 3、用更少的观测数据,更大概率的精确恢复、重构原信号。 扩展应用到图像修复上。?
计划: 阅读大量国内外文献进一步学习压缩感知理论及其在超分辨中的应 用 对图像实现各种重建方法并对其进行效果比对
2018/10/26
7/1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1 稀疏表示
稀疏表示的意义: 只有信号是K稀疏的(且K<M<<N),才有可能在观测M个观测值时,可 以从K个较大的系数重建原始长度为N的信号。 研究现状: 1、多种变换域分析方法为稀疏表示提供了可能。 经典的稀疏化的方法有 1)离散余弦变换(DCT) 2)傅里叶变换(FFT) 3)离散小波变换(DWT)等 2、许多信号,诸如自然图像,本身就存在着变换域稀疏性。 3、信号在冗余字典下的稀疏表示:对稀疏表示研究的另一个热点是信 号在冗余字典下的稀疏分解。 这是一种全新的信号表示理论:用超完备 的冗余函数库取代基函数,称之为冗余字典,字典中的元素被称为原子。
基于小波基的CS图像重建方法在图像上釆样因子比较小的 情况下,能够取得较好的重建效果,而且此方法计算量较小,能 够在短时间内重建高分辨率图像。 基于冗余字典的CS图像重建方法中,由于在字典学习过程中 获得了图像的先验知识,图像的稀疏表示更加有效。当图像 上采样因子较小时,对细节的恢复能力很强,生成高分辨率图 像与原始图像相当接近。
6/15
设x为长度N的一维信号,稀疏度为k(即含有k个非零值),Φ为 M×N的二维矩阵(M<N),y=Φx为长度M的一维测量值。压缩感 知问题就是已知测量值y和测量矩阵Φ的基础上,求解欠定方程组 y=Φx得到原信号x。
一般的自然信号x本身并不是稀疏的,需要在某种稀疏基上进行稀 疏表示,x=Ψs,Ψ为稀疏基矩阵,s为的稀疏系数。 压缩感知方程为y=Φx=ΦΨs=Θs。 将原来的测量矩阵Φ变换为Θ=ΦΨ(称之为传感矩阵),解出s的逼近 值 ,则原信号 。
2018/10/26
通过显示 器显示图 像
3/15
2018/10/26
被感知对象
压缩感知
重建信号
名词解释:压缩感知—直接感知压缩后的信息 理论优点:能够节省硬件成本!并且用较少的观测
数据,尽可能较大概率的精确恢复、重构原信号。压 缩感知的应用很大程度地减少测量时间、采样速率及 测量设备的数量
基本方法:信号在某一个正交空间具有稀疏性(即可压
求必须以信号带宽 2倍的速率进行采样。
* 思考?:大部分冗余信息在采集后被丢弃
采样时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能否直接采集 不被丢弃的信息? 压缩感知(压缩传感,Compressive Sensing)理论是近年来信号处 理领域诞生的一种新的信号处理理论,由D. Donoho(美国科学院 院士)、E. Candes(Ridgelet, Curvelet创始人)及华裔科学家T. Tao(2006年菲尔兹奖获得者)等人提出,自诞生之日起便极大地吸 引了相关研究人员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