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国际标准gb1353-玉米质量指标

合集下载

国家粮油质量标准修订稿

国家粮油质量标准修订稿

国家粮油质量标准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最新国家粮油质量标准1、稻谷(GB1350-2009):⑴整精米率指标按1-5等级分别为:籼稻:≥50%、≥47%、≥44%、≥41%、≥38%粳稻:≥61%、≥58%、≥55%、≥47%、≥44%⑵等外级:出糙率低于5等的稻谷⑶标签标识要求:在包装物上或随行文件中注明产品的名称、类别、产地(县)、收获时间,为稻谷产品溯源提供根据和方便。

2、玉米(GB1353-2009)⑴按1-5等容重指标分别为:≥720g/L、≥685g/L、≥650g/L、≥620g/L、≥590g/L等外级:<590 g/L⑵5个等级可以兼顾我国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以及主产区丰年、平年和歉年的玉米质量,同时各等级也能够与各主要玉米生产国家要求相一致。

⑶不完善粒按1-5级分别为:≤4%、≤6%、≤8%、≤10%、≤15%⑷对于水分>18%的玉米,须将水分降到18%以下,待玉米样品冷却至室温后再测定容重。

⑸标识要求。

3、大豆(GB1352-2009)⑴高油大豆按粗脂肪含量(干基)指标分为1-3等分别为:≥22%、≥21%、≥20%,低于20%的大豆不作为高油大豆,其它质量指标与普通大豆3等相同。

⑵高蛋白大豆按蛋白质含量(干基)指标分为1-3等分别为:≥44%、≥42%、≥40%,低于40%的不作为高蛋白大豆,其他指标与普通大豆2等相同。

⑶普通大豆定等指标使用完整率代替纯粮率进行定等,质量等级仍为1-5级分别为:≥95%、≥90%、≥85%、≥80%、≥75%,⑷新标准取消东北黄大豆与一般黄大豆分类,根据种皮与子叶颜色将大豆分为:黄大豆、青大豆、黑大豆、其他颜色大豆、混合大豆等,并要求黄大豆、青大豆和黑大豆中同类型大豆不低于95%,不符合要求的归为混合大豆。

⑸我国新标准中首次对损伤粒单独进行要求,1-5等损伤粒分别要求≤1%、≤2%、≤3%、≤5%、≤8%,其中热损伤粒分别为:≤%、≤%、≤%、≤1%、≤3%。

玉米质量及储存品质检验

玉米质量及储存品质检验

V1—滴定邻苯二钾酸氢钾溶液所耗氢氧化钾标准储备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0—滴定空白溶液所耗氢氧化钾标准储备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204.22—邻苯二钾酸氢钾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
注意事项:
(1)称量基准物质邻苯二钾酸氢钾时,应将其盛放试剂的瓶盖妥善放置,严防污染。
滴加酚酞指示剂 3-4 滴后,用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微红色,30s 不褪色为止。记下
耗用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 V1。
注意事项:
①滴定速度的控制:滴定速度不宜过快或过慢,一般控制在 6-8mL/min,即每秒 2-3 滴,
7
滴定液成串不成线。 ②终点的观察:临近滴定终点时, 要适当放慢滴定速度,注意观察样液的颜色变化。测
无机杂质
2
(3)有机杂质:无使用价值的玉米粒、异种粮粒及其他有机杂质。
轻型杂质
异粮粒
注意事项: ①玉米以外的有机物质,包括异种粮粒均为杂质。 ②严重病害、热损伤、霉变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变色变质无使用价值的玉米均为杂质。 2.大样杂质检验 按标准规定分两次进行筛选,然后拣出筛上大型杂质和筛下物,合并称量。 注意事项: ①应将玉米芯上玉米剥离,分别归属。 ②应将筛底中的筛下物清理干净。 3.小样杂质检验 从检验过大样杂质的试样中分取试样约 100 g。小样用量不大于 100g 时,精确至 0.01g; 小样用量大于 100g 时,精确至 0.1g,倒入分析盘中,按标准规定,拣出其中的杂质并称量。 4.杂质总量检验 杂质总量为大样杂质与小样杂质之和。 (六)不完善粒检验 按 GB/T 5492—2008 执行 1.不完善粒:受到损伤但尚有使用价值的颗粒。包括下列几种: (1)虫蚀粒:被虫蛀蚀,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

关于玉米种植的各项标准制度(doc 8页)

关于玉米种植的各项标准制度(doc 8页)

关于玉米种植的各项标准制度(doc 8页)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玉米GB1353―1999前言GB1353―1986《玉米》已实施12年之久,在这期间我国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

玉米食用比例大幅下降,目前主要作为饲料原料和工业用粮;玉米品种及栽培、收获均有较大的改变。

根据目前的情况并参考其他农业大国的标准,本次修订对原标准做了如下重要技术改变:――将纯粮率定等改为容重定等。

――将水分指标统一为不超过14. 0%。

――增加不完善粒指标,定为不超过5.0%。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1353―1986。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粮食储备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国家粮食储备局标准质量管理办公室;参加起草单位:吉林省粮食局、陕西省粮食局、广西壮族自治区粮食局。

法GB/T5493―1985粮食、油料检验类型及互混检验法GB/T5494―1985粮食、油料检验杂质、不完善粒检验法GB/T5497―1985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定法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容重粮食籽粒在单位容积内的质量,以克/升(g/L)表示。

3.2 不完善粒受到损伤但尚有使用价值的颗粒。

包括下列几种:3.2.1 虫蚀粒:被虫蛀蚀,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

3.2.2 病斑粒:粒面带有病斑,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

3.2.3 破损粒:籽粒破损达体积五分之一(含)以上的颗粒。

3.2.4 生芽粒:芽或幼根突破表皮的颗粒。

3.2.5 生霉粒:粒面生霉的颗粒。

3.2.6 热损伤粒:受热后外表或胚显著变色和损伤的颗粒。

3.3 杂质通过规定筛层和无使用价值的物质,包括下列几种:3.3.1 筛下物:通过直径3.0mm圆孔筛的物质。

3.3.2 无机杂质:泥土、砂石、砖瓦块及其他无机杂质。

3.3.3 有机杂质:无使用价值的玉米粒、异种粮粒及其他有机杂质。

3.4 色泽、气味一批玉米固有的综合色泽和气味。

4 分类4.1 根据玉米种皮颜色分为三类:4.1.1 黄玉米:种皮为黄色,并包括略带红色的黄色玉米。

玉米等级的区分,与容重、水分、杂质、不完善粒、霉变粒的关系

玉米等级的区分,与容重、水分、杂质、不完善粒、霉变粒的关系

玉米等级的区分,与容重、水分、杂质、不完善粒、霉变粒的关系玉米的容重、杂质、水分、不完善粒以及霉变粒指标是衡量玉米质量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指标,具有广泛代表性和权威性。

,根据GB 1353-2018 玉米质量标准要求,为大家讲解下玉米收购、储存、运输、加工和销售过程中检测的指标。

1.玉米容重(1)玉米容重作为定等的标准,代替了过去的出粮率,是反映玉米籽粒的饱满程度,容重就是一升玉米的重量,容重越大质量越好,表示空瘪的玉米少。

以东北玉米为例,由于玉米生长环境不同,辽宁、吉林比黑龙江、内蒙的玉米容重高,说明了玉米容重存在地域性的差异。

(2)玉米容重等级:一等玉米容重:≥720g/L二等玉米容重:≥690g/L三等玉米容重:≥660g/L四等玉米容重:≥630g/L五等玉米容重:≥600g/L等外玉米容重:<600g/L2. 玉米水分玉米在储存过程中,环境条件时刻影响着粮食籽粒的生理变化,如水分过高时,粮食容易发热霉变,进而导致品质劣变。

东北地区玉米收获时水分在28%-38%之间,大多数是采用烘干塔烘干的方式快速降低到14.5%水分,容易造成籽粒空瘪、容重偏低的情况。

也有一部分采用晾干方式,晾干的玉米籽粒饱满,容重高。

华北玉米收获时水分较低,几乎全部采用自然晾干方式进行降水。

3. 玉米杂质东北玉米大多数都是采用烘干塔烘干,装箱时也会进行除尘、筛选、去玉米皮,所以杂质较少,在0.5-1%之间,按照标准要求玉米杂质含量应当≤1%。

4. 玉米不完善粒(1)玉米不完善粒指的是有缺陷或受到损伤有使用价值的玉米粒,包括虫蚀粒、病斑粒、破损粒、生芽、生霉粒,热损伤粒东北玉米在烘干过程中,水分快速的下降,同时还有一些机械的操作,先烘干、然后仓储、筛选、装箱、出库等环节,会导致破碎粒增加。

(2)玉米不完善粒含量:一等玉米:≤4%二等玉米:≤6%三等玉米:≤8%四等玉米:≤10%五等玉米:≤15%5. 玉米霉变粒收割后玉米保管储存不善,极容易出现玉米生霉现象。

《玉米》新标准GB 1353-2017与旧检验标准GB 1353-2009对比

《玉米》新标准GB 1353-2017与旧检验标准GB 1353-2009对比

Nov. 2017 CHINA FOOD SAFETY 49行业聚焦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关系着国计民生。

《玉米》标准的变更先后经历了《玉米》GB1353-1999、《玉米》GB1353-2009、《玉米》GB1353-2017。

《玉米》GB 1353-2017是目前最新的检验标准,是强制性标准,与GB 1353-2009略有不同。

本文主要对比了它们的技术差别。

标准的性质《玉米》GB 1353-2017与《玉米》GB 1353-2009的性质均为强制性标准。

GB 1353-2017与GB 1353-2009的主要技术差异规范性引用文件的差异GB 1353-2017《玉米》增加了GB276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增加了GB 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增加了LS/T 6103《粮油检验粮食水分测定水浸悬浮法》;增加了LS/T 6117《粮油检验容重测定水浸悬浮法》;减少了GB 13078《饲料卫生标准》;减少了LS/T 3701 《HGT-1000型谷物容重器》。

定义有变化的术语(1)容重:按规定方法测得单位容积内玉米籽粒的质量,以克/升(g/L)表示。

(2)不完善粒:有缺陷或受到损伤但尚有使用价值的玉米颗粒。

包括虫蚀粒、病斑粒、破损粒、生芽粒、生霉粒和热损伤粒。

(3)破损粒:旧标准中是“破碎粒”,新标准中是“破损粒”,但它们的定义内容却是相同的。

(4)生芽粒:幼芽或幼根突破表皮,或幼芽或幼根虽未突破表皮但胚部表皮已破裂或明显隆起,有生芽痕迹的颗粒。

(5)热损伤粒:发热或干燥受热后籽粒显著变色或受到损伤的颗粒,包括自然热损伤粒和烘干热损伤粒。

(6)干燥热损伤粒:干燥受热引起的表皮或胚或胚乳显著变色,籽粒变形或膨胀隆起的颗粒。

(7)色泽、气味。

色泽:具有一批玉米固有的综合颜色和光泽。

气味:具有一批玉米固有的正常气味,无异味。

(8)增加了“水分含量”定义。

样品中所水分的质量占玉米总质量的百分率。

国家商品玉米标准(doc 7页)

国家商品玉米标准(doc 7页)

国家商品玉米标准(doc 7页)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玉米GB1353―1999前言GB1353―1986《玉米》已实施12年之久,在这期间我国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

玉米食用比例大幅下降,目前主要作为饲料原料和工业用粮;玉米品种及栽培、收获均有较大的改变。

根据目前的情况并参考其他农业大国的标准,本次修订对原标准做了如下重要技术改变:――将纯粮率定等改为容重定等。

――将水分指标统一为不超过14. 0%。

――增加不完善粒指标,定为不超过5.0%。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1353―1986。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粮食储备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国家粮食储备局标准质量管理办公室;参加起草单位:吉林省粮食局、陕西省粮食局、广西壮族自治区粮食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唐瑞明、龙伶俐、陶英、李长久、谢玉珍、张雪梅、封成斌。

玉米GB1353―19993.2 不完善粒受到损伤但尚有使用价值的颗粒。

包括下列几种:3.2.1 虫蚀粒:被虫蛀蚀,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

3.2.2 病斑粒:粒面带有病斑,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

3.2.3 破损粒:籽粒破损达体积五分之一(含)以上的颗粒。

3.2.4 生芽粒:芽或幼根突破表皮的颗粒。

3.2.5 生霉粒:粒面生霉的颗粒。

3.2.6 热损伤粒:受热后外表或胚显著变色和损伤的颗粒。

3.3 杂质通过规定筛层和无使用价值的物质,包括下列几种:3.3.1 筛下物:通过直径3.0mm圆孔筛的物质。

3.3.2 无机杂质:泥土、砂石、砖瓦块及其他无机杂质。

3.3.3 有机杂质:无使用价值的玉米粒、异种粮粒及其他有机杂质。

3.4 色泽、气味一批玉米固有的综合色泽和气味。

4 分类4.1 根据玉米种皮颜色分为三类:4.1.1 黄玉米:种皮为黄色,并包括略带红色的黄色玉米。

4.1.2 白玉米:种皮为白色,并包括略带淡黄色或粉红色的白色玉米。

4.1.3 混合玉米:混入本类以外玉米超过5.0%的。

玉米等级

玉米等级
计算单位,一般在东北地区玉米的安全水分(能够保证粮食安全储存的水分)为14.0%,不同地区的玉米安全水分不同。测量水分的简单方法是使用快速水分测定仪,其速度快,但会有一定的误差,比较准确的方法是将玉米拿到粮食部门的检验室内,使用粉碎机将玉米粉碎称重,放入恒温烘箱内烘焙规定时间后,冷却至室温后称重,其重量差与烘前重量之比即为玉米的含水量,以前粮食部门的检验人员大多可凭感观确定玉米含水量,不过为了保护农民利益和公平交易等为出发点,现在国家已基本上禁止检验人员凭感观检验玉米水分了。一般在东北地区新收获玉米含水量在27%左右,在南中原以南地区一般在14%左右。不过新收获玉米含水量与近成熟期的天气、玉米的成熟度等有关系。
1、玉米等级是按单位体积内标准水分玉米重量来划分的,有专门测玉米容重的仪器——容重器,其容量为1升,按照国家标准(GB1353-2009)要求的操作方法,即可测量你想要了解的玉米的容重。现行国家标准共分5个等级,具体等级为:一等容重大于或等于720g/l,二等容重大于或等于685g/l小于720g/l,三等容重大于或等于650g/l小于685g/l,四等容重大于或等于620g/l小于650g/l,五等容重大于或等于590g/l小于620g/l,容重低于590g/l的为等外品。

关于玉米种植的各项标准制度

关于玉米种植的各项标准制度

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玉米GB1353―1999前言GB1353―1986《玉米》已实施12年之久,在这期间我国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

玉米食用比例大幅下降,目前主要作为饲料原料和工业用粮;玉米品种及栽培、收获均有较大的改变。

根据目前的情况并参考其他农业大国的标准,本次修订对原标准做了如下重要技术改变:――将纯粮率定等改为容重定等。

――将水分指标统一为不超过14. 0%。

――增加不完善粒指标,定为不超过%。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1353―1986。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粮食储备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国家粮食储备局标准质量管理办公室;参加起草单位:吉林省粮食局、陕西省粮食局、广西壮族自治区粮食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唐瑞明、龙伶俐、陶英、李长久、谢玉珍、张雪梅、封成斌。

玉米 GB1353―1999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玉米的定义、分类、质量指标、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运输、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收购、贮存、运输、加工、销售的商品玉米。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5490―1985粮食、粮油及植物油脂检验一般规则GB5491―1985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GB/T5492―1985粮食、油料检验色泽、气味、口味鉴定法GB/T5493―1985粮食、油料检验类型及互混检验法GB/T5494―1985粮食、油料检验杂质、不完善粒检验法GB/T5497―1985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定法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容重粮食籽粒在单位容积内的质量,以克/升(g/L)表示。

不完善粒受到损伤但尚有使用价值的颗粒。

包括下列几种:3.2.1 虫蚀粒:被虫蛀蚀,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

病斑粒:粒面带有病斑,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

玉米的检测标准

玉米的检测标准

允收标准
退货标准
——
<13.0或>14.5
——
<31.0或>36.0
4.0—5.0 >5.0

>1.0

>2.0
——
检出
——
检出
——
<0.55或>0.65
——
>50
检验方法
GB 5497 GB 5419 GB 5494 GB 5494 目视法挑选检查 目视法挑选检查 目视法挑选检查 测量、称重 GB/T 20570附录A
包括四个部分
玉米的存放时间
包括两个部分
玉米的理化指标
包括八个指标
玉米的卫生指标
包括七个指标
判断 标准
03 玉米检测的行业标准
感官判 断
时间判 断
各项指 标
1.外观判断
外观:金黄色均匀颗粒,无霉变色泽
2.滋气味
滋气味:具有一批玉米固有气味,无砂齿感,无异味
3.杂质
无肉眼可见杂质(如玉米棒、石子、碳渣、砂粒等)
03 玉米检测的行业标准
判断标 准
感官判 断
时间判 断
各项指 标
3.包装、储运指标
参考行业标准,制定如下指标
3.1 用符合食品卫生法要求的塑料编织袋包装;且要求外观整洁、 无污染、受潮或泄漏、破损现象。 3.2 外包装上应标明:食品制造商名称、地址、生产日期、品名、 净含量、级别、保质期等符合GB 7718的要求,不允许将合格证放 置于外袋与内袋之间,可在外袋进行合格标示(如在外袋上盖合格 章或以鲜艳色彩将合格证缝合于封口处)。 3.3 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及其他易污染物品混运、混贮,运 输过程应保持干燥,并备有防雨、防潮措施;贮存于通风、干燥的 库房内,需用离地面10cm以上的垫仓板铺垫地面。 3.4 每批原料供应商均应提供合格的检验报告单。

玉米国家标准

玉米国家标准

玉米国家标准前言GB1353―1986《玉米》已实施12年之久,在这期间我国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

玉米食用比例大幅下降,目前主要作为饲料原料和工业用粮;玉米品种及栽培、收获均有较大的改变。

根据目前的情况并参考其他农业大国的标准,本次修订对原标准做了如下重要技术改变:――将纯粮率定等改为容重定等。

――将水分指标统一为不超过14. 0%。

――增加不完善粒指标,定为不超过5.0%。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1353―1986。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粮食储备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国家粮食储备局标准质量管理办公室;参加起草单位:吉林省粮食局、陕西省粮食局、广西壮族自治区粮食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唐瑞明、龙伶俐、陶英、李长久、谢玉珍、张雪梅、封成斌。

玉米GB1353―1999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玉米的定义、分类、质量指标、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运输、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收购、贮存、运输、加工、销售的商品玉米。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5490―1985粮食、粮油及植物油脂检验一般规则GB5491―1985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GB/T5492―1985粮食、油料检验色泽、气味、口味鉴定法GB/T5493―1985粮食、油料检验类型及互混检验法GB/T5494―1985粮食、油料检验杂质、不完善粒检验法GB/T5497―1985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定法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容重粮食籽粒在单位容积内的质量,以克/升(g/L)表示。

3.2 不完善粒受到损伤但尚有使用价值的颗粒。

包括下列几种:3.2.1 虫蚀粒:被虫蛀蚀,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

3.2.2 病斑粒:粒面带有病斑,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

玉米国家标准GB/1353

玉米国家标准GB/1353

玉米国家标准GB/135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353-1999代替GB135 3-__-04-01实施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玉米的定义、分类、质量指标、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运输、贮存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收购、贮存、运输、加工、销售的商品玉米。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5490-1985粮食、油料及植物油脂检验一般规则GB/5491-1985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GB/T5492-1985粮食、油料检验色泽、气味、口味鉴定法GB/T5493-1985粮食、油料检验类型及互混检验法GB/T5494-1985粮食、油料检验杂质、不完善粒检验法GB/T5497-1985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定法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容重粮食籽粒在单位容积内的质量,以克/升(g/L)表示。

3.2不完善粒受到损伤但尚有使用价值的颗粒。

包括下列几种:3.2.1虫蚀粒:被虫蛀蚀,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

3.2.2病斑粒:粒面带有病斑,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

3.2.3破损粒:籽粒破损达本颗粒体积五分之一(含)以上的颗粒。

3.2.4生芽粒:芽或幼根突破表皮的颗粒。

3.2.5生霉粒:粒面生霉的颗粒。

3.2.6热损伤粒:受热后外表或胚显著变色和损伤的颗粒。

3.3杂质通过规定筛层和无使用价值的物质,包括下列几种:3.3 .1筛下物:通过直径3.0mm圆孔筛的物质。

3.3.2无机杂质:泥土、砂石、砖瓦块及其他无机杂质。

3.3.3有机杂质:无使用价值的玉米粒、异种粮粒及其他有机杂质。

3.4色泽、气味一批玉米固有的综合色泽和气味。

4分类4.1根据玉米种皮颜色分为三类:4.1.1黄玉米:种皮为黄色,并包括略带红色的黄色玉米。

4.1.2白玉米:种皮为白色,并包括略带淡黄色或粉红色的白色玉米。

【期货交易 精品资源】《玉米》国家标准修订情况说明

【期货交易 精品资源】《玉米》国家标准修订情况说明

会议主要内容
• 通过了玉米标准修订工作方案; • 明确了玉米标准修订的基本框架、修订的主要内容; • 明确了各单位任务分工; • 重点对《高水分玉米容重定等问题》进行专题研究, 决定由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自治区粮食局和 中储粮吉林分公司、黑龙江分公司、辽宁分公司、内 蒙古分公司共同承担高水分玉米容重定等实验工作, 河南工业大学、吉林省粮食局负责数据分析汇总。
增加了储备粮收购和轮换难度 加大管理成本
• 我国中央储备玉米标准等级为中等品(二等),由 于受粮食生产影响,某些年份二等玉米粮源偏少, 很难完成国家下达的轮换计划,为完成国家二等玉 米轮换计划,有的企业不得不跨地区,甚至跨省收 购,增加了管理成本和工作难度。
玉米不完善粒限制指标 不适应我国粮食机械化作业现状
返回二
三、GB 1353-2009与GB 1353-1999《玉米》 的主要差异
调整了等级级数和指标,增加等外级 修改了容重测定方法 增加了水分大于18%的玉米容重测定方法 调整了不完善粒指标 增加了检验规则
• 增加了标签标识要求
• 2009版玉米标准依然是以容重作为定等指标,不完善粒、杂质、水分、 色泽气味为限制指标。
2、修改了容重测定方法
• 1999年版附录A玉米容重测定方法中,玉米从谷物筒由中间筒直 接下落到称量筒内,玉米下落中不断压紧、压实,单位体积内玉 米颗粒密度增加,造成玉米容重虚高。2009年版附录A中保留谷物 筒的下漏斗直径的40mm不变,容重操作方法与GB/T5498-1985 《粮食、油料检验 容重测定法》标准规定的一致。
-20
6
4
620
49.0
632 62.0 622 10
-12
-2
5
590

国家商品玉米标准(doc 7页)

国家商品玉米标准(doc 7页)

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玉米GB1353―1999前言GB1353―1986《玉米》已实施12年之久,在这期间我国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

玉米食用比例大幅下降,目前主要作为饲料原料和工业用粮;玉米品种及栽培、收获均有较大的改变。

根据目前的情况并参考其他农业大国的标准,本次修订对原标准做了如下重要技术改变:――将纯粮率定等改为容重定等。

――将水分指标统一为不超过14. 0%。

――增加不完善粒指标,定为不超过5.0%。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1353―1986。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粮食储备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国家粮食储备局标准质量管理办公室;参加起草单位:吉林省粮食局、陕西省粮食局、广西壮族自治区粮食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唐瑞明、龙伶俐、陶英、李长久、谢玉珍、张雪梅、封成斌。

玉米GB1353―1999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玉米的定义、分类、质量指标、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运输、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收购、贮存、运输、加工、销售的商品玉米。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5490―1985粮食、粮油及植物油脂检验一般规则GB5491―1985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GB/T5492―1985粮食、油料检验色泽、气味、口味鉴定法GB/T5493―1985粮食、油料检验类型及互混检验法GB/T5494―1985粮食、油料检验杂质、不完善粒检验法GB/T5497―1985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定法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容重粮食籽粒在单位容积内的质量,以克/升(g/L)表示。

3.2 不完善粒受到损伤但尚有使用价值的颗粒。

包括下列几种:3.2.1 虫蚀粒:被虫蛀蚀,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

3.2.2 病斑粒:粒面带有病斑,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

《玉米》质量标准

《玉米》质量标准

9 包装、储存和运输
• 9.1 包装 • 包装应清洁、牢固、无破损,缝口严密、结实,不
得造成产品撒漏。不得给产品带来污染和异常气味。
• 9.2 储存 • 应储存在清洁、干燥、防雨、防潮、防虫、防鼠、
无异味的仓房内,不得与有毒有害物质或水分较高 的物质混存。
• 9.3 运输 • 应使用符合卫生要求的运输工具和容器运送,运输
注:“——”为不要求
• 5.2卫生要求 • 5.2.1 食用玉米按GB2715及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 5.2.1 饲料用玉米按GB13078及国家有关规定执
行。
• 5.2.3 其他用途玉米按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执行。 • 5.2.4 植物检疫按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执行。
• 6 检验方法 • 6.1 扦样、分样:按GB 5491执行。 • 6.2色泽、气味检验:按GB/T 5492执行。
• 各类玉米质量要求见表1.其中容重为定等指标,3等为中。
表1玉米质量指标
等级
1 2 3 4 5
等外
容重g/L
≥720 ≥685 ≥650 ≥620 ≥590 <590
不完善粒含量/ %
总量 其中:生霉粒
≤4.0
≤6.0
≤8.0 ≤10.0
≤2.0
≤15.0
——
杂质% 水分% ≤1.0 ≤14.0
色泽、气味 正常
GB 2715 粮食卫生标准 GB/T 5490 粮食、油料及植物油脂检验 一般规则 GB 5491 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 GB/T 5492 粮食、油料检验色泽、气味、口味鉴定法
GB/T 5493 GB/T 5494
粮食、油料检验类型及互混检 验法 粮食、油料检验杂质、不完善
粒检验法 GB/T 5497 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定法

【新玉米上市】玉米的定等指标

【新玉米上市】玉米的定等指标

【新玉米上市】玉米的定等指标目前,新鲜玉米已经入市,受前期玉米降库存等系列事件的影响,华北玉米整体跌到8毛附近。

呐!发生这样的事情呢,我也不想的。

可是作为收储企业的工作人员,在收购玉米的时候,我们要保卫种粮农户利益,玉米定等不能疏忽啊。

一 、玉米各类玉米按容重定等,各类玉米以3等为中等玉米,低于5等的为等外玉米。

玉米质量指标(GB1353-1999)等 级容重,g/L 不完善粒,% 总 量 其中:生霉粒 1≥720 ≤4.0 ≤2.0 2≥685 ≤6.0 3≥650 ≤8.0 4≥620 ≤10.0 5≥590 ≤15.0 等外 <590(水分≤14.0%,杂质≤1.0%)二、淀粉发酵工业用玉米淀粉业用玉米以淀粉含量定等。

淀粉、发酵工业用玉米质量指标(GB 8613-1999)等级淀粉(干基),%不完善粒色泽、气味总量其中:生霉粒1 ≥75≤5.0≤1.0正常2 ≥723 ≥69(水分≤14.0%,杂质≤1.0%)淀粉业用玉米以马齿型等淀粉含量高的玉米为宜。

马齿型玉米的籽粒呈马齿状,顶部凹陷,粒型较大。

胚乳外部为角质,内部为粉质,质地较软。

低于3等的玉米不宜作淀粉、发酵工业用。

三、饲料用玉米饲料用玉米按容重、粗蛋白质、不完善粒分等级。

饲料用玉米质量指标(GB/T 17890-1999)等级淀粉(干基),%不完善粒色泽、气味总量其中:生霉粒1 ≥75≤5.0≤1.0正常2 ≥723 ≥69(水分≤14.0%,杂质≤1.0%)精彩荐读:【粮食输送】近距离接触带式输送机【粮情分析会】大咖破解锈扁难题【粮食流通】什么是粮食“四散化”【PK台】粮情多参数检测VS单参数检测【熏蒸效果鉴定】手动测虫的一般套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三、如何鉴别和处理玉米中的霉菌及其毒素
目前,获得人们的偏好、支付意愿或接受赔偿的意愿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类:①从直接受到影响的物品的相关市场信息中获得;②从其他事物中所蕴含的有关信息间接获得;③通过直接调查个人的支付意愿或接受赔偿的意愿获得。3.1鉴别玉米中的霉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其毒素
A.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影响环境的范围,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霉变玉米中还往往同时存在呕吐霉素和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DON)是单端孢霉稀族真菌毒素中一种分子量较小的代谢物,是由各种镰刀菌,尤其是禾谷镰孢菌产生的。其产毒菌株适宜在阴凉、潮湿的气候条件下生长,当谷物的水分含量为22%时,在很短的时间内,谷物即可产生大量的呕吐毒素。呕吐毒素养素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人中毒后会产生胃部不适,恶心、呕吐、头痛、头晕、腹痛、腹泻,还可有全身无力、口干、流涎,少数患者有发烧、颜面潮红等症状。畜禽呕吐毒素中毒后一般表现为厌食、呕吐、腹泻,影响免疫和
3.不同等级的环境影响评价要求玉米破碎粒和整粒谷物中串珠镰孢菌B1毒素的含量研究表明,碎粒及其它谷物废料中的霉菌毒素是整粒谷物的30-500倍。这主要是因为整粒谷物有起保护作用的外层果皮。所以饲料厂和养殖场对玉米的选择要建立严格的检测指标(主要有水分、容重、霉变、胚变、破碎度、杂质和虫蛀等指标)。玉米副产物主要有DDGS、DDG、玉米蛋白粉、玉米蛋白饲料、玉米胚芽粕等。这些副产物在美国和欧洲能够被很好的利用,且使用价值很高。但在国内,由于我们的玉米在收获和储存过程中感染较多的霉菌,这些被感染的玉米大多被用来生产玉米副产物,且由于霉菌产生的霉菌毒素化学性质较稳定,不受玉米加工过程的影响,这些霉菌毒素大多存留在玉米副产物中,甚至被浓缩,含量是普通玉米的三倍以上。粮食在收获期间遭受连阴雨天气,很容易产生霉变。霉变后的粮食如小麦、玉米、花生、大麦、大豆等容易产生黄曲霉毒素、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有毒有害物质。霉菌对玉米的污染途径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玉米本身传带。寄附在玉米种子上的霉菌,常随播种而传至田间,成为玉米霉害的来源,重新导致作物带菌,而这种带菌的玉米在收获后,又从田间回到仓库。二是自然媒介的传播。霉菌孢子广泛存在于空气之中,植物从生长到收获、储藏,与各种自然物广泛接触,霉菌可随气流、雨水、尘埃、以及昆虫等有害动物传播到玉米上来。三是储藏环境的感染。粮库、堆栈的内外境,常存在一个相对平衡的霉菌区系,常常造成谷物的感染。
一、玉米及其副产物DDGS中的霉菌含量和毒素1.1玉米霉菌种类和含量
玉米是我国传统的大宗农产品,其产量、消费量和出口量在国际上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玉米的生产和贮存过程中,由于不当的生产方式和环境条件,导致霉菌在玉米中污染和繁殖。玉米中大量霉菌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玉米的品质,同时由于霉菌产生的多种真菌毒素对人类健康带来直接和潜在的危害。玉米是饲料和养殖业主要大宗原料,我国玉米主要产地在北方地区,如山东、河南、山西、内蒙和东三省等。不同地区,同一季节收获的玉米所带菌属有较大差别,同一地区、不同季节、不同年份的玉米所带菌属也不一样。玉米受霉菌感染的程度也与玉米的成熟度、玉米粒的完整度等有较大关系,成熟度差及破损粒较多的玉米易受霉菌的侵染。有人对筛出的
一、国际标准(GB1353-2009玉米质量指标)
等级容重/(g/L)不完善粒含量%杂质含量%水分含
量%
色泽、气味
总量生霉粒量1≥720≤4.0≤2.0
≤1.0
≤14.0
正常
2≥685≤6.0 3≥650≤8.0 4
≥620
≤10.0
5≥590≤15.0等外<590—注:“—”为不作要求。
二、玉米霉菌毒素
繁殖机能,并导致血磷和碱性磷酸酯酶的活性下降。我国建议供人食用的谷物DON含量不得超过1mg/kg,小麦、面粉、玉米、玉米粉均应≤1000μg/kg。
规划审批机关在审批专项规划草案时,应当将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以及审查意见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玉米赤霉烯酮(简称ZEN)是由在潮湿环境下生长的镰刀菌群(主要是真菌禾谷镰刀菌)产生的一种雌激素真菌毒素。它首先是从赤霉病玉米中分离出来的,主要存在于玉米和玉米制品中,小麦、大麦、高梁、大米中也有一定程度的分布。它具有较强的生殖毒性和致癌作用,可引起动物发生雌激素中毒症。我国粮食卫生标准中规定小麦、玉米中玉米赤霉烯酮的限量为60μg/kg。
[例题-2006年真题]下列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的表述,正确的是( )可见,人畜食用毒素含量超标的玉米后,会出现霉毒素中毒现象,能够诱发肝癌、免疫和生殖机能下降等疾病,急性中毒还能产生恶心、呕吐、头疼、头晕、腹痛、腹泻等症状。人畜长期食用低剂量的霉变玉米,毒素会在体内沉积。特别是对动物而言,毒素会在动物肌肉组织有很高含量的残留,而正常烹饪过程不会对它有破坏,也就是说,它可以通过动物组织对人类健康构成危害,并且这种有害物质的残留远远比药物残留危害严重得多。因此,产生霉变的玉米应集中收购、专仓储存、及时送质检机构检测,经检验毒素含量超标的玉米,只能作为工业用粮定向销售,严防流入口粮市场和用于饲料加工。
2)按发布权限分。环境标准按发布权限可分为国家环境标准、地方环境标准和行业环境标准。二、霉变玉米的危害
粮食在收获期间遭受连阴雨天气,很容易产生霉变。霉变后的粮食如小麦、玉米、花生、大麦、大豆等容易产生黄曲霉毒素、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有毒有害物质。
黄曲霉毒素是由一组真菌(黄曲霉、曲霉等)产生的一组化学结构类似的真菌毒素,目前已分离鉴定出12种。其基本结构为二呋喃环和香豆素,前者为基本毒性结构,后者与致癌性有关。试验证明,黄曲霉素可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损害肝脏,故它是一类肝毒素。哺乳动物的细胞培养液中含有微量黄曲霉毒素时,便可使细胞致死,所以它又是一类细胞毒素。世界卫生组织已明确认定黄曲霉毒素为致癌物,许多科学家甚至认为,黄曲霉毒素是目前已知的致癌性最强的生物代谢产物。我国粮食及食品中黄曲霉毒素限量标准是:20μg/kg(玉米、花生仁、花生油、玉米胚油)(B1),10μg/kg(大米、其他食用油),5μg/kg(其他粮食、豆类、发酵食品)(B1),不得检出(婴儿代乳食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