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强条整理201510

合集下载

强制性条文电气施工

强制性条文电气施工

三、施工工艺
1 施工准备 —— 本条文施工所需机具如下:
序号 机械设备名称
图片
序号 机械设备名称
图片
1
焊机
2
切割机
3
冲击钻
5 液压压线钳
4
台钻
钢锯及锯条、卷尺、常用电工 其他 工具、扳手等
1 施工准备
劳动力准备:
序号 工种
要求
1 电工 能了解系统原理 2 焊工 满足特种作业要求 3 油漆工 熟练工种 4 钳工 熟练工种 5 普工
2):使用 使用摇表的时候保持摇速120转/分,打好1x几,大转盘
的一格就是几,转动大转盘使指针停在中间,大转盘上被箭 头对准的数就是电阻值。比如打好1x0.1,大转盘上被箭头 对准的数是2.2,电阻值就是为0.22欧。
接地电 阻测量 仪接线 方式图
3、检测依据 检测接地电阻值时,
应以设计要求作为检验其 是否合格的标准。
2 施工流程
3 施工方法
3.1 桥架保护地线敷设(镀锌钢材) 1)弹线定位;根据设计图在桥架、线槽内确定保护线 的敷设位置。 2)开孔洞;确定保护地线固定点的位置,并做好标记, 使用手电钻开孔,并抹平孔洞口。 3)保护地线连接;除设计特殊要求外,钢材干线的连 接应采用搭接焊,且搭接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a:扁钢与扁钢搭接为扁钢宽度的2倍,不少于三面施焊; b:圆钢与圆钢搭接为圆钢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 c:圆钢与扁钢搭接为圆钢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
Hale Waihona Puke 板两端不少于2个有防松螺帽或防松垫圈的连接固定螺栓。
3 施工方法(续)
3.3 金属电缆保护管接地 1)镀锌钢管或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应用专用接地线连 接,不得采用焊接连接,不得采用焊接件接地线。 2)薄壁钢管严禁熔焊连接。 3)如采用跨接方法连接(暗敷管),跨接地线两端焊接 面不得小于该跨接线截面的6倍。焊缝均匀牢固,焊接处要清 除药皮,刷防腐漆。

强制性条文学习内容(电气专业)(5-4)资料

强制性条文学习内容(电气专业)(5-4)资料

记录人:
《强制性条文》学习内容( 5)
时间:
年月
日 地点:
施工阶段:
参加人员签名:
学习内容: 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50-2006
管道等交叉及其他可能使接 地线遭受损伤处,均应用钢管或角钢等加以保护。 接
地线在穿过墙壁、楼板及地坪处应加装钢管或其
他坚固的保护套。有化学腐蚀的
部位还应采取防腐 措施。热镀锌钢材焊接时将破坏热镀锌防腐,应在
焊痕外
100mm内做防腐处理。
3.3.4 接地干线在不同的两点及以上与接地网相连接。 自然接地体应在不同的
3.2.9 不得利用蛇皮管、管道保温层的金属外皮或金属网、低压照明网络的
导线铅皮以及电缆金属护层作接地 线。蛇皮管两端应采用自固接头或软管接头,
且两 端应采用软铜线连接。
记录人:
《强制性条文》学习内容( 3)
时间:
年月
日 地点:
施工阶段:
参加人员签名:
学习内容:
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50-2006
1 扁钢为其宽度的 2 倍( 且至少 3 个棱边焊接 ) ;
2 圆钢为其直径的 6 倍;
3 圆钢与扁钢连接时,其长度为圆钢直径的 6 倍;
4 扁钢与钢管、扁钢与角钢焊接时,为了连接可靠, 除应在其接触部位两侧
进行焊接外,并应焊以由钢
带弯成的弧形 ( 或直角形 ) 卡子或直接由钢带本身
弯 成弧形 ( 或直角形 ) 与钢管 ( 或角钢 ) 焊接。
的接地线,应用镀锌螺栓连接;
有色金属接地线不能采用焊接时,可用螺栓连
接、 压接、热剂焊(放热焊接)方式连接。用螺栓连接

电气规范标准强制性条文汇编

电气规范标准强制性条文汇编

规范标准强制性条文汇编(电气专业)《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GJ242-20114.3.2 设置在住宅建筑内的变压器,应选择干式、气体绝缘或非可燃性液体绝缘的变压器。

8.4.3 家居配电箱应装设同时断开相线和中性线的电源进线开关电器,供电回应装设短路和过负荷保护电器,连接于手持式及移动式家用电器的电源插座回路应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10.1.1建筑高度为100m或35层以上的住宅建筑和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25的住宅建筑,应按第二类防雷建筑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

10.11.2建筑高度为50m-100m或19层--34层的住宅建筑和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5且小于等于0.25的住宅建筑,应按不低于第三类防雷建筑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8.1.3住宅应设照明供电系统8.1.4每套住宅应在下列系统设置如下装置4.供电系统的电能表8.1.7下列设施不应布置在住宅套内,应设置在公共空间内1.配电和弱电干线(管)等2.电气设备3.电缆沟的检查孔8.7.3每套住宅应设置户配电箱,其电源总开关应采用可同时断开相线和中性线的开关电气器。

8.7.4住宅套内安装在1.8m及以下的插座均应采用安全型插座。

8.7.5住宅的共用部位应设人工照明,应采用高效节能的照明装置(光源、灯具及附件)和节能控制措施。

8.7.9当发生火警时,疏散通道和出入口处的门禁应能集中解除或能从内部徒手开启出口门。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3.2.8一级负荷应由两个电源供电,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个电源不应同时受到损坏。

3.3.2应急电源与正常电源之间必须采取防止并列运行的措施。

4.3.5设置在民用建筑中的变压器,应该选择干式、气体绝缘或非可燃性液体绝缘的变压器。

当单台变压器油量为100kg及以上时,应设置单独的变压器室。

4.7.3当成排布置的配电屏长度大于6m时,屏后面的通道应设有两个出口。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强制性条文 (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强制性条文 (1)

第四章电气装置安装工程强制性条文强制性条文的实施1、基本规定1.1工程建设、勘察、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应加强单位内部管理,制定严格执行强制性条文的管理制度,有关工程管理及技术人员必须熟悉、掌握强制性条文。

1.2工程勘察设计招标阶段,建设单位或其委托的招标代理机构应在招标文件中对强制性条文的实施提出具体要求,并把其作为勘察、设计单位评标定标的依据之一。

在工程施工招标阶段,建设单位或其委托的招标代理机构应在招标文件中对强制性条文的实施提出具体要求,并把其作为施工单位评标定标的依据之一。

1.3工程建设过程中,参建各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强制性条文,不符合强制性条文规定的,应及时整改,并应保存整改记录。

未整改合格的,严禁通过验收。

1.4施工、监理、建设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如发现勘察设计有不符合强制性条文规定的,应及时向勘察、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提出书面意见和建议。

1.5工程项目投运前,参建各单位应分别对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提供检查报告。

1.6专职质量检查员、监理工程师应持有效的资格证书上岗。

1.7作为实施强制性条文的原始资料,《输变电工程强制性条文执行计划表》和《输变电工程强制性条文验收汇总表》、《输变电工程强制性条文执行检查表》、《输变电工程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应填写规范、数据真实,记录齐全,签证有效,并按工程项目单独组卷,由建设单位归档。

1.8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更改强制性条文。

1.9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行为,有权向上级主管部门检举、控告、投诉。

工程设计强制性条文执行计划表填写、使用说明工程项目施工图设计前, 勘察设计单位应明确本工程项目所涉及的强制性条文, 编制《工程设计强制性条文执行计划》, 经内部审批后, 报设计监理单位审核, 建设单位批准执行。

如未委托设计监理单位, 直接报建设单位批准执行。

保证工程项目执行强制性条文的完整性。

工程名称序号图纸卷册责任单位强制性条文执行表号设计单位设计监理建设单位1 公用部分 ●○○表4.1.2 ~表4.9.22 电气一次 ● ○ ○ 表5.1.2 ~表5.5.23 电气二次 ● ○ ○ 表6.1.2 ~表6.2.2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计划施工单位(章)年月日批准: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 (施工单位分管领导)审核: 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 (施工单位管理部门)编写: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 (施工项目部)目录一、工程概况二、编制目的三、编制依据四、施工强条实施组织机构五、施工强制性条文实施措施附表:A 施工强条实施计划表B电气施工强条执行记录表C施工安全强条执行记录表1000kV变电站电气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计划表工程编号工程项目名称责任单位强制性条文执行表号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1 1000kV主变压器系统安装○○●1 1000kV主变压器安装○●1 1000kV主变压器本体安装●○表6.1.2表6.4.2 表6.6.22 1000kV主变压器检查●○表4.2.23 1000kV主变压器附件安装4 1000kV主变压器油及密封试验●○表4.2.25 1000kV主变压器整体检查●○表4.2.2表6.1.2 2 主变压器系统附属设备安装○●1 主变避雷器安装●○表6.4.22 主变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安装●○表6.1.2表6.6.23 主变控制柜及端子箱检查安装●○表6.1.24 引下线及跳线安装●○表9.0.25 悬式绝缘子串6 支柱绝缘子安装7 中性点管形母线安装●○表4.3.23 调压变压器安装○●1 调压变压器本体安装●○表6.1.2表6.4.2 表6.6.22 调压变压器内部检查●○表4.2.23 调压变压器附件安装4 调压变压器注油及密封试验●○表4.2.25 调压变压器整体检查●○表4.2.2表6.1.210 主变压器带电试运○●2 控制及直流设备安装○○●1 控保室设备安装○●1 XXX保护室控制及保护和自动化屏安装●○表6.1.2表6.7.22 直流屏及充电设备安装●○表6.1.23 二次回路检查及接线2 蓄电池组安装○●1 蓄电池安装●○表12.1.2表12.2.2表12.3.22 充放电及容量测定3 ⅹⅹⅹkV配电装置安装○○●1 主母线及旁路母线安装○●1 绝缘子串安装2 软母线安装●○表9.0.23 支柱绝缘子安装4 管形母线安装●○表4.3.25 接地开关安装●○表6.1.2表6.6.22 电压互感器及避雷器安装○●1 避雷器安装●○表6.4.22 电压互感器安装●○表6.1.2表6.4.23 隔离开关及接地开关安装●○表6.1.2表6.4.24 支柱绝缘子安装●○表6.1.25 引下线及跳线安装●○表9.0.26 就地柜箱安装●○表6.1.2表10.0.23 进出线(母联.分段及旁站)间隔安装○●1 隔离开关安装●○表6.1.2表6.4.22 断路器安装●○表4.1.2表6.4.23 电流互感器安装●○表6.1.2表6.4.24 避雷器安装●○表6.4.2表6.6.25 穿墙套管安装●○表6.1.26 支柱绝缘子安装●○表6.1.27 引下线及跳线安装●○表9.0.28 就地控制设备安装●○表6.1.2表10.0.24 铁架构及网门安装○●1 铁架构及网门安装●○表6.1.2表6.6.210 ⅹⅹⅹkV配电装置带电运行○●4-I 1000kV GIS、HGIS配电装置安装○○●1 1000kV主母线安装○●1 悬式绝缘子串安装2 软母线安装●○表9.0.23 支柱绝缘子安装4 管形母线安装●○表4.3.25 接地开关安装●○表6.1.2表6.6.26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安装●○表6.1.2表6.4.27 避雷器安装●○表6.4.2表6.6.2 2 ××线--××线串GIS、HGIS检查安装○●1 基础检查及设备支架安装●○表6.1.2表6.4.2 表6.9.22 XX串XXX断路器单元本体检查安装●○表6.1.2表6.6.2 表6.9.23 GIS封闭母线安装●○表6.1.2表6.6.2 表6.9.24 GIS内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安装●○表6.1.2表6.6.2 表6.9.25 GIS内部电压互感器安装●○表6.1.2表6.6.2 表6.9.26 GIS内部避雷器安装●○表6.1.2表6.6.2 表6.9.23 ××线--××线串配套设备安装○●1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安装●○表6.1.2表6.4.22 避雷器安装●○表6.4.2表6.6.23 引下线、跳线及跨线安装●○表9.0.24 悬式绝缘子串4 ××线--××线串就地控制设备安装○●1 就地动力控制设备箱体安装●○表6.1.2表10.0.22 二次回路检查及接线●○表6.1.25 ××线线路(×母线)高压电抗器安装○●1 高压电抗器本体安装●○表6.1.2表6.4.2 表6.6.22 高压电抗器内部检查●○表4.2.23 高压电抗器附件安装4 高压电抗器注油及密封试验●○表4.2.25 高压电抗器整体检查●○表4.2.2表6.1.26 中性点电抗器安装●○表4.2.2表6.4.27 高抗避雷器安装●○表6.4.2表6.6.28 隔离开关安装●○表6.1.2表6.4.29 引下线、跳线及跨线安装●○表9.0.210悬式绝缘子串安装11支柱绝缘子安装12中性点管母线安装●○表4.3.213中性点避雷器安装●○表6.4.2表6.6.2 10-11000kV GIS、HGIS配电装置带电试运○●10-21000kV高压电抗器带电试运○●4-II500kV及以下GIS、HGIS配电装置安装○○●1 主母线安装○●1 绝缘子串安装2 软母线安装●○表9.0.23 支柱绝缘子安装4 管形母线安装●○表4.3.25 接地开关安装●○表6.1.2表6.6.22 封闭式组合电器检查安装○●1 基础检查及设备支架安装●○表6.1.2表6.4.2 表6.9.22 封闭式组合电器本体检查安装●○表6.1.2表6.6.2 表6.9.23 电压互感器.避雷器安装●○表6.1.2表6.6.2 3 配套设备安装○●1 电压(流)互感器安装●○表6.1.2表6.4.2表6.6.22 避雷器安装●○表6.4.2表6.6.23 软母线及引下线安装●○表9.0.24 就地控制设备安装○●1 控制柜及就地箱安装●○表6.1.2表10.0.22 二次回路检查及接地●○表6.1.210 ⅹⅹⅹkV封闭式组合电器带电运行○●5 站用配电装置安装○○●1 工作变压器安装○●1 变压器本体安装●○表6.4.2表6.14.22 变压器检查●○表4.2.23 变压器附件安装4 变压器注油及密封试验5 控制及端子箱安装●○表6.1.2表10.0.26 变压器整体检查●○表6.1.22 备用变压器安装○●1 变压器本体安装●○表6.4.2表6.14.22 变压器检查●○表4.2.23 变压器附件安装4 变压器注油及密封试验5 控制及端子箱安装●○表6.1.2表10.0.26 变压器整体检查●○表6.1.23 ⅹⅹⅹkV配电柜安装○●1 基础型钢安装●○表6.1.2表6.14.22 配电盘安装●○表6.1.2表8.0.23 母线安装4 断路器检查5 二次回路检查接线4 站用低压配电装置安装○●1 低压变压器安装●○表6.1.22 低压盘安装●○表6.1.2表10.0.23 母线安装4 二次回路检查接线10 ⅹⅹkV系统设备带电试运○●6 无功补偿装置安装○○●1 电抗器安装○●1干式电抗器安装●○表4.2.2表6.4.22 引下线安装●○表9.0.22 油浸电抗器安装○●1 电抗器本体安装●○表6.4.2表6.14.22 电抗器检查●○表4.2.23 电抗器附件安装4 电抗器注油及密封试验5 控制及端子箱安装●○表6.1.2表10.0.26 电抗器整体检查●○表6.1.27 引下线安装●○表9.0.23 电容器间隔安装○●1 电容器安装●○表6.4.22 放电线圈安装●○表6.1.2表6.6.23 引下线安装●○表9.0.210 电容器组带电运行○●7 全站电缆施工○○●1 电缆管配制及敷设2 电缆架制作及安装○●1 电缆架安装●○表5.0.2表6.1.23 电缆敷设○●1 屋内电缆敷设表5.0.22 屋外电缆敷设●○表5.0.24 电力电缆终端及中间接头制作○●1 电力电缆终端制作及安装●○表6.5.22 电力电缆接头制作及安装5 控制电缆终端制作及安装○●1 控制电缆终端制作及安装6 35kV及以上电缆线路施工○●1 35kV及以上电缆线路表5.0.27 电缆防火与阻燃○●1 电缆防火与阻燃●○表5.0.28 全站防雷接地装置安装○○●1 避雷针及引下线安装○●1 避雷针及引下线安装●○表6.6.2表6.8.2 表6.10.22 接地装置安装○●1 屋外接地装置安装●○表6.2.2表6.3.2 表6.8.22 屋内接地装置安装●○表6.3.2表6.8.2 9 全站照明电气装置安装○○●1 屋外开关站照明安装○●1 管路敷设2 管内配线及接线3 照明配电箱(板)安装4 照明灯具安装10.1 屋外开关站照明回路通电检查○●2 屋外道路照明安装○●1 电缆敷设接线2 照明灯具安装10.2 屋外道路照明回路通电检查○●10 通信系统设备安装○○●1 通信系统一次设备安装○●1 通信系统一次设备安装●○表6.13.22 微波通信设备安装○●1 微波天线安装2 微波馈线安装●○表6.13.23 微波机.光端及设备安装●○表6.13.24 程控交换机安装3 通信蓄电池安装○●1 免维护蓄电池安装●○表12.1.2表12.2.2表12.3.22 通讯蓄电池充放电签证4 通信系统接地○●1 通信站防雷接地施工●○表6.8.2表6.10.2 11 起重机电气设备安装○○●1 起重机电气设备安装○●1 起重机接地●○表11.1.22 电气设备安装●○表11.2.2表10.0.23 起重机试运●○表11.3.212 旋转电动机施工○○●1 电动机施工○●1 电动机施工●○表7.0.213 交接试验○○●1 交接试验○●1 交流电动机●○表13.1.22 变压器●○表13.2.23 电抗器、消弧线圈●○表13.3.24 互感器●○表13.4.25 真空断路器●○表13.5.26 SF6断路器●○表13.6.27 SF6封闭式组合电器●○表13.7.28 电力电缆●○表13.8.29 避雷器●○表13.9.210 架空线●○表13.10.211 接地●○表13.11.214 其它○○●1 携带式和移动式电气设备接地○●1 携带式和移动式电气设备接地●○表6.11.2注:1、●为该项强制性条文执行的责任主体单位,并负责填写相应表格。

2015电气强条汇编

2015电气强条汇编

2015电气强条汇编《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1:6.3.2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2:6.3.3当A级或B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位于其他建筑物内时,在主机房与其他部位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隔墙,隔墙上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3:8.3.4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内所有设备的金属外壳、各类金属管道、金属线槽、建筑物金属结构等必须进行等电位联结并接地。

4:13.2.1采用管网式洁净气体灭火系统或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的主机房,应同时设置两种火灾探测器,且火灾报警系统应与灭火系统联动。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1:6.3.3办公建筑和其他类型建筑中具有办公用途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限值应符合表6.3.3的规定。

表6.3.3办公建筑和其他类型建筑中具有办公用途场所照明功率密度限值2:6.3.4商店建筑照明功率密度限值应符合表6.3.4的规定。

当商店营业厅、高档商店营业厅、专卖店营业厅需装设重点照明时,该营业厅的照明功率密度限值应增加5W/m2。

表6.3.4商店建筑照明功率密度限值3:6.3.5旅馆建筑照明功率密度限值应符合表6.3.5的规定。

表6.3.5旅馆建筑照明功率密度限值4:6.3.6医疗建筑照明功率密度限值应符合表6.3.6的规定。

表6.3.6医疗建筑照明功率密度限值5:6.3.7教育建筑照明功率密度限值应符合表6.3.7的规定。

表6.3.7教育建筑照明功率密度限值6:6.3.9会展建筑照明功率密度限值应符合表6.3.9的规定。

表6.3.9会展建筑照明功率密度限值7:6.3.10交通建筑照明功率密度限值应符合表6.3.10的规定。

表6.3.10交通建筑照明功率密度限值8:6.3.11金融建筑照明功率密度限值应符合表6.3.11的规定。

表6.3.11金融建筑照明功率密度限值房间或场所照度标准值(lx )照明功率密度限值(W/m 2)现行值 目标值 营业大厅200 ≤9.0 ≤8.0 交易大厅 300 ≤13.5 ≤12.0 9:6.3.12工业建筑非爆炸危险场所照明功率密度限值应符合表6.3.12的规定。

电气验收规范强条

电气验收规范强条

建筑电气工程验收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强条3、基本规定:一般规定高压的电气设备、布线系统以及继电保护系统必须交接试验合格。

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单独与保护导体相连接,不得串联连接,连接导体的材质、截面积应符合设计要求。

6、电动机、电加热器及电动执行机构检查连接:主控项目电动机、电加热器及电动执行机构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必须与保护导体可靠连接。

10、母线槽安装主控项目母线槽的金属外壳等外露可导电部分应与保护导体可靠连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每段母线槽的金属外壳间应连接可靠,且母线槽全长与保护导体可靠连接不应少于2处;2 分支母线槽的金属外壳末端应与保护导体可靠连接;3 连接导体的材质、截面积应符合设计要求。

11、梯架、托盘和槽盒安装主控项目金属梯架、托盘或槽盒本体之间的连接应牢固可靠,与保护导体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1 梯架、托盘或槽盒全长不大于30m时,不应少于2处与保护导体可靠连接;全长大于30m时,每隔20m~30m应增加一个连接点,起始端和终点端均应可靠接地。

2 非镀锌梯架、托盘或槽盒本体之间连接板的两端应跨接保护联结导体,保护联接导体的截面积应符合设计要求。

3 镀锌梯架、托盘或槽盒本体之间不跨接保护联结导体时,连接板每端不应少于2个有防松螺帽或防松垫圈的连接固定螺栓。

12、导管敷设主控项目钢导管不得采用对口熔焊连接;镀锌钢导管或壁厚小于或等于2mm的钢导管,不得采用套管熔焊连接。

13、电缆敷设主控项目金属电缆支架必须与保护导体可靠连接。

交流单芯或分相后的每相电缆不得单根独穿于钢导管内,固定用的夹具和支架不应形成闭合磁路。

14、导管内穿线和槽盒内敷线主控项目同一支流回路的绝缘导线不应敷设于不同的金属槽盒内或穿于不同金属导管内。

15、塑料护套线直敷布线主控项目塑料护套线严禁直接敷设在建筑顶棚内、墙体内、抹灰层内、保温层内或装饰面内。

18、普通灯具安装主控项目灯具固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 灯具固定应牢固可靠,在砌体和混凝土结构上严禁使用木楔,尼龙塞或塑料塞固定;2 质量大于10kg的灯具,固定装置及悬吊装置应按灯具重量5倍恒定均布载荷做强度试验,且持续时间不得少于15min.普通灯具的Ⅰ类灯具外露可导电部分必须采用铜芯软导线与保护导体可靠连接,连接处应设置接地标识,铜芯软导线的截面积应与进入灯具的电源线截面积相同。

2015电气强条汇编解读

2015电气强条汇编解读

2015电气强条汇编《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1: 6.3.2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2:6.3.3 当A级或B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位于其他建筑物内时,在主机房与其他部位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隔墙,隔墙上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3:8.3.4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内所有设备的金属外壳、各类金属管道、金属线槽、建筑物金属结构等必须进行等电位联结并接地。

4:13.2.1 采用管网式洁净气体灭火系统或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的主机房,应同时设置两种火灾探测器,且火灾报警系统应与灭火系统联动。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1:6.3.3 办公建筑和其他类型建筑中具有办公用途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限值应符合表6.3.3的规定。

表6.3.3 办公建筑和其他类型建筑中具有办公用途场所照明功率密度限值2:6.3.4 商店建筑照明功率密度限值应符合表6.3.4的规定。

当商店营业厅、高档商店营业厅、专卖店营业厅需装设重点照明时,该营业厅的照明功率密度限值应增加5W/m2。

表6.3.4 商店建筑照明功率密度限值3:6.3.5 旅馆建筑照明功率密度限值应符合表6.3.5的规定。

4:6.3.6 医疗建筑照明功率密度限值应符合表6.3.6的规定。

表6.3.6 医疗建筑照明功率密度限值5:6.3.7 教育建筑照明功率密度限值应符合表6.3.7的规定。

6:6.3.9 会展建筑照明功率密度限值应符合表6.3.9的规定。

表6.3.9 会展建筑照明功率密度限值7:6.3.10 交通建筑照明功率密度限值应符合表6.3.10的规定。

8:6.3.11 金融建筑照明功率密度限值应符合表6.3.11的规定。

表6.3.11 金融建筑照明功率密度限值房间或场所照度标准值(lx)照明功率密度限值(W/m2)现行值目标值营业大厅200 ≤9.0 ≤8.0交易大厅300 ≤13.5 ≤12.09:6.3.12 工业建筑非爆炸危险场所照明功率密度限值应符合表6.3.12的规定。

电气施工强制性条文

电气施工强制性条文

电气施工强制性条文电气施工强制性条文第一节《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7—1990在验收时,应进行下列检察:三、断路器及其操动机构的联动应正常,无卡阻现象;分、合闸指示正确;辅助开关动作正确可靠。

四、密度继电器的报警、闭锁定值应符合规定;电气回路传动正确。

五、六氟化硫气体压力、泄漏率和含水量应符合规定。

六、接地良好。

第二节《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8—1990当含氧量未达到18%以上时,人员不得进入。

第2.7.1条绝缘油必须按现行的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的规定试验合格后,方可注入变压器、电抗器中。

不同牌号的绝缘油或同牌号的新油与运行过的油混合使用前,必须作混油试验。

变压器、电抗器在运行前,应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其符合运行条件时,方可投入试运行。

检查项目如下:本体、冷却装置及所有附件应无缺陷,且不渗油。

事故排油设施应完好,消防设施齐全。

接地引下线及其与主接地网的联接应满足设计要求,接地应可靠。

铁芯和夹件的接地引出套管、套管的接地小套管及电压抽取装置不用时其抽出端子均应接地;备用电流互感器二次端子应短接接地;套管顶部结构的接触及密封应良好。

分接头的位置应符合运行要求;有载调压切换装置的远方操作应动作可靠,指示位置正确。

十三、变压器、电抗器的全部电气试验应合格;保护装置整定值符合规定;操作及联动试验正确。

第三节《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第4.2.9条金属电缆支架全长均应有良好的接地。

第5.2.6条直埋电缆在直线段每隔50~100m处、电缆接头处、转弯处、进入建筑物等处,应设置明显的方位标示或标桩。

第7.0.1条在易受外部影响着火的电缆密集场所或可能着火蔓延而酿成严重事故的电缆线路,必须按设计要求的防火阻燃措施施工。

第四节《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均应接地或接零:1 电机、变压器、电器、携带式或移动式用电器具等的金属底座和外壳;2 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3 屋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或钢筋混凝土构架以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遮拦和金属门;4 配电、控制、保护用的屏(柜、箱)及操作台等的金属框架和底座;5交、直流电力电缆的接头盒、终端头和膨胀器的金属外壳和可触及的电缆金属护层和穿线的钢管。

电气工程规范强条、检测试验条款

电气工程规范强条、检测试验条款
合设计要求 • 镀锌梯架、托盘及槽盒本体之间不跨接联结导体时,连接板每端不少于2个防松螺帽或防松垫圈
的连接固定螺栓 • 12.1.2 • 钢导管不得采用对口熔焊连接,镀锌钢管或壁厚小于或等于2mm的钢导管,不得采用套管熔焊
连接, • 13.1.5,单芯电缆或分相后的每相电缆不得单根独穿钢导管内,固定用的夹具或支架不应形成闭
序号
试验内容 绝缘电阻 动作试验 脱扣器整定值 电阻器、变阻器直流电阻误差测试
试验标准 500V兆欧表≥1MΩ,潮湿场所≥0.5MΩ 动作值在85%-110%之间 整定值误差不超过产品技术条件 符合产品技术条件
二、检测试验部分
相三孔插座,面对插座的左孔应与中性线连接,右孔与相线连接, • 单相三孔、三相四孔、三相五孔插座的保护导体应接在插座的上孔,插座的接地保护导体端子
不得与中性导体端子连接,同一场所的三相插座,相序应一致 • 保护接地导体在插座之间不得进行串联连接 • 相线与中性线不得利用插座本体的端子进行转接。 • 23.1.1,接地干线应与接地装置可靠连接
合磁路, • 14.1.1 • 同一交流回路的绝缘导线不应敷设在不同线槽内或穿不同的金属导管。
强条
• 15.1.1 • 塑料护套线严禁直接敷设在顶棚内、墙体内、抹灰层内、保温层内或装饰面内。 • 18.1.1 • 灯具的固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 灯具固定应牢固可靠,在砌体、混凝土结构上严禁使用木楔、倪龙塞、或塑料塞固定 • 重量大于10公斤的灯具,固定装置和悬吊装置应按灯具重量的5倍恒定均布载荷做强度试验,
强条
• 11.1.1 • 金属梯架、托盘及槽盒本体之间的连接应牢固可靠,与保护导体连接应满足一下要求 • 梯架、托盘及槽盒全长不大于30米时,应不少于2处与保护导体可靠连接,全长大于30米时,每

2015电气验收规范强条

2015电气验收规范强条

建筑电气工程验收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强条3、大体规定:一样规定高压的电气设备、布线系统和继电爱惜系统必需交接实验合格。

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份应单独与爱惜导体相连接,不得串联连接,连接导体的材质、截面积应符合设计要求。

六、电动机、电加热器及电动执行机构检查连接:主控项目电动机、电加热器及电动执行机构的外露可导电部份必需与爱惜导体靠得住连接。

10、母线槽安装主控项目母线槽的金属外壳等外露可导电部份应与爱惜导体靠得住连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每段母线槽的金属外壳间应连接靠得住,且母线槽全长与爱惜导体靠得住连接不该少于2处;2 分支母线槽的金属外壳结尾应与爱惜导体靠得住连接;3 连接导体的材质、截面积应符合设计要求。

1一、梯架、托盘和槽盒安装主控项目金属梯架、托盘或槽盒本体之间的连接应牢固靠得住,与爱惜导体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1 梯架、托盘或槽盒全长不大于30m时,不该少于2处与爱惜导体靠得住连接;全长大于30m 时,每隔20m~30m应增加一个连接点,起始端和终点端均应靠得住接地。

2 非镀锌梯架、托盘或槽盒本体之间连接板的两头应跨接爱惜联结导体,爱惜联接导体的截面积应符合设计要求。

3 镀锌梯架、托盘或槽盒本体之间不跨接爱惜联结导体时,连接板每端不该少于2个有防松螺帽或防松垫圈的连接固定螺栓。

1二、导管敷设主控项目钢导管不得采纳对口熔焊连接;镀锌钢导管或壁厚小于或等于2mm的钢导管,不得采纳套管熔焊连接。

13、电缆敷设主控项目金属电缆支架必需与爱惜导体靠得住连接。

交流单芯或分相后的每相电缆不得单根独穿于钢导管内,固定用的夹具和支架不该形成闭合磁路。

14、导管内穿线和槽盒内敷线主控项目同一支流回路的绝缘导线不该敷设于不同的金属槽盒内或穿于不同金属导管内。

1五、塑料护套线直敷布线主控项目塑料护套线严禁直接敷设在建筑顶棚内、墙体内、抹灰层内、保温层内或装饰面内。

1八、一般灯具安装主控项目灯具固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 灯具固定应牢固靠得住,在砌体和混凝土结构上严禁利用木楔,尼龙塞或塑料塞固定;2 质量大于10kg的灯具,固定装置及悬吊装置应按灯具重量5倍恒定均布载荷做强度实验,且持续时刻不得少于15min.一般灯具的Ⅰ类灯具外露可导电部份必需采纳铜芯软导线与爱惜导体靠得住连接,连接处应设置接地标识,铜芯软导线的截面积应与进入灯具的电源线截面积相同。

电气强条整理2015年10

电气强条整理2015年10

建筑电气相关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汇编目录目录 (2)1 (4)2 (7)3 (8)4 (8)5 (9)6 (9)7 (11)8 (11)9 (12)10 (12)11 (13)12 (17)13 (17)14 (20)15 (20)16 (20)17 (20)18 (21)19......................2 120 (21)21 (23)22 (23)23 (23)24 (24)25 (24)26 (24)27....................................2 428........................................2 4 28........................................2 530...........................................2 531 (43)32 (43)33 (43)34 (43)35 (44)36 (44)37 (45)38 (45)39 (45)40 (45)41 (45)42 (46)43 (46)44 (46)45 (46)46 (46)47 (46)48 (46)49 (46)50 (46)51 (47)523-2014 (47)53 (47)54 (47)55 (47)3.3.8 变、配电站不应设置在甲、乙类厂房内或贴邻,且不应设置在爆炸性气体、粉尘环境的危险区域内。

供甲、乙类厂房专用的10kV及以下的变、配电站,当采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分隔时,可一面贴邻,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等标准的规定。

5.3.2 建筑内设置自动扶梯、敞开楼梯等上、下层相连通的开口时,其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应按上、下层相连通的建筑面积叠加计算;当叠加计算后的建筑面积大于本规范第5.3.1条的规定时,应划分防火分区。

建筑内设置中庭时,其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应按上、下层相连通的建筑面积叠加计算;当叠加计算后的建筑面积大于本规范第5.3.1条的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与周围连通空间应进行防火分隔:采用防火隔墙时,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 h;采用防火玻璃墙时,其耐火隔热性和耐火完整性不应低于 1.00 h,采用耐火完整性不低于 1.00 h的非隔热性防火玻璃墙时,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进行保护;采用防火卷帘时,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0 h,并应符合本规范第6.5.3条的规定;与中庭相连通的门、窗,应采用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2高层建筑内的中庭团廊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5.4.12燃油或燃气锅炉、油浸变压器、充有可燃油的高压电容器和多油开关等,宜设置在建筑外的专用房间内;确需贴邻民用建筑布置时,应采用防火墙与所贴邻的建筑分隔,且不应贴邻人员密集场所该专用房间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确需布置在民用建筑内时,不应布置在人员密集场所的上一层斗下一层或贴邻,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燃油或燃气锅炉房、变压器室应设置在首层或地下一层的靠外墙部位,但常(负)压燃油或燃气锅炉可设置在地下二层或屋顶上。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电力工程部分(2015年)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电力工程部分(2015年)

1.000
表 5.0.3-2 特征周期值
场地类别
设计地震分置
Ⅰ0
Ⅰ1



第一组
0.20
0.25
0.35
0.45
0.65
第二组
0.25
0.30
0.40
0.55
0.75
第三组
0.30
0.35
0.45
0.65
0.90
5.0.4 对已编制地震小区划的城市或开展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 10 场地,应按批准的设计地震动参数采用相应的地震影响系数。
层框架部分所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 50%时,其框架部分的抗 震等级应按表中框架对应的抗震等级确定,适用的最大高度应允许比框架适当增加。
表 4.2.1:《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9—2006)
11.1.1 建(构)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其耐火等级应符合表 11.1.1 的 规定。
Vs≤150
d<3
3≤d<15 15≤d<80 d≥80
注:Vs 为场地岩石剪切波速;Vse 为场地土层等效效剪切波速;d 为覆盖 层厚度(单位:m)。
3.0.8 当需要在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非岩石和强风化岩
石的陡坡、河岸和边坡边缘等不利地段进行建设时,除保证地震作用下的
6
稳定性外,尚应估计不利地段对设计地震动参数可能产生的影晌,应按现
不适 用

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规定的方法对设计地震动参搬
进行修正。
1
3.0.9 场地地质勘察应划分对电力设施有利、一般、不利和危险的地段,
并应提供电力设施的场地覆盖层厚度、土层剪切波速和岩土地震稳定性(滑 已执

电气强条

电气强条
03
电动机检查
施 电 表19
4
二次回路检查及接线
10.7
污水处理站电气设备带电试运
10.9
附属生产系统电动机带电试运
14
全厂起重机电气设备安装
01
汽机间起重机电气设备安装
01
主、副滑线安装
施 电 表 23 施 电 表24
02
电动机检查
施 电 表19
03
控制设备安装及接线
施 电 表 23 施 电 表24
工程编号
工程项目名称
强制性条文执行表号
单位工程
分部工程
分项工程
01
发电机电气与引出线安装
01
发电机电气与出线间设备安装
01
发电机本体检查
施 电 表 8 施 电 表10
02
发电机附件安装
施 电 表19
03
励磁设备检查安装
施 电 表18
04
互感器检查安装
施 电 表 2 施 电 表5
05
箱、柜(盘)安装
施 电 表 5 施 电 表8
09
其他照明安装
01
电源及控制设备安装
02
管路敷设
03
管内配线及接线
04
照明灯具安装
10.5
回路通电检查
16
全厂电缆线路施工
01
电缆管配制及敷设
0l
主厂房电缆管配制及敷设
施 电 表 5 施 电 表8
02
开关站及网控室电缆管配制及敷设
施 电 表 5 施 电 表8
04
电除尘系统电缆管配制及敷设
施 电 表 5 施 电 表8
施 电 表26
04
电动机检查

电气规范标准强制性条文汇编

电气规范标准强制性条文汇编

规范标准强制性条文汇编(电气专业)《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GJ242-20114.3.2 设置在住宅建筑内的变压器,应选择干式、气体绝缘或非可燃性液体绝缘的变压器。

8.4.3 家居配电箱应装设同时断开相线和中性线的电源进线开关电器,供电回应装设短路和过负荷保护电器,连接于手持式及移动式家用电器的电源插座回路应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10.1.1建筑高度为100m或35层以上的住宅建筑和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25的住宅建筑,应按第二类防雷建筑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

10.11.2建筑高度为50m-100m或19层--34层的住宅建筑和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5且小于等于0.25的住宅建筑,应按不低于第三类防雷建筑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8.1.3住宅应设照明供电系统8.1.4每套住宅应在下列系统设置如下装置4.供电系统的电能表8.1.7下列设施不应布置在住宅套内,应设置在公共空间内1.配电和弱电干线(管)等2.电气设备3.电缆沟的检查孔8.7.3每套住宅应设置户配电箱,其电源总开关应采用可同时断开相线和中性线的开关电气器。

8.7.4住宅套内安装在1.8m及以下的插座均应采用安全型插座。

8.7.5住宅的共用部位应设人工照明,应采用高效节能的照明装置(光源、灯具及附件)和节能控制措施。

8.7.9当发生火警时,疏散通道和出入口处的门禁应能集中解除或能从内部徒手开启出口门。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3.2.8一级负荷应由两个电源供电,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个电源不应同时受到损坏。

3.3.2应急电源与正常电源之间必须采取防止并列运行的措施。

4.3.5设置在民用建筑中的变压器,应该选择干式、气体绝缘或非可燃性液体绝缘的变压器。

当单台变压器油量为100kg及以上时,应设置单独的变压器室。

4.7.3当成排布置的配电屏长度大于6m时,屏后面的通道应设有两个出口。

电气强制性条文

电气强制性条文

附件1升压站电气安装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程 (1)附件2升压站电气安装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计划表 (2)附件3升压站电气安装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检查表 (7)电气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程1范围1.0.1 为加强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控制,强化质量责任,规范质量行为,确保输变电工程建设严格执行强制性条文,保证工程质量及电网安全,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调试、监理、试验和检测等单位均应遵照执行。

1.0.3本规程所称强制性条文,包括国家现行有效的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以下简称强制性条文),且适用于最新版本,应及时更新替代、补充新增内容。

DL/T 621-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2规范性引用文件F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程GB 50052-19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3-1994110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 50054-19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8-19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9-199235kV-110kV 变电所设计规范GB 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60-2006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DL/T 5044-2004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 5027-1993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T 5056-1996变电所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DL/T 5103-199935kV〜110kV无人值班变电所设计规程电气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计划表工程名称:横山煜龙50MWp地面光伏项目110kV升压站安装调试工程4咼压电气设备4.1 断路器4.1.1 本条适用于断路器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4.1.2 断路器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见表 4.1.2表4.1.2 断路器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4.2 变压器4.2.1 本条适用于油浸式变压器、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4.2.2 油浸式变压器、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见表 4.2.2表422 电力变压器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表422 电力变压器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4.3 母线4.3.1 本条适用于母线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4.3.2 母线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见表 4.3.25电缆线路施工5.0.1 本条适用于电缆线路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电气相关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汇编目录目录 (2)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 (4)2 《住宅建筑规范》GB 50368-2005 (7)3 《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2011 (8)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2013 (8)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2009 (9)6 《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设计规范》GB 50060-2008 (9)7 《35kV~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GB 50059-2011 (11)8 《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 50053-2013 (11)9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GB 50227-2008 (12)10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 (12)11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13 (13)12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07 (17)13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 (17)14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12 (20)15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5-2011 (20)16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2014 (20)17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2005 (20)18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098-2009 (21)19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GB 50864-2012 (21)20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 (21)21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242-2011 (23)22 《交通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243-2011 (23)23 《金融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284-2012 (23)24 《教育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310-2013 (24)25 《医疗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312-2013 (24)26 《矿物绝缘电缆敷设技术规程》JGJ 232-2011 (24)27 《民用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技术规范》JGJ 203-2010 (24)28 《体育场馆照明设计及检测标准》JGJ 153-2007 (24)28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 45-2006 (25)30《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GB 17945-2010 (25)31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07 (43)32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198-2011 (43)33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04 (43)34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4-2007 (43)35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5-2007 (44)36 《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6-2007 (44)37 《电子会议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799-2012 (45)38 《会议电视会场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635-2010 (45)39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 51039-2014 (45)40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 50333-2002 (45)41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筑技术规范》GB 50881-2013 (45)42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2008 (46)43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2014 (46)44 《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25-2010 (46)45 《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 36-2005 (46)46 《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JGJ 58-2008 (46)47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62-2014 (46)48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67-2006 (46)49 《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J 122-99 (46)50 《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124-99 (46)51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 50156—2012 (2014年修订) (47)52 《医药工业仓储工程设计规范》GB 51073-2014 (47)53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 50974-2014 (47)54 《通风管道技术规程》JGJ 141-2004 (47)55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 50364-2005 (4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3.3.8 变、配电站不应设置在甲、乙类厂房内或贴邻,且不应设置在爆炸性气体、粉尘环境的危险区域内。

供甲、乙类厂房专用的10kV及以下的变、配电站,当采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分隔时,可一面贴邻,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等标准的规定。

5.3.2 建筑内设置自动扶梯、敞开楼梯等上、下层相连通的开口时,其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应按上、下层相连通的建筑面积叠加计算;当叠加计算后的建筑面积大于本规范第5.3.1条的规定时,应划分防火分区。

建筑内设置中庭时,其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应按上、下层相连通的建筑面积叠加计算;当叠加计算后的建筑面积大于本规范第5.3.1条的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与周围连通空间应进行防火分隔:采用防火隔墙时,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 h;采用防火玻璃墙时,其耐火隔热性和耐火完整性不应低于1.00 h,采用耐火完整性不低于1.00 h的非隔热性防火玻璃墙时,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进行保护;采用防火卷帘时,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0 h,并应符合本规范第6.5.3条的规定;与中庭相连通的门、窗,应采用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2高层建筑内的中庭团廊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5.4.12燃油或燃气锅炉、油浸变压器、充有可燃油的高压电容器和多油开关等,宜设置在建筑外的专用房间内;确需贴邻民用建筑布置时,应采用防火墙与所贴邻的建筑分隔,且不应贴邻人员密集场所该专用房间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确需布置在民用建筑内时,不应布置在人员密集场所的上一层斗下一层或贴邻,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燃油或燃气锅炉房、变压器室应设置在首层或地下一层的靠外墙部位,但常(负)压燃油或燃气锅炉可设置在地下二层或屋顶上。

设置在屋顶上的常(负)压燃气锅炉,距离通向屋面的安全出口不应小于6m。

2锅炉房、变压器室的疏散门均应直通室外或安全出口;3锅炉房、变压器室等与其他部位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 h的防火隔墙和1.50h的不燃性楼板分隔在隔墙和楼板上不应开设洞口确需在隔墙上设置门、窗时,应采用甲级防火门、窗;4锅炉房内设置储油间时,其总储存量不应大于1 m3,且储油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 h的防火隔墙与锅炉间分隔;确需在防火隔墙上设置门时,应采用甲级防火门;5变压器室之间、变压器室与配电室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2.00 h的防火隔墙;6油浸变压器、多油开关室、高压电容器室,应设置防止油品流散的设施。

油浸变压器下面应设置能储存变压器全部油量的事故诸油设施;7应设置火灾报警装置;8应设置与锅炉、变压器、电容器和多油开关等的容量及建筑规模相适应的灭火设施;9锅炉的容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锅炉房设计规范》GB 50041的规定。

油浸变压器的总容量不应大于1260kV·A,单台容量不应大于630kV·A;5.4.13布置在民用建筑内的柴油发电机房应符合下列规定:2不应布置在人员密集场所的上一层、下一层或贴邻;3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 h的防火隔墙和1.50 h的不燃性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4机房内设置储油问时,其总储存量不应大于1m3,储油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 h的防火隔墙与发电机间分隔;确需在防火隔墙上开门时,应设置甲级防火门;5应设置火灾报警装置;6应设置与柴油发电机容量和建筑规模相适应的灭火设施。

5.4.15 设置在建筑内的锅炉、柴油发电机,其燃料供给管道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进入建筑物前和设备间内的管道上均应设置自动和手动切断阀;5.5.23 建筑高度大于100 m的公共建筑,应设置避难层(间)。

避难层(间)应符合下列规定:7应设置消防专线电话和应急广播:8在避难层(间)进入楼梯间的入口处和疏散楼梯通向避难层(间)的出口处,应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5.5.24 高层病房楼应在二层及以上的病房楼层和洁净手术部设置避难间。

避难间应符合下列规定:4应设置消防专线电话和消防应急广播;5 避难间的入口处应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6.1.5 防火墙上不应开设门、窗、洞口,确需开设时,应设置不可开启或火灾时能自动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

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的管道严禁穿过防火墙。

防火墙内不应设置排气道。

6.2.7 附设在建筑物内的消防控制室、灭火设备室、消防水泵房和通风空气调节机房、变配电室等,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 h的防火隔墙和1.50 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

设置在丁、戊类厂房中的通风机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OO h的防火隔墙和0.50 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

通风、空气调节机房和变配电室开向建筑内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消防控制室和其他设备房开向建筑内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6.2.9 建筑内的电梯井等竖井应符合下列规定:1 电梯井应独立设置,井内严禁敷设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不应敷设与电梯无关的电缆、电线等。

电梯井的井壁除设置电梯门、安全逃生门和通气孔洞外,不应设置其他开口;2 电缆井、管道井、排烟道、排气道、垃圾道等竖向井道,应分别独立设置。

井壁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00 h,井壁上的检查门应采用丙级防火门。

3 建筑内的电缆井、管道井应在每层楼板处采用不低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材料或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建筑内的电缆井、管道井与房间、走道等相遥远的孔隙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8.1.7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需要联动控制的消防设备的建筑(群)应设置消防控制室。

消防控制室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单独建造的消防控制室,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3不应设置在电磁场干扰较强及其他可能影响消防控制设备正常工作的房间附近;4疏散门应直通室外或安全出口。

8.4.1 下列建筑或场所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1 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1500 m2或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 m2的制鞋、制衣、玩具、电子等类似用途的厂房;2 每座占地面积大于1000 m2的棉、宅、丝、麻、化纤及其制品的仓库,占地面积大于500 m2或总建筑面积大于1000 m2的卷烟仓库;3 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1500 m2或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 m2的商店、展览、财贸金融、客运和货运等类似用途的建筑,总建筑面积大于500 m2的地下或半地下商店;4 图书或文物的珍藏库,每座藏书超过50万册的图书馆,重要的档案馆;5 地市级及以上广播电视建筑、邮政建筑、电信建筑,城市或区域性电力、交通和防灾等指挥调度建筑;6 特等、甲等剧场,座位数超过1500个的其他等级的剧场或电影院,座位数超过2000个的会堂或礼堂,座位数超过3000个的体育馆;7 大、中型幼儿园的儿童用房等场所,老年人建筑,任一层建筑面积1500m2或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 m2的疗养院的病房楼、旅馆建筑和其他儿童活动场所,不少于200床位的医院门诊楼、病房楼和手术部等;8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9 净高大于2.6 m且可燃物较多的技术夹层,净高大于0.8 m且有可燃物的闷顶或吊顶内;10 电子信息系统的主机房及其控制室、记录介质库,特殊贵重或火灾危险性大的机器、仪表、仪器设备室、贵重物品库房;11 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内建筑面积大于50 m2的可燃物品库房和建筑面积大于500 m2的营业厅;12 其他一类高层公共建筑;13 设置机械排烟、防烟系统、雨淋或预作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固定消防水炮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等需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锁动作的场所或部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