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变换和位置练习题

图形的变换和位置练习题
图形的变换和位置练习题

图形的位置与变换

一、填空

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图形,那条直线就是这个图形的()。

2、对称轴通常用()线表示。

3、正方形有()条对称轴,圆有()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条对称轴。

4、物体沿着一条直线运动的现象叫()。

5、平移过程中,物体的()改变了,()和()都没有改变。

6、物体绕一个定点或一条轴按某个方向转动的现象叫(),这个定点称为(),转动的角称为()。

7、物体在旋转过程中,()和()都变了,()和()没有改变。

8、和表针旋转方向一致的旋转叫做()旋转,反之叫做()旋转。

9、下面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

(1)张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方向盘的运动是()现象。

(2)升国旗时,国旗的升降运动是()现象。

(3)妈妈用拖布擦地,是()现象。

(4)自行车的车轮转了一圈又一圈是()现象。

(5)钟摆的摆动是()现象。

十、根据下图填空。

①号三角形绕A点按______时针方向旋转了______度。

②号梯形绕B点按______时针方向旋转了______度。

③号三角形绕C点按______时针方向旋转了______度。

④号平行四边行绕D点按______时针方向旋转了______度。

二、根据右边的路线图,完成下表。

D( , ) E( , )、F( , )

G( , )

小学六年级数学图形的变换试题及答案

2013年图形的变换 一.填空题(共1小题) 1.(1)由①图到②图是向_________平移_________格. (2)由①图到③图是向_________平移_________格. (3)把②图向左平移3格,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4)把③图向上平移2格,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二.解答题(共13小题) 2.(2008?南靖县)(1)0A为对称轴,画出图形另一半,成为图形1. (2)将画好的整个图形向右平移4格,再画出来. (3)将图形1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并画出来. 3.(2007?惠山区)①画出下面三个图形中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②将梯形围绕A点逆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③将平行四边形先向右平移5格,再向下平移2格,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4.(2009?兴国县模拟)(1)以0A为对称轴,画出图形另一半,成为图形A. (2)将画好的图形A向右平移4格,得到图形B. (3)将图形A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得到图形C. 5.图形A向右平移5格得到图形B,图形B向下平移2格得到图形C,请在图中画出图形B和图形C. 6.图中,图形A是如何变换得到图形B? 7.请画出先向右平移8格,再向下平移2格后得到的图形.

8.按要求画一画. (1)在方格子中画出图①绕O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的图形.(2)画出将图②向右平移7格,再向上平移3格后的图形.(3)画出图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9.按要求画图. (1)将图形A向上平移5格,再向右平移7格,得到图形B.(2)以横虚线为对称轴,画出和图形A对称的图形. (3)以竖虚线为对称轴,画出和图形C对称的图形. 10.先画出图形: (1)向下平移3小格后的图形 (2)再画出图形①绕顶点A逆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③.

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图形变化和确定位置)

5.1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一) 学习容:西师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主题图、第一节例1、完成第65页课堂活动第(1)、(2)题和练习十七第1、2题。 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 1.理解图形放大或缩小的含义,体会图形的相似; 2.掌握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方法,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3.通过动手、动脑等活动,直观感知放大或缩小前后的图形,发展空间观念。 学习重点:理解图形放大或缩小的含义,掌握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方法。 学习难点:能利用方格纸将简单的图形按一定比例放大或缩小。 教学准备:多媒体、方格纸、火柴棍等。 第一版块自主学习导学 回顾旧知 1.画一画:将图(1)向左平移4格;将图(2)利用旋转绕O点在格子图里画一朵小花。 (1)(2) 2.平移和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和(),只改变图形的()和()。 新课先知 阅读课本64页,思考并回答下面问题: 观察例1: 1.第一组图片中,它们的形状(),大小也();第二组图片中,它们的形状(),大小()。 2.仔细观察第二组图片,从左到右,这两图片的()完全相同,图形()了;从右到左,这两图片的()完全相同,图形()了。 观察并思考“议一议”: 3.明确图形的缩小。 第一组图中,从左至右,图形()了,形状(),像这种保持图形原来的形状而使图形变小,叫做图形的()。 4.明确图形的放大。 第二组图中,从左至右,图形()了,形状(),像这种保持图形原来的形状而使图形变大,叫做图形的()。 5.图形放大或缩小后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相比,形状(),大小()。 第二版块课堂学习导学 初步构建 学习小组合作交流自主学习导学版块容。

图形的变换知识点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 图形的变换包括:、、。 其中只是改变原图形位置的变换是、。 一、图形的平移 1、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和。 2、平移的三要素:原图形的位置、平移的方向、平移的距离。 平移的方向一般为:水平方向、垂直方向两种。 平移的距离:一般为几个单位长度(也即几个方格)。 3、平移是整个图形的移动,图形的每个关键点都需要按要求移动。 4、图形平移的步骤:(1)确定原图形位置、平移的方向、平移的距离。 (2)找出原图形的各关键点。 (3)根据题目要求将各个点依次平移。 (4)顺次连接平移后的各点,标明各点名称。 二、轴对称 1、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直线的图形能够重合,就说这一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图形的。 2、轴对称图形一定有对称轴,而且至少有条对称轴,常见的例如:、、、、、;有两条对称轴的常见图形有、;有三条对称轴的常见图形有;正方形有条对称轴;五角星和正五边形有条对称轴;正六变形有条对称轴。 三、轴对称图形的画法 1、轴对称图形的性质:(1)对称轴两边的图形一定完全相同 (2)对应点也关于对称轴对称 (3)对应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 (4)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2、轴对称图形的画法:(1)根据题意确定已知图形以及对称轴位置 (2)找出已知图形的关键点 (3)一次过每个点作垂直于对称轴的虚线(根据性质3) (4)在对称轴另一侧确定各对应点位置(根据性质4) (5)标明各点对应名称,顺次连接各对应点得到轴对称图形。 四、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沿某条直线对折之后,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叠,这条直线就是图形的对称轴。

六、图形旋转的特点 1、旋转前后图形形状和大小都不变。 2、每组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角的度数都等于旋转角度。 3、各对应点之间的距离也相等。 七、图形旋转的三要素 1、旋转中心:可以在已知图形上也可以在已知图形外。 2、旋转方向:顺时针和逆时针。 3、旋转角度:常见的有45°、90°180°等。 八、旋转图形的画法 1、确定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2、找去原图形的各关键点 3、依次将各关键点与旋转中心连接(用虚线) 4、将各连线按要求旋转一定角度后,确定各虚线的长度,标出对应点。 5、将个对应点连接并标出名称。

图形的变换测试题.

《图形的变换》测试题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2-,3)关于x 轴的对称点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2.在直角坐标系中,点(31) -,关于坐标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为 ( ) A.(31)-,- B.(31) -, C.(31)-, D.(31) ,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25)P ,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P '的坐标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4.坐标平面内点(2)P m ,与点(32)Q -,关于x 轴对称,则m =( ). A .―3 B .―2 C .2 D .3 5.已知点1(3)P a , 与2(23)P --,关于原点对称,则a =( ). A .―3 B .―2 C .2 D .3 6.如图,等边ABC B △,点在坐标原点,C 点坐标为(40), ,点A 的坐标为( ) A .(4,0) B .(2,32) C .(32,2) D .(0,4) 7.如图,若将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 A B C '''△,则A 点的对应点A '的坐标是 ( ) A .(32)--, B .(22), C .(30), D .(21), 8.如果在正八边形硬纸板上剪下一个三角形(如图①中的阴影部分),那么图②,图③,图④中的阴影部分,均可由这个三角形通过一次平移、对称或旋转而得到.要得到图②,图③,图④中的阴影部分,依次进行的变换不可行... 的是( )

A.平移、对称、旋转 B.平移、旋转、对称 C.平移、旋转、旋转 D.旋转、对称、旋转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34)-, 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10.已知点(232)A a b +-, 和点(832)B a b +,关于x 轴对称,那么a b += . 1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3)a -,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11)b -,,则点()a b , 是 . 12.如果点P (y x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2,3),则=+y x . 13.点P (1,2)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三、解答题:(共61分) 14、(本小题6分)请画出已知图形(如图所示)关于直线l 的对称图形.(保留作图痕迹,不写画法) 15.(本小题7 图形,请把它补画成中心对称图形. 16.(本小题12 分)已知:线段m ,n (1)用尺规作出一个等腰三角形,使它的底等于m ,腰等于n (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不证明); 图① 图② 图③ 图④

中考数学图形的变换试题

第五单元图形的认识 第29课图形的轴对称 1.①直角三角形②线段③平行四边形④梯形⑤角⑥等腰三角形 上述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②⑤B.③⑤C.③④D.①③④ 2.将A、B、C、D、E、F、G、H、I、J这十个字母竖立在镜子前,在镜子中看到的像能与原字母相同的有()个. A.3 B.4 C.5 D.6 3.如图,下列图案是几家银行的标志,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个 A.1个B.2个C.3个D.4个 4.下图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B.C.D. 5.小强站在镜前,从镜子中看到镜子对面墙上挂着的电子表,其读数如下图示,则电子表的实际时刻是() A.10:51 B.10:21 C.15:01 D.12:01 6.已知:下面是我们熟悉的四个交通标志图形,请从几何图形的性质考虑,与其他三个 ..不同的是() A.①B.②C.③D.④ 7.如图,△ABC与△A1B1C1关于直线对称,将向右平移得到△A2B2C2.由此得出下列判断:(1)AB//A2B2;(2)∠A=∠A2;(3)AB= A2B2.其中正确的是() A.(1)(2)B.(2)(3)C.(1)(3)D.(1)(2)(3) 8.已知点P1(a,3)和P2(4,b)关于轴对称,则(a+b)2006的值为()A.1 B.-1 C.72006D.-72006 第7题图第9题图

8.如图,把△ABC 纸片沿DE 折叠,当点A 落在四边形BCDE 内部时,则∠A 与∠+∠12 之 间有一种数量关系始终保持不变,请试着找一找这个规律,你发现的规律是( ) A. ∠=∠+∠A 12 B. 212∠=∠+∠A C. 3212∠=∠+∠A D. )21(23∠+∠=∠A 10.如图,有一矩形纸片ABCD,AB=10,AD=6,将纸片折叠,使AD 边落在AB 边上,折痕为AE , 再将△AED 以DE 为折痕向右折叠,AE 与BC 交于点F ,则△CEF 的面积为( ) A .4 B .6 C .8 D .10 第10题图 11.如图,给出了一个轴对称图形的一半,其中直线l 为这个图形的对称轴,请你画出这 个图形的另一半(不用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 解: 第11题图 12.某居民小区搞绿化,要在一块长方形空地上建花坛,要求设计的图案由圆和正方形 组成(圆与正方形的个数不限),并且使整个长方形场地成轴对称图形,你有好的设计方案吗?请在如图的长方形中画出你的设计方案. 第12题图

《图形变化和确定位置》习题2

《图形放大或缩小》习题 一、识图,从左往右看,按图形的关系连线。 图形放大图形缩小图形不变 二、看图填空。 1、下图左边正方形的边长是()格,右边正方形的边长是()格。左边正方形()就是右边正方形。 2、下图左边长方形的长、宽分别是()格、()格。把左边长方形的长()后,得到右边长方形,它的长、宽分别是()格、()格。 三、把上面放大的图形按1:2缩小。 四、任意画出一个图形将其按1:4缩小。 五、在纸上画一个图形,然后透过近视镜片看这个图形,改变镜片到图形的距离,你会观察到什么?

《比例尺》习题 一、填空。 1、1km=()m=()cm。 2、比例尺1∶10000000是图上1cm表示实际距离()cm,也就是()km。 3、比例尺1∶1000是图上1cm表示实际距离()m。 4、比例尺1∶20是图上()表示实际距离()。 5、比例尺1∶5000000是图上()表示实际距离()。 二、解答题。 1、在一幅1∶8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个城市间的距离是18cm。如果飞机平均每时飞行720km,在这两个城市间大约要飞行多少时? 2、下图是移民小学新建的足球场平面图,这个足球场占地多少平方米?(图中球场的长、宽取整厘米数) 3、某地上午10时电线杆的高度与地上留下影子的长度比是4:3,已知影子长6cm,求电线杆的高度。

《确定物体的位置》习题 一、量一量,算一算。 1、小红家到学校的实际距离是多少米? 2、小红家到公园的实际距离是多少米? 3、小红家到图书馆的实际距离是多少米? 二、看图填一填。(比例尺为1:20000) 1、中国银行在长春公园的( )方向上,距离长春公园( )米。 2、第八中学在长春公园( )方向上,距离长春公园( )米。 3、展览馆在长春公园( )方向上,距离长春公园( )米。 4、家乐福在长春公园( )方向上,距离长春公园( )米。 东 100米

第五单元---图形的变换和确定位置

第五单元 图形的变换和确定位置 姓名: 得分: 一、 填空。(计21分) 1、把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都缩小到原来的 1 4 ,则它的周长缩小了( )倍,面积缩小到原来的( )。 2、把一个圆的半径放大到原来的10倍,则它的周长扩大了( )倍,面积扩大了( )倍。 3、在照片上小红的身高是5厘米,他的实际身高是1.7厘米。这张照片的比例尺是( )。 4、一幅图的比例尺是 1051520千米 ,那么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 际距离( )千米;实际距离50千米在图上要画( )厘米。把这个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 5、小明按1 :100的比例尺画出教室的长是a 厘米,小强按1 :200的比例尺画出该教室的长应是( )厘米。 6、在比例尺是1 :400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千米,也就是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 1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 )倍。 7、在平面图上,要知道( )和( )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 8、观察下图:医院在小明家的( )方向上,小明家到医院的距离大约是( )米。如果以学校为观察点,小明家在学校的( )方向上,距离学校( )米。 400米 200米0 9、把甲梯形各边长放大10倍后得到了乙梯形,那么,甲、乙两个梯形的高的比是( ),周长的比是( )。 10、一种微型零件的长5毫米,画在图纸上长20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二、判断。(5分) 1.( )比例尺一般是前项为1的比,所以图上距离一定小于实际距离。 2.( )400㎡的长方形土地,画在比例尺为1:1000的图上,其面积为4㎝2 。 3.( )用10倍放大镜看一个15°的角,这个角就变成了150°。 4.( )童丽家在学校的东南方260米处,学校在童丽家西北方260米处。 5.( )张明、李丽两家和学校在同一条直线上,张明家距学校400米,李丽家距学 校320米,张明家和李丽家的距离一定是80米。 三、选择。(选择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括号里12分) 1、用10倍的放大镜看30度的角,这个角是( )。 A 、300度 B 、30度 C 、3度 2、平面图形在放大或缩小时,它的( )不变,( )在变大或变小。 A 、大小 B 、形状 C 、位置 D 、观测点 3、一块面积是2500平方米的正方形地,画在图上后面积是25平方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A 、1 :1000000 B 、1 :100 C 、1 :1000 4、对“比例尺”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比例尺用于度量图上距离的工具。 B 、比例尺的前项一定是1,且小于后项。 C 、比例尺表示的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倍比关系。 5、一件精密仪器长4毫米,设计师把它画在图纸上长10厘米。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 )。 A 、 1 25 B 、25 :1 C 、1 :2.5 6、以小明的家为观测点,小芳的家在小明的家东北方向。那么以小芳的家为观测点,小明家在小芳家的( )方向。 A 、东北 B 、西南 C 、东南 D 、西北 7、把10克糖溶解在100克水中,糖与糖水的最简整数比是( )。 A 、1 :10 B 、10 :110 C 、1 :11 D 、11 :1 8.下列现象中,图像与实物既不放大又不缩小的是( )。 A 、复制文件 B 、显微镜下观察物体 C 、电影影像 D 、投影仪 9.在比例尺为( )的地图上,3cm 表示的实际距离最短。 A 、1:500000 B 、 C 、40001 10.方向相同的是( ) A 、东北和西南 B 、北偏东50°和东偏北40° C 、西偏南30°和南偏西30° 11.两地之间铁路长度,在1:50000地图上的长度是在1:200000地图上的长度的( ) A 、41 B 、4倍 C 、25 12.在一幅比例尺是1:2000的设计图上,量得一个圆形花园直径是10cm ,这个花园的实际 面积是( )㎡。 A 、40000Л B 、10000Л C 、100Л 0 1 2km

图形的变换练习题

《图形的变换》 一、选择题 1.要使正十二边形旋转后与自身重合,至少应将它绕中心旋转的度数为( ) A.75° B.60° C.45° D.30° 2.如图4所示,△ABC平移后得到△DEF,已知∠B=35°,∠A=85°,则∠DFK=( ) A.60° B.35° C.120° D.85° 3. 下列汽车标志中,是旋转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有()个。 (A)2 (B)3 (C)4 (D)5 4.如图所示,下图可以看作是一个菱形通过几次旋转得到的,每次可能旋转()。 A、30° B、60° C、90° D、150° 5.如图所示的图案绕旋转中心旋转后能够与自身重合,那么它的旋转角可能是()。

A、60° B、90° C、72° D、120° 二、填空题 1.在平移和旋转变换下,图形的_____不变,______不变。 2.如图1所示,∠ABC经过平移得到∠ADE,其平移的方向是______, 平移的距离是_________。 3. 要确定一个图形旋转后的位置, 除需要此图形原来的位置以及需要知道旋转中心外,还需要知道______和______。 4.如图2,等边三角形ABC,D、E、F都是三边的中点,则△ADE绕______ 点旋转___度,可得到△DBF。 5.如图所示,线段AB是线段CD通过平移得到的,线段CD长为3.5cm, 则线段AB的长为__________cm 。。 6.△ABC是△FDE平移得到(如图) 点B的对应点是点;

点C的对应点是点; 线段AC的对应线段是线段; 线段BC的对应线段是线段; ∠B的对应角是; ∠C的对应角是。 △ABC平移的方向是,平移的距离是 7.△ADE是由△ABC旋转而得(如图) 点B的对应点是点; 线段AB的对应线段是线段; 线段AB的对应线段是线段; ∠A的对应角是; ∠B的对应角是; 旋转中心是点; 旋转的角度是。 三、操作题 1. 平移方格纸中的图形(如图),使点A平移到点A′处,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2012中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 图形的变换

2012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分类汇编: 图形的变换 一、选择题 1. (北京4分)下列图形中,即是中心对称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等边三角形 B、平行四边形 C、梯形 D、矩形 【答案】D。 【考点】中心对称和轴对称图形。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图形沿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从而有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B、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C、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D、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 2.(天津3分)下列汽车标志中,可以看作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答案】A。 【考点】中心对称图形。 【分析】根据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某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前后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直接得出结果。 3.(天津3分)下图是一支架(一种小零件),支架的两个台阶的高度和宽度都是同一长度.则它的三视图是

【答案】A。 【考点】几何体的三视图。 【分析】找到从正面看所得到的图形即可,注意所有的看到的棱都应表现在主视图中:细心观察原立体图形的位置,从正面看,是一个矩形,矩形左上角缺一个角;从左面看,是一个正方形;从上面看,也是一个正方形。故选A。 4.(河北省2分)将图1围成图2的正方体,则图1中的红心“”标志所在的正方形是正方体中的 A、面CDHE B、面BCEF C、面ABFG D、面ADHG 【答案】A。 【考点】展开图折叠成几何体。 【分析】由图1中的红心“”标志,可知它与等边三角形相邻,折叠成正方体是正方体中的面CDHE。故选A。 5.(山西省2分)将一个矩形纸片依次按图(1)、图(2)的方式对折,然后沿图(3)中的虚线裁剪,最后将图(4)的纸再展开铺平,所得到的图案是

西师版六年级(上)数学图形的变换和确定位置单元检测题

西师版上期单元检测题 六 年 级 数 学 第五单元 图形的变换和确定位置 一、填空题(第9小题4分,其余每小题2分,共22分。) 1.如右图所示电视荧屏,从左往右,图形( )了,但它们的( )没变。 2.比例尺是( )与( )的比,也可以写成 =比例尺。 3.如果把一个边长50厘米的等边三角形路牌缩小为原来的201 画在图纸上,边长应画 ( )厘米,等边三角形的角应画( )度。 4. 2千米=( )米=( )厘米 500000厘米=( )千米 5.一幅宜宾县地图的比例尺是1:2000000,这个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 )相当于实际距离( )千米;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 )倍。 6.线段比例尺 的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 ),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 7.工人师傅按照30:1的比例尺,将一个图纸上长度是6厘米的零件做出来后,这个零件的实际长度是( )。 8.要确定某个物体的位置,不仅要选定观测点,还要知道( )和( )。 9.以学校为观测点,完成下表。 地名 方向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书店 北 超市 影院 10.一个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与差三个数的和是16.8,减数与差的比是3:1, 这个减法算式是( )。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5分。) 11.( )比例尺一般是前项为1的比,所以图上距离一定小于实际距离。 12.( )400㎡的长方形土地,画在比例尺为1:1000的图上,其面积为4㎝2 。 13.( )用10倍放大镜看一个15°的角,这个角就变成了150°。 0 25 50Km ( ) ( )

14.( )童丽家在学校的东南方260米处,学校在童丽家西北方260米处。 15.( )张明、李丽两家和学校在同一条直线上,张明家距学校400米,李丽家距 学校320米,张明家和李丽家的距离一定是80米。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入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5分。) 16.下列现象中,图像与实物既不放大又不缩小的是( )。 A 、复制文件 B 、显微镜下观察物体 C 、电影影像 D 、投影仪 17.在比例尺为( )的地图上,3cm 表示的实际距离最短。 A 、1:500000 B 、 C 、40001 18.方向相同的是( ) A 、东北和西南 B 、北偏东50°和东偏北40° C 、西偏南30°和南偏西30° 19.两地之间铁路长度,在1:50000地图上的长度是在1:200000地图上的长度的( ) A 、41 B 、4倍 C 、25 20.在一幅比例尺是1:2000的设计图上,量得一个圆形花园直径是10cm ,这个花园 的实际面积是( )㎡。 A 、40000Л B 、10000Л C 、100Л 四、计算题(共35分。) 21.口算下面各题。(8分) 53 ×72= 3241 += 103 ×59= 715 ÷2120= 8 7-61= 6 5÷920= 2 1+2017= 4103-53 = 16×87+21= 361-76÷73= 4 5 ×1÷54= 8 5 ×54 54-×85= 22.脱式计算,能简算的就简算。(18分) 7441857 3 +++ 4 1 ×6×65 ×8 4 5 ×5×54×8 2-98×83×71 - 3 1 21÷3 75×7673 0 1 2km

人教版九年级期末考试考前知识点专题集训《图形的变换》解答题经典题型突破与提升练习

人教版九年级期末考试考前知识点专题集训《图形的变换》 解答题经典题型突破与提升练习 1. 将Rt△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得到△ADF,BC的延长线交DF于点E,连接BD.已知BC=2EF. 求证:△BEF≌△BED. 2.如图,△ABC中,点E在BC边上,AE=AB,将线段AC绕点A旋转到AF的位置,使得∠CAF=∠BAE,连接EF,EF与AC交于点G. (1)求证:EF=BC. (2)若∠ABC=65°,∠ACB=28°,求∠FGC的度数.

3. “游动的小鱼”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各点坐标分别为 A(1,5),B(9,9),C(5,1),D(3,1),E(3,3),F(1,3),G(5,5). (1)当“小鱼”沿东北方向游动2√2个单位时,写出点A,B,G对应的点 A′,B′,G′的坐标. (2)求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4. 已知: △ABC 为等边三角形,点E为射线AC上一点,点D为射线CB上一点, AD=DE. (1)如图1,当E在AC的延长线上且 CE=CD 时,AD是△ABC 的中线吗?请说明理由. (2)如图2,当E在AC的延长线上时, AB+BD 等于AE吗?请说明理由. (3)如图3,当D在线段CB的延长线上,E在线段AC上时,请直接写出AB,BD,AE 的数量关系.

5. 如图(1),在△ABC和△EDC中,AC=CE=CB=CD,∠ACB=∠ECD=90°,AB与CE交于点F,ED与AB,BC分别交于M,H. (1)求证:CF=CH. (2)如图(2),△ABC不动,将△EDC绕点C旋转到∠BCE=45°时,试判断四边形ACDM是什么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6.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1,5),B(-3,1)和C(4,0),请按下列要求画图并填空. (1)平移线段AB,使点A平移到点C,画出平移后所得的线段CD,并写出点D 的坐标为_____; (2)将线段AB绕点A逆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所得的线段AE,并直接写出cos∠BCE的值_____; (3)在y轴上找出点F,使△ABF的周长最小,并直接写出点F的坐标为 _____.

数学六年级上西师大版9.5 图形的变换和确定位置 总复习(五)

9.5 图形的变换和确定位置总复习(五)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41-142页内容,练习二十七第18、19、20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对图形的变换和确定位置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对图形进行放大、缩小等变换,会按根据比例尺计算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经历整理与复习图形的变换和位置确定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和抽象概括能力。 3.能正确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重点】按要求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过程】 一、梳理图形的变换和确定位置的知识 教师:我们先复习图形的变换和确定位置。 板书课题:图形的变换和确定位置的复习。 教师:我们前面学过哪些图形的变换和确定位置的知识? 引导学生用小组交流的方式积极回忆所学知识,然后抽学生汇报,教师随学生的汇报板书: 图形变换和位置确定图形变换图形的放大或缩小 比例尺 图形位置的确定 教师:我们按照上面梳理的内容一部分一部分地进行复习。

二、复习图形变换 1.复习图形的放大或缩小。 出示第141页第1题。 教师:要画出这张长方形照片的平面图,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学生可能回答要知道长方形照片的长和宽,这时★教师进行追问:你说的长和宽是指照片的实际长和宽还是指画在图上的长和宽?引导学生准确地回答:要知道画在图上的长方形的长的宽。 教师:所以,我们在复习图形的变换时经常要遇到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我们在描述图形长度时一定要说清楚是图上距离还是实际距离。 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教师:怎样由照片的实际长度来求图上的长度呢? 1,就是求原来长引导学生说出:照片的长和宽要缩小成原来的 8 1是多少。 度的 8 教师:请同学们算出图上的长和宽。 学生完成后,抽一个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全班集体订正;然后请学生按计算出来的长和宽画出这张长方形照片的平面图。 教师:这样就得到了两张照片,一张实际大小的照片和一张缩小以后的照片,(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出示下图)比较这两张照片,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说出:这两张照片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 教师在前面梳理的知识中的“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后面板书:形

(完整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变换》练习题

图形的变换 一、轴对称图形: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它的对称轴。 二、轴对称图形的特征:1、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2、对应点连线与对称轴互相垂直。 三、旋转:图形或物体绕着一个点或一条轴运动的现象叫做旋转。 一、填空。 1、下面的现象中是平移的画“△”,是旋转的画“□”。 (1)索道上运行的观光缆车。()(2)推拉窗的移动。()(3)钟面上的分针。()(4)飞机的螺旋桨。()(5)工作中的电风扇。()(6)拉动抽屉。() 2、看右图填空。 (1)指针从“12”绕点A顺时针旋转600到“2”; (2)指针从“12”绕点A顺时针旋转(0)到“3”; (3)指针从“1”绕点A顺时针旋转(0)到“6”; (4)指针从“3”绕点A顺时针旋转300到“()”; (5)指针从“5”绕点A顺时针旋转600到“()”; (6)指针从“7”绕点A顺时针旋转(0)到“12”。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里画“√”,错的画“×”。 (1)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4条对称轴。………………………………()(2)圆不是轴对称图形。……………………………………………………()三、画出下列轴对称图形的一条对称轴。 四、你知道方格纸上图形的位置关系吗?

(1)图形B可以看作图形A绕点 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的。 (2)图形C可以看作图形B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的。 (3)图形B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到图形所在位置。 (4)图形D可以看作图形C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的。 五、画出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六、作图 (1)画出三角形AOB 绕O点 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 七、计算。 1、用简便方法计算,写出主要计算过程。 (1) 2.12×2.7+7.18×2.7 (2) 1.25×0.25×3.2 (3) 24×10.2 (4) 5.7×99+5.7 2、解方程。 (1) 5x+16.2=53.8 (2) 2x-5×3.4=10.6 (2)绕O点顺时针旋转90°(3)绕O点逆时针旋转90°

西师版小学六年级数学《图形的变换和确定位置》复习教学设计

图形的变换和确定位置、可能性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5~136页内容,练习二十七第18、19、20题。【教学目标】1.进一步对图形的变换和确定位置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对图形进行放大、缩小等变换,会按根据比例尺计算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经历整理与复习图形的变换和位置确定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和抽象概括能力。 3.能正确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重点】按要求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过程】一、梳理图形的变换和确定位置的知识 教师:我们先复习图形的变换和确定位置。 板书课题:图形的变换和确定位置的复习。 教师:我们前面学过哪些图形的变换和确定位置的知识? 引导学生用小组交流的方式积极回忆所学知识,然后抽学生汇报,教师随学生的汇报板书: 图形变换和确定位置图形变换图形的放大或缩小比例尺图形位置的确定 教师:我们按照上面梳理的内容一部分一部分地进行复习。 [评析:通过知识的梳理,沟通知识的相互联系,强化知识的整体意识,促进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结构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再对每一部分内容进行具体的复习,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部总关系,纳入已有认知结构。] 二、复习图形变换 1.复习图形的放大或缩小。 出示第135页第1题。

教师:要画出这张长方形照片的平面图,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学生可能回答要知道长方形照片的长和宽,这时★教师进行追问:你说的长和宽是指照片的实际长和宽还是指画在图上的长和宽?引导学生准确地回答:要知道画在图上的长方形的长的宽。 教师:所以,我们在复习图形的变换时经常要遇到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我们在描述图形长度时一定要说清楚是图上距离还是实际距离。 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教师:怎样由照片的实际长度来求图上的长度呢? 引导学生说出:照片的长和宽要缩小成原来的1/8,就是求原来长度的1/8是多少。 教师:请同学们算出图上的长和宽。 学生完成后,抽一个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全班集体订正;然后请学生按计算出来的长和宽画出这张长方形照片的平面图。 教师:这样就得到了两张照片,一张实际大小的照片和一张缩小以后的照片,(多媒体课件示下图)比较这两张照片,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说出:这两张照片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 教师在前面梳理的知识中的“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后面板书: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两个图形是相似图形。 教师:通过复习怎样进行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呢? 引导学生说出:要先根据实际长度计算出图上长度,然后再按图上长度画出图形。 教师:请同学们用这样的方法完成练习二十七第18题。 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 2.复习比例尺。 教师:刚才我们在复习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时就用到了两个词:图上距离和

数学中考图形的变换专题复习题及答案

热点11 图形的变换 (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图形的平移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图形上任意点移动的方向相同; B.图形上任意点移动的距离相同 C.图形上可能存在不动点; D.图形上任意对应点的连线长相等 2.如图所示图形中,是由一个矩形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所形成的图形的是()A.(1)(4) B.(2)(3) C.(1)(2) D.(2)(4) 3.在旋转过程中,确定一个三角形旋转的位置所需的条件是() ①三角形原来的位置;②旋转中心;③三角形的形状;④旋转角.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4.如图,O是正六边形ABCDEF的中心,下列图形中可由△OBC平移得到的是(? )A.△COD B.△OAB C.△OAF D.△OEF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别在△ABC的边AB、AC的反向延长线上取点D、E,使DE∥BC,?则△ADE?是△ABC 放大后的图形; B.两个位似图形的面积比等于位似比; C.位似多边形中对应对角线之比等于位似比; D.位似图形的周长之比等于位似比的平方 6.下面选项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等边三角形 B.等腰梯形 C.五角星 D.菱形 7.下列图形中对称轴的条数多于两条的是() A.等腰三角形 B.矩形 C.菱形 D.等边三角形 8.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图案中既包含图形的旋转,?又有图形的轴对称设计的是() 9.钟表上2时15分,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 A.30° B.45° C.22.5° D.15° 10.如图1,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2,如果将线段BD绕点B旋转后,点D?落在CB的延长线上的D′处,那么tan∠BAD′等于() A.1 B2 C. 2 2 D.2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6、图形变化和确定位置》教案

6、图形变化和确定位置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0页,图形的变化和确定位置的相关知识的复习。 ◆教学提示: 本单元教学内容安排本单元图形变化和确定位置,是小学阶段“图形的运动”、“图形的位置”的最后一段,它既是前面所学相关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也是确定物体位置等知识的归纳和总结,在在整套教材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在总复习中,教材单独作为一个板块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复习,并进行针对性的练习是很有必要的。 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充分提供探索空间,引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整理与复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对图形的变换和确定位置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对图形进行放大、缩小等变换,会按根据比例尺计算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经历整理与复习图形的变换和位置确定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和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热爱数学的情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按要求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根据描述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直尺、量角器、练习本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投影出示中国地图) 谈话: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960万平方千米,从这张地图上可以看出祖国的概貌。利用这张地图,我可以很快的告诉你两地之间的距离,比如在地图上量出乌鲁木齐到三亚的距离,我就可以告诉你乌鲁木齐到三亚的实际距离。这要用到哪些知识?(图形变化和确定位置等知识)

最新版2019年七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第二章《图形的变换》完整题(含答案)

2019年七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题 第二章图形的变换 一、选择题 1.下列运动是属于旋转的是() A.滾动过程中的篮球的滚动B.钟表的钟摆的摆动 C.气球升空的运动D.一个图形沿某直线对折过程 答案:B 2.如图1所示是一张画有小白兔的卡片,卡片正对一面镜子,这张卡片在镜子里的影像是下列各图中的() 图1 A. B. C. D. 答案:C 3.钟表的分针匀速转一周需要1小时,经过35分钟,分针旋转的角度是() A.180°B.200°C.210°D.220° 答案:C 4.我们曾玩过万花筒,它是由三块等宽等长的玻璃片围成的.右上图是看到的万花筒的一个图案,图中所有小三角形均是全等的等边三角形,其中菱形AEFG可以看成是把菱形ABCD以点A为中心() A.顺时针旋转60°得到B.顺时针旋转120°得到 C.逆时针旋转60°得到D.逆时针旋转120°得到 答案:D 5.下列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的条数最少的图形是() A.圆B.正六边形C.正方形D.等边三角形 答案:D 6.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小红准备用两种不同颜色的布料缝制一个正方形座垫,座垫的图案如图所示,要使其与右图拼接后符合原来的图案模式,应该选下图中的() 答案:C 7.按照图①的排列规律,在d内应选②中的()

答案:B 8.下列图形绕某点旋转后,不能与原来图形重合的是(旋转度数不超过180°)() 答案:B 9.如图,①、③、④、⑤、⑥中可以通过平移图案②得到的是() A.②B.④C.⑤D.⑥ 答案:C 10.下列图形中.成轴对称图形的是() 答案:D 11.如图,8×8方格纸的两条对称轴EF,MN相交于点0,对图a分别作下列变换:①先以直线MN为对称轴作轴对称图形,再向上平移4格;②先以点0为中心旋转180°,再向右平移1格;③先以直线EF为对称轴作轴对称图形,再向右平移4格,其中能将图a变换成图b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

六年级数学上册五图形的变化和确定位置知识归纳西师大版20201105296

1 五 图形变化和确定位置 1.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图形放大或缩小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相比,大小不同,形状相同。在方格纸上将一个多边形放大或缩小,要先数出这个多边形各边的格数,再计算出这个多边形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后的新多边形各边的格数,最后画出新多边形。注意:斜边的放大或缩小可以转化成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放大或缩小;角的大小(度数)不能放大或缩小;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各边按n ∶1放大即各边放大到原来的n 倍,那么这个多边形的周长按n ∶1放大即周长放大到原来的n 倍,面积按n 2∶1放大即面积放大到原来的n 2倍;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各边按1∶n 缩小即各边缩小为原来的n 1,那么这个多边形的周长按1∶n 缩小即周长缩小为原来的n 1,面积按1∶n2缩小即面积缩小为原来的2n 1。 2.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就是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面积 图上面积=比例尺2。比例尺按表示的形式可以分为数字比例尺、线段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三类。比例尺按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大小关系可以分为放大比例尺、等大比例尺和缩小比例尺三类。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3.⑴确定参照点后,根据物体相对于参照点的方向和距离就能确定物体的位置。 ①根据平面图描述物体的实际位置,要说出物体相对于参照点的方向和实际距离。注意: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外,其他方向通常说成南(北)偏东(西)多少度的方位角。 ②画平面图确定物体的图上位置,要先画出以参照点为原点的十字线并标注上“北”右“东”和比例尺,再根据物体相对于参照点的方向和图上距离画出线段并标示方位角和物体。 ⑵①根据平面图描述行走路线,要从起点开始依次说出从一个地点向什么方向行走多长的实际距离到达下一个地点。 ②画行走路线图,要先画出方向标和标注比例尺,再根据各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点的方向和图上距离依次画出行走路线图的各条线段并标示方位角和物体。

六年级上册数学试题-第五单元 图形的变换和确定位置 西师大版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第六单元测试卷 (图形的变换和确定位置)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17分,每空1分。) 1.( )距离与( )距离的比值叫做比例尺。 2.单位换算。 100cm =( )m 30000m =( )km 5km =( )m 300m =( )cm 50000cm =( )km 80km =( )cm 3.圆的周长扩大2倍,圆的面积会( )。 4.长方形的长缩小到原数的14 ,宽缩小到原数的1 2 ,面积会( )。 5.比例尺1:20000说明图上1cm 表示实际距离( )cm ,这是将原物体( )后画在图纸上。 6.比例尺20:1说明图上( )表示实际距离( ),这是将原物体( ) 后画在图纸上。 7.甲、乙两城市之间相距21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两城市的距离为3厘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8.将图形比例尺 转化成数字比例尺是( )。 二、看图解决问题。(44分,每空2分) 1. (1)小明家到学校的实际距离是1000m ,图上距离约是( )cm ;那么,图上 距离如果是1cm ,实际距离是( )cm ,这个示意图的比例尺是( )。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0 40 80m 45°

(2)小明1分钟走50m ,他从家到学校步行大约需要( )分钟。 (3)小明家到体育馆的图上距离是( )cm ,实际距离为( )m 。 (4)百货商场在小明家的( )方向,距离约为( )m 。 (5)图书馆在小明家正北方向,实际距离约500m 的地方,请你在图中画出图书馆 的所在地。 (6)根据上图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并解决? 2.游泳池的长是500cm ,宽 300cm,画在方格纸上(如 右图),这幅图的比例尺 是( )。 3.下面是希望小学的平面图。 (1)量出学校平面图的长是( )cm ,宽是( )cm 。 (2)算出学校校园实际长( )m ,宽是( )m ,学校占地面积是 ( )m 2。 (3)量出平面图中学校操场的长是( )cm ,宽是( )cm 。 (4)如果绕操场跑一圈大约是( )m 。 (5)在学校内距南墙10m ,距东墙60 m 的位置,竖立着学校的旗杆,请你在平面 图上标出旗杆的位置,并用“ ”表示它。 这里的1格 表示5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