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业企业管理课件
企业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课件PPT
![企业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ae729c88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02.png)
是指潜在损坏或危及食品安全和质量的因子或因素。这些因素包括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它们可
以通过各种方式存在于食品中,一旦这些因子或因素没有被控制或消除,该食品就会成为威胁人体健康的
有毒食品。
化学性污染:杀虫剂、 洗涤剂、抗生素、重 金属、滥用添加剂等。
食品中的危害
生物危害
细菌污染:细菌污染是食品加工、销售过程中重要污染源之一,主要来自食品 生产人员不洁的手、工具、容器、设备、包装物料、车间空气以及不合理的工 艺导致繁殖等。
外源性 食物
原本就不属于产品原辅料的一部 分而混入产品的物质,称为外源 性异物,如金属、玻璃、头发、 杂草、飞虫、化学药品污染等。 内源性异物和外源性异物是相对 的,不是绝对的。
食品中异物的危害
存在安全隐患,如适当尺寸的金属异物、碎玻璃、木块、石子、骨 头,可能硌坏顾客牙齿,划伤或卡伤顾客口腔和喉咙;含有化学药 品的异物,或化学药品直接污染食品,可能给人体带来不适,甚至 中毒。
工艺控制管理(微生物、异物、食品添加剂投放超量)。 生产环境,车间密闭性控制(虫害、异物、鼠害)。
产品在店面被 污染。
正常抽样无法有效控制非均匀分布的产品缺陷和安全卫生危害。
储存环境造成 污染。
我们的工作
生产合格 的产品。
将危害降低到最低 限度。
最大限度的预防以 上危害的发生。
食品微生物、预防异物混入的基础知识
碘:是强杀菌剂。3-7%碘溶于70-83%的乙醇中配制成碘酊,是皮肤及小伤口有效的消 毒剂。碘一般都作外用药。
杀菌剂
防腐:防止或抑制细 菌生长和繁殖的方法 称为防腐或抑菌。用 于防腐的化学药品称 为防腐剂。某些化学 药物在低浓度时为防 腐剂,在高浓度时则
成为消毒剂。
食品质量管理绪论ppt课件
![食品质量管理绪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6f391dfb9d528ea80c77916.png)
“良好的产品质量是设计、制造出
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
28
缺点: 影响产品的质量因素非常多,单纯依
靠统计方法不可能得到全面解决。
29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缺点: 过分强调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忽视其组织管理
工作,使得人们误认为“质量管理就是统计方法”,数 理统计方法理论比较深奥,是“质量管理专家的事情”, 因而对质量管理产生了一种“高不可攀、望而生畏”的 感觉。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质量管理统计方法的普及 推广。
质量改进与质量控制都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质量控
联系 制是质量改进的基础,质量改进是将质量控制提升到一个新的高 度和水平。
21
2.质量管理的发展p10-12 ⑴ 质量检验阶段 采用“检验法” 制造产品
检验
判断
合 格
入库
不合格
返工
22
优点: 设立专职检验职能
检验人员根据技术标准,利用各种检验手段进行 检验,作出判断,防止不合格品出厂。
4
注1:术语“质量”可使用形容词如差、好或优秀来修饰 注2:“实体”可以是产品、活动和过程,也可以是组织、 体系或人等。 注3:要求可以是明确的,也可以是隐含的。
5
⑵ 食品质量 广义:食品的适用性
——食品满足用户需要的程度。
狭义:食品的符合性 ——食品相对所选定质量标准的符合
程度。
6
用户: 质量就是适用性,而不是规格的符合
17
核心问题:
提供信任
应提供具体的证据或证明
而不仅仅是口头上,往往用合同形式肯定下来, 并由供方(如企业)采取措施予以保证。 范例:
提供质量手册 第三方的型式检验报告 提供质量体系认证证书或名录
《食品企业经营管理学》
![《食品企业经营管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2e96b790336c1eb91b375db2.png)
《食品企业经营管理学》绪论1、我国食品工业企业的现状2、机遇与挑战3、对象与内容一、我国食品工业企业的现状(P1-2)1、食品工业持续、快速增长2、产品结构调整取得较大进展3、食品工业组织机构发生了深刻变化,食品企业向集团化、集约化发展4、食品工业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有了较大提高5、高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促进了行业的技术进步6、食品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二、机遇与挑战(一)国际食品工业发展趋势1、食品质量安全收到空前关注,安全保障难度加大2、高新技术应用加速,食品工业不断涌现新业态3、全球食品格局深度调整,国际竞争日趋白热化(二)国内食品工业发展面临的形势1、安全风险广泛存在,食品质量要求提高2、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宏观环境继续改善3、消费需求刚性增长,市场空间持续扩大4、资源环境约束加剧,节能减排任务艰巨三、研究对象与内容(一)对象1、生产力诸要素的合理组织2、生产关系诸方面的正确条节3、上层建筑的适时调整(二)内容1、研究食品工业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原理,确定企业经营管理的原则和方法2、研究食品工业企业管理体质和经营方式,知道食品工业企业的发展3、研究食品工业企业经营管理技术和方法,使企业的产、供、销有机地结合起来4、研究食品工业企业的科技进步,有效地开发和利用食品工业资源,促进食品工业企业稳步发展5、研究食品工业企业投资方向和投资效益,探讨改善企业投资环境的办法,较少投资风险6、研究食品工业企业产品的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探讨建立科学的食品消费模式第一章企业经营管理概述课后思考题一、简述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原理(不考)和方法。
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制度的基本特征。
三、简述企业经营观念的主要内容。
四、什么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有何特征?五、企业创新经营的特征、内容和原则?第一章为重点内容1、企业经营管理的概念2、经营与管理的关系3、企业经营管理的现代化与传统对比4、如何进行企业管理,基本方法?5、企业的经营观念全节6、★企业的创新经营★定义、特征、具体内容和原则一、名词解释【管理】为了实现相同的目标,对整个实施过程进行进化、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职能的总称。
食品质量管理GMP课件
![食品质量管理GMP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f4b81c4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d3.png)
3 实行的文本形式不同: GMP要有1定的法律法规文本,形成已定的文件供食品生产企业执行 如:根据国际食品贸易的要求,原国家商检局于1984年制定了出口食品厂、库最低卫生要求 SSOP也应编写自己的相应文本,但应以GMP为基础,充分达到GMP的各项要求 如:食品生产企业自己编制的卫生操作控制文件
4、推行食品GMP的主要目的
提高食品的品质与卫生安全 保障消费者与生产者的权益 强化食品生产者的自主管理体制 促进食品工业的健全发展
5、实施GMP的意义
为食品生产提供1套必须遵循的组合标准 为卫生行政部门、食品卫生监督员提供监督检查的依据 为建立国际食品标准提供基础 便于食品的国际贸易 使食品生产经营人员认识食品生产的特殊性,提供重要的教材,由此产生积极的工作态度,激发对食品质量高度负责的精神,消除生产上的不良习惯 使食品生产企业对原料、辅料、包装材料的要求更为严格 有助于食品生产企业采用新技术、新设备,从而保证食品质量
1 概念不同: GMP是指政府制定颁布强制性的食品生产贮存卫生法规 SSOP是企业建立、维护和实施的良好的卫生计划,对食品生产的环境、加工的卫生、人员的健康进行控制 2 实施的主体不同: GMP的制定主体是政府机关,是1种法律法规,是政府对食品生产企业的最低要求 SSOP制定的主体是食品生产企业,是企业内部执行的文件并通过自己来实施,编写的内容无所谓对错,重要的是SSOP应易于实施,尽可能的按照GMP要求 因此,在企业制定自己的SSOP时,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GMP认证是药品/原料药/辅料/医疗器械等产品生产企业的市场准入条件,1般由药监部门进行认证,中国的药监部门为SFDA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GMP要求食品生产企业应具备良好的生产设备,合理的生产过程,完善的质量管理和严格的检测系统,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 包括食品安全卫生 符合法规要求
食品生产监管 ppt课件
![食品生产监管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444b4ac50e2524de5187ed5.png)
PPT课件
18
发展中的食品行业需面对的难题
恶意 制假造假售假使假
滥用农药、兽药(农残、抗生素、性激素) 滥用添加剂(防腐剂、着色剂、发泡剂) 使用不合格的、腐败变质的、回收的食 品原料(上年度月饼馅、病死猪肉、陈化粮)
PPT课件
19
食品安全问题 — 引发 — 危机
诚信 危机
形象 受损
PPT课件
20
法律概念上看——食品安全
产品不应当存在不合理的危险
——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规定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 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
对食品按原定用途制作和(或)食用时, 不会使消费者受害的一种担保
•
宜昌贝因美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PPT课件
13
(2)企业管理逐步规范,生产力水平逐步提高
部分企业加工技术和生产装备已接近或达到 国际领先水平
膜分离 无菌冷罐装 浓缩 冷加工等
PPT课件
14
(3)产品结构趋于优化 满足 多层次追求
营养饮料
软饮料 制造业
运动饮料
果蔬饮料
碳酸饮料
软饮料(soft drink) :酒精含量低于0.5%( 质量比)的天然的或人工配制的饮料。按原料和加工工艺分
企业标准: 没有国家标准、地方标准的食品, 企业制定企业标准,报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指定标准: 没有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食品添加剂, 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指定适用的标准。
★ 指定标准实际是对企业标准的认定。
PPT课件
36
(2)标签标识(zhi)制度
★ 食品标签规定 ★ 食品添加剂标签规定 ★ 食品相关产品标签规定
烘焙食品安全与卫生课件pptx
![烘焙食品安全与卫生课件pptx](https://img.taocdn.com/s3/m/f21be367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26.png)
3
存放要求
将食品添加剂存放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 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防止变质和失效。
04
包装与储存安全与卫生
包装材料的选择与使用
选择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包装材 料,如食品级塑料、纸质包装等。
避免使用有毒有害物质,确保包 装材料不会对食品产生污染。
根据食品特性和需求,选择适当 的包装材料和形式,以确保食品 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安全性和
不安全食品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疾病传播等, 对消费者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经济发展
食品安全问题可能引发社会恐慌和不稳定因 素,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
烘焙食品行业作为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安全问题直接影响消费者信心和市场需求, 进而影响经济发展。
烘焙食品的安全隐患
添加剂滥用
应急预案
制定针对不同类型食品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通讯联络、现场处置、医疗救 治等方面的措施和要求,以便在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THANKS
感谢观看
定期对储存场所进行清 洁消毒,确保储存环境 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 确保食品在保质期内销 售和使用。
05
人员操作安全与卫生
从业人员的健康管理
健康检查
01
所有从业人员必须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没有传染性疾病或
其他可能对食品安全造成影响的健康问题。
健康证明
02
从业人员需持有有效的健康证明,证明其身体状况符合食品安
过量使用或不当使用食品添加 剂,如防腐剂、色素等。
包装材料问题
使用不合格包装材料,如含毒 有害物质或密封性差的包装。
原料污染
食品企业落实主体责任ppt课件
![食品企业落实主体责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29daaa2ad51f01dc381f172.png)
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6类 疾病。
第二章 机构和人员管理
• 第十一条 食品生产企业应针对不同人员制定 和实施年度食品安全培训考核计 划。培训考核内容应至少包括食品安全法律、
• (三)对生产的原辅料食品及相关产品采购索证索 票、进货查验、台账建立和仓储管理进行监督管理 。
• (四)加强场所环境卫生、操作和管理规程及设施 设备清洗消毒的检查。
• (五)对不合格食品处置、产品召回进行 监督管理。
• (六)对食品质量安全检验工作进行监督 管理。
• (七)参与组织本单位从业人员食品安全 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共计11章七十条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目的
第二条 适用范围
第三条 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具体内容
第四条 企业对生产食品的安全负责。
《食品安全法》第四条 食品生产经营者对其生产经 营食品的安全负责。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 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保证食品安全,诚信自律,对社 会和公众负责,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连续停产3个月以上六结果处置自查发现问题整改内部责任追究通报公示是否向监管部门报告27制度保障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制度保障第三章第三章常见问题生搬硬套不按制度办事无落实记录28制度保障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制度保障第三章第三章1原辅材料进货查验记录食品安全法第五十条第二款3食品贮存记录gb148812013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1411出入库记录6清洁消毒记录gb148812013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8217洗涤剂消毒剂使用记录食品生产日常监督检查要点表168半成品检验食品安全法第四十六条过程检验11产品留样记录gb148812013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93记录目录30项29制度保障第三章第三章12产品销售记录gb148812013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141113运输交付记录食品安全法第四十六条14防鼠防蝇防虫害检查记录食品生产日常监督检查要点表1715温湿度监测记录食品生产日常监督检查要点表31216生产设备设施维护保养记录食品生产日常监督检查要点表31317卫生检查记录gb148812013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61318生产过程微生物监测记录gb148812013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8219废弃物处置记录gb148812013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6520食品召回记录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三条21不合格食品原辅料半成品成品处置记录30制度保障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制度保障第三章第三章22职工培训计划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20164223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检验人员负责人培训和考核记录
生产培训ppt课件
![生产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9e87d07bd64783e09122b7d.png)
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
企业使用食品添加剂应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食品营 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GB14880)及卫生部相关公告的要求,其产品配方须 经企业质量负责人审核批准。对复合食品添加剂,应确认其组成成分、使用范围、 用量符合有关规定。 每批次产品应尽可能使用同一批次的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使用前应对其标识进行检查,确认与配方相符后,方可投入使用。不 得使用无标识、标识不清、标识不符合要求及来源不明的食品添加剂;不得使用 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发现不符合要求或 可疑添加物的,要停止使用,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食品添加剂应专库或专区(柜)存放,专人管理,不得随意取用。食品添加剂配 料应有独立的配料间(柜),并配备有专用计量器具及工具、容器。 计量器具精度应符合要求,并在检定/校准有效期内使用;工具、容器应使用无 毒、无异味的材料制成,并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台账 企业应如实填写《配料记录表》,每份配料的记录应能体现所使用食品添加剂的 名称、批次、用量等信息。 配料记录应妥善保存,保存期限不少于2年。
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管理 人员培训
1
食品安全管理员培训法律法规依据
《食品安全法》27条,食品生产经营应 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符合下列要求 (三)有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 人员和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
2
主要内容
食品生产企业遵守的主要法律法规 食品生产企业必须建立的管理制度 食品生产企业必须建立的台账记录
6
(一)《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
《食品安全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行和国境 内从事食品生产、食品添加剂以及用于食品的 包装、容器、洗涤剂、消毒剂和用于食品生产 的工具、设备的生产等必须遵守此法。
食品生产企业化验室管理及实操培训课件ver1.4
![食品生产企业化验室管理及实操培训课件ver1.4](https://img.taocdn.com/s3/m/1a569a6d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96.png)
GB/T 5009.1-2003 《食品卫生检验方法 理化部分 总则》开始谈化验室基础管理GB/T 27404-2008 《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 食品理化检测》谈化验室的管理升级0102CONTENTS目录GB/T 5009.1-2003《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总则》•本标准规定了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的检验基本原则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
•适合食品卫生检验 理化部分•微生物部分是GB 4789.1-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总则》•规定了基本原则和要求•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其他的各种标准文件也是这样,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标准日期的使用指定版本•GB/T 601 化学试剂 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GB/T 602 化学试剂 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T 5009.3—2003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T 5009.6—2003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GB/T 5009.20—2003 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26—2003 食品中N-亚硝胺类的测定•GB/T 5009.34—2003 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JJF 1027 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GB/T 601-2016 化学试剂 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GB/T 602-2002 化学试剂 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T 5009.3—2003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2016)•GB/T 5009.6—2003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2016)•GB/T 5009.20—2003 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26—2003 食品中N-亚硝胺类的测定(2023)•GB/T 5009.34—2003 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2022)•GB/T 8170-2008 数值修约规则•JJF 1027 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 3.1 称取:用天平进行的称量操作,其准确度要求用数值的有效数位表示,如“称取20.0 g……”指称量 准确至士0.1 g;“称取20.00 g……”指称量准确至士0.01g。
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专题讲义(ppt 34页)
![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专题讲义(ppt 34页)](https://img.taocdn.com/s3/m/f950e5ccddccda38366baf25.png)
今年的全国政协、人大会议上,“食品安全问题”成为民生 关注的焦点。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建立社会诚信体系和保 障食品安全长效机制列为今后重点工作之一。
食品安全是全球性问题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 生活资料,食品安全关系国计民生。
传统食品安全问题: 由微生物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和其他食源性疾病被公认为
CMS的特点
2009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0部委联合发布了《食品工业 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指导意见》,全面推进食品工业企业诚 信体系建设工作正式启动。指出“用3年左右时间,初步建立 起比较完善的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诚信信息征集和披 露体系、诚信评价体系和政府部门协同推动、行业协会组织实 施、食品企业积极参与、诚信责任有效落实的食品工业企业诚 信体系运行机制。”(三大体系一套机制)
不同点: 一、背景不同
1、法律要求 诚信是食品工业企业的基本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
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对食品工业企 业的诚信体系建设提出了要求,也明确了食品工业企业应遵循 的诚信原则。 2、政府推动 2009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 出要“加强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通过政府指导、行业 组织推动和企业自律,加快建立以法律法规为准绳、社会道德 为基础、企业自律为重点、社会监督为约束、诚信效果可评价、 诚信奖惩有制度的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体系性质)
食品安全控制技术课件 第3章 良好操作规范GMP
![食品安全控制技术课件 第3章 良好操作规范GMP](https://img.taocdn.com/s3/m/9768d38ff01dc281e43af095.png)
5.使食品生产经营人员认识食品生产的特殊性,提供 重要的教材,由此产生积极的工作态度,激发对食 品质量高度负责的精神,消除生产上的不良习惯。
6.使食品生产企业对原料、辅料、包装材料的要求更 为严格。
7.有助于食品生产企业采用新技术、新设备,保证食 品质量。
四、推行食品GMP的主要目的
4. 屋顶(表面光洁、耐腐蚀、耐温的浅色材料)
5. 墙壁(用白瓷砖或其它防腐材料装修高度不低于1.5米的 墙裙)
6. 门窗(严密不变形,有防蚊蝇、防尘设施,窗台离地面1 米以上,内侧下斜450)
7. 通道(宽敞)
8. 通风(良好。饮料、熟食、成品包装等生产车间应增设水 幕、风幕或空调设施)
9. 采光、照明(充足的自然光和人工照明,照明设备应加防 护罩)
十、影响我国GMP实施的原因
1.卫生规范实施的局限性 2.卫生规范本身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存在问
题 (1)规范的针对性不强 (2)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差 3.企业参与卫生规范实施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4.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力度不够
卫生规范符合率与企业性质的关系
企业 性质
卫生规范 符合率%
企 业 卫生规范 性 质 符合率%
一、GMP 的主要内容(七大内容)
原料采购、运输的卫生要求
图5-3-1 GMP 的主要内容
(一)、原料采购、运输的卫生要求
采购: 1. 按原材料质量卫生标准或卫生要求进行。 2. 原料具有该品种应有的色、香、味和组织形态
特征 3. 对食品的具有污染和潜在危害,否则不得购入。 4. 采购人员应具有相应鉴别的知识和技能。 5. 盛装原材料的包装物或容器,其材质应符合卫
原料(Material) 要选用良好的原材料。
食品加工操作卫生要求PPT课件
![食品加工操作卫生要求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ab2188d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e1.png)
加工人员在工作时应避免不良行为, 如吸烟、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
食品加工操作后的卫生要求
清洁和消毒
加工结束后,应对所有设备和工具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确保无残留 物。加工区域也应进行清洁和消毒。
废弃物处理
对废弃物进行妥善处理,防止对环境和食品造成二次污染。废弃物应 分类存放,并及时运出加工场所。
加工场所应保持清洁,无杂物、污垢和异 味。墙壁、地面和天花板应光滑、易清洁 ,并定期进行彻底清洁。
设备卫生
原料卫生
食品加工设备、工具和容器在使用前必须 彻底清关卫 生标准,无毒无害,且在有效期内。对不 合格或变质的原料应及时处理。
食品加工操作中的卫生要求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政府和企业应共同建立一个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发布食品 安全信息,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食品安全问题。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对未来食品加工操作的展望和建议
加强法规建设
政府应不断完善食品加工操作卫生要求的法律法规,强化 对食品企业的监管力度,确保各项卫生要求得到有效执行 。
推广先进技术
鼓励企业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自动化和智能 化水平,降低人为因素对食品卫生安全的影响。
强化培训和教育
加强食品加工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卫生意 识和操作技能,确保他们能够严格遵守卫生要求。
食品质量和安全。
维护消费者健康
食品加工操作卫生要求旨在保护消 费者的健康,防止因食品不卫生而 导致的疾病和健康问题。
提高企业形象
符合食品加工操作卫生要求的企业 能够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忠诚度, 提升企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食品加工操作卫生要求的目的和意义
《食品生产监管知识》课件
![《食品生产监管知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b6f7d7d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2a.png)
保障公众健康,维护市场秩序, 促进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
食品生产监管的重要性
01
保障消费者权益
通过食品生产监管,确保食品质量和安全,减少食品安 全事件的发生,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03
02
促进产业发展
有效的食品生产监管可以规范企业行为,提高食品产业 的整体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产业的持续发展 。
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流程,确保 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得到有效
控制。
生产工艺控制
对生产工艺进行严格控制,确保 生产出的食品符合工艺要求和产
品质量标准。
生产环境监控
对生产环境进行实时监控,确保 生产环境卫生、安全、无污染。
食品生产卫生监管
卫生制度建设
建立完善的卫生制度,确保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卫 生安全。
卫生培训
总结词
技术先进、数据可靠、分析准确
详细描述
该地食品安全监督部门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和设备进行抽 检,确保数据可靠。通过对数据的深入分析,准确判断食 品安全状况和潜在风险点,为制定相应的监管措施提供科 学依据。
总结词
强化协作、联合执法、形成合力
详细描述
在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过程中,该地监督部门与相关部门密 切协作,联合执法。通过信息共享、资源整合等方式形成 监管合力,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果。同时加强与周边地区 的协作配合,共同维护区域食品安全。
谢谢聆听
追溯制度实施
通过追溯制度的实施,提 高企业的质量安全意识,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食品生产召回制度
召回级别
召回效果评估
根据食品安全风险的严重程度,将食 品召回分为三级,分别是一级、二级 和三级。
对召回效果进行评估,确保问题食品 得到有效控制和处理,防止再次流入 市场。
《食品工厂》课件
![《食品工厂》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7bf469a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d7.png)
消费者参与设计
让消费者参与到食品的 设计和生产过程中,满 足他们对食品的个性化 需求和体验感。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食品工厂》ppt课件
目录
• 食品工厂概述 • 食品工厂的生产流程 • 食品工厂的卫生与安全 • 食品工厂的设备与技术 • 食品工厂的运营与管理 • 未来食品工厂的发展趋势
01
食品工厂概述
食品工厂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食品工厂是指专门从事食品加工、生 产和销售的企业。
特点
食品工厂的加工过程涉及原料采购、 加工、包装、储存和运输等多个环节 ,需要严格遵守食品安全和卫生标准 ,确保产品质量和消费者安全。
质量控制
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 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03
食品工厂的卫生与安全
工厂的卫生管理
卫生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卫生管理制度,确保 工厂内的环境卫生、设备卫生和
人员卫生。
清洁与消毒
定期对工厂进行全面清洁和消毒, 保持环境整洁,防止微生物滋生。
设备维护与检查
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 确保设备正常运行,防止因设备故 障导致的污染。
市场开拓与品牌建设
市场开拓
通过市场调研和分析,了解客户需求,开发新产品,拓展销售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
品牌建设
通过品牌宣传和推广,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感和忠诚度 。
06
未来食品工厂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自动化生产流程
利用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实现食品生产的自动化和连续化,提高 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课件(PPT 69页)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课件(PPT 69页)](https://img.taocdn.com/s3/m/bf1cca9f9ec3d5bbfd0a7477.png)
②推荐性标准
①国际标准; ③国家标准; ⑤地方标准;
我国已将2005版ISO 9000族标准等同采用为我国 的国家推荐标准。
GB/T 19000—2008《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idt ISO 9000: 2005)
GB/T 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dt ISO 9001: 2008)
GB/T 19004—2008《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 (idt ISO 9004: 2000)
第二节 食品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 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1947年创立,ISO/TC 176(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1979年成立, 是ISO下属的技术委员会之一。
SC1分会制定ISO 8402 质量术语标准; SC2分会制定ISO 9000 质量体系(质量管理和质 量保证)系列标准; SC3分会制定ISO 10000 质量技术系列标准。
质量管理两项基本目标: ①顾客满意。 ②持续改进。
质量管理体系四种管理方法: ①系统管理方法。 ②过程管理方法。 ③以事实为基础的决策方法。 ④质量管理的体系方法。
5、实施ISO 9000族标准的意义和作用 (1)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利益。 (2)为提高组织的运作能力提供有效的方法。 (3)有利于开展国际贸易,消除技术壁垒。 (4)有利于组织的持续改进和持续满足顾客的要 求和期望 。
(4)ISO 9011:2002《质量和(或)环境管理 体系审核指南》:提供审核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 体系的指南,是实施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和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和外审的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招聘渠道
渠道1: 刊登招聘广告 通过报纸、电台、电视、专业杂志、互联 网络、马路张贴刊出广告,招聘资料投寄 企业(国内企业一般谢绝来访),经初选 后面试。 ——优点: 传播范围大,挑选余地大;招 聘广告留存时间较长;可附带作企业形象、 产品宣传。 ——缺点: 初选双方不直接见面,信息失 真;广告费用支出较大;录取成功率低。 ——适用于各类企业、各类人才。
渠道4: 委托猎头公司 将用人要求和标准转告猎头公司,委托寻 求合适人才。 ——优点: 能找到满意人才,比企业自己 招聘质量好。 ——缺点: 招聘过程较长,各方反复接洽 谈判;招聘费用昂贵,须按年薪的一定比 例支付猎头费。 ——适用于物色高级人才。
渠道5: 大专院校 企业派员到大专院校招聘应届生,与求职 者面谈。有的邀请候选者预先到企业实习。 ——优点: 双方了解较充分;挑选范围和 方向集中,效率较高。 ——缺点: 应聘者流动性过大,有时需支 付其旅费和实习费。 ——招募发展潜力大的优秀新人才。 渠道6: 职业学校 与大专院校招募类似。
11. 实施工作多样性和工作丰富性。 打破员工岗位固定化和单一专长化模式, 适时调换员工工作岗位和地点,或建立工 作小组制,使职工做到一专多能或全能发 展,保持员工工作热情、新鲜感和挑战性。 12. 建立员工正常晋升机制,使普通员工具有 努力敬业而被提拔的权利和机会。
13. 大力开展制度化的合理化建议活动,从中 发现、挖掘人才。 14. 对突破常规机制能够脱颖而出的尖子人才, 要委以重任。
5. 用人原则: (1) 知人: 了解人、理解人、尊重人, 不但知人之表,更要知人之潜力; (2) 容人: 创造宽松环境,使人心情舒 畅,不求全责备,允许改进自律; (3) 用人: 为每个员工提供施展才能的 舞台,创造学习、发展、升迁的机会; (4) 做人: 以诚相待,与人为善,宽容 人、体谅人,不搞内耗,敬业乐业、忠于 职守, 以公司为家,与公司共荣辱;
心、成就欲望、自信心、耐心。 ——职业倾向测验。测试其对某些职业的 兴趣和取向。 以上这些测验有的与面试同时进行,有 的在工作现场或模拟情景,甚至可以委托 专业的人才测评机构测试。
(6) 体格检查 (7) 建议录用 (8) 顶头上司的面试 (9) 录用,进入企业试用期 以上步骤并不是对每位申请者都是必须 的,有的可以跳过。
激励体系
依靠领导
做出榜样 充分沟通 善用表扬 真挚情感
给予机会
职业发展 持续培训 参与管理
健全制度
考核制度 分配制度 晋升制度 奖励制度
营造文化
企业精神 企业目标 企业风气
激励形式——精神激励
榜样激励 感情激励 表扬激励 目标激励 荣誉激励 兴趣激励 文化激励 形象激励
参与激励
内在激励
晋升激励
第二节 工业企业财力资源管 理
一、企业财务管理及企业财务目标 财务管理的概念
企业的财务活动(或资金运动过程) 包括:
资金的筹集→投资→耗资→收入→分配的过程
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是针对这一过程进行的。
最具代表性的财务管理目标主要有 以下几种提法:
利润最大化 资本利润率最大化或每股利润最大化 企业价值最大化
应收帐款管理的目标 在发挥应收账款强化竞争、扩大销 售功能效应的同时,尽可能降低投资的机 会成本、坏账损失与管理成本,最大限度 地提高应收账款投资的效益。
存货管理
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生 产或销售而储备的物资,包括商品、材 料、燃料、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半成 品、产成品、包装物等。 对存货进行控制和管理的方法主要有: 合理控制存货的经济进货批量、制定合 理的储存限额和储存期、ABC分类管理 等。
(5) 就业测验: ——智力测验。测试学习、分析、解决问 题的能力,包括表达、计算、推理、记忆 和理解能力 ——技能测验。测试某些具体工作所需的 特殊技,如手的灵巧程度、手与眼的协调 程度。 ——熟练度测验。测试某些具体工作所需 的熟练程度,如打字、操作电脑、速记。
——个性测验。测试其其性格类型、事业
2. 企业通过吸纳成熟型人才、成长型人才, 有效拓宽利用社会人才渠道。 3. 企业开辟三个人才渠道: (1) 立足区域,充分发挥本地人才的主渠 道作用; (2) 面向全国,吸纳高层次人才; (3) 注重与国际接轨,寻找留学生或外籍 管理者、专家的支持
4. 在三个层面上开发人力资源: (1) 企业高层形成职业精英团队; (2) 企业内部实施全员培训; (3) 企业外部正面影响客户、公众。
6. 持续开发人力资源,将人才作为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具有倍增放大效应的资本; 7. 人尽其才,人人都是人才。
8. 公平竞争 (1) 不拘一格、机会均等、任人唯贤; (2) 没有性别、籍贯、身体特征的偏见; (3) 没有校友派系、出身门户之见; (4) 没有领导个人用人偏好。
9. 人才个体生涯成长规划与企业人力资源发 展目标相互匹配,员工与企业一同成长。 10. 保持企业一定的员工流动性。 (1) 过于稳定,造成一潭死水,没有竞争 压力; (2) 流动过于频繁,造成队伍不稳、技术 没有积累,反而流失。
二、 人力资源规划
1. 工作分析 2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3 .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二、人员的招聘、筛选与录用
1. 招聘录用原则
(1) 广开才路、多种渠道 (2) 人事部门统一企业的人事招聘、录用制度, 供下属单位统一执行。 (3) 企业现有职工具有岗位竞争的优先权。立 足于在企业现有员工中发现、使用、培养人才, 招聘人才首先面向内部。
反映资产状况
反映损益状况
损益表
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 融资
反映损耗状况
成本与费用类报表
反映控制状况
预算与分析类报表
资产 负债表
现金 流量表பைடு நூலகம்
损益表
三大报表
资产
=
负债
+
权益
流动资产+ 长期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负债 +资本+ 保留盈余 + 当年利润
资产负债表
损益表
2、 资产负债表 2-1 表结构
三、人力资源的激励
需要层次论
自我 实现
尊 重 社 安 生 交 全 理
双因素理论
保健因素
防止职工产生不满情绪
激励因素
激励职工的工作热情
工 资 监 督 地 位 安 全 工作环境 政策与管理制度 人际关系
工作本身 赏识 提升 成长的可能性 责任 成就
激励原理
激 励
需求
动机
行为
需求 满足
新的需求
3.损益表
2. 表结构
一、主营业务收入 减: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税金 二、主营业务利润 加:其他业务利润 减:营业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三、营业利润 加: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外支出 四、利润总额 减:所得税 五、净利润
利润表
资产负债表
2000 年 12 月 31 日 流动资产 货币资金 短期投资 应收帐款 坏帐准备 其他应收款 存货 待摊费用 长期投资 固定资产 --累计折旧 无形资产 递延资产 合计 流动负债 短期借款 应付帐款 其他应付款 预提费用 长期负债 长期借款 长期应付款 应付债券 所有者权益 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合计 单位:万元
(三)
1、利润及其构成
利润管理
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全部收入抵 减全部支出后的余额(若为负数则为亏 损)。客观存在是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 果。企业实现利润或发生亏损的大小,在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生产经营的经济效 益,是衡量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方面工作 的重要综合指标。
利润的构成
企业的利润就其构成来看,既有通过生产 经营活动而获得的,也有通过投资活动而获 得的,还包括那些与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 系的事项所引起的。根据我国会计准则规定, 企业的利润一般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 营业外收支净额三部分。即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 净额
二、 工业企业资产管理
资产——是指由于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为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够给企业带来未来 经济效益的经济资源。 资产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必不可 少的基础。一般情况下,我们可将企业的资 产按其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 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六 大类。
(一)流动资产管理
渠道2: 人才招聘会 参加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的人才交流会、 人才市场、人才集市。 ——优点: 双方直接见面,可信程度较 高;当时可确定初选意向;费用低廉。 ——缺点: 应聘者众多,洽谈环境差; 挑选面受限。 ——适用于初中级人才,或急需用工。
渠道3: 职业介绍所与就业服务中心 一般由职业中介机构撮合或检索其人才资 源库,实行单向(或双向)收费。 ——优点:介绍速度较快,费用低. ——缺点:中介服务普遍质量不高 ——适应于初中级人才,或急需用工单位。
流动资产具有如下两个特点: 第一,周转速度快,变现能力强; 第二,获得能力强,投资风险相对较小。
•管理的主要内容: 现金、应收帐款和存 货的管理
现金的管理
现金管理的目标
如何在现金的流动性与收益性之间 作出合理的选择,即在保证企业正常 经营业务顺利进行以及偿还债务和缴 纳税款需要的同时,降低现金的占用 量,并从暂时闲置的现金中获得最大 的投资收益。
企业持有现金的动机
交易动机,即企业在正常经营秩序下应
当保持的现金支付能力。 预防机制,即企业为应付意外紧急情况 而需要保持的现金支付能力。 投机动机,即企业为了抓住各种瞬息即 逝的市场机会,获取最大利益而准备的 现金余额。
应收账款的管理
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相对分离是应收 账款产生的主要原因。 具体原因是: 1、由于结算手段落后而对商品销售与款项 收回之间会产生一定的时间差距; 2、由于企业出于市场竞争的需要而采取赊 销方式。 这种由竞争引起的应收账款,是一种商 业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