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导语:
雷雨是夏天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雷雨神奇莫测,十分有趣。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看一场雷雨,好吗?(播放课文动画)
(设计理念:让学生边听课文录音朗读,边欣赏多媒体课件再现课文情境的一幅幅生动逼真的画面,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的变化。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器官,也促发形象思维活动的展开,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
过程与方法
1、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培养学生认识自然的能力。
2、通过看课件与学文的结合,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培养观察能
力和想象能力。
课前准备:
1、插图及雷声录音。
2、制作课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播放《夏天的雷雨》这首歌,让学生边结合看课文第一幅插图,边听轰隆隆的雷声和哗啦啦的下雨声,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具体感受雷雨前、雷雨中自然界的景象变化。
(3)雷雨过后,空气变得特别的——我们的心情也是特别的——(欣赏图片)瞧,花儿草儿喝足了水,也开心的笑了,叶子上晶莹的水珠在太阳公公的照耀下还闪闪发光呢,这雨后的美景谁还想来读?
(设计理念:描写雨过天晴的自然景色的语言片段非常美,我让学生仔细看雨后初晴的画面,把画面中描绘的雨后美景找出来,在寻美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审美的情趣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欲望。)
二、创设情境,观察、想象。
过渡语:想不想欣赏雷雨的这三个不同的景象?
1、学习雷雨前部分(1――3自然段)
(1)出示雷雨前录像:你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感受到了什
么?(板书:乌云、大风、闪电)
(2)学习“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A、出示满天乌云的照片,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wk.baidu.com容一下现在云的样子。
(设计意图:结合我们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5分钟时间的知识检测,目的在于检查学生对知识的巩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以及时反馈。)
六、板书设计:
叶(不动) 枝(乱摆)
雷雨前:乌云 压下来刮大风电闪雷鸣
蝉(不叫) 蜘蛛(逃)
18、雷雨雷雨中:下起来越下越大渐渐小了
天亮了 空气清新
雷雨后:雨停了 彩虹 蝉 蜘蛛 青蛙
2、学习雷雨中部分(4――6自然段)
(1)播放雷雨由小到大的动画,思考:这场雨下得怎样?(板书:越下越大)从哪里看出来?请同学们在课本上用“”划出来。(“哗,哗,哗,”“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2)指导朗读:“哗,哗,哗,”重点指导读好。
(3)练习说话:___哇,___啊,都看不清了。
(4)播放雨声雷声从大到小录音,请同学们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样的变化可以吗?(渐渐)指导读好“渐渐”。
B、你知道什么是压吗?谁能做个压的动作?
C、如果换成了满天的乌云向你压过来,你又会觉得怎么样呢?
D、同学们应该怎样读才能读出闷热的特点呢?
(个人读---评议—齐读)
(3)你还能从哪里找到闷闷的感觉呢?(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对比句子:
叶子不动,蝉不叫。
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同学们,通过对比,我想大家一定知道哪个句子程度更深些?知道怎样才能更好地读出闷热的感觉?为什么天气那么闷热呢?(因为叶子一动不动,说明一点儿风也没有。)
f、练习说话:忽然一阵大风,吹得__________。
(5)这一阵大风刮得蜘蛛怎么样了呢?你为什么要逃呢?你为什么
不呆在树上了?(风实在太大了)小实验,亲身体验“垂”。这一句该读出怎样的感情?(蜘蛛的害怕)
(6)播放闪电由暗到亮,雷声由小到大的录像,让学生自然而然就理解“越来越”,读好句子。
积累好词:越来越亮越来越越来越__
(7)小结:小朋友,夏天的雷雨前,乌云密布,又闷又热,忽然间狂风大作,天气的变化太快了,看着闪电越来越亮,听着雷声越来越响,让我们感觉到一场大雨顷刻将至,让我们一起再来边读边想象吧!
(设计理念:通过观察、比较、实验,将抽象变为直观,有助于引导学生开展品词析句的学习语言的活动,从而提高学生感悟的能力和想象能力。)
(4)同学们听听,什么来了?是怎样来的?(出示大风录音)
a、忽然一阵大风,树枝会怎样呢?(乱摆)什么是乱摆?
b、谁来做做树枝乱摆的样子?
c、那平时春风吹过时,树枝是怎么样的呢?(跳舞)
d、可是现在树枝不再跳舞,而是乱摆,这说明什么?(说明这
是一场狂风啊!)
(小组内个人读----评议----小组齐读)
炎热的夏日,骄阳似炎,一场雷雨,送来了一阵凉爽。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彩虹,耳边传来声声蛙鸣,淘气的孩子光着小脚丫,在积满雨水的路上嬉戏。这就是夏天雷雨后的情景。雷雨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本文用精炼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
我在教学设计时,紧扣单元教学的主题“热爱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开展教学;围绕着本单元导语的“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是一本读不完的‘书’”这句话来体会感受。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进行课堂教学,重视课堂的动态生成和价值观的引导。本课是看图学文。雷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都有着一定的生活体验。另外教材又配有两幅直观的插图,利于图文对照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教学中牢牢我抓住这两方面的优势,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观察图画,进行图文对照入手,沟通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阅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热爱自然的热情。巧妙地运用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环境,创设生动、形象、有感染力的课文情境,在强化语言能力训练的过程中,结合进行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的训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部分:文本解读
《雷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中的一篇描写夏季时节雷雨前后景色的优美小文。雨前“黑沉沉的乌云”那凝重的美;雨中大雨倾盆,涤荡万物的美;雨后彩虹高挂,清新隽永的美,无疑是大自然所给予孩子们的伟大的恩赐。这堂课通过形状生动的录像,逼真的雷雨录音,真实的照片,以及多种形式的朗读,深入地感受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美景。
(设计意图:再次让学生回顾课文内容,通过同学和老师的总结让学生对课文内容加深认识与巩固。)
四、课后延伸
1、“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课文为什么先写闪电,后写雷声?
2、彩虹是怎么形成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上网收集资料,进一步了解雷雨、彩虹这些自然现象,从而达到知识的延伸,扩大视野。)
五、课堂小测
1、照样子说一说:
(1)越来越亮 越下越大越( )越( )
(2)一动不动 一声不响一( )不( )
2、照样子说句子:
(1)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2)池塘里的水满了,()。
(3)()了,()也()了。
3、我会选择:
(1)、蜘蛛从网上(掉落垂)下来,逃走了。
(2)、彩虹(挂贴飘)在天空。
(3)、蜘蛛又(停坐趴)在网上结网了。
(5)小结:夏天的雨来得快,来得急,来得大,去得也快,让我们用自己的朗读来告诉大家雨是怎样变化的?学生自由读、个别读、齐读。
(设计理念:结合多媒体课件,看雨渐渐变小的动画,听雷声雨声从大到小的声音,说话的练习,让学生理解“渐渐”一词,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听、说的能力。再引导学生理解“哗,哗,哗”的声音,表明雨下得急,下得大,要读得声音重一点,停顿短一点。“渐渐地、渐渐地”,表明雷雨由大到小、由急到缓有一段时间,要读得稍慢一些。一步一步地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3、学习雷雨后部分(7――8自然段)
(1)雨停了,雨后又有怎样美丽的景色呢?读读课文的7、8自然
段,一边读,一边想,哪儿让你觉得最美?
(2)交流:一条彩虹挂在天空,你的挂字读得真好,同学们觉得彩虹像什么呢?读好了挂字,让我看到了那条彩虹就像五颜六色的丝带。哦,小青蛙,在叫什么呢?蜘蛛坐在网上干啥呢?
三、总结全文,指导观察
1、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是不同的,是有变化的,请
把课文连起来读一读,通过你的朗读,来表现雷雨前后的变化。
2、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能发现这些变化?你是从哪儿感受到作
者是很用心地在观察?
3、总结:
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是一本读不完的‘书’,只要你用心观察,就会发现许多秘密,得到许多乐趣。
雷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学文、知道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界出现的不同景象特点,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2、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看懂图意,学会通过观察比较找出景物特点的方法。
教学重点:
图文结合,知道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景象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准确的用词造句来表现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界出现的现象和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