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第一学期管理心理学第二次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分析思考题:(以下4道题任选3题)
1、什么是激励?请结合激励的基本模式图,分析个体激励的心理活动过程并联系学校管理实际,阐述如何实施“全面激励理论”。
答:激励是管理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广义而言,激励就是激发鼓励,即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目标的心理活动过程。
2、什么是决策?试比较个人决策与群体决策的异同。
答:决策是一种判断过程,是从若干可行性方案中进行比较分析中进行抉择。“决策”一般被理解为对高层次的重大问题的决定。至于一些具体的小问题,在考虑解决方法时,一般不用“决策”一词,而是称之为“作出决定”。“决策”就其广义而言,即不仅指对高层次的重大问题的决定,而且也包括了对具体的小问题的决定。
团体决策与个人决策的比较
群体决策:就是由团体成员通过信息沟通,相互探讨和交换意见,在形成比较一致意见的基础上,共同作出关于某个项目或问题的策略、方案、方法的抉择。
个人决”:则是由领导者凭借个人的知识、经验、分析判断能力,工作魄力及所掌握的信息,在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一系列逻辑思维活动的基础上,作出关于某个项目或问题的策略、方案、方法和抉择。
团体决策与个人决策在解决问题的速度,准确性、创造性、效率和对执行的影响诸方面存在区别。
1.速度:一般地说,个人决策不需要意见沟通和讨论,决策过程环节少,其速度高于团体决策。
2.准确性:行为科学的许多研究证明:团体决策的准确性高于个人决策。这主要因为在团体决策过程中,由于成员之间相互作用,可见综合多方面的信息与知识,有利于纠正个人决策中可能出现的偏差,并形成多种可选择的方案;而个人决策受个人的知识、能力、魄力和所掌握信息的限制,因而其准确性低。
3.创造性:实验研究结果发现,个人决策时主意更多。但个人意见的发表会受到团体的影响。因而仅从量上比较分析,还不能完全说明决策创造性哪一个更高。
4.效率:对于复杂程度相同的任务,团体决策所花的时间一般要比个人决策多,但由于其准确性较高,故所付出的代价一般要比个人决策低。许多研究表明:从长远来看,团体决策的效率高于个人决策。
5.执行效果(对执行的影响):团体决策由于可让执行人员(如:职工代表)参与进行,使他们了解决策的来龙去脉,并加深理解,其实施就会比较顺利。个人决策在执行过程中,则可能因执行人员理解不深或持不同看法而较难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
6.极端性:研究表明,团体决策中,由于责任分散以及社会规范的影响,比起个人决策,更容易出现极端性或倾向于冒险,或倾向于保守。
(3)采用何种决策为宜
一般而言,凡涉及面广,影响大,需要依靠多方面力量来执行的全局性、战略性决策,应由团体研究而郑重地作出;牵涉面和影响均较小,且时效性较强的局部性、战术性决策,则以分管领导人员个人决策为宜。
如果要执行的是某些预先设计好的计划、规章指示、团体的成员又能相对独立地工作,那么,个人决策更为合适些;如果团体成员是相互依赖并且必须与其他人合作才能完成任务时,则团体决策更好些。
另外,当所面临的任务是要提出许多想法,或是要提出某种独特的主意,要确切地收集信息,以及判断和评价含糊不清的或不确切的情况时,团体决策往往优于个人决策。
3、简述能力、气质和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与管理的关系。
4、阐述亚当斯公平理论的主要观点,联系学校管理实践谈谈如何在学校班级管理中体现公平原则。
答: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于60年代先后发表了《对于公平的理解》、《在社会交换中的不公平》,从而创立了公平理论。
他的主要观点为:
一、公平感人们通常要将自己的投入和所得报酬的比值与一个和自己条件大体相当的人的投入和所得报酬的比值进行比较,如果两者相等,则有公平感;如果不相等,则有不公平感。
1.人们对报酬是否满足在较大程度上受社会比较过程的影响。也就是说,不仅受报酬绝对值的影响,而且受报酬相对值的影响(与别人作横向比较,与自己的过程作纵向比较)。
2.公平通常令人心情舒畅,焕发工作热情;不公平往往使人产生消极情绪,形成人际矛盾,影响工作积极性。
二、消除不公平感的方式
当一个人发现自己受到不公平(利己或损己)待遇时,他往往采取以下几种方式消除心理的不公平感:
1.力求改变自己的报酬。
2.要求改变他人的报酬。这点在上面的实验中也得到了证明。当报酬总额衡定时,要求改变自己的报酬实际上就是要求改变他人的报酬。
3.设法改变自己的投入。
4.要求改变他人的投入。处于不公平待遇状态下的人,不仅能通过改变自己的投入和报酬,而且能通过改变他人的投入和报酬消除不公平。
5.自我消除不公平感.具体的办法是改变比较对象或知觉方式。前者如换一个投入与报酬比值低于自己的人和自己作比较。后者如重新分析自己的投入,使自己的投入和报酬之比接近比较对象。
班主任能否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既反映了老师的师德,也是学生最容易产生不公平感的“问题源”。班主任对待学生必须一视同仁,班干部和普通学生一个样,成绩优秀生和后发展学生一个样,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一个样,老师子女、干部子女和普通家庭子女一个样。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感到老师公平,才会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班级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公平感虽然只是一种心理感觉,但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却处处都能感到它的存在。例如,有的老师采取按分数排座位的方法:分数高的先挑座位或者分数高的坐好的位置。这样就不能照顾到矮个子、近视的学生。据观察发现,刚开始时学生没有多大意见,表面上平静,但过了一段时间,有一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显下降,上课也无精打采,班级也开始涣散。因为按分数排座位的方法极大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他们认为反正学习也不行,现在老师只照顾那些学习好的学生,于是心里产生了不公平感,开始自卑起来。因此,排座位时,班主任在考虑某些学生视力、听力的特殊情况前提下,应让全班学生都有机会坐好的位置和差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