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管理学原理串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考《管理学原理》串讲

第一篇绪论

(一)管理与管理学

1、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的基本特征:

1.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

2.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3.管理的任务、职能与层次

3、管理的任务:

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

4、管理的基本职能:

1.计划

2.组织

3.人员配备

4.领导

5.控制

5、掌握管理两重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的重要意义:

1.认真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更好的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学习引进国外有益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

3.结合实际,随机制宜的学习运用。

6、管理学:是一门系统的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7、管理学的特点:

1.一般性

2.多科性

3.历史性

4.实践性

8、管理学研究的内容与范围(三个层次或侧重点):

1.根据管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其研究内容分为:生产力方面、生产关系方面、深层建筑。

2.从历史的角度研究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及管理理论的形成与演变过程。

3.从管理者的基本职能或工作出发,研究管理活动的原理、规律和方法。

9、为什么要学习、研究管理学:

1.管理的重要性决定了学习、研究管理学的必要性。

2.学习、研究管理学是培养管理人员的重要手段之一。

3.学习、研究管理学是未来的需要。

10、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方法:

1.唯物辩证法

2.系统方法

3.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11、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又是它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12、系统的特性:

1.整体性

2.目的性

3.开放性

4.交换性

5.相互依赖性

6.控制性

13、系统的观点:

1.整体观点

2.“开放性”与“封闭性”

3.封闭则消亡的观点

4.模糊分界的观点

5.保持“体内动态平衡”的观点

6.信息反馈观点

7.分级观点8.不断分化和完善的观点

9.等效观点

(二)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1、管理学形成与发展的六个阶段:

1.古典管理理论

2.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

3.管理理论丛林

4.战略管理

5.全面质量管理

6.学习型组织管理

2、泰罗—科学管理理论要点:

第二篇计划工作

(四)计划工作概述

1、计划工作:即制定计划,就是根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需要和主观可能,通过科学的预测,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所要达到的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2、5W1H:做什么、为什么做、何时做、何地做、何人做、如何做。

3、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

1.目的性

2.主导性

3.普遍性

4.经济性

4、计划工作的意义:

1.弥补不肯定性和变化带来的问题

2.有利于管理人员把注意力集中于目标

3.有利于更经济的进行管理

4.有利于控制

5、计划按表现形式分类:

1.目的或使命

2.目标

3.战略

4.政策

5.程序

6.规则

7.规划8.预算

6、计划工作的程序:

1.估量机会

2.确定目标

3.确定前提条件

4.确定可供选择的方案

5.评价各种方案

6.选择方案

7.制订派生计划8.用预算形式使计划数字化

7、计划工作的原理:

1.限定因素原理

2.许诺原理

3.灵活性原理

4.改变航道原理

8、限定因素原理:是指在计划工作中,越能了解和找到对达到目标起限制性和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就越能准确、客观的选择可行性方案。

9、许诺原理:是指任何一项计划都是对完成某项工作所做出的许诺,许诺越大,所需的时间越长,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就越小。

10、灵活性原理:是指计划工作中体现的灵活性越大,则由于未来意外事件引起的损失就越小。

11、改变航道原理:是指计划工作为将来承诺的越多,管理者定期检查现状和预期前景,以及为实现目标而重新制订计划就越重要。

(五)目标与战略

1、目标:是根据组织的使命而提出的组织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预期成果。

2、目标的特性:

目标一定要具体明确;可以度量或测量;可以实现;目标之间相互关联;时间限定。

3、目标的性质:

1.目标可分为突破性目标和控制性目标

2.目标的纵向性(即目标是分层次的)

3.目标的网络化

4.目标的多样性

5.目标的时间性

6.目标的可考核性

4、目标的作用:

1.为管理工作指明方向

2.激励作用

3.凝聚作用

4.是考核管理人员和员工绩效的客观标准

5、目标管理:是让组织的管理人员和员工亲自参加目标的制定,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目标的一种管理制度或方法。

6、目标管理的特点:

1.建立一套完整的目标体系

2.组织实施

3.检查和评价

7、目标管理的局限性:

1.对目标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宣传的不够

2.没有把指导方针向拟定目标的管理人员讲清楚

3.目标难以确定

4.目标一般是短期的

5.不灵活的危险

8、企业核心能力:是指竞争对手无法迅速模仿的能力,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9、企业核心能力表现在:

1.具有建立电子商务网络和系统的机能

2.迅速把新产品投入市场的能力

3.更好的售后服务能力

4.生产制造高质量产品的技能

5.开发产品特性方面的创新能力

6.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反映

7.准确迅速满足顾客订单的系统8.整合各种技术创新产品的技能

10、使命:是社会对该组织的基本要求,各种有组织的集体活动都应当有一个使命。

11、战略:是为了回答使命和目标而对发展方向、行动方针以及资源配置等提出的总体规划。

第三篇组织工作

(七)组织工作的含义

1、组织工作:就是设计和维持一种有助于有效的集体活动的组织结构的活动工程。

2、组织结构:是组织中划分、组合和协调人们的活动和任务的一种正式框架,表现为组织各部门的排列顺序、空间位置、聚集状态、联系方式和相互关系。

3、组织工作的内容:

1.组织职位设计

2.组织结构纵向划分

3.组织结构横行划分

4.职权配制

5.组织结构的协调

6.组织结构的调整

4、组织工作的特点:

1.组织工作是一个过程

2.组织工作是动态的

3.组织工作要充分考虑非正式组织的影响

5、影响组织结构选择的因素:

1.技术

2.外界环境

3.组织的规模

4.组织的生命周期

5.组织的战略

6、组织工作的原理:

1.目标统一原理

2.分工协作原理

3.管理宽度原理

4.责权一致原理

5.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

6.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理

7、目标统一原理:是指组织中每个部门或个人的贡献越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组织结构就越合理有效。

8、分工协作原理:是指组织结构越能反映出为实现组织目标所必要的各项任务和工作分工,以及相互间的协调,组织结构就越精干高效。

9、管理宽度原理:是指组织中管理者监督管辖其直接下属的人数越适当,就越能够保证组织的有效运行。

10、责权一致原理:是指在组织结构设计中,职位的职权和职责越相对一致,组织结构就越有效。

11、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对组织中职权的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处理的越适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