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材建设浅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院校教材建设浅谈

[摘要]在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材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现行教材却存在着教材理念与高职院校培养目标脱节、教材内容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脱轨两大弊端。高职院校在编写教材时须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组建合理的教材编写团队,并坚持教材内容的六项选择原则。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材建设

教育目的的实现离不开教材,培养高质量人才也是以教材为基础的。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和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教材质量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材建设,以满足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一、加强我国高职院校教材建设的意义

1.加强教材建设是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社会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客观上要求许多职业岗位和岗位群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要随之进行变化,高职教育体系也要不断进行调整与之相适应,这就对高职院校教材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教材的编写内容比较陈旧,知识体系不尽合理,不能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必须在教材编写中引入新知识、新技术。

2.教材建设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关系到高职院校能否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质量的教材是教学改革有效推进的保障。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把教材建设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工作来做。

3.加强教材建设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需要。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是学校培养模式、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的集中体现,是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方面。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工具,既是联系教与学的主要媒介,也是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高职教育改革成果的凝结与体现。

二、高职院校现有教材的弊端

1.教材理念与高职院校培养目标脱节。目前,许多高职教材过于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基础理论知识部分在容量上远远大于实际应用技能部分,实践内容匮乏,这与高职院校培养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不相适应。此外大多数高职院校是为本地区经济发展服务的,地域、经济环境与社会人文环境会有很大的不同,因此由国家统一组织编写的教材就不能完全满足高职院校的需要。

2.教材内容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脱轨。《职业教育法》要求高职院校实施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并以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学生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国内高职院校的许多专业都要求学生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而目前高职教材的内容很多不是针对职业岗位(群)的需要,讲述内容、案例与企业生产融合深度不足,与学生从事某工种需要具备的职业技能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相脱离,不利于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

三、高职院校教材编写的对策

1.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材建设为专业建设服务,在教材建设中,要认真分析专业培养目标,找出职业岗位群所需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能力素质,突出职业性,建立以能力为主线的具有高职特色的教材体系。

2.组建合理的教材编写团队。编写人员的水平直接影响教材建设的质量,团队协作是编写高质量教材的基础。教材编写团队应由以下三部分人员组成:一是工作在教书育人第一线的“双师型”教师,他们了解企业文化和学生特点,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一定的企业经历;二是教研人员,他们熟知高职教育发展的动态,能在客观上把握教材编写方向;三是从事本专业的企业兼职教师(工人技师和工程师),他们具有深厚的实践经验,能为教材的实用性上提出指导性建议。

3.教材内容的选择原则。(1)基础性原则。是指教材编写时主要关注相应专业的职业岗位群所需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教材的容量以“必需、够用”为度,不要过度追求教材的容量。(2)职业性原则。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高职教学的重点已经转移到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职业技能培养上,因此高职院校编写教材也应以能力建设为本位,结合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合理安排实训内容。(3)适应性原则。教材内容的选取应与学生特点相适应,要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特点、需要、兴趣和能力,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和综合能力的培养。(4)发展性原则。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就业者的职业岗位变化频繁,需要不断面对新知识和新技术。因此,确定教材内容时不仅要关注企业一线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注意结合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将新工艺、新方法、新标准

纳入教材。(5)统合性原则。教材是教学思想和培养目标的载体,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是教材建设的基础,教材内容要与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改革相结合,将知识点融入实际项目的开发中。(6)人文性原则。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确立,具有时代特征和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人文教育必将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人格,在精神方面和情感方面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为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质和健康人格的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础。

四、高职院校教材建设中的注意事项

1.通过调研确定教材内容。(1)对现行教材进行调研。调研时,教材编写团队主要应针对现行教材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等方面进行调研,认真倾听使用者(学生、受训人员或其他教师)对所用教材的反映,分析比较国内外同类教材的优缺点,以取长补短形成特色教材。(2)进行企业调研。通过对企业进行广泛的调研和岗位分析,形成教材编写或修订建议报告。召开企业行业专家论证座谈会,与企业兼职教师共同研讨,构建社会需求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在学校办学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选择既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又与企业生产实际联系紧密的项目(可以是企业实际生产项目,也可以是虚拟项目)充实到教材中,形成具有高职特色的教材体系。

2.提高语言文字的规范性和可读性。(1)吸纳新国标。为保证教材的先进性特征,教材编写要跟进国家标准,体现最新的标准。这样,教材不仅可以作为教科书供学生课堂上使用,也可作为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和自学使用。教材在编写上,词汇、符号和专业术语符合学生认知水平,便于学生独立学习和自行建构知识。(2)联系学生的知识经验。教材应尽量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产实例进行比喻和说明。将全国或本地区近期使用的成熟技术等引入教材,这既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通俗易懂,有感染性,易唤起学生的共鸣,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职业能力。(3)表述方式生动形象。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可以多样化的形式展现,融入示例、图表、案例等资料,使教材图文并茂,提高其可读性。而且采用学生熟悉的表达方式,能够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也提高了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郭佳萍,张继媛.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材建设的研究[J].中国新产品新技术,2010(2).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