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第四节 肾衰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怀化医专《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案编号
第四节肾衰竭
肾具有泌尿及内分泌等功能,它不仅排泄代谢废物,参与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调节,而且还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肾素、前列腺素、红细胞生成素及1,25-二羟维生素D3等。肾的功能对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保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当各种原因使肾功能严重障碍,代谢废物不能排出,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发生紊乱,并伴有其内分泌功能障碍时,称为肾衰竭(renal failure)。根据其发病缓急和病程长短分为急性和慢性肾衰竭两类。在急性或慢性肾衰竭的严重阶段,机体会出现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即尿毒症(uremia)。
Acute
Renal failure Uremia
Chronic
一、急性肾衰竭
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是指各种原因引起肾泌尿功能在短期内急剧降低,引起代谢废物不能排出,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机体内环境发生严重紊乱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根据发病后患者尿量的不同,分为少尿型急性肾衰竭和非少尿型急性肾衰竭两种。前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后者尿量减少不明显,但肾脏排泄代谢产物的功能障碍,仍然存在机体内环境的紊乱。
(一)病因
1.肾前因素主要系各种原因造成的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常见的有各类休克、创伤、严重烧伤,大出血、严重脱水,急性心力衰竭等,它们均可通过急剧地降低有效循环血量,引起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明显减少和钠,水潴留,使肾泌尿功能急骤降低。但缺血时间短,肾实质尚无损害,一旦恢复肾血流,肾功能可转为正常,故又称为功能性急性肾衰竭。
2.肾性因素
(1)急性肾小管坏死:为临床上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肾性ARF,约占急性肾衰的75%~80%。常见原因有:
1)急性持续性肾缺血:由于肾缺血持续时间较长,损伤肾实质所致。
2)急性肾中毒:如汞、砷、铅、四氯化碳、磺胺、新霉素、多粘菌素、卡那霉素、蛇毒、蕈毒等毒物或药物随血流入肾后直接损害肾小管,使之坏死。
(2)广泛性肾小球、肾间质和肾血管损伤:如急性肾小球肾炎,全身性红斑狼疮、急进型高血压等广泛性损伤肾小球;急性肾盂肾炎直接造成肾间质损害;双肾动脉栓塞等肾血管疾病可损害肾功能.
(3)肾小管阻塞:如血红蛋白(各种原因所致的溶血)、肌红蛋白(挤压综合征)、尿酸盐结晶等均可因堵塞、损伤肾小管而致本病。
3.肾后因素:见于双侧尿路梗阻的各种因素,如泌尿道结石、肿瘤和前列腺疾患等。
(二)发病机制
ARF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不同病因、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ARF,其发病机制不尽相同,但GFR均有降低。下面主要阐述肾缺血、肾中毒引起的少尿型ARF的发病机制。
1.肾血流动力学改变肾脏的血液供应很丰富,正常成人安静时每分钟约有1200ml血液流过两侧肾脏,其中94%左右的血液分布在肾皮质层,肾髓质层血流很少。
ARF时肾血流动力学的特点发生改变,表现为肾血流量下降和肾内血流分布异常,导致GFR降低。持续性肾缺血和肾血流量远离皮质分布,是ARF初期的主要机制,肾血流动力学改变与下列血管活性物质有关:
(1)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高:这是因为:
1)肾缺血或肾中毒时,近曲小管受损使其对Na+的重吸收功能降低,使流经远曲小管致密斑处的Na+浓度增高,肾素释放增加。
2)肾缺血时,肾入球小动脉壁牵张降低,肾素释放增加。
3)全身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使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肾素、血管紧张素释放增加。
(2)体内儿茶酚胺增加:休克或外伤引起的ARF,患者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儿茶酚胺浓度增加,儿茶酚胺具有收缩血管导致肾内血流分布异常的作用。给动物肾动脉灌注肾上腺素后再作肾动脉造影,发现肾皮质血管不显影,而肾髓质血管显影正常,这一结果说明肾皮质外2/3的入球小动脉对儿茶酚胺敏感,这一改变与ARF的改变相似。
(3)前列腺素产生减少肾是产生前列腺素的主要器官,肾缺血或中毒时,肾髓质间质细胞合成前列腺素减少,特别是扩血管的PGE2合成减少,而缩血管的血栓素A2(TXA2)相对增加,二者比例失调,导致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减少,GFR降低。
(4)其他ARF时,血浆内皮素、ADH、血小板活化因子及肿瘤坏死因子等均可增加,均能影响肾缺血或中毒引起的ARF的发病进程,其中内皮素能同时引起肾小球入球和出球小动脉收缩,尤其对出球小动脉收缩更明显。其它血管活性因子具体作用尚未阐明。
上述血管活性物质的改变导致肾缺血,但当缺血后血液再灌注时,细胞损伤反而加重,即出现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是细胞内钙超载和氧自由基大量生成。钙超载可引起线粒体功能障碍,使ATP生成减少,并可促进氧自由基生成。氧自由基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引起血管阻塞和通透性增高,血液浓缩等,加重肾血流动力学障碍。
近年来,人们用血液流变学进一步补充肾缺血的理论,以解释ARF发生发展及维持的机制。ARF时,肾血液流变学改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血液粘度升高:ARF时,血中纤维蛋白增多、红细胞易于破裂使血红蛋白逸出、血小板易于聚集等均可使血液粘度升高,致肾小球前阻力增高,引起GFR下降。
②白细胞粘附:ARF时,白细胞变形能力降低,粘附血管壁的能力增高,
造成肾脏微血管阻塞和肾血流量减少,引起GFR下降。
③微血管改变:ARF时,肾微血管痉挛,自动调节功能丧失,加之血液粘度升高及白细胞附壁等,使缺血进一步加重,这是导致急性肾小管坏死的重要原因。
2.肾小管损伤肾缺血或中毒会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其中近曲小管和髓袢升支粗段又是外髓中最易受损的部位。损伤初期,细胞内ATP减少,细胞膜泵功能降低,引起细胞内水肿和细胞内钙积蓄。后者可激活蛋白水解过程,导致细胞坏死,还可使肾血管收缩,加重肾缺血。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后,基膜断裂,原尿回漏到肾间质,造成肾间质水肿,并压迫肾小管,阻碍原尿通过。同时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脱落形成管型阻塞肾小管,引起管腔内压升高,导致GFR。
急性肾衰竭的发病机制
总之,ARF的发病机制是多种因素同时或先后作用的结果,一般而言,在ARF的初期,肾血流动力学改变起主导作用;当病变进一步发展,出现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时,肾小管损伤及肾血液流变学改变对ARF的持续与发展起重要作用。
(三)功能、代谢变化
1.少尿型ARF
(1)少尿期:约1~2周。此期特点在于尿液质与量的变化和体内一系列代谢紊乱,是病程中最危险的阶段,其中危害最大的是高钾血症和水中毒。
1)少尿,无尿及尿的质量改变:患者出现少尿(尿量<400ml/d),甚至无尿(尿量<100ml/d),尿相对密度低,尿N a+含量增多。若肾实质损伤,则尿中可出现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坏死的上皮细胞及其管型等。
2)高钾血症:为少尿期病人的主要致死原因。产生的机制为:①肾排钾障碍;②组织分解增强,细胞内K+大量释出;③酸中毒使细胞内K+外逸;④低血钠时使远曲小管K+-Na+交换减少。高血钾对心肌有毒性作用,引起心律失常,甚至心脏停搏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