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第四节 肾衰竭

合集下载

【学习课件】第五篇第十一章慢性肾衰竭

【学习课件】第五篇第十一章慢性肾衰竭

4 GFR重度降低
15~29 综合治疗;透析前准备
5 ESRD( 终末期肾衰 竭)
<15 如出现尿毒症,需及时替代治疗
医学ppt
16
慢性肾脏病的分期,不同的分期治疗是不一样的
分期 GFRml/min
治疗
1期 正常》90 早期发现,治疗原发病,控制诱因,减少 2期 轻度下降60-89 肾脏病的危险因素,减少CVD的风险
中国
慢性肾炎
慢性肾盂肾炎 高血压肾病 糖尿病肾病 多囊肾 狼疮性肾炎
欧美
糖尿病
高血压 肾小球肾炎 多囊肾 其它
医学ppt
13
中国CKD流行病学
在中国,慢性肾衰的首要原 因依次为肾小球肾炎,糖尿 病和高血压.1
欧美糖尿病肾病 (DKD) 占 CKD首位(45%)5
中国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速 和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增加, DKD和高血压所致的肾脏 疾病所占比例逐年迅速上升
医学ppt
14
CRF的分期方法
分期 肌酐清除率(Ccr) 血肌酐(Scr)
(ml/min)
Umol/L(mg/dl)
肾功能代 偿期
50~80
133~177(1.5~2.0)
肾功能失 代偿期
20~50
186~442(2.1~5.0)
肾功能衰 竭期
10~20
451~707(5.1~7.9)
尿毒症期
<10
每百万人口约为一百 男性高于女性,分别占60%和40% 我国,高发年龄在40~50岁 西方国家,高发年龄在60~70岁
医学ppt
6
慢性肾脏病产生背景:
慢性肾脏病是一个日益严重的公共卫 生问题。
终末期肾病(ESRD)的病人数目日益增 加。

肾功能衰竭ppt课件

肾功能衰竭ppt课件

多尿期的功能代谢改变:
尿量增多,>400 ml/d; 早期:高钾血症、氮质血症、
代酸仍存在; 后期:易致脱水、低钾、低钠;
易感染。
(三)phase of functional recovery 恢复期
非少尿型急性肾衰
特点: 肾病理损害较轻:尿量不少;
氮质血症 肾小管功能障碍:低比重尿;
尿钠低 病程短,预后好,但可互相转化。
1.肾灌注压 2.肾血管收缩
因素: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 RAA激活;前列腺素产生
3.肾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
(二)肾小管损害
(1)肾小管阻塞(管型) (2)肾小管原尿返流
(三) 球-管反馈作用
肾缺血 近曲小管、髓袢受损 流经致密斑Na+、Cl-↑ 肾小A收缩
Clinical
Course
and
manifestation
主要来自蛋白质代谢产物 可分为:小、中、大分子毒素 常见有:
尿素、胍类(甲基胍、胍基琥珀 酸),胺类,中分子物质、PTH等。
Treatment principle
1、治疗原发病 2、去除诱因 3、透析疗法 4、肾移植
1、肾前性少尿和急性肾衰少 尿期的变化哪项相同? A A 肾小球滤过率急剧降低 B 肾小管对水钠重吸收增加 C 尿钠减少 D 尿渗透压降低 E 尿/血肌酐比例小于10:1
排出体内代谢产物;
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2.内分泌功能
产生肾素、EPO、1,25(OH)2D3和前列腺 素;灭活胃泌素、PTH。
肾功能衰竭 (renal failure)
各种 病因
肾泌尿障碍 内分泌障碍
症状 体征
尿的量与质的改变,氮质血症,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及高 血压、贫血、肾性骨营养不良等

[电子书][医学]肾 功 能 衰 竭

[电子书][医学]肾 功 能 衰 竭

功能性ARF 功能性 尿比重 > 1.020
器质性ARF 器质性 < 1.015 < 350 > 40
尿渗透压(mOsm/L) > 500 尿渗透压 尿钠含量(mmol/L) < 20 尿钠含量 尿/血肌酐比值 血肌酐比值 尿蛋白 尿沉渣镜检 > 40:1 阴性或微量 基本正常
< 20:1 +~++++ 各种管型、 各种管型、红白细胞 及变性上皮细胞
五、急性肾衰时机能代谢变化
(一)少尿期
1.尿质量的改变 少尿或无尿、低比重尿、尿钠高、 尿质量的改变:少尿或无尿 低比重尿、尿钠高、 尿质量的改变 少尿或无尿、 血尿、蛋白尿、 血尿、蛋白尿、管型尿 2. 水中毒 3. 高钾血症 ① 尿量减少使钾随尿排出减少; 高钾血症--① 尿量减少使钾随尿排出减少; 组织损伤和分解代谢增强,钾转到细胞外; ② 组织损伤和分解代谢增强,钾转到细胞外; 酸中毒时,细胞内钾离子外逸; ③ 酸中毒时,细胞内钾离子外逸; ④ 输入库存血或食入含钾量高的食物药物等 4. 代谢性酸中毒 5. 氮质血症 --- 血中尿素、肌酐等非蛋白质含氮物质的含量显著升高 血中尿素、 ( NPN: 14.3 mmol/L~25 mmol/L (20 mg/dl~35 mg/dl) )
肾定义:
------ 当各种病因引起肾功能严重障碍时,会出现 当各种病因引起肾功能严重障碍时, 多种代谢产物在体内蓄积,出现水、 多种代谢产物在体内蓄积,出现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紊乱, 紊乱,以及肾脏内分泌功能障碍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 学紊乱,这一病理过程就叫肾功能不全 肾功能不全( 学紊乱,这一病理过程就叫肾功能不全(renal insufficiency) insufficiency)或肾功能衰竭。

肾功能衰竭PPT课件

肾功能衰竭PPT课件
(三)尿路慢性阻塞
尿路结石、前列腺肥大
二、发展进程


尿毒症



肾功能衰竭


肾功能不全



肾功能储备降低
25
50
75
100
内生性肌酐清除率占正常值的百分比(%)
三、发病机制
(一)健存肾单位学说 肾内两种肾单位:遭到
破坏功能完全丧失的肾单位;轻度损伤或仍属正常具有 代偿功能的健存肾单位。
(二)矫枉失衡学说 慢性肾功能衰竭时,甲状旁
②多尿:常见变化(>2000ml/24h)
机制:①大量肾单位被破坏后,残存肾单位代偿性 血流↑,GFR↑→强迫性利尿;②原尿中溶质↑→渗透 性利尿;③髓袢受损→髓质高渗环境不能形成→尿 液浓缩功能减低。④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 受损→对ADH反应性↓→重吸收水↓
③少尿:CRF晚期表现
肾单位大量破坏,肾血流极度↓→GFR↓↓→原尿形 成↓→少尿。
(一)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肾前 性 肾 衰 ( prerenal failure ) 是指肾脏血液灌流量急剧减少所致的 急性肾功能衰竭。
1、病因
大出血、外科手术等→血容量↓ 急性心衰→心输出量↓ 过敏性休克→血管床容积↑
有效循环血量↓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和R-A-S↑ 肝肾综合征
肾小动脉收缩 肾血流灌注↓
Ⅱ、非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
(一)少尿期
1、尿的变化
①尿量锐减:发病后尿量迅速减少而出 现少尿或无尿。
②尿成分改变:尿比重降低 、尿渗透压 降低、尿钠含量升高。
两种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区别
尿指标 尿比重 尿渗透压(mmol/L) 尿钠(mmol/L) 尿肌酐/血肌酐 尿钠排泄分数

肾功能衰竭课件课件

肾功能衰竭课件课件
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64页
2.分类 (1)根据病因分类:可分为肾前性ARF、肾性ARF和肾
后性ARF。
(2)根据尿量分类:可分为少尿型ARF和非少尿型 ARF。 (3)根据肾脏是否发生器质性损害分类:可分为功能 性ARF和器质性ARF。
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64页
(二)少尿型ARF的发病机制
GFR↓的下降是ARF发病的中心环节 主要机制:
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64页
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血压下降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ADS、ADH ↑
肾血流量减少
GFR↓
尿量↓,尿钠↓,尿比重↑
ADS:醛固酮 ADH:抗利尿激素 GFR: 肾小球滤过率
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64页
(2)肾性急性肾衰竭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肾脏实质性损伤引起的急性肾功 能衰竭。常见的病因: 1)急性肾小管坏死 约占肾性急性肾衰竭的75%。 a.肾缺血:由于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导致严重的持续性的肾脏
毒、钾从细胞内释出
c.低血钠时,远曲小管钠钾交换减少
☆酸中毒、低血钠、高血钾在ARF形成“死亡三角 ”,相互作用,特别是加重高钾血症。
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64页
(2)多尿期 以尿量增加到每日400ml以上为标志,尿量逐渐
增多甚至达每日3000ml。多尿期意味着肾功能开 始恢复,病情开始好转。一般持续1-2周。
功能衰竭。 80年代,Brenner提出的高血流动力学说,认
为高灌注、高血压和高滤过等代偿性变化是导致肾 小球硬化和残存肾单位进行性毁损的重要原因。
现在学习的是第42页,共64页
4.肾小管-肾间质损害 近年来,肾小管-肾间质损伤和纤维化在CRF进展中

肾功能衰竭PPT课件

肾功能衰竭PPT课件
6
. 特点
属功能性,肾无器质性损害
7
(二)肾性
(器质性肾衰,肾实质性肾衰) 由于肾本身的一些器质性病变
和肾毒物所致的急性肾小管坏死 ()
8
.病因: ()广泛性肾小球损伤 ()急性肾小管坏死:重金属、药物
、有机毒物及生物性毒物(毒蕈) ()体液因素异常:低钾、高钙等 ()异型输血(血红蛋白性肾病)
尿肌酐/血肌酐 >40
<20
尿常规
正常
蛋白尿、颗粒、细胞管
型及红、白细胞
27
()水中毒:
机理:水排负尿荷↓↑:内生水↑(分解代 谢↑),输液过多等入水量相 对较多
后果: 脑水肿,肺水肿,心衰
28
()高钾血症 (最危险)
机理:
↓→排钾↓
细胞内钾释出增多:组织分解 等 钾来源↑:含钾食物摄入↑等
后果:心律失常
肾功能衰竭
1
第一节 急性肾功能衰竭 ( ,)
2
急剧↓肾小管变性、坏死 ↓
一种严重的急性病理过程 ↓
少尿或无尿(少尿型) 尿量不少(非少尿型) 氮质血症、高钾血症、 代谢性酸中毒、水中毒等
3
一.分类和原因
4
(一)肾前性
(肾前性氮质血症,功能性肾衰) 由于肾灌流急剧↓所致。
5
.病因
如:失血、外科手术、烧伤、 严重呕吐等所致休克的早期
9
. 特点
肾器质性损伤
10
(三)肾后性(肾后性氮质血症)
肾盂→尿道口任何部位 的梗阻所致
11
.病因: 结石,肿瘤、前列腺肥大等
12
.特点: 在早期,无肾实质器质性损害
;若及时解除梗阻,肾功能可迅速 恢复正常。

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考试辅导《临床化学》第十一章 肾功能及早期肾损伤的检查练习题

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考试辅导《临床化学》第十一章 肾功能及早期肾损伤的检查练习题

第十一章肾功能及早期肾损伤的检查一、A11、正常成人每日通过肾小球滤过的原尿约()。

A、1.5LB、3LC、50LD、100LE、180L2、不与碱性苦味酸试剂反应的是()。

A、乙酰乙酸B、丙酮C、丙酮酸D、氨基酸E、维生素C和葡萄糖3、所谓选择性蛋白尿是()。

A、肾小球有选择性地保留了尿中的蛋白B、肾小管有选择性地重吸收了尿中的蛋白C、分子量<70000的蛋白可通过肾小球滤过及出现在尿中D、分子量>70000的蛋白可通过肾小球滤过及出现在尿中E、尿蛋白定性阴性4、肾病综合征低蛋白血症的主要原因是()。

A、肾小管重吸收不足B、肝脏合成清蛋白不足C、清蛋白分解代谢增强D、蛋白质摄入量减少E、肾小球滤膜通透性增强5、某患者血肌酐为88.4μmol/L,尿肌酐浓度为4420μmol/L,24h尿量为1584ml,其内生肌酐清除率为()。

A、35ml/minB、55ml/minC、50ml/minD、175ml/minE、3300ml/min6、急性肾小球肾炎时,肾小球的滤过功能改变是()。

A、大部分病人正常B、正常C、下降D、正常或增高E、增高7、检查远端肾小管功能的试验是()。

A、尿微量白蛋白测定B、血肌酐测定C、酚红排泌试验D、浓缩-稀释试验E、血β2-微球蛋白测定8、正常情况下能被肾小管完全重吸收的物质是()。

A、尿素B、肌酐C、尿酸D、白蛋白E、葡萄糖9、由近端肾小球以胞饮形式重吸收的β2微球蛋白是()。

A、59.9%B、69.9%C、79.9%D、89.9%E、99.9%10、几乎不被肾小管重吸收的物质是()。

A、尿素B、氨基酸C、肌酐D、谷胱甘肽E、肌酸11、素氮测定(脲酶法)时,无蛋白血滤液中之尿素经尿素酶作用后可产生()。

A、氨基硫脲B、硫酸钠C、碳酸钠D、氨E、NH4+12、急性肾小球肾炎尿中以哪种蛋白为主()。

A、白蛋白B、α1球蛋白C、α2球蛋白D、β球蛋白E、β2微球蛋白13、肾小球滤过的葡萄糖被重吸收最多的部位是()。

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衰竭
(4)钙磷代谢紊乱:主要表现为钙缺乏和磷过多。钙缺乏主要与钙摄入不足、活性维生素D缺乏、高磷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多种因素有关,明显钙缺乏时可出现低钙血症。
血磷浓度由肠道对磷的吸收及肾的排泄来调节。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内排出减少,血磷浓度逐渐升高。血磷浓度高会与血钙结合成磷酸钙沉积于软组织,使血钙降低,并抑制近曲小管产生1,25(OH)2维生素D3(骨化三醇),刺激甲状旁腺激素(PTH)升高。在肾衰的早期,血钙、磷仍能维持在正常范围,且通常不引起临床症状,只在肾衰的中、晚期(GFR<20ml/min)时才会出现高磷血症、低钙血症。低钙血症、高磷血症、活性维生素D缺乏等可诱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简称甲旁亢)和肾性骨营养不良。
多数患者能耐受轻度慢性酸中毒,但如动脉血HCO3-<15mmol/L,则可有较明显症状,如食欲不振、呕吐、虚弱无力、呼吸深长等。上述症状可能是因酸中毒时,体内多种酶的活性受抑制有关。
(2)水钠代谢紊乱:水钠平衡紊乱主要表现为水钠潴留,有时也可表现为低血容量和低钠血症。肾功能不全时,肾脏对钠负荷过多或容量过多的适应能力逐渐下降。水钠潴留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皮下水肿或(和)体腔积液,这在临床相当常见;此时易出现血压升高、左心功能不全和脑水肿。低血容量主要表现为低血压和脱水。
(5)镁代谢紊乱:当GFR<20ml/min时,由于肾排镁减少,常有轻度高镁血症。患者常无任何症状。然而,仍不宜使用含镁的药物,如含镁的抗酸药、泻药等。低镁血症也偶可出现,与镁摄入不足或过多应用利尿剂有关。
2.蛋白质、糖类、脂肪和维生素的代谢紊乱 CRF患者蛋白质代谢紊乱一般表现为蛋白质代谢产物蓄积(氮质血症),也可有血清白蛋白水平下降、血浆和组织必需氨基酸水平下降等。上述代谢紊乱主要与蛋白质分解增多或/和合成减少、负氮平衡、肾脏排出障碍等因素有关。

肾功能衰竭ppt课件

肾功能衰竭ppt课件
肾功能不全
renal insufficiency
1
肾脏的生理功能
排泄功能: 代谢产物、药物、毒物; 调节功能: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内分泌功能: 肾素、EPO;
2
一、概述
(一)概念 指各种原因严重损害肾脏功能,导
致各种代谢废物在体内储留,并有水、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及内分泌功 能障碍,从而出现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这种临床综合征被称为肾功能不全。 肾功能衰竭 renal failure
54
• 高磷血症(晚期严重少尿时)
1)少尿,排磷减少 2) PTH分泌增多,加强溶骨, 骨磷释放增多
55
• 低钙血症
1) [Ca] ×[P] 35--40 2) 1,25-(OH)2D3合成减少
肠钙吸收减少 3)高血磷,肠道分泌入肠腔的磷酸根与 钙结合,减少肠道吸收钙。 4)尿毒症时,血中滞留的某些毒性物质 可损伤胃肠粘膜,使钙的吸收减少
70
尿毒症时机体机能代谢变化
71
1.神经系统
⑴尿毒症脑病 表现为头昏头痛、烦躁、记忆力减退等, 严重者可出现惊厥和昏迷。
⑵周围神经病变 主要表现为乏力、下肢疼痛,晚期可有 膝反射和跟腱反射消失。
机制:毒物引起神经细胞变性;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肾性高血压
72
2. 心血管系统
是尿毒症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包括: ⑴ 高血压
严重患者可出现肺水肿、纤维蛋白性胸膜炎和肺钙化等 病变。
74
4.消化系统
最早出现、最突出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 呕吐、口腔炎和口腔溃疡、消化道出血等。
主要机制: ⑴氮质血症 尿素弥散进入肠腔↑ 产氨↑ 氨刺激消化道粘 膜,产生炎症和溃疡;
⑵肾损伤 胃泌素灭活↓ 加上PTH促进胃泌素的释放

心身医学 第十一章 终末期肾脏病人的心身问题

心身医学 第十一章 终末期肾脏病人的心身问题
五、心理诊断
1.情绪状态 可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贝克抑
郁问卷、状态-特质焦虑问卷等问卷来评定患者的抑郁及焦虑程 度。 2.应激及相关因素
采用生活事件量表(LES)、社会支持量表(PSSS)、应对方 式问卷(TCSQ)等来评定患者的社会生活及应对状况。 3.心身症状评定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四、心身反应特点
6.心理同化 表现为肾移植病人喜欢打听并了解器官
提供者的情况,在认同的基础上,处处以器 官提供者的行为习惯来要求约束自己,使自 己的人格特征或行为习惯愈来愈像器官提供 者,与移植前的自己相比判若两人。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四、心身反应特点
4.心理幻觉 临床研究发现,在肾移植后功能延迟的
病人,常常感觉肾脏有尿流出,还有其他种 种幻觉出现。这些幻觉如果不能尽快的消除, 就会影响病人完全接受并适应陌生的移植器 官。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四、心身反应特点
5.依从性不良
据统计,约22.5%的肾移植病人有术后依从性 不良的问题。对于肾脏移植来说,受者对免疫抑制 剂的依从性不良是移植物丧失功能和迟发性急性排 斥反应的重要危险因素。病人因器官移植失去对生 活的信心,依从性下降,不肯坚持按医嘱服药,不 肯坚持定期去医院随访复查,导致移植脏器丧失功 能,或者是排斥反应的发生率上升等问题。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四、心身反应特点
4.孤独 透析治疗的患者借助于透析仪器的支持,
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但是必须长期坚持 治疗,耗费人力、物力和财力,也耗费不少 治疗时间,在这个长期的过程中不一定总有 人陪伴;再者,每周多次、每次静卧数小时 的透析治疗,疾病治愈无望,又不能放弃不 治疗,使患者倍感孤独和无奈。

肾功能衰竭的护理PPT课件

肾功能衰竭的护理PPT课件

五、 控制感染
应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肾毒性最低,可以用常用量 头孢一代、二代体内半衰期延长, 肾毒性强,最好不用,头孢三代以 肝脏排泄为主,不必调整剂量。 肾损害作用较大,应避免使用, 若必须使用,可延和用药间隔时间, 于2~3日或3~4日重复一次 应减量(1/2)使用
青霉素类 头孢类
β-内酰胺类 主要由肾排泄,应减量使用
(三)
透析方法: 1、血液透析 :高分解代谢。 2、腹膜透析 :血流动力学
3、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C
不稳。 R R T ): 多器官功能衰竭。
恢复期的治疗
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定期随访肾功能 避免肾毒性药物使用
THANK
YOU
SUCCESS

常见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 1、体液过多 与急性肾衰竭所致肾小球滤过功能 受损、水分控制不严等因素有关 • 2、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病人食欲低下、 限制饮食中的蛋白质、原发疾病等因素有关 • 3、有感染的危险 与限制蛋白质饮食、透析、机 体抵抗力降低等有关 • 4、恐惧 与肾功能急骤恶化、症状重等因素有关 • 5、潜在并发症 高血压脑病、急性左心衰竭、心 率失常、心包炎、DIC、多脏器功能衰竭等
恢复期临床表现
l 尿量增多至逐步恢复正常 尿量增多为肾功能恢复标志 肾功能进一步改善 Cr BUN恢复正常 少数(5%)永久性肾损害 (严重缺血致慢肾衰)
五、实验室检查
一、尿液检查: (一) 尿量和比重:< 1.015 (二) 尿渗透压:< 350 mOsm / L (三) 尿常规分析:蛋白、红、白细 胞、 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胞/颗
肾前性ARF常见病因
心输出量减少,血容量减少 脱水(Dehydration) 出血(Hemorrhage) 过敏性休克(Anaphylactic shock)

肾功能衰竭PPT课件

肾功能衰竭PPT课件

2.多 尿 期
少尿期后,尿量逐渐增至每日400ml~1000ml, 这是病情好转的表现。以后尿量可增至每日 3000ml以上。产生多尿的原因有:①肾血流和肾 小球滤过功能开场恢复,肾小球滤过率增加;②再 生的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功能尚不完善;③潴留 在体内的尿素等代谢产物经肾小球大量排出,产生 浸透性利尿作用;④肾小管阻塞解除和肾间质水肿 消退使尿路通畅。
2.肾入球小动脉收缩 这是造成皮质缺血的主 要因素。①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导致肾血流减少、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激活致密斑,使球旁细胞释 放肾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增高。 ②肾缺血和肾中毒时,肾髓质合成前列腺素〔PG〕 减少,使肾缺血加重。③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交 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儿茶酚胺释放增加,导 致肾皮质缺血明显。
三、发病机制
CRF的发病机制尚不非常清楚,目前有三种 比较成熟的学说。
3.肾小球过度滤过学说
肾疾病晚期,大多数肾小球被破坏,肾血 流仅流经健存的肾小球,因此健存的肾小 球滤过速度加快,原尿形成增多,肾负担 加重,长此下去,导致肾小球硬化,加速 肾功能衰竭。
2.矫枉失衡学说
慢性肾病晚期,健存的肾单位明显减少, 体内出现某些代谢产物的蓄积。机体通过 分泌某些体液因子来调节肾单位活动,以 促进蓄积的物质排泌,从而维持内环境的 稳定,这就是所谓的矫枉过程。矫枉的结 果使得这些体液因子又影响了机体其它系 统的功能,加速并发症的出现,最终加重 了内环境紊乱。
4.透析疗法 病变严重者采用透析疗法。
第2节 慢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是指各种慢性肾疾病引起肾本质严 重损害,使肾单位进展性破坏、肾泌尿功 能和内分泌功能严重障碍,最终导致代谢 产物潴留、水、电解质紊乱的病理过程。

★肾功能衰竭

★肾功能衰竭

(一)原因及分类 1、肾前性肾功能不全:
肾脏灌流不足所致。 1.血容量的不足:
⑴各种原因所致的大失血; ⑵胃肠道的液体丢失等。
2.心输出量减少 充血性心衰 3.肾血管收缩
功能性肾功能不全,当血流恢复时,泌尿功能恢复 时间过久→器质性
2、肾性肾功能不全:肾器质性病变引起 (1)肾小球、肾间质、肾血管病变 (2)肾小管坏死:肾缺血、肾中毒 3、肾后性肾功能不全:
利尿、脱水
少尿型
非少尿型
漏诊、治疗不当时
四、防治原则 (一).原发病的治疗 (二). 少尿的治疗
有透析指征者,尽快早期透析治疗 1.严格控制水钠的摄入
“量出为入”,严格控制水钠的摄入。 2.饮食和营养 足够的热能和限制蛋白质摄入
二、慢性肾功能不全
指各种肾脏疾病的晚期,由于肾实 质的进行性破坏,肾单位逐渐减少,不 足以充分排出代谢废物和维持内环境的 恒定,导致体内代谢产物蓄积,水、电 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及肾内分泌功能 障碍的综合病征。
检查:
T37。C、R 20 次/分、P 120次/分↑ 、BP 266/160 mmHg↑、
Hb 47g/L↓,WBC 9.6 109/L,血磷1.9mmol/L↑,血钙 1.3mmol/L↓。尿蛋白 + ↑ ,RBC 10-15/Hp↑,WBC 0-2/Hp, 颗粒管型 2-3/LP ↑ 。
X线检查:双肺正常,心界扩大,骨质疏松、骨质变薄。
questions
1.患者是何疾病? 2.发生了那些病理生理变化?原因?
4、引起肾病综合征的肾小球肾炎有哪些? 5、在泌尿系统疾病中可能出现血尿的疾病 有哪些? 6、有系膜细胞增生的肾小球肾炎有哪些? 7、一病人,7岁时有过水肿,少尿、血尿、蛋

第十一章-肾脏替代治疗-第九版内科学泌尿系统

第十一章-肾脏替代治疗-第九版内科学泌尿系统

内科学(第9版)
腹膜透析并发症
腹透管功能不良常见腹透管移位、腹透管堵塞等 感染包括腹透相关性腹膜炎、出口处感染和隧道感染,是腹透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也是造 成技术失败和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疝和腹透液渗漏
内科学(第9版)
肾脏移植
成功的肾移植可全面恢复肾脏功能,相比于透析病 人生活质量最佳、维持治疗费用最低、存活率最高
通过透析膜发生溶质交换
内科学(第9版)
血液透析液
多用碳酸氢盐缓冲液,含有钠、钾、钙、镁、氯、葡萄糖等物质 钠离子通常保持生理浓度,其余物质可根据病人情况调整
透析用水纯度对保证透析质量至关重要
内科学(第9版)
血管通路
动静脉內瘘
目前最理想的永久性血管通路:血液流速可达400ml/min,且便于穿刺 一般需在开始血透前至少1~3个月行内瘘成形术 经皮双腔深静脉导管 临时导管:短期紧急使用 长期导管:无法內瘘手术或手术失败的长期血透病人 导管主要并发症为感染、血栓形成和静脉狭窄
活动性感染(如病毒性肝炎、结核等)
新发或复发恶性肿瘤 活动性消化道溃疡 进展性代谢性疾病(如草酸盐沉积症)等 对其他脏器(如心、肺、肝、胰等)存在严重功能障碍的病人可考虑行器官联合移植
内科学(第9版)
肾脏移植的免疫抑制治疗
肾移植受者需常规使用免疫抑制剂以抑制供受体排斥反应,即免疫抑制治疗,包括 预防性用药,常需术后长期维持二联或三联免疫抑制方案:钙调神经蛋白抑制剂(环孢素
内科学(第9版)
肾脏移植的预后
相比于透析,肾移植生活质量最佳、维持治疗费用最低、存活率最高
肾移植受者术后1年存活率95%以上,5年存活率80%以上,而10年存活率达60%以 上 主要死亡原因为心血管并发症、感染、肿瘤等

急性肾衰

急性肾衰


Company Logo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可因不恰当地摄 入及从静脉输入液体而造成水潴留。进行性水 过多易导致稀释性低钠血症,脑水肿及急性肺 水肿。急性肾功能衰竭持续阶段的主要电解质 紊乱包括高钾血症、低钠血症、高磷血症及低 钙血症。高钾可引起心电图改变,T波高尖、 QRS波群增宽、P—R间期延长,完全性房室 传导阻滞、室颤及心跳骤停。在有酸中毒时低 钙症状往往不明显,随着酸中毒纠正可出现手 足搐搦。人体每日每公斤体重产生1mmol挥 发性酸,急性肾功能衰竭时不能由肾脏排出, 不可避免地产生代谢性酸中毒,酸中毒加重高 钾血症并降低室颤阈值。
Company Logo
(四)高钾血症
高钾血症>6.5mmol/L l0%葡萄糖酸钙 20ml 稀释后 IV 5%碳酸氢钠 100ml iv drip 50%葡萄糖50ml+胰岛素10u iv drip 口服离子交换树脂 透析

Company Logo
(五)代谢性酸中毒
(二)ATN与肾后性尿路梗阻鉴别
肾后性尿路梗阻特点: 1.导致梗阻的原发病(结石、肿瘤、前列腺肥大等) 2.突发尿量减少或与无尿交替 3.肾绞痛,胁腹或下腹部疼痛 4.肾区叩击痛阳性
5.超声显像和X线检查等可帮助确诊

Company Logo
(三)ATN与其他肾性ARF鉴别 肾性ARF还可见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狼疮 肾炎、急性间质性肾炎、系统性血管炎等
尿路超声 对排除尿路梗阻和慢性肾衰竭很有帮助 KUB(腹平片) IVP(静脉肾盂造影 ) CT、MRI 放射性核素检查 肾血管造影

Company Logo
(四)肾活检
重要的诊断手段 在排除了肾前性及 肾后性原因后,没有 明确致病原因(肾缺 血或肾毒素)的肾性 ARF都有肾活检指征

病理生理学-肾衰竭

病理生理学-肾衰竭

对症治疗
1.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2.纠正酸中毒 3.控制氮质血症 4.防治感染 5.合理提供营养 6.血液净化疗法
(1)ATN坚持“量出为入”的原则 (2)预防和处理高钾血症
chronic renal failure
病例
患者,女,35岁。患“肾小球肾炎”、反复浮肿20年,尿闭1天 急诊入院。
患肾炎后反复眼睑浮肿。6年来排尿每天10余次,夜尿4~5次, 2000ml/天。

代 偿
肾功能衰竭期

尿毒症期
20~50 10~20
<10
186~442 轻度贫血,乏力,食欲减退
451~707
酸中毒,贫血,高磷、低钙 血症,多尿、夜尿
>707
低蛋白血症,全身中毒症状, 各脏器系统功能障碍
发病机制 1. 健存肾单位进行性减少
正常肾单位
健存肥大的肾单位
chronic renal failure
发病机制-健存肾单位进行性减少
慢性肾脏疾患
受损肾单位
健存肾单位
肾小球滤过 肾小管吸收 分泌
受损肾单位
代偿性肾单位肥大 肾小球硬化
健存肾单位
晚期肾单位血 流动力学改变
发病机制-肾小管-间质损伤
尿蛋白 炎症介质 补体成分 细胞因子 趋化因子 生长因子
肾小管肥大或萎缩 间质炎症和纤维化 肾小管管腔堵塞
其间发现:BP 160/100 mmHg,Hb 40~70 g/L,RBC 1.3~1.76×1012/L。尿蛋白+,RBC、WBC、上皮细胞0~2/HP。3年来夜 尿更明显,尿量约 3000ml/天,比重1.010左右。全身骨痛并逐渐加重。 近10天来尿少、浮肿加重,食欲锐减、恶心呕吐、腹痛。全身瘙痒、 四肢麻木轻微抽搐。一天来尿闭,症状加重急诊入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怀化医专《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案编号第四节肾衰竭肾具有泌尿及内分泌等功能,它不仅排泄代谢废物,参与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调节,而且还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肾素、前列腺素、红细胞生成素及1,25-二羟维生素D3等。

肾的功能对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保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当各种原因使肾功能严重障碍,代谢废物不能排出,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发生紊乱,并伴有其内分泌功能障碍时,称为肾衰竭(renal failure)。

根据其发病缓急和病程长短分为急性和慢性肾衰竭两类。

在急性或慢性肾衰竭的严重阶段,机体会出现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即尿毒症(uremia)。

AcuteRenal failure UremiaChronic一、急性肾衰竭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是指各种原因引起肾泌尿功能在短期内急剧降低,引起代谢废物不能排出,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机体内环境发生严重紊乱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根据发病后患者尿量的不同,分为少尿型急性肾衰竭和非少尿型急性肾衰竭两种。

前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后者尿量减少不明显,但肾脏排泄代谢产物的功能障碍,仍然存在机体内环境的紊乱。

(一)病因1.肾前因素主要系各种原因造成的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常见的有各类休克、创伤、严重烧伤,大出血、严重脱水,急性心力衰竭等,它们均可通过急剧地降低有效循环血量,引起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明显减少和钠,水潴留,使肾泌尿功能急骤降低。

但缺血时间短,肾实质尚无损害,一旦恢复肾血流,肾功能可转为正常,故又称为功能性急性肾衰竭。

2.肾性因素(1)急性肾小管坏死:为临床上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肾性ARF,约占急性肾衰的75%~80%。

常见原因有:1)急性持续性肾缺血:由于肾缺血持续时间较长,损伤肾实质所致。

2)急性肾中毒:如汞、砷、铅、四氯化碳、磺胺、新霉素、多粘菌素、卡那霉素、蛇毒、蕈毒等毒物或药物随血流入肾后直接损害肾小管,使之坏死。

(2)广泛性肾小球、肾间质和肾血管损伤:如急性肾小球肾炎,全身性红斑狼疮、急进型高血压等广泛性损伤肾小球;急性肾盂肾炎直接造成肾间质损害;双肾动脉栓塞等肾血管疾病可损害肾功能.(3)肾小管阻塞:如血红蛋白(各种原因所致的溶血)、肌红蛋白(挤压综合征)、尿酸盐结晶等均可因堵塞、损伤肾小管而致本病。

3.肾后因素:见于双侧尿路梗阻的各种因素,如泌尿道结石、肿瘤和前列腺疾患等。

(二)发病机制ARF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不同病因、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ARF,其发病机制不尽相同,但GFR均有降低。

下面主要阐述肾缺血、肾中毒引起的少尿型ARF的发病机制。

1.肾血流动力学改变肾脏的血液供应很丰富,正常成人安静时每分钟约有1200ml血液流过两侧肾脏,其中94%左右的血液分布在肾皮质层,肾髓质层血流很少。

ARF时肾血流动力学的特点发生改变,表现为肾血流量下降和肾内血流分布异常,导致GFR降低。

持续性肾缺血和肾血流量远离皮质分布,是ARF初期的主要机制,肾血流动力学改变与下列血管活性物质有关:(1)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高:这是因为:1)肾缺血或肾中毒时,近曲小管受损使其对Na+的重吸收功能降低,使流经远曲小管致密斑处的Na+浓度增高,肾素释放增加。

2)肾缺血时,肾入球小动脉壁牵张降低,肾素释放增加。

3)全身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使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肾素、血管紧张素释放增加。

(2)体内儿茶酚胺增加:休克或外伤引起的ARF,患者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儿茶酚胺浓度增加,儿茶酚胺具有收缩血管导致肾内血流分布异常的作用。

给动物肾动脉灌注肾上腺素后再作肾动脉造影,发现肾皮质血管不显影,而肾髓质血管显影正常,这一结果说明肾皮质外2/3的入球小动脉对儿茶酚胺敏感,这一改变与ARF的改变相似。

(3)前列腺素产生减少肾是产生前列腺素的主要器官,肾缺血或中毒时,肾髓质间质细胞合成前列腺素减少,特别是扩血管的PGE2合成减少,而缩血管的血栓素A2(TXA2)相对增加,二者比例失调,导致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减少,GFR降低。

(4)其他ARF时,血浆内皮素、ADH、血小板活化因子及肿瘤坏死因子等均可增加,均能影响肾缺血或中毒引起的ARF的发病进程,其中内皮素能同时引起肾小球入球和出球小动脉收缩,尤其对出球小动脉收缩更明显。

其它血管活性因子具体作用尚未阐明。

上述血管活性物质的改变导致肾缺血,但当缺血后血液再灌注时,细胞损伤反而加重,即出现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是细胞内钙超载和氧自由基大量生成。

钙超载可引起线粒体功能障碍,使ATP生成减少,并可促进氧自由基生成。

氧自由基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引起血管阻塞和通透性增高,血液浓缩等,加重肾血流动力学障碍。

近年来,人们用血液流变学进一步补充肾缺血的理论,以解释ARF发生发展及维持的机制。

ARF时,肾血液流变学改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血液粘度升高:ARF时,血中纤维蛋白增多、红细胞易于破裂使血红蛋白逸出、血小板易于聚集等均可使血液粘度升高,致肾小球前阻力增高,引起GFR下降。

②白细胞粘附:ARF时,白细胞变形能力降低,粘附血管壁的能力增高,造成肾脏微血管阻塞和肾血流量减少,引起GFR下降。

③微血管改变:ARF时,肾微血管痉挛,自动调节功能丧失,加之血液粘度升高及白细胞附壁等,使缺血进一步加重,这是导致急性肾小管坏死的重要原因。

2.肾小管损伤肾缺血或中毒会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其中近曲小管和髓袢升支粗段又是外髓中最易受损的部位。

损伤初期,细胞内ATP减少,细胞膜泵功能降低,引起细胞内水肿和细胞内钙积蓄。

后者可激活蛋白水解过程,导致细胞坏死,还可使肾血管收缩,加重肾缺血。

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后,基膜断裂,原尿回漏到肾间质,造成肾间质水肿,并压迫肾小管,阻碍原尿通过。

同时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脱落形成管型阻塞肾小管,引起管腔内压升高,导致GFR。

急性肾衰竭的发病机制总之,ARF的发病机制是多种因素同时或先后作用的结果,一般而言,在ARF的初期,肾血流动力学改变起主导作用;当病变进一步发展,出现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时,肾小管损伤及肾血液流变学改变对ARF的持续与发展起重要作用。

(三)功能、代谢变化1.少尿型ARF(1)少尿期:约1~2周。

此期特点在于尿液质与量的变化和体内一系列代谢紊乱,是病程中最危险的阶段,其中危害最大的是高钾血症和水中毒。

1)少尿,无尿及尿的质量改变:患者出现少尿(尿量<400ml/d),甚至无尿(尿量<100ml/d),尿相对密度低,尿N a+含量增多。

若肾实质损伤,则尿中可出现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坏死的上皮细胞及其管型等。

2)高钾血症:为少尿期病人的主要致死原因。

产生的机制为:①肾排钾障碍;②组织分解增强,细胞内K+大量释出;③酸中毒使细胞内K+外逸;④低血钠时使远曲小管K+-Na+交换减少。

高血钾对心肌有毒性作用,引起心律失常,甚至心脏停搏而死亡。

3)水中毒:主要因肾排水减少;ADH分泌增多;体内分解代谢增强,内生水增多所致,可出现稀释性低钠血症,急性肺水肿、脑水肿以及心力衰竭。

4)代谢性酸中毒:系肾脏排酸保碱功能减退及体内固定酸生成过多所致。

酸中毒可引起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及高钾血症,需及时纠正。

5)氮质血症:肾功能衰竭时,因肾不能充分排出代谢产物,以及体内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致使血中非蛋白氮(non-protein nitrogen,NPN)物质含量升高(>28.6mmol/L),称为氮质血症(azotemia)。

正常血中NPN有多种,其中尿素、尿酸和肌酐含量最高且必须从肾排出,因此当肾功能衰竭时,NPN升高,临床上常用血尿素氮(BUN)作为氮质血症的指标。

BUN的正常平均值为3.57~7.14mmol/L。

(2)多尿期:约1~2周。

病人尿量增多(>400ml/d),逐渐可达3~5L/d。

出现多尿是病情好转的标志,说明GFR已开始恢复。

多尿的机制是:①再生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浓缩功能不完善;②经肾小球大量滤出的尿素等代谢产物,在肾小管内产生渗透性利尿作用。

③肾间质水肿消退使肾小管阻塞解除。

此期因丧失大量水,电解质,容易造成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并因抵抗力下降而易发生感染,值得注意。

(3)恢复期:一般发病后约1个月进入恢复期,约需3个月至半年,甚至1年以上,才能完全恢复肾功能。

需要指出,此期病人尿量虽然恢复正常,内环境紊乱得到纠正,但肾小管浓缩功能完全恢复需要较长时间。

少数患者由于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严重和修复不全,可能转为慢性肾功能衰竭。

2.非少尿型ARF 近年来,非少尿型ARF发病率逐渐增多,其发病机制为:①肾单位受损程度不一,健存的少部分肾单位,其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功能尚正常;②肾小管浓缩功能障碍较肾小球滤过功能降低更严重,故造成发病后尿量无明显降低(约400~1000ml/d)。

但由于GFR降低,内环境紊乱(如氮质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仍然存在,值得注意。

本病一般病情轻,预后好,但易发生漏诊,若治疗不及时,可向少尿型ARF转化。

(四)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1.积极治疗原发病,消除引起或加重ARF的因素。

2.对症处理对少尿期病人应注意“量出为入”的原则,严格控制水钠摄入;积极处理高钾血症;纠正代谢性酸中毒;控制氮质血症;注意防治并发感染。

凡有透析指征时,应尽早进行透析治疗。

二、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是指因各种病因造成肾单位进行性破坏,以致健存肾单位不能充分排出代谢废物和维持内环境恒定,机体逐渐出现以代谢废物潴留,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肾内分泌功能障碍等肾功能损害为特点的病理过程。

其发展缓慢,病程可迁延数月或数年,最后常导致尿毒症死亡。

(一)病因凡能引起肾实质进行性破坏的疾患,均可导致CRF。

主要包括:1.肾脏疾患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结核、全身性红斑狼疮等。

其中以慢性肾小球肾炎最为常见,约占CRF的50%~60%。

2.肾血管疾患:高血压性肾小动脉硬化,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等。

3.尿路慢性梗阻:如尿路结石、肿瘤、前列腺肥大等。

(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以下机制有关:1.健存肾单位日益减少健存肾单位是指在慢性肾实质进行性破坏过程中,残存的轻度受损或正常的肾单位。

肾单位可通过代偿性肥大,以增加其功能来进行代偿。

但随着病情的恶化,健存肾单位日益减少,最终无法完成代偿功能时,起内环境新的紊乱(包括内分泌功能紊乱),进而加重机体损害的过程。

典型的是钙磷代谢的矫枉失衡,即导致血磷增高和血钙降低。

3.肾小球过度滤过CRF时,肾单位进行性破坏,使健存肾单位负荷过重,长期代偿性过度滤过,可逐步造成这部分肾小球硬化,这也是CRF发展成尿毒症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