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中班主题:筷子主题之各种各样的筷子
中班科学一各种各样的筷子教案及反思
![中班科学一各种各样的筷子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3b48e83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4d.png)
中班科学一各种各样的筷子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主题为“各种各样的筷子”。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5章“生活中的工具”中的第2节“有趣的筷子”,详细内容为认识筷子的发展历史、不同材质和用途的筷子,以及筷子的使用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筷子的发展历史和不同类型的筷子,提高幼儿的科学认知能力。
2. 学习正确使用筷子,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正确使用筷子,了解各种筷子的特点和用途。
重点:认识筷子的发展历史,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类型的筷子、筷子使用演示视频、PPT课件。
学具:每组一套不同类型的筷子、练习用筷子、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筷子,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讲解(10分钟)(1)介绍筷子的发展历史。
(2)讲解不同材质和用途的筷子。
(3)演示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
3. 例题讲解(5分钟)以图片形式展示各种类型的筷子,引导幼儿辨别、描述其特点。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分组,每组使用不同类型的筷子进行练习。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1)邀请幼儿分享学习心得。
(2)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筷子的其他用途。
六、板书设计1. 筷子的发展历史2. 不同类型的筷子及其特点3. 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与家长共同寻找家中的筷子,记录下其类型和特点。
答案:略2. 作业题目:用筷子进行夹取小物品的游戏,提高幼儿的使用筷子能力。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筷子的发展历史、不同类型的筷子以及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家庭中使用筷子的实际情况,鼓励幼儿尝试用筷子进行更多的生活实践,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2024年中班科学一各种各样的筷子教案及反思
![2024年中班科学一各种各样的筷子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20b34cf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f5.png)
2024年中班科学一各种各样的筷子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中班科学教材第一单元《我们身边的事物》中的第二章《各种各样的筷子》。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不同材质、形状和用途的筷子;了解筷子的发展历史和文化意义;探究筷子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类型筷子的特点,能辨别各种材质、形状和用途的筷子。
2. 通过观察、实践和思考,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感受筷子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筷子的发展历史和文化意义;探究筷子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类型的筷子,学会辨别和描述它们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材质、形状和用途的筷子若干,PPT,教学视频。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图片,引发孩子们对生活中常见物品的思考,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各种各样的筷子。
2. 新课导入:介绍教材中的第二章内容,让孩子们初步认识各种类型的筷子。
3. 实践活动:分发各种筷子,让孩子们观察、触摸,并尝试描述它们的特点。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如何辨别不同材质、形状和用途的筷子。
5. 随堂练习:让孩子们分组,用筷子进行创意拼图,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6. 知识拓展:播放教学视频,介绍筷子的发展历史和文化意义。
六、板书设计1. 各种各样的筷子2. 内容:a. 筷子的材质:木、竹、塑料、金属等b. 筷子的形状:圆、方、扁、弯曲等c. 筷子的用途:日常生活、礼仪、工艺品等d. 筷子文化:发展历史、文化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设计一款独特的筷子,并描述它的特点和使用场景。
2. 答案示例:我设计的筷子是一对采用环保材料制成的圆形筷子,形状独特,易于握持。
它们可以在家庭聚餐、朋友聚会等场合使用,寓意团圆、美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对筷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中班科学一各种各样的筷子教案及反思
![中班科学一各种各样的筷子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9ecf484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b0.png)
中班科学一各种各样的筷子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主题为“各种各样的筷子”。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三章“生活中的工具”第二节“认识筷子”,详细内容为筷子的种类、用途及使用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掌握不同种类的筷子,提高对生活用品的认知能力。
2. 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和了解各种类型的筷子,掌握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表达和合作,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类型的筷子、图片、视频、PPT等。
2. 学具:每组一套不同类型的筷子、画纸、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各种类型的筷子,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激发幼儿对筷子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利用PPT和实物,详细讲解各种类型的筷子及其特点,让幼儿对筷子有更深入的了解。
3. 随堂练习(10分钟)4. 互动环节(5分钟)教师示范正确使用筷子,并邀请幼儿上台演示,让其他幼儿观察并评价。
六、板书设计1. 各种各样的筷子2. 内容:筷子的种类:木筷子、竹筷子、塑料筷子、不锈钢筷子等。
筷子的用途:吃饭、夹菜、取物等。
正确使用筷子:握法、姿势、动作要领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画出自己喜欢的筷子。
请你用筷子进行一次夹物比赛,并记录比赛结果。
2. 答案:画出的筷子需符合实际类型。
夹物比赛结果需真实记录,如:我夹起了个物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展示、讲解、互动等环节,让幼儿对各种筷子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幼儿在观察、表达、合作方面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但在正确使用筷子方面还需加强练习。
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表情、动作等方面需要进一步优化,以提高幼儿的注意力。
2.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开展家庭筷子使用比赛,加强家校合作。
带领幼儿参观生产筷子的工厂,了解筷子的制作过程。
中班科学一各种各样的筷子教案及反思(1)
![中班科学一各种各样的筷子教案及反思(1)](https://img.taocdn.com/s3/m/91ef8332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a3.png)
中班科学一各种各样的筷子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涉及教材《身边的科学》第四章第五节《各种各样的筷子》。
详细内容包括:介绍不同材质、形状和用途的筷子;探究筷子在使用过程中所蕴含的科学原理;了解筷子文化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认识到不同种类的筷子,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
3. 通过筷子文化的学习,使幼儿了解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筷子文化及科学原理的讲解。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观察、认识和了解不同种类的筷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材质、形状的筷子,实物展示台,PPT。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讲述一个关于筷子的小故事,引导幼儿关注筷子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出示各种材质、形状的筷子,让幼儿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不同种类的筷子,讲解其特点、用途及制作原理。
分析筷子在使用过程中所蕴含的科学原理,如力学、摩擦力等。
3.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筷子,并分享给同伴。
引导幼儿用剪刀、胶水等学具,制作简单的筷子手工制品。
4. 小组讨论(5分钟)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和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各种各样的筷子2. 内容:筷子种类:木制、塑料、不锈钢、陶瓷等筷子形状:圆、方、三角形等筷子用途:吃饭、夹菜、搅拌等科学原理:力学、摩擦力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款独特的筷子答案要求:描述筷子材质、形状、用途及创意来源。
2. 作业题目:筷子在生活中的应用答案要求:列举至少三个场景,并说明筷子在这些场景中的作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多种方式,让幼儿了解和认识到各种各样的筷子。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实践环节,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中班科学一各种各样的筷子教案及反思
![中班科学一各种各样的筷子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e083254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c3.png)
中班科学一各种各样的筷子教案及反思课程名称:探索筷子的奥秘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孩子们将学习有关筷子的各种知识,了解筷子的种类、制作材料、使用方法以及在不同国家的使用情况,培养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教学内容:1. 筷子的种类:木筷、竹筷、金属筷等不同种类的筷子,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2. 筷子的制作材料: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和手感体验不同材质的筷子,理解筷子是如何制作的。
3. 筷子的使用方法:教导孩子们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4. 筷子的文化差异:通过图片、故事和视频等多种形式,向孩子们介绍不同国家的筷子使用习惯和文化背景。
5. 制作筷子:让孩子们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的筷子,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方法:1. 观察和讨论:通过展示不同种类和材质的筷子,让孩子们观察和讨论它们的不同之处。
2. 实验:让孩子们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使用筷子,并体验制作过程。
3. 角色扮演:设计一些有趣的角色扮演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了解不同国家的筷子文化。
4. 手工制作:通过手工制作活动,让孩子们亲自动手制作筷子,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反思:通过本次课程,孩子们对筷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不同国家的文化产生了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让孩子们亲自动手制作筷子的活动特别受孩子们欢迎,他们在制作过程中充满了兴奋和好奇心。
下次我会多设计一些手工制作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另外,我也会增加一些与筷子相关的故事和图片,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不同国家的筷子文化。
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很高兴看到学生们对筷子的探索如此兴趣盎然。
在今天的教学中,学生们通过观察、实验、角色扮演和手工制作等方式,全面地了解了筷子的种类、制作材料和使用方法。
他们还通过故事和图片了解了筷子在不同国家的使用情况和文化差异。
这些活动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还丰富了他们的文化知识和动手能力。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各种各样的筷子》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各种各样的筷子》](https://img.taocdn.com/s3/m/90be62d6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aa.png)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各种各样的筷子》教学目标1.了解各种各样的筷子;2.学会正确使用筷子;3.培养孩子们的礼仪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4.促进孩子们的口腔肌肉运动和手眼协调能力。
教学内容一、导入环节1.播放一段视频,让孩子们了解并感受用筷子吃东西的习惯和方式;2.给孩子们展示各种各样的筷子,并介绍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筷子文化;3.引导孩子们谈论自己使用筷子的经验和困难。
二、学习筷子的分类和使用方法1.带领孩子们分辨不同类型的筷子,如中式筷子、日式筷子、韩式筷子等;2.指导孩子们正确握筷子的方式和姿势,并练习拾取小物品和食盐的技巧;3.让孩子们自行尝试用筷子夹取一些食物。
三、关注用餐礼仪和自我管理1.通过讲解,让孩子们了解筷子原本是怎么用的,应该注意什么;2.强调用餐的礼仪和卫生,包括擦嘴、口齿清洁等;3.帮助孩子们规划自己的午餐时间,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四、进一步的练习1.让孩子们练习用筷子夹取更多种类的食物;2.着重演示如何用筷子夹起热面条等较为困难的食物;3.鼓励孩子们用筷子玩耍,并注意不要伤害自己或他人。
教学方法1.视听融合法:播放视频,让孩子们感受用筷子吃东西的方式和习惯;2.体验式教学法:让孩子们自行操作筷子,体验筷子用餐的感觉;3.主体活动法:引导孩子们讨论筷子的种类和文化,提高他们的参与感;4.图片演示法:通过图片或手势演示正确和错误的握筷方式,以及用餐礼仪的执行方法。
教学效果评估1.视察孩子的动作和练习效果,看是否掌握了基本的握筷和夹取技术;2.观察孩子用餐时的礼仪和卫生习惯,检验课程对其自我管理能力的促进效果;3.采用问答、游戏等方式,测验孩子对筷子文化的了解情况。
注意事项1.确保教学用具的卫生性;2.着装要整洁,给孩子们以良好的形象感受;3.注意孩子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尽情体验握筷和用餐的过程。
中班科学一各种各样的筷子教案及反思
![中班科学一各种各样的筷子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f9d4627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a0.png)
中班科学一各种各样的筷子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用《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五章“各种各样的筷子”一节。
内容主要包括了解筷子的起源、材质、种类及其使用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让学生感受筷子造型的多样性,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筷子的起源、材质和种类,知道使用筷子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科学探究能力。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分享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筷子的起源、材质、种类及其使用方法。
难点:观察、比较不同材质和种类的筷子,学会用筷子进行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各种各样的筷子、使用筷子的视频资料。
学具:每组一套各种各样的筷子、练习用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讲解筷子的起源和重要性,引发学生对筷子的兴趣。
2. 观察:让学生观察各种各样的筷子,了解其材质、长度、粗细等方面的特点。
3. 比较:让学生分组比较不同筷子材质和种类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差异和相同之处。
4. 操作:让学生分组用筷子进行操作,如夹取物品、搅拌等,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5. 实验:让学生进行筷子浮力实验,观察不同材质和长度的筷子在水中的浮力情况,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筷子的起源、材质、种类及其使用方法。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用筷子尝试夹取不同种类的物品,感受使用的方便性。
2. 让学生观察家里的筷子,了解其材质和长度,并记录下来。
3.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正确使用筷子?怎样才能做到文明用餐?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了筷子的起源、材质、种类及其使用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动手操作能力强,对筷子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也有不足之处,如在实验环节,部分学生对浮力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拓展延伸: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的筷子文化,收集有关筷子的故事、传说,并进行分享。
中班主题各种各样的筷子精品教案(精选
![中班主题各种各样的筷子精品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ad0739aa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db.png)
中班主题各种各样的筷子精品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主题活动《各种各样的筷子》,教材涉及第3章“生活中的工具”,详细内容主要围绕筷子的起源、种类、使用方法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展开。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筷子的起源和种类,认识到筷子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筷子,锻炼手部肌肉和协调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用品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筷子的起源、种类和正确使用方法。
难点:正确使用筷子,锻炼手部肌肉和协调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类型的筷子、图片、PPT课件。
学具:每组一套筷子、练习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各种类型的筷子,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和筷子有关的故事或经验。
2. 讲解筷子的起源和种类(10分钟)(1)教师通过PPT课件讲解筷子的起源,介绍筷子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展示各种类型的筷子,让学生了解其特点和用途。
3. 学习正确使用筷子(10分钟)(1)教师示范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强调注意事项。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4.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出示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2)学生独立完成例题,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2)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思维。
六、板书设计1. 各种各样的筷子2. 内容:筷子的起源筷子的种类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用筷子完成一幅画。
(2)请你设计一款独特的筷子,并说明其特点。
2. 答案:(1)学生作品,无需标准答案。
(2)学生创意设计,无需标准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家园联系,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学习生活。
中班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筷子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中班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筷子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749657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8c.png)
中班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筷子第一节:引入1.引入活动:师幼一起观察筷子并讨论教师可以在开课前将各种不同形状和材质的筷子准备好,然后将它们展示给学生。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例如“我们在吃饭时通常会使用什么工具?”、“你们在家里使用的筷子有什么样的形状和材质?”让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2.制定学习目标教师可以简要地向学生介绍学习目标,例如“今天我们将学习各种各样的筷子,了解不同材质和形状的筷子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第二节:实践探索1.学习筷子的材质和形状教师将不同材质和形状的筷子给学生进行触摸和探索。
教师可以向学生解释每种筷子的材质和形状特点,例如木质筷子、竹质筷子、塑料筷子等,并与学生一起讨论这些筷子的优缺点。
2.实践操作:使用筷子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进行筷子使用的实践操作。
教师可以使用教具或者饭盒等物品来模拟吃饭场景。
教师会给每个学生一双筷子,指导他们如何正确地使用筷子夹取食物,并提供反馈和帮助。
3.小组合作:设计不同材质的筷子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种不同的材质(例如木质、竹质、塑料等)。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种新的筷子,并讨论这种筷子的特点和优势。
随后,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设计和观点。
第三节:巩固与拓展1.游戏探究:筷子接力划分学生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排成一条队列。
每个队的最前面有一叠筷子,最后一个同学手拿一个筐。
比赛开始时,队长从队列最前面的筷子叠中夹住一根,并传给后面的同学,直到到达队尾同学手中的筐内,然后迅速返回队伍开始夹另一根,如此循环。
观察各小组能够夹多少根筷子并记录。
2.艺术创作:用筷子做手工教师提供细砂纸、颜料、颜料盘等材料,鼓励学生发挥创意,使用筷子来制作手工作品。
学生可以使用筷子来进行涂鸦、印花等创作形式,展示自己独特的艺术才能。
3.实践应用:比较常见套装筷子和一次性筷子教师向学生介绍套装筷子和一次性筷子的区别,并引导学生讨论这两种筷子的优缺点。
在引导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例如“哪种筷子对环境更友好?”、“哪种筷子更方便使用?”等等。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各种各样的筷子》含反思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各种各样的筷子》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c60f82c767f5acfa1c7cddc.png)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各种各样的筷子》含反思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各种各样的筷子》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练习使用筷子,初步学会拨、夹物品,做到持筷姿势正确,通过看看、摸摸、玩玩使幼儿辨认各种筷子,了解筷子的特点与用途,并学习归类,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各种各样的筷子》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通过看看、摸摸、玩玩使幼儿辨认各种筷子,了解筷子的特点与用途,并学习归类。
2、让幼儿练习使用筷子,初步学会拨、夹物品,做到持筷姿势正确。
3、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幼儿自带的不同材料制成的筷子、每组上面一样夹的物品(如:一组蚕豆、一组泡漠、一组花生、一组玻璃球、一组纸条等。
活动过程:㈠观察各种各样的筷子,将幼儿所带筷子布置成展览会。
1、看看桌子上有什么?我们来把它布置成展览会。
2、交流:你带的筷子是什么样的?叫什么名字?有什么用处?㈡讲述:各种各样的筷子。
1、今天,这有那么多的筷子,我们一起看看、摸摸、比一比、想一想,这些筷子有什么不同?2、归纳:筷子的样子不一样,材料不一样、用处不一样。
但有什么是一样的?3、筷子有什么用?(餐具)(欣赏)(敲击)4、这么多的筷子是谁发明的?谁造出来的?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㈢探索如何使用筷子?(学习使用筷子)1、你会用筷子吗?幼儿试用后讲述。
2、示范、讲解持筷的方法。
①手捏在筷子的中下方,不要太低也不要太高。
两个筷子捏的时候不要分的太远,中指和大拇指碰头,食指和其他手指辅助捏紧。
②自己练习,教师个别帮助。
3、幼儿分六组进行用筷子练习夹蚕豆、花生、泡漠、玻璃球、木珠、纸条、绒线等。
(自己一组的熟练后,可到其他组练习。
)教师给予指导,纠正不正确的姿势。
㈣活动延伸:1、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投放材料工幼儿操作练习。
中班科学活动一各种各样的筷子活动目标:1、尝试从颜色、形状、材质等多种角度描述筷子的主要特征,感受其特有的文化内涵。
中班主题各种各样的筷子教案(精选
![中班主题各种各样的筷子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01605d75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c0.png)
中班主题各种各样的筷子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主题“各种各样的筷子”,教材的章节为《认识筷子》,详细内容包括:介绍筷子的起源、种类、用途以及使用礼仪。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筷子的起源、种类和用途,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筷子的技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正确使用筷子,掌握用餐礼仪。
教学重点:了解筷子的起源、种类和用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类型的筷子、PPT、视频、图片等。
学具:每组一套不同类型的筷子、练习本、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筷子,引导学生关注今天的主题。
2. 新课导入:(1)介绍筷子的起源,让学生了解筷子在我国的历史悠久。
(2)展示各种类型的筷子,让学生认识不同材质、形状的筷子。
(3)讲解筷子的用途,如:吃饭、夹菜、搅拌等。
3. 实践操作:(1)示范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强调用餐礼仪。
(2)学生分组练习使用筷子,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1)展示例题,如:如何正确使用筷子夹起一颗花生米。
(2)分析解题步骤,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
5. 随堂练习:(1)学生用筷子进行夹豆子比赛,提高使用筷子的熟练度。
(2)讨论用餐礼仪,分享自己在家庭中的用餐习惯。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加深对筷子文化的理解。
(2)强调正确使用筷子和遵守用餐礼仪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筷子的起源、种类、用途。
2. 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
3. 用餐礼仪。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筷子进行家庭用餐,记录自己的用餐过程,思考如何改进用餐礼仪。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其他国家的餐具及其用餐礼仪,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筷子,掌握用餐礼仪。
2. 实践操作:示范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和强调用餐礼仪。
3.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的具体实施和答案的反思。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解析1. 使用筷子技巧:教师需要演示正确的握筷姿势,包括拇指、食指和中指的正确位置,以及筷子在手中的角度。
中班科学一各种各样的筷子教案及反思
![中班科学一各种各样的筷子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3b93f41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43.png)
中班科学一各种各样的筷子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涉及教材《身边的科学》第四章第五节《各种各样的筷子》。
详细内容包括:介绍不同材质、形状和用途的筷子;探究筷子在使用过程中的科学原理;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对生活中科学现象的观察与思考。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了解不同类型的筷子,掌握基本的筷子使用方法,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幼儿对生活中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探索、热爱生活的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筷子使用方法的掌握,以及筷子在使用过程中的科学原理。
2. 教学重点:了解各种类型的筷子,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类型的筷子(如木筷、塑料筷、不锈钢筷等),实物投影仪。
2. 学具:每组一套筷子,观察记录表,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幼儿品尝美食,使用筷子进行夹取,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环节一:观察各种各样的筷子a. 展示不同类型的筷子,让幼儿观察、描述其特点。
b. 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类型的筷子?3. 环节二:探究筷子使用方法及科学原理a. 讲解并示范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
b. 讲解筷子在使用过程中的科学原理,如杠杆原理等。
4. 环节三:实践活动a. 幼儿分组进行筷子使用比赛,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b. 填写观察记录表,记录筷子使用过程中的发现。
a.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各种各样的筷子2. 内容:a. 不同类型的筷子b. 筷子使用方法c. 筷子科学原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双独特的筷子a. 作业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双具有创意的筷子,并说明设计原理。
b. 答案示例:设计一双带图案的木筷,图案可根据个人喜好进行选择,原理为木筷易于雕刻和印刷。
2024年中班主题各种各样的筷子教案(精选
![2024年中班主题各种各样的筷子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f0194675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bc.png)
2024年中班主题各种各样的筷子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中班主题“各种各样的筷子”,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生活用品大集合》第四章第二节“认识筷子”,详细内容涵盖了筷子的历史、种类、使用方法以及筷子文化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筷子的起源、种类和基本使用方法,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粮食、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筷子的使用方法以及筷子文化的传承。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类型的筷子,学会正确使用筷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类型的筷子、PPT、视频、图片等。
学具:每组一套不同类型的筷子、练习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生活中的用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找出筷子,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1)介绍筷子的起源和种类,让学生了解筷子的发展历程。
(2)展示各种类型的筷子,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3)讲解筷子使用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现场演示并指导学生进行练习。
3.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每组挑选一套筷子,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使用筷子时的错误动作。
4. 例题讲解:(1)出示例题:如何正确使用筷子夹起一块糖果?5. 随堂练习:(1)让学生用筷子夹起各种物品,如小球、豆子等,巩固筷子使用技巧。
(2)教师评价学生练习情况,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各种各样的筷子2. 内容:(1)筷子的起源与发展(2)筷子的种类及特点(3)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请你设计一款独特的筷子,并画出设计图。
2. 答案:(1)略(2)示例:设计一款卡通动物造型的筷子,增加趣味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筷子,学会正确使用筷子,达到了教学目标。
但在实践操作环节,部分学生仍存在使用筷子不熟练的情况,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个别辅导。
2024年中班科学一各种各样的筷子教案及反思
![2024年中班科学一各种各样的筷子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6ecd615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a7.png)
2024年中班科学一各种各样的筷子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一单元《生活中的工具》中的“各种各样的筷子”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筷子的发展历史、种类、功能及使用方法;了解筷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学习正确使用筷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筷子的发展历程、种类和功能,认识到筷子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筷子的能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科学精神,激发对生活用品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筷子的种类、功能及正确使用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筷子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用品的探究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筷子、图片等。
学具:每组一套不同种类的筷子、练习用筷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揭示课题。
教师出示各种不同种类的筷子,让学生观察、交流,引出本课主题。
2. 新课讲解:介绍筷子的发展历史、种类和功能。
演示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并让学生模仿练习。
3. 实践活动:各组代表进行展示,教师点评、指导。
4. 例题讲解:出示题目:请用筷子将碗中的豆子夹到盘子中。
教师示范,学生跟随操作。
5. 随堂练习:学生用筷子进行实际操作,练习正确使用筷子。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筷子的种类2. 筷子的功能3. 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筷子将碗中的豆子夹到盘子中。
2. 答案:正确使用筷子,将豆子成功夹到盘子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展示、实践操作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筷子的相关知识,提高了学生正确使用筷子的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家园共育:请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所学内容,并和家长一起用筷子进行亲子游戏。
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课后收集更多关于筷子的资料,了解筷子在不同地区的使用习惯和礼仪。
中班科学一各种各样的筷子精品教案及反思
![中班科学一各种各样的筷子精品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e090c58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76.png)
中班科学一各种各样的筷子精品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涉及教材《生活中的科学》第五章——日常用品中的“各种各样的筷子”。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筷子的发展历程、不同材质和用途的筷子、正确使用筷子以及筷子的文化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筷子的发展历程,认识到科技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 使学生掌握不同类型筷子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3. 通过学习筷子的文化意义,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不同材质筷子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重点:掌握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了解筷子的文化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筷子、图片等。
学具:每组一套不同材质的筷子、练习用筷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各种餐饮场景,引导学生关注餐具中的筷子,引发学生对各种筷子产生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1)介绍筷子的发展历程,展示不同时期的筷子图片,让学生了解筷子的发展变化。
(2)讲解不同材质筷子的特点,如木制、塑料、金属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触摸,认识各种筷子的特性。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一种筷子进行观察和尝试使用,然后汇报观察结果和使用感受。
4. 知识讲解(10分钟)(1)讲解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并进行示范。
(2)介绍筷子的文化意义,如筷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餐桌礼仪等。
(2)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在家里练习使用筷子,并向家长介绍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筷子的发展历程2. 不同材质筷子的特点3. 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4. 筷子的文化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筷子吃饭的体验与感受。
答案:学生需描述在使用筷子吃饭过程中的感受,以及与家人分享所学内容的经历。
2. 作业题目:介绍一种你最喜欢的筷子,并说明原因。
答案:学生需描述这种筷子的特点、材质和用途,并阐述选择这种筷子作为最喜欢的原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了各种筷子的发展历程、材质特点、正确使用方法和文化意义。
2024年中班科学一各种各样的筷子精彩教案及反思
![2024年中班科学一各种各样的筷子精彩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9266757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68.png)
2024年中班科学一各种各样的筷子精彩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中班科学教材第一章《生活中的工具》第三节《各种各样的筷子》。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不同材质、形状的筷子,了解筷子的发展史,学习使用筷子,探讨筷子在使用过程中的科学原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材质、形状的筷子,知道筷子的发展史。
2. 学会正确使用筷子,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3. 探讨筷子在使用过程中的科学原理,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筷子在使用过程中的科学原理。
重点:学会正确使用筷子,了解不同材质、形状的筷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材质、形状的筷子,PPT,实验器材。
学具:每组一套不同材质、形状的筷子,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各种材质、形状的筷子,引导学生观察,提问:“你们见过这些筷子吗?它们有什么不同?”2. 新课内容(1)介绍筷子的发展史,展示PPT。
(2)讲解不同材质、形状的筷子,引导学生了解它们的优缺点。
(3)示范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并让学生练习。
3.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用筷子夹取不同形状、大小的物体,并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筷子进行夹取游戏,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5. 科学原理探讨引导学生探讨筷子在使用过程中的科学原理,如摩擦力、杠杆原理等。
六、板书设计1. 筷子的发展史2. 不同材质、形状的筷子3. 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4. 筷子使用过程中的科学原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筷子夹取不同形状、大小的物体,记录自己的成绩。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2. 拓展延伸:和家人一起探讨筷子在使用过程中的科学原理,并将发现记录下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了解了不同材质、形状的筷子,学会了正确使用筷子,并探讨了筷子在使用过程中的科学原理。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家庭中的实践情况,鼓励他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各种各样的筷子》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各种各样的筷子》](https://img.taocdn.com/s3/m/8037a744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93.png)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各种各样的筷子》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各种各样的筷子》「篇一」【活动目标】1、感知物体的弯曲性,了解常见物体弯曲的必要性。
2、学习观察弯曲形状物体的方法,提高观察能力。
3、体验弯曲的物体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活动准备】1、自制眼镜一副,真正的眼镜一副。
2、两部电话线不一样的电话机。
第一部的电话线是弯弯绕绕的;第二部的电话线是直的。
3、课件。
【活动过程】一、实验一:镜腿直直。
1、教师出示两副眼镜,请两个幼儿分别戴上然后与教师一起做游戏。
(1)咦,这个小朋友的眼镜为什么一直掉下来?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2)这个小朋友的眼镜为什么不掉下来?为什么?(引导幼儿发现弯腿跟直腿的区别)教师小结:哦,原来直直的镜腿不能勾住耳朵,容易掉下来;真正的眼镜有弯弯的镜腿,能勾住耳朵,不容易掉下来。
二、实验二:电话线直直。
1、教师出示两部电话机,拿起第一部电话机听筒,边做接电话状,边走动几步,使弯绕的电话线伸长。
2、教师拿起第二部电话机听筒,边做接电话状,边走动几步,由于直的电话线不能伸长,把电话机拖过来掉到地下。
提问:你们发现什么了?为什么呢?(引导幼儿发现弯弯绕绕的电话线和直直的电话线的区别)教师小结:哦,原来弯弯绕绕的电话线可以伸长,所以我们可以走来走去接电话,用起来很方便;直直的电话线不能伸长,只能在原地接电话,很不方便。
三、讨论:假如它是直的1、出示有山、汽车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讨论:这辆汽车能上山吗?为什么?2、出示图片(衣架、躺椅)提问:它是什么形状的?讨论:假如它是直的会怎么样?【教学反思】活动中发现孩子们对科学探索活动很感兴趣。
但是在假设环节中,如“假如蚊香是直的”,我觉得如果有可操作的模型蚊香,幼儿就体会更深了,现在光凭想象效果不佳。
但尽管如此,孩子们还是很积极,都能参与到讨论中。
幼儿园中班主题:筷子主题之各种各样的筷子
![幼儿园中班主题:筷子主题之各种各样的筷子](https://img.taocdn.com/s3/m/5db56240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a7.png)
幼儿园中班主题:筷子主题之各种各样的筷子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筷子主题之各种各样的筷子一、活动目标:1. 认识各种材质的筷子,了解其特征和用途。
2. 学习使用筷子,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和自理能力。
3. 探索筷子的多样性,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1. 各种材质的筷子(竹子、木头、金属、塑料等)。
2. 收集关于筷子的图片、故事、传统习俗等资料。
3. 制作PPT,展示各种筷子的图片和资料。
4. 准备一些食物(如:花生米、黄豆等)供幼儿实践使用筷子。
三、活动过程:1. 导入:以问题导入,激发幼儿对筷子的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筷子是什么吗?你们用过什么样的筷子呢?”2. 学习:通过PPT展示各种材质的筷子,引导幼儿观察其特征和用途。
“看看这些筷子,它们有什么不同?它们分别是由什么材料做的?”3. 实践:提供食物和筷子,让幼儿实践使用筷子。
“现在,我们一起来试试用筷子夹东西吃吧!看看谁能又快又好地夹起食物。
”4. 探索:引导幼儿探索筷子的多样性,了解其背后的传统文化。
“除了我们平常用的筷子,你们还见过什么样的筷子呢?它们有什么特别的用途?”5. 总结:回顾筷子的种类、特征、用途等,总结活动内容。
“今天,我们认识了各种各样的筷子,也学会了如何使用它们。
希望小朋友们以后在生活中能够更好地使用筷子,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
”四、活动总结:本次活动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实践、探索等方式,让他们对筷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同时,通过实践活动,提高了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自理能力。
活动过程中,教师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为培养幼儿的自主能力和传统文化认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活动反思:本次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充分考虑了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较好地引导幼儿参与互动,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新知识。
同时,教师也需要注意在活动过程中给予幼儿足够的鼓励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一各种各样的筷子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一各种各样的筷子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162050b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fa.png)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一各种各样的筷子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设计,让幼儿能够:1.掌握使用筷子的技能;2.理解筷子的由来;3.了解和感知不同形状、材质的筷子,并能进行分类;4.观察、描述、比较筷子的形状、材质和功能,发现筷子的优缺点。
2. 教学内容本次教学以“各种各样的筷子”为主题,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筷子的由来和功能;2.筷子的分类;3.学习使用筷子的技巧和方法;4.筷子与其他餐具的比较。
3. 教学活动设计活动一:筷子的由来和功能活动目的:通过讲解筷子的由来和功能,培养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和知识水平。
活动过程:1.教师向幼儿们展示不同形状的筷子,并鼓励幼儿触摸和感受筷子的材质;2.教师向幼儿讲解筷子的由来和功能,并引导幼儿了解筷子与勺子、叉子等餐具的区别;3.幼儿们可以提出问题和疑惑,教师进行简单答疑;4.教师使用简单的幻灯片或课件,向幼儿展示筷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让幼儿了解和感受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饮食习惯。
活动评价:此活动旨在让幼儿们了解和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餐饮习惯和文化魅力,并了解筷子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
活动二:筷子的分类活动目的:通过筷子分类,让幼儿认识和感知不同形状、材质的筷子,并进行分类。
活动过程:1.教师向幼儿们展示不同形状、材质的筷子,让幼儿触摸和感受筷子材质和形状的不同之处;2.幼儿们可以根据颜色、长度、形状等特征,把筷子进行分类;3.教师主导幼儿们进行筷子分类,让幼儿能够快速认识不同形状、材质的筷子,并进行分类讨论;4.教师鼓励幼儿提出关于材质、形状和颜色等细节问题,并进行简单答疑。
活动评价:此活动能够让幼儿们感知不同形状、材质的筷子,并将其进行分类,提高幼儿们的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三:学习使用筷子的技巧和方法活动目的:通过教授使用筷子的技巧和方法,让幼儿掌握使用筷子的技能。
活动过程:1.教师向幼儿讲解使用筷子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握筷子姿势、夹取食物的方法等;2.教师提供相关的实物材料或食材,让幼儿们实际操作筷子,让幼儿们掌握使用筷子的基本技巧和方法;3.幼儿们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使用筷子的实践活动,进一步熟练掌握使用筷子的技能。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各种各样的筷子》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各种各样的筷子》](https://img.taocdn.com/s3/m/0b1f171d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c6.png)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各种各样的筷子》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各种各样的筷子》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各种各样的筷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各种各样的筷子》篇1活动目标:1、通过看看、摸摸、玩玩使幼儿辨认各种筷子,了解筷子的特点与用途,并学习归类。
2、让幼儿练习使用筷子,初步学会拨、夹物品,做到持筷姿势正确。
活动准备:幼儿自带的不同材料制成的筷子、每组上面一样夹的物品(如:一组蚕豆、一组泡漠、一组花生、一组玻璃球、一组纸条等。
活动过程:㈠观察各种各样的筷子,将幼儿所带筷子布置成展览会。
1、看看桌子上有什么?我们来把它布置成展览会。
2、交流:你带的筷子是什么样的?叫什么名字?有什么用处?㈡讲述:各种各样的筷子。
1、今天,这有那么多的筷子,我们一起看看、摸摸、比一比、想一想,这些筷子有什么不同?2、归纳:筷子的样子不一样,材料不一样、用处不一样。
但有什么是一样的?3、筷子有什么用?(餐具)(欣赏)(敲击)4、这么多的筷子是谁发明的?谁造出来的?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㈢探索如何使用筷子?(学习使用筷子)1、你会用筷子吗?幼儿试用后讲述。
2、示范、讲解持筷的方法。
①手捏在筷子的中下方,不要太低也不要太高。
两个筷子捏的时候不要分的太远,中指和大拇指碰头,食指和其他手指辅助捏紧。
②自己练习,教师个别帮助。
3、幼儿分六组进行用筷子练习夹蚕豆、花生、泡漠、玻璃球、木珠、纸条、绒线等。
(自己一组的熟练后,可到其他组练习。
)教师给予指导,纠正不正确的姿势。
㈣活动延伸:1、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投放材料工幼儿操作练习。
中班科学活动一各种各样的筷子活动目标:1、尝试从颜色、形状、材质等多种角度描述筷子的主要特征,感受其特有的文化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秀的幼儿园教案大全活动一各种各样的筷子活动目标:1、通过看看、摸摸、玩玩使幼儿辨认各种筷子,了解筷子的特点与用途,并学习归类。
2、让幼儿练习使用筷子,初步学会拨、夹物品,做到持筷姿势正确。
活动准备:幼儿自带的不同材料制成的筷子、每组上面一样夹的物品(如:一组蚕豆、一组泡漠、一组花生、一组玻璃球、一组纸条等。
活动过程:㈠、观察各种各样的筷子,将幼儿所带筷子布置成展览会。
1、看看桌子上有什么?我们来把它布置成展览会。
2、交流:你带的筷子是什么样的?叫什么名字?有什么用处?
㈡、讲述:各种各样的筷子。
1、今天,这有那么多的筷子,我们一起看看、摸摸、比一比、想一想,这些筷子有什么不同?2、归纳:筷子的样子不一样,材料不一样、用处不一样。
但有什么是一样的?3、筷子有什么用?(餐具)(欣赏)(敲击)4、这么多的筷子是谁发明的?谁造出来的?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㈢、探索如何使用筷子?(学习使用筷子)1、你会用筷子吗?幼儿试用后讲述。
2、示范、讲解持筷的方法。
①手捏在筷子的中下方,不要太低也不要太高。
两个筷子捏的时候不要分的太远,中指和大拇指碰头,食指和其他手指辅助捏紧。
②自己练习,教师个别帮助。
3、幼儿分六组进行用筷子练习夹蚕豆、花生、泡漠、玻璃球、木珠、纸条、绒线等。
(自己一组的熟练后,可到其他组练习。
)教师给予指导,纠正不正确的姿势。
㈣、活动延伸:1、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投放材料工幼儿操作练习。
2、同幼儿一起将所带筷子布置在活动室后面的主题网络图上。
文库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