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词基本知识大全

合集下载

60个常用古诗词文化及常识汇总

60个常用古诗词文化及常识汇总

60个古诗词文化常识汇总1、《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首,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多用“赋”“比”“兴”的手法。

2、《关雎》(关关雎鸠)是《诗经》首篇,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首优美动人、影响深远情歌,古代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选自《诗经·周南》。

3、《君子于役》选自《诗经·王风》,睹物怀人、情景交融,妻子思念丈夫的深情。

4、《蒹葭》(蒹葭苍苍)爱情诗,对意中人的倾慕之恋,欲见而不得的惆怅,选自《诗经·秦风》。

5、《陌上桑》(日出东南隅)选自《乐府诗集》,此诗为汉乐府中的民歌。

6、《观沧海》(东临碣石)曹操,字孟德,三国时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大海宏伟壮丽的景象、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概、选自《乐府诗集》,是《步出夏门行》中的一章。

7、《龟虽寿》(神龟虽寿)曹操,达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8、《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渊明,东晋诗人,此诗是田园诗的上品,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表达作者追求平静,自由生活的志趣,选自《陶渊明集》。

9、《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陶渊明,写作者隐居归田后的劳动生活。

10、《木兰诗》(唧唧复唧唧)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南北朝时北方民歌,木兰纯朴、勇敢坚强的品质和爱国精神。

11、《杜少府之任蜀川》(城阙辅三秦)王勃,字子安,唐朝初年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旷达爽朗、共勉互励的惜别情怀,积极乐观的态度、宽阔的襟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选自《王子安集》。

12、《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颈联写塞外景象,开阔鲜明、气势雄浑。

13、《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与王维并称王、孟,选自《孟襄阳集》。

山村田园风光和农家生活情趣,老友间朴素深厚的情谊。

1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孟浩然,前四句描绘洞庭景色,气势磅礴;后四句表明心迹,含蓄得体,第二联可与杜甫《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相媲美。

古典诗词常识大全

古典诗词常识大全

古典诗词常识大全
1. 古典诗词的体裁:古典诗词主要有诗、词、曲三大体裁。

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包括五言古诗、七言古诗等,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词是一种配乐歌唱的诗体,有固定的词牌和格律。

曲则是元代新兴的诗体,与词相似但更为灵活。

2. 古典诗词的格律:格律是指诗词的音韵、平仄、对仗等方面的规则。

古典诗词在格律上有着严格的要求,如平仄相间、押韵等。

掌握格律是写好古典诗词的基础。

3. 古典诗词的意境:意境是指诗词所表现的情感、景致、氛围等。

古典诗词注重意境的营造,通过意象的运用来表达情感,使读者产生共鸣。

4. 古典诗词的表现手法:古典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象征、隐喻、拟人、比兴等。

这些手法能够使诗词更加含蓄、深刻,增加艺术感染力。

5. 古典诗词的流派与风格:古典诗词在历史上形成了众多的流派和风格,如山水田园诗派、豪放派、婉约派等。

每个流派和风格都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和代表作品。

6. 古典诗词的鉴赏与评析:鉴赏古典诗词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巧,包括了解作者背景、分析诗词结构、品味意境等。

评析古典诗词则需要对诗词进行深入的剖析和评价,挖掘其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以上只是古典诗词常识的一部分内容,要想深入了解古典诗词,还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

古诗词知识库

古诗词知识库

古诗词知识库
1.唐诗:唐诗是古诗词中的重要代表,以其内容广泛、语言精练、意境深远而著称。

唐诗按题材可分为山水田园诗、边塞诗、送别诗、咏史诗等。

2.宋词:宋词是宋代文学的代表,是一种抒情诗体。

与唐诗相比,宋词更注重情感的
表达,多采用婉约、豪放等表现手法,描绘景物、抒发情感。

3.元曲:元曲是元代戏曲、散曲的总称,其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形式上讲究平
仄和韵律,是古代诗词的一种重要形式。

4.诗人和词人:唐宋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诗人和词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李
清照、苏轼等,他们的作品流传千古,对后世影响深远。

5.意象和意境:意象和意境是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通过描绘景物、景象来传达
情感、表达思想。

如“月”常用来表达思乡之情,“花”常用来比喻美丽和短暂的人生。

6.风格和流派:古诗词的风格和流派多种多样,如唐诗中的山水田园诗和边塞诗、宋
词中的婉约派和豪放派等。

这些风格和流派的形成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文化氛围密切相关。

7.格律和平仄:古诗词在形式上讲究格律和平仄,即要求诗句在音韵、节奏、平仄等
方面达到一定的标准,以达到和谐、优美的效果。

8.修辞手法:古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这些手法能
够形象生动地表现事物和情感。

古代诗歌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诗歌专题一、诗歌常识古典诗歌有古体诗又名古诗、古风如诗经、近体诗又名今体诗、格律诗、词又名诗余、长短句、曲词、曲子词、曲等几种不同形式..诗歌鼎盛于唐代;它有绝句和律诗两种类型;绝句分五言绝句五绝、七言绝句七绝两种;律诗分五言律诗五律、七言律诗七律、排律三种..绝句只有四句;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律诗共八句;一二两句为首联;三四两句为颔联;五六两句为颈联;七八两句为尾联..首联和尾联可对仗;可不对仗;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都有平仄声的要求..八句以上的律诗为排律..词鼎盛于宋代;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内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形式..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韵有定位..题目和词牌的区别: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体现;词牌是一首词的曲调名称..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念奴娇”是词牌;“赤壁怀古”是题目;揭示该词是一首抒怀词;地点是“赤壁”..词必须有词牌;但不一定有题目..分成两段的词上段称为“上阙”或“上片”;下段称为“下阙”或“下片”“阙”是乐曲终了的意思..曲鼎盛于元代;有散曲和杂剧两种形式..二、中国古代诗歌流派1.山水田园诗派..以描写恬静悠然的自然风光为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歌咏;或流露不愿同流合污的情绪;或表现隐逸避世的消极思想..其代表作家有晋代的陶渊明、谢灵运和唐代的王维、孟浩然等..2.边塞诗派..以边塞生活、战争为题材..代表作家有唐代高适、岑参;还有王昌龄、王之涣、王翰、崔颢等..3.豪放派..宋代词坛的一大流派;其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词人以苏轼、辛弃疾为主;代表作品为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婉约派..宋代词坛上的一大流派;其作品语言清丽、含蓄;词中抒发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深沉幽怨;题材较狭窄;往往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姜夔等..三、中国古代诗人作品一春秋时代l.诗经本只称诗;后又以“诗三百”为代称;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周初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开创我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列为“五经”之一..2.屈原;名平..我国第一个爱国主义、浪漫主义诗人;开创楚辞新诗体;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主要作品为离骚九歌天问九章等..西汉刘向编成楚辞一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因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故称“楚辞”;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骚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离骚和诗经中的国风并称“风骚”;成为“文学”的代名词..二两汉3.乐府;主要作品为陌上桑长歌行上邪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三三国两晋南北朝4.曹操;“三曹”之首..主要作品为魏武帝集..代表作有苦寒行龟虽寿短歌行观沧海等..属乐府歌辞..开创“建安风骨”新风..5.曹植;字子建;封陈王;谥思;后称陈思王;“三曹”之一..主要作品为曹子建集..代表作有白马篇七步诗洛神赋..6.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谥靖节;我国第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有陶渊明集..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等.. 7.北朝乐府..主要作品有木兰诗敕勒歌折扬柳歌辞都被收入乐府诗集;其中木兰诗为“乐府双璧”之一..四唐8.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另三位是骆宾王、卢照邻、杨炯..主要作品为王子安集;其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膝王阁序最有名..他在“四杰”中成就最高..9.王之涣;主要作品为凉州词登鹤雀楼..绝句凉州词被誉为“唐代绝句压卷之作”..属边塞诗派..10.孟浩然;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诗的人;与王维齐名;世称“王孟”..主要作品为过故人庄春晓等..11.王昌龄;世称王龙标;七绝圣手..主要作品为出塞从军行;善边塞诗.. 12.王维;字摩洁;官至尚书右丞;故称王右丞..诗人兼画家..与孟浩然同为盛唐田园山水派代表..主要作品为送元二使安西相思观猎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苏轼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13.高适;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主要作品为燕歌行别董大等..14.李白;字太白;别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主要作品为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望天门山秋浦歌等;属浪漫主义豪放派;古典诗歌艺术的高蜂..韩愈称赞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15.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拾遗、杜工部..与李白齐名;人称“诗圣”..主要作品为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结为杜工部集..现实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被称为“诗史”..17.岑参;边塞诗派的重要代表..主要作品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逢入京使等..18.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与元稹合称“元白”..主要作品为秦中吟新乐府包括卖炭翁等长恨歌琵琶行等;他是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者..19.李贺;字长吉..主要作品为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等..其作品想象奇特;用词瑰丽;有浪漫主义色彩;风格独特..被称为“诗鬼”..24.杜牧;字牧之;别称小杜;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晚年居樊川别墅;因号杜樊川..主要作品为阿房宫赋江南春绝句清明泊秦淮秋夕等.. 20.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主要作品为锦瑟无题等..诗多以爱情为题材;缠绵秀丽;对后代有很大的影响..21.李煜;字重光;五代时南唐国主;世称李后主..主要作品为虞美人相见欢浪淘沙令等..五宋22.范仲淹;字希文;谥文正..主要作品为苏幕遮渔家傲等;属豪放派.. 23.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别称柳七;柳屯田..主要作品为雨霖铃八声甘州等..24.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文忠..“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最伟大的文人..开创了豪放词派..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八大家中苏家父子兄弟有三人;人称"三苏";分别为苏洵、苏轼、苏辙;又有"一门三学士"之誉..故可用"唐有韩柳;宋为欧阳、三苏和曾王"概括..25.李清照;号易安居士..主要作品有武陵春如梦令声声慢等;结为漱玉词古代最重要的女诗人;宋代婉约词派中成就最高者..26.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人称“小李白”..主要作品为书愤示儿钗头凤等..结为剑南诗稿渭南文集老学庵笔记..中国古代最高产的诗人有诗9000多首..27.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与苏拭并称“苏辛”..主要作品为稼轩长短句;名篇有摸鱼儿永遇乐清平乐等..继承并发展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开拓了词的表现范围..28.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主要作品为白石道人歌曲;扬州慢等出于此..六元29.关汉卿;名一斋;号已斋叟..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并称“元曲四大家”..我国古代第一位伟大的戏剧家;世界文化名人..主要作品为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30.王实甫;主要作品为西厢记;元代剧本中最长的一部21折;也是元剧中最成功的作品之一..31.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元曲“四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杂剧汉宫秋;散曲天净沙秋思等;元散曲作者中成就最高的之一..。

诗人必背知识点总结

诗人必背知识点总结

诗人必背知识点总结一、古代诗歌1. 《诗经》《诗经》是我国古代诗歌的开端,共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其中,风是民歌,雅是宫廷歌咏,颂是祭祀之诗。

《诗经》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和道德观念,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宝库。

2. 《楚辞》《楚辞》是中国古代的长篇抒情诗歌集,以楚国文人屈原为代表。

屈原的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这些作品以其豪放的气势、抒情的风格、多变的意象而著称,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的瑰宝。

3. 《汉赋》汉赋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散文诗体,以其辞藻华丽、构思奇特、气势宏伟而著称。

代表作品有司马相如的《凤求凰》、司马迁的《西京赋》等,这些作品反映了汉代社会的政治、风土人情、习俗风物,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4. 《唐诗》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人和作品。

李白、杜甫、王维等诗人是唐代诗歌的代表人物,他们的作品广泛涉及自然景物、人生感悟、政治抒发等各个方面,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典范。

5. 《宋词》宋词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短篇抒情诗歌,具有婉约、含蓄、细腻的特点。

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词人是宋代词的代表人物,他们的词作品以抒发情感、描绘景物、吟咏人生为主要内容,成为中国古代抒情诗歌的瑰宝。

二、现代诗歌1. 诗歌革命20世纪初,中国发生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诗歌革命,标志着中国现代诗歌的开始。

新诗运动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涌现出了鲁迅、郭沫若、胡适等一大批杰出的诗人和革命性的诗歌作品。

2. 现代诗歌的发展20世纪后期至21世纪初,中国现代诗歌经历了丰富多彩的发展。

其中,北岛、舒婷、海子等诗人代表了中国现代诗歌的艺术成就,他们的作品在形式、内容、表现手法等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创新和突破。

三、世界诗歌1. 希腊史诗希腊史诗是西方古代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作品有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这些史诗以其宏大的叙事气势、深刻的人物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而著称,成为西方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

2. 罗曼史诗罗曼史诗是欧洲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代表作品有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等。

中国古典诗词基本知识大全

中国古典诗词基本知识大全

中国古典诗词基本知识大全(一)古典诗词概述中国古典文学源远流长,其内容博大精深,相关书卷浩如烟海;我才疏学浅,术业不精,斗胆发表拙作,权为引玉之砖;不当之处,还望各位文友雅正。

1.什么叫古典诗词古典诗词就是旧体诗词(相对新诗而言)。

诗词是我国文学作品中的两种体裁,也就是两种分类。

由于词是从诗中派生出来的文学体裁,也有将诗词归为一类的。

2.古典诗词的发展简况为了便于大家了解诗词的艺术特点极其体裁的分类,首先介绍一下古典诗词的发展历史。

在中国文学史上,我们能看到的最早的诗是距今三千年左右的《诗经》,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一共三百零五篇,古称《诗》或《诗三百篇》。

其内容有“风,雅,颂”三个部分,这是从音乐角度上分的。

在表现手法上有“赋,比,兴”三种。

因此前人把“风,雅,颂”和“赋,比,兴”称作《诗》的六义。

在语言的句法上,基本上是四个字一句。

继《诗经》之后,公元前四世纪,在楚国出现了一种新的诗体,叫“楚辞”,它的创始人是屈原。

后来,汉朝人把屈原,宋玉等人写的作品编成一书,叫《楚辞》。

《楚辞》突破了《诗经》的四字句,发展为五言句,七言句,即把偶字句(四个字一句)变为奇字句(五个字以及七个字一句),不但能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而且韵律和节奏也更富于音乐性。

到了汉代,出现了为配合音乐而歌唱的诗即“乐府诗”。

在语言上有四言,五言,杂言,但多数是五言的。

这以后曹操父子以及陶渊明为首的文人们发展了五言诗。

同时,七言诗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在魏晋南北朝以前,诗的格律和声韵还没有形成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律,只是由作者按照个人的内容需要和声韵感觉来进行写作。

到了魏晋,由于受到了印度(古称天竺)的梵音学的影响,我国的声韵学得到了发展。

齐梁的周喁和沈约总结了汉字的发音规律,提出了“四声”“八病”之说,使诗歌创作由自然的声律发展到讲究追求声律,出现了作诗要注意平仄和韵律的性质,形成了格律诗的主要内容。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是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

中国古典诗歌基本知识

中国古典诗歌基本知识

中国古典诗歌基本知识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其独特的韵律、深刻的意境和精炼的表达方式,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本文将介绍中国古典诗歌的基本知识,包括其起源、特点以及代表作品等。

一、起源与发展中国古典诗歌的起源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当时的诗歌多为歌颂祖先、社会风俗和自然景物等内容。

到了唐代,古典诗歌进入了黄金时代,形成了具有独特特点的韵律体制。

唐代被称为"诗的盛世",许多杰出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等都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作品。

宋代是古典诗歌的另一个重要阶段,南宋时期的诗人苏轼、辛弃疾等以豪放派的作品为世人所称道。

二、特点与形式中国古典诗歌有着独特的特点和形式。

首先,它注重语言的声韵美,遵循一定的韵律和格律。

古典诗歌通常有五言、七言和律诗等形式。

五言绝句是最为常见的形式,每个句子有五个字,四句组成一首完整的诗。

古诗的字数、声调和押韵都要求严格符合规定,给人以优美动人的感觉。

其次,古典诗歌追求意境的深远与抒情的表达,常常通过景物描写、情感抒发以及寄托哲理来展现。

古诗常以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和意蕴丰富而著称。

三、代表作品中国古典诗歌有着众多的优秀代表作品,下面将介绍几首具有代表性的古诗。

首先是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这首诗以深沉的忧愁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其次,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颈为债山已几重,祁连五岳剩圭峰。

谁谓贾亭无时物,自云郡地图中嵩。

”这首诗通过对梦境的描述,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和对时光的思考。

最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描绘了壮美的自然景观,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人生奋发向上的追求。

四、影响与传承中国古典诗歌不仅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对东亚地区的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日本的和歌、俳句等形式都受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

诗词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诗词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诗词的知识点归纳总结一、诗词的历史渊源1. 诗的起源:中国古代诗歌起源于远古时期的歌谣和歌辞,最早的诗歌是用于宗教祭祀和祈福的歌谣,后来在礼仪、宴会等场合中也开始有所应用。

2. 词的起源: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楚辞、国风等,最早是作为一种民歌而出现,后来在汉代开始有文人创作,进而发展成为具有严格格律的文学体裁。

3. 诗、词的结合:诗与词在中唐时期开始融合,形成了新的文学形式——词。

这种文学形式具有较为独特的韵律格律,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诗词的基本结构和形式1. 诗的基本结构:诗的基本结构一般由词、韵、律、曲和字等组成。

词指的是诗的主要内容;韵是指诗句的韵脚,是诗歌的一种声韵形式;律是指诗的韵律格律,包括平仄、押韵等;曲是指诗的曲调,是在演唱时所取的调子;字是指诗歌的语言文字。

2. 词的基本结构:词一般由曲子和词牌组成,曲子用以配合歌唱,唱词时使用;词牌是指一种特定的韵文模式。

3. 诗的形式:古代诗歌的形式很多,有长短句、平仄、切韵等不同方面的要求,常见的诗体有诗三百首、唐诗宋词等。

4. 词的形式:古代词的形式有很多种,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词牌、歌谣等。

五、诗词的艺术特点1. 含蓄、抒情:诗词以及词牌的表现形式基本上都是含蓄、抒情的,善于通过比喻、拟人、夸张、象征等手法来表达情感和情感,显示出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2. 清新、婉转:诗词的表达形式往往清新、婉转,用词简练、意境深远,深得人心,给人以美的享受。

3. 寄托思想:诗词常常借助音乐、曲调、韵律等手法,通过意象的融合表达人们的思想情感、审美追求,达到美的境界。

4. 丰富表现:诗词具有丰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技巧,如偶作、对仗、转折、排比、夸张、比喻等,使诗词文章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

六、诗词的流派和代表作品1. 唐诗: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鼎盛时期,包括了300多种格律体制,属于古典诗歌的一种。

代表作有:《静夜思》《登鹳雀楼》《长恨歌》等。

古典诗词入门

古典诗词入门

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学习者。

以下是一些古典诗词入门的基本知识,帮助初学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典诗词。

1. 诗词的基本概念:-诗:古代汉语诗歌的总称,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形式较为自由,近体诗则有一定的格律限制。

-词:起源于唐代的一种诗歌形式,有固定的词牌和格律,更加注重音乐性和抒情性。

2. 诗词的格律:-平仄:指诗歌中的声调,平声和仄声的搭配形成诗歌的韵律。

-押韵:诗歌末尾的字押相同的韵,形成韵律的和谐。

-对仗:诗歌中的词语、句子或意象之间形成对应和对称,增强诗歌的节奏感和美感。

3. 诗词的韵律:-韵脚:诗歌中押韵的字,通常位于诗句的末尾。

-韵律:指诗歌的音节节奏和韵脚的搭配,形成诗歌的音乐性。

4. 诗词的意象:-意象:指诗人在创作时运用的一系列具有象征意义的自然景物或事物。

-意境:诗歌所营造的一种氛围和情感,是诗人的主观感受和客观景物的融合。

5. 诗词的流派和时期:-唐宋诗词:唐代诗歌达到了高峰,宋代词风盛行,代表人物有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等。

-元明清诗词:元代以曲为主,明清两代诗词有复兴之势,代表人物有杨慎、袁宏道等。

6. 诗词的鉴赏:-品味词句:通过品味诗词中的字词和句子,理解其深层含义。

-体会意境:通过感受诗词中的意象和氛围,领悟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了解背景:了解诗词的创作背景和历史环境,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诗词。

7. 诗词的学习资源:-书籍:《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经典选本。

通过以上基础知识的学习,初学者可以逐渐建立起对古典诗词的基本认识,为进一步的学习和欣赏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国古诗词知识点总结大全

中国古诗词知识点总结大全

中国古诗词知识点总结大全中国古诗词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世界文学史上的瑰宝。

中国古诗词不仅在文学上具有极高的地位,而且也渗透到了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对于中国古诗词的了解和研究,对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高人文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以下将对中国古诗词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第一部分:古诗词的定义和特点1. 古诗词的定义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重要体裁,它是在一定的音乐节奏下,用规定的字数和格式进行创作的文学作品。

古诗词的体裁包括诗歌和词,它们都有着独特的韵律和格式。

2. 古诗词的特点古诗词有着许多独特的文学特点,如“秀丽”的意境、凝练的语言、柔媚的音乐等。

第二部分:古诗词的历史发展1. 古诗的发展历程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就已经有了一些类似于古诗的文学形式,如《诗经》中的民歌和《楚辞》中的辞赋。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诗在汉代逐渐形成规范的艺术模式,到了唐代,则达到了鼎盛的时期,出现了许多伟大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等。

2. 古词的发展历程古词在汉代时期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发展,但真正走向成熟,是在唐代以后的宋代,宋词则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一大瑰宝。

第三部分:古诗词的顶峰代表作及诗人1. 唐诗的代表作及诗人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鼎盛时期,出现了许多伟大的诗人和传世名篇。

其中,杜甫的《登高》、李白的《将进酒》等都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2. 宋词的代表作及词人宋代的词人也有众多名家,如辛弃疾、苏轼等。

他们创作了许多传世之作,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苏轼的《水调歌头》等。

第四部分:古诗词的流派和风格1. 唐诗的流派和风格唐代的诗歌主要有“唐乐府”、“唐绝句”、“唐长短歌”等流派。

其中,唐绝句以其精炼、卓绝的艺术性而成为了唐代诗歌的代表形式。

2. 宋词的流派和风格宋代的词在形式上有“短词”和“长词”之分,在题材上则有“田园词”、“山水词”、“宫怨词”等流派。

古诗常用知识点总结大全

古诗常用知识点总结大全

古诗常用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常用古诗知识点1、古诗的基本概念古诗是指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它有着严格的格式和韵律要求。

古诗的内容一般以抒发情感、描写景物、反映社会生活为主要内容。

古诗的基本特征是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为核心,通过古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情感,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2、古诗的形式分类古诗按照语言的音韵形式和节奏的配合、前后文意的延续分为不同的形式,主要有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乐府诗、绝句、律诗等等。

其中五言古诗和七言古诗是古代最常用的两种形式,乐府诗则是具有古代民歌特色,形式较为灵活。

3、古诗的韵律结构古诗的韵律结构是古诗的重要构成部分,是由词责、字辅两部分组成,字辅又分为平水韵、上声韵、去声韵、入声韵。

古诗一般都要求每句的韵尾必须相同,这种用韵尾押韵的手法使古诗具有了独特的韵律美。

4、古诗的格律要求古诗不仅要求用韵辅字、句式整齐,还要求句子之间的呼应和衔接,具有对仗、平仄、开头、止口等特征。

其中,对仗是古诗的一个重要特征,工整的对仗可以增加诗歌的艺术效果。

5、古诗的审美特征古诗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语言的精湛、意境的深远、情感的真挚等方面。

古诗以言简意赅、意味深长为美,表现出一种令人陶醉的韵律美。

6、古诗的创作方法古诗的创作方法主要包括选题、构思、铺垫、起承转合、点题等环节。

在古诗的创作过程中要注意选用适当的题材,善于构思细节,娴熟地运用修辞手法,精心布置诗歌情节。

7、古诗的修辞手法古诗具有丰富的修辞手法,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仗、象征等等。

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使古诗文章生动、富有变化和韵味。

8、古诗的阅读方法古诗的阅读方法包括把握诗歌的意境、品味文学的魅力、解析诗句的意义、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等方面。

通过对古诗的细致品读和深入解剖,可以更好地理解古诗的含义和魅力。

以上就是古诗的常用知识点的总结,接下来将对古诗的每个知识点进行详细解析。

二、常用古诗知识点解析1、古诗的基本概念解析古诗是指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其内容一般以抒发情感、描写景物、反映社会生活为主要内容。

中国诗词常识大全汇总

中国诗词常识大全汇总

中国诗词常识大全汇总以下是中国诗词常识的大汇总:1.诗体名:古风,即“古诗”、“古体诗”。

2.古体诗:亦称“古诗”、“古风”。

诗体名,和近体诗相对。

产生较早。

每篇句数不拘。

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

后世使用五、七言者较多。

不求对仗,平仄和用韵也较自由。

3.四言诗:诗体名。

全篇每句四字或以四句为主。

4.五言诗:诗体名。

由五字句所构成的诗篇,起于汉代。

魏晋以后,历六朝隋唐,大为发展,成为古典诗歌主要形式之一,有五言古诗、五言律诗、五言绝句。

5.六言诗:诗体名。

全篇每句六字。

6.七言诗:诗体名。

全篇每句七字或以七字为主,当起于汉代民间歌谣。

有七言古诗、七言律诗、七言绝句,与五言诗同为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

7.杂言诗:诗体名。

诗中句子字数长短间杂,无一定标准,最短仅一字,长句有达九、十字以上者,以三、四、五、七字相间者为多。

8.乐府:歌行:古代诗歌的一体。

后遂有“歌行”一体。

9.绝句:五言或七言,全诗四句,五言绝句首句一般不入韵,七言绝句首句入韵较多;平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10.律诗:五言或七言,全诗八句;押韵、对仗(对偶):三、四句对仗,五、六句对仗。

平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律诗第一、二句叫首联,第三、四句叫颔联,第五、六句叫颈联,第七、八句叫尾联。

11.词: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

简称“词”,还被称作诗余、歌曲、长短句。

词形成于唐,盛行于宋。

其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按段落分: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12.曲:一种韵文形式,盛行于元代以后。

中国古典诗歌基本常识积累

中国古典诗歌基本常识积累

中国古典诗歌基本常识积累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流传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它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的瑰宝。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积累一些关于中国古典诗歌的基本常识,并深入了解其特点、流派以及流传至今的原因。

中国古典诗歌的特点之一就是形式简练。

古人讲究“言简意赅”,一首好的古诗常常能在短短数十个字中表达出深远的意境和精湛的思想。

而古诗则以“五言”和“七言”为主要形式,每句诗字数一般为五个或者七个。

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通过这些简练的诗句,抒发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其次,中国古典诗歌追求意境的独特表现。

意境是诗歌的灵魂,而中国古典诗歌中经常通过与自然景物的结合来表达出来。

比如在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通过描述壮丽的自然风景,诗人表达了自己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深刻思考。

中国古典诗歌的流派也非常丰富多样。

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唐诗、宋词和元曲。

唐诗以唐代为代表,其风格独特,语言精炼,有着浓厚的人情味和社会思考,代表作家有杜甫、李白等。

宋词则是以宋代为代表,其表达方式更为细腻,多以抒发对美的感悟和情感的流露为主,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

元曲则是以元代为代表,是中国古典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合了音乐、舞蹈、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代表作品有《西华山》、《牡丹亭》等。

中国古典诗歌流传至今的原因是因为它不仅是文学艺术,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

中国古代诗词有着丰厚的历史背景和人文内涵,历史流派广泛,融会贯通,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古代的诗词在象征、对仗、转折等技巧上有独到之处,并融入了中国哲学、历史、人文等各个方面,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智慧。

总的来说,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是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深入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特点、流派以及流传至今的原因,我们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一瑰宝,感受其中蕴含的深情厚意,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古诗词文学常识

古诗词文学常识

古诗词文学常识1.《诗经》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由孔子修编。

共收入诗歌305首,古称“诗三百”。

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

六一居士——欧阳修淮海居士——秦观东坡居士——宋、苏轼易安居士——李清照芦川居士——张元干半山老人——王安石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赋得故草原送别》柳泉居士——蒲松龄陆游自号放翁欧阳修自号醉翁4、四季类: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开端。

《楚辞》中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也是我国古代第二部诗歌总集。

由西汉刘向收集而成。

主要有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第一个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宋玉等人作品。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代表作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

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就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诗经》与《楚辞》并称“风、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源头。

2、古诗分为:绝句和律诗绝句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

律诗通常是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根据每句诗的字数分五律和七律。

3、诗人:1)李白,字太白,世称“诗仙”“千古一诗人”。

赞李白“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李白一斗诗百篇”. 2)杜甫,字子美,世称“诗圣”(“诗史”),又称“杜工部”(“杜拾遗”)。

3)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4)诗人雅称:诗仙—李白诗圣(诗史)—杜甫诗魔—白居易诗佛—王维诗鬼—李贺诗囚—孟郊和贾岛诗豪—刘禹锡七绝圣手—王昌龄诗魂——杜牧5)诗人别号:青莲居士——李白耐辱居士——司空图5)唐诗风格:唐诗中风格迥异。

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代表。

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代表。

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孟浩然是山水田园诗人代表。

王昌龄、高适、岑参是边塞诗人代表,白居易、元稹是新乐府运动(即追求语言通俗易懂)诗人代表。

古诗词文学知识

古诗词文学知识

古诗词文学知识
1.《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11篇。

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地方民歌,“雅”是宫廷正乐,“颂”是祭祀乐歌。

2.楚辞: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形式,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3.唐诗: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高峰期,出现了众多优秀的诗人和作品,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唐诗题材广泛,风格多样,被誉为“中华文化的瑰宝”。

4.宋词:宋代流行的一种文学形式,由诗歌演变而来,具有更强的音乐性和抒情性。

著名词人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

5.元曲:元代流行的一种戏曲形式,由诗词演变而来,具有更强的表演性和叙事性。

著名元曲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等。

6.诗体:古诗词中常见的诗体有五言绝句、七言律诗、词牌等,其中五言绝句和七言律诗是唐代以后最为流行的诗体。

7.意象:古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通过形象描写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如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通过描写月色来表达思乡之情。

8.典故:古诗词中引用的历史故事、传说等,通常用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中,“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引用廉颇的故事来表达自己不被重用的感慨。

中国古代诗歌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诗歌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诗歌文学常识一、诗歌常识(一)古诗得分类古典诗歌有古体诗(又名古诗、古风)、近体诗(又名今体诗、格律诗)、词(又名诗余、长短句、曲词、曲子词)、曲等几种不同形式。

古体诗就就是古代得自由诗,形式自由,篇幅不限,每句字数不定(指杂言),不讲对仗,押韵自由等。

它有四言古诗(最早出现于《诗经》)、五言古诗(成熟于汉,如《古诗十九首》)、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如《长恨歌》)、乐府诗(标题有得加上“歌”“行”“引”“曲”“吟”“弄”等名称,如《琵琶行》)等形式。

近体诗鼎盛于唐代,除排律外,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它有绝句与律诗两种类型,绝句分五言绝句(五绝)、七言绝句(七绝)两种,律诗分五言律诗(五律)、七言律诗(七律)、排律三种。

词鼎盛于宋代,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内)与长调(91字以上)三种形式。

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曲鼎盛于元代,有散曲与杂剧两种形式。

散曲又有小令(短小得曲子)与套数(又名“套曲”)两种形式。

(二)诗、词、曲得有关知识①古体诗与近体诗古体诗与近体诗就是从诗得音律角度来划分得。

二者得主要区别就是:近体诗就是指唐初形成得,在字数、声韵、对仗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得格律诗,古体诗则不讲格律,唐代以前得诗歌都就是古体诗。

②律诗与绝句(又叫截句)律诗与绝句得区别主要在句数上。

绝句只有四句,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

律诗共八句,一二两句为首联,三四两句为颔联,五六两句为颈联,七八两句为尾联。

首联与尾联可对仗,可不对仗,颔联与颈联必须对仗;无论律诗还就是绝句,都有平仄声得要求。

八句以上得律诗为排律。

③歌、行、引古代诗歌体裁,三者无严格区别。

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琵琶行》《李凭箜篌引》。

④乐府与新乐府乐府,本就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得官署名称,后来成为诗体得名称。

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与创作得乐歌,简称为乐府。

诗词知识大全(值得收藏)

诗词知识大全(值得收藏)

诗词知识大全(值得收藏)诗词知识大全【四言诗】诗体名。

全篇每句四字或以四字句为主。

是我国古代诗歌中最早形成的诗体,盛行于春秋以前。

它集中地保存在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部集《诗经》之中。

东汉以后,五七言诗兴起,此诗体渐趋衰落,唐以后四言诗则少见【骚体】即楚辞体,诗体名。

起于战国时楚国,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作。

此类作品突破了四言定格,句式长短参差,形式比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势,文采绚丽,语言优美,抒情成份较浓,富于浪漫气息。

后世把这种形式的诗歌称之为骚体。

【乐府】诗体名。

乐府原是音乐官署,汉武帝(刘彻)时始建,掌管朝会游行所用的音乐,兼采民间诗歌和乐曲。

后来把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乐歌,称之为乐府诗,简称乐府。

魏晋及其以后的诗人模仿乐府古题的作品,虽不入乐,也称为乐府或拟乐府。

宋元以后的词、曲,因为是入乐的,有时也称为乐府。

【古乐府】指汉、魏、晋、南北朝的乐府诗。

后代摹仿其体制的作品,有时也称古乐府。

【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

汉魏南北朝乐府诗,题名为“歌”、“行”的颇多。

汉代题用“行”者较多,如《陇西行》、《妇病行》等。

南北朝题用“歌”者较多,如《子夜歌》、《琅琊王歌》等。

文人拟乐府的作品,诗题也常标以“歌”、“行”。

“歌”、“行”有时在诗题中连用,如汉乐府民歌有《怨歌行》,曹植有拟作的《怨歌行》。

“歌”、“行”名称虽不同,但并无严格的区别,当两者连用时,则作为一种诗体名称。

歌行体的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句式可用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

歌行体的诗,题目并不一定都标上“歌行”的字样。

【古风】诗体名,即“古体诗”、“古诗”。

风,即诗歌的意思,是由《诗经》中的《国风》而引申出来的。

唐代及其以后的诗人作古体诗,还有以“古风”作诗题名的,如唐李白有《古风》五十九首。

【古体诗】亦称“古诗”、“古风”。

诗体名。

与古体诗相对称,产生较早。

每首句数不拘,句式有三、四、五、六、七言和杂言等形式,后世使用五言、七言者较多。

古代诗词知识点总结

古代诗词知识点总结

古代诗词知识点总结一、古代诗词发展历程1. 先秦诗:先秦时期是中国诗歌发展的起始阶段,诗歌主要以歌赋为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政治风貌、宗教意识和人民生活状况。

2. 魏晋南北朝诗:魏晋南北朝是古代诗歌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诗歌更加注重个人的情感抒发和艺术表现。

3. 唐诗:唐朝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唐诗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代表作品,唐诗被誉为“诗的黄金时代”。

4. 宋词:宋朝是中国古代词的重要发展时期,在这个时期,词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形式,宋词以婉约清丽、抒发感情著称。

5. 元曲:元代是中国古代戏曲的鼎盛时期,元曲在音乐、舞蹈等方面有着较高的艺术境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6. 明清文学:明清时期的文学成就主要包括明代的戏曲、小说,《四大奇书》和《五大小说》等,以及清代典故小品、评话、官场文学等。

二、古代诗词的艺术特点1. 语言艺术:古代诗词注重语言的艺术性,包括韵律、节奏、音韵等方面的运用,这些都为诗词增加了音乐性和美感。

2. 情感表现:古代诗词追求用细腻的语言表现出人的内心情感,诗人通过对自然、社会、人情的感悟,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

3. 修辞手法:古代诗词的修辞手法多种多样,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仗等,这些修辞手法使诗词更加生动、形象化。

4. 题材广泛:古代诗词的题材非常广泛,包括山水田园、爱情离别、时事政治、历史人物、抒怀抒情等,丰富了古代诗词的内容。

5. 艺术思想:古代诗词代表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反映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感,具有独特的中国美学思想。

三、古代诗词的代表作品1. 李白的《将进酒》,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此词以豪放、奔放的艺术风格,表现了诗人豪迈的气概和丰富的生活情趣。

2. 杜甫的《登高》,此诗写作于唐代的一个春天,是杜甫自然风光诗的代表之作。

全诗以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展现出壮丽的自然景色。

3. 苏轼的《水调歌头》,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代表作,其音律优美,意境深远,堪称宋词中的佳品。

古典诗词鉴赏基本知识

古典诗词鉴赏基本知识

古典诗词鉴赏基本知识古典诗词鉴赏基本知识古典诗歌鉴赏基本知识(一)常用的表述方式:这首诗写了(意象或者事情),通过什么方法(某种表达方式、修辞方式、表现方法),写出了(意象或者事情)的什么特征,对于表现(突出)什么思想(感情)起到了什么作用。

(二)常见的意象和意境(1)意象指的是诗歌中寄予着作者情感的物象。

意象可以是人物形象,包括客观形象(诗歌中描写的人物,如《声声慢》中的“我”),也包含了物象(如“一行白鹭上青天”中的“白鹭”(2)意境是指有许多寄托作者思想情志的意象,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所形成的诗歌的整体情境。

常见的诗歌的意境有:孤独凄凉、淡泊闲适、清新自然、优雅飘逸、沉郁顿挫、幽深僻远、安谧美好、华丽壮美、雄浑刚健……(三)常用的表达技巧(四)常见的情感、主旨(1)在古典诗歌中常常表达这样的情感:忧愁、惆怅、孤独、寂寞、伤感、烦闷、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持节操等等。

(2)评价主旨类常用术语①言近旨远: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

②言简意丰:语言简洁,内容丰富。

③意在言外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弦外音,味外味言有尽而意无穷:④含蓄蕴藉委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意含而不露,或表达得不明显,耐人寻味。

⑤此外还有“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等等词语(五)常见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笔调婉约……(六)古典诗歌鉴赏分类大致把古典诗歌分为边塞诗、送别诗、思乡怀人诗、怀古诗、山水田园诗、咏物诗和即景感怀诗等七大类。

一、边塞诗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仍,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诗词基本知识大全2018-08-03 23:16:42(一)古典诗词概述中国古典文学源远流长,其内容博大精深,相关书卷浩如烟海;我才疏学浅,术业不精,斗胆发表拙作,权为引玉之砖;不当之处,还望各位文友雅正。

1.什么叫古典诗词古典诗词就是旧体诗词(相对新诗而言)。

诗词是我国文学作品中的两种体裁,也就是两种分类。

由于词是从诗中派生出来的文学体裁,也有将诗词归为一类的。

2.古典诗词的发展简况为了便于大家了解诗词的艺术特点极其体裁的分类,首先介绍一下古典诗词的发展历史。

在中国文学史上,我们能看到的最早的诗是距今三千年左右的《诗经》,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一共三百零五篇,古称《诗》或《诗三百篇》。

其内容有“风,雅,颂”三个部分,这是从音乐角度上分的。

在表现手法上有“赋,比,兴”三种。

因此前人把“风,雅,颂”和“赋,比,兴”称作《诗》的六义。

在语言的句法上,基本上是四个字一句。

继《诗经》之后,公元前四世纪,在楚国出现了一种新的诗体,叫“楚辞”,它的创始人是屈原。

后来,汉朝人把屈原,宋玉等人写的作品编成一书,叫《楚辞》。

《楚辞》突破了《诗经》的四字句,发展为五言句,七言句,即把偶字句(四个字一句)变为奇字句(五个字以及七个字一句),不但能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而且韵律和节奏也更富于音乐性。

到了汉代,出现了为配合音乐而歌唱的诗即“乐府诗”。

在语言上有四言,五言,杂言,但多数是五言的。

这以后曹操父子以及陶渊明为首的文人们发展了五言诗。

同时,七言诗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在魏晋南北朝以前,诗的格律和声韵还没有形成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律,只是由作者按照个人的内容需要和声韵感觉来进行写作。

到了魏晋,由于受到了印度(古称天竺)的梵音学的影响,我国的声韵学得到了发展。

齐梁的周喁和沈约总结了汉字的发音规律,提出了“四声”“八病”之说,使诗歌创作由自然的声律发展到讲究追求声律,出现了作诗要注意平仄和韵律的性质,形成了格律诗的主要内容。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是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

在继承前代诗歌的基础上,唐代的诗歌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形成了固定的分类。

其分类有两种,一是古体诗,也叫古风;所谓古体诗,是指模仿唐代以前的传统诗体,没有一定格律,篇幅可长可短,用韵平仄都比较自由,句子的字数有整齐的,也有不整齐的;其中主要分五言古体和七言古体两种。

二是近体诗,也叫今体诗(这个“今”指的是唐朝),就是我们所说的格律诗;近体诗不象古体诗那样自由,在篇幅,用韵,平仄,对仗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

它基本上可分为两种:律诗和绝句。

律诗和绝句都分五言和七言,超过八句的律诗称作排律。

在唐代中期,由诗派生出新的体裁,这种体裁到了宋代最为发达,这就是词。

由于词是由诗派生出来的,所以词又被称为“诗余”;另外,由于词的句子字数长短不一,古人也称为“长短句”。

到了元明两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体裁,叫曲,也称散曲。

曲可以说是词的另一体。

那么它跟词有什么不同呢?除了咏唱时的伴奏乐器不同以外,在语言上更加接近口语。

最突出的特点是可以加衬字。

如张养浩的《闲居三首之一》“昨朝杨柳依依,今朝雨雪霏霏,社燕秋鸿(忒)疾苦。

(不是)浊醪有味,(怎)消磨(这)日月东西。

”其中括号内的字就叫衬字。

上面简略地介绍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历史。

如果文友想深入研究的话,可以参考阅读范文澜先生的《中国文学通史》。

综上所述,诗和词按照格律和声韵,可以作如下分类:古典诗歌:1.古体诗(古风)1)五言古体诗,(2)七言古体诗,(3)乐府诗2.近体诗(格律诗): (1)律诗:a.五言律诗,b.七言律诗;(2)排律:a.五言排律,b.七言排律;(3)绝句:a.五言绝句,b.七言绝句3.词1)平韵格词,(2)仄韵格词,(3)平仄韵转换格词,(4)平仄韵通叶格词,(5)平仄韵错叶格词中国古典诗词基本知识(二)格律诗1.什么叫格律格,就是格式。

格律诗是有固定的格式的。

这种格式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句数固定。

每首八句的叫律诗,每首四句的叫绝句,超过八句的叫排律。

二.字数固定。

每句五个字的称为五言诗,每句七个字的称为七言。

由此可知:五言绝句的字数=四句×每句五个字=二十个字;七言绝句的字数=四句×每句七个字=二十八个字;五言律诗的字数=八句×每句五个字=四十个字;七言律诗的字数=八句×每句七个字=五十六个字;五言排律的字数=大于八句的偶数句×每句五个字>四十个字;七言排律的字数=大于八句的偶数句×每句七个字>五十六个字。

律就是声律和韵律,格律诗要遵守发音规则,讲究声律和韵律美的。

另外,律诗的八句中,每两句称为一联,共分四联;第一,二句为第一联,称为首联;第三,四句为第二联,称为颔联;第五,六句为第三联,称为颈联;第七,八句为第四联,称为尾联。

根据诗的内容语气,又分别称第一,二,三,四联为“起联,承联,转联,合联”,相对应的绝句的第一,二,三,四句分别称为“起句,承句,转句,合句”。

所谓“起”,就是“起头,开头”的意思;所谓“承”,就是承接上面的话,继续延伸的意思;所谓“转”,就是话锋一转,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以及独特新颖的表现手法;所谓“合”,就是最后将话题一收结尾。

这就是古人常说的一首诗中要有“起,承,转,合”的顿挫语气。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绝句就是“截句”的意思,就是把律诗拦腰分成两部分,取其中的一部分的格式就成为绝句,因此绝句只有两联,这种说法也有道理。

2.格律诗写作要遵循的基本要素格律诗写作要遵循的基本要素有四个:平仄,相粘,对仗,押韵。

一.平仄:汉语的绝大多数汉字,都有声调(个别的无声字或称轻声字除外)。

齐梁时期的沈约在总结前人对汉字发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四声”之说,形成了格律诗声律的规则,同时也是现代汉语发声规则的基础。

沈约提出的“四声”是:“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其中“阴平和阳平”的字为平声字,“上声,去声,入声”的字为仄声字。

在现代汉语中,“入声”字已经被其他声部所兼并,所以现代汉语中只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也说“一声,二声,三声,四声”。

但是,写作格律诗要遵循沈约提出的“四声”规则,有一些文友不了解这些,所以看到别人的诗,就用现代汉语的发声规则去衡量,就会认为别人的诗没有遵守规则而产生误会。

举个例子:在下的诗作之中,有一副对子“远岛归鸥孤影白,青山落日晚潮红”,其中的“白”字在古代汉语中就是入声,是仄声字。

但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变为阳平的声调。

容易发生误会的字有三种:(1)把平声字当作仄声字;例如:李义山的“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的“看”字是平声字,应读成阴平声调;(2)把仄声字当作平声字;例如:“白”“国”“节”等都是仄声字;(3)可平可仄的字。

在古代汉语中,有相当一部分字是可平可仄的,但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意思不同,平仄也不同,例如“俱”字,在“行则与俱”(是“一起,一同,共同”的意思)的时候为平声,在当“都,全”的意思时为仄声;另一种是意思即使相同,也可平可仄,例如“忘”字。

那么,怎么掌握呢?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查韵书;对初学者来说,查韵书是比较困难的事情,在此,我向大家推荐一本小字典,叫“简明文言字典”,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不贵,大概不会超过15元。

这本字典共收单字一万六千多个,词组一万三千多条。

它的好处是可以使用偏旁部首查字,而且提供字的现代读法,在古汉语中的韵部,同时说明字义并举例。

二是经常进行阅读和写作,时间长了,自然就记住了。

接下来介绍平仄在诗中的运用规则,要说明的是,我以介绍平声韵脚为主。

首先介绍七律的标准平仄格式。

七律的标准平仄格式有两种:一种是平起式(即第一句的第二个字是平声字),另一种是仄起式(即第一句的第二个字是仄声字)。

平起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起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上面所介绍的是标准格式,但实际运用时,不是每一个字都要按照上述的平仄去写,有一定的灵活性。

这就是常说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口诀,但这个说法不够精确,虽然我在这里主要是介绍给初学者,但希望初学者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习惯,所以我把口诀改为“一,三不论;二,四五六七分明”,也就是说每一句的第一,三个字不要管平仄(平仄都可以;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况,这将在以后的诗病中讲解),第二,四,五,六,七个字要按以上的格式讲究平仄。

有的初学文友会说,我记不住呀,有没有规律呢?有的,大家请看,每一句中,第二,四,六个字的平仄是交错使用的,即“平,仄,平”或“仄,平,仄”;而每一联的上下两句中,对应的第二,四,六个字是相反的,也就是说上联的第二,四,六个字如果是“平,仄,平”,下联的第二,四,六个字则是“仄,平,仄”;反之亦然。

我们来看平起式的第一联,我把第二,四,六个字打上了括号: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那么,两联之间呢?这就是我下面要介绍的,两联之间要相粘。

二.相粘两联之间,上面一联的下联(即上一联的第二句)的第二,四,六个字要和对应的下面一联的上联(即下一联的第一句)的第二,四,六个字的平仄相同。

我们来看平起式的第一联和第二联,我把第一联的下联和第二联的上联的第二,四,六个字打上了括号: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另外,上面一联的下联的第五,六,七三个字,以第六个字为中心,左右颠倒一下,就成为下面一联的上联的第五,六,七三个字的平仄了,这种规律俗称“翻跟头”。

我们仍然以平起式的第一联和第二联为例,我把第一联的下联和第二联的上联的第五,六,七个字打上了括号: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下面介绍五律的标准平仄格式。

五律的标准平仄格式也有两种:一种是平起式(即第一句的第二个字是平声字),另一种是仄起式(即第一句的第二个字是仄声字)。

平起式: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起式: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五律和七律的平仄以及相粘的规则相同,也要“翻跟头”,只是少两个字罢了。

关于五律的平仄口诀,我改为“一不论;二,三,四,五分明”。

至于七绝和五绝,都各有平起式和仄起式两种格式,也要“翻跟头”,只要把七律和五律拦腰一截即可。

平仄以及相粘的规则也与七律和五律相同。

七绝的平起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