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湿热阴虚同病的病因病机、证治方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湿热阴虚同病的病因病机、证治方药

张吉芳;张福利;马伯艳;鲁美君;肖倩倩

【摘要】" Damp - heat" and "yin - deficiency" together is a common syndrome in clinical. On the evolution of patho-genesis, not only the damp - heat can eliminate yin, but also the yin - deficiency can steam damp - heat. If a " damp -heat" and "yin -deficiency" syndromes together is discerned and made sure, "eliminate damp - heat" and "nourish yin" methods together should be the treatment principles. Nourishing yin should choose resonant and moisture drugs, which can avoid growing damp -heat; and eliminating damp - heat should choose sweet and light drugs, which can a-void decreasing yin and increasing heat.%“湿热”与“阴虚”同病在临床常见.在病机演化上,不仅湿热可化燥伤阴,阴虚火动也可蒸动湿热.辨证、确认证属湿热阴虚同病后,治疗上以“祛湿热”与“养阴液”并行为总则.滋阴药宜选用清润之品,以避免滋阴而助湿生热;祛湿热药宜选用甘淡之味,以避免苦燥而伤阴助热.

【期刊名称】《中医药学报》

【年(卷),期】2011(039)006

【总页数】3页(P4-6)

【关键词】湿热;阴虚;湿热阴虚证;阴虚湿热证

【作者】张吉芳;张福利;马伯艳;鲁美君;肖倩倩

【作者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1.3

基于湿热证是以体内水湿停聚、湿热交蒸为主要病理特征的证候,而阴虚证则是以体内阴液津血不足为主要病理特征的证候,二者病理实质似呈湿燥两端,许多中医临床工作者把“湿热”与“阴虚”同病视做少见的特例,临证治疗时也将“滋阴”与“祛湿热”完全孤立起来,以致治疗不当、疗效不佳的情形屡见不鲜。针对这种情况,近年来我们将理论研究、文献研究、临床研究有机结合,对“湿热”与“阴虚”同病互病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进行了较系统研究,现将初步体会述介如下。

1 “湿热”与“阴虚”同病是临床常见证候

湿热与阴虚,一个以水湿痰热壅盛为特征,一个以阴液津血不足为特征,二者一湿一燥,似乎相互对立而不可共存,但临床实际中湿热与阴虚同病、互病的情况实则普遍存在,历代医家对此也多有论及。如《景岳全书·卷四十七·杨梅疮》称:“阴囊作痒重坠,肝经阴虚湿热也”;《外科正宗·卷三·脏毒论第二十九》云:“发于内者,属阴虚湿热渗入肛门”;《外科证治秘要·肾岩》曰:“翻花绝证属阴虚湿热郁火”;《幼科证治准绳·初生门证治通论·察色》载述:“若小腹胀满,或阴囊肿胀,属阴虚湿热壅滞,用六味丸加车前、牛膝”。这些都属于阴虚助生湿热的论述。当然,关于湿热化燥伤阴的论述则更为常见,不必缀述。总之,中医古籍中对阴虚与湿热之同病、互病有广泛记述,病种范围涉及到内、外、妇、儿各学科。阴虚与湿热之同病、互病确属临床常见的证候表现,绝非偶发的特例。

近年来有学者认为,现代医学中的很多难治之症,诸如某些慢性的肝系疾病、肾系疾病、胃系疾病、皮肤疾病以及风湿和类风湿类疾病等,从中医辨证角度看多属湿热与阴虚同病,而施以滋阴与祛湿热兼顾治法,多可获得较好疗效。而据我们课题组临床观察,即便在一些常见的外感热病、内伤杂病甚至亚健康状态中,“阴虚”与“湿热”同病的情况亦十分普遍,区别只在于病变程度轻重以及层次、部位差异。在此,需要特殊说明的是,目前中医学界对该种临床证候之病机实质的认识还不统一,有学者认为其属于独立证候,称“湿热阴虚证”或“阴虚湿热证”;有的学者

则认为其属于“湿热证”与“阴虚证”的相兼证候[1];还有学者认为是两者兼有而并非单一表现。本课题组基于这类临床状态总体上属于需要将“祛湿热”和“滋阴津”两法同施并行的对象,故暂以“湿热”与“阴虚”同病总称。

2 “湿热”与“阴虚”同病的主要病因病机

2.1 由湿热导致阴虚形成二者同病的主要病因病机

2.1.1 以外感湿热为始,伤阴耗液为继之湿热致阴伤的病因病机

临床观察表明,乙脑、中毒型痢疾等一类病毒、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在发病前期常出现外感湿热证,而越到后期伤阴之象越明显。薛雪《湿热病篇》即云:“温

暑之邪,本伤阳气,及至热极,入营阴,则津液耗而阴亦病”;“湿热证数日後,

汗出热不除,或痉忽头痛不止者,营液大亏。”外感湿热证后期伤阴常经由两个途径:一是,湿热外受,直伤脾胃。湿是土气,土湿胜,制水伤肾阴。结果水不足,

肾阴亏虚;二是,湿热日久,湿从热化,热邪炽盛,灼伤阴液。

2.1.2 以湿热内蕴为始,伤阴耗液为继之湿热致阴伤的病因病机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慢性支气管炎、萎缩性胃炎、多型肝炎、前列腺炎、复发性口腔炎等疾病初期多表现为湿热内蕴之证,而后期多出现化燥伤阴之证。《读医随笔》中具体阐释了湿热内蕴而伤阴耗液之理,“六淫之邪,亢甚皆见火化,郁甚皆见湿化,郁极则由湿而转见燥化。”说明一者,包括湿热在内的六淫浊气偏亢,

有升无降,故见火化燥化而伤阴;二者,六淫邪气郁阻则津液不通而有所聚,聚则

生湿;积久不能生新,则阴伤自见。

2.2 由阴虚助生湿热形成二者同病的主要病因病机

2.2.1 以素体阴虚失摄为本,湿热趁虚客居为标之阴虚致湿热的病因病机

叶桂《临证指南医案》云:“阴水素亏,酒食水谷之湿下坠,阴弱不能包涵所致”;

阐述了素体阴虚失摄为本,湿热趁虚客居为标之阴虚致湿热的病因病机。细究其理,传统发病学与病因学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至虚之处,便是容邪之所。”湿热为病,或从外感,或由内生,其为致病因素,属病邪范畴;而阴液为濡

养人体的精微之一,为生理物质,属正气范畴。正邪交争时,正气相对不足则病邪更易侵入。可见素体阴虚则易招致邪气(包括湿热)入侵,湿热侵袭也是以正气(包

括阴液)亏虚为基础。阴虚与湿热,一正一邪,一虚一实,只有合病之机,绝无对

峙之意。叶氏所论的阴虚致湿热之理,既符合临床实际,又和传统发病学与病因学的根本理论高度契合,足资后世继承发扬。

2.2.2 以阴虚相火妄动为本,湿热被其蒸动为标之阴虚致湿热的病因病机

关于湿热病的形成,刘完素提出“湿病本不自生,因生于火热怫郁。”而以滋阴派著称的朱丹溪,针对“阴不足,阳有余”的病理机理的阐发,并非完全专一补阴,而是在“阴不足”理论基础上,进行气、血、痰、郁的辨析,力主阴虚则火旺而蒸动水津化生痰火湿热,反过来痰火湿热又灼伤真阴的论点,推动了“滋阴”“祛湿热”合治法的理论发展和临床运用。故后世认为“震亨《局方发挥》出,而医学始一变”(《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医贯》即云:“阴虚火动,则水沸腾动于肾者,犹龙火之出于海,龙兴而水附;动于肝者,犹雷火之出于地,疾风豪雨,水随波涌

而为痰。”说明如阴液亏虚,阳无所制而易偏亢甚则阴虚火旺,则邪热内炽,必煎熬津液,使水液搏结而成痰;或蒸腾津液,使水液蒸腾弥漫而成湿。

3 “湿热”与“阴虚”同病的证治方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