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纲论文:浅谈西南联大之教育精神
浅析西南联大之办学思想
浅析西南联大之办学思想摘要:西南联大在极为艰苦的八年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培育了一大量杰出的人材,被誉为“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
正是由于西南联大有着独特的办学思想,才使得联大取得如此辉煌的业绩,才使得联大能够弦歌不辍,这对于今天我国尽力开办世界一流大学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西南联大;庞大成绩;办学思想西南联大,全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所战时大学,由国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组成。
联大从1938年开始办学,到1946年结束,在滇八年,大师云集,人材辈出,英才辈出,培育出一代又一代的杰出人材,可谓“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在那时抗日战争和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双重压力下,仍能弦歌不辍,培育出这么多人材,并活着界高等教育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是什么原因使西南联大有如此之成功呢?这与联大的独特的办学思想是紧密相关的,这独特的办学思想对今天我国开办世界一流大学有专门大的借鉴意义。
一、西南联大取得的庞大成绩西南联大在滇八年,取得了丰硕的成绩,培育了一大量杰出的知识分子和管理人材,他们在中国各行各业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中国乃至世界的进展起着超级大的推动作用。
办学八年,培育了五千多名学生,培育了一大量蜚声国内外的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和许多党政领导干部:杨振宁、李政道两位诺贝尔奖得主,邓稼先等6位“两弹一星”元勋,黄昆等3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取得者,新中国成立后的两院院士中,联大师生占了164人,和彭珮云、王汉斌等国家领导人。
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新中国各门科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是我国科技、文化、教育的中坚。
所以,美国学者易社强称西南联大为“中帮三十载、西土一千年”的“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
像联大如此人材辈出、群星灿烂的高等院校,在我国历史上是罕有的。
二、西南联大的办学思想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培育人材质量的好坏,都取决于这所学校的办学思想。
先进的办学思想是一所学校成功与否的先决条件。
西南联大的历史教育精神及当代价值相关文献
西南联大的历史教育精神及当代价值相关文献西南联大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所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学校,其历史教育精神不仅对当时的学生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今天的教育仍有着深刻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西南联大成立于1946年,是中国解放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
该校的创立背景是中国内战期间,国共两党为了抵抗日本侵略和解放中国而进行合作。
联大的创始人包括了许多当时的知名学者和教育家,如蔡元培、陈立夫、杨石先等等。
这些教育家们不仅是为了培养人才,更是希望通过教育来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
西南联大的历史教育精神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该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强调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他们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关注社会问题,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担当的人才。
其次,西南联大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他们提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实习,以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此外,该校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交流活动,增加对外界事物的了解和认知。
西南联大的历史教育精神在当代仍具有重要的价值。
首先,它提醒我们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不仅仅是追求分数和知识的灌输。
其次,西南联大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与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紧密契合。
现在的社会要求人才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理论知识。
此外,西南联大注重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这对于今天生活在全球化时代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深,学生需要具备跨文化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才能在国际舞台上有所作为。
西南联大的历史教育精神对于当代教育仍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它提醒我们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注重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培养。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担当的人才,为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西南联大精神解读
西南联大精神的当代解读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它是大学生命力的源泉,是大学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之所在,是对大学的生存起决定性作用的思想导向。
而令人心仪的西南联大精神,其实并不在于“刚毅坚卓”,尽管这是它的校训,也是它在战乱中的突出表现,然而刚毅坚卓,这一精神并不反映西南联大的特质;西南联大精神,也不在于“爱国”,更不在于“敢为天下先”,前者同样不属大学特质,不是大学提供给社会和民众的独特、宝贵资源;后者有些偏离史实。
爱国是各行业、各阶层一般都能具有的自发性情感,以之为大学精神,过于平泛、庸常。
陈寅恪在其著名的《对科学院的答复》中强调说道:研究学术最主要的是具有自由的意志和独立的精神……没有自由意志,没有独立精神,既不能发展真理,亦不能研究学术……自由意志和独立精神是必争的……因而西南联大在今天看来最可贵的精神,我觉得应该是“学术独立,思想自由和活泼创新”。
“学术”是知识精华的总称,只要人脱离野蛮、蒙昧的时代,学术便传承着文明的薪火、传播着文化与智慧,因此,学术本身就具有凛凛的尊严。
产生学术和思想,是大学区别于社会其他领域的价值所在;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是数十年来我们屡屡呼唤的大学之魂。
说起西南联大,人们可以举出一串串体现这种独立、自由的掌故佳话,比如抵制教育部的统一课程、考试安排;比如违反规定将必修的三民主义课设为选修,不计学分等等。
相比之下,固有的教育制度使现代大学仍是培育机械学生的加工厂,大学生不得已仍在为专业而战,为学分而战,固有理论化知识成为我们思想放飞的桎梏。
而学术独立,意味着学术的自由进行。
一般而言,学术独立脱离外界的限制和桎梏,从事学术活动不受禁区局限,可以自由宣讲个人对研究领域的独立见解。
只有在如此层面,新时代学生的特性与个性才会得到最淋漓尽致的展现,也唯有倡导学术独立,人们的思想才能得以最崇高的尊重。
也唯有如此,越趋个性化的学术界、知识界、社会人生界才会渗入独特而深刻的思想体验。
西南联大精神对当代大学教师的启示
西南联大精神对当代大学教师的启示摘要:西南联大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创造出了光辉的业绩和巨大的精神财富。
文章从继承和发扬优良学术传统、构建爱国主义育人环境、用高度的责任心引导青年学子成才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以达到启示当代大学教师的目的。
关键词:西南联大;学术精神;爱国主义精神;高度责任心文献标识码:A西南联合大学是抗战时期为保存高等教育的薪火相传而将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合并南迁组成的一所战时大学,这所只有8年多历史的大学,在校学生不过8000人,毕业生3800人,却培养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78位中国科学院院士,12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一批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社会科学家和政治家。
[1] 在中国教育史上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西南联大都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时光荏苒,20世纪已成为历史,西南联大早已不复存在,虽然距我们已经六十余载了,但其声名仍广播海内外,影响至深至远,可谓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奇迹。
西南联大在那样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所创造出的光辉业绩和精神财富,令全世界的高等教育界都深感震惊,也使我们当代的教育工作者感到自豪和骄傲。
虽然如今的高校已与西南联大所处的环境和时代相距甚远,但“联大精神”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对后人的启迪深远,可供我们后人研究挖掘的财富实在太多。
笔者仅从对当代大学教师有何启发的角度谈一些粗浅的感想。
一、继承优良学术传统,铸造全新的学术精神西南联大在其消失60年后,依然让人不断提起,而且充满敬意,是因为西南联大学术传统的核心价值是有生命力的。
西南联大以“刚毅艰卓”为校训,形成了独立自由、民主平等、自觉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学术精神。
联大师生对于学术的热情和执著,是完全以“独立和自由” 的精神去完成的。
对当时联大的民主平等学风,只有身临其境的人才能深切的体会到。
贺麟曾在他的一篇文章中这样描述联大师生对于学术的理解:“学术在本质上必然是独立自由的,不能独立自由的学术,根本上不能算是学术。
……每一门学术都有每一门学术的负荷者或代表人物,这一些人,一个个都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态度,忠于其职,贡献其心血,以保持学术的独立自由和尊严。
关于西南联大的文章-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关于西南联大的文章-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西南联大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所具有重要意义的高等学府,其创立和发展历程丰富而独特。
本文旨在全面探讨西南联大的历史背景、教育理念以及其对中国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启示。
首先,我们将回顾西南联大的成立背景和历史起源。
西南联大创办于20世纪30年代,正值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的时期。
当时国民政府正在抵御日本侵略,中国社会正面临严重的分裂和混乱。
为了加强国家的战斗力和提供高等教育的需求,西南联大在重庆成立,成为了中国教育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其次,我们将探讨西南联大的教育理念。
西南联大秉承着以人为本、以学为主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同时,西南联大也倡导跨学科的教学和研究方法,鼓励学生进行综合学习和跨学科交流,培养其全面发展的能力。
最后,我们将总结西南联大的影响和启示。
西南联大在当时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带来了教育体制的创新和改革。
其教育理念和办学模式对中国其他高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西南联大也留下了众多优秀的师生,他们在学术、科研和社会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杰出成就,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总而言之,西南联大作为中国教育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其独特的历史背景、教育理念以及对中国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启示都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思考。
本文将在后续的章节中具体阐述这些方面的内容,以期能够对读者提供更深入的了解和思考的空间。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来探讨关于西南联大的话题。
引言部分将为读者提供对整篇文章的概述。
首先,我们将简要介绍西南联大的历史背景和教育理念。
然后,我们将说明本文的目的和意义。
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西南联大的历史背景和教育理念。
在2.1部分,我们将探讨西南联大的历史背景,包括它的创立背景、发展过程和重要事件。
在2.2部分,我们将重点探讨西南联大的教育理念,包括教育目标、教学方法和培养学生的特点等方面。
西南联大精神对当代大学教师的启示
西南联大精神对当代大学教师的启示摘要:西南联大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创造出了光辉的业绩和巨大的精神财富。
文章从继承和发扬优良学术传统、构建爱国主义育人环境、用高度的责任心引导青年学子成才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以达到启示当代大学教师的目的。
关键词:西南联大;学术精神;爱国主义精神;高度责任心文献标识码:A西南联合大学是抗战时期为保存高等教育的薪火相传而将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合并南迁组成的一所战时大学,这所只有8年多历史的大学,在校学生不过8000人,毕业生3800人,却培养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78位中国科学院院士,12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一批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社会科学家和政治家。
[1] 在中国教育史上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西南联大都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时光荏苒,20世纪已成为历史,西南联大早已不复存在,虽然距我们已经六十余载了,但其声名仍广播海内外,影响至深至远,可谓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奇迹。
西南联大在那样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所创造出的光辉业绩和精神财富,令全世界的高等教育界都深感震惊,也使我们当代的教育工作者感到自豪和骄傲。
虽然如今的高校已与西南联大所处的环境和时代相距甚远,但“联大精神”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对后人的启迪深远,可供我们后人研究挖掘的财富实在太多。
笔者仅从对当代大学教师有何启发的角度谈一些粗浅的感想。
一、继承优良学术传统,铸造全新的学术精神西南联大在其消失60年后,依然让人不断提起,而且充满敬意,是因为西南联大学术传统的核心价值是有生命力的。
西南联大以“刚毅艰卓”为校训,形成了独立自由、民主平等、自觉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学术精神。
联大师生对于学术的热情和执著,是完全以“独立和自由” 的精神去完成的。
对当时联大的民主平等学风,只有身临其境的人才能深切的体会到。
贺麟曾在他的一篇文章中这样描述联大师生对于学术的理解:“学术在本质上必然是独立自由的,不能独立自由的学术,根本上不能算是学术。
……每一门学术都有每一门学术的负荷者或代表人物,这一些人,一个个都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态度,忠于其职,贡献其心血,以保持学术的独立自由和尊严。
浅谈西南联大的办学理念
浅谈西南联大的办学理念这所由北大、清华、南开大学组成的大学,浴战火而生,历经日寇飞机的屡次轰炸,巍然屹立,在昆明一住就是八年,在这八年里,师生们克服种种困难,弦歌不辍,业绩卓然。
缅怀已成绝响的联大风骨,铭记联大创造的奇迹和辉煌,亦自不待言,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应该从西南联大的办学经验中汲取和学习些什么。
西南联大的办学理念可以说是解开联大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的斯诺克之谜的中的重要环节。
一个大学拥有好的办学治学理念,并且能够按照其办学理念付诸行动,对于这个大学的发展将是一件幸事。
联大秉承着中国三所顶级名校的办学理念和传统,在抗日战争这个特殊的时期中,在原有的基础上融合和发展,形成了联大特有的办学理念。
1 提倡通识教育,可以自由转系联大绝对称得上是将通识教育诠释和实践得最好的大学之一。
联大提倡通识教育,要求每个学生对于各个学科都有所涉猎,尤其是基础课程。
联大的基础课程都是由知名教授讲授,这些知名教授个个都是学贯中西,知识渊博,学术观点都非常有见地,讲课也是引人入胜,因此联大的通识课质量非常高,同学们能够从中收获和掌握到很多学科门类相通相融的共性的东西,对于今后本专业深入系统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
了解到这些,或许我们也就不会讶异联大所培养出来的人才都是博学通才的,也无怪乎他们在专业领域研究中常常会有非常惊人的创造力,这与联大的通识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更让人惊讶的是,在联大,如果学生对所学专业和知识不感兴趣的话,就可以申请转系,只需要系主任批复同意。
这在我们今天看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但是在联大里的确有许多转系的同学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其实联大的自由转系也是由于其出色的通识教育奠定坚实基础的结果。
而今天的高等教育,或许有提倡通识教育的,但相比之下专业教育对于学校和社会似乎都能取得更为直接和显著的成果,因此学校并没有真正把通识课放在一个金字塔底部的重要位置上,导致学生们知识结构基础并不扎实,也希望目前高校过于死板的专业划分体制的改良能从中获得些许启迪和借鉴。
西南联大承载的大学精神
西南联大承载的“大学精神”记者孙强自然自由自在,如云如海如山上个世纪80年代,当年的西南联大教授沈从文先生出国访问,研究联大的外国汉学家问他:“抗战时条件那么苦,但为什么联大八年培养出的人才,却超过了战前北大、清华、南开30年人才的总和?”沈从文回答了两个字:“自由。
”人们都知道联大的校训是“刚毅坚卓”,其实联大还有一幅解释校训的对联:“自然自由自在,如云如海如山”。
这也就说明了为何已经消逝66年了,西南联合大学还被人们念念不忘。
“联大人”的性情、思想具有无与伦比的人性魅力。
而联大,这所不普通的大学,就是思想独立、学术自由精神的化身。
1946年1月29日,西南联大文学院教授闻一多,为研究生王瑶毕业的事宜致函梅贻琦(字月涵)和潘光旦——月涵校长、光旦教务长先生大鉴:中国文学部研究生王瑶申请举行毕业初试。
兹定于二月十五日下午三时起在办事处举行该项初试。
谨将有关事项开陈于后,即乞核定。
嘱文书科办通知,并乞嘱事务组届时照例预备茶点。
至纫公谊,敬颂,道安。
闻一多上卅五,一,廿九这封几十年前的短笺,让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谢泳如今感慨万端。
表面上看,这不过是一封日常的工作信函,但谢泳认为,其实它体现了西南联大的学术传统,而从“乞嘱事务组届时照例预备茶点”一语,可以想见当时教授的气派。
梅贻琦接到这封公函,连同名字、日期,只批示了几个字:“照办琦一,卅”。
谢泳说,教授前一天写信,校长第二天就批了,可以想见教授的地位。
联大的合作与宽容张伯苓:“我的表,你带(戴)着。
”蒋梦麟:“不管者所以管也。
”梅贻琦:“大概或者也许是,不过我们不敢说。
可是学校总认为,恐怕仿佛不见得。
”梅贻琦的名言人们早已耳熟能详:“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他在《中国的大学》一书中这样定义什么是大学:“一地之有一大学,犹一校之有教师也,学生以教师为表率,地方则以学府为表率,古人谓一乡有一善士,则一乡化之。
”梅贻琦曾是天津南开学堂的第一班学生,是张伯苓的得意门生。
论“西南联大精神”
论“西南联大精神”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即今天云南师范大学的前身,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全面侵华,北平、天津失陷后,为躲避战争的迫害,,根据国民政府教育部决定,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搬迁至湖南长沙,联合成立长沙临时大学。
1937年底,民国首都南京陷落,武汉告急,长沙遭遇空袭。
师生们于1938年搬迁入滇,改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5月4日举行结业典礼,7月31日宣布结束,西南联大在滇8年。
在这8年的风霜雪月里,西南联大凭借刚毅坚卓的精神品质生存了下来,并创下了可歌可泣的历史功绩。
纵然历史已故,而联大的精神永存。
重读西南联大垂世之精神,审视现代大学之关楔,杨西南联大之风骨,挺现代大学之脊梁,于当世之学人。
西南联大这一笔伟大而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永远传承、弘扬和发展。
淑世为公,敬业乐群精神。
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
日本侵略者的入侵,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历史的沧桑中也涌现了大批的爱国志士,劫难的年代终究不能动摇科学教育救国的至奉,艰难的生活也动摇不了联大人治学求学的执着与追求。
打开西南联合大学教师的名册,其阵容之豪华叫人瞠目结舌。
他们不惜摒弃国外优厚的待遇,不辞辛苦,不畏牺牲,跋山涉水来到云南,致力于学校人才的培养。
当时的中国,生活之艰苦让人无法想象,但他们毅然坚持了下来,用智慧和顽强引领联大学子探寻救国救民之道路,将毕生的心血挥洒在了这充满传奇的黄土高原。
自强不息,务实苦干精神。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
西南联大在滇的八年时间里,正处于抗战的艰苦时期,因此生活环境异常艰辛,每个班没有固定教室,而且教室里只有椅子,没有桌子,根本无法摊开书本写字。
教室里夏天犹如蒸笼,冬天则寒风穿堂入室,照明也只有煤油灯。
而且对于联大学生来说,大多数人来自战区,断绝了经济来源,只能靠少许的贷金度日,为了继续维持生计和学习,大部分同学都会选择做兼职,以此来弥补生活来源的不足。
论西南联大的治学精神(杨菁菁)
论西南联大的治学精神电三班 201300121195 杨菁菁摘要:成立于1938年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虽只存在了短短八年时间,却以培养了包括两名诺贝尔奖得主、八名“两弹一星”功勋获得者、上百名中科院院士在内的大批科学人才,一跃成为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一段传奇。
究其原因,是联大独特而先进的治学精神,这些宝贵的精神遗产至今仍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西南联大、治学精神、教授治校正文:硝烟四起的1937年,为了保存中国的文化脉络,由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大学这三所著名高校合并而成的战时临时大学,从沦陷了的平津一路南撤,最终落脚云南。
这就是现在我们所熟知的西南联合大学。
她在艰苦的9年时间里培养了包括两名诺贝尔奖得主、八名“两弹一星”功勋获得者、上百名中科院院士在内的大批科学人才,一跃成为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一段传奇。
回顾历史,当年汇聚昆明的这批知识分子,是如何以“和而不同”的文化境界,为战时高等教育筚路蓝缕,在异常艰苦的9年时间里培养出了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大批杰出人才的呢?究其原因,是联大独特而先进的治学精神。
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正是由于有不朽精神的存在。
这些治学精神不仅给后人留下了一笔丰硕而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而且至今都能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
一.“吾从众”:校长开明、教授治校的精神校长梅贻琦这样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这是梅贻琦“大师论”的主要观点,他认为,一个大学是不是一个好大学的关键,在于有没有好的教授。
至于校长,不过是率领职工给教授搬搬凳子的罢了。
在他的领导下,联大建立了教授治校、民主决策的制度。
凡是学校发展的大政方针、各项重大决策和涉及全校师生员工利益的重大举措,都广泛听取教职工的意见,特别是广大教师意见;并设立“教授会”作为治校机构,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学校的决策,对学校的行政管理,教学实施,学生学习都有相当的影响和作用,充分体现了教授治校的治学方针。
在今天,加强科学民主管理,依然是学校政令“言必信,行必果”的有力保证.有利于学校方针、决策的正确制定,有利于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也是创建一流大学、提高办学效益、促进学校发展、培养杰出人才的重要保证。
浅析西南联大精神及其成因
通过 自己 的微 薄 之 力 来 挽 救 同胞 。 挽 救 国 家 。 在 那 艰 苦 的岁 月里 , 贫 穷 犹 如 空气 , 生 活 捉 襟 见肘 。 但联 大 的师 生 们 因爱 国
证 明了“ 1 + 1 + 1 > 3 ” 的新 境界 。正 如 冯 友 兰 先 生 在 《 碑文》 中所 写: “ 联 合 大 学 以其 兼 容 并 包 之 精 神 。转 移 社 会 之 一 时 风 气 。
( 3 ) 爱国精神 。“ 西南联合大学之使命 。 与抗战相始终” ,
它表 达 了 联 大 人 志 在 与 处 于 水 深 火 热 的 困境 中 的 国家 共 同 抵抗侵略 , 誓 死保 卫 国 家 的 决 心 。 西 南 联 大 伴 随 着 抗 战 的 始 终, 西 南 联 大 的 师 生们 与 国 家 同命 运 共 呼 吸 。 众 多 学 者 教 授
放 弃 国 外 的优 越 条 件 。 不 顾 一 切 地 回 国奉 献 力 量 . 他 们 希 望
内树 学术 自由之规模 , 外来 民主堡垒之称号。 违千夫之诺诺 , 作一 士之谔谔 。” 西南联大 的精 神可以概 括为 : 刚毅坚卓 、 思
想 自由 、 兼 容 并包 和爱 国精 神 。
一
、
对“ 大学精 神 ” 的解读 与 西南联 大 精神
1 . 对“ 大学精神” 的解 读 。 著 名 教 育 家 、 武 汉 大 学 前 校 长 刘道 玉先生说 : “ 大 学 精 神 是 关 于 大 学 建 设 的 一 种 先 进 的 理 念, 是关 于办学方针 、 政策 、 目标 、 价 值 观 念 等 思 想 意 识 最 高 最 精 辟 的概 括 。它对 于高 校 建 设 起 着 长 期 的 、 关 键 的作 用 。” 杨立 德先 生 对 于大 学 精 神 的 解 释 为 : “ 所谓大学精神 , 是 一 所
西南联大精神之我见
西南联大精神之我见西南联大诞生于战火之中,由清华、北大、南开联合组成的联合大学。
虽三校有不同之历史,各异之学风,八年之久,合作无间,同无妨异,异不害同,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此其可纪念者二也。
然其皆倡导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足以反映学校继承了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传统,并倡导科学和民主的精神。
虽在滇只有短短8年但留下了无穷的财富。
时代在变,社会在变,虽然西南联大已经过去许多年,成为历史但其留下了来的精神将永垂不朽。
而云南师范大学作为在西南联大的旧址上建立的大学,对此我们更应该铭记西南联大的勉词:西山沧沧,滇水茫茫,这已不是渤海太行,这已不是衡岳潇湘。
同学们,莫忘记失掉的家乡,莫辜负伟大的时代,莫耽误宝贵的辰光。
赶紧学习,赶紧准备,抗战、建国,都要我们担当!同学们,要利用宝贵的时光,要创造伟大的时代,要恢复失掉的家乡。
虽然现在已经是和平时代但我们更要铭记历史,以史为鉴,正己身。
社会的发展是在曲折中的前进,对于我们自己的人生也是在曲折中发展,我们要时刻铭记西南联大的精神,在各自专业中走出一条独立思考的路来。
联合大学初定校歌,其辞始叹南迁流难之苦辛,中颂师生不屈之壮志,终寄最后胜利之期望;校以今日之成功,历历不爽,若合符契。
联合大学之始终,岂非一代之盛事、旷百世而难遇者哉!爰就歌辞,勒为碑铭。
铭日:痛南渡,辞宫阙。
驻衡湘,又离别。
更长征,经峣嵲。
望中原,遍洒血。
抵绝徼,继讲说。
诗书器,犹有舌。
尽笳吹,情弥切。
千秋耻,终已雪。
见倭寇,如烟灭。
起朔北,迄南越,视金瓯,已无缺。
大一统,无倾折,中兴业,继往烈。
维三校,兄弟列,为一体,如胶结。
同艰难,共欢悦,联合竟,使命彻。
神京复,还燕碣,以此石,象坚节,纪嘉庆,告来哲,每当自己拿着书走在这个充满朝气而又沧桑,被历史洗尽铅华的校园时,耳边不时会响起当时联大的校歌,不免会被她的那种坚强不屈,为中华的崛起而奋斗、不怕辛苦为追求知识的真谛为奋斗,为追求民主真理,有个共同的信念仍在狂炸中仍然弦歌不绝。
西南联大的精神探讨 张勇
第二在战争环境中,仍保持浓厚的学术风气,作为抗战后方的最高学府,这里汇聚了梁思成、金岳霖、朱自清、冯友兰、沈从文、闻一多、钱钟书、华罗庚、朱光潜、林徽因、卞之琳等等诸多名流大师,他们大多是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学者,都是本专业的学术权威,他们通过身教言教,特别是通过学术讲演和课堂授课,培养了学生的读书兴趣和对学问的爱好,因而对于学术风气的形成,发生了主导的作用,读书问学,蔚然成风,学术风气或读书风气也就慢慢形成了。从这里先后走出了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两弹一星功勋赵九章、邓稼先等8人。大学之大,在于其学术氛围的浓厚,而不是规模之大,排位之前。
第三自由散漫·学术自由·人才辈出通过查找资料,最让我吃惊的发现是那里的学生像一盘散砂,每人都“我行我素”,都表现了很大的独立性和自由,这和当今的大学生活相差很大。据现山东师范大学教师刘祚昌所说,同学之间真像庄生所说的“相忘于江湖”的游鱼,而不是“相濡以沫”的涸辙之鲋。人际关系非常疏远,即使同住在一个寝室,甚至床铺相邻,也有彼此不交一语,若素不相识者。教师讲课根本没有什么教学大纲,讲课的内容完全由他自己决定,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观点,充分体现了教师的自由创造精神。在学生中间有自由听课的风气。值得深思的是,在自由散漫,学术自由的空气笼罩下的西南联大,却从未出现过“放辟邪侈”的学生,艰苦朴素翕然成风。可见,自由散漫,学术自由,与学校不正之风并不存在因果关系。相反地,西南联大的自由散漫,学术自由,却成为发展学术和培养人才的必不可少的外在条件,培养出如上文所说的杰出校友。
浅谈对西南联大的学术精神的理解
浅谈对西南联大的学术精神的理解作者:贾昕曈来源:《卷宗》2016年第07期摘要: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抗战时期的一所著名大学,这所位于西南边陲的高校汇集了众多当时国内的一流学者,实现了丰硕的学术成就,为战乱时期中国教育和学术的保存、发展和延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并以“自由之意志,独立之精神”激励着一代代后学。
关键词:西南联大;教授;学术精神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抗战时期,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联合组成的一所著名大学,简称“西南联大”。
1937年平津沦陷后,为保存知识、延续教育、保护学者,使中国的大学在战火中不至毁于一旦,国民政府将京津地区的高校迁往西南,在这片当时较为和平的土地上继续发展。
西南联大于1937年11月1日初立于长沙,1938年4月迁往昆明,1946年7月31日结束,共计9年,贯穿抗战的始终。
当时西南联大的主要领导是学校的三位常委:北大校长蒋梦麟、清华校长梅贻琦、南开校长张伯苓。
著名的教授几乎汇集了当时中国第一流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学者,如冯友兰、金岳霖、贺麟、陈寅恪、钱穆、吴晗、朱自清、吴宓、汤佩松、费孝通、傅斯年、王力、潘光旦、钱锺书等,可谓是群英荟萃、众家云集。
西南联大的教授群体有以下几大特征:首先是联大学者大多有过留学的经历,因此学贯中西,给西南联大带来了极强的西方色彩。
第二是求真务实、潜心学术的治学态度。
当时西南联大的教学条件极为艰苦,但绝大多数教授依然表现出了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治学态度,潜心钻研。
第三,在西南联大,教授和学生之间既不乏传统私塾里的师徒情谊,又有现代大学培养人才的师生模式,教授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积极奖掖,师生之间感情很深。
在西南联大丰硕的研究成果背后,除了众位学者扎实的学术素养、务实的学术精神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西南联大的“自由之意志,独立之精神”,这可以说是西南联大的灵魂,贯穿于教学、科研工作的始终,鼓励、警醒着当时的师生和一代代后学。
西南联大精神
神。
三、自由与民主
冯友兰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中所
说“联合大学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 转移社会一时之
风气, 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 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
可以说是对西南联大自由与民主精神的一个很好的
概括。
思想自由为北大所固有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
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中国近现代文化史。
1937 年7 月7 日,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
变, 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很快, 北平、天津失陷。北
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所高校奉命南迁, 先
暂驻于“衡山湘水”的长沙。随着日本的侵略加剧, 形
势危急, 1938 年三校又迁到云南, 名为国立西南联
Journal of Tongren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Social Science Edition)
第六卷第一期
2008 年2 月
Vol.6.No.1
Feb.2008
- 44-
( 上接第59 页) 纽带, 但他最后还是离开了小镇。
影片最后婼玛和观众看到刊载在世界摄影杂志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行研究, 当时学院的负责人都
挽留他, 并且劝说他: “你的祖国正象一只破船在风
雨中飘摇, 哪里会有美国这样好的研究条件? ”黄子
卿答道: “我愿和我的祖国一起受苦! ”
[5]
毅然回国。
像华罗庚、黄子卿这样的人还有很多, 如陈省身、范
绪筠、张青莲、王竹溪、张文裕等。
“在长期的战争中, 联大的师生都生活在苦难的
传承西南联大精神作文
传承西南联大精神作文英文回答:Southwest Associated University, also known as Lianda, was a renowned university in China during the 1930s. It was a place where many outstanding scholars and intellectuals gathered to pursue knowledge and promote social progress. The spirit of Southwest Associated University, which emphasizes freedom, democracy, and independence, has been passed dow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I remember when I was a student at Lianda, I was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spirit of the university. The emphasis on critical thinking and independent thought has shaped my approach to learning and problem-solving. The sense of community and camaraderie among students and faculty members also left a lasting impression on me.中文回答:西南联大,又称为“六大”,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是中国著名的大学。
在那里,许多杰出的学者和知识分子聚集在一起,追求知识,推动社会进步。
西南联大所倡导的自由、民主、独立的精神一直传承至今。
西南联大承载的大学精神
西南联大承载的“大学精神”记者孙强自然自由自在,如云如海如山上个世纪80年代,当年的西南联大教授沈从文先生出国访问,研究联大的外国汉学家问他:“抗战时条件那么苦,但为什么联大八年培养出的人才,却超过了战前北大、清华、南开30年人才的总和?”沈从文回答了两个字:“自由。
”人们都知道联大的校训是“刚毅坚卓”,其实联大还有一幅解释校训的对联:“自然自由自在,如云如海如山”。
这也就说明了为何已经消逝66年了,西南联合大学还被人们念念不忘。
“联大人”的性情、思想具有无与伦比的人性魅力。
而联大,这所不普通的大学,就是思想独立、学术自由精神的化身。
1946年1月29日,西南联大文学院教授闻一多,为研究生王瑶毕业的事宜致函梅贻琦(字月涵)和潘光旦——月涵校长、光旦教务长先生大鉴:中国文学部研究生王瑶申请举行毕业初试。
兹定于二月十五日下午三时起在办事处举行该项初试。
谨将有关事项开陈于后,即乞核定。
嘱文书科办通知,并乞嘱事务组届时照例预备茶点。
至纫公谊,敬颂,道安。
闻一多上卅五,一,廿九这封几十年前的短笺,让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谢泳如今感慨万端。
表面上看,这不过是一封日常的工作信函,但谢泳认为,其实它体现了西南联大的学术传统,而从“乞嘱事务组届时照例预备茶点”一语,可以想见当时教授的气派。
梅贻琦接到这封公函,连同名字、日期,只批示了几个字:“照办琦一,卅”。
谢泳说,教授前一天写信,校长第二天就批了,可以想见教授的地位。
联大的合作与宽容张伯苓:“我的表,你带(戴)着。
”蒋梦麟:“不管者所以管也。
”梅贻琦:“大概或者也许是,不过我们不敢说。
可是学校总认为,恐怕仿佛不见得。
”梅贻琦的名言人们早已耳熟能详:“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他在《中国的大学》一书中这样定义什么是大学:“一地之有一大学,犹一校之有教师也,学生以教师为表率,地方则以学府为表率,古人谓一乡有一善士,则一乡化之。
”梅贻琦曾是天津南开学堂的第一班学生,是张伯苓的得意门生。
西南联大的文化选择与文化精神
西南联大的文化选择与文化精神一、概述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所著名大学。
它成立于1937年,由当时的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国立南开大学联合组成,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
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下,西南联大坚持办学,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对中国现代教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西南联大的文化选择与文化精神是本文的核心议题。
文化选择是指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西南联大对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选择和融合。
文化精神则是指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下,西南联大师生所展现出的坚韧不拔、追求真理、自由民主的精神风貌。
本文将从西南联大的历史背景、文化选择和文化精神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介绍西南联大的成立背景和办学历程,分析其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探讨西南联大在文化选择上的特点,包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对现代文化的接纳以及对中西文化的融合。
阐述西南联大文化精神的具体表现,如师生的学术追求、民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等。
1. 西南联大的背景介绍西南联大,全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所临时大学,由当时的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国立南开大学联合组成。
这所大学成立于1937年,结束于1946年,存续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九年,但其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却是深远而独特的。
西南联大的成立,是在抗日战争的严峻形势下,为了保存国家文化教育血脉而做出的重大决策。
当时,日本侵华战争已经全面爆发,平津地区(今天的北京和天津)岌岌可危。
为了保护师生安全,继续教育事业,三所名校决定南迁至相对安全的西南地区。
这一迁移不仅是一次地理上的转移,更是一次文化上的迁徙,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刻对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坚守与传承。
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下,西南联大在云南昆明重新组建,并迅速成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基地。
尽管条件艰苦,物资匮乏,但西南联大的师生们却展现出了极高的学术追求和教育热情。
他们坚持教学科研,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为中国的抗战胜利和后来的国家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西南联大之教育精神摘要:文章通过回顾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以下简称“西南联大”或“联大”)的历史及教育成果,根据史料分析西南联大的教育精神,从爱国主义精神、刚毅坚卓精神、教育独立精神和通识教育精神等四方面剖析西南联大教育成功的原因。
回顾历史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以改善现实。
因此,文章没有停留于分析联大的成功,而是对比当下高等教育及大学的现状,对当今高等教育模式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关键词:西南联大;教育精神;高等教育模式;反思与传承1 选题缘由及讨论意义1.1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介及其教育成果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先迁至湖南长沙,组成长沙临时大学,同年10月25日开学。
1938年4月又西迁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自1938年5月4日开始上课,至1946年5月4日结束,设立文、理、法商、工、师范5个院26个系,两个专修科一个选修班。
北大、清华、南开原均为著名的高等学府,它们有各自独特的经历,有各自的教学作风,组成联大以后,荟集了一批著名专家、学者、教授,师资充实,人才济济。
他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严谨的治学态度,树立优良学风,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著名高等学府。
西南联大在办学的8年中前后任教的教授有300余人,他们都是各个学科、专业的泰斗、顶级专家;学生有8000人,毕业生3343人,直接参军、从事抗战工作的有1100多人。
抗战胜利后,1946年西南联大解散,三校分别迁回北京、天津复校。
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西南联大培养出大批杰出人才,其中有许多是蜚声中外的一流科学家,他们对中国的建设事业、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世界学术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联大师生担任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27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54人(学生80人)、工程院院士12人(全是学生),8人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还有杨振宁、李政道2位华人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
[1]1.2 选题缘由北京大学是西南联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校风学风、治学理念、教育精神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西南联大的发展。
作为一名北京大学的学生,在内心为之骄傲之余,更渴望能深入探究联大之教育精神,不仅仅是为了怀旧,更是为了她的传统和精神不被忘却,并努力让这种精神在新的时代能够得以延续与发扬。
1.3 研究意义探究西南联大之教育精神及其成功原因,更重要的是对现实的比较与思考。
观之今日大学的定位和教育状况,尤其针对目前衡量大学的尺度,即要看其校园面积、招生人数、有多少国家级实验室、多少教授、多少篇论著、多少项重点课题、中青年教授比例及博士学位者比例等等,很少有衡量教师在某领域的独创性贡献、对学术传承和发展起重大作用(即大师)的标准。
所以,无论在办学理念、民主制度,还是在教育传统、精神气质上,西南联大皆为现代大学做出了惊人的榜样。
2 对西南联大教育精神的分析在最艰苦的条件下,西南联大为什么能保存最完善的教育模式,培养出最优秀的建设人才?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浅析西南联大的教育精神。
2.1 读书不忘救国,与抗战相终始西南联大诞生于抗日战争的大背景下,可以说,联大与国家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
西南联大成立之初衷,便是在战争的艰苦条件下不中断高等教育,培养出一批能够为抗战及国家建设做出贡献的优秀人才。
因此,爱国精神当为联大教育精神之首位。
诚如冯友兰先生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中所书“今日之胜利,于我国家有旋乾转坤之功,而联合大学之使命,与抗战相终始”。
这种爱国热忱体现的是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的风骨。
在国难当头的时节,联大学生没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是时刻牵挂着国家民族的命运。
在学校的支持与鼓励下,许多学生投笔从戎。
联大同学出于爱国热忱,曾有三次较大规模的参军活动。
据统计,在曾就读于西南联大的8000名学生中,直接参军、从事抗战工作的有1100余人,占全体学生总数的14%。
其中为国捐躯的烈士有14人,另有16人在战火纷飞中担任翻译官,功勋卓著。
[2]另一个不得不提的事件便是著名的“一二·一”运动。
“一二·一”运动是解放战争时期一次大规模的反内战、争民主的学生爱国民主运动,是继“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之后树起的第三个里程碑。
而这与西南联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勇于担当的风气是分不开的。
2.2 脚踏实地,乐观向上,刚毅坚卓西南联大的校训是“刚毅坚卓”,这种精神,既表现在克服生活中的艰难困苦,积极乐观,坚持学业上,也表现在治学时的脚踏实地,严谨求真上。
据联大校友回忆:1938 年2 月,长沙临时大学决定,师生分水陆三路正式迁滇,其中一路组成“湘黔滇旅行团”(简称步行团)徒步横跨湖南、贵州、云南三省,进入昆明。
“本校迁移昆明时规定学生步行沿途做调查、采集等工作,且借以多习各地风土民情,务使迁移之举本身即是教育。
”步行团共250 名师生,行程3500 华里,历时68 天,常要借宿农家茅舍,时常与猪、牛同屋,还要躲避敌人的炸弹,一路尝尽艰辛,被称为“世界教育史上的长征。
”当年步行团学生、著名哲学家任继愈回忆说,“此次步行,令同学们走出象牙塔,第一次去认识自己的祖国,才知道中国有多么贫困,多么辽阔……正是这些在寒苦中的人民教育了青年学生,中国不会亡。
中国的精神与希望在民间,在下层的人民当中。
”[3]1938年联大在昆明城外西北部三分寺一带买了一百二十多亩土地,造了一个新校舍。
除了图书馆和两个大食堂是瓦房外,所有的教室都是土坯墙铁皮顶,而学生宿舍和各类办公室统统是土墙茅草屋。
据杨振宁回忆,西南联大的“教室是铁皮屋顶的房子,下雨的时候,叮当之声不停。
地面是泥土压成的,几年之后,满是泥坑。
窗户没有玻璃,风吹时必须用东西把纸张压住,否则就会被吹掉” [4]。
就在这片新校舍以及其他租借来的房屋中,在如此简陋的校园里,西南联大师生坚持教学、读书、研究、实验,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开拓了一条空前的爱国、民主和科学,坚持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的道路;“创造了战时联合办学的典范,发扬了民主治校的精神” [2],培养出了一大批创业之才。
1943 年12 月林语堂准备到美国路经昆明时,参观了西南联大并作讲演说:“联大的师生物质上不得了,精神上了不得!”联大八年始终在一种追求真理、热爱自由、优良传统和合乎理性的气氛里成长与发展。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王浩学在《谁也不怕谁的日子》一文中回忆说:“当时,昆明的物质生活异常清苦,但师生们精神生活却很丰富。
教授们为热心学习的学生提供了许多自由选择的好机会;同学们相处融洽无间,牵挂很少却精神旺盛。
”蒋梦麟校长也回忆说:“虽然设备简陋,学校大致还差强人意,师生精神极佳;图书馆图书虽然有限,阅览室却经常座无虚席。
”[5]2.3 教授治校,自由民主,教育独立西南联大常委梅贻琦曾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联大尊重教授的风气,团结了大批专家学者,可谓名流云集,群星璀璨,使联大在物质生活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薪火相传,并造就了大批人才。
西南联大在“学术自由,民主治校”学风影响下,始终保持“教授治校”、“教授治学”的优良传统,即在管理学校方面,沿用教授治校的民主作风,除校长,训导长由教育部任命,各院院长都由选举产生,并且在新的条件下,发展了这个传统。
从校长到校务委员会、教授会、教务长、总务长、训导长到各院长各系主任、各研究所长等,都由教授担任。
还有个特点,就是教授兼职(总务长、教务长、院长、系主任等)并不增加薪水,照样参加教学工作,课程负担跟一般教授相同。
彼此之间是同事,不分什么上下级;他们更不是官,没有官僚味儿。
从同学方面说来,他们都是老师,平时一律称为“先生”,从不叫什么这个主任那个长。
联大的教育是独立于政治的。
八年期间,没有因政治的原因聘请或解聘教授,也没有因政治的原因录取或开除学生,更没有因政治的原因干涉学术工作,所以联大当时被社会上称为“民主堡垒” [6]。
校方不干预教师和学生的政治思想,支持学生在课外从事和组织各种社团活动” [2]的原则。
这种融洽和谐的新风格,不仅难能可贵地完成了联合办学的任务,并为实行民主办学树立了值得学习的榜样。
联大主张的“教育独立”还指官吏不能兼任公私立学校校长或董事长,即行政与学术的绝对分离。
如1945年蒋梦麟做了国民政府行政院秘书长后,就首先辞掉了北大校长一职。
那时“教育独立”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特别是大学事务、大学教授不受政治权利的左右,并敢于向政府权利说“同人不敏,窃有未喻”,以坚持真理。
他们在表达自己的见识和情感时,不必有任何的政治羁绊,研究自由、教学自由、学习自由。
因此,那时知识分子的独立和尊严,完全表现在他们对学术的自信和对传承的期许上,而且不会“轻易更张”。
正像金岳霖所言,中国惟有依靠学者,并用这种人去监督政治,才有大力量,才有大进步,他们自身本来不是政客,所以不至于被政府利用。
并希望知识分子能有一个“独立的环境”,能成为“独立进款”的人,不要做官,要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
2.4 兼容并包,弘扬个性,通识教育联大汇集了北大、清华、南开三校的思想,其学术上兼容并包的精神使得学生有更丰富的知识体系与更开阔的眼界。
如郑天挺在《梅贻琦先生和西南联大》一文中说:“三校都是著名专家学者荟萃的地方。
……经过长沙临大五个月共赴国难的考验和三千五百里步行入滇的艰苦卓越锻炼,树立了联大的新气象,人人怀有牺牲个人、坚持合作的思想。
联大每一个人,都是互相尊重,互相关怀,谁也不干涉谁,谁也不打谁的主意。
学术上、思想上、政治上、校风上,莫不如此。
”体现了西南联大的办学原则,即“坚持学术独立,思想民主,对不同思想兼容并包。
在老师和老师、老师与学生之间,并不因为政见不同、立场有别、观点相异而影响学术上的交流。
正如冯友兰在其所撰碑文中说:“各异之学风,八年之久,合作无间。
同无妨异,异不害同,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联合大学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
有一篇回忆文章写道:“三大学校在平津时代,各有其学风和传统,它们是不同的。
但其相同相和之处,又如此之多!正因为‘和而不同’的精神,更育孕出联大的优良校风。
”西南联大提倡师生平等对话和启发式教学,允许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自由选课。
一份资料记载了当年开课的状况:“每当学年伊始,教务处公布全部课程,无数的课程单把好几堵墙壁都贴满了,真是壮观!学生们一连几天,在课程表前挤来挤去,记下自己要选的、想听的课程。
”[3]此外,联大的课程设置还体现了通识教育的理念。
联大注重“通才”的培养。
其“通”既指涵盖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三大门类,又指有着学科领域内的厚实与宽广,以造就“领袖型”或“适应型强”的人才。
其通识课程的设置注重学生知识的“文理渗透”和“中西会通”,有助于帮助学生确立会通性的知识与思维结构,培育多维的思考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