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达在中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柯达在中国》中文有声书摘

2003年10月29日,美国柯达公司与中国乐凯相片冲洗集团,在人民大会堂河北厅签署了合作协议。这家全球相片冲洗巨擘,出人意料的认可了乐凯集团十分严苛的三大合资底线,即乐凯品牌不变、掌握控股权、以及掌握经营决策权。柯达以大约一亿美金的现金和设备技术,换取乐凯百分之二十的国有股份。十年来柯达期待的就是这一刻,与中国相片冲洗的工业“全行业合资计划”终于完成。柯达从此在中国全面胜出,日本富士公司也丧失了和乐凯合作的机会。《柯达在中国》一书由袁卫东所著,此书甫一上市便荣登卓越网络书店畅销书排行榜达数月之久,简体中文版由中信出版社发行。

曾几何时,柯达代表相片冲洗工业其总部所在地位于纽约州的ROCHIST,代表着影像业的世界大权,但自从60年代起,出现了危机,到了70年代时,已无法回避,在80年代时,情况更加严峻。日本制造的崛起如潮水般涌入,登入美国市场,这波日本市场包括汽车,记忆体,手机等诸多领域,美国产品不仅在全球竞争中节节败退,更在美国本土中输给日本。1976年富士推出了一种,感光速度快过柯达的产品,1981年由于柯达弃权,富士得到1984年洛杉矶奥运的赞助权,富士底片销量由此大升,成为奥运营销的经典成功案例,而日本SONY公司仅仅比柯达晚5年推出了他的数位相机,日本产品多多逼人,抢占市场的事实竟然被骄傲自满过度风的柯达领导阶层视为无机之谈。面对日本产品后来居上的压力和数位时代的来临,柯达高层采取了所谓的多元化来应对策略,三心二意,散淡打鸟,成了柯达的财务陷入了困境,并且把重要领域的领先优势拱手让给了日本,这不但没有为柯达创造先机,反而还浪费了宝贵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原本被认定为不可思议的事,却都真的发生了,可达在巨额亏损,无力扭转的困境中,错误百出的领导者仍然享用着金钱和权力,让底层的员工为上层的错误而牺牲。几年下来,柯达共裁员2万6千3百人,离职的员工为生活而挣扎,活下来的则人心惶惶,不可终日。

曾带领摩托罗拉成功打败了日本人的裴学德放弃进入IBM的机会,他戏剧性的选择了负债100亿美元的柯达,1994年新上任柯达总裁的裴学德带着一个极富挑战性与想象力的庞大计划,急切地飞来中国,寻找出路。他对中国并不陌生,他任职摩托罗拉总裁期间最得意的决策就是将摩托罗拉推进了中国,拯救柯达是裴学德的使命,他眼前面临着3项挑战,全球竞争,数位革命和企业改造。柯达被重新定位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影像公司,裴学德要同时推进传统的相片冲洗和新兴的数位影像。这时,他想到了中国,想到把中国变成柯达潜力无限的新舞台,使中国成为柯达未来全球的战略要地,当时无论在亚洲或在中国,柯达都

远远落后于富士。这场世纪之战,柯达非赢不可。

1994年10月,晚秋的杭州美不胜收,能在这样的美景中和当时主管经济的中国副总理朱镕基见面,裴学德觉得真是个漂亮的开始。当时中国有7家相片冲洗企业,但无人能登上国际舞台,裴学德刚接受柯达时,日子十分难熬,中国企业也不景气,国内相片冲洗业推行了10年革新运动后,又受汇率和走私等因素的冲击,而陷入了危机,投资最大的2个厂,负债数10亿,实际上已经破产,虽然想进行内部整合,但又受到体制问题的困扰,而无从下手,整个企业负债100多亿人民币,裴学德向当时的中国副总理朱镕基表达了,柯达控股想对当时的相片冲洗业进行独家的全面合资计划,在国有企业的改革过程中,柯达将引进技术,世界级的管理和生产能力,品质保证,以及不下10亿美元的投资,这与朱镕基力求解决中国国内相片冲洗企业长期严重的债务,以市场换取资金和技术的思路不谋而合,由于双方都各有危机,2人很快就达成共识。接着双方紧锣密鼓的做着前期准备,相互考察。1995年,2人再次在杭州碰面,由于涉及6个省份,10个城市,并且牵连3个行业部门,以及中央与地方2级政府,中国方面成立了3个组,负责中央协调的组长是当时的副总理吴邦国,负责领导的是由各地副省市长为小组长所组合而成,而主攻谈判的小组则以企业为主。1995年12月21日,中美双方签署了合资协议草案,柯达在中国一有动作,富士立刻反击,汕头的西元公司使用富士所提供的技术,在西元企业危机开始爆发时,广东省长亲自带岳父日,希望获得富士的协助,但却被拒之门外。当时富士实在不应该低估了这种冷漠带来的连锁反应。柯达的全行业合资着重在双发互救,而富士回避负债企业的政策,宜场宜地的合作计划,根本进不了中国上层领导人的事业。10年后,乐凯与柯达的合资使富士彻底的出局。

叶莺身材娇小,专办入时是一位很性感的美国驻华外交官,在中美关系低潮时从台湾调到北京,接任共事头衔。1979年邓小平访美的卫星转播中,他以NBC记者的身份出现在亿万中国人民面前。在裴学德热情地召唤下,这个任务的挑战和风险深深吸引了叶莺,他毫不犹豫地离开,原本前途无量的职位,加盟柯达。他当过记者,懂得如何制造话题,并能纯熟的掌控每一个细节。他从事果断,所以在他迷人风采的背后,也颇具有男性的豪爽。叶莺刚上任就参与了与西元场的谈判。西方人事事都要讲白纸黑字,而中国人在好多问题上却能点到为止。谈判过程中,全靠她对中外习惯的了解,并从中沟通,使双方相互信任,化解,僵局。这当和上海相片冲洗厂谈判时,他发现富士也正在出手,叶莺发动心理战,用富士对西元厂见死不救的恶例打动上海,使柯达在上海赢得了支持。柯达在中国投资合作的计划不论在中美二国都遇到了很大的压力。连朱镕基当时都遭到误解,而被批评为卖国贼。柯达的董事会与管理阶层也满腹怀疑和反对。裴学德的接班人邓凯达为此还和叶莺打赌,尽管邓凯

达宁可自愿做输家。

改变历史的98协议中终于完成,投资方式由全面合资改为柯达与厦门福达与汕头西元合组控股80%的科达中国,与无锡阿尔梅合组70%的柯达无锡,其他没有合资的厂则由柯达提供资金补偿,不论是继续经营或是立即歇业,在2001年底前,不会与其它外商合资或合作,经历了民族主义的考验,亚洲金融风暴随之而来。亚洲经济受到了重创,跨国公司纷纷撤资,很多公司也持观望态度。就在风暴未了之前,柯达启用了30年来最大的海外投资案,此举动相当引人注目,只有中国在这场金融风暴中平安度过。而这也足以证明裴学德在中国投入10亿美元的远见。柯达一开始就立下了柯达在中国的经营哲学---一定要办成一个具有柯达特色的中国公司。魏杰是柯达大亚洲区的人力资源总监,他十分理解柯达美国总部的用人理念,第一批专家从世界各地借调而来,靠着他们把柯达特色带进中国,并掌控合资局面,这些专家必须具备足够的专业能力和权威,而且要具备有培养在地人员的能力,要让这些专家从一开始就明白不要贪恋权利,他们之所以到中国来,是因为他们终究要离开中国,毕竟中国人最终会取代他们的位置和权威。曾在86年草原2号专案时期,来过中国的古诺信再次来到厦门,这一次她主动申请来中国,不只是因为这个专案的重要性,中国本身也对他有极大的吸引力。来自法国柯达厂在汕头任相片冲洗经理的费杰原本可以留在美国总部,但他选择了中国,因为他喜欢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工作。从美国总部来的马进则是柯达汕头厂的第一任总经理,他一心要为裴学德所描绘的海外蓝图贡献一己之利。敬业又固执的英国人豪治成了柯达无席的总经理,当时汕头有27名外籍员工,无席有10多名,而厦门有100多名。这些人在柯达工作都超过了20年,经历过柯达的危机和变革,而且又有全球化的工作经验。

4月初的厦门柯达要从2000多名原本属于福达的员工中招聘800人,他们预计9月份就要推出正宗的柯达相片冲洗服务,厦门市的专案协调小组忙于分流转岗,也是裁撤垄原,汕头方面也如此,失业的人有的提前退休,有的则领到相当丰厚的补偿金走向人生的新里程。朱镕基所关心的钱从哪里来,人到哪里去的问题柯达也妥善的解决了。关注98协定的人将发现科达花了数亿美元究竟得到了些什么,无锡的土地被送掉了,几个厂的设备被废掉,然而对此柯达好像满不在乎,他们想得到的究竟是什么呢?很多人都没想到科达要的是这里的人。长达4年的艰苦谈判一次又一次的交锋,使柯达对三级谈判体系中对手的阅历,才华了如指掌,柯达一网打尽了中国相片冲洗业数10年来累计的人才,合组合资企业,这些人才立刻成为柯达网罗的目标,为达到此目的叶莺特定安排了裴学德和柯达第二号人物朴生龙及原上海相片冲洗厂总经理张益寿会面。当面邀请他们加盟柯达,许多本国企管人才也进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