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片的发展史

合集下载

照相制版历史

照相制版历史

照相制版历史一、照相制版的起源照相制版是一种通过光线照射和化学处理的方法将图像转移到印刷版上的技术。

其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的法国。

1839年,法国人路易·达盖尔发明了第一台可固定光线的相机,标志着照相制版技术的诞生。

二、银盐照相制版的发展最早的照相制版技术是基于银盐的感光原理。

在这种技术中,感光材料上的银盐会在光线照射下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暗、亮的影像。

通过将感光材料接触到印刷版上,再进行显影、定影等处理,就可以将影像转移到印刷版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银盐照相制版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1840年代,英国人威廉·亨利·福克斯·塔尔博特发明了固定负片的方法,使得照相制版技术更加实用化。

此后,照相制版技术在印刷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三、胶片照相制版的兴起20世纪初,胶片照相制版技术开始崭露头角。

胶片是一种由胶质基底和感光乳剂组成的材料,可以更好地记录影像细节,并且更加方便处理。

胶片照相制版技术的发展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首先是黑白胶片的应用。

黑白胶片可以通过不同的曝光和显影方式来调节对比度和灰度,从而达到更好的印刷效果。

1920年代,德国柯达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种彩色胶片,标志着彩色胶片照相制版技术的诞生。

四、数码照相制版的革新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码照相制版技术开始逐渐取代传统的胶片照相制版技术。

数码照相制版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利用数字信号来记录和处理影像信息,大大提高了影像的质量和精度。

数码照相制版技术的应用给印刷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传统的照相制版过程需要大量的化学处理和人工操作,而数码照相制版技术则可以通过数字化的方式进行,不仅提高了效率,还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五、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照相制版技术也在不断演进和创新。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照相制版技术有望进一步提高精度和效率。

3D打印技术的发展也为照相制版技术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柯达衰败启示录

柯达衰败启示录

柯达衰败启示录1888年,柯达研制生产了采用‘赛璐珞’透明基感光胶片的方箱式相机Kodak,从此,世界进入了由柯达所引领的影像时代。

记录二战风云、随阿波罗号登上月球、第一时间拍摄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事件,在过去的100年时间里,柯达胶片一直是历史的见证者和记录者。

在鼎盛时期,柯达相机和柯达胶片占据着美国本土市场85%和90%的份额,在全球拥有14.5万名员工,业务遍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资产市值曾高达310亿美元。

柯达胶片曾一度占据全球三分之二的市场份额,成为胶片的代名词。

直到上世纪90年代,柯达一直都是全球最有价值的五大品牌之一。

20世纪末,民用胶片市场发展达到了顶峰,柯达的收入和利润分别在1996和1999年达到巅峰,分别为160亿和25亿美元。

1999年,数码相机在主流市场开始迅速普及。

从2000年开始,彩色胶片业务以每年25%的速度迅速下滑。

柯达传统胶片业务的销售利润从2000年的14.3亿美元锐减至2003年的4.18亿美元,跌幅达71%。

2009年,柯达宣布停止生产其长达74年历史的全球首款商用胶卷Kodachrome彩色胶片,并裁撤传统胶片部门。

从2011年1月11日到2012年1月5日,柯达的股价跌去了93.7%。

2012年1月10日,柯达公司的股价为58美分,已连续一个多月低于1美元。

在它巅峰时代的1999年1月,柯达股价曾达78美元。

1月 19日,柯达及其美国子公司向美国破产法院提出破产保护申请和业务重组申请。

此时的柯达,其账上有58亿美元资产,而负债却达68亿美元。

纽约证券交易所发表声明称,该公司“不再适宜上市交易”,柯达股票将被停止交易。

柯达131年的历史是世界影像行业发展的缩影。

柯达5/6的生命里一直是领先者,但在后面1/6的时间里,也就是数字影像大发展时期,却江河日下。

印有柯达黄色标志的胶卷曾经风靡全世界,如今行走在崩溃的边缘。

人们唏嘘的同时也满怀疑问。

如今,已经申请破产保护的柯达,就像一张发黄的老照片一样永远封存在人们的记忆中,但是已经经营百年的柯达从巅峰到衰落并不完全是必然的,有很多人为的失误和偶然因素,更有值得我们去深思和总结的失败教训。

橡胶的发展史

橡胶的发展史

四、橡胶的特征和性能
1.结构特征
橡胶是有机高分子弹性体,使用温度范围是 玻璃化温度和粘流温度之间,因此作为好的橡胶 材料应在较宽的温度范围(-50—150℃)内具有 优异的弹性。
(1)大分子链有足够的柔性,玻璃化温度应该比 室温低得多
这就要求大分子链内旋转位垒比较小,分子 间作用力比较弱,其内聚能密度小。
② 硫化促进剂: 缩短硫化时间,降低硫化温度, 改善橡胶性能。
常用促进剂有二硫化氨基甲酸盐、黄原酸盐类、 噻唑类、硫脲类和部分醛类及醛胺类等有机物。
③ 活化剂:用来提高促进剂的作用。 常用活化剂有氧化锌、氧化镁、硬酯酸等。
④ 填充剂: 用来提高橡胶的强度、改善工艺性 能和降低成本。
用于提高性能的填充剂称为补强剂,如炭黑、 二氧化硅、氧化锌、氧化镁等;另外还有用于降 低成本的填充剂,如滑石粉、硫酸钡等。
(2)耐热性和耐老化性 橡胶的耐热性主要和分子主链上的化学键的
键能有关,含有C-C键、 C-O键、 Si-O键、 C-F 键的橡胶具有良好的耐热性。
橡胶中弱键的存在会引起老化,特别是降解 反应,这降低了耐热性以及其它性能。选择键能 较大、饱和性橡胶就具有较好的耐热、耐氧化老 化性能。
(3)耐寒性
第五章 橡胶
5.1 概述


5.2 通用橡胶

5.3 特种橡胶

5.4 其它橡胶
5.1 概 述
cau-uchu
rubber
橡胶
一、橡胶的定义
橡胶是以高分子化合物为基础的、具有良好高 弹性的材料,以生胶为原料加入适量配合剂而形成 的高分子弹性体。
二、橡胶的发展史
1. 天然橡胶的发展和利用时期(1900年以前)

胶片摄影的历史与发展 从胶片相机到数码时代

   胶片摄影的历史与发展  从胶片相机到数码时代

胶片摄影的历史与发展从胶片相机到数码时代胶片摄影的历史与发展: 从胶片相机到数码时代摄影是一门记录和表达的艺术,它以照片的形式永久地定格下来。

而胶片摄影作为摄影技术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经历了漫长且精彩的历史发展过程。

本文将从胶片相机的起源开始,逐步阐述胶片摄影的历史和发展,并与数码相机时代进行对比。

一、胶片相机的起源胶片相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当时,乔治·伊斯曼(George Eastman)发明了膜片胶卷,这在当时是一项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技术创新。

此后,他于1888年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简便的胶片相机——柯达一号(Kodak No.1)。

这台相机采用了可更换的膜片胶卷,并通过邮寄的方式进行底片的冲洗和打印,为广大人民带来了摄影的便利。

二、胶片摄影的辉煌时期胶片摄影在20世纪风靡全球,成为人们记录生活和创作艺术的主要方式。

随着技术的进步,胶片质量不断提高,将更多细节和色彩呈现于照片之中。

同时,各种不同格式的胶片相机相继问世,满足了摄影师们不同的需求。

比如35mm胶片相机的出现,使摄影变得更加灵活,便携,同时也提高了画面的清晰度。

而中幅和大幅相机则更适合专业摄影师,拥有更高的相片质量和更大的画面尺寸。

胶片摄影的发展离不开各类胶片的不断创新,例如黑白胶片、彩色胶片和幻灯片等。

每一种胶片都有其独特的特点,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摄影作品,为摄影爱好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三、数码相机的崛起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码相机于20世纪90年代初问世。

数码相机通过将照片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存储在记忆卡中,摆脱了胶片的使用,实现了照片的即时回放和编辑。

数码相机的出现引发了一场摄影技术的革命,摄影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相较于胶片摄影,数码相机具有拍摄成本低、方便快捷、易于存储和传输等明显优势。

此外,数码相机还能在照片拍摄后实时调整曝光、对焦和色彩,提供更多的创作空间和便利。

然而,初期数码相机的画质相对较差,无法与胶片相机相媲美,这也是胶片摄影一度保持盛行的原因。

摄影发展史的四个阶段

摄影发展史的四个阶段

摄影发展史的四个阶段摄影作为一门艺术形式和技术手段,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从早期的摄影术到现代数码摄影,摄影发展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

本文将按照时间顺序介绍这四个阶段,并探讨每个阶段对摄影发展的影响和改变。

一、早期摄影术:黑白胶片时代早期摄影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

当时,摄影师主要使用的是胶片相机,通过暴露在光线下的胶片记录图像。

这个阶段的摄影作品主要以黑白照片为主,色彩表现有限。

由于技术和设备限制,摄影师需要在暗房中进行胶片的冲洗和显影过程,这对于摄影师来说是一项繁琐且耗时的工作。

然而,早期摄影术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能够真实记录世界的方式,开启了摄影艺术的新篇章。

二、胶片时代:彩色摄影的崛起进入20世纪,随着摄影技术的不断改进,彩色胶片逐渐取代了黑白胶片,使摄影作品的色彩表现更加丰富和真实。

这一阶段的摄影作品开始呈现出更多的生活场景和人文主题,摄影师通过丰富的色彩和构图方式,展现了更多元化的摄影作品。

胶片时代的摄影师需要更加注重光线和色彩的运用,以及对画面的构图和表达的探索,这对于摄影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数码摄影时代:技术的突破与普及随着计算机和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数码摄影成为了摄影领域的重要突破。

数码摄影技术通过将图像信息以数字形式记录,使得摄影作品的获取和处理更加方便和快捷。

与传统的胶片摄影相比,数码摄影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可编辑性,摄影师可以通过后期处理软件对照片进行编辑和修饰,大大提高了摄影作品的质量和表现力。

此外,数码相机的普及也使得更多的人参与到摄影中,推动了摄影艺术的大众化发展。

四、移动摄影时代:智能手机的影响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摄影成为一种新的摄影方式和社交媒体表达形式。

智能手机的相机功能不断提升,使得人们能够随时随地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并通过社交媒体与他人分享。

移动摄影的兴起改变了摄影的观念和方式,摄影师可以通过手机随手拍摄,创造出独特而有趣的作品。

摄影发展史的四个阶段

摄影发展史的四个阶段

摄影发展史的四个阶段摄影作为一种记录和表达方式,经历了漫长而丰富的发展历程。

从最初的黑白静态影像到如今的高清彩色照片,摄影技术不断创新,影像质量不断提高。

摄影发展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重要的里程碑。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这四个阶段。

一、早期摄影阶段(19世纪初至19世纪末)早期摄影阶段是摄影史上最初的阶段,也是最具有开创性的阶段。

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可商业化的照相机,这一发明标志着摄影的诞生。

在这个阶段里,摄影技术主要以银盐湿片为基础,曝光时间长,需要使用大型的暗房设备进行处理。

由于技术限制,早期摄影作品大多是静态的风景和人物照片,缺乏色彩和动态感。

然而,这一阶段的摄影作品为后来的摄影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胶片摄影阶段(20世纪初至20世纪末)胶片摄影阶段是摄影史上的第二个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胶片取代了银盐湿片,成为主流的摄影材料。

胶片相比湿片更加方便易用,成像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胶片的问世使得摄影的普及化成为可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相机记录生活和表达情感。

在这个阶段里,人们开始尝试不同的拍摄技术和风格,摄影作品呈现出更多的创新和多样性。

三、数码摄影阶段(21世纪初至今)数码摄影阶段是摄影史上的一次革命性转变。

随着数码技术的飞速发展,数码相机取代了传统的胶片相机,成为主流的拍摄工具。

数码摄影具有便捷、高效、多样化等特点,使得摄影艺术得以更加广泛地传播和发展。

数码相机的出现使得摄影师能够更加灵活地进行后期处理和编辑,从而创作出更加精美的作品。

同时,数码摄影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技术和概念,如高动态范围(HDR)、全景摄影和虚拟现实等,丰富了摄影领域的表现手法。

四、移动摄影阶段(21世纪至今)移动摄影阶段是近年来摄影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摄影功能的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手机进行摄影创作。

移动摄影具有即时性、便捷性和社交性等特点,为更多的人带来了摄影的乐趣和机会。

胶版印刷简介

胶版印刷简介

胶版印刷简介一、胶版印刷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 胶版印刷的定义胶版印刷是一种常见的印刷技术,使用胶片和胶印版进行印刷的过程。

它是通过将油墨传输到印刷原料上来实现印刷的方法。

2. 胶版印刷的原理胶版印刷的原理是利用胶印版表面的油墨图案,通过墨胶辊和压印器将油墨转移到印刷原料上。

胶印版上的油墨只附着在图案部分,并通过压力传递到印刷原料上,形成图案的印刷。

二、胶版印刷的历史和发展1. 胶版印刷的起源胶版印刷起源于19世纪末的德国。

最早的胶版印刷技术是利用橡胶作为印刷板材,通过刻划文字和图案,再将油墨传输到印刷原料上。

2. 胶版印刷的发展胶版印刷在20世纪得到了快速发展。

随着科技进步,胶印版的制作和印刷设备的改进,胶版印刷的印刷速度和质量得到了大幅提升。

现代的胶版印刷技术已经成为主流的印刷方式之一。

三、胶版印刷的应用领域1. 印刷业胶版印刷是印刷业最常用的印刷技术之一。

它可以用于印刷各种纸质制品,如书籍、杂志、报纸等。

而且胶版印刷可以实现高速大批量的印刷,有效提高了印刷生产效率。

2. 包装印刷胶版印刷在包装印刷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利用胶版印刷技术,可以印刷出精美的包装盒、纸袋等,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同时,胶版印刷还可以应用于食品包装、药品包装等要求印刷质量高且安全性要求严格的领域。

3. 广告和宣传品胶版印刷能够实现高质量的印刷效果,因此在广告和宣传品制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胶版印刷可以印刷出丰富多彩的海报、宣传单、名片等,有效提升宣传效果。

四、胶版印刷的优缺点1. 优点•高质量印刷:胶版印刷可以实现细腻且高清晰度的印刷效果,保证印刷品的质量。

•高速大批量印刷:胶版印刷设备可以实现高速大批量的印刷,提高印刷生产效率。

•广泛适用性:胶版印刷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印刷原料和印刷需求,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2. 缺点•制版成本高:胶印版的制作需要复杂的工艺和设备,制版成本相对较高。

•适用环境有限:由于印刷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油墨和溶剂,胶版印刷需要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进行,对印刷厂房的要求较高。

柯达发展史

柯达发展史

第一阶段1880年,乔治·伊斯曼在美国纽约州的罗切斯特成立了伊斯曼干版制造公司,利用自己研制的乳剂配方制作照相机用干版胶片。

1881年末,伊士曼从罗切斯特储蓄银行辞职,投入全部精力经营自己的新公司,同时继续研究简化摄影术的方法。

1883年,伊士曼发明了胶卷,摄影行业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1888年,伊斯曼公司正式推出了柯达盒式相机,和那句著名的口号:“你只需按动快门,剩下的交给我们来做。

”1891年,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借助乔治·伊斯曼开发的软胶卷,发明了首款电影摄影机。

柯达公司借此机会进入了电影胶片领域,并一直保持垄断地位至今。

起初,柯达公司所有的产品都在罗切斯特生产。

不久后,国内外的需求超过了美国工厂的生产能力。

因此,伊斯曼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修建工厂。

1891年,在伦敦附近的哈罗建造了一座感光材料工厂。

1892年,由于生产的第一部傻瓜型胶卷相机名为“柯达(Kodak)”,更名为伊士曼柯达公司。

1895年11月8日,德国物理学家伦琴无意间发现了X射线。

当年圣诞节前夕,伦琴用Kodak胶片拍摄的世界上第一张X光照片。

次年,柯达公司进入X光商业摄影领域,推出了第一种专为拍摄X光而设计的相纸。

1896年,柯达公司成为在希腊雅典举行的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主要赞助商。

1900年,柯达公司又开发出了勃朗宁(Brownie)盒式相机,售价1美元。

勃朗宁相机因其简单廉价,其多种改进型持续生产了半个多世纪。

柯达相机改变了人们对照相机昂贵、庞大的固有印象。

摄影师携带相机变得灵活方便,准备拍摄的时间也大大缩短。

柯达相机大规模发展并带动胶卷销售取得了空前市场回报。

19世纪末,伊斯曼大举进军世界市场,在德国、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设立了销售机构,并很快在欧洲建立了销售网。

20世纪初,柯达的产品已打入南美洲和亚洲。

直至1908年,柯达公司的全球雇员已经超过了五千人。

1930年,柯达占世界摄影器材市场75%的份额,利润占这一市场的90%。

胶片摄影的文化与历史 胶片相机在不同文化中的影响

   胶片摄影的文化与历史  胶片相机在不同文化中的影响

胶片摄影的文化与历史胶片相机在不同文化中的影响胶片摄影的文化与历史胶片相机在不同文化中的影响背景介绍:胶片摄影作为一种早期的摄影技术,曾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艺术创作中。

随着数码技术的崛起,胶片摄影逐渐被淘汰,然而,它留下的文化和历史影响犹在。

第一部分:胶片摄影的历史和发展(500字)1.1 胶片相机的诞生胶片相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胶片被用于记录静态图像。

到了20世纪,胶片相机逐渐普及,成为人们捕捉生活瞬间的主要工具。

1.2 胶片摄影技术的演进随着胶片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创新,各种类型的胶片相机逐渐问世。

黑白胶片、彩色胶片以及大尺寸胶片等不同种类的胶片,让摄影师有更多的选择和表现方式。

胶片的灵活性和质感成为摄影作品不可忽视的特点。

1.3 胶片摄影在历史中的重要性胶片摄影不仅仅是一种记录生活的技术,它在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例如,在战争期间,胶片摄影被广泛用于新闻报道和宣传手段,记录并传递战争时期的真实情况。

胶片摄影也为后来的艺术家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和灵感。

第二部分:胶片摄影的文化内涵(500字)2.1 胶片摄影的审美价值胶片摄影凭借其独特的质感和纹理,形成了特有的审美标准。

相比于数码摄影的清晰和真实感,胶片摄影更加注重拍摄对象的细节表现和情感传递。

这种审美观点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也为胶片摄影的爱好者所推崇。

2.2 胶片摄影的艺术表达众多的艺术家选择使用胶片相机来进行创作,因为它能够更好地满足他们对于独特表达的要求。

通过胶片摄影,艺术家可以创造出引人入胜的画面,展现作品背后的情感和故事。

2.3 胶片摄影的社交和分享虽然胶片摄影被数码技术所取代,但它在社交分享中仍然占据一席之地。

一些摄影爱好者和收藏家会举办展览,分享自己的胶片作品。

这种社交和分享活动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提供了共同的交流平台。

第三部分:胶片摄影在不同文化中的影响(500字)3.1 胶片摄影与东方文化胶片摄影在东方文化中也有其独特的影响。

影像发展的历史

影像发展的历史

影像发展的历史一、影像的起源影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早期的洞穴壁画时代,那时人们通过在墙壁上绘制动物和日常生活场景来记录和传达信息。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尝试将影像记录在其他载体上,如纸张和皮革。

二、摄影的诞生19世纪初,法国人尼埃普斯·尼埃普斯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实用的摄影机。

他使用银质盐类在感光材料上捕捉光线,从而形成了一张可见的图像。

这一发明开创了摄影的时代,人们可以通过摄影来记录和保存生活中的瞬间。

三、胶片时代在摄影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胶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889年,美国人乔治·伊斯曼发明了第一种可商业化生产的胶片。

胶片的出现使得摄影变得更加方便和实用,人们可以随身携带相机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四、数码时代的到来20世纪末,数码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摄影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数码相机的问世使得摄影成为了更加普及的艺术形式。

数码相机使用感光芯片来捕捉光线,然后将图像转化为数字信号,并存储在存储卡中。

这些数字图像可以通过计算机和打印机进行编辑和输出。

五、智能手机的崛起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开始使用手机来拍摄照片。

智能手机配备了高像素的摄像头和各种拍摄模式,使得拍摄和分享照片变得更加简单和便捷。

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拍摄照片,并通过社交媒体与朋友和家人分享。

六、影像处理技术的突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影像处理技术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人们可以使用各种图像编辑软件来调整色彩、光线和对比度,甚至可以合成多张照片来创造出令人惊叹的效果。

这些技术的突破使得影像的创作和处理变得更加自由和多样化。

七、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近年来,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的发展为影像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通过佩戴VR头盔,人们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虚拟世界,而AR技术则可以将虚拟图像与现实世界融合在一起。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在娱乐领域广泛使用,还在教育、医疗和设计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八、影像的未来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影像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胶片的发展史

胶片的发展史

胶片的发展史文章来源:/yiyongjiaopian胶片,又名菲林,是一种成像器材。

现今广泛应用的医用胶片是将卤化银涂抹在聚乙酸酯片基上,此种底片为软性,卷成整卷方便使用,所以又称胶卷,当有光线照射到卤化银上时,卤化银转变为黑色的银,经显影工艺后固定于片基,成为我们常见到黑白负片。

彩色负片则涂抹了三层卤化银以表现三原色。

除了负片之外还有正片及一次成像底片等等。

早期的底片用玻璃作片基,19世纪晚期塑胶工业技术成熟,压成薄片的塑胶片取代玻璃成为片基。

于是胶片成为底片的代称。

底片以感光速度(din/ISO)来分别,由最低速之ISO 25度至高速之ISO 3200,一般来说感光度越低,画质越细腻。

最常用的胶卷为din21度/ISO100.其次是快片,即din24度/ISO200.其它速度的胶卷,由于价格,冲片技术要求特殊,在2000年左右数码摄影兴起后,几乎只有专业人士才会使用。

以片幅大小来分别有常用的120型(中画幅底片)、135型(最常用,底片宽35mm)、110型(小型匣式)等,还有另外为拍摄广告或大型海报而设的诸如4"x5"或8"x10"大画幅散页底片。

以感光类型来分的则有黑白底片、彩色底片、红外线底片及X光片等。

而彩色底片因应不同的光源色温,又分为日光片与灯光片,若用灯光片拍摄日光下的景物,则相片色调会偏蓝,反之则偏黄。

以包装方式来分别,又可分为软片和硬片。

制成长条卷状的软片又称胶卷。

120型胶卷可以拍摄8张6x9、12张6x6或是16张6x4.5,俗称2吋半的底片。

用一条较长的不透光纸卷起,一头插在铁片做的轴心上。

纸向里面黑色,向外黄色(也有粉红色绿色),印有数字。

部分照相机后背有小窗孔,拧转卷片把手或卷片钮,看到号码对正窗孔就是到了预定位置。

135型胶卷可以拍摄36张俗称1吋的底片。

片基上打有齿孔(见图),相机内有齿轮勾住齿孔,拍摄时拧转把手过片。

1960年代以前,常用的底片规格是120型。

感光材料的演化与发展 从胶片到数字传感器

感光材料的演化与发展 从胶片到数字传感器

感光材料的演化与发展从胶片到数字传感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相机的感光材料也在不断地发生变革与创新。

从最早的胶片到如今的数字传感器,感光材料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化与发展。

本文将就感光材料的历史进程、胶片和数字传感器的特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一、胶片时代的感光材料在相机出现之前,绘画是人们表达视觉的主要方式。

但是绘画的呈现效果局限于画家的技术水平和想象力,无法真实地还原现实世界。

于是人们开始探索捕捉瞬间的方法,这便开启了相机的历史。

最早的相机使用的是胶片作为感光材料。

胶片是由一层感光乳剂涂布在透明的基质上而形成的,这层乳剂中含有感光胶体颗粒。

当光线照射到胶片上时,胶片中的感光胶体颗粒会发生化学反应,暗室显影过程中这些颗粒会变成可见的银影。

胶片相机以其成像质量高、色彩饱满、细节丰富等优势成为了当时主流的拍摄工具。

然而,胶片相机也存在着很多不便之处,比如曝光不准确、后期处理繁琐、储存空间有限等。

而且,由于胶片的生产和处理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对环境也有一定的影响。

二、数字传感器时代的到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传感器逐渐取代了胶片成为了主流的感光材料。

数字传感器利用半导体材料,并将光线转化为电信号,再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器进行转换。

相较于胶片,数字传感器在成像的同时还能进行实时的图像处理,为后续的拍摄和编辑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与胶片相机相比,数字传感器相机具有无需显影、即可预览、携带方便等优势。

同时,数字传感器的成像质量也得到了长足的提升,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不同的调整和修正,从而满足不同拍摄需求。

另外,数字传感器相机还可以将拍摄的图片保存在存储介质上,如电脑硬盘或者存储卡中,大大提高了存储空间的灵活性和便捷性。

此外,数字传感器还可以跟其他设备相连接,实现资料共享和传输的功能。

三、未来的发展趋势数字传感器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摄影行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感光材料的演化与发展已经结束。

相反,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需求的不断变化,感光材料还有很多发展的空间和潜力。

胶卷 发展历史

胶卷 发展历史

胶卷发展历史
01.1878年,伊士曼发明了一种涂有一层干明胶的胶片,而在此之前,感光底片都是湿片。

湿片片基涂了乳剂之后,必须趁其未干就得曝光和冲洗,而干片则在什么时候曝光和冲洗都可以。

02.1879年,伊士曼又发明了一台乳涂敷机,开始批量生产干片。

干片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摄影术的发展,摄影技术从此开始为更多的人所掌握。

03.1886年,伊士曼又研制出卷式感光胶卷,即“伊士曼胶卷”,结束了用湿漉漉的、笨重易碎的玻璃片做照相底片的历史。

04.1892年,伊士曼把公司更名为“伊士曼·柯达”公司。

1895年,柯达公司以卖价5美元的口袋式照相机投放市场,轰动了全世界——照相技术“面向大众化”之梦,终于变成了现实。

05.1933年,研究出世界上第一个可利用两色冲晒程序的感光彩色胶片问世了。

不久,他们进一步把感光片分作5层。

从那以后,任何人都会使用柯达彩色胶卷拍照——冲印出色彩鲜艳的照片来。

摄影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摄影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摄影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摄影的历史和演变
摄影作为一门艺术形式已有近两个世纪的历史。

最早的摄影技术可以追溯到
19世纪初的黑白胶片摄影,随着科技的发展,摄影技术得以不断完善和革新。


胶片摄影到数码摄影,再到手机摄影,摄影技术经历了漫长的演进过程。

二、摄影的现状
如今,摄影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社交媒体的普及和手机
智能化的趋势下,每个人都可以方便地拍摄和分享照片。

摄影不再局限于专业摄影师,普通人也可以通过摄影记录自己的生活和见闻。

三、摄影的发展趋势
随着人们对摄影的需求不断增长,摄影行业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摄影技术将
更加智能化,人工智能算法将能够帮助摄影师更好地捕捉画面和调整色彩。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也将为摄影带来新的可能性,让人们可以在虚拟世界中自由创作。

同时,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将成为摄影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推动摄影师更加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资源。

四、结语
摄影作为一门跨学科性质的艺术形式,将在未来继续发展和创新。

摄影不仅是
一种记录生活的方式,更是一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

在未来的发展中,摄影技术将不断突破传统界限,开创出更多可能性,让我们拭目以待。

柯达发展史

柯达发展史

第一阶段1880年,乔治·伊斯曼在美国纽约州的罗切斯特成立了伊斯曼干版制造公司,利用自己研制的乳剂配方制作照相机用干版胶片。

1881年末,伊士曼从罗切斯特储蓄银行辞职,投入全部精力经营自己的新公司,同时继续研究简化摄影术的方法。

1883年,伊士曼发明了胶卷,摄影行业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1888年,伊斯曼公司正式推出了柯达盒式相机,和那句著名的口号:“你只需按动快门,剩下的交给我们来做。

”1891年,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借助乔治·伊斯曼开发的软胶卷,发明了首款电影摄影机。

柯达公司借此机会进入了电影胶片领域,并一直保持垄断地位至今。

起初,柯达公司所有的产品都在罗切斯特生产。

不久后,国内外的需求超过了美国工厂的生产能力。

因此,伊斯曼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修建工厂。

1891年,在伦敦附近的哈罗建造了一座感光材料工厂。

1892年,由于生产的第一部傻瓜型胶卷相机名为“柯达(Kodak)”,更名为伊士曼柯达公司。

1895年11月8日,德国物理学家伦琴无意间发现了X射线。

当年圣诞节前夕,伦琴用Kodak胶片拍摄的世界上第一张X光照片。

次年,柯达公司进入X光商业摄影领域,推出了第一种专为拍摄X光而设计的相纸。

1896年,柯达公司成为在希腊雅典举行的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主要赞助商。

1900年,柯达公司又开发出了勃朗宁(Brownie)盒式相机,售价1美元。

勃朗宁相机因其简单廉价,其多种改进型持续生产了半个多世纪。

柯达相机改变了人们对照相机昂贵、庞大的固有印象。

摄影师携带相机变得灵活方便,准备拍摄的时间也大大缩短。

柯达相机大规模发展并带动胶卷销售取得了空前市场回报。

19世纪末,伊斯曼大举进军世界市场,在德国、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设立了销售机构,并很快在欧洲建立了销售网。

20世纪初,柯达的产品已打入南美洲和亚洲。

直至1908年,柯达公司的全球雇员已经超过了五千人。

1930年,柯达占世界摄影器材市场75%的份额,利润占这一市场的90%。

胶片唱片知识点总结

胶片唱片知识点总结

胶片唱片知识点总结一、胶片唱片的历史胶片唱片最早出现在1880年代末的美国,当时的唱片是以蜡制成的圆盘状物体。

20世纪初期,唱片材料逐渐演变为石墨和壳加强的材料,声音质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1920年代,电唱机的出现使得唱片销量急剧增加,成为当时最主要的音乐传播方式。

到了1950年代,胶片唱片成为了全部音乐商业界唱片销售的一个主要形式。

而到了1970年代初期,人们开始大规模生产长草绿色的胶片唱片,不久之后,CD的诞生使得胶片唱片的销售量急剧下降。

不过,由于胶片唱片具有视觉吸引力和高质量的声音效果,使得它成为了流行音乐界的收藏品,沿用至今。

二、胶片唱片的分类1. 录音方式:胶片唱片可以根据录音方式的不同分为模拟唱片和数字唱片。

模拟唱片是通过模拟录音技术进行录制的唱片,音质相对较为温暖和柔和;数字唱片则是利用数字录音技术制作的唱片,音质相对更为精细和清晰。

2. 转速:根据唱片的转速不同,胶片唱片可以分为33⅓转/分钟、45转/分钟和78转/分钟的三种。

不同转速的唱片适合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

3. 大小:唱片有7寸(单曲)、10寸(EP)和12寸(专辑)等不同大小。

4. 材质:胶片唱片的材料通常是黑色的聚氯乙烯(PVC)。

5. 录音时间:不同唱片的录音时间也会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12寸的胶片可容纳40分钟的音乐,10寸的胶片可容纳15分钟的音乐,而7寸的胶片通常只能容纳2至3分钟的音乐。

三、胶片唱片的制作工艺1. 制作过程:胶片唱片的制作过程主要分为录音、母版制作、冲压和包装等环节。

首先,音乐团队在录音棚中对音乐进行录音;随后,采用模拟或数字录音技术制作母版,并通过电镀等工艺制作出母版;然后,将母版放置在压制机上进行冲压,制作成最终的唱片;最后,将冲压好的唱片进行包装和标签制作。

2. 声音质量:胶片唱片的声音质量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唱片材质、母片制作工艺、压制工艺等。

不同的材质和工艺会影响唱片的音质、噪音水平和耐磨性。

EOS胶卷相机历史

EOS胶卷相机历史

EOS-1系列佳能 EOS 1 (1989年09月上市,已停产):可更换对焦屏,EOS系列首台旗舰机种佳能 EOS 1N (1994年11月上市,已停产):可更换对焦屏,EOS系列旗舰机种佳能 EOS 1N-HS (1994年11月上市,已停产):可更换对焦屏,EOS系列旗舰机种佳能 EOS 1N-DP (1994年11月上市,已停产):可更换对焦屏,EOS系列旗舰机种佳能 EOS 1N-RS (1995年03月上市,已停产):可更换对焦屏,EOS系列旗舰机种佳能 EOS 1V (2000年03月上市):可更换对焦屏,佳能胶片相机末代旗舰机种6系列可更换对焦屏.全系列无机顶闪光灯,电子式金属纵走快门佳能 EOS 650 (1987年03月上市,已停产):EOS系统首台相机,亦全球首部配备全电子镜头接环系统的相机[1]。

1987年日本年度最佳相机,1987/88 年欧洲最佳相机佳能 EOS 620 (1987年05月上市,已停产):EOS系统首台具冷光屏幕之SLR相机,1/4000 秒快门、闪灯同步1/250秒佳能 EOS 630/600 (1989年04月上市,已停产):连拍速度达到5fps,7项自选功能其他相机佳能 EOS 3 (1998年12月上市,已停产):可更换对焦屏,45点瞳孔对焦SLR相机佳能 EOS 5 (1992年11月上市,已停产):可更换对焦屏,CANON首台瞳孔对焦SLR相机,北美地区销售之A2无瞳孔对焦佳能 EOS RT (1989年10月上市,已停产):EOS系统首台固定反光镜SLR相机佳能 EOS 850 (1988年10月上市,已停产):佳能首台内建闪光灯之SLR相机佳能 EOS 750 (1988年10月上市,已停产):EOS 850无内建闪光灯之版本佳能 EOS 700 (1990年03月上市,已停产):搭配采用无手动对焦环之EF镜头佳能 EOS 10 (1990年03月上市,已停产):佳能首台人工智能(AI)焦点预测SLR,首台条码输入SLR相机佳能 EOS 1000 F (1990年09月上市,已停产)佳能 EOS EF-M (1990年09月上市,已停产):EOS系统唯一无自动对焦SLR相机佳能 EOS 100 (1991年10月上市,已停产):佳能内建反光灯GN值最高之SLR佳能 EOS 1000 FN (1992年03月上市,已停产):佳能 EOS 500 (1993年09月上市,已停产)佳能 EOS REBEL X (1993年11月上市,已停产):北美地区销售,EOS 500去掉内建闪光灯版本佳能 EOS 5000/888(1995年01月上市,已停产)佳能 EOS 50 (1995年09月上市,已停产):3点宽区对焦佳能 EOS 50E/55 (1995年09月上市,已停产):EOS50瞳孔对焦版本佳能 EOS 500N (1996年09上市,已停产)佳能 EOS 3000/88 (1999年03月上市,已停产)佳能 EOS 300 (1999年04月上市,已停产)佳能 EOS 30 (2000年10月上市,已停产):7点瞳孔对焦SLR相机佳能 EOS 33 (2000年10月上市,已停产):EOS 30无瞳孔对焦版本佳能 EOS Kiss III L (2001年12月上市,已停产):EOS300金属版本佳能 EOS 3000N/66 (2002年02月上市,已停产)佳能 EOS 300V (2002年09月上市,已停产)佳能 EOS 3000V (2003年09月上市,已停产)佳能 EOS 30V (2004年04月上市,已停产):7点瞳孔对焦SLR相机,具E-TTL II佳能 EOS 33V (2004年04月上市,已停产):EOS 30V无瞳孔对焦版本佳能 EOS 300X (2004年09月上市,已停产):佳能最后一台135胶片SLR相机APS(先进摄影系统)佳能 EOS IX (已停产):佳能第一台APS胶片SLR相机佳能 EOS IXe (1996年制造,已停产):日本款有附加眼控对焦功能佳能 EOS IXLite (已停产):精简版,日本当地为IX7佳能 EOS IX50 (已停产)随后在1992年11月,又一款融入多项新技术的力作EOS 5推出了。

摄影发展历史中的小故事

摄影发展历史中的小故事

摄影发展历史中的小故事一、摄影的起源1. 胶片时代•☐狄奥多尔·坎尼金发明了胶片摄影的最早形式,使得摄影变得更加便捷。

•☐胶片摄影在相对较长的曝光时间内,记录下了人类生活的一瞬间。

2. 数码时代的兴起•☐数码摄影的出现使得摄影艺术的门槛大大降低。

•☐数码摄影技术的快速发展打破了摄影的局限,为创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二、世界上第一张照片的诞生1.尼更在景物上的实验•☐乔瑟夫·尼波尔尼·尼更,法国画家和物理学家•☐ 1826年,尼更在一次实验中使用银板镀上了碘化银,其实验结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张照片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2. 世界上第一张照片•☐尼更使用相机镜头对着窗外的景物进行曝光,大约8小时后,他得到了世界上第一张被称为“窗外”的照片。

•☐这张照片的曝光时间之长,使得窗外的建筑和周围的景物变得清晰可辨。

三、摄影技术的革新1.胶片的发展•☐ 1884年,乔治·伊斯曼发明了卷式胶片,进一步提升了摄影的便捷性。

•☐卷式胶片的出现使得摄影者可以在一次拍摄中拍摄多张照片。

2. 手机摄影的崛起•☐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摄影成为大众摄影的主流。

•☐相对便携和易用的手机摄影让更多人有机会记录和分享生活中的精彩瞬间。

3. 全幅无反相机的出现•☐全幅无反相机的推出,提供了更高的画质和更强大的拍摄性能。

•☐这种相机逐渐成为专业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的首选工具。

四、摄影对艺术的影响1. 知觉改变的表达•☐摄影通过记录真实世界的方式改变了人们的审美观念。

•☐一些摄影作品展现了艺术家的独特视角和对现实的重新诠释。

2. 美学的多样性•☐摄影艺术推动了美学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尝试了新的表现形式和风格。

•☐草根摄影运动的出现突破了传统的美学观念,让更多人参与到摄影创作中。

3. 摄影与社会变革的关系•☐摄影记录了历史的瞬间,记录了社会变革的影像。

•☐一些摄影作品通过反映社会现实,促进了社会进步和改变。

五、摄影的未来展望1. 虚拟现实与摄影的结合•☐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为摄影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胶片的发展史
文章来源:/yiyongjiaopian
胶片,又名菲林,是一种成像器材。

现今广泛应用的医用胶片是将卤化银涂抹在聚乙酸酯片基上,此种底片为软性,卷成整卷方便使用,所以又称胶卷,当有光线照射到卤化银上时,卤化银转变为黑色的银,经显影工艺后固定于片基,成为我们常见到黑白负片。

彩色负片则涂抹了三层卤化银以表现三原色。

除了负片之外还有正片及一次成像底片等等。

早期的底片用玻璃作片基,19世纪晚期塑胶工业技术成熟,压成薄片的塑胶片取代玻璃成为片基。

于是胶片成为底片的代称。

底片以感光速度(din/ISO)来分别,由最低速之ISO 25度至高速之ISO 3200,一般来说感光度越低,画质越细腻。

最常用的胶卷为din21度/ISO100.其次是快片,即din24度/ISO200.其它速度的胶卷,由于价格,冲片技术要求特殊,在2000年左右数码摄影兴起后,几乎只有专业人士才会使用。

以片幅大小来分别有常用的120型(中画幅底片)、135型(最常用,底片宽35mm)、110型(小型匣式)等,还有另外为拍摄广告或大型海报而设的诸如4"x5"或8"x10"大画幅散页底片。

以感光类型来分的则有黑白底片、彩色底片、红外线底片及X光片等。

而彩色底片因应不同的光源色温,又分为日光片与灯光片,若用灯光片拍摄日光下的景物,则相片色调会偏蓝,反之则偏黄。

以包装方式来分别,又可分为软片和硬片。

制成长条卷状的软片又称胶卷。

120型胶卷可以拍摄8张6x9、12张6x6或是16张6x4.5,俗称2吋半的底片。

用一条较长的不透光纸卷起,一头插在铁片做的轴心上。

纸向里面黑色,向外黄色(也有粉红色绿色),印有数字。

部分照相机后背有小窗孔,拧转卷片把手或卷片钮,看到号码对正窗孔就是到了预定位置。

135型胶卷可以拍摄36张俗称1吋的底片。

片基上打有齿孔(见图),相机内有齿轮勾住齿孔,拍摄时拧转把手过片。

1960年代以前,常用的底片规格是120型。

此后由于镜头生产技术的发展,中下价135照相机镜头质量大大提高。

又因为胶片质量的提高,135型底片开始普及。

直至1970年代彩色摄影技术成熟,全自动的135彩色冲片晒相机充斥市面,120型底片在非专业领域被取代。

底片的早期发展1835年英国发明家卡尔·波特开始使用涂有氯化银或硝酸银的图纸作为感光材料,在照相机里拍成负像,然后再利用日光印像,他把自己的方法定名为卡罗摄影术。

1839年8月19日法国画家路易·达盖尔公布了他发明的“达盖尔银版摄影术”。

这种技术以碘化银感光,用汞显影,用食盐定影。

感光速度很慢,在阳光下需15至30分钟。

1851年,英国雕塑家弗雷德里克·斯科特·阿切尔发明了湿版摄影法,又称火棉胶摄影法。

该法以卤化银感光。

虽因版干后不再感光,但成本较达盖尔银版法低很多,且感光速度有较大提高(5-15秒),在此后30年独领风骚。

1861年物理学家马克斯威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张彩色照片。

1865年,柯罗叮溴化银干版被研发出。

感光版制成后不必马上装入相机中拍摄,曝光后也不必马上冲洗加工,但乳剂层干燥后感光度下跌,曝光时间要数倍于湿板,应用受限十分明显。

1868年,W.H.哈里森提出使用胶棉明胶来替代胶棉乳剂的设想。

并在随后的1871年被英国医生R·L·马多克斯证实可行。

感光速度大幅提升至几十分之一秒。

1877年,查尔斯·贝内特发现了,把溴量过剩的乳剂,延长加热时间,即延长乳剂的成熟时间,乳剂的感光度大大提高。

这样制得的明胶乳剂干版,印相曝光速度提高到了1/125秒,在此之前,湿版至少也要数以秒计的时间进行曝光才能照相和印相。

1888年,美国柯达公司生产出了新型感光材料——柔软、可卷绕的“胶卷”。

这是感光材料的一个飞跃。

至此,胶片的形态固定了下来。

[编辑] 底片的后期发展美国电影业的发达,刺激感光材料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

美国感光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底片的名牌有美国柯达(Kodak),欧洲爱克发(Agfa)和日本的富士(Fuji)。

中国的国产照相材料工业始于40年代。

南洋归国华侨在创办广东汕头公元照相材料厂,生产公元牌黑白胶片胶卷和相纸。

此后上海,保定也生产黑白照相材料。

中国的彩色摄影技术研发起步太晚,70年代保定开始试产彩色胶卷。

由于质量太差,又缺乏配套的照相机和冲晒机工业支持,丧失生存空间。

80年代中期,外国彩色照相材料大举进入中国,雄霸中国市场20多年.中国的照相材料工业完全衰败.
到了21世纪,电脑科技的突飞猛进和ccd的发明促使数码成像技术日益普及,也促使感光化学工业的彻底没落.
今天,采用底片摄影的人已经不多了,虽然底片有其无可取代的优点,例如135底片面积就比多数数码相机感光板(数码介质)大,如果要制作大幅照片,仍然是用底片较佳,另外底片影像层次感较强、色彩自然(类比产生的色彩)、图质细腻(像素高)、宽容度大(容易保留亮部或暗部细节)等,其成象质素较数码相机为佳。

尤其在光线暗的情况下,会需要长时间曝光拍摄,或在冲洗底片时作增感显影(提高显影液浓度或拉长显影时间),例如Kodak Tri-X 400增感显影至iso 1600,甚至Kodak T-max p3200增感显影至iso 6400也有不错的画质,然而长时间曝光在数位摄影上会产生大量噪声,因此有部分摄影师仍坚持使用底片拍摄。

虽然用底片拍摄能制作素质高的相片,但是需要熟习暗房技巧,一般来说快冲印店难以充分发挥底片的优点,所以用底片摄影者最好亲自冲印相片,例如可以在印放相片的时候实行分区曝光,自行调整相片反差及裁剪,另外也因为黑白冲印所用的药水毒性远较彩色冲印低,并且冲印过程较简单,所以现在很多人在黑白暗房作手工冲印,彩色底片多数用自动冲印机器来避免接触彩色冲印的药水,不过手工冲印的素质比自动冲印机器佳。

数码摄影在成像、储存、传送、收藏和检索等方面,有底片摄影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接收者可以通过网络看到千里外镜头内的现场.一火柴盒内存储存的相片,用胶片足够堆积一间房.
随着数码技术的发展,底片市场逐年萎缩,但是由于底片数码化的存在,加之底片摄影在大画幅摄影领域的优势,以及底片独特的“发色”(指底片更加逼真的颜色),底片摄影可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与数码摄影处于共存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