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合集下载

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人类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生产关系。

因为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生产关系是人类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

它是一种社会生产方式。

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关系、产品分配形式等,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最基本、最决定性的。

生产关系概念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标识历史唯物主义形式的基本概念。

他们在德国思想史上首次使用了生产关系的概念,根据马克思的论述,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具有一定历史发展模式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生产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恩格斯简明地指出了马克思发现的过程: “经济学本质上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的。

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产品的生产和创造过程中,劳动者形成的劳动互助合作关系就是生产关系。

适用国家法律、政策、制度和劳动力分配关系的解释。

生产工具标志生产力水平。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结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应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的形式,生产关系会对生产力作出反应。

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人的生产“表现为一种双重关系: 一方面是一种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一种社会关系”,“人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社会状况”。

生产关系有两种基本类型: 一种是公有制的生产关系,另一种是私有制的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揭示了经济形态与社会的内在逻辑,所用的方法是遗传学。

发生过程揭示了从本质到现象的发生运动和发生规律,批判过程形成了辩证的认识论。

这是一种具有科学意义的历史研究方法。

根据防御资本的定义,遗传学是中国的辩证法。

因此,需要结合学科领域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解释。

中国人民大学的魏兴华教授进一步认为,从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中可以澄清以下几点: 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研究从本质到现象; 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研究从本质到现象,人为了生存需要生产。

马哲选择题答案

马哲选择题答案

马哲选择题答案15(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16(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生产劳动者 )。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哲学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

3.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

物质性4.“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这句话说明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5.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6.辩证矛盾的基本属性是()。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7.辩证否定即“扬弃”是指(新事物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

8.实践高于理论是因为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优点)。

9.任何真理都带有近似正确的性质,这个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

10.生产方式是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11.生产力中物的要素是指(生产资料)。

12.世界的统一性问题说的是,世界万物(是否有一个共同的本原)16.割裂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会导致(循环论和直线论的错误 ) 1.“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理论品质)2(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是(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4. 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这在哲学上属于(把握事物的度)。

5.否定之否定仿佛是向肯定的复归,这种观点是(辩证法 )。

6.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7.做任何事情都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实践是正确认识的来源)。

8.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不存在(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

9.生产力诸要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劳动者)。

10.我国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核心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11.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是(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12人民群众的主体是(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的劳动群众)。

13.从历史观上看,人类解放就是(摆脱盲目必然性的奴役)。

1.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 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2(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等,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 自) 然科学前提3.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德国古典哲学)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5.空间是指( 物质运动的广延性 )6(在意识的本质问题上,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在于( 认为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 7.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惟一特性是( 客观实在性 ) 8(一些地方的人们掠夺性地滥挖草原上的甘草、发菜,过度放牧,获得一定经济利益,然而却破坏了草原植被,造成土地荒漠化,一遇大风,沙尘暴铺天盖地而至,给人们带来巨大灾难。

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资料

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资料

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资料第一篇政治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和范畴第一章◆政治经济学1、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来源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3、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英国的威廉·配第创始,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完成。

提出了劳动价值论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理论基石)。

◆研究对象1、人类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生产关系。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阶级性1、政治经济学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第二章◆物质资料生产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物质资料生产,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生产。

2、一切劳动过程,必须具备三个简单要素:劳动者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劳动资料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工具◆生产力1、社会生产力是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表明人类在生产过程中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由劳动者(人的因素)和生产资料(物的因素)构成在生产力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起着最根本作用的是人的因素2、生产工具是劳动资料中最主要的因素、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性质的主要标志、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生产力发展状况的主要表现3、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科学技术的应用4、生产力状况包括生产力性质、生产力水平,生产力性质取决于劳动资料的性质特别是生产工具的性质5、三次社会大分工,第一次畜牧业从其他原始部落中分离出来;第二次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第三次产生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阶层。

◆生产关系1、生产关系的内容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分配关系。

2、生产居于首要地位,起主导的决定作用。

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起积极的反作用3、生产决定作用的表现p20;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起积极的反作用的表现p21◆社会生产方式11、社会的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3.3)--第三章第3课电子教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3.3)--第三章第3课电子教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电子教材第3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运动规律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这一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人类要生存繁衍、要追求美好生活、要获得自身的解放和发展,首先必须解决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资料问题。

所以马克思认为,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物质资料,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全部历史的基础。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深入理解生产力范畴,需要把握生产力的水平、性质、状况和发展要求等重要方面。

生产力的水平是生产力的量的规定性,表现为生产发展的现实程度;生产力的性质是生产力的质的规定性,它取决于生产的物质技术性质、主要是劳动资料的性质;生产力状况是这两者的统一,表现为生产力的运行状态或发展态势。

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生产力上述三方面的规定性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指现实的生产力不断获得解放和发展的基本要求。

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

其基本要素包括:一是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

它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如何,主要取决于生产工具的质量和数量;生产工具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

“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

”1二是劳动对象。

一切自然物质都是可能的劳动对象,其中引入生产过程的部分则是现实的劳动对象。

现实的劳动对象还包括生产深度加工的对象。

劳动对象是现实生产的必要前提,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和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劳动对象不同,往往会影响劳动产品的质量和数量。

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对象将日益扩大并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

三是劳动者。

劳动者是人,但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劳动者。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37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37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37(总分:4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2,分数:24.00)1.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2.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 ( )(分数:2.00)A.人与自然的关系B.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C.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D.分工协作关系解析:解析: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即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

生产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①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②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所以,备选B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备选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3.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 )(分数:2.00)A.家庭关系B.生产关系√C.政治关系D.宗教关系解析:解析: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所以,备选B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备选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4.区分社会制度性质的根本标准是 ( )(分数:2.00)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B.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性质√D.上层建筑本身是否完善解析:解析: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最基本的、决定性的,它构成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

因此,区分社会制度性质的根本标准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性质。

所以,备选C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备选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5.与上层建筑相对应的经济基础就是社会的 ( )(分数:2.00)A.经济结构√B.政治结构C.文化结构D.观念结构解析:解析:经济结构即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考研政治 第四章知识

考研政治 第四章知识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历史观是人们在认识社会历史现象、解决社会问题时所采用的根本观点。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唯心史观的缺陷:一是至多考察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追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二是只看到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而忽视人民群众创作历史的决定作用。

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以及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起着加速和延缓的作用,但不能脱离社会生产发生作用,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生产方式就是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它集中地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首先,物质生产活动以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其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最后,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有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它既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也包括社会心理与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成为社会意识形态。

在阶级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本质上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意识形态,因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作用于社会存在。

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社会意识以理念、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这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

首先,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其次,社会意识是人民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再次,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及答案

绪论 1.马克思主义最崇绪论1.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什么? 答:实现共产主义。

2.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什么?答:坚持一切从实际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3.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4.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什么?答: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什么?答: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

6.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答: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他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7、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是什么? 答:理论联系实际。

第一章1.时间的特点是什么? 答:一维性。

2.意识的产生、本质是什么?答: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印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3.列宁的物质定义和意义?答: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意义:列宁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

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

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它的内容是怎么样的?答: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体系问题。

包括:其一,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是什么?答: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政治经济学填空题

政治经济学填空题

填空题1.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9世纪中叶所创立的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2.物质资料生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3.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5.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6.当代发达国家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主要是由科学技术的发展所推动的。

7.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其发展规律。

8.在人们的各种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

9.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10.生产力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它表示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的水平。

11.在生产资料中,起着最重要作用的是生产工具,它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的最主要标志,也是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

12.社会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13.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14.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则是生产的社会形式。

15.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在,如果生产关系落后或超前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16.政治经济学必须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中来研究生产关系。

17.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18.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具有客观性,即不依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性质。

19.人们认识经济规律的目的在于利用规律能动地改造世界。

20.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强大武器。

2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理论基础。

22.政治经济学为我们认识客观世界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也是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所必要的理论科学。

23.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

24.自然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它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25.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一种特殊方式,它是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把资源配置到社会需要的部门。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3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3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3(总分:7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3,分数:26.00)1.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分数:2.00)A.生产方式√B.地理条件C.社会意识D.人口因素解析:解析:生产方式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决定力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

它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它的变化也决定着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3.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 )(分数:2.00)A.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B.具有历史的继承性C.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D.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解析:解析: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交出表现。

这种反作用就在于,它把不同集团、阶级,尤其是统治阶级的利益内化为人的思想、情感、意志支配人们的行动,从而影响社会的经济和政治。

4.下列概念中表示人与自然关系的是( )(分数:2.00)A.生产关系B.生产力√C.上层建筑D.社会意识形态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生产力的概念内涵。

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它表明了人和自然的关系。

因此选B。

5.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分数:2.00)A.生产资料所有制√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C.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D.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生产关系的概念和内涵。

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最基本、决定性的,它构成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

《社会学概论》模拟考试(一)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模拟考试(一)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严复将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一书译作( B)A.《原强》B.《群学肄言》C.《社会学原理》D.《原富》2、下列的社会学家,主张冲突理论的是( B)A.齐美尔B.达伦多夫C.韦伯D.孔德3、一个群体和社会文化的外部表现为( C)A.符号B.规范C.礼俗D.价值4、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的基本群体是(D )A.偶发群体B.社会类属C.次属群体D.首属群体5、下列属于服务组织的是(A)A.博物馆B.图书馆C.俱乐部D.医院6、职业流动的主流是( A)A.水平流动B.向下流动C.向上流动D.其它7、社会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D )A.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B.心理的需要C.生理的需要D.生产力发展的需要8、社会控制首先是对什么的制约(A )A.社会成员心理B.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C.社会成员的道德行为D.文化规范9、人类有史以来最后一种家庭形式是(D)A.偶婚制家庭B.伙婚制家庭C.普那路亚家庭D.专偶制家庭10、提出“X”理论与“Y”理论的是(D )A.巴纳德B.涂尔干C.科塞D.麦克雷戈11、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是(A )A.文化元素B.文化集丛C.文化模式D.礼仪12、社会学的科学方法论是( C)A.实证主义B.非实证主义C.历史唯物主义D.历史唯心主义13、孔德关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理论是(C )A.社会动力学B.社会静力学C.社会进化论D.社会发展论14、个人社会化的特点是(A )A.主动性B.自觉性C.互动性D.强制性15、作为社会和文化的缩影,是个人生活的基本社会环境的是(B )A.工作单位B.家庭C.社区D.大众传播16、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社会关系的首要问题是( C)A.利益B.需求C.生产D.阶级17、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是( B)A.社区B.群体C.家庭D.法律18、组织的核心是(B )A.组织的目标B.权力的划分C.组织的结构D.组织的功能19、社区的首要功能是(A )A.经济生活B.社会化C.社会控制D.社会参与20、社会群体存在的本质反映是(B )A.生产关系B.社会关系C.组织D.人的本质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现代社会变迁的特点有(ABCD E )A.速度日趋加快B.受科学技术的影响越来越大C.带来了越来越多的问题D.受人们自觉控制的程度不断提高E.相关性日趋增强2、我国家庭的发展,出现了同西方家庭发展相同的趋势,主要表现在(ABC )A.家庭规模小B.家庭功能有所变化C.对家庭价值的认识趋向现代化D.家庭规模扩大E.对家庭价值的认识出现后现代意识3、文化的空间结构包括(ABC D )A.文化区B.文化区域C.文化圈D.边际文化E.多元文化4、社会学的主要特征有(ABCD E )A.整体性B.综合性C.广泛性D.应用性E.多样性5、下列有关社会唯名论正确的是(CD AB)A.否认一般的客观实在性B.否认概念的客观内容C.只有个人才是真实存在的D.个人行为及其细节是社会学研究对象E.认为只有个别事物才是真实存在的6、文化交流包括(C E BA )A.文化接触B.文化冲突C.文化采借D.文化移植E.文化融合7、帕森斯认为群体具有的功能有(ABDC )A.适应环境B.实现目标C.统一内部D.维持价值E.更新价值8、宏观社会控制包挂哪些方面的控制(ABCD )A.政治B.经济C.文化D.意识形态E.心理9、社会学创立和形成时期的代表者有(ABCDE )A.孔德B.斯宾塞C.涂尔干D.韦伯E.马克思10、个人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可以简括为(ACD E B)A.技能社会化B.政治社会化C.行为社会化D.性别角色社会化E.文化社会化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1、组织结构2、制度化控制3、社会现代化4、社会问题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为什么说,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2、简述社会舆论在社会控制中的重要性。

马克思习题

马克思习题

一、马克思的当代价值1、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

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当代世界的宏大视野;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透视时代风云的锐利目光;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展望未来世界的长远眼光和战略定力。

2、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精神旗帜;马克思主义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精神动力;马克思主义是引领当代中国实践的行动指南。

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3、从人类历史发展看,世界仍然处于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从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大时代,马克思主义仍然是当今时代的真理;人类的未来仍然需要马克思主义的启迪和指引。

马克思主义致力探寻人类社会的奥秘,揭示人类历史的规律,指引人类前进的方向,对于人类走向未来具有不可缺少的启示和引领价值。

二、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及其方法论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1、就新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要素、结构和功能,它已经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之所以旧,因为它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经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关的变化,走向灭亡就成为不可避免的。

2、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适应新条件的因素,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能动反映。

1、一方面,认识的反映特性是人类认识的基本规定性。

认识的反映特性是指人的认识必然要以客观事实为原型和摹本,在思维中再现或摹写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和本质。

人的认识不论表现形式多么抽象复杂、归根结底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所以,反映的摹写性表明了反映的客观性。

2、另一方面,认识的能动反映具有创造性。

认识是一种思维中的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而不是主观对客观对象简单、直接的描摹或照镜子式的原物映现。

四、真理与谬误的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是人类认识中的一对永恒矛盾,它们之间即对立又统一。

高中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整理第二章

高中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整理第二章

高中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整理(第二章)高中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整理(第二章)物质资料生产和社会生产方式1、为什么物质资料生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2)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是在人类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和存在的。

离开了人类的物质资料生产,也就不存在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更不会产生反映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客观经济规律。

因此,要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需要了解什么是物质资料生产及其对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

(3)所以物质资料生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2、为什么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是因为:一方面,人们要满足物质生活需要,维持自己的生存,就需要有食物、衣服、住房等最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这些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的生产才能获得。

另一方面,只有人们的物质生活随着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而丰富起来之后,政治、文化、科学和教育等活动才能发展起来。

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从事其他各种社会活动的先决条件。

3、劳动过程有哪些简单要素?(如何理解生产要素和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1)人们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过程,必须具备三个简单生产要素:劳动者的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

劳动者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之所以是劳动过程最一般、最基本、最有普遍适用性的要素,任何劳动产品都是这三个生产要素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结果。

任何社会的劳动过程都必须具有这三个基本生产要素,否则根本不可能进行物质生产活动。

(2)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在劳动过程简单要素的基础上,会逐步加入某些新的生产要素,如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经济信息等,它们是现代化大生产劳动过程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

4、社会生产力是如何构成的?生产力的构成,概括地说包括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

(1)人的因素是指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科学知识,并实现着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题库(主观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题库(主观题)

2015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题库(学生版)2015—05—27一、客观题①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②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③德国古典哲学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就是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④马克思恩格斯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⑤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⑥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⑦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根据对上述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

⑧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根据对上述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

⑨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⑩20世纪初,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1.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即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它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体系及其发展规律性的科学。

1.2、劳动:是有劳动能力和劳动经验的人,在生产过程中的有目的的活动。

1.3、劳动对象:是人们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也就是劳动加工的对象。

1.4、劳动资料:又称劳动手段,是人们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其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工具。

1.5、生产资料:是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它是任何社会进行物质生产所必备的条件。

1.6、物质资料生产过程:是人们的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手段)在一定形式下结合起来,创造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物质产品的过程。

1.7、生产力: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能力,反映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1.8、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又称经济关系。

生产关系是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1.9、生产关系体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所建立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方面的经济关系的总和。

1.10、社会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与统一。

1.11、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体现着经济过程的必然趋势。

1.12、生产资料所有制:即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它是人们在占有生产资料方面所形成的关系,体现着生产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

1.13、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1.14、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与它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

2.1、商品:是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劳动产品。

2.2、商品生产: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的生产。

2.3、商品交换:是商品的相互让渡或买卖。

2.4、商品经济:是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容,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2.5、社会分工:是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部门和行业的分工。

2.6、使用价值:是物品的有用性或效用,即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生产关系。

因为,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生产关系是人类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人类活动的基本关糸是生产关糸,是说此关系是一切关糸的出发点,是源泉,既使血缘关系也要服从生产关系,而恰恰因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则创造出不同类型的血缘关糸,生产关糸重于血缘关系,人类为了生存与进步,结合在一起劳动创造财富,这种关系就是最基本关系即生产关系.其它关糸都与此关系产生间接和直接的关系,因此它是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的最基本关糸。

马克思主义基础概念知识总结(31)

马克思主义基础概念知识总结(31)

生产方式:亦称“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社会生产方式”。

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获得方式,即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共同活动的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统一体。

在马克思的著作中,“生产方式”在不同场合有过不同用法。

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二者的统一。

马克思说,生产方式既表现为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又表现为他们对无机自然的一定的能动的关系,表现为一定的劳动方式。

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

生产关系直接规定了生产方式的性质,生产力最终决定着生产方式的存在、发展和变革。

生产方式与地理环境、人口因素一起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其中最重要的条件,是社会存在的主要内容。

人们为了生存,必须有物质生活资料,为了获得物质生活资料,必须进行生产劳动,必须有一定的生产力和一定的生产关系。

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就构成一定的生产方式。

在生产方式统一体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能动、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关系是相对稳定的因素。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水平和发展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要求改变与之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于是生产关系就要改变,社会革命就要到来。

马克思指出,生产方式,生产力在其中发展的那些关系,并不是永恒的规律,而是同人们及其生产力的一定发展相适应的东西,人们生产力的一切变化必然引起他们的生产关系的变化。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能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当生产关系适合于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于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

在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中始终贯穿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人们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中从事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

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都是建立在生产活动的基础之上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最全重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最全重点

马原最全重点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还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如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是资本主义生活方式在西欧已经有了相当发展的时期。

时代孕育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又开辟了新的时代。

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资本主义已经确立。

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已经显现。

资本主义社会带来的社会巨大变化,促使思想家思考。

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早期资本主义的残酷性工人阶级的反抗阶级矛盾突出(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事业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具有紧密联系,这是他们创立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条件。

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人们的各种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

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 ) A.生产资料所有制
B.产品分配关系
C.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考查要点] 考查考生对社会生产关系基础的理解。

[答案解析] 社会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经济关系,它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过程中的各种经济关系,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这些关系中最基本的问题,它决定着生产资料归谁所有、支配和使用,决定整个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是
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因此,本题正确的选项是A。

B、D两项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内容,C项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必须要研究的对象,都不符合题意。

生产关系是指物质手段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

它们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形式,生产中人们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产品分配形式。

其中,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形式是最基本和决定性的。

物质手段的生产方式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生产关系的概念是标志着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历史唯物主义形式的基本概念。

他们在德国意识形态中第一次使用了生产关系的概念。

按照马克思的论述,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是生产关系,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具有一定历史发展模式的生产方式,相应的社会生产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恩格斯以简洁,全面的方式指出了马克思的发现过程:“经济学本质上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

基本说明编辑器
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产品的生产创造过程中,工人形成的劳动互助合作关系就是生产关系。

适用国家法律,政策,制度,劳力分配等关系。

生产工具标志着生产力水平。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生产力决定了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应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的形式,它们将对生产力产生反应。

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国意识形态中指出,人们的生产“在双重关系中体现出来: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

人们实现的生产力总量决定了社会状况。

”。

生产关系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基于公有制,另一种是基于私有制。

生产关系揭示了经济形式和社会的内在逻辑,所使用的方法是遗传学。

发生过程揭示了从本质到现象的运动和发生原理;批评的过程形成了辩证认识论。

这是具有科学意义的历史研究方法。

按照“保本”的定义,家谱是中国人的“辩证法”。

因此,需要结合主题领域进行详细说明。

中国人民大学魏兴华教授进一步认为,从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中可以明确以下几点
1,人们需要生产才能生存。

生产是社会生产,包括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关系。

前者是“自然关系”,后者是“社会关系”。

2,生产的社会关系不是永恒的,而是发展和变化的,因为生产力在不断变化。

3,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是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力的社会形式。

因此,生产关系必须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与生产力相适应,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4,生产力总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移动和发展。

当它们发展到某个阶段时,就会与生产关系矛盾。

如果原始的生产关系从生产力发展的形式转变为生产力发展的束缚,就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旧的生产关系将被适应生产发展的新关系所取代。

生产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