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7 《土地的誓言》同步练习(解析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土地的誓言》同步练习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碾.压(niǎn)胸膛蚱.蜢(zhà)阑语

B.誓.言(shì)高梁丰饶.(ráo)土壤

C.污秽.(suì)耻辱缠.绕(chán)默锲

D.怪诞.(dàn)禾稻埋.葬(mái)纯粹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在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A项,“阑”应写作“谰”;B项,“梁”应写作“粱”;C项,“秽”应读作“huì”,“锲”应写作“契”。

2.下列书写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A.喷涌珠丝马迹缠绕红熟

B.谰语班谰亘古申吟

C.丰绕飘扬过海泛烂桨液

D.镐头土穰蚱蜢原野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汉字字形。A项,“珠”应为“蛛”,“熟”应为“”。B项,“班谰”应为“斑斓”“申”应为“呻”C 项,“绕”应为“饶”“飘扬”应为“漂洋”,“烂”应为“滥”,“桨”应为“浆”。D项,“穰”应为“壤”。C项错误最多,所以选C。

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亘古:远古。

B.族系: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同类。

C.标直:标准直线。

D.污秽:肮脏的东西。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标直”的意思是“笔直”。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

B.禾稻的香气是强烈的,辗着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丰饶……没有人能够忘记她。

C.我向那边注视着、注视着,直到天边破晓。

D.“我代表的那位英雄总不会是空虚的,”上面那石头有点不高兴,竭力想说服底下的那些石头,“看市民这样纪念他,崇拜他,一定是历史上实实在在的英雄。”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使用与辨析能力。我们在语文学习中不管是读书或是写作,除了领会文章的立意,理解布局谋篇,品读词句外,还要重视标点符号,把标点符号与语言文字联系起来阅读、思考、运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地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全面提高读写能力本题中,C项,顿号应该为逗号。

5.指出下列各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

(1)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

(2)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

(3)我向那边注视着,注视着,直到天边破晓。()

【答案】(1)比喻(2)拟人(3)反复

【解析】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类型的把握。“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是比喻。“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是拟人。“注视着,注视着”是反复。

6. 依照句子,完成下面的句子。

例句: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我无数的脚印。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

仿句:在校园的小径上,_____________。在沸腾的操场里,_________________,在图书馆安静的氛围中,________________,在教室的课桌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留下我无数欢声笑语(2). 我洒下颗颗汗滴(3). 我如饥似渴地阅读(4). 印下我书写描画的痕迹

【解析】试题分析: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抓住前例句“我印下我无数的脚印”。所填内容要考虑到空格前的文字内容,如是在“小径”“操场”“图书馆”“课桌”范围内应该发生的事情。一定要符

合神形兼备的要求。

二、课内精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我是土地的族系,我不能离开她。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无数的脚印。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我吃过我自己种的白菜。故乡的土壤是香的。在春天,东风吹起的时候,土壤的香气便在田野里飘起。河流浅浅地流过,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窜出来,空气里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原野到处有一种鸣叫,天空清亮透明,劳动的声音从这头响到那头。秋天,银线似的蛛丝在牛角上挂着,粮车拉粮回来,麻雀吃厌了,这里那里到处飞。禾稻的香气是强烈的,碾着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丰饶……没有人能够忘记她。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夜夜我听见马蹄奔驰的声音,草原的儿子在黎明的天边呼唤。这时我起来,找寻天空中北方的大熊,在它金色的光芒之下,是我的家乡。我向那边注视着,注视着,直到天边破晓。我永不能忘记,因为我答应过她,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7.怎样理解“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中“埋葬”这个词语?

8.为什么文章起初写“关东大地”用“她”来称呼,而到了后面时却又改口说“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9.请用简洁的话概括“在故乡的土地上……多么丰饶”的内容。

10.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土地的誓言”?

7.【答案】“埋葬”只用于已经死去的事物。昔日留下的欢笑曾经是晶莹如露珠般点缀在垄上,散发着迷人

的光泽。而今,这一切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只是凄苦、哀愁和悲愤!作者的欢笑已经“死了”,它被埋葬在故乡的田垄间。作者的欢乐只属于失去的故园。这样想来,用“埋葬”一词更多了一层沉重的感觉和悲愤的心绪。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能力,首先要知道“埋葬”的本意是什么,然后再结合语境具体分析。

8.【答案】人称的变化实际上是情感的变化的结果。文章开始用第三人称。是因为感情起初比较平稳,但随着作者情绪一步步激动,作者就不满足于使用向第三者介绍的人称代词“她”了。于是抛开读者直接与自己所叙述的对象进行对话交流,对土地以“你”相称,情感显得更加直接而迫切。这在修辞上叫作“呼告”,具有强烈的抒情效果。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表现手法的掌握和文章情感的理解。随着人称的变化,反映的是情感的变化。然后再结合句子具体分析即可。

9.【答案】回忆“我”在故乡成长的足迹,用诗一般的语言抒发思乡之情。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指定语段,把握关键性词语,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即可。

10.【答案】从全文来看,这誓言是作者对着土地发出的。作者在文章末尾壮怀激越地发誓:“我要回到她的身边……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这种掷地有声的誓言读者自可强烈地感受到。因此,这一标题应该理解为“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标题的理解和对主旨的把握。揣摩文章中所表达的爱国情感,仔细分析标题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就能得出结论。

三、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向泥土敬礼

①人们说乡村是泥土做的,是啊,木镇的一切都在泥土上。木镇的人不识字,但不妨碍他们把泥土当作《圣经》,他们知道大地上的一切都是泥土给的,炊烟呼吸,鸡啄驴鸣,花草物种,这些只是“圣经”上不同的文字。

②如果说草的种子是汉语印制的,父亲能读懂;那村长折腾土地的脾气就是英文印制的,他读不懂。因为有时村长让大家种水稻,但却颗粒无收。父亲说我们这里的地寒,水稻是金贵喜暖的玩意儿。泥土有脾气,你不要拗,种子也有脾气,你不要拗,你能把庄稼种到石板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