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与洋务运动对比研究
比较中国的洋务运动与日本的明治维新
比较中国的洋务运动与日本的明治维新洋务运动,即自强运动,典出《易经·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用此一旧式语言概括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现代化改革,已暗示了面对传统时的瞻前顾后。
李鸿章等人也自知必遭保守派攻讦,于是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自辩,解释改革目的仅为“富国强兵”,绝非动摇国本,卖国求荣。
洋务运动从1861年(咸丰十年底)开始,而仅仅7年之后,远在东方大海之中的小国——日本也开始了它大刀阔斧的改革——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一次政治革命。
它推翻德川幕府,使大政归还天皇,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实行大改革,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方化。
明治维新的主要领导人是一些青年武士,他们以“富国强兵”为口号,企图建立一个能同西方并驾齐驱的国家。
清政府与日本出于几乎同样的动机、处于几乎一样的地位、面临几乎类似的问题,而最终结果却有天壤之别,明治维新完全成功,而洋务运动则彻底失败。
这是为什么呢?是日本的初始条件优于中国吗?是日本的制度更先进吗?我认为原因是多元的,它关系到政治,文化,经济等诸多方面。
首先,在改革时期的领导人的实权地位不同,使得改革的进度不同。
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的统治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所以光绪皇帝领导的洋务运动就时刻受到强大反对势力的掣肘。
朝中的重要官员如倭仁等保守派,对洋务运动采取仇视的态度,使洋务运动进行得十分困难,无法获得太多人的支持。
反观日本明治维新,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推翻了德川幕府的明治天皇,他领导的倒幕派是一支以低阶武士、商人、新兴地主、大名等组成,人数众多,使明治维新改革得更加顺利。
其次,主事者见识不同。
恭亲王奕䜣,文祥、沈桂芬是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势力。
而在地方则有曾国藩,崇厚,左宗棠,沈葆桢,李鸿章,张之洞等人。
这些人虽然都是有权有势的人物却鲜有留学外国的。
相反的,明治维新的领导人物呢——伊藤博文,山县有朋,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板垣退助,大隈重信,他们多是西南长州,萨摩的武士,他们大部分出身下级武士,有的受洋学教育及军事训练,有的参加过排外运动有与外人打仗经验。
历史研究性学习:“明治维新”与“洋务运动”的对比
历史研究性学习:“明治维新”与“洋务运动”的对比19世纪中叶,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欧洲殖民者瓜分了拉美、大洋洲等地区。
但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工业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迫切要求更多的殖民地,来倾销商品,寻找原料。
亚洲被各列强所“物色”。
侵略者蜂拥而至,亚洲国家纷纷沦为(半)殖民地。
各国有志之士都想赶走侵略者,拯救奄奄一息的祖国。
另一方面,改革之潮在欧美各国涌起,为亚洲国家改革作了范例,开了先河。
在这样情况下,中国兴起了洋务运动,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
但由于各种因素,两国的运动在各方面存在巨大差异。
有哪些差异?为什么有这些差异?从以下各方面对比可得答案:1、改革的方面:“殖产兴业”与“富国强兵”材料:1875年,日本公使森有礼在保定与李鸿昌就朝鲜问题进行会谈,其中提到明治维新有一段有趣的对话:L——李鸿章S——森有礼L:对于近来贵国所举(明治维新),很不赞赏。
独有对贵国改变旧有服装,模仿欧风一事感到不解。
S:其理由很简单,只需稍加解释。
我国旧有服制,正如阁下所见,宽阔爽快,极适于安逸之人,但对勤快之人并不适合,所以它能适应过去的情况,而于今日时势之下,甚感不便。
今改旧制为新式,对我国裨益不小。
L:然衣服旧制乃对祖宗遗志的追怀,子孙应当重视,万世长存才是。
S:如果我国的祖先尚在的话,无疑也会做和我们同样的事。
距今一千多年前,我国的祖先看到贵国的服装优点便加以采用。
不论何时,善于学习他国长处是我国的传统。
L:贵国祖先采用我国抚掌乃贤明之举,我国服装纺织方便,用贵国原料既能制作,如今又要模仿欧服,实在要付出莫大的冗费。
S:虽然如此,但依我观之,要比贵国的服装精美便利,像贵国头发长垂,鞋大而粗,不太适合我国人民,其他还有很多事情不能适应,关于欧服,从不了解经济常识的人看来,当然贵一点,但是勤劳乃致富之基,怠慢乃贫苦之源。
正如阁下所知,我国旧服宽大而不方便,适应怠慢而不适应勤劳,然而我国不愿意慢慢致贫,想要勤劳致富,所以舍旧就新,现在所费,将来可得无限回报。
明治维新与洋务运动对比研究
明治维新与洋务运动对比研究明治维新与洋务运动对比研究摘要:在19世纪中期风起云涌的资本主义世界潮流的推动下,中日两国都进行了一场旨在富国强兵的改革运动: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
两国的改革都是向西方学习的过程,都是在探索近代化的道路。
但是,同时代的改革,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结局和影响,中国洋务运动最终没有改变沦为半殖民地的厄运,如昙花一现,转瞬即逝。
日本的明治维新实实在在地使日本走上富强之路,由被殖民、被侵略摇身一变而成为殖民者、侵略者。
反思其中,我们研究这两个国家的成败的原因,以对今天有所裨益。
正文:改革,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之一。
中国近代维新变法发起者梁启超说:“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易经》中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古人就已经提出了世间万物的发展都必须符合这一规律。
古代的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今天的改革开放,无一不使国家在当时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发展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从十四世纪以来,资本主义产生、发展,世界历史的主流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各国的发展进程、结果证明了“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道理。
同作为亚洲国家的中日两国,却在近代化的大潮当中,表现出了不同的思想、做法,从而导致两国不同的结局。
对比近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同命不同运。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对比研究,从而得出一点认识。
首先,从两国近代化起步的背景看。
1、国内社会背景:中国从秦王朝确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开始,到1840年鸦片战争时的两千多年一直是封建专制国家。
历朝历代不断强化皇权,使封建制度发展成为庞然大物、盘根错节,深深地植根于社会的方方面面,难以撼动。
明清以来,为防止倭寇入侵以及其他国家进入,威胁封建统治,政府长期以来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的经济文化交往,和外界的交流少之又少,逐步地蒙蔽了自己的双眼,看不到世界发展的主流,仍做着“天朝大国”的迷梦。
日本明治维新和洋务运动的比较分析
xx明治维新和洋务运动的比较分析在受到西方侵略者的冲击下,日本和中国这两个亚洲国家几乎在同时进行了一场改革,然而两者的结果却截然不同,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同点:在背景方面两者多遭受到了外来侵略者的冲击,中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遭到了惨败,主权进一步沦丧,国门进一步打开,日本在经过“黑船事件”后,和美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国内的封建经济趋于解体,产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阶级斗争尖锐,各地农民起义,面临着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危险;两者多是一场近代化改革;改革前夕两者多是封建专制国家,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统治时期,中国的君主专制统治发展到了顶峰时期;中国和日本当时多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改革的时间基本相同;多受到国内封建势力的阻挠;两者在一定程度上都促进了本国的近代化进程,发展了本国的近代企业,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同点:1.明治维新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全面西化的变革运动,洋务运动则是一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2.指导方针不同:洋务运动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纲领,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封建统治,明治维新则是以“脱亚入欧”为指导思想,要全面破除封建统治,走上资本主义道路3.目的不同:洋务运动的目的只是通过学习西方的技术来维护已经腐朽的封建统治,镇压农民运动,明治维新则是为了巩固新天皇为首的新政权,发展资产阶级4.领导力量:洋务运动缺乏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洋务运动在真正实行时处处受到制约,慈禧太后掌握朝廷实权,为了平衡权利,一手扶植顽固派,另一方面又重用支持洋务派,洋务运动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领导集团没有占据政治和兵权的主动,洋务派力量弱小;明治维新领导则是下级武士,他们原本属于统治阶级的组成部分,但却得不到很好的任用,决定了下级武士必定要背叛幕府,成为反封建营垒的重要成员并且充当了领导者的角色。
正是在这一势力的领导下,日本推翻了幕府统治,明治天皇掌权,大刀阔斧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
5.外部环境不同:洋务运动时期中国面临着多国的侵略和瓜分,抢占中国市场;英美列强,则利用日本作为牵制和侵略中国的工具,因而不但放松了对日本的侵略,反转而扶植日本。
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洋务运动的比较
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洋务运动的比较
1.相同点:都主张像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富国强兵
2.不同点:①中国洋务运动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只学西方先进的科学
技术,而不学先进的思想和政治经济制度;②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③日本不但学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且引进西方先进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④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3.不同的原因:①经济:中日两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中国洋务运动时,民族
工业虽然已产生,但力量薄弱,发展缓慢,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19世纪的日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有了较大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引起了日本社会的深刻变化;②政治:两国封建专制统治的基础不同。
中国封建专制势力强大,在洋务运动中,顽固派掌握实权,并始终以维护封建专制制度为目标;日本的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倒幕派实力强大,并最终推翻幕府统治,掌握国家实权。
新政群为摆脱外来压迫,积极发展资本主义,为建立近代化国建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思考探究: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对比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对比一、明治维新和洋务运动是日、中两国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上的两种性质不同的社会运动1首先我们应该看到,当时的日本和中国在自己社会纵向发展的过程中已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日本的资本主义萌芽已发展成了资本主义势力,经济上有一定势力而政治上无权的资产阶级和已经资产阶级化了的下级武士已作为德川幕府的反对势力而在日本社会中客观地存在着。
而当时的中国却仍然停留在封建社会的漫长跋涉中,弱小的资本主义萌芽虽然早已出现,但在封建主义的种种压制之下还无法迅速成长起来,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资产阶级的政治势力。
日本在1603年建立了德川幕府制度,结束了日本长期的战乱状态,国内出现了一个相对和平安定的局面,形成了统一的市场,社会经济有了一定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产生了。
在农村,出现了商人阶层,他们用自己的资金或借助于城市中的大批发商的贷款,把农产品收购起来转卖给上一层的商人或城市中的大批发商,从中获得商业利润。
在棉织业中也出现了“换棉”和“租机”形式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在手工业中出现了作业分工的集中的工场手工业,1867年私营的雇十人以上的手工工场已有400多家。
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日本社会中已出现了资产阶级,他们在经济上有一定势力。
在幕府末年,大商业和高利贷也有较大发展,城市中已经出现了一批叫做“株仲间”的商业垄断组织。
有些商人已凭借手中的经济势力参与政治。
据记载仅日本大阪市富商和高利贷借给封建主大名的债款就高达六千万两黄金,每年利息就相当于大米三百万担。
有此富商和高利贷者已不仅能凭借经济势力挟制大名,而且还直接参与藩政。
当时已出现的资产阶级虽然经济上有了这种势力,但在政治上处于无权地位,被视为下等阶级。
另外,日本社会还有一个中国社会所没有的武士阶级,他们是封建统治者固定的亲兵,不事生产,只能依靠禄米生活。
幕府统治末期,由于财政困难,幕府和各藩经常削减和停发下级武士的禄米,使一大批下级武士和家属生活异常困苦。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对比探究研究报告
洋务运动与明日维新对比探究研究报告明日维新和洋务运动作为日本和中国在特定历史时期所进行的改革。
他们在年代、历史背景、措施和一些影响方面既存在相似性又存在差异性,因此,我们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应该多向历史学习,学习过去的经验教训,这就需要我们对其进行深刻的研究和对比,不仅能让我们对历史有一个新的见解,而且也可以知道我们的现在的改革。
明日维新和洋务运动的发生是存在历史必然性的,这样的必然性是因为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必然方向,近代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应该是向工业化、民主化发展,因此,在这样大的潮流面前,中国和日本都是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在这样的社会变革大潮流的面前,中国和日本都被迫面临着相同的挑战。
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两个改革的历史背景。
社会经济背景就社会经济层面而言,明治维新前日本与中国已有明显差异。
19世纪时的日本已有现代商业社会的基础,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已拥有各类现代商业元素。
如: 日本幕府时代已有专责封地管理的“藏元”,称为“两替屋”的银行业,以及其他各种现代商业元素。
明治维新只不过是把各种商业元素予以结合,成为强大的力量影响全国①。
而当时的中国在现代商业元素方面的发展几乎为零,商业比较落后。
社会上的商业行为仍以农业为其根本,欠缺银行业、保险业、会计业、法律业等现代商业体系的必要机制②。
当时中国传统社会人们的思想还比较落后,封建思想根深蒂固,难以接受新兴事物,要想在中国推行较大的改革,容易被传统社会排斥,不易产生显著的成效。
虽然当时中日在经济上有所差异,但两国都与西方有极大的差距。
日本德川幕府晚期面临前所未有的体制危机,无法解决财政恶化、通货膨胀、农村土地兼并和城市无业流动人口增加等问题③,日本也面临着经济上的危机。
而且在两国之前都对外实行锁国政策,封闭的政策使两国都落后于西方世界。
政治背景日本明治维新前,各种社会矛盾尖锐,幕府统治已十分不稳固。
在日本明治维新前,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从根本上动摇了幕府的统治,具有资产阶级色彩的大名(藩地诸侯)、武士,和要求进行制度改革的商人们组成政治性联盟,与反对幕府的基层农民共同形成“倒幕派”的实力基础④。
洋务运动教育改革与明治维新教育改革比较研究
洋务运动教育改革与明治维新教育改革比较研究洋务运动教育改革与明治维新教育改革比较研究一、引言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是中国和日本两个东亚国家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实施的重大改革运动。
这两次改革运动的目标都是近代化,任何一个东亚国家的现代化过程都无法忽视教育的作用。
本文旨在比较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两次教育改革,探索它们的差异与共同点。
二、洋务运动教育改革的背景和内容1. 背景洋务运动是中国晚清政府在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末兴起的一次力图强化国力的综合性现代化运动。
面对列强的侵略和前所未有的军事技术、经济技术的巨大差距,中国晚清政府开始转变思想,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2. 内容洋务运动教育改革主要关注三个方面:招收外国教育人员、设立新式学堂和修订教材。
首先,晚清政府开始招收大批外国教育人员,通过引进外教的方式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思想。
著名的洋务人才有曾国藩、李鸿章等。
其次,晚清政府在全国各地设立了一批新式学堂,培养新一代的人才。
这些学堂主要注重科学、技术、军事、航海等实用性的学科。
最后,晚清政府积极修订教材,尝试将西方的知识体系引入中国。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图解太史公原著钩沉》。
三、明治维新教育改革的背景和内容1. 背景明治维新是19世纪中叶日本政府进行的一次伟大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现代化运动。
面对列强的压迫和侵略,日本政府采取了积极的对外政策,推动了教育改革。
2. 内容明治维新教育改革主要关注三个方面:建立现代学制、引进西方教育理念和培养实用人才。
首先,明治政府建立了现代学制,从小学到中等职业学校,形成了完整的学制体系,并制定了统一的教育计划。
其次,明治政府大力引进西方教育理念,包括教育目标、教学法和教育思想。
日本政府派遣大量留学生前往欧美接受教育,学习西方教育经验。
最后,明治政府致力于培养实用人才。
在教育内容上,注重培养军事、技术、医学等领域的人才,推动日本现代工业的发展。
四、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教育改革的比较1. 改革动机与目标洋务运动的改革动机主要是面对列强的侵略,试图借鉴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教育理念以增强国力。
明治维新的洋务运动比较
二、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洋务运动是目的、道路、内容和做法都完全不同的运动
(日: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的革命运动。领导人:新兴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了的下级武士 目的:都是为了对旧社会进行有利于新兴资产阶级的改革,而不是为了保留和完善原有的社会制度。途径:在武装推翻了幕府统治,消除改革阻力的后,由天皇政府进行改革。 上层建筑:代表地主资产阶级利益的明治政府 推动变革的原因:改造原教育,在日本发展资本义的改革运动,中国的洋务只是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维护封建统治,以此挽救清政府的灭亡
中:是一场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领导人:朝廷重臣 根本目的:在于巩固原有的他们认为“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的封建社会制度,维护和延续满清王朝的统治。
途径:在地方督抚的推动下进行。 上层建筑:顽固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的腐朽没落的满清政府 推动变革的原因:要维护原有社会)
不同:1、领导者不同:前者是封建地主阶级,后者是资产阶级化的中下级武士。2、性质不同:前者是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后者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3、内容不同。前者主要单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没有改革政治制度,后者不仅涉及经济、军事、文化等,而且进行政治制度的变革,内容全面。4、变革的途径不同。前者在地方督抚的推动下进行,后者是在武装推翻了幕府统治,消除改革阻力的后,由天皇政府进行改革。5、结果不同。前者虽然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第一步,但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最终失败了。后者使日本实现了富国强兵,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明治维新与洋务运动的对比研究
明治维新与洋务运动的对比研究摘要:日本明治维新对中国洋务运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其影响之深远以至于今。
在现代化的竞赛跑道上,日本仍然走在我国前面。
日本现在的许多东西也引起我们注意,值得我们学习,这样比较一下明治维新和洋务运动的异同,研究一下明治维新对中国洋务运动的影响,不仅是历史研究的需要,也该于现实有所裨益吧!正文:“譬犹渡河,人操舟而我结筏,譬犹使马,人跨骏而我骑驴”。
这是左宗棠奏设福州船厂时,对中日两国近代化进展情况的描写。
如果说,日本的近代化始于明治维新,那末,中国的近代化可以说是发韧于洋务运动。
中国与日本乃一苇之隔,在历史上有着源远流长的联系,两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发展状况及其所处国际环境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是,几乎是同时发生在中国和日本土地上的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却是那样不同,正如左宗棠说的,明治维新是操舟跨骏,洋务运动则是结筏骑驴。
在日本明治维新的1868年至1893年的二十五年里,工厂企业由四百零五个(主要是手工业工场),增加到三千三百四十四个(绝大部分是近代企业);铁路建有二千零三十九点六英里,还出现了“山阳”、“九州”、“北海道”、“关西”等四家私营大铁路公司;使用蒸汽动力的船舶总吨位到十一万零二百零五吨;银行有七百零三家;以纺织业为中心的轻工业部门初步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
中国洋务运动从1861至1895年的三十五年里,洋务派共办了近代军事工业19个,近代民用工矿企业29个(不包括以私营为主的官督商办企业),其中煤矿11个,各种金属矿12个,钢铁厂2个纺织厂4个;还有一批近代交通运输业,包括拥有轮船20多艘总吨位达5万吨的轮船招商局;铁路建成的仅364公里。
1872年中国开始出现民族资本主义近代工业,至1894年,才办了一百多个。
在资本主义近代化道路上,中国与日本比落后了很长一段距离。
一般认为明治维新是成功了,而洋务运动是失败了,我不这样看,明治维新是成功了,但洋务运动并没有失败,在中国平地上竖起上述那么多近代工厂企业,是空前的,就是成功之处。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之比较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之比较相同点:1. 背景相同——两者都发生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两国都面临日趋严重的民族危机,受到了西方列强的侵略的前提下发动的运动。
2. 目的相同——都是要富国强兵,挽救民族危亡,巩固统治。
3. 内容相同——两者都从西方引进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了一批近代化企业、新式军队,进行了教育改革,这都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潮流的不可阻挡。
4. 方式相同——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不同点:1. 具体措施不同:(1)政治方面:日本改革落后制度,建立新的体制,削弱封建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封建身份制,取消武士特权,建立新的近代天皇制政治体制。
中国洋务运动没有触动封建专制制度。
(2)经济方面:中国洋务运动主要办了一些军事和民用企业。
官办企业生产不计成本,不考虑经济效益,管理机构为封建衙门式管理,大权操在封建官僚手里。
贪污腐败现象严重,企业缺乏活力与动力。
民用企业则垄断了某些行业,且清政府对民间私人办厂实行严格限制。
导致中国民族资本无从发展。
日本大力进行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政府投资兴办了一些近代工业,同时鼓励私人资本发展。
推动了民间企业的兴起。
(3)教育方面:中国只办了三十多所培养翻译、军事、科技人才的新式学校,选送了几批出国留学生,原有的教育体制、八股取士制度未有丝毫的触动。
日本推行"文明开化"政策,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日本封建文化,简称“西化”,大力发展近代教育,培养资本主义建设人才,建立全民义务教育制度。
(4)军事方面:日本废除了旧时的封建征兵制,建立了一支富于武士道精神、绝对效忠天皇的新式军队,积极准备对为侵略扩张。
中国洋务运动创办了一系列的军事工业,培养了一批近代军事人才,然而迂腐的封建统治者终究领导不好一直新式的军队,政治的腐败导致军事成果最终化为乌有。
3.阻力不同。
洋务运动外受西方列强,内受封建顽固势力的严重阻挠;日本幕府体制专制色彩较轻,倒幕运动的胜利扫除了改革的障碍。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区别
浅谈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差不多同时发起,结果相差之大,令人深思。
这种差距两种变革的本质上。
先来看洋务派的这种图变自强的举措,仍然局限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框框里面。
洋务派对于西方的兴趣,并不包含着追求更高的社会目标与伦理思想的内在精神要求和丰富的社会内涵。
洋务派妄图通过根基、功能的范畴把中学和西学加以分隔和联系,虽然从表面上解决了异质文化价值观念的形式上的互容性,但是,根基和功能是不能机械分离的。
而日本明治维新是学习西方的整体,并不是单纯的学习技术,更多的成分是基于广泛的文化比较以及基于这种比较作出的选择。
从19世纪下半叶的世界形势来看,东方落后于西方。
在这个特定时代,决定了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运动面临着一个共同课题——必须向西方学习。
如何学习呢?怎样学习呢?它们分别制定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和“脱亚入欧”的不同方针。
这两种指导方针,虽有其共性,即都主张向西方学习,但更为重要的是,它们对旧有封建制度采取了完全相反的态度。
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和顽固派在对待封建制度的根本态度上是一致的。
但是,洋务派在对西方物质文明的认识上却不同于闭目塞听的顽固派,尤其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对太平天国革命的镇压,他们深感洋枪洋炮的威力,先是购买洋枪洋炮,继而创办军工企业自己制造,后来随着学习西方热潮的高涨和举办军事工业所遇到的种种困难,又进一步认识到,西方之所以强大,除“船坚炮利”之外,还在于他们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因此大力举办民用企业。
但实践的结果,却没有使中国走上近代化的道路。
其问题的关键在于他们制定的错误指导方针。
洋务派确实无意把封建的中国改造成为资本主义的中国,他们学习西方的最终目的,也只不过是想用西方资本主义的皮毛来维护已腐朽的封建主义的躯体。
这才是洋务派“中体西用”指导方针的实质和造成洋务运动悲剧的根本原因。
而日本明治维新则相反。
它的“脱亚入欧”的指导方针,是由那些已经资产阶级化的中、下级武士提出的。
简析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
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两个封建国家在类似的历史命运下做出的相同选择, 但却获得了大相径庭的改革后果: 一个仍然是老大衰弱, 一个却从此走上中兴之途, 成为亚洲唯一独立自主的近代资本主义大国。
洋务运动之所以失败主要原因是停留在技术层面的改革, 明治维新却是一次非常彻底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
下面,让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两次改革的异同点。
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前,中国和日本文化传统相同,都属于受儒家思想影响极深的东方文化,社会、政治制度基本相似,都是封建专制国家,封闭的社会. 经济基础相同,同是自给自足、闭关自守的封建经济, 民族命运也极相似,同遭西方殖民势力侵略。
1、中国历代统治者,特别是自汉以后都独尊儒学,用儒家思想统一全国。
日本早在中国隋唐时代,就曾派留学生来中国学习,留学生把唐朝的行政制度、典籍文献、文学、艺术、医药、法律以及建筑、服饰、度量衡等传入日本。
日本受中国儒家思想影响非常深。
2、中国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到清代,仍然是封建土地所有制。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而占总人口80 % 以上的农民则只有很少的土地或完全没有土地。
广大贫雇农租种土地, 一般要交极高的地租,此外,还要担负各种摇役。
这种封建关系严重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农民无力改进生产技术和进行扩大再生产。
贵族、地主阶级获取了农民绝大部分劳动成果,并不用于生产,而是用于穷奢极欲的腐化生活,这就使社会生产力长期不能迅速发展。
这个时期,在日本正是德川幕府统治时期,幕府将军是日本最高统治者,又是全国最大的封建领主。
农民遭受严重剥削,生活极端贫困,农村人口日益减少,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3、在洋务运动之前, 中国贵族地主阶级和农民之间的矛盾日益严重: 自十八世纪下半叶开始,清王朝便走上了衰败的道路,政治日益黑暗,国库空虚,财政拮据,贵族、官僚、地主利用他们的封建特权,大肆兼并土地,农民大众的生活更加恶化. 十九世纪初年爆发的农民起义,遍及河北、河南、陕西、甘肃等,历时九年。
关于明治维新与洋务运动的对比研究
关于明治维新与洋务运动的对比研究19世纪60年代起,中日两国都开始了近代化改革的进程。
这不是偶然的,两国都是在内忧外患的状况下而走上改革道路的。
1861年元月,清朝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专门负责洋务事宜。
洋务运动是以创办机器大工业为主要内容的一场“自强”和“求富”的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里程碑,也是19世纪世界经济近代化潮流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它最终没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1868年起,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兴起了一场维新运动。
也是以创办近代工业为主体内容的使日本走向经济近代化潮流的变革运动,经过这场变革,日本发生了惊人的腾飞,走上了迅速发展的道路。
一、两场运动之前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前,中国与日本文化传统相同,都是封建专制国家;经济基础相同,都是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民族命运相同,同遭西方殖民势力的侵略。
但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18世纪中期起,日本商业性的农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农村手工业也迅速发展起来,并逐步同农业分离,从而引起了农村自然经济的日益解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步形成和发展,为明治维新准备了一定的社会经济前提。
商业性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引起了农村自然经济的日益解体,在日本,从18世纪上半期起,就开始在封建社会内部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资本主义的手工工场便形成了。
到德川幕府统治末期,在日本经济较为发达的许多地区和部门,手工工场的发展已经十分广泛。
如,当时在制丝、纺织、棉纺织、酱油、榨油等十几个部门都出现了手工工场。
虽然当时的资本主义的发展水平还不高,但日本已开始进入“真正的工场手工业时期”。
这不仅为明治维新提供了较好的物质基础,而且使日本社会内部出现了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为明治维新的成功奠定了雄厚的阶级基础。
伴随着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日本的阶级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新兴资产阶级、新兴地主、统治阶级内部的分化、幕府统治基础的中下级武士都具有一定革命和改革要求。
由此可见,明治维新前,日本的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这为明治维新提供了有利的内部条件。
明治维新与洋务运动的比较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比较
历史1301 杨倩云041301043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为了富国强民、实现工业现代化,中国兴起了一场运动,史称“洋务运动”。
而日本也兴起了一场改革运动,史称“明治维新”。
由于两者发生的时间大体相同,在其他方面也存在许多类似之处,所以将其放在一起比较研究。
一、时间背景
洋务运动开始时,当时清王朝正处于英法联军入侵和天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双重打击之下,一些洋务派在与之战斗中意识到自己武器装备、操练军法等远远不如洋人,开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洋务运动随之产生。
而明治维新之前,日本为德川幕府的封建统治,社会政治腐败,经济落后,阶级矛盾激化,农民起义接连不断。
统治者中的成员开始对幕府不满,在与西方文化的接触中,渐渐感到自身的不足,开始了变法维新。
由此可见,两者都是在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列强入侵,民族矛盾上升,社会阶级矛盾尖锐的背景下产生的。
二、改革内容
洋务运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60年代初到70年代初,以“自强”为中心。
1861年曾国藩创办案情军械所,此后洋务派采取购买外国先进机器等方法,先后创办了一批官办军工企业。
第二阶段从70年代后,开始从军事工业转为民用工业为主的“求富”阶段。
洋务派以“官办”等形式,开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和交通运输业。
此外,洋务派提出发展近代化教育的要求,在企业中培养了一批近代工人和管理人才,创办各类学校,派送人才去国外学习。
明治维新,日本政府建立了一批近代化企业,鼓励私人办厂,引进西方先进设备。
同时一改过去以儒学为中心的封建教育,注重近代化教育,在全国普及教育,资助鼓励人们出国留学。
关于比较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课题报告
比较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左宗棠说,明治维新是“操舟跨骏”,洋务运动则是“结筏骑驴”。
在十九世纪中叶以后,中日两国都受到了西方列强势力的巨大冲击以及本国国内的时局动荡,因此两国都作出了一系列改革的措施来改变当时的现状,而这一系列的举措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两国在近代乃至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不同命运。
然而,同样是自救运动,明治维新运动使日本迅速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而洋务运动却并未是中国摆脱不幸的命运。
两次运动会有如此巨大的差距, 我认为原因是多元的,它关系到政治,文化,经济等诸多方面。
首先是改革的目的不同。
洋务运动最初兴起的直接目的是购买洋枪洋炮和创办新式军事工业,以镇压太平天国;其根本目的和宗旨是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先进的近代科学技术,抵御外辱维持清政府的封建统治,算是近代中国的一次“求富”与“求强”的运动。
但并不是为了改变社会体制,让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到达复兴变强的目的。
而在同一时期的日本,明治维新是为了“破旧有之陋习”,“求知识于世界”,在以西方为楷模, 竭力将日本建成资本主义近代国家日本推行了三项基本国策“富国强兵”、“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
改革目的的不同直接决定了改革的力度与方式方法,这是导致两次运动结果不同的根本原因。
其次是改革内容不同。
日本的明治维新运动实行了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
他们不仅在器物技艺的层次上向西方学习,进行变革,而且在政治制度、经济组织、社会结构、教育制度、财政制度及文化思想等方面,也同样进行了全盘性的改革。
然而首先,他们改革了以前腐朽的政治制度。
这不仅是因为这是一个新政权区分与另一个政权的标志,更是因为他们强烈的意识到改革政治制度是一切变革的根本。
政治方面,明治维新运动废除旧政治体制,建立起中央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之后又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经济方面国家带头实行资本主义工业化,并扶植私人资本主义,这奠定了日本工业化基础,掀起工业革命热潮,农业国变为工业国,达到了殖产兴业的目的。
中国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
中国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在中国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中,还是有着许多异同存在的。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中国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中国进行洋务运动的背景是为了打败当时兴起的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政府派人前往欧洲先进国家进行的工业学习,总的目的还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而日本明治维新的目的则是为了推翻腐朽落后的幕府统治,并且在推翻之后用全新的西化来武装自己的国家,日本在明治维新的初期便已经是资本主义国家,而中国的洋务运动之后却是更为稳固的封建社会。
其次便是两个国家进行维新的领导力量的不同。
日本的明治维新,其总的领导便是明治天皇,是当时在日本最有权势的人,因此他的革新十分顺利,没有人敢反抗他。
但是反观中国,中国的洋务派却主要是清朝朝廷内的一些大臣,他们有着革新国家的愿望,但是又不敢反抗慈禧太后的统治,再加上慈禧对洋务派表面上是支持态度,这些大臣们哪里还有怨言?然而谁都知道,慈禧虽然曾经支持过洋务派,但事实上她一直是个保守的顽固派,这也是洋务运动最终会以失败告终的原因。
在变革方面,尽管中国似乎也有很多方面进行了改变,但是最基本的国家性质仍然存在,当时的中国一直都是封建社会,但是日本首先便是把国家的政体给改变了,模仿英国使用君主立宪制的政体,这也是日本明治维新最为重要的一步,却是当时的中国永远跨不出去的一步。
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在国家的政体方面,明治天皇决定模仿西方采用君主立宪制的政体,并且还把当时的日本领土总共分成了三府七十二县,采用中央集权制的方式来统一权力。
原先日本的阶层分为“士、农、工、商”,在明治维新的时候被明治天皇改成了“皇族、华族、士族和平民”,虽然四个阶层已经允许进行交往,但是四个阶层之间还是存在着等级之分。
之后明治天皇更是发布了《废刀令》和《户籍法》,这也是武士阶层开始没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明治维新期间,日本开始用太阳历来计日。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比较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比较中国的洋务运动与日本的明治维新都是两个处于内忧外患的国家在19世纪60年代初为救亡图存而展开的改良运动。
在改革以前,两国的文化传统相同,都属于东方文化,社会状况也基本相似,属于封建专制国家;经济基础相同,都是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民族命运相同,同遭西方殖民势力的侵略。
但两次运动却产生了迥然不同的结果:日本的国力、经济力全面上升,实现了经济现代化。
成功地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而中国的经济却未能起飞,仍停留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处于挨打的状态。
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大的差异呢?主观上:第一,改革的目的不同。
洋务运动最初兴起的直接目的是购买洋枪洋炮和创办新式军事工业,以镇压太平天国;其根本目的和宗旨是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先进的近代科学技术,抵御外辱维持清政府的封建统治,算是近代中国的一次“求富”与“求强”的运动。
但并不是为了改变社会体制,让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到达复兴变强的目的。
而在同一时期的日本,明治维新是为了“破旧有之陋习”,“求知识于世界”,在以西方为楷模, 竭力将日本建成资本主义近代国家日本推行了三项基本国策“富国强兵”、“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
改革目的的而不同直接决定了改革的力度与方式方法,这是导致两次运动结果不同的根本原因。
第二,改革方式不同。
洋务运动是在不触动腐朽的封建制度的前提下,洋务派试图利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长处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因此“洋务运动””只不过是一种量的变化,并不是质变。
国家政体没有丝毫变化,还是封建主义制度,其落后性根本不能与日本的君主立宪制先进性相比。
不从根本上变革封建制度,而企图搞中体西用,在腐朽的政治制度不变革的前提下,不可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
“明治维新”是一个从上至下的国家政体改革,建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君主立宪制,建立了现代的教育制度、军事制度、土地制度、银行制度等等,是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全面的革新,是质变。
日本正是有了这些现代制度的支撑,很快地跟上西方国家的脚步,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列强中的一员。
关于比较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课题报告
关于《比较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课题研究报告一、开题报告在十九世纪中叶以后,中日两国都受到了西方列强势力的巨大冲击以及本国国内的时局动荡,因此两国都作出了一系列改革的措施来改变当时的现状,而这一系列的举措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两国在近代乃至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不同命运。
然而,同样是自救运动,明治维新运动使日本迅速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而洋务运动却并未是中国摆脱不幸的命运。
正如左宗棠所说,明治维新是“操舟跨骏”,洋务运动则是“结筏骑驴”。
为什么两次运动会有如此巨大的差距呢?日本明治维新运动都有哪些仍然值得我们借鉴的改革举措?研究两次运动的不同与差异,对一些关键因素进行深入而全面的分析与探究,不仅能使我们剖析历史,铭记历史,而且这个分析的过程所反映的内容在当今社会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研究报告内容:1. 两次运动的历史背景以及目的的比较首先,我们先来介绍一下洋务运动发生的历史背景以及目的。
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初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兴起的。
当时清政府的统治可以说是岌岌可危了。
国内局势动荡不安,国外又有西方列强残酷的侵略与剥削。
所以,为了拯救清王朝的垂危统治,清政府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首先是军事技术,以便将“心腹之害”的太平天国为代表的人民革命运动镇压下去,然后在逐渐富强起来的过程中抵御外侮战胜侵略者。
很明显,目的是富强起来,既将人民革命镇压下去,又战胜侵略者,以拯救清朝统治。
而相比之下,明治维新前的日本和当时许多亚洲国家一样,依然是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封建社会,腐朽的封建统治以及长达二百多年的“锁国政策”是日本生产落后,人民穷困不堪,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同时,日本被迫“开国”,同西方列强缔结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同中国一样,日本也陷入了严重的民族危机之中。
所以,当时的日本“倒幕派”呼声越来越高,最终,日本新政权于1868年建立,从而取代了封建而腐朽的德川幕府的统治,之后,新政权,也称为明治政权,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使日本迅速由落后的农业社会跨越到了资本主义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治维新与洋务运动对比研究摘要:在19世纪中期风起云涌的资本主义世界潮流的推动下,中日两国都进行了一场旨在富国强兵的改革运动: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
两国的改革都是向西方学习的过程,都是在探索近代化的道路。
但是,同时代的改革,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结局和影响,中国洋务运动最终没有改变沦为半殖民地的厄运,如昙花一现,转瞬即逝。
日本的明治维新实实在在地使日本走上富强之路,由被殖民、被侵略摇身一变而成为殖民者、侵略者。
反思其中,我们研究这两个国家的成败的原因,以对今天有所裨益。
正文:改革,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之一。
中国近代维新变法发起者梁启超说:“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易经》中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古人就已经提出了世间万物的发展都必须符合这一规律。
古代的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今天的改革开放,无一不使国家在当时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发展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从十四世纪以来,资本主义产生、发展,世界历史的主流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各国的发展进程、结果证明了“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道理。
同作为亚洲国家的中日两国,却在近代化的大潮当中,表现出了不同的思想、做法,从而导致两国不同的结局。
对比近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同命不同运。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对比研究,从而得出一点认识。
首先,从两国近代化起步的背景看。
1、国内社会背景:中国从秦王朝确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开始,到1840年鸦片战争时的两千多年一直是封建专制国家。
历朝历代不断强化皇权,使封建制度发展成为庞然大物、盘根错节,深深地植根于社会的方方面面,难以撼动。
明清以来,为防止倭寇入侵以及其他国家进入,威胁封建统治,政府长期以来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的经济文化交往,和外界的交流少之又少,逐步地蒙蔽了自己的双眼,看不到世界发展的主流,仍做着“天朝大国”的迷梦。
却不知他国不仅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甚至于完成了工业革命,已经从思想、政治、经济全面升级换代,我们已然从世界强国之列逐步退出。
经济上,重农抑商,封建小农经济占据了中国经济结构的主要地位,长达两千年。
始终处于农业文明的框架之内而不能突破。
思想上,农业文明决定了封闭保守,愚昧封建的思维模式。
教育制度实行的科举制度,退变为八股取士,以四书五经培养“奴才”式的人才和官员。
缺乏自然科学的教育,缺乏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
这些就是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根源。
其实这是在封建社会的发展中,不断地加固封建专制,不断地加强皇权,不断地强化封建农业经济。
不肯改变,不肯变革的后果。
日本是中国近邻,自古深受中国文化影响。
其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生活等皆取之于中国,是中国文化的衍生。
公元646年的“大化改新”,日本仿中国隋唐制度为蓝本,结合日本旧习,从政治到经济,进行了改革,从而进入到封建社会。
因而其政治、经济等方面与中国非常相像,近代前夜的日本也实行锁国政策,只允许中国、朝鲜、荷兰与之通商交往。
可见,两国有着极其相似的国情背景。
但是,日本也有其特点。
政治上从12世纪以来,武士阶层掌握了政权,天皇成为傀儡,政权落入到将军幕府中,军人掌权,没有经济、文化作支撑,强烈的军国主义色彩,难以形成强有力的中央集权。
将军下的大名及中下级武士与将军幕府也是矛盾重重。
这势必造成日本中央集权的分化,弱化了将军幕府的封建集权,为以后变革减少了阻力。
经济上日本也是封建经济,但其国土狭小、多山,耕地有限,故其手工业、商业相对发展较好。
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创造了条件。
日本是一个岛国,文化多来源于外部。
思想上容易接受外来文化,尤其是先进文化的影响。
这些因素是中国封建社会所不具有的。
这样一来,改革进程中遇到的阻力、对外来事物的接纳,改革者的成分,中日两国必然是截然不同。
其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
2、国际环境:中日改革的时间不同。
中国是1860年后,日本是1868年后,但同属19世纪中期。
这一时期,正好处于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的确立阶段。
欧美强国在进行工业革命中,急于解决本国内部的社会各种矛盾。
美国进行了南北战争,俄国进行了农奴制改革。
这一时期的国际环境相对稳定,是一个较为有利的改革时机,这对中日两国来说是一个同等的机遇。
第二,从思想认识上看。
而面对相同的国情,相同的发展机遇,中日两国的有识之士所进行的反思产生了不同的认识。
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李鸿章上书总理衙门说:“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在遭受了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之后,洋务派的先进人物尚且如此看待自身与对手,不要想其他人了。
这一认识就决定了洋务运动改革的目的、内容、性质、作用的重大缺陷,注定了它失败的结局。
日本近代思想家福泽谕吉目睹了欧美国家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的坚船利炮、富国强兵和工商繁荣,也反思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国家封建主义的相继没落,遂萌生“脱亚入欧”的思想。
福泽谕吉在其所著《文明论概略》中说:“如果想使日本文明进步,就必须以欧洲文明为目标,确定它为一切议论的标准,以这个标准来衡量事物的利害得失”。
福泽谕吉还在报纸上发表《脱亚论》文章,主张日本“所奉行的主义,惟在脱亚二字。
我日本之国土虽居于亚细亚之东部,然其国民精神却已脱离亚细亚之固陋,而转向西洋文明”。
他还呼吁说:“我国不可狐疑,与其坐等邻邦之进,退而与之共同复兴东亚,不如脱离其行伍,而与西洋各文明国家共进退。
”福泽谕吉为日本选择的振兴之路,就是摆脱以中国为中心的文明体系,进而使日本成为欧洲型的资本主义民族国家。
其思想核心就是接纳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模式等一切先进的东西,就是所谓的“入欧”。
与中国的认识相比,高下立判。
我们看到的是西方的皮毛,日本抓住的是西方的精髓。
落后不可怕,挨打不可怕。
可怕的是落后了、挨打了却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落后、挨打,还以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自我安慰,不能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客观的认识,也就不可能对症下药。
马克思说:“人是由思想和行动构成的,不见诸行动的思想,只不过是人的影子;不受思想指导和推崇的行动,只不过是行尸走肉——没有灵魂的躯体”。
我们的洋务运动就像行尸走肉,缺少改革的灵魂,焉能不败。
第三,从改革者的成分上看。
改革是创新,就必须由新型的阶级阶层来组织实施。
洋务运动的发起者是恭亲王奕䜣以及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崛起的汉族重臣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曾国藩等人,其本身仍然是封建政权的支柱,所代表的利益集团必然是封建地主。
他们想到的首先是如何维护其封建利益,这样,学习西方就只能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他们的目的始终没有改变,谈何改革,这与改革是背道而驰的。
只是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起步,使中国出现了一些新的经济模式,诸如工厂、机器什么的,聊胜于无。
我们无意否定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中的巨大作用,究其本质,它没有顺应历史潮流,改革者也不能提出全新的思想理念,无非是封建皇权的再加固。
反观日本,其经济结构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18世纪中叶起日本农村的自然经济开始向商品经济转化,并逐渐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商品交换关系也日益频繁起来,并初步形成了以大阪为中心的全国市场。
以商人为代表的商业资本直接控制生产,是日本资本主义因素产生的一条重要途径。
资本主义的手工工场也陆续在制丝、丝织、棉织、陶瓷、酿酒、造纸等生产部门出现。
由于受到封建制度的种种限制,资产阶级尚处于形成的初级阶段,他们虽然还没有能力领导革命,但对现存的旧体制是不满的。
商品经济的发展还导致新兴地主阶层的出现。
一些农村的富裕农民、商人高利贷者和手工工场主非法占有农民的份地,转化为地主。
他们同幕藩封建领主之间也存在许多矛盾。
这些被称为“豪农、豪商”的资产阶级与新兴地主,后来成为倒幕维新运动的社会基础。
由于日本的封建制度异常僵化,统治等级的内部矛盾重重,从中分化出一支主张变革的力量——资产阶级化的中下级武士,代替资产阶级充当了革命的领导者。
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伊藤博文是改革的具体领导者。
可见,在日本,代表先进资本主义的力量及其同盟者领导实施了改革,他们是用一种新的体制来取代旧的体制,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改革。
第四,从改革的内容看:洋务运动首先是军事技术的改革,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早期措施均是军工企业,是为了方便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后起的轮船招商局、湖北织布局也都是为军事工业的补充。
设立的京师同文馆也是应外国的要求,为方便与外国打交道而设立的,改革涉及了经济、军事、教育三个方面,而且只是一部分。
经济上使用机器生产,其管理还是封建性的,从性质上讲,依然是封建政府或官僚的一个生产部门而已。
并非是为了满足市场需要,而是为了提高清政府的军事力量,以达到“自强”“御外辱,弥内患”之目的。
军事上只是使用洋枪洋炮而已,军队的组织机构,管理机构、运行机构还是旧的体制。
教育上只有一所翻译学校和一些留学生,全国性的、普及性的教育机构都没有,教育内容没有大的变化,在四书五经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西学的内容,美其名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这些狭窄的、补充性的改革措施,怎能实现中国社会的转型。
明治政府,于1868年4月发布具有政治纲领性的《五条誓文》,其后颁布一系列改革措施:政治方面,明治政府强制实行“版籍奉还”、“废藩置县”政策,将日本划分为3府72县,建立中央集权式的政治体制,且天皇一切权力集于一身。
政权的统一有利于改革政令的颁布实施。
社会文化方面,提倡学习西方社会文化及习惯,翻译西方著作。
经济方面引进西方近代工业技术,设立工部省管理工商业;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原有土地政策,许可土地买卖,实施新的地税政策;废除各藩设立的关卡;统一货币。
教育方面,设立文部省,颁布教育改革法令—《学制》,发展近代资产阶级性质的义务教育。
军事方面,改革军队编制,陆军参考德国训练,海军参考英国海军编制;交通方面,改善各地交通,兴建新式铁路、公路。
司法方面,仿效西方制度,于1882年订立法式刑法,于1898年订立法、德混合式民事法,于1899年订立美式商法。
宗教方面,基于政治理由,政府大力鼓励神道教,因为其宣扬忠于天皇的思想,对天皇统治国家有一定的帮助。
同时亦容许其它宗教的存在,1873年日本取消基督徒传教的禁令。
显而易见,日本的改革是全面的、顺应历史潮流的,用全新的体制取代了旧的体制,当然也保留了大量旧的有利于日本统治的的内容,从而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学史以明志,鉴史知兴替。
通过对明治维新和洋务运动的对比研究,我们认识到改革应该因地制宜,结合国情,更新观念,开放思想,大胆实践,选贤任能,切合实际,适时调整,不断完善,只有不间断地将改革进行、深入下去,才能一直走下去,走向更加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