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第47讲探索世界的本质(学生版).doc

合集下载

202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配套课件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2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202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配套课件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2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素养提升
(4)意识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反映。 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 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离开了客观存在,就 不可能有意识。 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人脑好比一个加工厂,客观存在就是生成 意识的原材料。人只有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使客观存在进入人的大脑, 并在人脑中经过加工制作,才会在头脑中形成关于它们的意识。所以,人脑 是意识产生的客观物质基础,而客观存在才是意识的源泉。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素养提升
比较项 哲学中的物质概念
具体的物质形态
①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抽象和具
体的关系
联系
②物质是从万事万物即具体的物质形态中抽象概括出来的,离开 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了物质 ③物质只能存在于具体的物质形态中,而万事万物(即具体的物质 形态)都是物质的具体表现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素养提升
误区辨析客观实在≠客观存在
比较 区别 联系
客观实在
客观存在
客观实在是对世界万事万 物的共同特性的抽象和概 括,相对于意识来说,它是 第一性的东西,它不包括精 神、意识现象
客观存在是相对于主观而言的,它既 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 体的思想。客观存在的东西除了物 质之外,还有精神、意识现象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素养提升
解析: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会标的设计理念,体现了优秀艺术作 品总是要反映时代要求和实践需要,①符合题意。极富中国特色的2020年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会标右下角的“中国昆明”印记,既表明了本次大会 的举办地,也展示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印章文化;会标由山水林田草、花鸟虫 鱼等文字组成,体现了文艺创作主体的知识和审美观念对艺术创作有深刻 影响,②符合题意。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因此艺术 作品不具有客观内容的说法是错误的,③排除。“艺术作品的价值不因时 代变化而改变”说法错误,因为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 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艺术作品的价值会发生变化, ④排除。故选A项。

202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202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返回导航
高考总复习·政治
[练易错] 澄清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
2.在哲学讨论课上,甲同学说“物质是永恒的”,乙同学说“一切事物
都是有生有灭的”。假如你是哲学老师,你认为对甲、乙两个同学观点
的评价中,正确的是( C )
①这两种说法自相矛盾、相互对立
②甲同学说的“物质”与乙同学说的“事物”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
返回导航
高考总复习·政治
(2)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
项目
物质
具体的物质形态

特性
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除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其 自身的个别属性
别 存在状态 不生不灭、永恒存在 有生有灭、暂时存在
存在状态 不生不灭、永恒存在 有生有灭、暂时存在
物质是对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概括、抽象;物质依赖于具体的物质
联 形态,离开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了物质。不能用物质代替具
返回导航
高考总复习·政治
3.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特点
具体表现
事例
联系
目的性
人们认识事物的目的在于 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人类在建筑房子之前 已经设计了图纸
三者都是人们发 挥主观能动性的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 自觉 主动的、有选择的,人们 选择性 往往根据需要选择认识对
象和角度
③意识先于物质而存在 ④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返回导航
高考总复习·政治
【解析】材料中诗句是对秋景的现实存在发出的感叹,“意识能反作用 于物质”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①不符合题意。多彩的角度、多彩的世 界,不同的人面对无边秋景会有不同的感受,这反映了意识具有主体差 异性、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②④符合题意。不同的人面对无 边秋景会有不同的感受,这说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而非意识先于 物质而存在,且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意识有时先于,有时滞后于物质 而存在,③排除。

高二政治教案高二政治探索世界的本质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高二政治探索世界的本质教案

高二政治探索世界的本质教案
高二政治-探索世界的本质教案
教学内容4.2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课型
新授
课时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识记概念:运动、静止、规律2、理解物质与运动的关系3、理解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联系哲学家的重要思想、言论理解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要遵循规律,否则会受到惩罚,可以结合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等事例加深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要反对否认运动的不变论,也要反对否认静止的诡辩论? 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我们要尊重规律,自觉地按客观规律办事
教学重点和难点1、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3、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4、规律与规律的表现形式
预习完成阅读教材,完成下列内容:
1、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

2、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运动是物质的和。

3、运动是的运动,物质是的承担者。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因而运动是、
和。

4、静止是运动的一种。

静止是、
和。

5、物质世界是与的统一。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和。

6、所谓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的联系。

高考政治 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高考政治 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3.哲学的物质概念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客观实在性 。
3.哲学的物质概念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客观实在性 。
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
1.运动的含义 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 变化 和 过程 。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1)运动是物质的 固有属性 和 存在方式 。世界上不存在
脱离运动的物质。 (2)运动是 物质 的运动, 物质 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
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静止,是 运动 的一种特殊状态。 (2)运动是 无条件 的、永恒的和 绝对 的;而静止是
有条件 的、暂时的和 相对 的。 (3)物质世界是 绝对 运动和 相对 静止的统一。只承认
静止而否认运动是 形而上学 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 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 和诡辩论 。
1.正确理解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这个原理
有两层含义:第一,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离不开运动。任 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运 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 的物质。第二,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物 质是运动的主体即载体和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 不存在的。
B.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C.规律具有客观性,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
律为前提
D.人必须创造规律
解析:A、B两项与题意无关,D项表述错误,故选C项。
答案:C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课件-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课件-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的产生经历的几个阶段: 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 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类意识。
2.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1)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2)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不管什么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是客观的,但
释世界的统 科学精神:坚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尊重 题,多以意义类、措施类考查
一性在于它 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理解一切从实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物质与
的物质性; 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依据和内涵,能够 意识的辩证关系、规律的客观
2.表达无神 认识和分辨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性与普遍性。在复习备考中,
劳动使人直立行走 劳动促进人思考问题
劳动产生语言
① 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生成
② 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
③劳动和社会交往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原始图腾
核心考点 一、世界的物质性
2、世界物质性原理
链接名师导学P166 典例2、3
(3)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核心考点 一、世界的物质性
2、世界物质性原理
(1)自然界的物质性
①产生看,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人类出现后,创造了许多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东西,例如房屋、飞 机、高速公路、铁路、桥梁、转基因食品、…… 这是否意味着自 然界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呢? —结论—(我启们示房)屋:是人根类据虽水然泥表、面砖上瓦创所造具了有很的多属东性西造,出但来是的人,们造改出造飞自机然,是 因物为的利基用础了和前金提属等是物客质观本存来在的的属自性然物。及不其能属说性我和们规用律水,随不便可捏能捏随就心可所以当 房欲凭屋空用创了造。。转这基说因明食人品类也出是现根后据,生物自的然基界因仍组然成是的客固观有的规、物律质,的创,造不一定 的以条人件的使 意他 志重 为新转组移合。,而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具有不同的功能。所以 ②人产生后,自然界不受人的意识支配,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 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高三政治第四课《探索世界的本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三政治第四课《探索世界的本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索世界的本质一、教学目标:把握高考考点1.世界的物质性(1)自然界的物质性(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1)运动和物质的关系(2)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3)规律的概念(4)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二.教学过程一)学生讲评时事二)导入复习三)复习过程构建知识框架复习考点典型例题讲评学生学案1.构建知识体系自然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含义世界的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探索世界物质性人类社会的本质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物质生活的基本要素是客观运动含义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认识运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把握规律规律的含义运动是有规律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2.典型例题自然界的物质性 D1.人们能够利用木料制出桌椅来,体现了人们可以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使自然物人工化。

但是,自然物人工化的基础与前提是A.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人本身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物C.人有动物所没有的制作能力D.客观存在的自然物及其属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D物理学家把由反粒子组成的物质称作为反物质。

1928年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预言反物质的存在。

1997年美国科学家发现在银河系上方约3500光年处有一个不断喷射反物质的反物质源。

2002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首次成功地对反物质原子的内部结构和物理特性进行了研究。

回答以下两题。

1、从哲学上看,反物质的存在表明A 世界的本质并非是物质B 人类可以有意识的改造自然C 新事物总是层出不穷D 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2、在古代社会,自然是人类的主宰,人们把自然神化,对自然顶礼膜拜,认为山有山神,河有河神,天旱求龙王降雨,遇事求神灵保佑。

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机器轰鸣田野,卫星遨游太空,人们认为自然是人类征服的对象,人可以主宰自然。

但是,随着人类活动规模的扩大,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洪水肆虐、物种减少……正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第47讲探索世界的本质(学生版)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第47讲探索世界的本质(学生版)

第47讲探索世界的本质一、教学目标三、问题探究问题一:准确理解物质概念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A.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B.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C.自然界中可以直接感知的事物D.世界上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总称2.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说,世界的本原是水,大地浮于水上,没有水就没有万物。

该哲学家所说的作为世界本原的“水”,同我们日常所说的“水”是A.整体与部分的关系B.共性与个性的关系C.主观与客观的关系D.意识与物质的关系归纳总结:问题二:对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的理解3.(2015·长春模拟)“人们对物质的认识,就是认识物质运动的形式,认识了物质运动的形式,也就认识了事物本身。

”这是因为A.物质是运动的物质B.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C.运动是物质的运动D.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归纳总结:问题三:对运动和静止的关系的认识4.关于运动有几种看法:甲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乙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丙说“飞鸟之景未尝动也”。

这些观点按照顺序分别是A.辩证法、相对主义、形而上学B.二元论、形而上学、辩证法C.辩证法、相对主义、两点论D.辩证法、形而上学、相对主义归纳总结:问题四:对规律的理解5.日本观叶石楠、美国红栌、鸡腿菇……一个个农业新名词日益走进百姓生活。

如皋市近年来引进农业新品种约50个,农艺师结合如皋农业生产的实际,使洋菜“本土化”,打破了“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

农艺师的做法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B.人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前提条件C.人不能改变规律,但能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具体状况D.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客观的,思维活动的规律是主观的6.“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这说明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有规律的B.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遵循同样的规律C.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永恒不变的D.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是循环往复的归纳总结:附:1.物质的含义2.哲学中的物质概念与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关系3(1)区别:客观实在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和现象共同特性的抽象和概括,相对于意识来说,它是第一性的东西,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4)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4)
2024届高三政 治一轮复习
目录
伍肆叁貳壹










易Leabharlann 精梳导考





必修四《哲学于文化》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考纲考情】
课标要求
1.说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阐释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3.表达无神论立场; 4.表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
备考策略
1.以文化中的哲学智慧、宇宙新发现等为背景,通过简 单情境的呈现,考查世界的物质性 2.通过高质量发展理念、经济发展布局等情境呈现,考 查运动的规律性 3.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分析意识的能动作用;结合当前 学校劳动教育,分析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答案】B 【详解】①④:中外科学家联手首次发现了氧气,这次银河系外氧气的发现,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宇 宙物质组成的认识,这佐证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也佐证了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②:人的感觉属于意识,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②错误。 ③:物质第一性,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不是由人的意识产生的,③错误。 故本题选B。
【典例精析】
1.(2023·浙江·高考真题)《尔雅》是由汉初学者编纂的一部术语词典,阐释了4300余个术语的内涵, 涉及天文、地理、日常、社会、人事、学习和习俗等,依据其所释名物可以推求古代生活的风貌。由此 可知( ) ①时代的进步推动术语研究发展 ②意识活动具有能动创造性 ③生产方式制约着社会生活面貌 ④术语学也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考点精讲】

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四部分必修4第一单元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

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四部分必修4第一单元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

(续表)
改造 意识可以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符合 世界 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
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要坚持发挥 具体 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有机统一,做到一切从实际出 要求
发,实事求是
特别提醒:正确区分意识的反作用、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
对比项
反作用
能动作用
考点二 运动的规律性 【知识精讲】
1.全面把握运动与物质的关系 (1)运动的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 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关系
理解
侧重点 错误倾向
运动是物质固 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 有的根本属性 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 和存在方式 己的存在
离开运动谈 强调物质离 物质会导致 不开运动
主观能动性
内涵 不同性质的意识对改造 能动地认识和改 “想”“做”
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 造世界
“精神状态”
意识的反作用包含于意识的能动作用,是能动作用的第二 联系 方面。意识的能动作用、反作用包含于主观能动性,是主
观能动性的表现
影响 主观能动性>能动作用>反作用
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 含义 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
2.北京 2022 年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设计理念源自中国 传统文化,又与奥运精神相呼应。“冰”象征纯洁、坚强;“墩
墩”意喻敦厚、敦实、可爱,契合熊猫的整体形象,象征运动员 强壮有力的身体、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奥林匹克精神。
这表明( ) ①优秀艺术作品总是要反映时代要求和实践需要 ②艺术作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统编版)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统编版)
C 分析合理的是( )
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该词的创作源于作者对娄山关战斗的内心感悟 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该词中蕴含着乐观主义精神、英雄豪气、必胜信心 ③意识是对存在的如实反映,此词真实折射了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④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此词至今仍然激励着中国人民继续走好今天的长征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自行车消费热潮
漫画《所谓借风只是顺应了风的方向》
“阴阳合历”历法 飞舞的鸽子与音乐 漫画《人生如天气,可预料,但往往 出乎意料》
【考纲考情分析】
课程标准
考情预测
1.考情分析:
1.说明思维和存在的关 系问题,阐释世界的统 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 主观能动性、以及意识的作用是考查的重点。 (2)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会出现,频率较高; 2.命题预测:结合科学探索(如空间站建设)、生态
D 治水的理念启示我们( )
①传统治水理念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社会实践 ②要合理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利民生福祉发展 ③要突破自然条件制约,积极主动推动矛盾转化 ④要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运动的规律性
【基础梳理】
1、物质是运动的
(1)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表现为位置的移动、数量的增减、事物的性质的变化等)
2.表达无神论立场;
环境保护、国家政策转变(重大计划、法律制定实施 等)考查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尊重规律与发挥主
观能动性的关系等重要考点;以总书记强调的一系列 3.表明坚持一切从实际 中国精神(冬奥精神、建党精神、航天精神、抗疫精 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 神、长征精神等)或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为背景,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7讲探索世界的本质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课标分解考纲细化以背诵
案、教材
为载体,
以学生问
题反馈为
重点,通
过学生展
示落实基
础知识、
解决疑难
问题。

本部分考题集中于自然界的物质性、哲学的物质概念、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物质运动的规律等内容。

考查题型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一般不难。

选择题往往以名人名言、诗词典故、漫画等为载体,立足于信息的解读,考查对物质、运动、静止、规律的理解;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以启示类、措施类主观题考查为主。

辨析实例,说明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阐述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意义。

1.哲学的物质概念: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哲学的运动概念: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3.物质运动的规律:规律的概念;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二、主干知识梳理(写到背面)
三、问题探究
问题一:准确理解物质概念
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
A.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B.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C.自然界中可以直接感知的事物
D.世界上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总称
2.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说,世界的本原是水,大地浮于水上,没有水就没有万物。

该哲学家所说的作为世界本原的“水”,同我们日常所说的“水”是
A.整体与部分的关系B.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C.主观与客观的关系D.意识与物质的关系
归纳总结:
问题二:对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的理解
3.(2015·长春模拟)“人们对物质的认识,就是认识物质运动的形式,认识了物质运动的
形式,也就认识了事物本身。

”这是因为
A.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B.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C.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D.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归纳总结:
问题三:对运动和静止的关系的认识
4.关于运动有几种看法:甲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乙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丙说“飞鸟之景未尝动也”。

这些观点按照顺序分别是
A.辩证法、相对主义、形而上学B.二元论、形而上学、辩证法
C.辩证法、相对主义、两点论D.辩证法、形而上学、相对主义
归纳总结:
问题四:对规律的理解
5.日本观叶石楠、美国红栌、鸡腿菇……一个个农业新名词日益走进百姓生活。

如皋市近
年来引进农业新品种约50个,农艺师结合如皋农业生产的实际,使洋菜“本土化”,打破了“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

农艺师的做法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B.人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前提条件
C.人不能改变规律,但能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具体状况
D.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客观的,思维活动的规律是主观的
6.“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这说明
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有规律的B.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遵循同样的规律
C.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永恒不变的D.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是循环往复的
归纳总结:
附:1.物质的含义
2.哲学中的物质概念与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关系
物质物质的具体形态
区别
①物质所概括和抽象的是具体物
质形态的共同特征。

②物质是不生不
灭、永恒存在的。

③物质是一个共性
问题,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①具体的物质形态除了具备物质的唯一特
性以外,还有其自身的个别属性。

②具体的
物质形态是有生有灭的。

③具体的物质形态
是个性问题,看得见、摸得着
联系
①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是共性和个性、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②物质是从具体的物质形态中概括出来的,是万事万物的本质属性。

③如果离开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物质。

可见物质只存在于具体的物质形态中,而万事万物即具体的物质形态则是物质的具体表现
3.注意客观实在和客观存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客观实在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和现象共同特性的抽象和概括,相对于意识来说,它是第一性的东西,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

客观存在是相对于主观而言的,它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

客观存在的东西除了物质现象之外,还有精神、意识现象。

(2)联系: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

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

4.辩证法、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形而上学的区分
类别基本观点
辩证法运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
形而上学运用静止的、孤立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5.什么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相对主义,是一种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的哲学学说。

它的主要特征是片面地夸大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抹煞其确定的规定性,取消事物之间的界限,从而根本否定事物的客观存在。

在认识论方面,相对主义夸大人们的认识的相对性,把相对和绝对完全割裂开来,否认相对中有绝对,否认客观的是非标准。

相对主义是诡辩论的认识基础,成为进行诡辩最应手的工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