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模型:裸鼠PC-9细胞肿瘤模型

合集下载

肿瘤动物模型构建实验技术

肿瘤动物模型构建实验技术

肿瘤动物模型的建立可以:(1)评价抗肿瘤免疫治疗的疗效;(2)作为抗肿瘤药物筛选模型;(3)为肿瘤转移研究提供更好的研究平台;(4)为研发抗肿瘤转移性药物提供良好的实验工具。

实验方法:诱发性肿瘤动物模型实验方法原理:诱发性肿瘤动物模型是指研究者用化学致癌剂、放射线、致癌病毒诱发动物的肿瘤等。

实验材料:肿瘤细胞小鼠试剂、试剂盒、无血清培养基质、3%中性甲醇石腊仪器、耗材、低温离心机、血球计数器、游标卡尺实验步骤一、肝癌1.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大白鼠肝癌(1)取体重250 g左右的封闭群大白鼠,雌雄不拘;(2)按性别分笼饲养。

除给普通食物外,饲以致癌物,即用0.25%DEN水溶液灌胃,剂量为10 mg/kg,每周一次,其余5天用0.025%DEN水溶液放入水瓶中,任其自由饮用;(3)共约4个月可诱发成肝癌;(4)也可以单用0.005%掺入饮水中口吸服8个月诱发肝癌。

2.4-2甲基氨基氮苯(DBA)诱发大鼠肝癌(1)用含0.06%DBA的饲料喂养大鼠,饲料中维生素B2不应超过1.5~2 mg/kg;(2)4~6月就有大量的肝癌诱发成功。

3.2-乙酰氨基酸(2AAF)诱发小鼠、狗、猫、鸡、兔肝癌(1)给成年大鼠含0.03% 2AAF标准饲料;(2)每日每平均2~3 mg 2AAF(也可将2AAF混于油中灌喂),3~4月后有80~90%动物产生肝肿瘤。

4.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1)用剂量为每日0.3~14 mg/kg体重,混于饲料或饮水中给予;(2)6~9个月后255/300大鼠发生了肝癌。

5.亚胺基偶氮甲苯(OAAT)诱发小鼠肝癌(1)用1%OAAF苯溶液(约0.1 ml含1 mg)涂在动物的两肩胛间皮肤上,隔日一次,每次2~3滴,一般涂100次。

(2)实验后7~8周即而出现第一个肝肿瘤,7个月以上可诱发小鼠肝肿瘤约55%。

(3)或用2.5 mg OAAT溶于葵瓜子油中,给C3H小鼠皮下注射4次,每日间隔10天,也可诱发成肝癌。

肿瘤动物模型构建实验技术

肿瘤动物模型构建实验技术

肿瘤动物模型得建立可以:(1)评价抗肿瘤免疫治疗得疗效;(2)作为抗肿瘤药物筛选模型;(3)为肿瘤转移研究提供更好得研究平台;(4)为研发抗肿瘤转移性药物提供良好得实验工具。

实验方法:诱发性肿瘤动物模型实验方法原理:诱发性肿瘤动物模型就是指研究者用化学致癌剂、放射线、致癌病毒诱发动物得肿瘤等。

实验材料:肿瘤细胞小鼠试剂、试剂盒、无血清培养基质、3%中性甲醇石腊仪器、耗材、低温离心机、血球计数器、游标卡尺实验步骤一、肝癌1.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大白鼠肝癌(1)取体重250 g左右得封闭群大白鼠,雌雄不拘;(2)按性别分笼饲养。

除给普通食物外,饲以致癌物,即用0、25%DEN水溶液灌胃,剂量为10 mg/kg,每周一次,其余5天用0、025%DEN水溶液放入水瓶中,任其自由饮用;(3)共约4个月可诱发成肝癌;(4)也可以单用0、005%掺入饮水中口吸服8个月诱发肝癌。

2.4-2甲基氨基氮苯(DBA)诱发大鼠肝癌(1)用含0、06%DBA得饲料喂养大鼠,饲料中维生素B2不应超过1、5~2 mg/kg;(2)4~6月就有大量得肝癌诱发成功。

3.2-乙酰氨基酸(2AAF)诱发小鼠、狗、猫、鸡、兔肝癌(1)给成年大鼠含0、03% 2AAF标准饲料;(2)每日每平均2~3 mg 2AAF(也可将2AAF混于油中灌喂),3~4月后有80~90%动物产生肝肿瘤。

4.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1)用剂量为每日0、3~14 mg/kg体重,混于饲料或饮水中给予;(2)6~9个月后255/300大鼠发生了肝癌。

5.亚胺基偶氮甲苯(OAAT)诱发小鼠肝癌(1)用1%OAAF苯溶液(约0、1 ml含1 mg)涂在动物得两肩胛间皮肤上,隔日一次,每次2~3滴,一般涂100次。

(2)实验后7~8周即而出现第一个肝肿瘤,7个月以上可诱发小鼠肝肿瘤约55%。

(3)或用2、5 mg OAAT溶于葵瓜子油中,给C3H小鼠皮下注射4次,每日间隔10天,也可诱发成肝癌。

肿瘤动物模型介绍

肿瘤动物模型介绍

肿瘤动物模型介绍
细胞株移植瘤模型(cell derived xenograft, CDX),即将体外传代培养的肿瘤细胞接种至免疫缺陷小鼠,过去常用的免疫缺陷鼠是裸鼠。

一般在小鼠皮下、静脉或原位注入肿瘤细胞,观察肿瘤的形成、发展及抗肿瘤药物的效果。

CDX肿瘤模型包括:乳腺癌、胶质瘤、骨肉瘤、胰腺癌。

服务内容:各类细胞系肿瘤模型,包括皮下模型和原位模型的建立。

动物的选择:可以选择4-6周龄Nude裸鼠或其他免疫缺陷小鼠。

也提供有自主产权的NSFG小鼠,NOD-SCID,IL2rg基因敲除的小鼠,是目前免疫缺陷程度最高,最适合肿瘤移植的工具小鼠。

接种部位与接种细胞量:接种部位常为皮下,静脉或原位;细胞量一般是5*106个/100ul-200ul,但是不同的细胞系的接种量略有差别。

成瘤时间:皮下接种的细胞一般会在1-2周成瘤,一般不会超过1个月;尾静脉和腹腔接种的细胞一般也是1周左右,会密切观察动物的体重与状态。

人源肿瘤组织来源移植瘤模型(patient derived xenograft,
PDX),将肿瘤组织以小组织块的形式移植至缺陷程度较高的免疫缺陷小鼠体内,能够保持了肿瘤的异质性、其生物学特性保持的更加完整、与临床相似度更高,是现阶段最优秀的肿瘤动物模型。

PDX肿瘤模型包括:乳腺癌、骨肉瘤、白血病模型。

上图为PDX白血病模型。

胸腔原位种植与经左心室注射建立肺癌脑转移动物模型的比较

胸腔原位种植与经左心室注射建立肺癌脑转移动物模型的比较

胸腔原位种植与经左心室注射建立肺癌脑转移动物模型的比较陈愉生;涂洵崴;俞梅娥;林献;李鸿茹【摘要】Objective To establish an appropriate animal model of brain metastases from lung cancer in nude mice by thoracic orthotopic implantation in the chest or left ventricular injection , and to serve further studies on the mechanisms of lung cancer brain metastasis .Methods PC-9 cells (1 ×106/0.1 mL) in logarithmic phase were respectively injected into 18 nude mice by orthotopic implantation in the chest or left ventricular injection ( n=9 each group ) .The statuses of nude mice were observed after implantation .Animals showing clear signs of dyscrasia were killed .At autopsy, the lung, brain, liver and kidney were removed and histological sections were stained with H /E to detect the presence of tumor cells . Results In the thoracic orthotopic implantation group , three weeks after implantation , the number 4, 6, 9 mice showed tumor nodules in the chest wall , they began to lose weight in the fourth to sixth week differently , showing signs of dyscrasia gradually , and were sacrificed at the fifth to seventh week .The thoracotomy revealed that the whole thorax was occupied by many large lung cancer masses , spreading into bilateral ribs , pleura and spinal vertebra , with scarce eroded , compressed , pale and distorted lung tissues left .Histological examination with HE staining showed the presence of neoplasms in their lung tissues but only the number 6 mouse showed metastatic lesions in the brain tissue .In the left ventricular injection group, the mice almost began to lose weight in thethird week simultaneously and became moribund slowly , which were all sacrificed at the fourth week .After thoracotomy , the thoraxes were clear except the number 11 and 18 mice which appeared 2-3 tiny tumor foci in the chest wall , with normal lung tissues .Histological examination with HE staining showed the pres-ence of brain metastases in all the nine mice .The rate of brain metastases from lung cancer in the left ventricular injection group was 100%, compared with 11.1% in the thoracic orthotopic implantation group .Conclusions The establishment method of mouse model by left ventricular injection shows significantly higher rate of lung cancer brain metastases than that by thoracic orthotopic implantation .%目的为研究肺癌脑转移机制提供一种可靠的造模方法. 方法 18只BALB/c nude裸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经胸腔原位种植与经左心室注射的方法,接种处于对数期生长的人肺腺癌PC-9细胞(1 ×106/0.1 mL),接种后观察裸鼠状态,在裸鼠出现严重恶液质时处死. 解剖裸鼠,观察肺、脑、肝、肾转移情况;病理取材、HE染色观察. 结果胸腔原位种植组:3周后,第4、6、9号裸鼠可见胸壁瘤结凸起形成,渐增大;裸鼠于第4~6周开始出现体重减轻,并逐渐出现恶液质,分别于第5~7周处死. 开胸后见:胸腔广泛灰白色肿瘤结节、团块形成,双侧肋骨、胸膜、脊柱多发种植灶,双肺被侵蚀压缩,颜色苍白,形态改变. HE染色见:肺表面广泛种植瘤形成,与正常肺组织分界清楚;仅6号裸鼠出现脑转移.经左心室注射组:裸鼠于第3周开始出现体重下降,并逐渐出现恶液质,全部裸鼠于第4周处死. 开胸后:除11、18号裸鼠胸壁见2~3个散在瘤结分布(直径约1~3 mm) ,其余胸腔视野正常;肺组织轮廓清楚,未见瘤结生成. HE染色见:9只裸鼠均出现大小不一的多发脑转移灶. 胸腔原位种植组:脑转移率为11.1%;经左心室注射组:脑转移率为100%. 结论经左心室注射建立肺癌脑转移动物模型的方法,较胸腔原位种植的方法保证了更高的脑转移率.【期刊名称】《中国实验动物学报》【年(卷),期】2015(023)005【总页数】5页(P490-494)【关键词】肺癌脑转移;左心室注射;胸腔种植;动物模型【作者】陈愉生;涂洵崴;俞梅娥;林献;李鸿茹【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福州 350001;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福州 350001;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福州 350001;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福州 350001;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福州 3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33肺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占癌症死亡率之首[1]。

小鼠裸鼠肿瘤动物模型ppt课件

小鼠裸鼠肿瘤动物模型ppt课件
202X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小鼠肿瘤动物模型和抗肿瘤药物的研究方法
汇报日期
20171214JXD
Mouse model:Powerful research tool
TumorMetabolic diseaseDrug evaluation
四种肿瘤模型
人体肿瘤异种移植性肿瘤模型
移植性肿瘤动物模型
03
二、诱发性肿瘤动物模型
定义:使用致癌因素(Carcinogens)在实验条件下诱发动物发生肿瘤的动物模型。原理:利用外源性致癌因素引起细胞遗传特性异常而呈现出异常生长和高增殖活性,形成肿瘤。
诱发性肿瘤动物模型建立方法
原位诱发致癌物直接与动物靶组织或靶器官接触而诱发该组织或器官发生肿瘤。异位诱发将与致癌物接触后的动物组织或器官埋置于该动物或另一正常动物皮下而 产生的该组织或器官的肿瘤。致癌物致癌物
注射给药
皮内注射:将药液注入表皮与真皮之间。此法多用于免疫、接种、过敏试验等皮下注射:将药液注入真皮之下。
肌内注射:又称肌肉注射,当给动物注射不溶于水而混悬于油或其他溶剂中的药物时,常采用此种方法。
腹腔注射:腹膜面积大,药物进入腹腔后容易扩散和吸收。
静脉注射:不同动物类型应选择不同的静脉血管。
自发性肿瘤动物模型的缺点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地阐述观点。
肿瘤发生情况参差不齐。
01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地阐述观点。
难以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肿瘤材料,耗时长,耗资大。
02
因此,自发性肿瘤很少在抗肿瘤药物的常规筛选中应用。
发生肿瘤的动物肿瘤生长速度差异大,难以评价。
裸小鼠作为移植宿主

【专题】肿瘤模型专区9-12

【专题】肿瘤模型专区9-12

【专题】肿瘤模型专区(9-12页)多发肿瘤模型medsky1982:我的实验要求经脾脏注射大鼠肝癌细胞,建立肝内多发肿瘤模型,查看国内的大鼠肝癌细胞株有:CBRH-7919,RH-35,Walker256,但是他们在经脾脏注射建模中的特性不清楚,最好是能有高的转移成瘤能力,又不易产生腹水。

Swordzjsh不知道你们的试验目的是什么,但是我们一般不会考虑去建立直接多发的肿瘤模型,除非是转移模型,因为多发的肿瘤不好进行评价,单个的肿瘤灶可以量大小,可以剥出来称重,而且在造模的时候也比较好控制,所以很少去留意多发肿瘤模型的资料。

开腹手术medsky19821.另外想请教一下你们在做大鼠开腹手术(时间2小时左右)时,一般要不要经颈外静脉生理盐水补液?2.你们开腹肝内原位种植肿瘤手术后的护理应该注意什么,比方饮食,抗感染之类?Swordzjsh1.不知道,我从来没有构建原位模型开腹这么久的。

开腹后几分钟就关腹了2.没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就是小心缝线打结要结实,否则第二天你会发现几只线破肠流的尸体。

裸鼠造模周龄Futingtingftt我得实验是准备造乙型肝炎动物模型,用HepG2.2.15细胞皮下或者腹腔接种裸鼠成瘤,大家都说裸鼠最好是5-6周龄的,可是我想问问各位高手,有没有4周龄接种成功的呢?4周造模成功率怎么样?我想买4周龄的裸鼠,如果细胞很好的话就可以直接接种,不好的话就是裸鼠再长2周也可以用Swordzjsh一般建议用5~7周龄的,4周龄太小,至少4周半吧。

其实有时候8周龄也凑活能用。

复苏瘤块接种:Tumin我做兔vx2肿瘤模型.现在只有冻存的vx2瘤块,问是否可以直接复苏后注射到兔肌肉内制成荷瘤兔?Swordzjsh可以的,但是建议也要在体内穿三代,而且接种的时候要几块组织接到一个位点,因为刚复苏的瘤块活力比较差。

nude_mice:按照我们平时的经验,总是说肿瘤细胞要先在动物体内传几代,才能正式实验。

小鼠裸鼠肿瘤动物模型课件

小鼠裸鼠肿瘤动物模型课件
通过与小鼠裸鼠模型的实验结果 对比,筛选出最有效的药物候选 物。
小鼠裸鼠模型在体内肿瘤药理学研究中的 应用
药物代谢
研究小鼠裸鼠对药物的代谢 和转化,为药物治裸鼠对不同药物治 疗的反应和耐药性。
肿瘤生长及转移
研究小鼠裸鼠肿瘤生长和转 移机制,探索抑制肿瘤发展 的方法。
1 易于培养和繁殖
小鼠裸鼠繁殖速度快,能够满足大规模实验的需求。
2 易于操控
小鼠裸鼠对基因编辑和药物处理的反应性高,便于研究者进行实验操作。
3 相似的生理特征
小鼠裸鼠与人类有许多相似的生理特征,有助于预测药物疗效。
小鼠裸鼠模型的建立方法
1
移植裸鼠
将人体肿瘤细胞或肿瘤组织移植到小鼠裸鼠体内。
2
基因编辑技术
小鼠裸鼠肿瘤动物模型
肿瘤研究中的重要工具,通过建立小鼠裸鼠模型,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肿瘤的 发展和治疗方法。
常用的实验动物模型
小鼠
被广泛用于基础生物学、药 物研发和疾病模型研究。
裸鼠
因其缺乏皮肤毛发而成为理 想的肿瘤研究动物。
其他动物
包括大鼠、猪、犬等,具有 特定的研究目的和应用场景。
小鼠裸鼠作为肿瘤模型的优点
小鼠裸鼠模型在肿瘤研究中的 局限性
小鼠裸鼠模型无法完全模拟人体内的复杂环境,其它动物模型和体外实验仍 然具有重要意义。
小鼠裸鼠模型未来的发展及前 景
未来,借助基因编辑和体外模型技术的发展,小鼠裸鼠模型将更加准确和可 靠,为肿瘤研究带来更多突破。
利用CRISPR-Cas9等方法改变小鼠裸鼠的基因表达,模拟人类肿瘤。
3
毛发缺失技术
通过遗传或激素处理使小鼠裸鼠丧失毛发,便于观察肿瘤生长。
小鼠裸鼠模型在体外药物筛选中的应用

用于活体成像的人肺腺癌自发骨转移小鼠模型

用于活体成像的人肺腺癌自发骨转移小鼠模型

用于活体成像的人肺腺癌自发骨转移小鼠模型韩帅;杨兴海;万宗淼;周旺;姜东杰;尹华斌;王霆;肖建如【摘要】Objective To establish mouse models of lung adenocarcinoma spontaneous bone metastasis and perform a preliminary study on isolating the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 T ) cells from the mouse models . Methods We injected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bone‐seeking PC‐9 cells with Luciferase and GFP gene expression into the lung of the BALB/c nude mice .The survival time ,bodyweight ,tumor formation rate in the lung and metastasis rate to other organs were observed .Then we analyzed the EMT cells of the mouse models by in vitro bioluminescence imaging and flow cytometry analysis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group ,the bodyweight and daily food intake of the mouse‐model groups decreased from day 21 after the injection of tumor cells .Bone metastasis occurred on day 20 and death on day 27 after the injection of tumor cells in high‐concentration group .The bone metastasis rate of the high‐concentration ,mid‐concentration and low‐concentration group wer e 60% (6/10) ,25% (2/8) and 0%(0/5)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higher in the EMT cells positive mice .Conclusion Spontaneous bone metastasis mouse models of human lung adenocarcinoma for in vivo imaging were successfully established ,from which EMT cells can be isolated .Such models could be used for studies on the mechanisms of lung cancer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nticancer drugs .%目的建立小鼠人肺腺癌PC‐9细胞株骨转移模型,初步探讨由模型动物中分离上皮‐间质细胞转化(EM T )癌细胞的可行性。

裸鼠成瘤实验-超详细资料

裸鼠成瘤实验-超详细资料

裸鼠成瘤实验-超详细资料裸鼠成瘤实验总结-超详细资料接种量接种部位接种部位:腋窝中部外侧皮下为好。

皮下肿瘤模型中,想要成瘤率高就接种在腋下。

接种时由裸鼠体侧腰部稍靠上的部位进针,要保证与接种点的距离小于针头的长度,向头部方穿行,绝对不能刺破皮肤或者刺破肌肉层,当针头到达接种位点时注射,退出针头,这样操作的目的并不完全是避免漏液,其实熟练后,不需要皮下穿行也不会漏液,主要是避免污染,进针点还有少量污染的可能性的,针头在皮下穿行一段后,接种点离进针点较远,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的可能。

如果是用于正式实验,那么一只老鼠就只能接种一个位点,不可以接种多个位点用于保证可用的模型数。

因为在有些情况下,一个老鼠身上有多于一个肿瘤的情况下,会有相互影响的可能,无论这几个肿瘤相距有多远。

要是想多打几个部位做做预试验,倒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我觉得,基本上没有什么必要。

皮肤不用绷得太紧,平展就可以了,另外接种的时分进针点很靠下,针头在皮下走一段再注射,速度不要太快。

注射前针头稍微动一动,能动就申明在皮下,不然大概在皮内或者肌肉内。

普通来说都是有鼓包的但是要是你接种位置太深入腋窝,你是看不到鼓包的。

主要靠针头稍微动一动来判断。

是否应用免疫抑制剂裸鼠皮下种瘤后,可以通过应用免疫抑制剂,比如环磷酰胺(2mg每只,打两天)来加速瘤体的生长,当然我知道裸鼠是T免疫缺陷动物,但是人家说的CTX可以进一步抑制裸鼠的体液免疫和NK细胞杀伤的保护作用,可以加快瘤子的生长,这样造模的周期很短,也可以进行人为的控制,不知道这个观点是不是有道理,实践中是不是真有人这么做呢?楼上说的文献中也有报道,而且还有预先用放射照射抑制动物免疫功能再接种的方法,但是一般常规应用中大多数时候不推荐这么做。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应该被考虑到,大家现在都在琢磨着怎么让肿瘤出瘤的更快,造模周期更短,但是如果人为的把肿瘤生长加速,其实对实验并不好。

因为造模周期短,很可能生长速度也会被加快,肿瘤可能很快就溃烂了,这样就不得不被迫中止实验,而用药却没有用到足够的时间,药效还没有发挥出来就结束了,这样是很不利的。

《运用裸鼠动物模型筛选胃癌转移相关蛋白和基因》

《运用裸鼠动物模型筛选胃癌转移相关蛋白和基因》

《运用裸鼠动物模型筛选胃癌转移相关蛋白和基因》一、引言胃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

胃癌的转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研究胃癌转移的机制,寻找有效的治疗靶点,对于提高胃癌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裸鼠动物模型在胃癌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运用裸鼠动物模型,筛选胃癌转移相关蛋白和基因,以期为胃癌的转移机制研究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材料与方法1. 动物模型构建选用裸鼠作为动物模型,通过胃部注射胃癌细胞株构建胃癌转移模型。

在建模过程中,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确保模型的可重复性和可靠性。

2. 样品采集与处理在模型建立后,定期采集裸鼠的肿瘤组织、正常组织及血液等样本。

样品经过处理后,用于后续的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等实验。

3. 实验方法采用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等技术手段,对样品进行检测和分析。

具体包括样品制备、质谱分析、基因芯片检测、生物信息学分析等。

三、实验结果1. 胃癌转移相关蛋白的筛选通过蛋白质组学分析,我们发现胃癌转移过程中存在一系列差异表达蛋白。

这些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织,且与胃癌的转移密切相关。

进一步分析这些蛋白的功能和作用机制,有助于揭示胃癌转移的分子机制。

2. 胃癌转移相关基因的筛选基因组学分析显示,胃癌组织中存在一系列与转移相关的基因。

这些基因的表达水平与胃癌的转移密切相关,且在胃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我们进一步探讨了这些基因的互作网络和调控机制。

3. 裸鼠动物模型的应用价值裸鼠动物模型在胃癌转移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

通过构建胃癌转移模型,我们可以更好地模拟人体内胃癌的转移过程,从而更准确地评估胃癌转移相关蛋白和基因的作用和价值。

此外,裸鼠动物模型还为我们提供了研究胃癌转移机制、筛选治疗靶点以及评估新药疗效的重要工具。

四、讨论本文通过运用裸鼠动物模型,成功筛选出胃癌转移相关蛋白和基因。

裸鼠抑制肿瘤瘤实验具体步骤及方法

裸鼠抑制肿瘤瘤实验具体步骤及方法

动物体内抑瘤实验具体步骤及方法活体生物发光成像技术的原理:在小型哺乳动物体内利用报告基因(荧光素酶基因)表达所产生的荧光素酶蛋白与其小分子底物荧光素在氧、Mg2+存在的条件下消耗ATP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可见光能释放。

因此只有在活细胞内才会发生发光现象。

并且光的强度与标记细胞的数目线性相关。

一、材料准备1. 动物:裸鼠9 只,6~8周龄,雄性;C57小鼠24 只,6~8 周龄,雄性;动物均为自由饮水采食。

2. 细胞:MDA-MB-231人乳腺癌细胞系,使用荧光素酶基因标记。

方法: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标记的质粒转染人乳腺癌细胞,共转染的还有选择性标记基因,从而保证转染细胞的稳定性,形成表达荧光素酶的肿瘤细胞株;B16 黑色素瘤细胞。

二、实验步骤1. 紫杉醇混合胶束的制备(1)将适量紫杉醇溶解在少量无水乙醇和丙二醇的混合溶剂中.(2)加入适当比例的磷脂和表面活性剂A 进行充分混合,制得稳定的紫杉醇混合胶束前体制剂,载药浓度为6 g/L。

(3)临用时按剂量加入生理盐水中稀释、摇匀后即可使用。

制剂体系的粒径大小与分布特征采用动态激光光散射粒度仪检测。

2. MDA-MB-231人乳腺癌细胞荷瘤鼠模型的建立(1)培养荧光素酶基因标记的MDA-MB-231人乳腺癌细胞系,使用DMEM 培养基(添加10%胎牛血清),37 ℃、5% CO2 培养箱中培养,每3天传代1次。

(2)待细胞密度为80%~90%、细胞总量达到实验所需要求时,使用胰酶消化,收集于PBS溶液重悬。

(3)如有需要,在细胞培养一定时间后,应使用抗生素Zeocin进行抗性筛选,保证荧光素酶基因的表达量足够。

(4)收集细胞,使用PBS稀释至细胞数1.5×108/mL,接种于裸鼠腋下,每只裸鼠的接种量为0.1 mL 。

3. 动物活体成像检测(1)接种后将裸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生理盐水组、紫杉醇注射液组、紫杉醇混合胶束制剂组,每组3只。

(完整)小鼠肿瘤模型

(完整)小鼠肿瘤模型

肿瘤模型我们一般常用的就是小鼠模型和人肿瘤裸小鼠移植瘤模型。

其中用得最多的是皮下模型,另外还有腹水(或者尾静脉注射)以及原位模型,其他的模型很少用,就不提他们了。

小鼠模型分三大类:第一类是以S180、EAC、H22等为代表的,他们的宿主小鼠多选用KM,可产生腹水,也可在皮下成瘤。

多以腹水传代,实验时抽取腹水,经过一定稀释后皮下接种构建模型,接踵后第二天开始给药,给药7到10天,接种10天后结束试验,剥取肿瘤称瘤重.1。

关于构建瘤种可以用体外细胞株培养后,用PBS悬浮至1~3×106/0。

1ml/mouse,i.p接种即可,最好用6号左右的针头,就是常用的2ml一次性注射的针头.2. 关于腹水传代观察到第一代的种鼠肚子较大后(一般约8~9天左右),可以传代,传代时取1ml注射器,用2ml注射器的针头,种鼠腹部消毒后直接将针头插入抽取腹水即可,注意不要把针头插得很深,尽量浅一点,还可以把老鼠拎起来,利用重力,让腹水集中在某处便于抽取,一般抽个0.5ml就可以了,不用离心,直接用PBS3~6倍稀释后,接种到新的老鼠腹腔,腹水颜色为白色或者略有发黄都是正常的,但是血性腹水说明不好,需要注意调整,第二代以后,尽量6~7天的时候传代,不要等的时间太久,否则腹水容易血性。

三代后可用于试验。

3. 关于接种进行试验这个时候抽取的腹水需要量比较多,一般需要处死种鼠后,小心地用消毒眼科剪刀镊子剥开腹部皮肤,注意不要弄破肌肉,然后,用镊子(最好是哪种前面有倒勾的镊子,学名好像是唇型镊)拎起腹部的肌肉,用剪刀剪开一个小口,然后用玻璃滴管或者去掉针头的注射器吸取腹水。

然后进过一定的稀释后,接种到小鼠的腋下.关于稀释量,各个实验室的情况都不一样,最好摸索一下,开始的时候可以适当的计数,但是要用台盼兰染色后计活细胞数。

接种部位在小鼠腋下,但是不要深入到腋窝里面,会给以后的操作带来麻烦。

接种时的进针处离接种处远一点,让针头在皮下多走一段,不容易污染。

小鼠肿瘤模型的建立方法及评价手段

小鼠肿瘤模型的建立方法及评价手段

小鼠肿瘤模型的建立方法及评价手段动物模型的建立是进行医学科研工作的重要研究手段之一。

肿瘤是机体自身与外界施加因素之间对立平衡,外界因素的干扰逐渐被机体所转化和接纳,从而形成肿瘤。

因此,任何影响正常机体内外环境和施加因素的条件均可改变肿瘤形成的起始、进展和结局。

本文就几种肿瘤动物模型的建立过程,对不同模型特点和选择进行评价。

标签:肿瘤;动物模型;评价方法人类疾病的发展过程十分复杂,为深入探讨疾病的发生机制以人体作为实验对象存在很多的局限性,而且很多的实验方法在道义上也受到限制。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是在医学科学研究中建立的具有人类疾病模拟性表现的动物疾病材料。

借助于动物模型来间接研究一些疾病的发病全过程,从而更方便、更有效、更全面的认识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同时也避免了人体实验造成的伤害。

目前已展现出大量建立肿瘤动物模型的方法,本文做一综述。

1 小鼠肿瘤动物模型的类型及建立方法1.1 自发性小鼠肿瘤模型自发性肿瘤是指实验动物在自然情况下,未经任何有意识的人工处理而发生的肿瘤。

其发病特征和人类肿瘤很相似,所以对人类肿瘤的研究有很高的价值,而且,自发肿瘤的产生可提供前瞻性和回顾性研究。

若自发性肿瘤没有人为因素的干扰,则更接近于人体肿瘤的真实状态。

然而,与人类疾病完全相同的动物自发性疾病模型并不多,且样本数量有限,而且,在自然状态下,细胞癌变的概率较低,故很难得到条件满足、数量足够的动物模型,所以该法在研究中很少使用。

1.2 诱发性小鼠肿瘤模型人为地运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于实验动物的特定组织或器官,从而产生相应肿瘤,这就是诱发性动物肿瘤模型。

给药途径和诱导剂的不同,导致最后生成的肿瘤的类型有差异,其成瘤率也不一样。

化学诱导的肿瘤属实验动物的原发肿瘤,其发病机制及肿瘤生长环境接近于人体原发肿瘤,建立方法相对简单,实验重复性好,因此目前运用较为广泛。

但该方法诱导周期仍较长,成瘤率与移植法相比也有一定差距[1-2]。

裸鼠成瘤标准

裸鼠成瘤标准

裸鼠成瘤标准
白色小鼠可以作为模型来研究肿瘤,常用实验动物有小鼠,大鼠和兔子。

小鼠肿瘤模型是肿瘤生物学非常重要的研究手段,所以在小鼠瘤模型的建立方面有很多研究。

一般情况下,小鼠瘤模型的制备包括移植法和致瘤剂法两种。

移植法最常使用是小鼠和兔子细胞培养成瘤。

将细胞培养成瘤,然后移植到裸鼠皮下或者腹腔。

致瘤剂法是用致瘤剂,如甲苯胺咪唑(MTT),甲硝唑(MNU),敌敌畏(DMBA)等制备瘤体或者瘤细胞,然后将致瘤物质直接注入裸鼠的体内或者皮下。

拥有肿瘤模型的裸鼠都需要特殊的照顾,特别是在进行实验前,需要确保裸鼠的精神和身体健康,可以接受治疗。

另外,给裸鼠提供正常的饲养环境也非常重要,建立金标准的超净舍,保证裸鼠不受外界紫外线,空气,土壤和食物等致病因素的影响,以维持健康状态。

常见肿瘤动物模型一览通用课件

常见肿瘤动物模型一览通用课件
化学致癌结直肠癌动物模型
通过给予动物致癌化学物质,如甲基胆蒽等,诱 导结直肠癌发生。
自发突变结直肠癌动物模型
某些品系的鼠或狗可以自发产生结直肠癌,这些 自发突变动物模型可用于结直肠癌研究。
基因工程结直肠癌动物模型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如转基因、基因敲除等,在 动物体内引入或敲除与结直肠癌相关的基因,以 模拟结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
胃癌动物模型
用于胃癌发生机制、 药物筛选及疗效评 估等研究。
注意肿瘤动物模型的局限性
肿瘤异质性
动物模型中的肿瘤与人体 的肿瘤存在一定差异,疫系统存在 差异,可能会影响肿瘤的 生长和进展。
药物代谢差异
动物与人体的药物代谢存 在差异,需要注意药物的 剂量和给药方式。
肿瘤动物模型是研究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模拟人类肿瘤的生长、扩散和转 移过程,为肿瘤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肿瘤动物模型的应用领域
01
02
03
肿瘤生物学研究
通过肿瘤动物模型研究肿 瘤的生物学特性,如肿瘤 细胞的增殖、分化、侵袭 和转移等过程。
抗肿瘤药物研发
利用肿瘤动物模型进行抗 肿瘤药物的筛选和评价, 为新药研发提供实验依据。
常见肿瘤动物模型介绍
肺癌动物模型
肺癌动物模型概述
肺癌动物模型是研究肺癌发生、发展机制和药物筛选的重 要工具。常见的肺癌动物模型包括自发突变、化学致癌和 基因工程方法诱导的动物模型。
化学致癌肺癌动物模型
通过给予动物致癌化学物质,如多环芳烃、亚硝胺等,诱 导肺癌发生。
自发突变肺癌动物模型
某些品系的鼠或狗可以自发产生肺癌,这些自发突变动物 模型可用于肺癌研究。
遵守伦理规范和使用规定

细梗香草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细梗香草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细梗香草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许雅思;丁艺晖;高佳;张仕蓉【摘要】近年来对细梗香草的研究发现,其主要化学成分为皂苷、黄酮、甾醇类化合物、挥发性成分等,其抗肿瘤的主要作用包括促进细胞凋亡、细胞周期阻滞、抗血管生成等,联合应用靶向、化疗及放疗也显示出一定的协同作用.该文总结和分析了细梗香草的化学成分及抗肿瘤作用,为合理开发利用细梗香草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期刊名称】《中国药理学通报》【年(卷),期】2018(034)011【总页数】4页(P1489-1492)【关键词】细梗香草;皂苷;抗肿瘤;中药;化疗增敏;放疗增敏【作者】许雅思;丁艺晖;高佳;张仕蓉【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转化医学研究中心,浙江杭州310006;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浙江杭州310006;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脏外科,浙江杭州310006;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杭州医院胃肠外科,浙江杭州310006;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转化医学研究中心,浙江杭州31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05;R282.71;R284.1;R329.25;R364.3;R730.531细梗香草(Lysimachia capillipes Hemsl,L.capillipes),又名香排草、香草、毛柄珍珠菜,载于《中国植物志》《浙江省植物志》《广西植物名录》等,系报春花科(Primulaceae)珍珠菜属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华南、西南地区。

民间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咳喘、风湿痛、神经衰弱、月经不调、虚弱等。

该植物的药理活性主要体现在清热解毒、抗肿瘤、增强免疫功能等方面。

其化学成分主要包含:皂苷类,以细梗香草皂苷B(Lysimachia capilliposide B,LC-B)和C(Lysimachia capilliposide C,LC-C)这两个化合物为主,其含量占总皂苷的70%以上[1];黄酮类,从L.capillipes中分离出的黄酮类化合物,包括黄酮和黄酮醇类以及它们的苷[2-3];甾醇类化合物,从L.capillipes中分离出8个化合物,其中化合物Ⅰ的结构为全顺式-5-脱氧戊糖酸-γ-内酯[3-4];挥发性成分,L.capillipes的挥发性成分主要为有机酸类(不同链长的饱和酸、不饱和酸,以及芳香酸、二羧酸等)和挥发油(六氢金合欢烯酰丙酮、苯乙醇、香叶基丙酮等)[5]。

裸鼠的肿瘤移植模型研究

裸鼠的肿瘤移植模型研究

裸鼠的肿瘤移植模型研究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也是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肿瘤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

其中,裸鼠的肿瘤移植模型研究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手段。

一、裸鼠是什么裸鼠是一种没有毛发的实验小动物,通常被用来进行肿瘤移植研究。

这种小动物一般来自人工培育的遗传变异株,因为它没有毛发,所以被称为裸鼠。

这种小动物体型小、活力强,非常适合作为实验对象。

二、肿瘤移植模型的意义肿瘤移植模型是一种通过将人类肿瘤细胞移植到裸鼠体内来模拟肿瘤生长和发展的实验方法。

这种实验方法能够为生物医学研究人员提供宝贵的研究材料,用于发现和开发新的抗肿瘤药物和治疗方法。

同时,肿瘤移植模型还能够为临床医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帮助医生们更好地了解肿瘤生长和发展的规律,找到控制肿瘤的有效方法。

三、裸鼠肿瘤移植模型的基本步骤1. 建立肿瘤细胞株首先,需要建立一种稳定的肿瘤细胞株。

一般来说,肿瘤细胞株可以从患者的体内或者文献报道中获取,然后通过培养和筛选,筛选出能够稳定生长的肿瘤细胞株。

2. 准备裸鼠裸鼠一般都需要进行体表消毒和饲养管理等操作。

在进行实验前,需要将裸鼠的体表消毒,避免外来细菌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此外,裸鼠的饲养、环境、温度、湿度等也需要进行精心管理,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 移植肿瘤细胞将准备好的肿瘤细胞接种到裸鼠的体内,一般是通过皮下注射或者腹腔注射的方式进行。

移植后,需要观察肿瘤的生长和发展情况,并及时进行处理、剖解和测量等操作。

四、裸鼠肿瘤移植模型的优缺点优点:1. 易于建立:裸鼠的肤色和体毛特征明显,容易观察,建立肿瘤移植模型相对容易。

2. 可控性强:通过各种手段可以有效控制实验的变量,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 结论可靠:通过对裸鼠肿瘤移植模型的研究,可以得到比较可靠的实验结论,从而为后续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缺点:1. 模拟程度低:由于裸鼠与人体存在较大的生物学差异,因此在某些肿瘤特征的模拟程度上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实验动物肿瘤模型的建立及应用概述PPT课件

实验动物肿瘤模型的建立及应用概述PPT课件
实验动物肿瘤模型的建立及应用概述
实验动物研究起步:
早期
使用狗、马、羊等常规动物
1912-1922年 Slye培育出近交系小鼠
1946年
Reynier培养出可供实验用的
无菌动物
1958年
英国制定出实验动物标准
实验动物的研究在我国的发展
50年代中期 中国1号、津白1、 津白2等近交系小鼠
50-90年代 建立大量可移植性瘤 株,有近百余种人类癌细胞系被 建立
至今各省市科研单位已建立大量 裸鼠培育室,制定出医学实验动 物管理暂行条例
原因
1、研究人的一生至少需要半个世 纪,而一些动物(鼠、兔、鸡)等至 多十年就够了。
2、利用病人组织活检和尸检的分 析很难得到肿瘤发展全过程的资 料,而通过动物则易获得。
3、凡不能在人体内进行的实验程 序和干扰计划均可经动物肿瘤模 型实现。
46
8 9 (w)
基础饲料 AFB1腹腔注射 0.015%的AAF饲料
移植性肿瘤的建立及应用
1、同种可移植性肿瘤 2、异种可移植性肿瘤
腹水瘤的建立
将移植性实体瘤细胞注入同种受体动 物腹腔内,移植于受体动物腹壁内或其
它部位,待肿瘤生长后引起腹水。 将带瘤腹水给同种同系动物移植传代,
即可形成腹水瘤。
诱发性肿瘤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可移植性肿瘤的建立及应用
诱发性肿瘤模型 的建立及应用
诱发肿瘤的基本方法、途径
涂抹法 经口给药法 气管内直接注入法 穿线法 注射法
黄曲霉毒素诱发肝癌模型
基础知识:黄曲霉毒素为强至癌物,动物经口 摄入便可诱发大量肝癌。 在本实验利用大鼠进行腹腔注射法。

主要程序:
0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模型:裸鼠PC-9细胞肿瘤模型
一、嘉美实验裸鼠PC-9细胞肿瘤模型的构建方法
采用腋窝皮下接种PC-9人肺癌细胞,建立PC-9人肺腺癌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并给与药物进
行干预,观察药物对肿瘤的作用。

二、裸鼠PC-9细胞肿瘤模型的构建及后续实验操作
1、25只BALB c裸鼠,适应性饲养一周后,调整制备好的PC-9人肺腺癌细胞单细胞悬液浓度,用1m 1l无菌注射器吸取细胞悬液,于每裸鼠右侧腋下皮下注射0.2mL细胞悬液(接种细丹包量约为1×x102/ml),细胞悬液接种于裸鼠的右侧腋下7-10d后,观察成瘤情况,肿瘤仁
本积大于100m3后,选取肿瘤大小相近的小鼠按肿瘤体积随机分为4组:(1)对照组,5只;(2)高剂量组,7只:(3)中剂量组,7 )顺铂组,6只。

当天高剂量组、中剂量组、顺铂组开始给药其中,高剂量组连续21天每天灌胃给药,顺铂组每三天腹腔注射给药,齐量5m/e次。

每两天测量荷瘤裸鼠体重和冲瘤体积。

于第22天停止给药病禁食2h,第再次测量肿瘤体积,计算相对肿瘤体积(RTV),绘制肿瘤生长曲线,毛材当天称量最后一次体重和瘤重计算肿瘤
指数完整剥离瘤块,其中一半瘤块组织于 10%福尔马林中固定,备用;另半肿瘤组织存放
于液氮中冻存。

血样用109 mmol/L枸櫞酸钠19抗凝,分离血浆。

2、小鼠接种PC-9人肺腺癌细胞后 9天左右,可观察到裸鼠右侧腋下均现黄豆大小瘤块,于
当天开始测量肿瘤体积并称重。

于接种第11天时,测量肿瘤生长指数和体重时发现,各组
荷瘤裸鼠肿瘤体积均值达到100mm3,于当天开始分组给药在给药过程中发现,顺铂组荷瘤裸鼠的体重下阳夆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极显著性差异루(P<0.01)高剂量组荷瘤裸鼠的体
重于d7、dI 3、d19天时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各组体重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

顺铂组肿瘤体积于d13、d17、dl9、d21 d23时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小,并有显著性
差 :(P<0.05),在d15天时有极显著性差쿠(P<0.01)。

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肿瘤体积也明显小
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

血浆中APTT、PT检测结果发现,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小鼠
血浆中APTT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顺铂组小鼠血浆中APPT指标高于对照组但各组小鼠血浆中APPT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

中剂量组和顺铂组小鼠血浆中PT 肯标明显低于对照组,
并具有极显著性差异。

实验过程中,各组未见小鼠死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