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导学案

合集下载

九年级思想品德 第十课《走共同富裕之路》教案 苏教版

九年级思想品德 第十课《走共同富裕之路》教案 苏教版

第10课走共同富裕道路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讲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以及与此相关的内容——实现共同富裕、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它由三个框题组成:第一框题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第二框题是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第三框题是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党的富民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制度,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知识与能力:1.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2.了解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3.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想方法。

第一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2、过程与方法:体会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不同作用,体会多种所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道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感受不同所有制经济具有的不同作用,用平等的眼光看待非公有制经济。

教学重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教学难点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和鼓励、支持、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教法建议1、运用典型事例感染学生,也可让学生寻找身边的例子。

2、学生谈自已的事例(谈方法)3、探索创新时可利用实物、学生体验、看录像,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教学过程】【书本知识整理】新授:阅读P121,材料主要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列举一些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

一、走进经济生活1.为什么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

走共同富裕道路教案

走共同富裕道路教案

走共同富裕道路教案教案标题:走共同富裕道路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共同富裕的概念和意义。

2. 探讨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和关键要素。

3. 培养学生的公平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介绍共同富裕的概念,解释其意义和重要性。

可以通过举例说明贫富差距对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影响。

知识讲解: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进行讨论。

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个具体的领域,如教育、医疗、环境等,探讨该领域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3.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分享各自的观点和建议。

案例分析:4. 教师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如何在实践中实现共同富裕。

5. 学生小组再次讨论:学生根据案例分析,讨论如何应对挑战并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

合作活动:6. 学生小组合作: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具体的共同富裕项目,并制定实施计划。

计划中应包括目标、行动步骤、资源需求等。

7. 学生展示: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项目计划,并接受其他小组的提问和建议。

总结反思:8.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强调共同富裕的重要性和实现的必要性。

9. 学生个人反思:学生回答一些问题,如他们对共同富裕的理解、在小组讨论和合作中的收获等。

教案拓展:- 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实现共同富裕的经验和做法。

-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社区项目,了解实际共同富裕的实践。

- 引导学生进行相关主题的写作或展示,进一步加深对共同富裕的理解和关注。

教案评估:-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展示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 评估学生对共同富裕概念和实现途径的理解程度。

- 评估学生在个人反思中对共同富裕的思考和态度。

注:以上教案适用于中学阶段的学生,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适应。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5篇]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5篇]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5篇]第一篇: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和分配原则;⑵了解什么是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但实现共同富裕需要一个过程;⑶知道“四个尊重”。

2.能力目标:⑴从我国多层次生产力水平出发,理解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和分配原则的必要性;⑵结合我国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地理位置等方面的情况,体会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的道理;⑶从激发社会活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角度,明确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现实意义。

⑷培养学生运用全面的发展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⑴认同现阶段我国基本分配制度,自觉做到“四个尊重”;⑵使学生理解部分先富的政策,懂得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各族人民应互帮互助,并积极投身到扶贫帮困的宣传活动中去。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⑴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⑵什么是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需要一个过程,先富和共富的辩证关系。

教学难点:先富与共富的辩证关系。

教法指导:讲授法和问题教学法教学过程:活动一:⑴利用多媒体给出两组图片:第一组是华西村及其富裕的人们;第二组是贫穷的人和贫穷的孩子以及因贫穷而买不起药和上不起学的漫画。

【提出问题】:对比这两组图片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我们国家还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有些地区和人们比较富裕,有些地区和人们仍然没有摆脱贫困与落后,我们这个社会还存在贫穷的人。

⑵文字材料:我国现阶段贫困人口绝对数量依然庞大,到2005年末,全国绝对贫困人口还有2365万,初步解决温饱但还不稳定的农村低收入人口为4067万。

这些贫困人口分布在生产生活条件极差的地区,市场经济发育程度低,人力资源严重不足,收入来源匮乏,极易返贫,是我国扶贫工作面临的最大挑战。

结合多媒体介绍十六届六中全会(2006年10月8日召开)的主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走向共同富裕导学案》

《走向共同富裕导学案》

《走向共同富裕》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了解共同富裕的观点和内涵。

2.掌握共同富裕的重要性和实现路径。

3.思考如何在个人和社会层面增进共同富裕的实现。

二、导学内容:1. 什么是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指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基础上,逐步消除贫困、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

共同富裕追求的是整体水平的提高,而不是简单的家当均分。

它要求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实现更加广泛的社会公平宁公理,使每个人都能分享到发展的效果。

2. 共同富裕的重要性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目标。

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增强社会稳定性和凝聚力,增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增强国家整体竞争力。

同时,共同富裕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 如何实现共同富裕?(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息提高全民福祉水平。

(2)加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缩小贫富差距,增进社会公平。

(3)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增进产业升级和就业增长,实现更加普惠的经济增长。

(4)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权益。

(5)加强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效劳领域改革,提高全民素质和幸福感。

三、导学问题:1. 你认为共同富裕的实现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意义何在?2. 在你所在的社会中,是否存在贫富差距过大的现象?你认为应该如何改善?3. 个人如何能够为共同富裕的实现做出贡献?四、拓展延伸:1. 请结合自身实际,思考在进修、工作和生活中如何践行共同富裕的理念。

2. 选择一篇相关的新闻报道或钻研报告,了解当前中国共同富裕的现状和挑战。

3. 通过调研,了解其他国家在实现共同富裕方面的做法和经验,思考对中国的启迪和借鉴。

五、总结反思:通过本次进修,我们深入了解了共同富裕的观点和内涵,认识到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性和路径。

希望同砚们能够在平时生活中践行共同富裕的理念,为构建更加和谐、繁荣的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共同富裕,人人有责!。

走共同富裕道路——导学案

走共同富裕道路——导学案

麦档网文库
第七课,第二框: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1)基本分配制度和分配原则。

(2)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2、能力目标:(1)理解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

(2)能够运用辩证、发展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同走共同富裕的道路;(2)增强爱党爱国情感。

(3)珍
(3)惜自己的学习机会。

4、自己定的目标:。

二、自主学习:实现知识目标。

(一)我国基本的经济制度是什么?
(二)我国基本的分配制度和原则是什么?
(三)什么是共同富裕?
(四)怎样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涌流?
(五)评价目标实现情况:
(六)学习感悟:
三、探究学习:实现(1)能力目标。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一)共同富裕能实现吗?为什么?试从实现共同富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分析。

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
(二)为什么要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三)评价目标实现情况:
(四)学习感悟:
四、学以致用:实现(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一)练习题。

(二)利用本课的内容制定本班综合素质考评准则,促进本班学生不断进步。

(三)评价目标实现情况:
(四)学习感悟:
五、升华学习: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有人说:共产党人和政府高举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旗帜是宣言书、保证书和奋斗书。

你怎么理解?
1。

第十课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第三框 共享经济繁荣成果导学案

第十课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第三框  共享经济繁荣成果导学案

第十课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第三框共享经济繁荣成果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到为了坚持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共同富裕.2.近年来,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努力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3.感受党和国家关注人民群众利益,实践三个代表,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4.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出一份力。

5、重点难点:“关注民生、社会保障及心系西部发展的意义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自主学习】:1、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其中核心是。

2、社会保险包括等保险。

社会救济包括4、关注民生,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措施是5、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关键是。

【合作探究】1、列举党和国家关注民生的措施有哪些?(如:“手拉手”活动、“希望工程”、取消农业税、农村合作医疗、再就业工程、两免一补等等。

)2、关注民生,共享经济繁荣成果,体现了教材中哪些观点?(1)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2)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3)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4)扶贫济困、关爱他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每个青年应有的道德风尚;(5)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目的的要求;(6)是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7)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的要求.3、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有何重要意义?实施社会保障制度,能够使贫困人口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能够使人们在遭遇失业、重大疾病时得到基本的经济保障。

因此,实施社会保障制度,是确保人民共亨经济繁荣成果的重要措施,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改革、发展、和谐的大局。

4、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什么意义?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关系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关系地区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重大举措。

5、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何重要意义?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帮助贫困地区振兴经济,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逐步缩小地区差距,有利于实现整个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顺利实现。

《走向共同富裕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走向共同富裕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走向共同富裕》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人:XXX导学时间:XXXX年XX月XX日【导言】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始终坚持“共同富裕”的理念,致力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

本次导学活动将带领同学们深入了解共同富裕的内涵和实践,引导同学们思考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共同富裕的价值观。

【导学目标】1. 了解共同富裕的含义和重要性;2. 掌握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和措施;3. 提高关爱他人、分享幸福的意识和能力。

【导学环节】一、认知引导(10分钟)1. 请同学们谈谈对“共同富裕”的理解,为什么要实现共同富裕?2. 通过讨论引导同学们认识到共同富裕对于国家和社会的意义,以及对每个人个体的价值。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向同学们介绍“共同富裕”的内涵和重要性,包括实现全面小康、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2. 分析共同富裕在国家层面和社会层面的实践措施,例如扶贫攻坚、改革开放、教育发展等。

三、案例分析及讨论(20分钟)1. 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中国在共同富裕实践中取得的成绩和经验;2. 讨论当前社会存在的贫富差距和不公平现象,如何通过各种途径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

四、角色扮演及互动交流(15分钟)1.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社会层面的人士,讨论共同富裕的具体落实方式;2. 通过互动交流,了解每一位同学对于共同富裕的个人观点和建议。

五、思辨训练及总结反思(15分钟)1. 给同学们提出思考题目,让他们就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进行思辨训练;2. 总结导学活动内容,引导同学们反思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共同富裕的理念。

【导学反思】通过本次导学活动,同学们对共同富裕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性和具体途径有了更清晰的思考。

希望同学们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和观念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积极倡导关爱他人、分享幸福的理念,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END】第二课时一、课程背景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之一。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共同富裕的含义和意义。

2. 让学生了解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方针政策和途径。

3.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为实现共同富裕而努力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二、教学重点:1. 共同富裕的含义和意义。

2. 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方针政策和途径。

三、教学难点:1. 共同富裕的实现方式和手段。

2. 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共同富裕的含义、意义和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方针政策。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共同富裕的实现方式和手段。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和价值观。

五、教学内容:1. 共同富裕的含义和意义1.1 讲解共同富裕的概念1.2 阐述共同富裕的意义2. 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方针政策2.1 讲解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方针2.2 分析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具体政策3. 共同富裕的实现方式和手段3.1 讲解共同富裕的实现方式3.2 分析共同富裕的实现手段4. 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和价值观4.1 讨论如何树立正确的财富观4.2 讨论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5. 激发学生为实现共同富裕而努力奋斗的信心和决心5.1 讲解共同富裕的美好前景5.2 引导学生树立奋斗的目标和信念六、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关于共同富裕的短视频,引发学生对共同富裕的兴趣和思考。

2. 讲解共同富裕的含义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共同富裕的概念,并阐述其重要性和意义。

3. 分析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方针政策:让学生了解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方针和具体政策。

4. 讨论共同富裕的实现方式和手段:分组讨论,每组分析一种实现方式和手段,并分享给全班。

5.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和价值观: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和价值观。

6. 总结和展望: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展望共同富裕的美好前景。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第十课 走共同富裕道路(一轮复习导学案)

第十课  走共同富裕道路(一轮复习导学案)

九年级思想品德一轮复习导学案(10)走共同富裕道路【中考要求】:1.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2.了解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形式、地位和作用;3.了解非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形式以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现实意义;4.区分国有经和集体经济;5.了解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涵,知道法律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6.懂得关注民生、共享经济繁荣成果的道理;7.了解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和实施意义;8.了解我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措施及现实意义。

【考点梳理】一、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关于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解决“是什么”)公有制为主体(注1)、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注意点】注1: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1.综观公有制经济①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公有制经济形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国有经济含义:_____________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集体经济含义:_____________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有经济与集体经济的区别:在于生产资料是归________所有还是归_________所有2.非公有制经济①非公有制经济形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现实意义:(书P125)例1:材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速度成倍地高于全国经济增长速度,占GDP的比重已超过1/3。

《走向共同富裕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走向共同富裕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走向共同富裕》导学案一、导入本节课的主题是《走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共同富裕?为什么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呢?接下来,我们将通过进修相关知识和案例,深入探讨这一问题。

二、进修目标1. 了解共同富裕的内涵和意义;2. 掌握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和方法;3. 能够分析和评判共同富裕在中国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三、进修内容1. 共同富裕的内涵和意义共同富裕是指让全体人民共享社会发展效果,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

共同富裕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富裕,更是全面的、全方位的富裕,包括物质富裕、精神富裕、文化富裕等多个方面。

共同富裕的实现,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体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之一。

2. 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和方法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息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保障人权的有机统一,增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提高全民素质和福祉水平;- 坚持改革开放,扩大对外开放,增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息增强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3. 共同富裕在中国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但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如城乡差距、区域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不公等。

未来,中国将继续坚持共同富裕的基本要求,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不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四、案例分析以“精准扶贫”为例,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在实现共同富裕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

精准扶贫是中国政府推出的一项重要扶贫措施,旨在帮助贫困群众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

通过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精准制定扶贫政策、精准施策扶贫,中国成功实现了几千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十课复习课导学案(师)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十课复习课导学案(师)
本内容的复习应联系第八课“伟大的基本路线”的有关内容。
(三)热点追踪
材料:到201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已经十周年,期间西部地区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点拨:要全盘把握西部大开发的意义,这一举措不仅有着经济发展的意义,还有民主政治建设、文化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
五、典题精析
(1)内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原因:①确立这一制度,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②它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即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及重要性(P124)
(1)公有制经济的形式主要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同时还有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6.材料一:十五(2001—2005年)和十一五(2006—2010年)时期,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GDP(国内生产总值)增幅如下:
地区
时间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十五时期
12.60%
11.05%
11.36%
十一五时期
10.70%
12.60%
13.40%
(2)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3)公有制经济的重要性(作用):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国家引导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是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
3.非公有制经济地位及作用(P125)
(1)非公有制经济的形式主要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以及股份制企业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成分。

教案第10课走共同富裕道路苏教版教案

教案第10课走共同富裕道路苏教版教案

是要帮助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发展经济,脱贫致富。(这里易考辨析题)
25、帮助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意义:有利于缩小地
区差距,有利于实现整个国民经济良好发展,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维护
社会稳定,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顺利实现。

26、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是: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
概教
入、个体劳动者从事个体劳动税后收入、银行的利息、或购买国债、企
业 债券、股票所获得的利息、股息和红利;出租房屋的租金;中奖获
得收入等。

15、人们的劳动收入包括: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和非劳动收入。
16、实行按劳动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原因:⑴是

党和国家富民政策的重要内容,⑵是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
和重要途径分别是: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重
过 4、我国公有制经济的组成:主要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同时还有混合

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的集体成分。
5、非公有制经济的组成:主要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和股份制

经济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成分。
6、国有经济的作用和地位: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作用),在我
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地位)。

存的分配制度。
14、我国的分配原则: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在公有制
内部,主要实行按劳分配,它包括——国有、集体企业的职工的工资、

奖金和津贴,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的集体农民在完成承包合同规定的上
缴任务后获得的收入等。按生产要素分配。生产要素包括——人们的劳

苏教版九年级政治第10课 走共同富裕道路教学设计

苏教版九年级政治第10课 走共同富裕道路教学设计

苏教版九年级政治第10课走共同富裕道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共同富裕道路的内涵和基本要求;2.理解共同富裕道路对于国家、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意义;3.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苏教版九年级政治第10课走共同富裕道路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问题导入,让学生对共同富裕道路有一个初步了解。

问题:你知道什么是共同富裕道路吗?你认为共同富裕道路对于我们国家和社会的意义是什么?第二步:概念解析(15分钟)师生共同讨论共同富裕道路的内涵和基本要求,并解析相关概念。

概念解析: - 共同富裕道路:指通过不断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

- 内涵要点:促进经济发展、实现普惠政策、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等。

- 基本要求: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社会公平正义。

第三步:案例学习(30分钟)选择一个具体的案例进行学习和探讨,让学生理解共同富裕道路对于国家、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意义。

案例:某村庄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步骤: 1. 学生阅读并分析该案例,了解该合作社诞生的背景、发展过程以及带来的影响。

2. 学生讨论并总结该案例中涉及到的共同富裕道路的要素和实践经验。

3. 学生结合案例讨论共同富裕道路对于国家、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意义,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第四步:小组合作(2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具体领域(例如教育、医疗、环境保护等),探讨该领域如何实现共同富裕道路,提出具体的举措和方案。

步骤: 1. 学生自主分组,确定研究领域。

2. 学生小组讨论、研究并撰写小组报告,介绍该领域实现共同富裕道路的方式和建议。

3. 学生小组展示报告,其他学生提出问题和意见,并进行讨论交流。

第五步: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进行课堂总结,强调共同富裕道路对于国家、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
武汉初级中学李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
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

2、能力目标: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态,体会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的道理,培养学生自我创造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自觉做到
“四个尊重”。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基本分配制度,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及过程。

2、难点:认同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自觉做到“四个尊重”。

三、学情分析:
学生不能理解我国为什么存在贫富差距、地区差距,为什么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不太清楚分配时可以按哪些要素参与,如何发挥自身才能,为国家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四、研究问题:
如何通过情景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五、教学策略:
1、教学思路:首先,短片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开展探究、分析学习活动,了解我国的分配制度和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及过程。

最后,让学生在模拟创富论坛中体会创造财富的源泉,交流思想、碰撞智慧,挖掘潜能。

2、教学方法;情景教学、合作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

3、课前准备及教学用具:(1)课前布置“创富论坛”活动;(2)收集有关事例、影音资料等;(3)制作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流程:。

《走向共同富裕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走向共同富裕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走向共同富裕》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能够了解共同富裕的观点、意义和实施路径,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认识。

导学内容:一、共同富裕的观点和背景1. 共同富裕的定义:共同富裕是指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效果,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

2. 共同富裕的背景:共同富裕是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为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

在当前经济举世化和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共同富裕成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共同富裕的意义和价值1. 增进社会公平公理:共同富裕能够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增进社会和谐。

2. 提高国家整体竞争力:共同富裕能够激发全民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整体竞争力。

3. 实现可持续发展:共同富裕能够增进资源合理配置,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实施共同富裕的路径和措施1. 宏观政策:政府应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制定有利于共同富裕的政策措施。

2. 教育扶贫:加大教育投入,提高贫困地区教育水平,增进贫困地区人口共同富裕。

3. 产业扶贫:发展特色产业,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当地居民收入水平。

4. 公益慈善:加强公益慈善事业,帮助困难群体脱贫致富,推动全民共同富裕。

导学活动:1. 小组讨论:分成小组,讨论共同富裕的意义和实施路径,每组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2. 观看视频:观看相关视频,了解中国共同富裕的实施情况和成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平时生活中践行共同富裕理念。

3. 个人思考:要求学生在课后思考,写下自己对共同富裕的理解和实践计划,鼓励学生从小事做起,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导学案小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同砚们对共同富裕的观点和意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明白了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希望同砚们能够在平时生活中践行共同富裕理念,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共5篇)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共5篇)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共5篇)第一篇: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教学设计[课标依据]: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动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能力目标:结合我国生产力水平、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地理位置等方面的情形,体会共同富裕是一个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的过程,从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两个方面,体会“在分配中,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的辩证统一性。

情感价值观目标:从促进生产力发展、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角度,认同“确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财富的创造和社会的发展有赖于劳动、知识、科技等角度,培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2、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难点:1、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2、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3、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蔚然成风,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也将充分涌流。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教师问:“同学们,你们现在享受国家财政补贴的免除杂费和学费了,你知道国家是从哪个地区开始实行这一政策的吗?东部地区还是西部地区呢?”——学生回答“西部地区。

”教师:其实这些年国家为了进行西部大开发是竭尽所能斥巨资而为之。

比如:投资262亿元建青藏铁路,计划投资403亿建重庆轻轨,以及打算重拳出击,在川、滇西部的横断地区打造世界级的大型水电站群落。

等等……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这些西部的经济增长率每年高于8.5%。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国家建西部大开发的目的是什么呢?——发展西部经济,使东、西部人民共同富裕,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这一课题。

10-3走共同富裕道路-共享经济繁荣的成果导学案 答案

10-3走共同富裕道路-共享经济繁荣的成果导学案 答案

课题:第十课走共同富裕道路第三课时共享经济繁荣的成果学习目标:感受党和国家关注人民群众利益,实践科学发展观、三个代表,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知道国家在实现共享经济繁荣成果方面的具体举措。

自主先学、合作互学:引言部分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第一目关注民生一、“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关注贫困,关心群众生活,认真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说明了什么?(P129)二、说说你对“手拉手”献爱心的理解?(P130)第二目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是什么?其中,其核心是什么?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P132)第三目心系西部发展一、说说你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理解?(P132)二、说说你对国家扶贫开发计划的理解。

(扶贫帮困的意义等角度P132-133)检测评学:填空题1.坚持______,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关注贫困,关心群众生活,认真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这是_______要求,是实践________的具体体现,是___________的根本要求。

2.实施社会保障制度,是确保人民________的重要措施,关系到____的切身利益,关系___、、__的大局。

3.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由、、和四个部分组成,其中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

4.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最终实现目标,关键是要帮助、发展经济,脱贫致富。

践行活学:一、单选题( )1.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下列选项中最能直接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国务院严肃处理特大安全事故B.我国积极准备2008年北京奥运会C.免除农业税,实行农村合作医疗D.朝核第五轮六方会谈会议在京举行( )2.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是A.完善社会保障制度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C.切实加强扶贫开发工作D.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3.近几年来,国家加大力度实施____计划,从资金、技术、人才等各个方面帮助贫困地区加快经济发展。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十课 走共同富裕道路导学案(无答案)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十课 走共同富裕道路导学案(无答案)
2、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我们之所以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因为( )A、公有制比其他所有制形式更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由我国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和发展不平衡决定的
C、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大
D、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探究板块
令他跃升为中国大陆首富之列.
◆施正荣为什么能富起来?列举生活中凭借自己的劳动、资本、技术等自主创业富起来的典型
◆分析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原因。
◆结合材料、联系实际,分析我国实行这一分配制度的重要意义。
检测板块
1.小张在某国有企业工作,去年工资收入1.6万元,出租房屋收入0.6万元,炒股收入1万元。材料表明我国( )
第十课 走共同富裕道路
学习内容
10.1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课型
新课
编写人
审核人
年级
九年级
学科
政治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其原因
2.认识我国的经济结构及各部分的地位、作用
学习
重难点
1.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学 习 过 程
检测板块
1、据统计在我省近万家骨干工业企业中,非公有制企业已占据"半壁江山",其中一批企业借助改革开放优惠政策快速崛起,成为行业中的排头兵。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非公有制经济( )
A、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B、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已居主体地位
C、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课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第一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教学目标】1.了解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2.理解国有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起着主导作用,集体经济是我国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理解非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地位、作用。

【预习引领】(一)了解我国的所有制结构:我国的所有制包括: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二)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1.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实行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依据:确立基本经济制度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三)了解我国的公有制经济1.国有经济(1).含义:是指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形式(2.)形式:有国有企业、国有股份制企业、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经济成分等。

(3.)作用: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起着关键性作用。

(4)分布的领域:矿藏、河流等自然资源,石油、冶金等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2.集体经济(1)含义:是生产资料归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形式(2)地位:我国公有制经济重要组成部分(3)作用:发展集体经济,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对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分布的领域:农业、工业、服务行业等各个领域3.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地位和作用范围:主要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同时还有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地位: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作用:是国家引导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是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四)非公有制经济的成分、地位、作用1.成分:主要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以及股份制企业中的公有制经济成分2.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3.作用: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加快大力发展生产力;有利于扩大劳动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有利于繁荣市场,方便人民的生活【精讲释疑】分析说明题九年级学生小明为了解二十多年来家乡的变化,对同村徐某进行了访问。

以下是他的部分调查结果:(一)徐某的发家致富史:(二)徐某的感慨:在调查访问中一卜明听到徐某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我能发家致富,多亏了党的政策好!”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请把表格中的A、B空格部分补充完整。

(2)A、B存在有什么作用?(3)徐某说:“我能发家致富,多亏了党的政策好!”。

你认为是党的哪些政策能使徐某发家致富?(至少写出两条)【巩固提升】一、单项选择题()1.某地国民生产总值的所有制结构如下表上表表明该地A.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已经改变B.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C.已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D.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我们之所以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因为A.公有制比其他所有制形式更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B.由我国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和发展不平衡决定的C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大D.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3.在著名的华西村,对经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集体经济,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使华西村群众走上了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这有力地证明,集体经济①对我国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②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③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设备④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4.据我省有关部门最新统计,在我省近万家骨干工业企业中,非公有制企业已占据“半壁江山”,其中一批企业借助改革开放优惠政策快速崛起,成为行业中的排头兵。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非公有制经济A.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B.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已居主体地位C.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5.作为当代的中学生,在感受经济生活巨大变化的同时,也应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下列关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B.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C.现阶段,我国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D.现阶段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6.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①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②国有企业在各行各业中属于领导地位③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④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国民经济的基础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7.一方面,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另一方面,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之间A.是对立的,二者性质相反,不可能和谐地存在于一种经济制度之中&是相同的,它们都为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服务C是不同的,二者各自为形成自己的社会制度服务D.是统一的,二者可以在市场经济中,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8.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强调,要放手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努力推进江苏经济形成国资、民资、外资“三足鼎立”,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比翼齐飞”的发展格局。

之所以要促进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比翼齐飞”,是因为①两者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重要作用②两者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相同③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且生产力水平低、发展很不平衡④两者共同构成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A.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综合探究题9.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各国文化产业占世界份额某传统产业与文化产业部分数据比较图材料二:小柏留学归来,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投资创办了文化产业公司,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国际化创意开发设计团队,注重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相结合;公司产品出口欧美和日本市场,并着手在欧美及日本设立子公司,实行本土化战略。

目前公司从业人员600余人,年利润超过15亿元,年税收1.7亿多元,创造了骄人的业绩。

(1)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3分)(2)小柏的文化产业公司属于什么经济成分?材料二反映了这种经济成分有什么作用?(4分)(3)结合材料二请你谈谈小柏公司成功的原因。

(4分)第二框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学目标】1.了解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的重要原则。

2.理解合法收入可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国家法律保护一切合法收入3.理解我国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原因及现实意义。

【预习引领】(一).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1.现阶段我国的分配制度(1)含义: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作用:实行这一分配制度,有利于激发人们开拓进取、自主创业的积极性,促使一切劳动、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从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步伐;有利于激励人们通过多种合法渠道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2.按劳分配:在公有制经济内部,主要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即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进行个人收入分配。

3.其他分配方式:主要是指按人们投入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的重要原则。

4.收入可分为: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5.现阶段我国的分配制度与基本经济制度之间的关系: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与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

(二)理解共同富裕:我国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自主创业、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逐步引领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

【精讲释疑】分析说明题11.材料一:我国东西两地居民收入变化情况(单位:元/年);材料二:(信息1)为奖励在科技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国务院设立了5项国家科学技术奖。

同时各级政府对于自主创业的政策层出不穷。

从上海地区的情况看,已相继推出多项鼓励创业的优惠政策,受惠人群包括下岗失业人员、留学归国人员以及大学生等各个层面。

(信息2)被誉为“天下第一村”的江苏省华西村在自己富了以后、,提出“个人富了不算富,集体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的理念,通过建设“省外华西村”等形式,带动中西部10多万人脱贫致富。

(1)材料一中的图表说明了什么?(2)材料二中的两则信息说明了什么?与材料一之间有怎样的内在联系?【巩固提升】()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按劳分配C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相结合()2.小张在某国有企业工作,去年工资收入1.6万元,出租房屋收入o.6万元,炒股收入1万元。

材料表明A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的完善 B.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C.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D.我国运用经济手段调节收入分配()3.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由二——一决定的。

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③党的富民政策④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4.2011年11月29日,中央扶贫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会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这个标准比2009年提高了92%。

大幅度提高扶贫标准,把更多低收入人口纳入扶贫范围①是加大扶贫力度的重要举措②体现了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③体现了按劳分配的原则④表明我们在分配中实行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D.①②()5.下图《同富不同路》依次反映了按——生产要素分配。

①劳动②资本③技术④管理A.①②③ B.③④② c.①③② D.①④②()6.李某是水利局职员,每月除工资、奖金、津贴外,还炒股,赚了不少钱。

张某的收入属于①平均分配②按劳分配③按生产要素分配④按需分配A.② B.①② C②③ D.②③④()7.目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进入了新的里程碑:东部继续率先发展,西部开发渐人佳境,东北振兴开局良好,促进中部崛起恰逢其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