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制度比较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中央银行制度比较复习资料

中央银行制度比较复习资料

中央银行制度比较复习资料1.填空1、 中央银行制度的组织结构:权力分配结构、内部职能结构、分支机构设置 p232、 中央银行的最高决策权≠最终决策权 p53、 货币发行按其性质划分:经济发行、财政发行 p804、 央行发行准备金的种类:现金准备(包括黄金、外汇)、证券准备(短期商业票据、财政短期国库券、政府公债) p825、 央行负债业务中央行票据的定义:中央银行债券是为调节金融机构多余的流动性,而向金额机构发行的债务凭证。

中央银行债券发行时可以回笼基础货币,到期则体现为投放基础货币。

特殊性:一是期限较短,二是其目的是为了实现金融宏观调控而发行。

发行中央银行债券是中央银行的一种主动负债业务,其实施对象主要是国内金融机构。

P886、 央行能否控制货币(货币供给是否是外生变量):p189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指货币供给主要是由经济体系中的收入、储蓄、投资、消费等实际经济变量和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决定的,而不是由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决定的。

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指货币供给主要不是由经济体系中的实际变量和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决定的,而是由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决定的。

中央银行可通过各种货币政策措施的使用来调控货币供给量,即认为货币供给是外生决定的。

(央行能否控制货币)7、 央行的统计信息体系主要包括:金融统计、景气调查 p1568、 可供选择的中介指标主要有:货币供给量、利率、(贷款量、汇率)p2029、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可选择的主要操作指标:准备金、基础货币。

P20510、货币政策工具分为: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

P21611、金融监管与货币政策异同:(1)着眼点存在差异(2)运用的工具与手段存在差异p26112、货币危机:是由货币严重贬值带来的货币信用危机。

货币危机通常演变为金融危机。

13、金融危机:主要指由银行支付危机带来的大批金融机构倒闭,并威胁到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行。

金融危机处理不当通常引发经济危机。

中央银行学复习整理

中央银行学复习整理

第一章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中央银行制度的初步形成客观经济因素是中央银行得以产生的内在条件,国家对经济金融的管理则提供了外部推动力。

中央银行的产生一般有两条途径:一是信誉好实力强大的大银行逐步演变而成。

在逐步演变的过程中,政府根据客观需要不断赋予大银行某些特权,使其逐步具有某些中央银行的特征,最终成为中央银行;二是政府直接组建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国有化的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中央银行作为金融管理当局需要采取中性立场,以社会利益为目标;第二,中央银行不应以盈利为目标;第三,信用货币发行产生的巨额利益应归于国家。

第二章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中央银行是一国信用制度的枢纽:(1)银行信用构成一国信用制度的基础,在整个社会信用中居于主导地位。

银行既是信用活动的参与者,也是信用活动的调节者。

而中央银行又处于银行体系的核心,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并根据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行为,达到控制社会信用规模、调节信用结构的目的。

(2)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是整个社会信用工具的总供给者。

通过改变货币发行量,实现对信用规模和结构的调整。

中央银行虽不直接向社会公众提供贷款,但由于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是商业银行的唯一货币供应者和作为社会信用活动的最后贷款人。

中央银行决定社会信用的规模。

还可以通过对不同类型贷款规模的调整、管理货币流通,实行在信用规模不变情况下信用结构的调整。

(3)中央银行既是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又是引导者,在金融市场上处于支配地位。

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中央银行直接参与金融市场的活动,调节社会的货币供应量,影响社会信用规模;通过调整贴现率和存款准备金比率等政策工具,引导信用活动按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向进行。

中央银行与政府存在特殊关系(1)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制定和执行各种金融法规(2)配合政府的宏观经济目标,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3)不少国家通过对中央银行实现产权国有化和将中央银行作为隶属政府的行政部门,确保政府对中央银行的控制权(4)代表国家管理金融市场(5)代表国家管理国库和向政府提供融资(6)代表国家参与国际金融活动和管理国家黄金外汇储备中央银行在经济运行和发展中发挥特殊作用(1)体现在稳定货币和稳定经济方面稳定货币就是要对货币的供应量进行控制,使之符合客观经济的需要。

中央银行学复习材料

中央银行学复习材料

中央银行学复习材料第一篇:中央银行学复习材料1.中央银行的存款业务与商业银行的存款有何不同?(1)存款原则具有特殊性:中央银行的存款业务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而商业银行办理存款业务应遵循“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存款人保密”的原则。

(2)存款动机具有特殊性:中央银行吸收存款是出于金融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的需要,而商业银行是为了实现银行利润最大化。

(3)存款对象具有特殊性:中央银行只吸收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及特定部门的存款,而商业银行直接吸收社会个人、工商企业的存款。

(4)存款当事人关系具有特殊性:中央银行与存款当事人之间除经济关系之外,还有行政性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而商业银行与存款当事人之间只是一种纯粹的经济关系。

2.中央银行货币发行必须遵循哪些基本原则?为什么?(1)垄断发行原则。

有利于统一国内货币形式,避免多头发行造成的货币流通混乱,便于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灵活有效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

还有利于中央银行加强自身的经济实力,有利于政府完全得到发行钞票的经济利益。

(2)要有可靠信用作保证的原则。

否则将会出现通货不稳,扰乱正常流通和生产的运行,以至引起社会经济乃至政治的动荡。

(3)要具有一定的弹性原则。

既要充分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避免因通货不足而导致经济萎缩,也要严格控制货币发行数量,避免因通货过量供应造成经济混乱。

3、中央银行发行债券的目的和作用与商业银行发行债券有何不同?中央银行债券作为一种特殊的金融债券,其特殊性表现在期限较短,具有可控性,抗干扰性和预防性,也是为了调节金融机构多余的流动性,而向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务凭证。

债券的发行是一种主动负债业务,其发行对象主要是国内金融机构。

其发行时可以回笼基础货币,到期时则体现基础货币的投放。

中央银行债券的发行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减少商业银行的超额储备,调节货币供应量。

当中央银行买进已发行债券时,商业银行的超额储备增加,货币供应量增加;中央银行卖出债券时,商业银行的超额储备减少,货币供应量减少。

中央银行考试复习重点

中央银行考试复习重点

中央银行学复习重点By:社体大个一、名词解释:1、派生存款:商业银行在贷款过程中派生出来的存款。

2、再贴现:商业银行在急需资金周转时,将其由贴现而取得的商业票据提交中央银行,请求作第二次买进的经济行为。

3、基础货币:由流通中通货及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组成(高能货币、强力货币)4、货币乘数;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的比值。

5、货币政策: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控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6、公开市场操作:中央银行为了将货币数量和利率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的政策行为。

7、原始存款:由客户存入的现金和中央银行的再贷款和再贴现款形成的存款。

8、再贴现政策:央行通过制定或调整再贴现率,影响商业银行从央行获得的再贴现额和超额准备,达到增减货币供给量,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

9、法定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按照法律规定必须存在中央银行里的自身所吸收存款的一个最低限度的准备金。

10、通货膨胀(紧缩):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下跌)。

11、开放式基金:发行的股票和受益凭证是不固定的,可根据需要追加发行,投资者可通过买卖受益凭证给基金公司来加入或退出基金12、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指中央银行在国家法律赋予的权力范围内,通过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金比率,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控制社会货币供应量的活动。

二、简答题1、中央银行监管的范围:(1)事前的预防性监管;(2)事后的“最后贷款人责任”及救助行为;(3)存款保险制度。

2、金融监管的原则:(1)依法监管;(2)公开公正公平及适度竞争;(3)自我约束;(4)安全稳健与促进创新相结合;(5)提高监管效率。

3、央行独立性的意义:(1)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有利于其制定政策的客观、适用,不受政府的干扰和控制,不能由于政府的利益而损害整个国家的利益。

(2)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有利于央行准确把握国内外经济形势,形成客观的政策判断,有利于经济的稳定。

中央银行复习题

中央银行复习题

复习题1、中央银行产生和发展的必然性。

(一)中央银行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1、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2、商业银行的普遍设立3、货币关系与信用关系广泛存在于经济和社会体系之中4、经济发展中新的矛盾已经显现(二)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必然性银行券发行问题、票据交换问题、金融监管问题、最后贷款人问题结论: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必然性为了实现银行券统一发行的客观需要;为了实现统一票据交换和债权债务清算的客观需要;充当“最后贷款人”的客观需要;对金融业进行监督管理的客观需要。

政府融资的需要2、中央银行制度;比较早期和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异同;中央银行制度发展与变化的趋势。

(1)中央银行制度含义:当国家通过法律对某家银行或新建一家银行赋予某些特权并要求其他所有银行和金融机构以及整个经济、社会体系接受该银行的这些特权时,中央银行制度便形成了。

(2)异同:最初是一般的私营银行,主要业务是发行银行券和信贷中央银行制度初步形成阶段的特点:大多数中央银行由商业银行演变而来;逐步拥有到全部垄断货币发行权。

兼营商业银行业务。

因大多数央行由商业银行演变而来,在履行央行职能的同时,从事原来的商业银行业务。

不完全具备调节和控制金融市场的能力。

由于制度设计不完善、经验和技术不足,早期的央行不完全具备调节和控制金融市场的能力。

(3)趋势:中央银行制度的强化1、中央银行国有化趋势加强2、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加强3、中央银行调控经济的能力增强4、中央银行的国际合作进一步加强3、如何理解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1)银行的银行是指央行只与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发生业务关系,充当“最后贷款者”,不直接与工商企业和居民发生业务关系。

具体职责是:保管各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发放贷款主持全国各银行间的票据交换和清算业务在允许自由买卖外汇的国家,中央银行通常还办理各有外汇业务银行的外汇头寸的抛补业务(2)政府的银行指代表国家贯彻执行财政金融政策,代理财政资金收付,向政府提供融资和代表国家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处理国际金融事务等。

中央银行复习资料

中央银行复习资料

一、一元式中央银行:这种体制是在一个国家只建立一家统一的中央银行,机构设置一般采取总分行制,自上而下地贯彻货币政策,发挥其职能。

特点:权力集中,职能完善,有较多的分支机构,货币政策传导较为迅速。

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采取此种体制,如英国、日本、意大利、法国、瑞士等。

我国在1984年以后也实行这种体制。

1、二元式中央银行:即在一国内建立中央和地方两级相对独立的中央银行机构,中央机构为最高权利和管理机构,地方机构在权力和管理上以及本地区货币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上有其较大的独立性。

地方机构与中央机构并非总分行关系。

这种体制结构的特征一般与国家联邦制政治体制相联系,如美国、德国等都实行此种体制。

2、贴现:商业银行资产业务,指银行承兑汇票的持票人在汇票到期日前,为了取得资金,贴付一定利息将票据权利转让给银行的票据行为,是持票人向银行融通资金的一种方式。

转贴现:商业银行向同业融资,指商业银行在资金临时不足时,将已经贴现但仍未到期的票据,交给其他商业银行或贴现机构给予贴现,以取得资金融通。

再贴现业务又称“重贴现”、“终贴现”,是指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其所持有的未到期的已贴现过的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融通资金,中央银行在办理该项业务时,要扣除自申请日期到票据到期日至这一段时间的利息,然后再将票面余额支付给再贴现申请人(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融资行为。

3、法定存款准备金;所谓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指中央银行依据法律所赋予的权力,根据宏观货币管理的需要,根据控制金融体系信贷额度的需要,以及维持金融机构资产流动性的需要,来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交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比率和结构,并根据货币政策的变动对既定比率和结构进行调整,藉以间接地对社会货币供应量进行控制的制度。

4、超额准备金;超额存款准备金是金融机构存放在中央银行、超出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部分,主要用于支付清算、头寸调拨或作为资产运用的备用资金。

超额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

中央银行学期末复习资料

中央银行学期末复习资料

【中央银行学】一、概念解释1.跨国型中央银行制度:若干国家联合组成一家中央银行,在成员国范围内行使全部或部分中央银行职能。

2.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在一个国家内设立一定数量的地方中央银行,并由地方银行推选代表组成在全国范围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机构,从而形成中央和地方两级相对独立的中央银行机构共同组成的中央银行体系。

3.准中央银行制度:设立类似中央银行的金融管理机构,执行部分中央银行职能,或者由政府授权某个或几个商业银行承担部分中央银行的职能。

4.最后贷款人:是指在危机时刻中央银行应尽的融通责任,它应满足对高能货币的需求,以防止由恐慌引起的货币存量的收缩5.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活动。

6.再贴现:商业银行将通过贴现业务所持有的尚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转让,中央银行据此以贴现方式向商业银行融通资金的业务。

7.银行性业务:是中央银行作为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所从事的业务,包括有负债业务(资金来源业务)、资产业务(资金运用业务)与清算与代理。

8.管理性业务:是中央银行作为政府的银行所从事的业务,包括经理国库、金融统计、金融稽核、征信管理等。

9.货币发行:若从货币发行的过程来看,货币从中央银行的发行库通过各家商业银行的业务库流到社会;若从货币发行的结果来看,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的数量大于从流通中回笼的数量。

10.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等存款类型金融机构按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提取的准备金。

11.适应性预期:人们在对未来会发生的预期是基于过去(历史)的。

12.理性预期:是在有效地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作出的在长期中平均说来最为准确的,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相一致的预期。

13.总供给曲线:描述的是生产方的行为,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在每一价格水平下,社会所有厂商愿意且能够供给的产量。

14.总需求曲线:产品市场对产出的需求总量与物价水平的对应关系。

中央银行业务期末复习重点

中央银行业务期末复习重点

一、央行制度的建立与发展1.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建立的标志——英格兰银行2.中央银行创建时期的特点:(1)由普通的商业银行自然演进(2)逐步集中货币发行权(3)对商业银行提供金融服务(4)政府的参与与立法的保证3.央行制度的类型(1)单一中央银行制:中英法日,组织完善、机构健全、权利集中、职能健全、分支机构较多。

(2)复合中央银行制:美,职能相对分散,分支机构不多。

(3)准中央银行制:新加坡、中国香港、利比里亚;马尔代夫。

(4)跨国中央银行制4.中国人民银行:1948年12月1日在河北石家庄市正式成立。

1983年结束了“一身二任”的历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银行。

二、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性质1.央行是特殊的金融机构(1)地位的特殊性。

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

(2)经营目的的特殊性。

开展金融业务不以赢利为目的。

金融活动特权(货币发行、代理国库、无息吸收存款准备金等)调节经济、金融的特殊使命。

(3)经营手段的特殊性。

对存款一般不支付利息。

(4)业务对象及范围特殊性。

在业务对象上,它不与企业、居民发生业务关系,而以政府、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为特定的业务对象。

在业务经营范围上,各国中央银行法都作了相关的限制。

一是不得直接从事商业票据的承兑业务;二是不得直接从事不动产买卖业务;三是不得直接从事不动产抵押贷款;四是不得直接向企业和个人发放贷款;五是当中央银行以股份制方式组建时,不得收买本行股份。

(5)分支机构国界限制的特殊性。

在国外不能设立分支机构,只能设立代理处。

职能1.央行是发行的银行。

全国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

2.政府的银行。

代理国库;代理政府债券的发行;为政府提供信用,融通资金;保管经营黄金外汇储备;作为政府的金融代理人代办各种金融事务。

3.银行的银行。

集中保管全国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充当全国金融机构的票据清算中心;充当全国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人”。

独立性独立性的主要内容1. 建立独立的货币发行制度,以维持货币稳定;2.独立地制定或执行货币金融政策;3.独立管理和控制整个金融体系和市场;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不足的表现1.职能独立性不足2.法律地位独立性不足3.经济独立性不足三、央行的资产负债表1.资产项目包括:贷款;有价证券;黄金、外汇储备;其它资产。

中央银行学复习资料

中央银行学复习资料

中央银行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单一式中央银行:在一个国家内单独设立中央银行,由中央银行作为发行银行、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执行金融政策的银行,全权发挥作用。

2、货币发行:货币发行一是指货币从银行的发行库通过商业银行的业务库流到社会;二是货币从央行的流出量大于流入量。

3道义劝告:中央银行利用其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通过各种非强制性的方式,诱导或劝说金融机构顺从其政策意图调整业务决策的货币政策手段。

4基础货币:又称高能货币。

是银行体系创造货币的基础,包括流通中现金和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两部分。

5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买卖有价证券来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的货币政策手段。

6二元式中央银行:在中央和地方设立两级中央银行机构,中央级机构是最高权力或管理机构,地方级机构也有其独立的权力。

7准备金政策:中央银行通过调节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影响银行信贷和货币供应量的货币政策手段。

二、简答题1、简述决定中央银行体质选择的主要因素(1)商品经济发展水平与信用发达程度。

商品经济发展水平与信用发达程度高的国家,大多数趋于实行单一的中央银行体制。

(2)经济运行机制。

以市场经济为主的国家多实行单一型中央银行制度,以计划经济为主的国家多实行复合的中央银行制度。

(3)国家体制。

联邦制国家多实行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单一型集权国家多实行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

2、简述货币政策的功能(1)促进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

影响总供给的因素在短期内是比较稳定的,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主要通过对社会总需求的调控来完成。

社会总需求的最终表现形式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的购买能力,货币供应量同社会总需求发生关联,并成为决定社会总需求的一个主要因素。

因此,利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货币供应量成为货币政策调节宏观经济的着力点。

(2)确保经济的稳定。

中央银行利用货币政策稳定经济,一方面要防止货币供给成为经济波动的根源,另一方面也要利用货币政策抵消其他经济因素对经济稳定的冲击。

中央银行学复习资料

中央银行学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1.1984年以后,我国中央银行的制度是(A)A.单一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B.单一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C.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D.准中央银行制度2.最早的中央银行是(D)A.阿姆斯特丹银行B.威尼斯银行C.米兰银行D.英格兰银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于(C)通过并开始实施。

A.1993年5月 B.1994年5月C.1995年3月 D.1995年9月4.按独立性程度不同分类,属于独立性较小模式的是(D)。

A.美国联邦储备体系 B.日本银行C.英格兰银行 D.意大利银行5.属于中央银行扩大货币供给量行为的是(B)。

A.提高贴现率B.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C.卖出国债D.提高银行在央行的存款利率6.以下不属于中央银行管理性业务的是(C)。

A.金融调查统计业务B.对金融机构的检查业务C.保管法定存款准备金D.对金融机构的审计业务7.以下各项中不是中央银行存款业务特点的是(C)。

A.强制性B.有偿性C.自愿性D.特殊性8.在我国,(D)不需要向中国人民银行交存存款准备金。

A.财务公司B.信用合作社C.金融租赁公司D.证券公司9.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主要是短期的流动性贷款或季节性贷款,很少有(B)。

A.抵押贷款B.长期贷款C.信用贷款D.利率浮动贷款10.在我国,再贴现利率由(D)制定、发布与调整。

A.银监会B.国务院C.全国人大D.中国人民银行11. 支付系统对各金融机构的每笔转账业务进行一一对应结算是指何种结算方式(B)。

A.净额结算 B.全额结算C.定时结算 D.实时结算12.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CHINA NATIONAL ADVANCED PAYMENG SYSTEM,CNAPS)于哪年启动(C)。

A.1994年 B.1995年C.1996年 D.1998年13. 1995年颁布的(C)首次以立法形式明确了“经理国库”是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责之一。

A.《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4. 关于中央银行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表述正确的是(D)。

中央银行复习

中央银行复习

第一章形成和发展产生央行的客观经济原因:政府融资、银行券的发行、票据交换和清算、银行的支付保证能力和最后贷款人、金融监督管理。

第二章性质与职能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基本原则:服从履行职责的需要、非营利性(宏观金融管理机构)、流动性(资产具有最大清偿性才能使政策工具发挥作用)、主动性中央银行的职能:发行的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基本、重要标志、统一货币发行流通的基本保证,稳定货币币值的基本条件,发挥全部职能的基础)银行的银行:立法(按一定比例集中管理存款准备金),最后贷款人(商行在资金发生困难并且不能从金融市场获得资金时通过再贴现和抵押贷款对其提供资金),票据的清算和交换政府的银行:代理国库,代理发行政府债券,为政府融通资金、管理国际储备、代表国家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活动、制定实施货币政策、金融监管第三章体制中央银行的体制:一元(权力集中管理、职能完善,设有一定数量的分支机构)、二元(一定数量的地方中央银行、地方银行推荐代表组成全国范围行使职能的机构、中央地方两级相对独立)、准中央银行(类似央行的金融管理机构,香港)、跨国中央银行资本组成类型:国家所有(我国)、公司股份混合所有(日本)、私有(美、意)、无资本(韩)中央银行分支机构的设置:按经济区域(地域关系、经济金融联系的密切程度、历史传统、业务量)、行政区域、经济区域为主兼顾行政区划(我国)第四章独立性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涵义:中央银行作为一个国家货币当局,负责具体制定和贯彻执行货币政策,必须以国家经济发展为根本目标,遵从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和货币的信用规律,独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选择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实现最终目标使用的货币政策手段)第五章负债业务货币发行性质:经济发行(根据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财政发行(弥补国家财政赤字)渠道:贷款、购买证券、金银、外汇原则:垄断发行、信用保证、弹性准备制度:现金准备、证券准备、现金准备弹性比例、现金准备限额发行发行债券的目的和手段:目的: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过多&公开市场规模有限)手段:第六章资产业务再贴现:商行将持有的尚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向央行申请转让,借此获得资金融通。

中央银行复习资料(参考)

中央银行复习资料(参考)

一.单项选择(知识)1.亚洲金融危机:1997年7月2日由乔治·索罗斯及资本家在国际市场上对泰铢的买卖进行炒作,造成泰铢贬值,最终形成亚洲金融危机。

2.中央银行制度分为:(1)单一的中央银行制度。

(2)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

(3)跨国的中央银行制度。

(4)准中央银行制度。

3.我国的中央银行制度:我国属于单一式中央银行制4.我国的外汇储备:中国外汇储备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美元资产,其主要持有形式是美国国债和机构债券,2月份国家外汇储备38015.03亿美元。

5.央行的职能:三大职能。

发行的银行: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是一国或某一货币联盟唯一授权的货币发行机构。

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充当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人。

国家的银行:中央银行为政府提供服务,是政府管理国家金融的专门机构。

6.广义货币:货币供给的一种形式或口径,以M2来表示,其计算方法是交易货币(M1,即社会流通货币总量加上活期存款)以及定期存款与储蓄存款。

7.中国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8.商业银行:是一个以营利为目的,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多种金融资产为经营对象,具有信用创造功能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范围包括吸收公众、企业及机构的存款、发放贷款、票据贴现及中间业务等,存贷款之间的利差就是主要的利润。

它是储蓄机构而不是投资机构。

二.多项选择(知识)1.货币政策的目标:最终目标、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

2.通货膨胀: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实际需要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总水平全面而持续的上涨。

衡量通货膨胀率的价格指数一般有三种:消费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折算指数(名义GDP/实际GDP)。

3.货币供给:一个国家在某一特定时点上由家庭和厂商持有的政府和银行系统以外的货币总和。

(货币供给过多容易引起通货膨胀,货币供给不足又容易引起通货紧缩)主要内容包括:货币层次的划分;货币创造过程;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等。

中央银行复习资料.doc

中央银行复习资料.doc

一、中央银行体制1、单一型中央银行制度2、复合型中央银行制度复合中央银行制度的两种形式一体式中央银行制度中央银行几乎集中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全部业务和职能于一身混合式中央银行制度一国既设中央银行,又设专业银行,中央银行兼办一部分专业银行业务a3、准中央银行制度4、跨国中央银行制度二、中央银行独立性与通货膨胀的相关性分析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V·格里利、D·马希安达罗和G·塔贝利尼:“我们的结论证实了其他作者以前的发现,这些发现是通过采取不同样本国家并对其独立性进行不同程度的分级而得出的。

”A·布施:“几个学者验证了中央银行独立性与通胀率反向关系这一假设,并提供了实际的经验支持。

”S·埃吉芬格和J·哈恩:“足够证据已表明中央银行独立性与通胀呈负相关。

”conclusion:中央银行独立性与通货膨胀呈现反方向变化关系。

三、中央银行的职能(一)概括来说1.服务职能为政府服务—经理国库,为财政筹资,作为政府的金融顾问为金融机构服务—为金融机构提供清算,作为最后贷款人2.调节职能总的来说,调节货币流通、货币供给具体来说,可以通过调节存款准备金和再贴现率实现3.管理职能体现在中央银行制定金融法规,管理银行和金融机构,规范其经济行为。

(二)传统职能1.发行的银行国家赋予中央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的特权,成为国家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有些国家硬辅币的铸造与发行由财政部负责),其发行的纸币为无限法偿的货币。

中央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权是其之所以成为中央银行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志,是中央银行定义特征的精髓2.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的服务对象不是一般企业和个人,而是政府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其地位超然于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是他们的监督者和管理者。

职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集中存款准备金。

充当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人”。

组织、参与和管理全国的清算。

3.政府的银行代理国库,向政府融通资金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持有和管理国际储备代表国家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各项国际金融活动四、现代中央银行的职能演进从发行的银行考察,中央银行更多的承担了促进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的职责,使货币供给总量和结构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保证货币稳定。

中央银行学考试复习资料

中央银行学考试复习资料

简答题:一、为什么说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答:一方面是指中央银行处于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之上,居于领导地位,并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进行监督管理。

另一方面是指中央银行的业务对象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集中他们的准备金,为它们提供信用,办理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清算等。

表现在:1.集中存款准备金,首先是保持商业银行的清偿能力,其次控制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能力和信用规模,最后是增强中央银行的资金实力。

2.最后贷款人,通常采用再贴现和抵押贷款两种形式。

目的是,首先当个别金融机构发生资金周转困难使,提供贷款,防止挤兑以及信用危机;其次增加金融机构短期头寸的调剂渠道;最后调节银行信用和货币供应。

3.票据交换和清算。

二、中央银行制度有哪些基本类型?答:1.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是指国家建立单独的中央银行机构,使之全面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

包括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和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

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是指仅有一家中央银行行使中央银行的权利和履行中央银行的全部职能。

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是指在一个国家内设立一定数量的地方中央银行,并由地方银行推选代表组成在全国范围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机构,从而形成由中央和地方两级相对独立的中央银行机构共同组成的中央银行体系。

2.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是国家不单独设立专司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机构,而是由一家集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职能于一身的国家大银行兼行中央银行的职能。

3.准中央银行制度是指某些国家和地区不设通常意义上的完整的中央银行,而是设立类似中央银行的金融管理机构,执行部分中央银行职能,或者由政府授权某个或几个商业银行承担部分中央银行职能。

4.跨国中央银行制度是指若干国家联合组建一家中央银行,在成员国范围内行使全部或部分中央银行职能。

一种是没有建立中央银行的数个国家组建一家联合中央银行;另一种是联合建立跨国中央银行的各国本来就建立了中央银行。

三、中央银行的资本组成类型有哪些?答:1.全部资本为国家所有的中央银行(适当的解释,下同)2.国家拥有部分股份与民间股份混合所有的中央银行3.全部股份非国家所有的中央银行4.无资本金的中央银行5.资本为多国共有的中央银行四、中央银行存款业务的特点?答:1.存款的强制性(通过法律手段,强制要求商业银行按规定比率上缴存款准备金。

中央银行复习资料

中央银行复习资料

1.在谈到最早的中央银行时,一般会提到瑞典银行和英格兰银行2.1826年英国议会通过法案,准许其他股份银行设立,但这些银行的银行券发行与流通限制在距伦敦65英里以外,以示有别于英格兰银行。

1833年,英国议会有通过了一项法案,规定只有英格兰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具有无限清偿的资格,这是英格兰银行成为中央银行决定性的一步。

3.从中央银行的角度看,基本上是由普通银行通过国家法律赋予集中货币发行权和对其他银行提供清算服务及资金支持而逐渐演进成为中央银行的。

4.中央银行的性质:具有“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三个基本属性;从垄断货币发行权看,它是“发行的银行”;从同一商业银行之间的票据交换和清算以及为普通银行提供支付保证即充当最后贷款人看,它是“银行的银行”;从保障银行和金融业稳健运行、履行金融监督职能和为政府服务等方面看,它是“政府的银行”(有可能简答)5.中央银行制度的基本类型: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准中央银行制度、跨国中央银行制度6.中央银行的内部机构设置:①与行使中央银行只能直接相关的部门。

这是中央银行内设机构的主体部分,包括办理与金融机构业务往来的部门、货币政策操作部门、负责货币发行的部门、组织清算的部门等。

②为中央银行行使职能提供咨询、调研和分析的部门,包括统计分析部门、研究部门等。

③为中央银行有效行使只能提供保障和行政管理服务的部门,包括行政管理部门、服务部门、后勤保障部门等。

7.中央银行职能的扩展:①从发行的银行来看,增加了更为丰富的内容,一方面,中央银行在保证货币稳定的同时,还承担了促进经济增长和为就业提供条件等各方面的社会职责;另一方面,为保证经济和金融稳定运行,中央银行不但要提供和经济发展想适应的货币供应总量,还要通过一定的手段根据经济运行状况适时调节货币供给量和信用量,还要保持货币供给结构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②从银行的银行来看,首先集中存款准备金虽然仍是保证银行支付的重要内容,但它更多作为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给量和社会信用量的手段而采用;其次中央银行贷款已成为中央银行扩大货币供给、向社会提供货币的主要手段,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通过向中央银行贷款和据此扩大向客户的放款而参与货币供给的创造;最后组织、参与和管理支付清算已上升为中央银行最为重要的业务之一;③从政府的银行来看,一方面传统的为政府服务的业务大大增加和扩展了,另一方面管理调控的责任日益突出8.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指中央银行履行自身职责时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权利、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

中央银行学复习资料DOC

中央银行学复习资料DOC

第一章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中央银行的产生一、中央银行产生的历史背景1.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17世纪的欧洲2.商业银行的普遍设立。

最早的银行:威尼斯银行(1587 )1656年,瑞典银行成立;1897年,瑞典政府通过法案将货币发行权集中于瑞典银行,其他银行发行的钞票逐步收回,瑞典银行此时才真正成为中央银行。

169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是第一家现代商业银行、第一家股份制银行、公认的中央银行鼻祖。

3.货币关系与信用关系广泛存在于经济和社会体系之中。

4.经济发展中新的矛盾已经显现(见下图)。

--货币信用关系的普遍存在和商业银行的普遍建立�银行券的分散发行使得被社会接受的程度差异很大;�票据交换和清算业务的迅速增长使交换和清算的速度减缓;�缺少统一规则的竞争使金融秩序经常出现混乱;�银行的破产倒闭使信用体系和经济运行不断受到冲击。

二、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原因1.统一信用货币的发行2.统一票据交换和清算3.解决银行的支付保证能力问题4.加强对金融业的监督管理5.为政府融资提供便利三、中央银行制度的初步形成国家通过法律或特殊规定对某家银行或新建一家银行赋予某些特权→享有特定授权并承担特定责任的银行便成为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是政府与商业银行交易的产物将货币发行等特权交给商业银行→交换→商业银行承诺并履行为政府提供融资便利,尽力协调解决财政亏空等职责。

政府(1)为了解决财政亏空;(2)通过央行调控经济;(3)通过央行监管金融业;(4)通过央行发行货币、维护支付稳定;(5)通过央行协调对外金融关系等。

商业银行(1)资本实力雄厚;(2)社会信誉卓著;(3)与政府有特殊关系(股份关系、人事关系等)中央银行产生的两条渠道一是由信誉好、实力强的大银行逐步发展演变而成(政府根据客观需要,不断赋予这家银行某些特权,从而使这家银行逐步具有了中央银行的某些性质并最终发展成为中央银行);二是由政府出面直接组建中央银行(通过立法)。

中央银行复习材料整理.doc

中央银行复习材料整理.doc

1、中央银行制度:当国家通过法律或特殊规定对某家银行或新建一家银行赋予某些特权并要求其他所有银行和金融机构以及整个经济,社会体系接受该银行的这些特权时,中央银行制度便形成了。

2、中央银行:享有特定授权并承担特定责任的银行便成为中央银行。

3、中央银行基本职责:第一,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第二,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维护金融稳定。

第三,组织,参与和管理支付清算。

4、中央银行资产:指中央银行在一定时点上所拥有的各种债权5、中央银行的负债是指金融机构,政府,个人和其他部门持有的对中央银行的债权。

6、第一准备资金:是银行为应付客户提取现款随时可以兑现的资产, 主要包括库存现金及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

7、第二准备资金:是指银行最容易变现血又不致遭受重大损失的资产,如国库券及其他流动性资产,也叫“保证准备。

”8、货币发行: 有两重含义:一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的发行库,通过各家商业银行的业务库流到社会;二是指从中央银行流出的数鼠大于从流通中"I笼的数量。

经济发行:是指中央银行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增加货币发行。

9、再贴现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将通过贴现业务所持有的尚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转让,中央银行据此以贴现方式向商业银行融通资金的业务.10、主权风险:要避免因国家间关系恶化或对方国发生政治经济混乱而冻结我方资产,或我方资产难以调1K经常性储备:用于干预外汇市场,稳定人民币汇率,保持必要的对外支付能力,在经营方式上可采取短期性运用和投资的做法。

12、小额支付系统:小额支付系统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工商企业,消费者,小型经济交易的参与者。

3、国库职责:国家通常以颁布法令、条例的形式规定国库的职责与权限。

国库必须根据国家关于•国库管理的法规、条例,恪尽职责。

4、平减指数:名义值除以实际值便町得到物价自基期以来波动的综合情况,所得的比率为平减指数。

5、线上与线下:这种分类加工的基本方式,是把不同对外交易按项目加总,借贷相抵后得出净额,以划分不同性质的对外交易项目各自的顺差或逆差,并将不同性质的交易划分为“线上”与“线下”两部分,作为判断国际收支状况的依据。

中央银行复习资料

中央银行复习资料

第一章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单选、填空、判断)1.中央银行产生的历史背景(要点记住就可以)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的普遍设立→货币关系与信用关系广泛存在→矛盾呈现(银行破产倒闭)2.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原因A.关于信用货币的发行问题。

B.关于票据交换和清算问题。

C.关于银行的支付保证能力问题D.关于金融业的稳健运行问题。

E.关于政府融资问题。

F.中央银行制度3.中央银行制度的基本类型A.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是指国家建立单独的中央银行机构,使之全面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

(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例如中国,英国,法国,日本;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中央银行体系由中央和地方两级相对独立的中央银行机构组成,如美联储,德国。

)B.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是指国家不单独设立专司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机构,而是由一家集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职能于一身的国家大银行兼行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

(苏联和1990年前的多数东欧国家)C.准中央银行制度:是指国家不设通常完整意义上的中央银行,而设立类似中央银行的金融管理机构执行部分中央银行的职能,并授权若干商业银行也执行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

(有新加坡,马尔代夫,斐济,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塞舌尔)D.跨国中央银行制度:是指由若干国家联合组建一家中央银行,由这家中央银行在其成员国范围内行使全部或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例如西非货币联盟,中非货币联盟,东加勒比海货币区,欧洲中央银行)。

第二章中央银行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单选、填空、判断)1.中央银行职能迅速扩展的原因A.货币制度的变更:金属货币流通制度→信用货币流通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与黄金彻底脱钩;B.国家对中央银行控制的加强:一是通过中央银行的国有化;二是通过制定或修订新的中央银行法和其他法律。

2.中国人民银行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地位A.从经济体系运转看,中央银行为经济发展创造货币和信用条件,为经济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银行制度比较复习资料1.填空1、中央银行制度的组织结构:权力分配结构、内部职能结构、分支机构设置 p232、中央银行的最高决策权≠最终决策权 p53、货币发行按其性质划分:经济发行、财政发行 p804、央行发行准备金的种类:现金准备(包括黄金、外汇)、证券准备(短期商业票据、财政短期国库券、政府公债) p825、央行负债业务中央行票据的定义:中央银行债券是为调节金融机构多余的流动性,而向金额机构发行的债务凭证。

中央银行债券发行时可以回笼基础货币,到期则体现为投放基础货币。

特殊性:一是期限较短,二是其目的是为了实现金融宏观调控而发行。

发行中央银行债券是中央银行的一种主动负债业务,其实施对象主要是国内金融机构。

P886、央行能否控制货币(货币供给是否是外生变量):p189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指货币供给主要是由经济体系中的收入、储蓄、投资、消费等实际经济变量和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决定的,而不是由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决定的。

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指货币供给主要不是由经济体系中的实际变量和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决定的,而是由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决定的。

中央银行可通过各种货币政策措施的使用来调控货币供给量,即认为货币供给是外生决定的。

(央行能否控制货币)7、央行的统计信息体系主要包括:金融统计、景气调查 p1568、可供选择的中介指标主要有:货币供给量、利率、(贷款量、汇率)p2029、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可选择的主要操作指标:准备金、基础货币。

P20510、货币政策工具分为: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

P21611、金融监管与货币政策异同:(1)着眼点存在差异(2)运用的工具与手段存在差异p26112、货币危机:是由货币严重贬值带来的货币信用危机。

货币危机通常演变为金融危机。

13、金融危机:主要指由银行支付危机带来的大批金融机构倒闭,并威胁到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行。

金融危机处理不当通常引发经济危机。

14、经济危机:是经济的正常运行秩序遭受严重破坏,企业大量破产,失业大幅上升,经济严重衰退,甚至濒临崩溃的一种恶性经济灾害。

P1992.单选1、判断出不同央行制度优劣,并知道代表性国家 p18(一)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大多数国家会采取的)(1)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权力集中统一、职能完善、有较多的分支机构。

中国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英国、法国、日本。

(2)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中央银行体系由中央和地方两级相对独立的中央银行机构共同组成。

美国、德国。

(二)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国家不单独设立专司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机构,而是由一家集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职能于一身的国家大银行兼行中央银行职能。

苏联和1990年前的大多数东欧国家,1983年前中国也实行这种制度(三)准中央银行制度:不设完整意义上的中央银行,而设立类似中央银行的金融管理机构执行部分中央银行职能。

新加坡、马尔代夫、斐济、沙特阿拉伯、中国香港在回归祖国前也属于。

(四)跨国中央银行制度:西非货币联盟、中非货币联盟、东加勒比海货币区。

2、港币发行由渣打银行和汇丰银行负责3、最早的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4、央行的业务(判断是资产、负债、中间)第四章5、其他金融公司和其他存款性公司的界定(给一些公司名称区分)p58最主要的其他存款性公司是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城市)信用合作社、外资商业银行、财务公司。

6、关于货币发行(什么性质的货币发行):p80经济发行:是指中央银行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增加货币发行。

财政发行:是指因弥补国家财政赤字而进行的货币发行。

7、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证券的交易品种主要包括:回购交易和现券交易。

(不同经济周期适用)p109累计回笼量 = 正回购量 + 现券卖断量 + 中央银行债券发行量累计投放量 = 逆回购量 + 现券买断量 + 中央银行债券到期量8、再贴现p101再贴现业务开展对象:在中央银行开立了账户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

再贴现的申请和审查:商业银行必须以已办理贴现的未到期的合法票据,即根据购销合同进行延期付款的商品交易所开具反映债权债务关系的票据申请再贴现。

接受再贴现申请时应审查票据的合理性和申请者资金营运状况。

9、再贴现利率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发布与调整的。

采取定期挂牌发布。

10、主要支付系统的结算币种:美元、日元11、三大货币政策工具的定义、特点,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决策权。

P216(1)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存款规定存款准备金率,强制性要求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按比率上缴存款准备金。

(2)再贴现政策:指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的办法,影响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从中央银行获得的再贴现贷款和超额准备,达到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量,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

(3)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以改变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准备金,进而影响货币供给量和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

12、选择性政策工具各自含义:(1)消费者信用控制:指中央银行对消费者不动产以外的耐用消费品分期购买或贷款的管理措施,目的在于影响消费者对耐用消费品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2)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指中央银行对有价证券的交易,规定应支付的保证金限额,目的在于限制用借款购买有价证券的比重。

(3)不动产信用控制: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向客户提供不动产抵押贷款的管理措施,主要是规定贷款的最高限额、贷款的最长期限和第一次付现的最低金额等。

(4)优惠利率:中央银行对国家拟重点发展的某些部门、行业和产品规定较低的利率,以鼓励其发展,有利于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换代。

13、时滞的含义:从需要采取某种政策,到这一政策最终发生作用,其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占用一定的时间。

分为外部时滞(操作时滞、市场时滞)、内部时滞(认识时滞、决策时滞)。

P24114、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效果检验(一个政策工具、其操作目标、法定准备金调整、先影响操作指标(中介指标))15、巴塞尔协议关于资本充足性的规定 p291:一级资本充足率,普通股比例最低要求从2%提升至4.5%,一级资本充足率的下限从现行的4%提升至6%。

3.多选1、央行的组织结构:权力分配结构、内部职能机构、分支机构 p232、世界上主要的货币发行制度:弹性比例制、保证准备制、保证准备限额发行制、现金准备发行制、比例准备制。

p833、一级交易商包括的机构范围(2016年的)4、中间性指标的选择性条件: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 p2045、金融监管三道防线:预防性管理、存款保险制度、紧急救援 p2836、计算存款准备金的方法(三种)7、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调控存款货币银行准备金和货币供给量、影响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与再贴现政策配合使用。

P2228、货币发行的主渠道:再贴现、贷款、购买证券、收购金银和外汇等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将货币注入流通、并通过同样的渠道反向组织货币的回笼,从而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商品生产与流通扩张和收缩对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需求。

9、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共性与区别 p246共性:作用于同一个经济范围,出自于同一决策者,为实现共同的经济目标。

区别:政策的实施者不同,作用过程不同,政策工具不同。

4.判断1、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立性是相对的。

2、1986年1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的性质、地位和职能首次以法规形式规定。

3、1949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迁至北京。

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一元式。

4、中央银行法定业务范围:货币发行和流通管理、存款准备金、为在中央银行开立账户的金融机构办理再贴现和贷款、在公开市场从事有价证券买卖、经营黄金外汇及管理业务、经理国库业务、代理政府发行兑付国债及政府债、组织清算、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相关监督管理、中央银行财务收支的会计核算、法律允许的其他业务。

5、中央银行禁止业务:不得经营一般性银行业务或非银行金融业务、不得向个人、企业单位提供担保,不得直接向他们发放贷款、不得直接从事商业票据的承兑贴现、不得从事不动产买卖、商业性证券投资、不得向财政透支、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

6、我国的委托国库制,中国人民银行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经理国库7、净额结算只在规定时点处理资金的转账划拨,因此降低了资金流转的速度。

若净债务银行在清算时刻没有足够的资金清偿债务,结算无法完成将导致支付系统风险。

实时全额结算系统比净额结算更有效率,更利于规避支付风险。

8、货币政策五大目标:(1)促进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保持币值稳定。

(2)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

(3)促进充分就业,实现社会稳定。

(4)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5)保持金融稳定,防范金融危机。

9、选择货币政策中介指标:货币供给量、利率货币供给量: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能力不是绝对的,控制存在较长的时滞。

利率:中央银行能运用政策工具较为有效控制利率,但是控制的是名义利率,而对经济运行产生实质影响的是预期实际利率。

预期实际利率等于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预期。

5.简答1、中央银行存款业务的目的和意义 p72(1)有利于调控信贷规模与货币供应量(2)有利于维护金融业的安全(3)有利于国内的资金清算(4)有利于对政府融通资金2、中国人民银行资产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问题+解释) p120(1)外汇储备规模不断扩张是否具有效率和可持续性(2)外汇储备扩张导致本币被动超发,加大国内通胀压力(3)资产结构反映出中国人民银行调控能力问题3、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优缺点 p202优点:(1)货币供给量的变动能直接影响经济活动(2)中央银行能够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变动(3)与货币政策意图联系紧密,货币供给量增加(减少),表示货币政策扩张(紧缩)(4)不易将政策性效果与非政策性效果相混淆缺点:(1)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能力并不是绝对的(2)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控制货币供给量存在较长的时间滞后(3)货币供给量是一个多层次概念,存在选择问题4、公开市场业务货币政策工具优点 223(1)公开市场业务的主动权完全在中央银行(2)公开市场业务可以灵活精巧的进行,不会像存款准备金政策那样对经济产生过于猛烈的冲击(3)公开市场业务可以进行经常性、连续性的操作,具有较强的伸缩性,是中央银行进行日常性调节的较为理想的工具(4)公开市场业务具有极强的可逆转性(5)公开市场业务可迅速的操作5、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p260(1)金融业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对其监管的必然性(2)金融业高风险特性需要金融监管的有效防控(3)金融监管有利于维护金融秩序,保护公平竞争,提高金融效率(4)金融监管是实施货币政策和金融调控的保障6、近年来国际金融监管调整的主要表现(1)改变传统的监管手段,加强以促进金融业谨慎经营为目的的风险监管,保证金融业的效率和稳定(2)加强对大型金融集团的监督(3)要求银行审慎对待与高杠杆机构的关系(4)国际金融监管机构的合作更加密切7、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原因 p3(1)关于信用货币的发行问题,客观上要求信用货币的发行权应该走向集中统一,由资金雄厚并且有权威的银行发行能够在全社会流通的信用货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