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蝇实验-反交(1)

合集下载

果蝇实验-反交(1)

果蝇实验-反交(1)
F2表型 实际频数 O 预计频数 E (O-E)2 (O-E)2/E 总计
伴性遗传定律数据分析
红眼♀ (+) 实际频数 O 预计频数 E (O-E)2 (O-E)2/E 红眼 (+)♂ 白眼♀ (W) 白眼♂ (W) 总计
三点测验用三显性基因与三隐性基因杂交,制成三因 子杂种,再把雌性杂种和三隐性个体测交。由于基 因间的交换,从而在下代中得到8种不同表型的个 体。而由于是与三隐性雄性杂交,所以子代表现型 即为亲本的雌性杂种的配子类型。而我们组所进行 的实验是以6号为雄性亲本,26号为雌性亲本, 这样在进行杂交后,我们所得到的F1代中雄性个 体均为红眼,长翅,直毛的个体,是一个显性个体。 这与三点测验所要求的三隐性雄性个体性状不符。
1、果蝇材料 本实验选用的是26号雌性处女蝇和6号雄性果蝇
品系
体色
眼色
翅膀
刚毛
6
26
灰色
黑檀色e(3)
白色w(1)
红色
短翅m(1) 卷刚毛sn(1)
长翅 直刚毛
2.实验器具和药品 器具:恒温培养箱,无菌培养瓶数个,麻醉瓶,死 蝇瓶,白瓷板,毛笔,显微镜 药品:蔗糖,琼脂,玉米粉,酵母粉,丙酸——配制 培养基 乙醚——麻醉果蝇,便于观察性状和计数
挑选6只26号处女蝇,6只6号雄蝇, 放入培养瓶(P瓶)培养,贴标签

2、实验流程
(6—8天) 移除亲本 (3—5天) FI代成虫出现,统计F1代 性状与雌雄
移出雌雄果蝇各3对放入新 的培养瓶培养(贴标签) (6—8天) 移除F1代 (3—5天) F2代成虫出现,观察统计实验数据
整理数据,分析结果
3、具体步骤及注意事项 (1)挑选处女蝇 原因: 6号雄性果蝇直接由实验室提供,26号雌性 果蝇需要我们挑选处女蝇,因为雌蝇生殖器官中有 贮精囊,一次交配可以保留大量精子,可能是其他品 种的精子,造成实验结果统计出错

果蝇的伴性遗传实验报告

果蝇的伴性遗传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伴性遗传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2. 通过果蝇的杂交实验,验证伴性遗传的规律。

3. 掌握伴性遗传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伴性遗传是指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过程中,其传递方式与性别有关。

在果蝇中,伴性遗传主要表现为X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

由于雌蝇有两个X染色体,而雄蝇有一个X染色体和一个Y染色体,因此伴性遗传的基因在雌雄个体之间的传递方式存在差异。

本实验以果蝇为材料,通过观察红眼和白眼性状的遗传规律,验证伴性遗传的规律。

三、实验材料1. 果蝇品系:野生型(红眼)XX、突变型(白眼)XWY2. 果蝇培养箱、培养皿、镊子、解剖针、酒精、蒸馏水、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等四、实验步骤1. 正交实验(1)将野生型雌蝇和突变型雄蝇放入同一培养皿中,进行交配。

(2)待果蝇产卵后,将卵收集并放入培养皿中孵化。

(3)观察F1代果蝇的性状,统计红眼和白眼的比例。

2. 反交实验(1)将突变型雌蝇和野生型雄蝇放入同一培养皿中,进行交配。

(2)待果蝇产卵后,将卵收集并放入培养皿中孵化。

(3)观察F1代果蝇的性状,统计红眼和白眼的比例。

3. F2代实验(1)将F1代果蝇进行自交,或将F1代果蝇与突变型雄蝇进行交配。

(2)待果蝇产卵后,将卵收集并放入培养皿中孵化。

(3)观察F2代果蝇的性状,统计红眼和白眼的比例。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正交实验F1代果蝇中,红眼和白眼的比例为1:1。

F2代果蝇中,红眼和白眼的比例为3:1。

结果表明,伴性遗传遵循孟德尔的分离定律。

2. 反交实验F1代果蝇中,红眼和白眼的比例为1:1。

F2代果蝇中,红眼和白眼的比例为1:1。

结果表明,伴性遗传遵循孟德尔的分离定律,且伴性遗传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六、实验结论1. 伴性遗传是指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过程中,其传递方式与性别有关。

2. 伴性遗传遵循孟德尔的分离定律。

3. 本实验通过果蝇的杂交实验,验证了伴性遗传的规律。

果蝇综合大实验实验设计

果蝇综合大实验实验设计

附一、数据记录表反交灰体黑体合计♀♂♀♂红、长、直╋╋╋白、短、卷━━━白、长、直━╋╋红、短、卷╋━━红、长、卷╋╋━白、短、直━━╋红、短、直╋━╋白、长、卷━╋━体色合计性别合计性别合计♀♂答:(1)对于正交组,三隐性突变体雌蝇(X w sn m X w sn m)与红眼(+)、直刚毛(+)、长翅(+)野生型雄蝇(X+++Y)杂交,则F1可产生三杂合体雌蝇(Xw sn m X+++)和三隐性雄蝇(X w sn m Y)。

由于Y染色体上不携带相应的等位基因,因而表现出X染色体上三个隐性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相当于一个三隐性纯合体。

用F1代杂交(相当于测交),F2代表现出的8种表型及数目与F1雌蝇产生的8种配子及数目一致。

而反交组由于F1中的雄果蝇是野生型的,其显性基因掩盖了F1雌蝇产生的8种配子中的部分隐性性状,导致F2不出现8种表型,因此不能直接进行三点测交。

(2)反交组若要进行三点测交,可以用F1中的处女蝇与6号亲本雄蝇回交,观察F2的表型即可进行三点测交。

反交组三点测交示意图:P ♀+ + +/+ + + ×w m sn/Y♂↓F1 ♀w m sn ⁄+ + + ×w m sn/Y♂(处女蝇)↓(P)F2 w m sn + m sn w + sn w m ++ + + w + + + m + + + sn附二、实验结果分析1..分离定律:χ2检验表反交基因体色基因(B/b)F2表型灰体黑体合计实得数预期数χ2P(n=1)2.自由组合定律:χ2检验表表型合计反交灰体红眼灰体白眼黑檀体红眼黑檀体白眼实得数预期数χ2P(n=3)3.伴性遗传:χ2检验表红眼白眼合计反交F1表型雌雄雌雄实得数预期数χ2P(n=1)F2表型雌雄雌雄合计实得数预期数χ2P(n=2)。

果蝇杂交实验山大生科

果蝇杂交实验山大生科

果蝇杂交实验⼭⼤⽣科果蝇杂交实验姓名摘要:果蝇作为遗传材料具有很多突出的优点,因此是遗传学实验中最常⽤的动物之⼀。

此次实验我们选⽤6号突变体果蝇和14号突变体果蝇,通过正反交实验,观察后代中果蝇的各种性状,结合各种统计处理⽅法,来验证分离规律、⾃由组合规律、伴性遗传规律、基因连锁互换规律和基因上位效应,旨在通过实验验证这些遗传学基本规律,掌握果蝇的杂交技术,以及在实验中熟练运⽤⽣物统计的⽅法对实验数据进⾏分析。

通过此次实验,我们达到了实验⽬的,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

关键词:正反交、F1代果蝇、F2代果蝇、遗传学基本规律1.引⾔果蝇是遗传学实验中最常⽤的动物之⼀。

属昆⾍纲,双翅⽬,果蝇科,果蝇属。

成蝇体长约2.5mm,全球均有分布,现已发现3000多种。

遗传学研究常⽤⿊腹果蝇。

果蝇作为遗传材料具有很多突出的优点:染⾊体数⽬少,⿊腹果蝇仅四对染⾊体;具有许多⾃然的或诱发的可遗传突变性状;世代周期短,25℃下10~12天⼀代;个体⼩易于饲养;培养费⽤低廉;繁殖⼒强,可以产⽣⼤的⼦代群体供观察分析。

因为果蝇有上述优势,也因为Morgan⼩组慷慨地向世界各地的研究者提供各种原种,果蝇迅速成为遗传研究的好材料。

100多年来,不仅是遗传学家,⽣物学各个领域的研究者对果蝇进⾏了⽅⽅⾯⾯的研究,使果蝇成为⽬前了解得最为深⼊的物种。

有关信息不断积累,实验技术也不断丰富与完善,发展了⼀系列有效的染⾊体、细胞、⽣化、分⼦⽣物学、基因组学⽅⾯的技术与⽅法,如基因的定点敲除,嵌合体分析等;制备了⼤量的突变体;筛选了⼤量的表型标记、具有特定特征的染⾊体及分⼦标记;2000年果蝇全基因组测序完成,使发现新基因、研究基因的功能等变得相对简单。

如此丰富的知识与技术,使果蝇成了⼀个很好的平台,遗传学者对遗传学问题进⾏纵深研究,⽽⽣物学许多分⽀学科,如细胞⽣物学、发育⽣物学、神经⽣物学等,也可借助这些知识与技术研究⾃⼰领域中的问题。

在此次实验中,我们以果蝇为材料,完成⼀系列杂交实验。

果蝇遗传系列杂交实验

果蝇遗传系列杂交实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实验步骤
1.在杂交前19-20天按杂交组合数量,计划和 培养好亲本。
2.收集处女蝇:一般选择在晚上9点钟把亲本 (种蝇)全部活的成虫转出处死(一个都不能 剩),第二天9点钟前(12小时内,最好8- 10小时内)把培养瓶里羽化的成虫转出,并 按♀、♂分开培养,所得的♀蝇即为处女蝇。
3.按各杂交组合需选的果蝇品系,每瓶放入3 -5对,塞好瓶塞,贴好标签,置于25℃恒 温培养箱中培养。
2. 挑处女蝇时, 每次只挑12小时内羽化成 虫,超过12小时的成虫已逐渐 有交配能力,必须一只不留地倒
出处死,才能进行第 二次挑选
3. 刚羽化的果蝇色淡白,体软绵, 难辨♀♂,务必小心区别
4. 使用毛笔和瓷板,要用酒精棉球 消毒,同时必须凉干才能使用。
5. 每个杂交组合放果蝇 2-3对,用毛笔把果蝇扫进 试管,试管要平放,待蝇醒后, 方能竖起,避免果蝇粘在培养
基上被闷死,杂交组合配 好后,放回培养箱。
6. 培养箱温度保持在25℃, 不要随意更改或调整其他旋
钮,以免影响整个实验。
实验结果的观察和统计
1.把各杂交组合的果蝇成虫分别倒出试管, 并逐个组合麻醉,观察性状,做好记录。
2.样本自由度为n-1
4.根据实际观察数计算理论值。 5.计算2 值,结果必须与显著平准作比较
系列杂交实验内容
1.果蝇的单因子实验杂交组合
18#♀ x 2 #♂ (正交) 2#♀ x 18#♂(反交)
2.果蝇二对因子自由组合实验的杂交组合
e♀ x 2#♂ (正交)
2#♀ x e#♂ (反交)
3.果蝇的伴性遗传杂交组合
18#♀ x 22#♂ (正交) 22#♀ x 18#♂ (反交)

果蝇xy(反交)PPT课件

果蝇xy(反交)PPT课件

2021/2/12
果蝇综合实验
5
F1 灰(+e )红(+w) × 黑檀(e)白(w)
F2 灰红 : 黑红 : 灰白 : 黑白 3 : 3: 1: 1
2021/2/12
果蝇综合实验
6
➢伴性遗传
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其传递方式与位 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不同,它的传递方式 与雌雄性别有关,因此称为伴性遗传。
一对基因在杂合状态中保持相对的独立
性,而在配子形成时,又按原样分离到不 同的配子中去。理论上配子分离比是1:1, 子二代基因型分离比是1:2:1,若显性完全, 子二代表型分离比是3:1。
2021/2/12
果蝇综合实验3F1 Nhomakorabea灰体 (互交)
( Ee)
F2 灰体 : 黑檀体
3:
1
2021/2/12
果蝇综合实验
果蝇综合大实验(反交组)
2021/2/12
果蝇综合实验
小组成员:
冯萌 黄冲 王婷 刘益琴
殷彬 吴哲 林滟 刘少锋
1
实验目的
➢理解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 的原理
➢掌握果蝇的杂交技术 ➢学习记录交配结果和掌握统计处理方法 ➢熟悉果蝇的饲养及其生活史
2021/2/12
果蝇综合实验
2
实验原理
➢分离定律
合计
16
F2
实验观察数(O) 理论数(C) 偏差(O-C) (O-C)2/C
2021/2/12
雄性 红眼
雄性 白眼
雌性 红眼
自由度=4-1=3 X2=∑[(O-C)2/C]
查x2表果蝇综合实验
雌性 白眼
合计
17
注意事项

遗传学实验报告——果蝇杂交实验

遗传学实验报告——果蝇杂交实验

遗传学实验报告果蝇双因子杂交、伴性遗传杂交和三点测交实验目的:学习果蝇杂交方法、遗传学数据统计处理方法;实验验证自由组合规律、伴性遗传规律;通过三点测交学习遗传作图。

实验原理: 1. 双因子杂交本实验使用18号野生型果蝇和14号纯合黑檀体、残翅果蝇进行杂交,其中黑檀体对灰体为隐性,残翅对长翅为隐性,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正交 反交18♀×14♂ 14♀ × 18♂双因子杂交遗传图解 2. 伴性遗传杂交本实验使用18号野生型果蝇与纯合白眼果蝇杂交,其中白眼相对于红眼是隐性性状,白眼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

正交 反交18♀ × w ♂ w ♀ × 18♂伴性遗传图解F 1⊗F 2: 灰长:灰残:黑长:黑残=9:3:3:1P灰长黑残F1⊗ F 2: 灰长:灰残:黑长:黑残=9:3:3:1 灰长P 黑残P X +X + X w YP X w X w X+YF 1: X +X w X +YF 1: X +X w Xw Y⊗ ⊗F 2: X + X + X +X + Y X w Y ♀红眼 ♀红眼 ♂红眼 ♂白眼 1 : 1 : 1 : 1 F 2: X +X w X w X X + Y X w Y ♀红眼 ♀白眼 ♂红眼 ♂白眼 1 : 1 : 1 : 1♀红眼♂白眼 ♂白眼♀红眼3. 三点测交本实验使用6号纯合白眼、卷刚毛、小翅果蝇与18号野生型果蝇杂交,获得F 1代后再自由交配即可获得具有8种表型的测交F 2代。

白眼、卷刚毛、小翅均为X 染色体上的隐性性状。

P 6号♀(wsnm/wsnm ) × 18号♂(+++/Y)白卷小红直实验材料:18号野生型果蝇 ,14号纯合黑檀体、残翅果蝇,白眼果蝇,6号纯合白眼、卷刚毛、小翅果蝇;麻醉瓶、酒精灯、玻璃板、毛笔、培养管、酒精棉球、乙醚、解剖镜 实验步骤:1. 杂交前提前将装有不同表型果蝇培养管中的成年果蝇全部放出,确保8-10小时后培养管中的雌果蝇都是刚刚孵化的处女蝇。

果蝇实验

果蝇实验

具体步骤与时间安排
1、配置培养基:水1000ml,琼脂条 配置培养基: ,琼脂条10g,玉米粉 ,玉米粉100g,蔗糖 ,蔗糖50g,丙酸 ,
4ml。制作方法:先用2/3体积的水将琼脂条煮沸至完全溶解,再用剩 。制作方法:先用 体积的水将琼脂条煮沸至完全溶解 体积的水将琼脂条煮沸至完全溶解, 余的1/3水将玉米粉搅拌成糊状后放入琼脂水中,同时加入蔗糖, 余的 水将玉米粉搅拌成糊状后放入琼脂水中,同时加入蔗糖,改 水将玉米粉搅拌成糊状后放入琼脂水中 小火加热搅拌均匀,在玉米糊再次沸腾之前停止加热。 小火加热搅拌均匀,在玉米糊再次沸腾之前停止加热。加入必学的丙 酸,搅拌均匀。按高度2cm左右的标准趁热向培养瓶中分装。培养基, 左右的标准趁热向培养瓶中分装。 搅拌均匀。按高度 左右的标准趁热向培养瓶中分装 培养基, 完成后用经灭菌处理的纸或布覆盖在培养瓶上方,使其充分冷却, 完成后用经灭菌处理的纸或布覆盖在培养瓶上方,使其充分冷却,在 灭菌处理的纸或布覆盖在培养瓶上方 给培养瓶加盖之前,先去 酵母溶于 酵母溶于200ml无菌水中,混匀。用滴管 无菌水中, 给培养瓶加盖之前,先去1g酵母溶于 无菌水中 混匀。 向每瓶培养基上滴加酵母液1-2d,为了保持干燥,可将灭菌处理过的 ,为了保持干燥, 向每瓶培养基上滴加酵母液 小滤纸片插入培养基中,盖好培养瓶塞。 小滤纸片插入培养基中,盖好培养瓶塞。
五:实验结果记录表格
F1统计表
灰体 日期 红眼♀ 红眼♀ 红眼♂ 红眼♂
合计♂ ♀ 灰体 白眼 ♂ ♀ 红眼 ♂ ♀ 黑檀体 白眼 ♂ ♀
合计 百分比
卡方检测表
1 基因的分离定律数据分析 作为研究载体来验证分离定律.数据处理见于 本实验以体色作为研究载体来验证分离定律 数据处理见于 下表. 下表

果蝇的相关实验报告(3篇)

果蝇的相关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通过果蝇实验,验证孟德尔遗传学定律,包括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连锁定律。

2. 学习和掌握果蝇的饲养、观察和杂交技术。

3. 提高对遗传学实验设计、操作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遗传学研究的模式生物。

果蝇具有以下优点:1. 饲养简单,繁殖速度快,便于实验操作。

2. 染色体数目少,便于观察和分析。

3. 遗传变异丰富,便于研究基因和性状之间的关系。

本实验主要研究果蝇的遗传学定律,包括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连锁定律。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野生型果蝇、突变型果蝇(如红眼、白眼、长翅、残翅等)、培养皿、培养箱、显微镜、解剖针、酒精灯、镊子等。

2.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温度计、计时器、酒精棉球、乙醚、酒精、清水等。

四、实验方法1. 果蝇饲养:将野生型和突变型果蝇分别饲养在培养皿中,注意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

2. 果蝇杂交:将野生型雄蝇与突变型雌蝇进行杂交,得到F1代;将F1代雌雄果蝇进行杂交,得到F2代。

3. 果蝇观察:观察F1代和F2代果蝇的性状,记录红眼、白眼、长翅、残翅等性状的表现。

4. 数据分析:根据观察结果,分析遗传学定律。

1. 饲养果蝇:将野生型和突变型果蝇分别饲养在培养皿中,注意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

2. 杂交:将野生型雄蝇与突变型雌蝇进行杂交,得到F1代。

3. 观察F1代:观察F1代果蝇的性状,记录红眼、白眼、长翅、残翅等性状的表现。

4. 杂交F1代:将F1代雌雄果蝇进行杂交,得到F2代。

5. 观察F2代:观察F2代果蝇的性状,记录红眼、白眼、长翅、残翅等性状的表现。

6. 数据分析:根据观察结果,分析遗传学定律。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F1代观察结果:F1代果蝇全部表现为红眼和长翅,说明红眼和长翅为显性性状。

2. F2代观察结果:F2代果蝇中,红眼:白眼=3:1,长翅:残翅=3:1,符合孟德尔的分离定律。

果蝇杂交实验论文

果蝇杂交实验论文

果蝇杂交实验【摘要】利用果蝇为实验材料,用红眼灰身长翅膀野生型和白眼灰身长翅膀突变型的果蝇进行正交和反交实验,得到F1代果蝇,然后分别用5对F1代果蝇进行自交,收集F2代果蝇。

通过统计F2代表型性状比例,进行卡方检验,验证是否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和伴性遗传定律。

【关键词】果蝇正交反交自交三大遗传定律卡方检验果蝇属昆虫纲、双翅目、果蝇科、果蝇属。

遗传学研究材料经常用黑腹果蝇。

果蝇作为遗传学研究材料具有很多优点:①个体小,易于饲养,培养成本低廉,生活周期短(25℃左右,约10d繁殖一代)。

②繁殖能力较强,在适宜的温度和营养条件下每只受精的雌蝇可产卵约几百乃至上千粒,在短时期内可产生较多的子代供统计及其遗传分析。

③突变类型多,且多数为外部形态特征的变异,易于观察。

④染色体数目少(2n=8),具备唾腺染色体,可用于基因的染色体定位研究。

果蝇至今仍是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等研究中最为成熟的模式生物。

1 实验原理一对基因在杂合状态各自保持其独立性,在配子形成时,彼此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去,F1配子分离比是1:1,表型分离比是3:1,基因型分离比是1:2:1。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它们所决定的两对相对性状在F2代是自由组合的,F2代表型分离比为:9:3:3: 1。

位于X染色体上的遗传,正交和反交的结果不同,表型分离比与性别有关。

2实验材料红眼灰身长翅果蝇纯合体、白眼灰身长翅果蝇纯合体3实验仪器与试剂仪器:恒温培养箱,高压灭菌锅,体式显微镜,放大镜,麻醉瓶,培养瓶,牙签,棉签,标签笔试剂:乙醚,琼脂,白糖,酵母,玉米粉,丙酸,乙醇4实验方法第一步:用亲本纯合红眼灰身长翅和纯合白眼灰身长翅分别培养,弃去亲本果蝇后,每隔6~8小时分别收集处女蝇,单独培养观察3天无卵产生说明处女蝇收集成功,分别将处女蝇与相对性状的雄蝇杂交,每瓶5对果蝇,重复杂交2瓶,做好标记放入25度恒温箱中培养。

果蝇杂交实验三大遗传规律

果蝇杂交实验三大遗传规律

时间安排(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生物基地61)
3.31 4.7 4.14 4.21 4.28 5.2 5.5 5.12
观察、配组合 倒亲本 F1自交(换新管,雌5,雄3只) 倒F1 统计1 统计2 统计3 交作业
时间安排(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农学62)
4.10 4.17 4.24 5.1 5.8 5.12 5.15 5.22
21 F1自交(换新管,雌5,雄3只)
红眼与白眼的比例为3:1
眼与白眼的比例为1:1,雌雄各占一半
果蝇性状的连锁交换和基因定位
果蝇性状的连锁交换和基因定位
伴性遗传:眼色、性别
正交:♀黑体(aaX+X+) x♂三隐性(AA XwY)
XwsnmXwsnm( 三隐性)× X+++Y(野生型)
连锁遗传: 眼色、刚毛、翅形
正交: ♀黑体(aaX+X+ )×♂三隐性(AAXWY)
F1 ♀♂ 灰体红眼 ( AaX+XW, AaX+Y )
F2
(灰红9:灰白3:黑红3:黑白1)
反交:
♀三隐性 (AAXWXW) × ♂黑体(aaX+Y )
F1: ♀灰体红眼:♂灰体白眼
( AaX+XW:AaXWY )
F2 : 灰红:灰白:黑红:黑白
眼与白眼的比例为1:1,雌雄各占一半
隔代遗传
交叉遗传
伴性遗传的特征:
一、正交反交不一样 二、隐性基因在雌雄个体上的分配不同 三、交叉遗传和隔代遗传
连锁遗传(考察性状:眼色,刚毛,翅形)
眼色、刚毛、翅形(三点测验)
♀三隐性(XwsnmXwsnm) X ♂野生型(X+++Y)

果蝇实验报告

果蝇实验报告

果蝇实验报告篇一:果蝇杂交实验实验报告果蝇杂交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验证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伴性遗传和连锁互换规律,掌握果蝇杂交的实验技术和基因定位的三点测验方法,在实验中熟练运用生物统计的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实验原理】1. 果蝇(fruit fly)是双翅目(Diptera)昆虫,属果蝇属(genus Drosophila),约有3000多种,我国已发现800多种。

大部分的物种以腐烂的水果或植物体为食,少部分则只取用真菌,树液或花粉为其食物。

以果蝇作为遗传学研究的材料,利用突变株研究基因和性状之间的关系已近一百年,至今,各种研究遗传学的工具已达完善的地步,果蝇对今日的遗传学的发展有其不可磨灭的贡献;从1980年初,Drs. C. Nesslein-Volhard和E. Weichaus以果蝇作为发育生物学的模式动物,利用其完备的遗传研究工具来探讨基因是如何调控动物体胚胎的发育,也带动了其它模式生物(线虫、斑马鱼、小鼠和拟南芥等)的研究,且有非常具体的成果。

通常用作遗传学实验材料的是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有许多优点:⑴饲养容易。

在常温下,以玉米粉等作饲料就可以生长,繁殖。

⑵生长迅速。

十天左右就可完成一个世代,每个受精的雌蝇可产卵400~500个,因此在短时间内就可获得大量的子代,便于遗传学分析。

⑶染色体数少。

只有4对。

⑷唾腺染色体制作容易。

横纹清晰,是细胞学观察的好材料。

⑸突变性状多,而且多数是形态突变,便于观察。

果蝇的生活史:果蝇的生活周期长短与温度有密切关系。

一般来说,30℃以上温度能使果蝇不育或死亡,低温能使生活周期延长,生活力下降,饲养果蝇的最适温度为20~25℃。

生活周期长短与饲养温度的关系活史如下:果蝇在25℃时,从卵到成蝇需10天左右,成虫可活26~33天。

果蝇的生雌蝇卵受精雄蝇→减数分裂羽化(第八天)(可活26~33天)蛹(第四天)第二次蜕皮(第二天)(第一天)果蝇的生活周期和各发育阶段的经过时间果蝇的性别及突变性状的鉴别:果蝇的每一体细胞有8个染色体(2n=8),可配成4对,其中3对在雌雄果蝇中是一样的,称常染色体。

果蝇的杂交实验实验报告

果蝇的杂交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通过果蝇杂交实验,验证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2. 掌握果蝇的杂交技术,学习基因的伴性遗传规律。

3. 了解果蝇的生物学特性,为后续的遗传学研究奠定基础。

二、实验原理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材料,具有繁殖速度快、染色体数目少、突变类型丰富等特点。

果蝇的性别决定为XY型,红眼(B)和白眼(b)是一对相对性状,由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红眼为显性,白眼为隐性。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野生型果蝇(红眼、常翅)、突变型果蝇(白眼、残翅)、麻醉瓶、毛笔、超净台、乙醚、酒精棉球、酵母、玉米粉、丙酸、蔗糖、琼脂。

2. 实验仪器:放大镜、显微镜、培养皿、恒温箱、计数器。

四、实验步骤1. 配制培养基:将酵母、玉米粉、丙酸、蔗糖按比例混合,加水搅拌均匀,制成培养基。

2. 选择果蝇:在超净台上,分别挑选野生型和突变型果蝇。

3. 杂交:a. 正交:将红眼雌蝇与白眼雄蝇进行杂交,每组杂交10对。

b. 反交:将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进行杂交,每组杂交10对。

4. 观察与记录:将杂交后的果蝇放在恒温箱中培养,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并记录果蝇的性别、眼色和翅型。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正交实验结果:- 雌蝇:红眼、常翅- 雄蝇:红眼、常翅- 红眼雌蝇与白眼雄蝇的比例为1:12. 反交实验结果:- 雌蝇:红眼、常翅- 雄蝇:白眼、常翅- 红眼雌蝇与白眼雄蝇的比例为1:1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正交和反交实验结果一致,说明红眼和白眼性状遵循孟德尔的分离定律。

2. 正交和反交实验中,雌蝇和雄蝇的眼色和翅型比例均为1:1,说明红眼和白眼性状遵循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

3. 红眼和白眼性状由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红眼为显性,白眼为隐性,符合伴性遗传规律。

六、实验讨论1. 本实验中,我们使用了野生型和突变型果蝇进行杂交,观察了红眼和白眼性状的遗传规律。

果蝇综合大实验

果蝇综合大实验

果蝇综合大实验(反交组)综合实验内容果蝇分离定律的实果蝇自由组合的实验分析果蝇的伴性遗传实验分析实验第一部分果蝇综合大实验实验设计一、实验目的1、理解和验证分离定律;2、了解两对不连锁基因的杂交方法,验证自由组合定律;3、正确认识伴性遗传的正、反交的差别,验证伴性遗传规律;4、理解连锁和交换的原理,学习实验结果的数据处理和重组值的计算方法,绘制遗传学图。

二、实验原理(1)分离定律一对等位基因在杂合子中,各自保持其独立性,在配子型城市,彼此分开,随即进入不同的配子,在一般情况下:F1杂合子的配子分离比为:1:1;F2表型分离比是3:1;F2基因型分离比为1:2:1。

P 黑檀体(e e)×灰体(++)↓F1 灰体(+e)↓F2 灰体(++):灰体(+e):黑檀体(ee)1 2 1(2)自由组合定律支配两对(或两对以上)不同形状的等位基因,在杂合状态保持其独立性。

配子形成时,各等位基因彼此独立分离,不同对的基因自由组合。

在一般情况下,F1配子分离比是1:1: 1: 1;F2基因型分离比率(1:2:1)2, F2表型比率:9:3:3:1P 长翅黑檀体(++ee)×短翅灰体(++mm)↓F1 长翅灰体(+m +e)↓F2 长翅灰体:长翅黑檀体:短翅灰体:短翅黑檀体9 3 3 1(3)伴性遗传由性染色体所携带的基因在遗传时与性别相联系的遗传方式。

果蝇野生型红眼(X+)和突变型白眼(Xw)是一对相对性状,X+对Xw是显性。

将显性纯合的红眼雌蝇(X+X+)与白眼雄蝇(XwY)杂交,F1不论雌雄均表现为红眼。

F1雌雄个体互交,F2红眼与白眼的比例为3:1,但无白眼雌蝇。

白眼(X+X+)♀ 红眼(XwY) ♂↓红眼(X+ Xw)♀(X+Y)♂↓⊕红眼雌X+X + 红眼雌X+X w 红眼雄X+ Y 白眼雄XwY红眼:白眼=3 :1雌性:雄性=1 :1三、实验材料1、果蝇材料:陕师大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学实验室保存的6和26号品系:品系体色眼色翅型刚毛6 灰白w(1) 短m(1) 卷sn(1)26 黑檀体e(3) 红长直2、实验器具与药品用具:解剖镜、麻醉瓶、毛笔、培养瓶、白瓷板、死蝇瓶药品:乙醚四、实验步骤(技术路线)1)挑选至少4只6处女蝇,4只26雄蝇放入培养瓶(亲本杂交瓶),贴标签↓(7~8天)倒去亲本果蝇↓(3~5天)F1代果蝇出现↓(2~3天)移出5~6对雌雄蝇(无需处女蝇)放入新的培养瓶(F1瓶),贴标签↓(7~8天)倒去F1亲本↓(3~5天)F2代果蝇出现,观察统计↓数据归类,结果分析,卡方检测,结论,总结等2)反交组的具体分配反交组,26号8管、6号8管↓确认亲本蝇性状,有三龄幼虫时,倒去已有成蝇↓反交组(2管/4位—26号)收集26处女蝇和26♂各8只,分别放入新培养瓶;↓交换♂后,每4位同学做1管正交6(♀)×26 (♂) 或1管反交26(♀) ×6(♂),每管4对亲本蝇,贴标签;↓每4人1管P1×P2(亲本瓶)↓待F1成蝇出现后,统计并观察性状,分别挑选4~5对F1 ♀♂转入新的培养管,贴标签;↓每2人1管(F1瓶)↓每两位同学统计一个杂交管中的F2,统计至200只左右,并分别写出实验报告(若F2数量太少,相同杂交组同学可合并统计数据)五、实验结果记录表格实验记录表格(自行设计)。

果蝇做实验报告

果蝇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伴性遗传与常染色体遗传的区别;2. 进一步理解和验证伴性遗传和分离、连锁交换定律;3. 学习并掌握基因定位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是双翅目昆虫,属于果蝇属,是一种广泛用于遗传学研究的模式生物。

果蝇具有以下优点:饲养容易、生长迅速、染色体数少、唾腺染色体制作容易、突变性状多等。

本实验以果蝇为材料,研究伴性遗传和常染色体遗传的区别,以及分离、连锁交换定律的验证。

本实验采用红眼和白眼作为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该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红眼对白眼是完全显性。

当正交红眼雌蝇与白眼雄蝇杂交时,无论雌雄均为红眼;反交时,雌蝇都是红眼,雄蝇都是白眼。

三、实验材料与器具1. 实验材料:野生型雌蝇、野生型雄蝇、突变型雌蝇、突变型雄蝇;2. 实验器具:放大镜、麻醉瓶、毛笔、超净台、乙醚、酒精棉球、酵母、玉米粉、丙酸、蔗糖、琼脂。

四、实验流程1. 配制培养基:将酵母、玉米粉、丙酸、蔗糖等物质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成培养基;2. 选处女蝇:在超净台上选取野生型和突变型的雄蝇雌蝇;3. 杂交:a. 正交:取红眼雌蝇5个与白眼雄蝇4个,放入培养瓶中;b. 反交:取红眼雌蝇3个与白眼雄蝇4个,放入培养瓶中;4. 观察并记录:将正反交的F1代用乙醚麻醉,倒在白纸上,分别数红白眼的雌蝇和雄蝇,记录数据。

五、实验步骤1. 配制培养基:将酵母、玉米粉、丙酸、蔗糖等物质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成培养基;2. 选处女蝇:在超净台上选取野生型和突变型的雄蝇雌蝇;3. 杂交:a. 正交:取红眼雌蝇5个与白眼雄蝇4个,放入培养瓶中;b. 反交:取红眼雌蝇3个与白眼雄蝇4个,放入培养瓶中;4. 观察并记录:将正反交的F1代用乙醚麻醉,倒在白纸上,分别数红白眼的雌蝇和雄蝇,记录数据。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正交实验结果:F1代雌雄均为红眼;2. 反交实验结果:F1代雌性均为红眼,雄性均为白眼。

实验六 果蝇的伴性遗传

实验六 果蝇的伴性遗传

χ2测定:
2 (观察值-理论值) 2 ∑ χ = 理论值
根据χ 2测定,查χ 2表,若P>5%,说明观察值与 理论值之间的偏差是没有意义的,可以认为观察值是 符合假设的。眼色这对性状是由位于性染色体X上的 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实验六 果蝇的伴性遗传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果蝇的杂交技术。 2. 正确认识伴性遗传的正、反交差别。 3. 记录交配结果和熟练运用生物统计方法对试验数据 进行分析。
二、实验原理
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其传递方式与位于常染 色体上的基因不同,它的传递方式与雌雄性别有 关,因此称为伴性遗传。
果蝇的性染色体有X和Y两种,雌蝇为XX,是同 配性别;雄性为XY,是异配性别。
遗传上支配性状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称作 X 连 锁,支配性状的基因位于 Y 染色体上称作 Y 连锁, 但 Y 染色体上基因极少,故一般为 X 连锁。
果蝇的性连锁遗传是由托马斯· 亨利· 摩尔根在 1910年首先报告的。摩尔根发现了一只白眼果蝇, 由之发展成为一个真实遗传的白眼株系,并证明 了白眼基因是与X染色体连锁的。
1
女性正常
X B Y X bY : 1 : 1
男性正常 色盲男性
三、实验材料、器具和药品
1. 试验材料 野生型(红眼)果蝇(X+X+,X+Y) 突变型(白眼)果蝇(XWXW,XWY)
2. 试验器具
双筒解剖镜、麻醉瓶、毛笔、镊子、培养瓶等 3. 试验药品
玉米面、干酵母、丙酸、乙醚等
四、实验方法及步骤
1.实验前4-5天收集雌果蝇品系的处女蝇。由于雌 蝇生殖器官中有贮精囊,一次交配可保留大量精 子,供多次排卵受精用,因此做杂交试验前必须 收集未交配过的处女蝇。由于孵化出的幼蝇在810h之内不交配,因此必须在这段时间内把 ♀、 ♂蝇分开培养,所得到的♀蝇即为处女蝇。

遗传学实验报告果蝇三点测交实验

遗传学实验报告果蝇三点测交实验

遗传学实验报告果蝇三点测交实验2009012337 生92 盛心磊同组组员:李骜飞、张延庆、刘昱、郭泽华、薛静雯、王静楠、周央中一、实验目的1.根据给定的果蝇性状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并按照预定实验方案设计三点测交试验,进行果蝇麻醉,处女蝇挑选,果蝇转移和杂交等操作,并按时观察和记录果蝇的状态、生理特征等信息。

2.学会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分析实验结果,判定结果的可信程度,了解统计学的重要意义。

3.熟练运用解剖镜,了解果蝇培养的条件和基本的实验方法。

4. 学会计算图距,并学会绘制基因图谱5. 更好地理解基因重组率和图距的概念,进行基因定位,了解X2检验的应用二、实验原理1. 果蝇生活史普通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是双翅目的昆虫,它的生活史从受精卵开始,精力幼虫、蛹和成虫阶段,是一个完全变态的过程。

果蝇繁殖力强,在适宜的温度下(20°-25°,30°以上不育)每只受精的雌蝇能够产卵400个左右,每两个星期完成一个世代。

成熟的雌蝇在交尾后(2-3d)产卵在培养基的表层,经过一天孵化成幼虫,4-5d之后开始化蛹,附在瓶壁上,最后羽化出成虫。

成虫在羽化出8-12h后开始交配,25°下果蝇的寿命是37d。

2. 果蝇性状特征及判定标准雌蝇雄蝇体型较大体型较小腹部椭圆形末端稍尖腹部末端钝圆腹部背面5条黑纹腹部背面3条黑纹最后一条延伸至腹面成一黑斑无性梳第一对足第一跗节有性梳表1 雌雄果蝇主要差异比较(注:性梳为最可靠的鉴别特征,但观察起来稍费时间。

一般在进行大量计数时,选择观察腹部形状以及条纹数进行判定。

)3. 三点测交为确定三个连锁基因在染色体上的顺序和相对距离所作的一次杂交和一次测交。

染色体上两连锁基因距离越远,在它们之间非姊妹染色单体互换的机会就越多,反之就越少,因此可用这两基因间的互换百分数(一般可用它们之间的重组百分数)的大小来表示它们之间距离的远近,而以1%的互换(或重组)定为一个图距,作为连锁基因的距离单位。

果蝇大实验—反交组(生科3班)

果蝇大实验—反交组(生科3班)

理论比值
卡方值 P
八、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数据及分析是否能证实三个遗传定律,最终 得出一份实验报告
九、实验中可能存在的困难、 问题及解决方法
1.亲本雌蝇为何一定要选用处女蝇?怎样才能保证所选雌 蝇为处女蝇?
答:由于雌蝇生殖器官中有贮精囊,一次交配可保留大量精子, 供多次排卵受精用,如果不选取处女蝇而直接进行交配,则该果蝇 可能已有其他果蝇的精子而使产生后代,不是与所用雄果蝇交配而 得到的后代!因此做杂交实验前必须收集未交配过的处女蝇。 雌果蝇自羽化开始10小时之内尚未成熟而无交配能力。选择处 女蝇时,先把培养瓶中的老果蝇全部除去,收集8小时之内羽化出 来的新果蝇,麻醉后在解剖镜下将雌雄果蝇分开,这时得到的雌果 蝇应该全部都是处女蝇。 如果要验证选取的处女蝇是否准确,先不要放入雄蝇,2天后 看雌蝇是否产卵,如果产卵就不是处女蝇了。当证明确实是处女蝇 的情况下再放入。
一对等位基因在杂合子中,各自保持其独立性,在配子形 成时,彼此分开,随机地进入不同的配子,在一般(正常) 的情况下:F1杂合子的配子分离比未1:1,F2表型分离比 是3:1,基因型分离比为1:2:1。
本实验采用果蝇的一对性状:灰体/黑檀体e(3)
自由组合定律: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的性状在杂种第 二代形成配子时是自由组合的。即位于不同染色体上的2个 等位基因是独立传给子代的。 由分离定律可知一对等位基因决定性状在杂种第二代表型 比是3:1,两对互不连锁的基因决定的性状是在杂种第二代 表型比是9:3:3:1
分离定律
形状 个数 F1 总数 (实际值)/O 理论值/E
灰体
黑檀体
其它
理论比例
卡方值 P
自由组合定律
形状 数量 F2 总数 (实际值)/O 理论值/E 理论比例 卡方值

果蝇模型实验报告总结

果蝇模型实验报告总结

一、实验背景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作为模式生物,在生物学研究中具有极高的价值。

由于其基因组相对较小,遗传背景清晰,且具有与人类相似的生命周期和发育过程,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遗传学、发育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的实验研究。

本实验报告总结了利用果蝇模型进行的几项典型实验,以展示果蝇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果蝇的遗传背景和生物学特性;2. 掌握果蝇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3. 通过果蝇模型验证遗传学原理,探究相关生物学问题。

三、实验内容1. 果蝇杂交实验(1)实验目的:验证伴性遗传和分离、连锁交换定律。

(2)实验原理:红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该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红眼对白眼是完全显性。

通过正交和反交实验,观察F1代和F2代果蝇的表现型,验证伴性遗传和分离、连锁交换定律。

(3)实验结果:正交实验中,F1代全部为红眼果蝇;反交实验中,F1代雌蝇为红眼,雄蝇为白眼。

F2代中,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的比例为3:1,符合分离定律。

同时,F2代中红眼与白眼的基因组合符合连锁交换定律。

2. 果蝇基因敲除实验(1)实验目的:研究特定基因的功能。

(2)实验原理:通过基因敲除技术,使果蝇中特定基因失活,观察其生物学效应。

(3)实验结果:敲除特定基因后,果蝇表现出生长发育异常、生殖能力下降等表型,提示该基因在果蝇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3. 果蝇肿瘤研究(1)实验目的:研究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

(2)实验原理:利用果蝇作为肿瘤模型,观察肿瘤细胞在果蝇体内的生长、转移和凋亡过程,分析相关基因和信号通路。

(3)实验结果:果蝇肿瘤模型成功模拟了人类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揭示了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四、实验总结1. 果蝇作为模式生物,具有丰富的遗传背景和生物学特性,为生物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材料。

2. 果蝇实验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有利于开展大规模的遗传学、发育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将杂交瓶里的所有亲本果蝇转移到新的培养瓶 后,原来的培养瓶继续培养,25℃条件下,约一周
至10天后开始有子一代及F1代蝇出现,统计结果
注意:一定要将杂交亲本转移完全,还要防止其他
品系果蝇混入
(4)子一代(F1)杂交,从亲本杂交培养瓶中选取新 羽化的子一代雌雄成蝇各6只放入同一个培养瓶中, 重复3瓶,做好标记。2天后将F1杂交瓶里的所有 果蝇弃除。 25℃条件下,约一周至10天后开始有 子二代蝇出现。
F2表型 实际频数 O 预计频数 E (O-E)2 (O-E)2/E 总计
伴性遗传定律数据分析
红眼♀ (+) 实际频数 O 预计频数 E (O-E)2 (O-E)2/E 红眼 (+)♂ 白眼♀ (W) 白眼♂ (W) 总计
三点测验用三显性基因与三隐性基因杂交,制成三因 子杂种,再把雌性杂种和三隐性个体测交。由于基 因间的交换,从而在下代中得到8种不同表型的个 体。而由于是与三隐性雄性杂交,所以子代表现型 即为亲本的雌性杂种的配子类型。而我们组所进行 的实验是以6号为雄性亲本,26号为雌性亲本, 这样在进行杂交后,我们所得到的F1代中雄性个 体均为红眼,长翅,直毛的个体,是一个显性个体。 这与三点测验所要求的三隐性雄性个体性状不符。
本组是反交组,采用: 26(♀) × 6(♂)作为亲本杂交 1、实验准备 ——配制培养基 A:蔗糖13克,琼脂1.3克,加水100毫升,煮沸溶解 B:玉米粉17克,加水80毫升,混合均匀
将B 慢慢倒入A中,并不停搅动混合,加热成糊状后, 再加1.4克酵母粉,混合均匀,稍冷却后加入1毫升 丙酸,调匀后即可分装到培养瓶中
1、果蝇材料 本实验选用的是26号雌性处女蝇和6号雄性果蝇
品系
体色
眼色
翅膀
刚毛
6
26
灰色
黑檀色e(3)
白色w(1)
红色
短翅m(1) 卷刚毛sn(1)
长翅 直刚毛
2.实验器具和药品 器具:恒温培养箱,无菌培养瓶数个,麻醉瓶,死 蝇瓶,白瓷板,毛笔,显微镜 药品:蔗糖,琼脂,玉米粉,酵母粉,丙酸——配制 培养基 乙醚——麻醉果蝇,便于观察性状和计数
支配两对或两队以上不同性状的等位基因,在杂合 状态保持其独立性。配子形成,各等位基因彼此分 离,不同对的基因自由组合,F1配子分离比是1: 1:1:1,F2表型分离比率9:3:3:1
伴性遗传是指位于性染色体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 遗传上与性别相联系的现象,果蝇的性染色体有X 和Y两种,眼色性状的控制基因就位于X染色体上, 它的遗传属于伴性遗传
(5)对子一代观察计数,统计性状 注意:勿将F2代个体计入F1代
(6)对子二代即F2观察与计数,将陆续羽化的F2成 蝇每天收集一次,深度麻醉后仔细观察,按照表型 和雌雄分别计数。 注意: a 为了防止误将F3计入F2,羽化开始8天后停止 收集和计数;
(7)对数据进行归类,卡方检测
F1代统计表
挑选6只26号处女蝇,6只6号雄蝇, 放入培养瓶(P瓶)培养,贴标签
2、实验流程
(6—8天) 移除亲本 (3—5天) FI代成虫出现,统计F1代 性状与雌雄
移出雌雄果蝇各3对放入新 的培养瓶培养(贴标签) (6—8天) 移除F1代 (3—5天) F2代成虫出现,观察统计实验数据
整理数据,分析结果
3、具体步骤及注意事项 (1)挑选处女蝇 原因: 6号雄性果蝇直接由实验室提供,26号雌性 果蝇需要我们挑选处女蝇,因为雌蝇生殖器官中有 贮精囊,一次交配可以保留大量精子,可能是其他品 种的精子,造成实验结果统计出错
方法:将26号果蝇单独放在培养瓶中培养,9—10 天后收集子代中的雌性,放在另外的培养瓶中培养, 2天后,如果没有幼虫出现即可确认为处女蝇 注意: 果蝇生活周期为9天,加上交尾后2天才排卵,而收集 处女蝇要在孵化后8小时内进行.则要计划好开始的 时间

(2)亲本杂交:将6只黑檀,红眼,长翅,直刚毛 的处女蝇与灰体,白眼,短翅,卷刚毛的雄蝇6只 放入同一个培养瓶中,在杂交第三天把全部亲本转 移到新的培养瓶,做亲本第二次杂交,第5天再次 转移做亲本第三次杂交,使F1代个体数不少于50, 在各个培养瓶上做好交配类型,日期和培养瓶序号 标记
实验改进: 反交组要做三点测验,可选用F1代雌蝇和亲本型 雄蝇做杂交,统计它们后代,然后可用三点测验法来 进行基因定位.
——反交组
成员:李飞虹,张兵,吴丙祥,李晓贞,田婷,张叶,陶君君
1、了解果蝇生活史及其饲养方法; 2、掌握遗传杂交的基本原理和杂交技术; 3、验证和理解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伴性遗传 4、学习实验结果数据的收集和统计处理方法
1、分离定律 一对等位基因在杂合子中,各自保持其独立性。 在配子形成时,彼此分开,随机地进入不同的配子, 在一般情况下:F1的配子分离比是1:1,表型分 离比是3:1,基因型分离比是1:2:1
日期 红眼♀ 红眼♂ 白眼♀ 白眼♂
合计 百分比
F2代统计表
日期
灰体 红眼 ♂ ♀ 白眼 ♂ ♀
黑檀体 红眼 ♂ ♀ 白眼 ♂ ♀
合计 百分比
标签
标号 雌性性状 培养人
时间 雄性性状
基因分离定律数据分析
表型 灰体(+) 黑檀体(e) 总计
实际频数O
预计频数E (O-E)2 (O-E)2/E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数据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